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工艺控制规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D/22/wKhkGWXdasmALHxcAAIPIzG0V08445.jpg)
![污水处理厂工艺控制规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D/22/wKhkGWXdasmALHxcAAIPIzG0V084452.jpg)
![污水处理厂工艺控制规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D/22/wKhkGWXdasmALHxcAAIPIzG0V084453.jpg)
![污水处理厂工艺控制规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D/22/wKhkGWXdasmALHxcAAIPIzG0V084454.jpg)
![污水处理厂工艺控制规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D/22/wKhkGWXdasmALHxcAAIPIzG0V0844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污水处理厂工艺控制规程一、格栅间的工艺控制规程格栅的主要作用是将污水中的大块污物拦截出来,以避免堵塞后续单元的机泵或工艺管线。1、过栅流速的控制合理地控制过栅流速,能够使格栅最大程度地发挥拦截作用,保持最高的拦污效率。污水过栅流速不能太大,避免把本应拦截下来的软性栅渣冲走,过栅流速也不能太小,避免污水中粒径较大的颗粒在栅前渠道内堆积。过栅流速一般控制在0.6〜1.0m/s具体控制在多少,视污水处理厂来水中污物组成、含砂量及格栅间距等具体情况而定。在污水处理厂运行中,过栅流速可通过调节投入工作的格栅台数及调节栅前的流量调节阀门或闸门,利用过栅水头损失来控制,一般水头损失控制在0.2〜0.5m之间。2、栅渣的清除及时清除栅渣,是保证过栅流速在合理范围内的重要措施。清污次数太少,栅渣将在格栅上长期附着,使过栅断面减少,过栅流速增大,拦污效率下降。运行中可利用栅前液位差,即利用过栅水头损失来自动控制清污。值班人员应经常到现场巡检,观察格栅上栅渣的累积情况,做到及时清污。3、定期检查渠道的沉砂情况格栅前后渠道内积砂除与流速有关外,还与渠道底部流水的坡度和粗糙度等因素有关,应定期检查渠道内积砂情况,及时清砂并排除积砂原因。4、分析测量与记录记录每天发生的栅渣量,用容量或重量表示。二、泵站的工艺控制规程1、泵站的作用是将上游来水提升至后续处理单元所要求的高度,使其实现重力流。泵站由水泵、集水池和泵房组成。泵组的运行调度应尽量利用大小泵的组合来满足水量,而不是靠阀门来调节,以减少管路水头损失,并保证来水量与抽升量一致;水泵的开停次数不可过于频繁,各台泵的投运次数及时间应基本均匀。运行时注意各种仪表指针的变化,例如,真空表、压力表、电流表、轴承温度表、油位指示的变化。若指针发生偏位或跳动,应查明原因,及时解决。同时做好运行记录,每班应记录的内容有:主要仪表的显示值,各时段水泵投运的台号,异常情况及其处理结果。2、水进入集水池后流速放缓,部分泥砂可能沉积到集水池池底,使有效容积减少,影响水泵的正常工作。因此集水池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期清理,清池时,先停止进水,用泵排空池内存水,然后强制通风,达到安全部门规定的要求后,方可下池工作。下池后仍应保持一定的通风量。每个操作人员在池下工作时间不可超过30min。三、旋流式沉砂池的工艺控制规程1、旋流式沉砂池的主要工艺参数是进水渠道内流速、圆池的水力表面负荷和停留时间。进水渠道内流速控制在0.6〜0.9m/s之间,水力表面负荷一般为2m3/(m2•h),停留时间一般为20〜30s。2、在沉砂池沉下来的沉砂,应根据沉砂量的多少及变化规律,合理安排排砂次数,保证及时排砂。排砂次数过多,会使排砂含水率太大,或因不必要操作增加运行费用,排砂次数过少,会造成积砂,增加排砂难度,甚至破坏沉砂设备。3、在运行管理时,应连续测量并以重量法或容量法记录每天的排砂量;对沉砂池排砂进行定期筛分分析,筛分至少分为0.10mm、0.15mm、0.20mm、0.30mm四级,定期测定沉砂池和洗砂设备的有机分。根据以上测量数据,对沉砂池的除砂效果和洗砂设备的洗砂效果做出评价,并及时反馈到运行调度中去。四、改良型A-U/O工艺控制规程改良型A-A2/O生物池是整个污水处理工艺的核心部分,一组2座,每座生物处理池由选择反硝化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四个不同的功能区组合在一起的矩形池,中间由公用隔墙隔成各个处理单元。1、污泥反硝化区主要用于去除污泥回流带来的硝酸盐,避免回流污泥中高浓度的硝酸盐对厌氧区产生不利影响,阻碍磷的厌氧释放,降低除磷效果。因此应根据二次沉淀池回流污泥中硝酸盐氮的含量,合理安排选择反硝化区进水,以确保有足够的碳源进行反硝化反应,使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反硝化完全,保证选择反硝化区工作的稳定性。一般BOD5/TKN在4〜6左右时,既不会使反硝化所需碳源太少,也不会使硝化所要求的碳源太高。2、为了反硝化菌的增长,选择反硝化区和缺氧区的PH范围控制在6.5〜8.0DO控制在0.5mg/l以下。3、选择反硝化区、厌氧区和缺氧区的搅拌器连续运转,使污泥处于悬浮状态。每座选择池都能够通过PLC或现场控制水下搅拌器的开膺。但水下搅拌器的运转速度不能太高,防止形成涡流使空气中的氧进入混合液。运行时只要能使污泥处于悬浮状态,搅拌强度越低越好。4、厌氧区的PH控制在范围6〜8之间,DO控制在0.2mg/l以下,使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充分释放体内存贮的聚磷酸盐,确保聚磷菌在好氧池内将污水中的磷超量吸收至体内,以聚磷酸盐的形式贮存起来。5、控制选择反硝化区的停留时间在0.5小时,厌氧区的停留时间在1.5小时,缺氧区的停留时间在2小时,好氧区的停留时间在6小时。6、缺氧区的主要功能是在缺氧条件下,由反硝化菌作用,对好氧池回流污水中硝态氮进行反硝化脱氮,使硝酸盐氮变成氮气从污水中逸出。缺氧池的BOD5/TKN控制在4〜6左右。7、合理控制好氧池回流污水量,内回流比太小,回流至缺氧段的NO3-N不足,将导致二沉池出水TN超标,应及时调整内回流比,但又不能因为增大内回流比使缺氧段DO大于0.5mg/L。好氧池回流至缺氧池的污水量控制在进水量的1%〜2%。8、控制好氧池的曝气量,使好氧池DO在2mg/1左右,使聚磷菌超量吸收污水中磷,并保证硝化菌在充足的溶解氧状态下进行充分的硝化反应,使好氧池回流至缺氧池的污水经反硝化后能够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含氮化合物。9、因硝化菌对PH反应很敏感,好氧池PH应控制在8〜9范围,当PH小于6或大于9.6时,硝化菌的生物活性将受到抑制并趋于停止。在好氧池中,应尽量控制混合液的PH大于7。10、经常观测好氧池的泡沫发生状况,判断泡沫异常增多原因,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注意观察好氧池液面翻腾状况,检查是否有空气扩散器堵塞或脱落情况,并及时更换。及时清除曝气池边角外飘浮的部分浮渣。11、当地下水位较高,若好氧池放空时,应注意先降水再放空,以免漂池。12、合理控制好氧池的BOD5/TKN值和BOD5/TP值。好氧池的BOD5/TKN值一般控制在2〜3,BOD5/TP在20左右时,好氧池能有效进行脱氮除磷。13、改良型AT2/O的污泥龄控制在10.5天。14、经常观测好氧池混合液的静止沉降速度、SV、SVI及生物相,若活性污泥发生膨胀,判断是否存在下列原因:入流污水有机质太少,好氧池内F/M负荷太低;入流污水氮磷营养不足;pH值偏低不利于菌胶团细菌生长;混合液DO偏低;污水水温偏高等,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污泥膨胀。15、做好分析测量与记录每班应测试项目。每日应测定项目:进出污水流量Q,曝气量或曝气机运行台数与状况,回流污泥量,选择反硝化区、厌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的DO、PH;进出水水质指标:CODCr、BOD、SS、PH值、氨氮、总磷;污水水温;活性污泥的MLSS、MLVSS、好氧池混合液SVI;回流污泥的MLSS、MLVSS;活性污泥生物相。每日或每周应计算确定的指标:污泥负荷F/M,污泥回流比R,二沉池的表面水力负荷和固体负荷,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五、二沉池的工艺控制规程1、经常检查并调整二沉池的配水设施,使进入各池的混合液均匀。2、及时清除挂在二沉池出水堰板上的浮渣,检查浮渣斗排渣情况并经常用水冲洗浮渣斗。及时清除出水槽上生物膜。3、经常检测出水是否带走微小污泥絮粒,造成污泥异常流失。判断污泥异常流失是否有以下原因:污泥负荷偏低且曝气过度,入流污水中有毒物浓度突然升高使细菌中毒,污泥活性降低而解絮,并采取针对措施及时解决。4、经常观察二沉池液面,看是否有污泥上浮现象。若局部污泥大块上浮且污泥发黑并有臭味,则二沉池存在死区;若许多污泥块状上浮又不同上述情况,则好氧池混合液DO偏低,二沉池中污泥反硝化。应及时采取针对措施避免影响出水水质。5、根据二沉池污泥量、生物池的MLSS浓度及二沉池出水中氨氮、硝酸盐氮的浓度合理控制污泥回流量,在氨氮、硝酸盐氮出水达标情况下,污泥回流量越低越好。6、应经常检查二沉池泥位,并根据污泥量由污泥泵房合理排放剩余污泥。7、做好分析测量记录。记录二沉池出水的PH、CODcr、BOD5、氨氮、总磷、SS、TN、硝酸盐氮。六、紫外线消毒设施的工艺控制规程1、紫外线消毒设施所有灯管与水流方向顺流,保证紫外灯管模块组中每一点有均匀的紫外光量以保持稳定的灭菌效果。2、保证污水水位不低于灯管发光部分,并保证灯管到被照射点之间的距离在1米以内,以确保紫外线消毒能力。3、关闭紫外线消毒设施电源后,若要重新启动,应等待1.5分钟以上,才能合上电源。否则紫外线消毒设施镇流器箱内部的镇流器自动保护装置仍处于保护状态,部分线路有可能运行不良。4、因紫外线灯管长期与污水接触,在灯管外部容易结垢,将降低紫外线的穿透能力,应进行定期人工清洗或采用自动清洗系统进行清洗。5、观察灯管是否已损坏,如破损、灯头发黑、受潮等现象,或紫外线灯管使用规定时间后,紫外线光剂量小于160vWs/cm2时,为防止紫外线消毒能力下降,应及时更换。6、使紫外线消毒设施的供电电压稳定在220V±10%的范围内,以确保消毒能力的稳定。7、控制紫外线消毒设施低压汞灯的波长在253.7nm。并记录紫外线消毒设施的运行时间。七、污泥处理系统工艺控制规程1、污泥储泥池的搅拌机应连续运行,确保污泥储泥池不处于缺氧状态,并将停留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以防止污泥在缺氧状态下释放磷。2、经常检查污泥储泥池的浮渣情况,如有大于0.5cm的浮渣,应及时清除。3、脱水机分离因数的控制:离心脱水机转鼓的转速一般能在较大范围内无级调节,通过调节转速控制离心脱水机分离因数,使之适应不同泥质的要求。一般来说,污泥颗粒越大,密度越大,需要较低的分离因数,污泥颗粒越小,密度越低,需要较高的分离因数。城市污水混合污泥的分离因数一般控制在8〜12之间,可通过离心模拟试验或直接对离心脱水机进行调试得出。4、脱水机液环层厚度的控制:进泥量一定时,液环层厚度越厚,污泥在液环层内进行分离的时间越长,会有更多的污泥分离出来,但液环层变厚,会降低某些小颗粒受扰动而随分离液流失的可能性。因此液环层增厚一般会提高脱水的固体回收率,但液环层增厚使脱离液环层的污泥没有充足的时间被“摔干”,泥饼含固量下降。一般情况下,离心机液环层厚度一般在5〜15cm之间,具体取决于离心机的规格及进泥泥质。5、脱水机转速差的控制:进泥量一定时,转速差越大,污泥在脱水机中停留时间越短,固环层越薄,另一方面,转速差越大,对液环层的扰动程度越大,固环层内部被分离出来的污泥重新泛至液环层,可能随分离液流失。因此转速差减少时,污泥在转鼓内接受离心分离的时间将延长,同时由于转鼓和螺旋之间相对运动减小,对液环层扰动也减轻,固体回收率和泥饼含固量均将提高,但减小转速差,使处理能力下降,且转速差太小,污泥在机内积累,使固环层厚度大于液环层,导致污泥随分离液大量流失,固体回收率急剧下降,严重时还会由于阻力过大,扭矩超负荷损坏离心机。城市污水污泥一般在2〜35r/min的范围,具体取决于进泥量和泥质。6、调质效果的控制:离心脱水机一般宜用高效的阳离子PAM,当泥质发生变化时,应随时调整干污泥的投药量,保证调质效果。一般来说,当混合污泥中活性污泥比例较大时,应立即增大干污泥的投药量。7、进泥量的控制及综合调控:每一台离心机都有一个最大进泥量,实际进泥量超过该值时,离心机将失去平衡,并受到损坏,因而运行中应严格控制离心机的进泥量。在允许的范围内,当泥质及调质效果一定时,进泥量越大,固体回收率和泥饼含固量越低。另外,每台离心机都有一个极限最大入流固体量,如果由于进泥含固量升高等原因导致入流固体量超过极限,将由于扭矩过大,使离心、机超载而停车。8、在运行中经常检测离心脱水机的脱水效果,若发现分离液(或滤液)混浊,固体回收率下降,则可能是因为进泥量太大、入流固体负荷超标、转速差太大、转鼓转速太低、液环层厚度太薄和螺旋输送器磨损严重等;若泥饼含固量下降,可能是因为投药调质效果不好、进泥量太大、转速差太大、转鼓转速太低、液环层厚度太大等原因造成分离效果不好所致,应针对以上情况,予以调整解决。9、经常观察污泥脱水装置的运行状况,若发现离心、机转轴扭矩太大,则可能是因为进泥量太大、入流固体量太大、浮渣或砂进入离心机、转速差太小、齿轮箱出故障等。若发现离心、机过度震动,则可能的原因是有浮渣进入机内且缠绕在螺旋输送器上而造成转动失衡、润滑系统出故障、机座松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香菇栽培》课件
- 《风险管理》课件
- 《重庆配合比宣贯》课件
- 汉语拼音ao-ou-iu教学课件
- 企业培训师复习试题含答案
- 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临床白塞病患者护理查房要点
- 《讲纳米技术》课件2
- 《体温多媒体》课件
-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直播课脚本课件
- 闽教版(2020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整册教案
- 物业管理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 (高清正版)T_CAGHP 003—2018抗滑桩治理工程设计规范 (试行)
- (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表)
-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理化建议和降低成本措施提要:完整
- 毕业论文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 清洁化施工无土化安装施工方案
- 物业小区常规保洁工作程序
- 食管癌化疗临床路径(最全版)
- 失业保险知识PPT课件
-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