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单元素养测评(一)宇宙中的地球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单元素养测评(一)宇宙中的地球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单元素养测评(一)宇宙中的地球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单元素养测评(一)宇宙中的地球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单元素养测评(一)宇宙中的地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素养测评(一)限时90分钟分值100分战报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21·济南高一检测)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带着中国人的航天梦想,“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1.关于图中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天体系统属于河外星系B.图中天体系统和太阳系的级别相同C.“嫦娥四号”不是天体D.图中天体系统是目前级别最低的2.“嫦娥四号”在奔月途中和着陆在月球上工作的过程中,受宇宙环境的影响()A.高温影响飞行速度B.极光影响飞行方向C.昼夜温差大影响设备运转D.月球夜晚设备无法用电【解析】1选D,2选C。第1题,图中所给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是目前级别最低的,属于太阳系,属于银河系;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图中“嫦娥四号”已发射成功,地球大气层之外,在一定轨道上运转,属于人造天体。第2题,月球没有大气层,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月球的一个昼夜就是农历中的一个月(平均29.5天),昼、夜时间达半个月,月昼温度很高,月夜温度很低,昼夜温差大,会影响设备运转;高温会影响设备,不会影响飞行速度;极光是由太阳风和地球磁场中的高能粒子与高层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相互撞击所产生的气体发光,月球没有大气,没有极光。“嫦娥四号”上的月球车配置两种能源系统,一是两翼的太阳能面板,可在白天时进行发电。二是钚238同位素温差发电器(核电池),发电的同时提供源源不断的热量,以抵抗月球上最低零下196(2021·天津高一检测)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落成启用(如图)。“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3.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A.太阳系 B.银河系C.河外星系 D.可观测宇宙4.科学家们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天体,有着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如()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有固体表面③有昼夜更替现象④距恒星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⑤有液态水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①⑤【解析】3选D,4选D。第3题,根据材料“‘天眼’的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因此可探测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为可观测宇宙。第4题,需要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需要有液态水;不但要有昼夜更替,且昼夜更替的周期不能过长,否则会导致昼夜温差过大,不适合生物的生存;距离恒星的距离适中,表面温度适宜,有利于生命的繁衍。(2021·嘉兴高一检测)日偏食,是指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被月球部分遮住的天文现象。2019年1月6日,中国迎来了本年第一场日偏食,下图为山东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日偏食发生过程中拍摄的一组图片,5.日偏食发生时,地月位置关系(白色为光照面)应为下图中的 ()6.日偏食景观图中的太阳为 ()A.光球层 B.色球层C.日冕层 D.日核【解析】5选A,6选A。第5题,由题意“日偏食,是指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被月球部分遮住的天文现象”可知,此时日地月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且月球位于中间,地月的光照面位于同侧。第6题,平常我们看到的太阳明亮的圆盘其实是太阳外部大气层最里面的光球层,太阳发出的可见光几乎都是由这一层发出的。(2021·湖北联考)下图所示地区正在打造“太阳山”——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站的发电效率主要与日照强度、日照时间等因素有关。据此完成7、8题。7.在①②③④四个荒山草坡安置太阳能板,②地发电效率最高的原因是 ()A.降水最少 B.海拔最高C.纬度最低 D.地处阳坡8.与青藏高原相比,该地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比较优势是 ()A.太阳辐射强 B.离电力消费市场近C.用地成本低 D.年日照时数长【解析】7选D,8选B。第7题,读图可知,①③④三地位于河谷地带,且位于谷地的阴坡上,而②地位于山脊阳坡,光照充足,②地发电效率高。第8题,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土地辽阔,人口密度小,土地价格低;青藏高原地区晴天多,日照时数长;该地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距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华北平原近,离电力消费市场近。(2021·天津六校联考)地球上的极光是太阳风被磁场捕获,轰击大气层,使大气电离产生的发光现象。金星是我们观测到的除日、月之外的最亮天体,金星大气层比地球大气层浓密,导致只有少量的太阳辐射能到达金星地表。据此完成9~11题。9.太阳黑子、耀斑、太阳风分别发生在太阳 ()A.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B.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C.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D.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10.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其最合理的解释是 ()A.距太阳远 B.质量小C.太阳风无法到达 D.没有磁场11.关于金星亮度大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身能够发光 B.大气反射作用强C.大气逆辐射强 D.地面反射作用强【解析】9选D,10选D,11选B。第9题,太阳活动包括光球层上的太阳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第10题,地球上的极光是太阳风被磁场捕获,轰击大气层,使大气电离产生的发光现象。金星距太阳近,太阳风能到达,质量小不是影响因素。没有磁场无法吸引带电粒子高速靠近金星。第11题,金星为行星,自身不能够发光。金星大气层比地球大气层浓密,导致只有少量的太阳辐射能到达金星地表,大气反射作用强,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作用弱。(2021·临沂高一检测)“金乌”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神鸟。古籍《毛诗》曰:乌在日中,从天,以昭孝也。下图为汉代石刻“日中三足乌”图。读图,回答12、13题。12.古代中国人对“金乌”的想象,可能源自人们所看到的某一种太阳活动,其最有可能是 ()A.太阳黑子 B.耀斑C.日珥 D.太阳风13.科学研究表明,鸟类起源于距今1.5亿年前,这个时间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的()A.新生代 B.中生代C.古生代 D.太古代【解析】12选A,13选B。第12题,由材料分析可知,“金乌”是古代人们肉眼看到太阳上有黑点,所以就想象太阳里面住着三足乌鸦。太阳中的黑子,比其他地方的温度低,看起来比其他地方暗,由此看来,古人所见三足乌,实际上是太阳黑子。第13题,科学研究表明,鸟类起源于距今1.5亿年前的原始爬行类动物。脊椎动物进化的主干是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到哺乳类,最后出现人类。鸟类是由中生代爬行类动物分化出来的,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适应于飞翔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印度尼西亚度假胜地巴厘岛上的阿贡火山于2018年1月15日再次喷发,火山灰直冲天空2500m14.火山喷发物来自 ()A.地壳 B.岩石圈 C.软流层 D.内核15.本次火山喷发,影响到的圈层有 ()①大气圈 ②水圈 ③生物圈 ④岩石圈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14选C,15选D。第14题,火山喷发物是岩浆,岩浆来自于地球内部的软流层。第15题,火山喷发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都有影响。(2021·深圳高一检测)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据此回答16~18题。16.喜马拉雅运动过后,现代的中国地貌基本形成。推测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地质年代是 ()A.元古代 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17.恐龙灭绝可能发生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A.太古代 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18.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A.干燥,冷热多变 B.湿润,森林茂密C.炎热,降水稀少 D.寒冷,冰雪广布【解析】16选D,17选C,18选B。第16题,新生代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这个时期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如今地球上一些高大山脉如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等都是这个时期形成的。第17题,古生代末期,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动物全部灭亡;中生代末期,恐龙全部灭亡。第18题,根据题干可知,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于煤炭是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殖质,说明其当时生长的环境特点为气候湿润、森林茂密,寒冷、干燥的环境植被差。(2021·北京丰台高一检测)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下图为部分地质年代表。读图,完成19、20题。19.原始鱼类出现在 ()A.元古代地层 B.古生代中期地层C.古生代后期地层 D.中生代中期地层20.古生代末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 ()A.恐龙 B.爬行类C.被子植物 D.三叶虫【解析】19选B,20选D。第19题,由图示可知,原始鱼类出现在古生代中期地层;元古代只有古老的菌藻类;古生代后期两栖类出现;中生代中期是爬行动物出现。第20题,恐龙、爬行类、被子植物出现在古生代后期到中生代;所以古生代末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三叶虫。(2021·济宁高一检测)2018年1月,科研人员宣布发现了一有羽毛的恐龙化石,将它命名为“彩虹”。下图为“彩虹”恐龙复原图。据此完成21、22题。21.恐龙繁荣时期 ()A.被子植物繁盛B.陆地面积扩大,形成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C.藻类植物繁盛D.是煤炭的重要成矿期22.恐龙灭绝是因为 ()A.人类的过量捕杀 B.气候变冷C.自然环境的改变 D.火山喷发【解析】21选D,22选C。第21题,中生代生物界最大的特点是继续向适应陆生生活演化,裸子植物进化出花粉管,能进行体内受精,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更能适应陆生生活,形成茂密的森林。因此中生代是造煤的重要时期。第22题,生物进化和灭绝是自然环境变化的结果。(2021·成都高一检测)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下图,完成23~25题。23.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圈层②是 ()A.大气圈 B.水圈C.生物圈 D.岩石圈24.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A.连续但不规则 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是最活跃的圈层25.关于图示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B.各圈层相互渗透、相互联系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解析】23选A,24选A,25选B。第23题,据图示意,①圈层为其他圈层提供水、水蒸气和无机盐,接纳降水,故为水圈;②圈层负责气体的交换并提供风能等,为大气圈;③圈层释放出氧气和有机物,为生物圈;④圈层提供矿物质、无机物并接纳水和有机物等,为岩石圈。第24题,①圈层为水圈,其特点为连续但不规则。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生物圈中的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第25题,地球的各个圈层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各圈层不是上下平行分布的,它们是互相渗透影响的,比如生物圈位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顶部。岩石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2021·济宁高一检测)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1)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

(2)若模式图示意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三叶虫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代。

(3)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4)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曲线③代表的是面。

【解析】第(1)题,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小行星带内侧的曲线③为火星的公转轨道,外侧的曲线②为木星的公转轨道,那么曲线①为土星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地球的公转轨道。第(2)题,若模式图示意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三叶虫化石,三叶虫繁盛的时代是古生代,因此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古生代。第(3)题,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由里及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日冕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第(4)题,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由里及外为地核、地幔、地壳,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地壳,曲线③代表的是地核和地幔的界面,因此是古登堡面。答案:(1)土星地球(2)古生(3)日冕(太阳)黑子(4)地壳古登堡27.下图是世界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A区域是我国的,该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高于赤道地区,主要因素是。

(2)C区域太阳辐射量与B区域相比较(大、小),其主要因素是。

(3)人们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A区域是我国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地区,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量较少,阳光穿过大气层损耗少,所以成为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地区。第(2)题,C区域太阳辐射量大于160,B区域小于120,主要是由于C区域的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故太阳辐射量较大。第(3)题,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主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来分析,自然方面:城市气温较高,多上升气流,形成热岛效应,多阴天,云层较厚,对太阳辐射削弱多。社会方面:城市人口密集,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粉尘等,大气透明度低,增强了削弱作用。答案:(1)青藏高原(或青藏高原地区)地形(地势高)(2)大纬度(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3)自然方面:热岛效应(多上升气流),多阴天,对太阳辐射削弱多。社会方面: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粉尘等,大气透明度低,增强了削弱作用。28.(2021·北京高一检测)下面图1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图2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图1中表示地壳的是(填序号),表示地幔的是(填序号)。

(2)一般认为,软流层可能是火山活动中的发源地。

(3)圈层①厚薄不一,一般(大陆/大洋)部分较厚、(大陆/大洋)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