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信息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千年运河、沟通南北”,这是运河区别于长城、黄河的重要特点,在“千年”与“南北”所建立的时空之中,运河“沟通”的功能最为显著。大运河既是国家文化符号,又兼具运输功能、生活场域功能,其物理空间中的“通”在文化空间中演化出了联通、流通、变通和融通等多重特性与价值。“联通”指运河人工开挖并利用自然河道联江达海以通四域;“流通”指运河因联通而带来的物流与信息传播,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流动。西方学者对我国明代中后期大运河流经之江南地区形成的经济发展“大分流”模式研究颇多。“变通”指运河本体、漕运制度变通的进程及其所折射出的技术更新与观念变革。“融通”是河流流动所带来的流经区域文化融合的态势。大运河作为人口迁徙、信息传播、物资流通的载体,使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不同区域的文化形成叠加并彼此渗透、融合。(摘编自吴欣《大运河的文化特质》)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运河作为流动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繁荣兴盛的历史见证,也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大运河地理空间跨度大,延续使用时间长,文化遗产资源多,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好。大运河文化积淀着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对于打造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具有积极意义。我们要正确把握保护、传承、利用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创新保护传承利用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具体而言,一是完善文物保护管理机制。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等统一起来,重点建设重要遗址遗迹保护利用设施、主题博物馆和专题文博场馆等。二是拓展活化利用方式。加快推进文化数字化进程,建设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官方网站、数字云平台、数据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场景重新呈现大运河的辉煌历史和发展脉络,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三是深化国际交流互鉴。加强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合作,积极与其他国家的运河沿线城市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与新媒体创新表达方式,建立国际化大运河传播平台,在世界舞台上传播好中国大运河文化,为世界运河文化交流互鉴搭建平台和桥梁,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摘编自张环宙《让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彩》)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材料三,下列不能体现运河“沟通”功能的一项是(2分)A.从沧州乘船经德州、临清到聊城。B.扬州盐、铁等物资经运河运往北京。C.徽班进京吸收沿运河地方戏曲元素。D.杭州市打造环西湖旅游精品线路。2.某地开展家乡文化建设活动,向社会征集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建议,很多中学生积极参与。根据材料二、材料三,下列建议不是来自济宁地区的一项是(2分)A.创建“大运河文化”微信公众号。B.开发“京杭大运河”文创产品。C.筹建“隋唐大运河经济博物馆”。D.打造“大运河文化”研学基地。3.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和形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材料一先总说大运河功能,再分别从四个层面展开分析。B.明代大运河“流通”带来社会变化,引发西方学者关注。C.材料二先阐述大运河文化的特质,再分析如何保护传承。D.创新保护传承利用方式方法,旨在弘扬传播大运河文化。4.材料二认为大运河文化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这里的“宏伟诗篇”如何理解?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说明。(4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寄语风陵渡王汶石今日河东,明日河西,黄河上,常来常往,过往次数最多的莫过于风陵渡。风陵渡,南接陇海,北衔同蒲,是晋陕间交通枢纽,是以码头上,盐、碱、棉、炭山堆,东西旅客蜂拥,帆队扰攘,来往匆忙。船工们吆喝之声,自晨至晚,锵锵然,不绝于耳。水甚浅,河面甚阔,只中流一带之水,可扬帆流船,其余全仗船工们肩头的一支篙,背上的一根纤。六月里,三伏天,万里无云,山塬龟裂,微风尽息,河水蒸热,旅客们撑伞握扇,犹不住叫苦。见船工,一个个,露着被毒日烤焦的、变黑的、脱着皮的身体,深深地弓着背,低着头,上半身与船舷平行,肩头牢牢抵住篙尾,肌肉突起,青筋暴胀,一串一串的汗珠,滴落在水面,恐毒的太阳,用火样的芒刺,螯着赤裸的背脊,他们全不理会,只是艰难的,聚精会神地,挣扎着,吆喝着,一步,又一步,推着沉重的大木船缓慢地前行。腊月里,数九天,阴云四布,山塬堆雪,北风狂嗥,河面流凌,旅客们,缠头裹耳,缩在船底,犹不住喊冷;见船工,一个个脱去裤子,露出被冷风刺肿的、变紫的、皮肤裂口的身体,跳入冷气入骨的河中,或沿着冰冻的河岸,弓着背,低着头,上半身与河岸平行,肩上套着纤绳,迎着寒风,喘吁吁地吐着白雾,挣扎着,吆喝着,一步,又一步,拖着沉重的大木船前行。然而,解放前,他们纵然也如此辛苦,只养肥了船主及其儿女们,船工们自己,却像黄河里的鱼似的,在一无所有的泥沙里过日子。为了养活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他们被逼着用屈辱的劳动——蹬河水,背旅客,上船下船——向旅客乞求些赏赐。入口处,有一个穿制服的人收签子(等于收票),另外两个巡警模样的人,挥舞着马棒,旅客毫无秩序,你推我掇,抢着上船,巡警即挥着马棒,敲旅客的脑袋。船工们这种悲苦的命运,终于改变了,风陵渡的面貌也完全一新。我最近一次渡河,是去年春初。渡口上的一切景象都令人感到新鲜,感到振奋。两岸码头,均设有售票房,南岸票房还有候船室,室内摆着长椅,除售船票以外,还代售一部分火车票。购票者秩序井然,服务人员殷勤和蔼。船工们组织了工会,按劳计酬,他们多半都穿着制服,排列齐整的帆船上,插着红色旗号。船工们除撑船而外,还自动负责维持秩序,指挥旅客依次上船,帮助妇孺老弱,排定座位。河上的工作,虽然仍很艰苦,但开渡和停渡,均有规定时间,既保证旅客的安全,又保证船工们的休息。正碰到枯水季节,河中间露出很大一片淤泥地带,船只无法直接摆渡到对岸去,旅客必须中途下船,步行通过淤泥洲,然后坐另外的船只,到达彼岸。这块泥沙洲异常湿软,走在上面,好似踩在弹簧床上,必须快步通过,才不至于踏出泥浆,甚至陷在淤泥里。旅客们下得船来,立刻迈着小跑的步伐,手舞足蹈,一个跟着一个,跳跳蹦蹦,弯弯曲曲,活像一个庞大的秧歌队。前几天,传来一则令人兴奋的消息说,第一艘桨油发动机拖轮,已在潼关风陵渡下水,不久,第二艘也要在那里驶行,笨重的木船,将逐渐改造成驳船队。这消息,使我立刻想到风陵渡的船工们,他们该是怎样的欢欣鼓舞啊!夜深了,窗外,天气阴沉,雪花飘摇,手边的当天报纸上又发布了北方大风和降温消息,从西伯利亚来的冷空气此时正越过新疆,越过河西走廊,向东南侵袭。国务院号召煤矿工人们,贡献春假两天,超额采煤,以缓和煤炭供应的紧张情况。潼关风陵渡的船工们正肩负着巨大光荣的任务,在冰天雪地、狂风怒涛的黄河上,和严寒,和浮冰,和黄河上的狂浪战斗,和时间赛跑!春节将至,寄语潼关风陵渡的船工同志们,新春好!下列与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2分)A.作品中船工劳作和风陵渡的新面貌,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缩影。B.“锵锵然”从听觉突出船工劳动之美,为全文礼赞劳动者奠定基调。C.作者将“旅客”比作“秧歌队”,二者动作相似、情感相近,新颖贴切。D.文本末尾引入了几则消息,增强了作品的时代性、戏剧性和趣味件。6.相较于解放前,解放后船工的地位发生了本质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7.第三段、第四段描写解放后风陵渡船工们的劳动场景,其中“挣扎着,吆喝着,一步,又一步”重复出现,请细加品味,写一段评点文字。(6分)8.标题中的“寄语”一词含意丰富。请从全文情感倾向的角度做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2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甲乙为善友,甲远出贸易,托家室于乙,乙毅然诺之。甲去匝月,妻以食用不给,遣子往乙求助。乙曰:“曩①与而翁言,特戏耳。请别为计。子怏怏归。米罄薪绝,计无所之。忽乙之老仆来,甲妻数其主负诺。仆曰:“夫人第请息怒,老奴闻夫人精女红,曷不以针黹②生活,较胜求人。”甲妻称谢。遂央仆贷得针线布帛日督家人壹意刺绣不肯少休每业一物,仆即携去代鬻于乙。甲家食用赖以不乏。三年,甲归。妻痛数乙所为,甲诧异,诣乙诘责。乙见甲,大喜。甲忿不能遏。乙笑曰:“老仆之代夫人经营者,皆鄙人之所筹画而指使者也。鄙意君既远出,举家无主,恐逸荡生事。故藉针黹使之作苦,闲③束身心,又高其值而利诱之,则更有所贪而益忘倦。”甲始知乙用心之深。甲归述于妻子,始各恍然,感激涕零。(节选自《挚友》,有删改)[注]①曩:先前。②针黹:做针线活。③闲:限制。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遂央仆贷得针线布帛/日督家人壹意刺绣/不肯少休/B.遂央仆贷/得针线布帛日督/家人壹意刺绣不肯少休/C.遂央仆贷得针线布帛/日督家人壹意/刺绣不肯少休/D.遂央仆贷得针线/布帛日督/家人壹意刺绣不肯少休/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妻痛数乙所为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B.甲忿不能遏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C.鄙意君既远出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D.甲始知乙用心之深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六国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妻派儿子到乙家求助,乙却让他另想办法。B.乙的仆人虽遭甲妻责骂,仍然帮她渡过难关。C.甲妻在困境中能自尊自爱,自食其力,令人尊敬。D.乙未直接帮助甲家,是担心其坐享其成、无事生非。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曩与而翁言,特戏耳。13.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表现友谊的佳话,如管鲍之交、鸡黍之交、倾盖之交、杵臼之交、刎颈之交、摔琴之交等等。请自创一个四字短语概括故事中甲乙的友谊。(3分)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高适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题中“和”即“与”,表明诗人和王七在玉门关听吹笛。B.首句侧重听觉描写,以悠扬的笛声反衬戍楼夜晚的宁静。C.次句侧重视觉描写,以闲静的海月突出边塞的空阔与冷寂。D.本诗意象与情感浑融天成,意境壮阔苍凉,韵味悠长。15.本诗后两句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情感表达方式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写出下列语段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价值取向不同:“,”。(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词人通过具体的物象,把抽象的愁绪具象化,表明词人亡国之痛的两句是“,”。(3)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吟咏“江山”的名句,统编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中有如“,”。三、语言文字运用(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8分)在古代中国文化传统里,“海棠花”与女性美的联系①。曹雪芹也接受了这个隐喻传统。但在《红楼梦》中,它又有自己的特色。海棠花并不是晴雯的独有符号,②他所③(zhōng)爱的“清净女儿”的普泛性符号。在宝玉心中,晴雯是女性美的最高代表,这从《芙蓉女儿诔》的赞颂无以④(fù)加可以看到。只有黛玉可以并列,但黛玉又是爱情美的最高代表。所以黛玉与晴雯在芙蓉花意象上有所重叠,并隐含着作者“诔晴雯即以诔黛玉”。而海棠花意象与晴雯的连接,则隐含着作者对清净女儿群体和女儿世界大观园理想的情感。17.下列填入文中①处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错综复杂B.相辅相成C.绵延不绝D.源远流长18.请在文中②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19.请根据文中③、④处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成分残缺,请写出补足后完整的句子。(3分)四、写作(4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人生在世,一生俱在行走。幼童成长叫学步,春日郊游叫踏青,世事参与叫涉足,奋力前行叫跋涉,伟大事业叫远征。以上材料对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2023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答案1.D【解析】杭州市打造环西湖旅游精品线路,并未体现通过大运河与其他地区发生人员、物资、文化上的“沟通”。A-C项分别体现了人员、物资、文化方面的“沟通”。(2分)2.C【解析】按照材料三的示意图,济宁处于“京杭大运河改造部分”的路线上,而不处于隋唐大运河的路线上,所以筹建“隋唐大运河经济博物馆”的建议应当不是来自济宁地区。(2分)3.B【解析】原文表述“流通”指运河因联通而带来的物流与信息传播,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流动。“社会流动”不同于“社会变化”,选项的表述曲解文意。并且,运河流通所带来的社会变化是否引起西方学者关注,并不确定。原文两句中间由句号连接,此外没有表述关系的话语。(2分)【解析】根据材料一“西方学者对我国明代中后期大运河流经之江南地区形成的经济发展‘大分流’模式研究颇多”,不存在“引发”这一因果关系。4.(1)大运河既是国家文化符号,又兼具运输功能、生活场域功能,在文化空间中演化出了联通、交通、变通和融通等多重特性与价值,使不同区域的文化形成叠加并彼此渗透、融合。(2)大运河文化积淀着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3)由材料三可见,大运河自隋唐开凿以来,历代先民还对它进行过改造,提升它的价值。(每点2分,共4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答案示例一】5.D6.①解放前:地位底下,是被压迫者;②解放后:当家做主人,是国家的建设者。7.评点示例:这句细节描写有声音、有动作,真实展现了船工们艰辛劳作的场景;重复出现,渲染了劳动环境的恶劣和船工们奋力劳作的奉献精神。8.①向风陵渡船工的致敬、问候;②对风陵渡发生巨大变迁的欣慰;③为祖国建设取得成就而自豪。【答案示例二】5.D(没有戏剧性)6.(1)在旧社会,船工们只是为了“混饱肚皮”,受尽奚落。(2分)(2)在新社会,船工翻身作了主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心情舒畅地为人民尽量服务着,人格是受到尊重的。(2分)7.【答案有点长;“重复出现”的要求没有出来;“评点”可以只就一或二点分析,不用面面俱到,赋分可斟酌】两处“工人们挣扎着,吆喝着,一步,又一步”分别体现了工人在六月三伏和腊月寒冬这样极端环境下工作的不易,凸显了工人们的聚精会神、吃苦耐劳(人物)。(2分)这样群体抵篙背纤的劳动场景令人震撼,增加读者的阅读印象(读者)。(2分)后文提及解放前“也如此辛苦”,体现解放前工人身心皆苦、受尽奚落的社会地位,同时,与后文风陵渡面貌一新后工人们身心愉悦地工作形成对比,突出了新社会向好发展的主旨(情节、主旨)。(2分)8.(1)寄语是春节将至,对船工同志们的新春祝福。(2分)(2)寄语中也饱含对劳动者的礼赞,对潼关风陵渡不断向好发展的祝福。(2分)(3)解放前后的风陵渡也是中国新旧社会的缩影,寄语风陵渡同时也是寄语中国社会的发展,寄予对新中国发展的希望和美好祝福。(2分)9.A遂央仆货得针线布帛/日督家人壹意刺绣/不肯少休/翻译:就央求老仆人借来了一些针线布匹棉帛等,她每天督促家人和儿媳妇大家一起刺绣,片刻不肯歇息。10.B(A列举罪过,数落/屡次,多次B阻止C谦称自己/把…当作边境D才/开始)11.B(错在“乙的仆人虽遭甲妻责骂”,甲妻向老仆数落的是其主人乙)12.从前我和你父亲说的承诺,只不过是开开玩笑(戏言)罢了。13.知(用、有)心之交(针黹之交、女红之交、金兰之交)故事中乙信守承诺帮甲家,不光教甲家人自食其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避免养成不劳而获、逸荡生事的恶习。这一点上乙是用心良苦的,这要比直接赠金银更难。(二)试题分析及译文文本材料选自《里乘》卷六第三篇《里乘》是笔记小说,收文言笔记小说190篇。是一部以劝惩为意旨,兼有《聊斋》和《阅微》优点的笔记小说佳作。书中官场科场、民俗民风、家庭邻里、男女恋情、僧尼武侠、神鬼精怪,均有涉及,作者以其广博的见闻和圆熟的笔法,描绘了一幅清末社会世相百态图。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参考译文】甲和乙是好朋友,甲将要外出远行经商,将家室托付给乙,乙慷慨地答应了他。甲离开了一个月,妻子因为家里食物日用短缺,派儿子前往乙家求助。乙说道:“从前和你父亲的承诺,只不过是戏言罢了。请你们另想办法吧。”甲的儿子怏怏不乐地回家。(甲的家中)米粮断绝,全家都想不出什么办法。忽然乙的老仆人前来,甲的妻子对他数落他的主人违背诺言。老仆说道:“夫人请您先息怒。老奴听说夫人一家都精于女工,何不依靠针线活过日子,这比求人强多了。”甲的妻子称谢不已。于是央求老仆借贷获得针线布匹棉帛等物,每天督促家人一起同心协力刺绣,不肯稍微歇息片刻。每做出一件针线活,老仆立即拿走代为卖给乙。甲家日常食用依赖于此不至缺乏。过了三年,甲回到家,妻子痛数乙的所作所为,甲十分诧异,到乙处指责他。乙见到甲,非常高兴。甲愤愤不能遏制。乙笑着说道:“老仆代替夫人经营的事由,都是鄙人所筹划并指使他做的。我想的是你既离家远行,全家无主,恐怕(家人)会因为安闲而放纵生事。所以借着针线活让她们劳作辛苦,约束他们的身心,(我)又用高过她们货物所值的价钱来诱惑她们,那么她们更加贪图所得而越发忘记了疲倦。”甲到这时才知道乙用心之深。甲回家将真实情形告诉给妻子儿女,(大家)这才恍然大悟,无不感激涕零。14.A。题目中的“和”不是“与”的意思,此诗是对王之涣《凉州词》的酬和之作。15.【答案示例一】高诗以景结情,婉曲地表达了思乡之情,情感表达含蓄悠长;(2分)李诗以问结情,直陈思乡之情,情感抒发强烈直白。(2分)【答案示例二】李白的“此夜”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2分)而本诗的后两句相对前两句是虚写,想象在茫茫夜色中,《梅花落》曲子借着风传满关山,营造了深远的意境,思乡之情含蓄隽永。(2分)16.(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17.D(2分)(A.“错综复杂”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B.“相辅相成”形容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C.“绵延不绝”形容连续不断,一直延续,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D.“源远流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符合本句的“古代中国文化传统”的意思。)18.而是(1分)19.钟/复(2分)20.句末加中心语“用意(想法)”(3分)(“隐含”缺少宾语,可以补上“的用意”)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人生在世,一生俱在行走。幼童成长叫学步,春日郊游叫踏青,世事参与叫涉足,奋力前行叫跋涉,伟大事业叫远征。以上材料对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语料解读】语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人生在世,一生俱在行走”总括人生和行走的关系——人生是需要行走才能成长的。第二部分“幼童成长叫学步……叫远征”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行走”的意义,从第二部分的每一分句我们可以对行走做一些具体解读:“行走“可以是学步(学习),是我们人生成长的一个必经之路,帮助我们成长;“行走”的含义可以是踏青、旅行,通过自身实践去领悟山水的美好;“行走“也可以是跋涉,指在生命历程中的一段经历,可以是遇到困难挫折、人生低谷时的勇敢面对,或者是涉足,是遇到挑战时的努力尝试,还可以是远征,为实现梦想而奋力拼搏。当然行走还可以综合理解为一次践行(行动),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审题解说】任务指令:“对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具有启示意义”这一情境主要限定了对语料解读的方向,主要从语料中解读出在追求实现理想过程中的启示;同时也限定了写作者的身份:追求理想的青年。“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这一情境需要学生写出针对语料的认识。【立意解说】结合任务指令和语料解读,综合其意义,材料给追求理想的青年的启示是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需要实践、需要学习、需要努力尝试、需要付诸行动,于是可以得出以下立意:行走让理想丰盈、行走是理想的基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长从行走开始……要体现身份:实现理想的当代青年;注意文体明确。【示例文1】以行走之笔,书理想华章“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人的一生都在行走,在实现理想的路上,行走就是实现理想的捷径。所谓行走,就是在实现理想的路上付诸行动。其实,行动是一种努力,是一种担当,是一种刻苦,更是一种付出。如果只有理想而不去努力,不去奋斗,不去行动,那么再高远的理想只是空中楼阁,只是纸上谈兵,最终只能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行动是实践,它是实现理想的原动力。是故,做一个有理想的青年固然重要,但为理想付出行动更重要。汪国真曾在《热爱生命》中写到:“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运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们选持了远方风景,就应该积极行走抵达。徐梦桃经历高强度训练,最终站上了冠军书奖台;张桂梅尝遍艰辛,最终带领女孩们走出大山,沈忠芳隐姓理名,投身科研,终不负个人努力,成为”大国有梁"……每个人都是通过不断行走,实事求是,最终看到了远方的风暴,获得了众人的景仰。有理想的青少年也唯有不断行走,才能实现理想。理想诚可贵,行走价更高。行走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用脚步丈量世界,能积极迎接挑战,能直面困难,勇于尝试,收获成长。行走将自身的能力将得以展现。如果不行走,不付出行动,那么理想只能叫幻想,到头来只能是天天做梦,而最后的结果也只能一事无成,人生的价值也难以实现。然而,有了理想,并为之行动,那么就可以在行动中磨砺自己,鞭策自己,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开出理想之花。究其本,探其源,,便不难看出,行走与理想乃量变与质变之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盆栽非洲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汽油割咀翻边套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地震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2024至2030年中国吸塑包装材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胸腔镜下漏斗胸矫形术护理查房
- 浙江省湖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能力评测(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ICC培训第一轮考核:专业知识考试练习卷附答案
- 机械师傅合同范例
- 母婴服装合同模板
- 服装设计土地租赁合同
- 《第十二课 蛋炒饭》参考课件
- 2024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
-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护理查房
- 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 高压开关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 2024-2023-2024年中考语文三年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7病句 试卷(含答案解析)
- 关于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作业治疗学:第八章矫形器
- 2024年西藏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港口煤炭行业分析
-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