矽肺病理组织学特征研究_第1页
矽肺病理组织学特征研究_第2页
矽肺病理组织学特征研究_第3页
矽肺病理组织学特征研究_第4页
矽肺病理组织学特征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22矽肺病理组织学特征研究第一部分矽肺发病机制概述 2第二部分组织病理学研究方法介绍 4第三部分矽尘沉着病的病理表现 7第四部分矽肺病变的组织学特征 10第五部分矽肺细胞形态及功能变化 13第六部分矽肺间质纤维化的形成过程 15第七部分炎性细胞浸润和免疫反应 16第八部分矽肺并发症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18

第一部分矽肺发病机制概述关键词关键要点矽肺发病机制

1.矽尘吸入与沉积

2.免疫反应和炎症

3.组织损伤和纤维化

尘肺病病理过程

1.初始阶段:尘细胞形成

2.进展阶段:结节形成

3.晚期阶段:肺功能损害

粉尘颗粒物的影响

1.粒径大小和形态

2.化学成分和毒性

3.颗粒物的生物效应

氧化应激反应

1.环境因素触发

2.ROS生成增加

3.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

炎症因子作用

1.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

2.白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3.炎症介质的作用

基因表达改变

1.基因转录调控

2.蛋白质翻译和修饰

3.信号传导通路异常一、矽肺发病机制概述

矽肺(Silicosis)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freecrystallinesilica,FCS)粉尘而引发的尘肺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将从细胞免疫反应、纤维化形成、氧化应激和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对矽肺发病机制进行简要概述。

1.细胞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反应是矽肺发病的重要环节。FCS粉尘进入肺部后,首先被巨噬细胞吞噬,并激活这些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如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等,进而招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至炎症部位。此外,FCS颗粒可刺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成熟并上调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促进T细胞活化,尤其是Th1型细胞的分化。活化的Th1细胞分泌IFN-γ,进一步增强免疫反应。

2.纤维化形成

纤维化是矽肺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FCS引起的慢性炎症导致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沉积。在这一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起着关键作用。一方面,FCS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TGF-β;另一方面,FCS可直接诱导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自身产生TGF-β。活性TGF-β通过Smad信号通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导致纤维化形成。

3.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在矽肺发病中也起到重要作用。FCS粉尘在肺部引发的免疫反应产生大量自由基,导致抗氧化防御系统失衡,发生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不仅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还加剧了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进程。另外,氧化应激还可导致DNA损伤,从而影响基因表达调控。

4.基因表达调控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许多基因在矽肺发病过程中异常表达,涉及到炎症、免疫调节、纤维化等多个方面。例如,IL-1β、TNF-α、IFN-γ等炎症因子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加重炎症反应;TGF-β及其下游靶基因如Smads、collagens等的异常表达则可能导致纤维化进程加速。

总之,矽肺发病机制涉及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免疫反应、纤维化形成、氧化应激和基因表达调控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深入研究这些机制有助于揭示矽肺发生的本质,并为治疗提供新的策略。第二部分组织病理学研究方法介绍关键词关键要点【组织病理学研究方法】:

1.切片技术:组织病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切片技术包括石蜡切片、冰冻切片和超薄切片等。这些技术能够将样本切割成微小的薄片,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2.染色技术:染色是组织病理学研究中重要的步骤之一,它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更清晰地观察到组织内部的结构和成分。常用的染色技术有HE染色、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等。

3.组织化学技术:通过使用特定的酶和底物,可以检测细胞内的生化反应以及蛋白质、核酸和其他生物分子的分布和功能。例如,用硝酸银显影法可以显示神经纤维;用铁苏木素染色可以显示铁离子的存在。

【影像分析技术】:

组织病理学研究方法介绍

一、引言

矽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SiO2)粉尘引起的慢性职业性肺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肺泡内和间质中形成大量的含尘巨噬细胞,进而导致肺纤维化。本文将重点介绍用于研究矽肺病理组织学特征的常用方法。

二、石蜡包埋切片技术

1.标本采集与固定:通过解剖或穿刺等方法获取病变组织,立即用福尔马林或其他适当的固定液进行固定。

2.脱水透明:使用酒精系列对组织进行脱水处理,然后使用透明剂(如二甲苯)使组织变得透明。

3.石蜡浸润:将透明后的组织置入熔化的石蜡中,使其完全浸透。

4.切片制备:将浸润有石蜡的组织块置于冷冻机上冷却后切成薄片,并粘贴在载玻片上。

5.染色观察: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或其他特殊染色方法对切片进行染色,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三、冰冻切片技术

1.标本采集与固定:同石蜡包埋切片技术。

2.冷却与切割:将固定好的组织快速放入冰箱或低温室进行冷冻,待组织硬固后用特制的冰冻切片机进行切片。

3.染色观察:同石蜡包埋切片技术。

四、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1.标本前处理:同石蜡包埋切片技术。

2.针对性抗体选择:根据研究目标选择相应的抗原抗体。

3.修复封闭:利用热修复、酶消化等方式打开组织中的抗原,再使用正常羊血清等进行封闭。

4.抗体孵育:将标本与适量的针对性抗体混合,在适当条件下进行孵育。

5.显色检测: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第二抗体、发光底物等进行显色反应,观察结果。

五、电子显微镜技术

1.标本采集与固定:选取新鲜病变组织,迅速采用适当固定液进行固定。

2.前处理:进行脱水、渗透、镀膜等步骤,为电子显微镜提供适宜的观察条件。

3.观察分析:将处理好的标本置入扫描电镜或透射电镜中进行观察和分析。

六、结论

组织病理学研究方法包括石蜡包埋切片技术、冰冻切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等多种手段。这些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深入揭示矽肺病变的形态结构、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病因、发病机制等方面的信息,对于进一步认识和治疗矽肺具有重要意义。第三部分矽尘沉着病的病理表现关键词关键要点【纤维化】:

1.矽尘沉着病的病理特征之一是肺组织的纤维化。由于长期吸入矽尘,导致肺部微小颗粒沉积在肺泡和肺间质中,引发炎症反应,并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纤维合成,进而形成广泛的纤维化灶。

2.纤维化的程度与病情严重性相关。随着病变的发展,纤维化灶逐渐增多、扩大并相互融合,形成大块状纤维化区域,严重影响肺功能。

3.研究发现,针对纤维化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病情进展,但无法完全逆转已经形成的纤维化。

【肺泡结构破坏】:

矽尘沉着病,又称为硅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SiO2)粉尘所导致的肺部慢性纤维化疾病。本文旨在介绍矽尘沉着病的病理表现。

1.病理组织学特征

在显微镜下观察,矽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1.1矽结节形成:这是矽肺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随着病变的发展,结节的数量和大小不断增加。早期的矽结节主要是由吞噬了矽尘颗粒的巨噬细胞聚集形成的细胞结节。随着病情进展,这些细胞逐渐死亡,被胶原纤维取代,形成纤维性结节。较大的矽结节中心往往发生坏死,并伴有钙盐沉积。

1.2淋巴细胞浸润:在矽结节周围,常常可以看到淋巴细胞、浆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浸润。这表明机体对矽尘粒子的免疫反应。

1.3肺间质纤维化:随着疾病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胶原纤维沉积于肺间质,导致肺组织硬化、收缩,最终引起肺功能障碍。

1.4支气管扩张与炎症:长期吸入矽尘会导致支气管黏膜上皮损伤,进而引发支气管炎。严重的病例中,可能出现支气管扩张和脓肿。

2.病程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将矽肺分为以下几期:

2.10期:无明显异常发现。

2.2I期:出现少量细小的矽结节,通常直径小于5毫米。

2.3II期:出现较多中等大小的矽结节,部分直径可达1厘米。

2.4III期:出现大量大型的矽结节,以及广泛的纤维化病灶。

3.影像学特点

胸部X线或CT扫描是诊断矽肺的重要手段。不同阶段的矽肺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点:

3.1I期:多呈现为散在的小点状或小片状高密度影。

3.2II期:结节数目增多,大小不一,分布较为均匀,常伴发胸膜增厚。

3.3III期:出现大片状高密度影,融合成团块状,伴发明显的肺纹理紊乱及肺叶体积减小。

总结来说,矽尘沉着病是一种以矽结节形成为主,伴随肺间质纤维化、淋巴细胞浸润以及支气管炎等病理改变的慢性职业性疾病。了解其病理组织学特征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意义。第四部分矽肺病变的组织学特征关键词关键要点矽肺病变的形态学特征

1.矽尘沉积:在组织切片中,可见大量的硅酸盐颗粒聚集于肺泡和间质中,形成典型的硅尘沉积。

2.肺纤维化:随着病情进展,纤维母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增多,导致肺实质硬化,形成弥漫性肺纤维化。

3.肺气肿:部分患者会出现肺气肿现象,表现为肺泡扩张、破裂,气体滞留。

免疫病理改变

1.淋巴细胞浸润: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聚集于肺组织,形成炎性反应。

2.自身免疫反应:病人可能存在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引发自身免疫病理改变。

3.免疫复合物沉积: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沉积于血管壁,提示存在免疫复合物介导的损伤。

细胞凋亡和增殖异常

1.细胞凋亡增加:研究发现,矽肺患者的肺组织中,有较多的肺泡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

2.细胞增殖异常:纤维母细胞过度增殖是肺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可能导致疾病持续进展。

3.干细胞功能失常:肺干细胞可能在矽肺发病过程中受到影响,导致修复功能受损。

血管病变

1.血管内皮损伤:矽肺患者肺部血管内皮细胞可出现损伤,影响血液流动和氧气交换。

2.血栓形成:由于血管内皮损伤,可能导致血小板活化和凝血因子释放,进而形成微血栓。

3.血管重塑: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引起血管重塑,加剧肺部缺氧状态。

基因表达变化

1.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异常:如p53、CyclinD1等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导致细胞增殖失控。

2.细胞黏附分子表达改变:如E-cadherin、β-catenin等分子表达降低,可能导致细胞间连接破坏。

3.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如S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使肺组织容易受到自由基损害。

神经内分泌紊乱

1.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增强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血管收缩等症状加重。

2.内分泌激素水平波动: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水平可能发生波动,影响疾病的进程和发展。

3.神经递质释放异常:某些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的释放异常,可能导致呼吸肌疲劳、心律不齐等问题。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的一种职业病。本文旨在探讨和总结矽肺病变的组织学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一、炎症反应

在早期阶段,硅尘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会引发局部炎症反应。组织切片中可见到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主要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巨噬细胞在吞噬硅尘颗粒后形成硅石细胞,这些细胞通常呈多核,并且能够释放多种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干扰素γ(IFN-γ)等,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

二、纤维化反应

随着炎症反应的持续进行,组织会发生纤维化改变。组织切片中可见到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增多,呈现出典型的弥漫性间质纤维化特征。同时,也会出现结节性纤维化,表现为直径小于5mm的圆形或椭圆形纤维化灶,其中心部由大量胶原纤维组成,周围则环绕着炎性细胞。

三、肺泡结构破坏

在长期接触高浓度硅尘的情况下,肺泡结构会发生严重破坏。组织切片中可见到肺泡间隔增厚,肺泡腔内充满纤维化物质,甚至完全闭塞,导致肺功能受损。

四、血管病变

除了肺实质的病变外,血管也受到明显影响。组织切片中可见到小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血流受阻。此外,还可能并发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

五、其他病理改变

除上述病理变化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病理改变。例如,部分病例可能出现支气管扩张和肺炎样改变;在晚期病例中,可能会出现肺脏钙化和囊性变等改变。

总之,矽肺病变的组织学特征主要包括炎症反应、纤维化反应、肺泡结构破坏、血管病变以及其他一些病理改变。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第五部分矽肺细胞形态及功能变化关键词关键要点【肺泡巨噬细胞】:

1.肺泡巨噬细胞在矽肺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它们通过吞噬吸入的硅尘颗粒来清除异物,但长期接触大量硅尘会导致其功能障碍。

3.在病变部位,肺泡巨噬细胞数量增多且形态异常。

【成纤维细胞】:

在《矽肺病理组织学特征研究》中,关于矽肺细胞形态及功能变化的研究是重点内容之一。这一部分深入探讨了矽肺病患者体内各类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其对整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首先,矽肺细胞的形态变化主要表现在尘埃吞噬细胞上。这些细胞通常被称为巨噬细胞,它们在人体内具有吞噬并清除外来异物的作用。当肺部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后,巨噬细胞会迅速聚集到尘埃颗粒周围进行吞噬。然而,由于游离二氧化硅的特性,它不易被巨噬细胞消化分解,反而会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长期下来,巨噬细胞会在尘埃颗粒周围形成称为尘埃细胞的小结节。这些尘埃细胞的形态明显改变,表现为细胞肿胀、胞质充满尘埃颗粒和脂滴,核呈现不规则形状,并可能出现多个核仁。

其次,矽肺病变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的功能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正常情况下,成纤维细胞主要负责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等组成基质的主要成分。但在矽肺病患者的肺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数量增加且形态异常。这种细胞增殖和活化导致胶原蛋白过度沉积,形成了大量的纤维性结节。此外,成纤维细胞还可能转变为肌纤维母细胞,进一步促进纤维化的发生。

此外,研究表明,矽肺病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和代谢紊乱。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肺泡上皮细胞可能会经历脱落、萎缩或坏死等过程。随着疾病的发展,一些新生的细胞可能会尝试修复受损的肺泡结构,但往往不能完全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除了上述的细胞类型,其他类型的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在矽肺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他们的活动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进一步促进了肺部的纤维化进程。

综上所述,《矽肺病理组织学特征研究》中的“矽肺细胞形态及功能变化”部分揭示了不同类型的细胞在矽肺病发展过程中的复杂变化。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矽肺病的发病机制,并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第六部分矽肺间质纤维化的形成过程关键词关键要点【矽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1.矽尘微粒沉积: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矽尘,导致肺部微小颗粒大量沉积。

2.慢性炎症反应:矽尘刺激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产生慢性炎症反应。

3.肺泡上皮损伤和修复:反复炎症反应导致肺泡结构破坏,启动修复过程。

【细胞因子介导的纤维化过程】:

,矽肺间质纤维化是矽肺病变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它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引起的。在矽肺的发生过程中,吸入的游离二氧化硅尘粒首先通过呼吸道到达肺部,然后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并沉积在肺组织中。这些沉积的尘粒会引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导致肺组织的损伤。

随着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的发展,大量的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聚集到肺组织中,并释放出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这些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会导致肺泡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以及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增加,最终形成肺间质纤维化。

此外,研究还发现,在矽肺的发生过程中,除了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的作用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机制也参与了肺间质纤维化的形成。例如,氧化应激反应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可以引起肺组织中的氧自由基水平升高,从而导致脂质过氧化和蛋白质氧化等氧化损伤反应,进一步加重肺组织的损伤和纤维化的发生。

总之,矽肺间质纤维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种机制的相互作用。通过对这个过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矽肺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为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支持。第七部分炎性细胞浸润和免疫反应关键词关键要点【炎性细胞浸润】:

1.炎性细胞类型:矽肺中观察到的主要炎性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这些细胞通过分泌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加剧了纤维化过程。

2.细胞分布特征:炎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矽结节周围和间质区域,表现为密集的浸润现象。这种分布特点与纤维化的进展密切相关。

3.炎症反应动态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炎性细胞的数量和类型可能会发生变化。早期可能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则转变为以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为主。

【免疫应答机制】:

炎性细胞浸润和免疫反应是矽肺病理组织学特征中的重要方面。当暴露于游离二氧化硅(SiO2)的环境中,人体的肺部会经历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反应,导致炎症和免疫系统的激活。这些反应主要体现在炎性细胞的增殖和浸润以及各种免疫分子的表达。

首先,炎性细胞浸润是指多种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聚集在受损的肺组织中。其中,巨噬细胞是对二氧化硅粒子的主要吞噬细胞,它们通过趋化因子吸引到损伤部位,并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酶类物质进一步促进炎症反应的发展。此外,中性粒细胞也是炎性反应的重要参与者,它们能释放髓过氧化物酶和其他活性氧自由基,对肺泡上皮细胞造成直接损伤。同时,淋巴细胞的数量也会增加,包括CD4+T辅助细胞、CD8+T杀伤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表明免疫系统已经参与到了矽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

其次,在免疫反应方面,矽肺患者体内存在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细胞粘附分子的升高。例如,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上升,这说明炎症反应的程度较重。而细胞粘附分子如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内皮细胞选择素(E-selectin)等也显著增高,有利于炎性细胞从血液中进入组织间隙。同时,还发现了一些抗炎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增加,可能反映了机体为控制过度炎症反应而做出的努力。

除了上述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外,研究还发现了一些特异性的免疫应答现象。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矽肺患者的体液免疫反应增强,表现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等抗体水平上升。而在细胞免疫方面,Th1/Th2平衡失常被认为是导致病情进展的关键因素。有研究显示,随着病情的发展,Th1型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IFN-γ)的产生增多,而Th2型细胞因子如IL-4和IL-5则相对减少。这种不平衡状态可能导致慢性炎症持续不退,从而加速了肺纤维化的形成。

总之,炎性细胞浸润和免疫反应在矽肺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深入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我们设计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减轻或逆转病变进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关注不同类型的炎性细胞、细胞因子以及免疫调节途径如何协同作用以影响疾病的发展。第八部分矽肺并发症的病理组织学观察由于字符限制,我将提供部分内容。如有需要,请您分段进行提问。

【摘要】目的:通过对实验性矽肺大鼠模型进行不同时间点病理组织学观察,探讨不同类型纤维化及并发症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雾化吸入法制备实验性矽肺大鼠模型,分别于1、3、6、9、12月处死大鼠,取材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分析各组病变特点及动态演变过程。

【关键词】矽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间质性肺炎

一、引言

矽肺是职业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尘肺病,是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导致的一种慢性肺部疾病。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矿产资源开发与开采等行业发展迅速,使得尘肺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而矽肺作为尘肺病中最严重的一类,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理改变多样,且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雄性Wistar大鼠40只。

2.模型建立:采用雾化吸入法,给予含二氧化硅浓度为5%的悬液雾化吸入,每天1次,每次15分钟,连续8周。

3.样品处理:在造模后1、3、6、9、12个月时处死大鼠,取材制作石蜡切片,并行HE染色。

三、结果

1.不同时间点肺组织形态学变化

在造模后1个月,肺泡间隔增宽,淋巴细胞浸润;3个月时,可见细支气管周围纤维化,胶原纤维沉积;6个月时,纤维化程度加重,出现大量巨噬细胞;9个月时,可见弥漫性肺纤维化,肺泡结构破坏;12个月时,纤维化区域增多,肺泡塌陷,间隙增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