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情摸底测评化学试题_第1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情摸底测评化学试题_第2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情摸底测评化学试题_第3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情摸底测评化学试题_第4页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情摸底测评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学情摸底测评化学试卷理化总共考试时间:150分钟化学试卷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Na-23Cl-35.5S-32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8小题每小题1分,9—1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作制冷剂 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教【答案】D【解析】【详解】A.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硬度属于物理性质;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故选D。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溶液pH B.蒸发溶液C.稀释浓硫酸 D.称量NaOH固体【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详解】A:测溶液的pH值不能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溶液中,故A错误;B:蒸发溶液时要边加热边搅拌,故操作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时将浓硫酸缓缓沿烧杯壁倒入水中,并且边倒边搅拌,不能在量筒中操作,故错误;D: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称量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上,故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要掌握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蒸发结晶的正确方法、浓硫酸的稀释、有腐蚀性物品的称量方法。3.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K2SO4 B.CO(NH2)2 C.(NH4)2HPO4 D.Ca3(PO4)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K2SO4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B.CO(NH2)2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C.(NH4)2HPO4含有氮、磷元素,属于复合肥;D.Ca3(PO4)2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C。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稀有气体大约占0.03%C.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答案】B【解析】【详解】A.我们通常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来防止食品变质,故不符合题意;B.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稀有气体大约占0.94%,故符合题意;C.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如果用硫,则燃烧时产生的是二氧化硫气体,瓶内外无法形成明显的压强差,所以不能用硫代替红磷,故不符合题意;D.因为燃放烟花爆竹时,点燃后其中的黑火药发生燃烧并爆炸,会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所以要禁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5.新型冠状病毒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下列事实与解释不相符的是A.配制75%的酒精溶液时,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B.在家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一汞原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C.用过氧乙酸溶液消毒处理后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分子在不断运动D.H2O2溶液可用于消毒,H2O不能消毒—H2O2和H2O分子构成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子、原子的性质;【详解】A:水和酒精混台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不是分子体积变小,故错误,符合题意;B: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的间隙变大是水银温度计的原理,故正确;C:用过氧乙酸溶液消毒处理后可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正确;D:H2O2溶液可用于消毒,H2O不能消毒,是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则H2O2和H2O分子构成不同,故正确;故选A。6.中考复习阶段,某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纯碱属于碱;②干冰不是冰;③合金属于合成材料;④pH<7的溶液一定显酸性;⑤100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蒸发掉50g的水后可以得到20%的盐酸溶液;⑥浓硫酸能使纸张、木材变黑,是因为浓硫酸有吸水性。上面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④ B.③⑥ C.④⑥ 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纯碱是碳酸钠,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错误;②干冰不是冰是二氧化碳,正确;③合金和纯金属都属于金属材料,错误;④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正确;⑤盐酸具有挥发性,100g质量分数为10%稀盐酸蒸发掉50g的水后,溶质氯化氢也会挥发,故不可以得到20%的盐酸溶液,错误;⑥浓硫酸能使纸张、木材变黑,是因为浓硫酸有脱水性,错误。故选D。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7:24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化学方程式为: D.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硫化氢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34):(3×32)=17:24,符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价,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A。8.下列各组离子在pH=1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Mg2+、Ca2+、、OH- B.Fe3+、Ba2+、、Cl-C.Na+、K+、Cl-、 D.Na+、、Cl-、【答案】C【解析】【分析】pH=13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详解】A.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钙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B.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且铁离子是黄色的,不符合题意;C.四种离子在pH=13的溶液中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可以大量共存,且是无色透明溶液,符合题意;D.铵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故选C。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溶液质量一定增加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溶液质量一定不变C.碱溶液与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质量一定减小D.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溶液质量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答案】B【解析】【详解】A.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一定大于生成氢气的质量,溶液质量一定增加,不符合题意;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溶液质量不一定不变,如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溶液质量增加,符合题意;C.碱溶液与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一定有沉淀或气体生成,故溶液质量一定减小,不符合题意;D.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溶液质量可能增加,如锌与硫酸铜反应:,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增加,溶液也可能减小,如铁与硫酸铜反应:,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故选B。10.下表中的除杂方法,其中方法正确的是物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uO(Cu)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BC(MnO2)加入H2O2溶液,待无气泡产生后,过滤、洗涤、干燥CMgCl2溶液(NaCl)加入过量的KOH溶液,过滤,向洗涤后的滤渣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DNa2SO4(CuSO4)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蒸发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A.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和稀硫酸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铜,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B.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不能除去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C.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钾,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可除去杂质,符合题意;D.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蒸发,得到的是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的混合物,应先过滤再蒸发,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道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1.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铵根离子_________;(2)氦气__________;(3)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答案】(1)(2)He(3)【解析】【小问1详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铵根离子表示为:;【小问2详解】氦气由氦原子构成,化学式为:He;【小问3详解】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12.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请回答下列生活中的有关化学问题:(1)厨房中有下列几种食物:①黄瓜;②牛奶;③大米。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______。(2)泡茶时,可在茶杯内装上纱网,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实验操作原理是____________。(3)某品牌口罩中加入了活性炭滤片,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性。(4)厨房中用洗洁精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_____功能。【答案】①.黄瓜或①②.过滤③.吸附④.乳化【解析】【详解】(1)黄瓜中富含维生素,牛奶富含蛋白质,大米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填:黄瓜或①。(2)茶杯内装上纱网是将茶叶和水分离,故该操作原理是过滤,故填:过滤。(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故填:吸附。(4)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可以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故填乳化。13.下图为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2)若E为某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则x的数值是___________。(3)B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__周期。【答案】(1)①.BD②.AC(2)17(3)三##3【解析】【小问1详解】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D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且只有一个电子层,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符合题意;B.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不符合题意;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符合题意;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不符合题意;故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AC;【小问2详解】若E为某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则该原子的质子数=x=2+8+8-1=17;【小问3详解】B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是其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故其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14.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_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若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物质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3)在t1℃时,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各30g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__________;将三个烧杯中的物质升温至t3℃时,三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__________。【答案】(1)t2(2)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3)①.甲丙②.甲=乙>丙【解析】【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t2℃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物质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小问3详解】t1℃时,甲、丙的溶解度为60g,乙的溶解度大于60g,故该温度下,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各30g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加入50g水,甲、丙恰好饱和;乙全部溶解,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将三个烧杯中的物质升温至t3℃时,升温后,甲、乙的溶解度增加,甲、乙中溶质质量相同、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丙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升温后,丙中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三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甲=乙>丙。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3道小题,共13分)15.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a.植树造林b.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c.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d.发展公共交通(2)近年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4)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___________。(写一点)【答案】(1)abd(2)(3)隔离(或清除)可燃物(4)节约石油资源(或减少环境污染)【解析】【小问1详解】A.植树造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符合题意;B.开发和利用太阳能能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缓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符合题意;C.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不能禁止使用,应合理使用,不符合题意;D.发展公共交通,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故选abd;【小问2详解】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转化为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是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小问4详解】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比较环保,且可以节约石油资源。16.金属资源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共享单车”方便市民出行,颇受人们的喜爱。①如图所示,单车上标示出的部件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②为防止钢链条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③废旧单车中金属部件回收再利用的意义是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2)向硝酸银、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若滤液呈浅绿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答案】(1)①.ade②.涂油③.节约金属资源(或减少环境污染)(2)①.Fe、Ag②.Mg(NO3)2、Zn(NO3)2、Fe(NO3)2【解析】【小问1详解】①A.铝合金是铝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塑料属于合成材料;C.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D.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E.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de;②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防止铁生锈,可以隔绝氧气和水,故防止钢链条生锈,可以涂油;③废旧单车中金属部件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小问2详解】金属活动性:Mg>Zn>Fe>Ag,向硝酸银、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待锌完全反应后,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铁、锌与硝酸镁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铁,则硝酸银已经完全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银,可能含锌,故滤渣中一定含有FE.Ag;若滤液呈浅绿色,说明铁已经参与了反应,滤液中一定含硝酸亚铁,锌已经完全反应,锌一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锌,硝酸镁不参与反应,硝酸银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部分参与反应,故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Zn(NO3)2.Fe(NO3)2.Mg(NO3)2。17.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F物质类别相同,C.E物质类别不同,D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E中含两种元素。请回答。(1)E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反应B与E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4)A→F的反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答案】(1)HCl(2)(合理即可)(3)复分解反应(4)吸收【解析】【分析】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可推出D为铁,E中含两种元素,D能与E反应,C.E物质类别不同,E能转化为C,可推出E为稀盐酸,C可能为氯化铜;E能转化为A,A能与F相互转化,F能转化为D,A.F物质类别相同,可推出A为二氧化碳,F为一氧化碳,B能与A.E.C反应,可推出B为氢氧化钠,代入验证,符合题意。【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E为盐酸,化学式为:HCl;【小问2详解】B与C反应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B与E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小问4详解】A→F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吸收热量。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道小题,共14分)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1)根据A实验现象得出集气瓶中倾倒出的CO2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2)B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3)C是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的实验,若想证明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小明同学又补充了C试管所示实验并与A试管实验进行对比,则取的药品X可以是(填序号)。A.高锰酸钾 B.碳酸钙 C.氯化钠(4)关于D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氧化碳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B.加热一段时间后,甲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变成红色C.该实验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D.乙装置可以用来检验反应中产生的CO2气体【答案】(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滤纸破损等合理答案;(3)AC(4)A【解析】【小问1详解】A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小问2详解】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小问3详解】若想证明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则应溶剂相同,溶质不同,碘难溶于水,故选择的物质还应溶于水。A.高锰酸钾能溶于水形成紫红色的溶液,符合题意;B.碳酸钙难溶于水,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符合题意。故选AC;小问4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氧化碳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现象为:红棕色固体逐渐变黑,不符合题意;C.该装置中可通过排水法将一氧化碳收集在万用瓶中,无需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不符合题意;D.乙装置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无法检验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故选A。19.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用B或C,与C装置相比,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3)若用G装置收集气体,无论瓶内装满空气还是装满水,收集的气体都从a端进入,则气体可能是_________(填“氧气”或“氢气”)。【答案】(1)①.AF②.↑(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3)氢气【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室制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原理及气体的收集;【小问1详解】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需要用酒精灯加热,则发生装置选A,要收集纯净的氧气,适合用排水集气法选F装置,故选AF组合,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且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用B装置当想要实验停止时只需要关闭止水夹,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没法排出,U型管右侧压力逐渐变大,将稀盐酸缓缓压到左侧U型管中,则反应停止,想要反应继续则打开止水夹,右侧二氧化碳排出压力减小,稀盐酸又流回右侧U型管中与大理石继续反应,C装置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故选用B装置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小问3详解】用G装置收集气体,无论瓶内装满空气还是装满水,收集的气体都从a端进入,可以分析得出这样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故选氢气;【点睛】本题考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及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排空气集气法和排水集气法的原理;20.皮蛋是我国一种传统风味蛋制品。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腌制皮蛋的主要原料有:生石灰、纯碱和食盐。同学们向这三种物质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溶质?【作出猜想】猜想一:_________精想二:NaCl、NaOH、Na2CO3猜想三:NaCl、NaOH、Ca(OH)2【进行实验】同学们分别设计了如下三种方案并进行实验:方案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没有观察到产生气泡,从而得出猜想二不成立。同学们一致认为,通过该实验不足以判断猜想二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方案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从而得出猜想二成立。同学们一致认为,通过该实验也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原因是_________。方案三: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_________不正确(2)继续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三正确【反思评价】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根据步骤(2)的现象不足以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后,对步骤(2)进行了修改,并做了下面的实验,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记录如下。请你完善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三正确【答案】①.NaCl、NaOH②.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