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溧水县2024届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壶口瀑布》的作者梁衡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和作家。B.马克·吐温是英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C.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D.庄子是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2分)如果你的朋友想读一部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书,你会推荐哪一部()A.《呐喊》 B.《沙乡年鉴》 C.《基地》 D.《虞初新志》3.(2分)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世称“柳河东”,曾和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C.《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宋代杰出诗人、散文家,这篇课文以写出了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美好生活的理想。D.《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常使用比、兴手法;多采用重章叠句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几个字,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4.(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归省(xǐng)严竣挑拨离间(jiān)前呼后拥B.棱角(líng)浩劫分崩离析(xī)不修边副C.羁绊(jī)演绎垂珠联珑(lóng)格物致知D.两栖(qī)束缚安营扎寨(zài)纷至踏来5.(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幅苏绣作品真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B.他这种阳奉阴违的做法,迟早会东窗事发。C.不同派系之间的权力之争,使这个集团分崩离析。D.汽车在他身边戛然而止,司机问他去梅兰芳公园的路怎么走。6.(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经典之一。B.《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C.《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词,是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D.《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世人称之为“柳河东”“河东先生”,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A.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惧狼——避狼——毙狼。B.“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C.本文语言简练传神,生动描写了狼的动作和神态,表现了狼的凶恶、贪婪和狡猾。D.结尾一段采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卒章显志,表达了作者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和嘲笑。8、(3分)送路六侍御入朝杜甫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不分①桃花红似锦,生憎②柳絮白于棉。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注: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时旧友。①不分:嫌恶的意思;“分”也作忿;②生憎:最憎恶。1.下列对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有误的一项是()A.前四句诗人由“过去”想到“现在”,再由“现在”想到“未来”,它本身有个时间的层次。B.诗的后四句写景,似乎颔联毫无相干。但其实,这景物描写,是从上文的“别筵”生发出来的。C.“桃红似锦”,“絮白于棉”,这风光是明艳的,而诗偏说是“不分”,“生憎”,是诗人对景伤情的缘故。D.尾联中的“剑南春色”,是诗人“别筵”的眼前风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情景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2.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又不单单抒发离别之情。结合诗歌的首联和颔联,分析作者所抒发的丰富情感。9、(7分)诗文填空(1)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虽有嘉肴》)(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诗经·蒹葭》)(7)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我国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数提前完成,许多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有了温暖的新家,这让我们想到了大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心系天下寒士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面对人生逆境不仅要坦然,而且还要摒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怀才不遇之思想。(请从韩愈的《马说》中选择合适句子作答)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书塾与学堂郁达夫我初上书塾去念书的年龄,却说不清楚了,大约总在七八岁的样子;只记得有一年冬天的深夜,在烧年纸的时候,我已经有点朦胧想睡了,尽在擦眼睛,打呵欠,忽而门外来了一位提着灯笼的老先生,说是来替我开笔的。我跟着他上了香,对孔子的神位行了三跪九叩之礼;立起来就在香案前面的一张桌上写了一张上大人的红字,念了四句“人之初,性本善”的《三字经》。第二年的春天,我就夹着绿布书包,拖着红丝小辫,摇摆着身体,成了那册英文读本里的小学生的样子了。经过了三十余年的岁月,把当时的苦痛,一层层地摩擦干净,现在回想起来,这书塾里的生活,实在是快活得很。因为要早晨坐起一直坐到晚的缘故,可以助消化,健身体的运动,自然只有身体的死劲摇摆与放大喉咙的高叫了。大小便,是学生们监禁中暂时的解放,故而厕所就变作了乐园。我们同学中间的一位最淘气的,是学官陈老师的儿子,名叫陈方;书塾就系附设在学宮里面的。陈方每天早晨,总要大小便十二三次。后来弄得先生没法,就设下了一枝令签,凡须出塾上厕所的人,一定要持签而出;于是两人同去,在厕所里捣鬼的弊端革去了,但这令签的争夺,又成了一般学生们的唯一的娱乐。陈方比我大四岁,是书塾里的头脑;像春香闹学似的把戏,总是由他发起,由许多虾兵蟹将来演出的,因而先生的挞伐。也以落在他一个人的头上者居多。不过同学中间的有几位狡滑的人,委过于他,使他冤枉被打的事情也着实不少;他明知道辩不清的,每次替人受过之后,总只张大了两眼,滴落几滴大泪点,摸摸头上的痛处就了事。我后来进了当时由书院改建的新式的学堂,而陈方也因他父亲的去职而他迁,一直到现在,还不曾和他有第二次见面的机会;这机会大约是永也不会再来了,因为国共分家的当日,在香港仿佛曾听见人说起过他,说他的那一种惨死的样子,简直和杜格纳夫所描写的卢亭,完全是一样。由书塾而到学堂!这一个转变,在当时的我的心里,比从天上飞到地上,还要来得大而且奇。其中的最奇之处,是我一个人,在全校的学生当中,身体年龄,都属最小的一点。当时的学堂,是一般人的崇拜和惊异的目标。将书院的旧考棚撤去了几排,一间像鸟笼似的中国式洋房造成功的时候,甚至离城有五六十里路远的乡下人,都成群结队,带了饭包雨伞,走进城来挤看新鲜。在校舍改造成功的半年之中,“洋学堂”的三个字,成了茶店酒馆,乡村城市里的谈话的中心;而穿着奇形怪状的黑斜纹布制服的学堂生,似乎都是万能的张天师,人家也在侧目面视,自家也在暗鸣得意。一县里唯一的这县立高等小学堂的堂长,更是了不得的一位大人物,进进出出,用的是蓝呢小轿:知县请客,总少不了他。每月第四个礼拜六下午作文课的时候,县官若来监课,学生们特别有两个肉馒头吃;有些住在离城十余里的乡下的学生,作文课作完后回家的包裹里,往往将这两个肉馒头包得好好,带回乡下去送给邻里尊长,并非想学颍考叔的纯孝,却因为这肉馒头是学堂里的东西,而又出于知县官之所赐,吃了是可以驱邪启智的。实际上我的那一班学堂里的同学,确有几位是进过学的秀才,年龄都在三十左右;他们穿起制服来,因为背形微驼,样子有点不大雅观,但穿了袍子马褂,摇摇摆摆走回乡下去的态度,如另有着一种堂皇严肃的威仪。初进县立高等小学堂院那一年年底,因为我的平均成绩,超出了八十分以上,突然受了堂长和知县的提拔,令我和四位其他的同学跳过了一班,升入了高两年的级里;这一件极平常的事情,在县城里居然也耸动了视听,而在我们的家庭里,却引起了一场很不小的风波。是第二年春天开学的时候了,我们的那位寡母,辛辛苦苦,调集了几块大洋的学费书籍费缴进学堂去后,我向她又提出了一个无理的要求,硬要她去为我买一双皮鞋来穿。在当时的我的无邪的眼里,觉得在制服下穿上一双皮鞋,挺胸仲脚,得得得得地在石板路大走去,就是世界上最光荣的事情;跳过了一班,升进了一级的我,非要如此打扮,才能够压服许多比我大半年龄的同学的心。为凑集学费之类,已经罗掘得精光的我那位母亲,自然是再也没有两块大洋的余钱替我去买皮鞋了,不得已就只好老了面皮,带上了我,上大街上的洋广货店里去赊去;当时的皮鞋,是由上海运来,在洋广货店里寄售的。一家,两家,三家,我跟了母亲,从下街走起,一直走到了上街尽处的那一家隆兴字号。店里的人,看我们进去,先都非常客气,摸摸我的头,一双一双的皮鞋拿出来替我试脚;但一听到了要赊欠的时候,却同样地都白了眼,作一脸苦笑,说要去问账房先生的。而各个账房先生,又都一样地板起了脸,放大了喉咙,说是赊欠不来。到了最后那一家隆兴里,惨遭拒绝赊欠的一瞬间,母亲非但涨红了脸,我看见她的眼睛,也有点红起来了。不得已只好默默地旋转了身,走出了店;我也并无言语,跟在她的后面走回家来。到了家里,她先掀着鼻涕,上楼去了半天;后来终于带了一大包衣服,走下楼来了,我晓得她是将从后门走出,上当铺去以衣服抵押现钱的;这时候,我心酸极了,哭着喊着,赶上了后门边把她拖住,就绝命的叫说:“娘,娘!您别去罢!我不要了,我不要皮鞋穿了!那些店家!那些可恶的店家!”我拖住了她跪向了地下,她也呜呜地放声哭了起来。两人的对泣,惊动了四邻,大家都以为是我得罪了母亲,走拢来相劝。我愈听愈觉得悲哀,母亲也愈哭愈是厉害,结果还是我重赔了不是,由间壁的大伯伯带走,走上了他们的家里。自从这一次的风波以后,我非但皮鞋不着,就是衣服用具,都不想用新的了。拼命的读书,拼命的和同学中的贫苦者相往来,对有钱的人,经商的人仇视等,也是从这时候而起的。当时虽还只有十一二岁的我,经了这一番波折,居然有起老成人的样子来了,直到现在,觉得这种怪癖的性格,还是改不转来。到了我十三岁的那一年冬天,是光绪三十四年,皇帝死了;小小的这富阳县里,也来了哀诏,发生了许多议论。熊成基的安徽起义,无知幼弱的溥仪的入嗣,帝室的荒淫,种族的歧异等等,都从几位看报的教员的口里,传入了我们的耳朵。而对于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国文教员拿给我们看的报纸上的一张青年军官的半身肖像。他说,这一位革命义士,在哈尔滨被捕,在吉林被满清的大员及汉族的卖国奴等生生地杀掉了;我们要复仇,我们要努力用功。所谓种族,所谓革命,所谓国家等等的概念,到这时候,才隐约地在我脑里生了一点儿根。(选自《郁达夫散文》有删节)(1)给下面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朦胧挞伐赊欠歧异(2)作者称“现在回想起来,这书塾里的生活,实在是快活得很”,请结合二三段的内容概括书塾生活有哪些“快活”的趣事。(3)说说句中划线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像春香闹学似的把戏,总是由他发起,由许多虾兵蟹将来演出的,因而先生的挞伐也以落在他一个人的头上者居多。(4)从文中可见作者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5)作者说自己“拼命的读书,拼命的和同学中的贫苦者相往来,对有钱的人,经商的人仇视等,也是从这时候而起的”,请结合文章分析作者会有这种表现的原因。(6)选文最后一段多谈国事,是否画蛇添足?请说明理由。(7)本文的题目是“书塾与学堂”,请分别说说书塾与学堂阶段的生活对“我”的人生有怎样的影响。11、(15分)灯笼,不仅用以照明,往往也是一种象征。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旧时新年前后,民间有在高处悬挂灯笼的习俗。由于“灯”字音和“①”相近,所以灯笼也意味着人丁兴旺;孩子启蒙入学时,父母会为孩子精制一盏灯笼,由启蒙者师亲手点亮,(甲),称为“开灯”;近代,爱国志士们还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所以灯笼又(乙)。民间过年有挂灯笼的习俗,皇家也不例外,但是灯却有区别。清代宫廷沿袭明代旧制,元旦(即如今的春节)前后要在乾清宫丹陛上下各立一对天灯和万寿灯。据故宫博物院相关专家介绍,竖立天灯的含义与民间应该差别不大,只作为高位照明灯;万寿灯主要承担的是装饰功能,重点体现的是美好寓意。(1)在①处应填入的汉字是。(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内容,分别填入文段(甲)(乙)处。(只填序号)①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②象征前途一片光明(甲)处应填(乙)处应填(3)依据文段内容推测,万寿灯寄托的美好寓意是什么?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完成小题。①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②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央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③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香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④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⑤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马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⑥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⑦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1.选文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甸甸的包裹”指的是____________2.从选文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3.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一次他在成长过程中冲破“铁环”的经历。13、(5分)参考所给示例,从下列事物中任选一个写在括号中,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两个有寓意的句子。(示例)事物:火柴正面:为了照亮别人的路点燃自己,牺牲自己。反面:追求一时的虚荣,因为短暂的璀璨辉煌而失去生命。事物:彩虹天平白雪(__________)正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作文有人收藏亲情,有人收藏友情,有人收藏时光,有人收藏礼品,有人收藏祖国的荣誉,有人收藏家园的美景,有人收藏他人的眼泪,有人收藏自己的心情……请以“收藏”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C【解题分析】
A.梁衡,1946年生人,主要作品发表在解放以后,所以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和作家。故“现代”错。B.马克•吐温是美国人。故“英国”错。D.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故“春秋”错。故选C。2、B【解题分析】
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经典之作。作品首先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自然美景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对微妙的生态平衡所产生的影响,继而用实例展示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性的介入,最后更表达了人类对荒野美学最为迫切和适时的恳求。故选B。3、C【解题分析】
C.陶渊明是东晋文学家。故选C。4、C【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字音。A项错误,严竣—严峻,挑拨离间(jiān)--jiàn;B项错误,棱角(líng)--léng,不修边副—不修边幅;C项正确;D项错误,安营扎寨(zài)--zhài,纷至踏来—纷至沓来。故选C。5、D【解题分析】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D句用来形容“汽车”,使用对象有误。6、B【解题分析】
《社戏》选自《呐喊》,故B错误,故选B。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聊斋志异》蒲松龄2.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3.D【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聊斋志异》有关的文学常识。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径”“去”“犬”等字词的翻译。“其一犬坐于前”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3.试题分析:D项“结尾一段采用抒情的表达方式”理解不正确。结尾一段采用的是议论的表达方式。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8、1.D2.首先有表现童年伙伴之间特有的亲切的感情和重逢的喜悦。第二句写出在兵戈满地,流离转徙的动乱年代里,朋友间失去联系的茫然之感和感伤离乱的情怀。第三、四句写出了当故交叙旧之日,相见的欢愉立即转化为别离的愁思和人生苦短的迟暮飘零之感。【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名句的能力。赏析句子时,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指出精彩巧妙之处。D项表述错误,这句诗并没有使用比喻修辞。尾联“触忤愁人到酒边”的“酒”,正是“别筵”饯别之酒:“酒边”的“剑南春色”,也就是诗人“别筵”的眼前风光。故交叙旧之日,即离筵饯别之时,相见的欢娱立即转化为别离的愁思和人生苦短的迟暮飘零之感。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①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诗歌前四句写送别之情,诗人由“过去”想到“现在”,再由“现在”想到“未来”,有童年伙伴之间特有的亲切的感情和重逢的喜悦;有动乱里朋友间失联的茫然之感和感伤离乱的情怀;还有故交叙旧之日,相见的欢愉立即转化为别离的愁思和人生苦短的迟暮飘零之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9、海内存知己气蒸云梦泽零落成泥碾作尘曲径通幽处然后能自强也所谓伊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解题分析】
“己”“碾”“幽”“厦”“俱”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méng;tà;shē;qí(2)摇摆身体放开喉咙诵读高叫;把厕所变成暂时解放的乐园;众人争抢上厕所的令签;上演春香闹学似的把戏。(3)“虾兵蟹将”比喻的是那些跟着陈方一起淘气的学生,这个词传神地写出了诸生听从陈方的指挥,人数众多又全无主意的状态。(4)天真淘气;聪明好学;虽有虚荣心但也很懂事(体贴母亲);关心国事(爱国)。(5)母亲为自己买鞋时,店里的人先是很客气,听到要赊欠的时候则“白了眼”“板起了脸”“放大了喉咙”,让我和母亲心酸又难堪。作者在这次经历中深刻体会到了为富者的势力苛刻,也体会到了贫者生存的艰难无奈。因此愿与贫者相交,仇视富人。(6)并不多余,作者于学堂中了解了国家的衰微和时运的艰难,接受了最初的爱国主义的教育,此段能够突出学堂生活给我的重要影响,突出文章的主旨。(7)书塾:让我接受了最初的启蒙教育;让我于枯燥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了快乐。学堂:让我因成绩好得到了最初的赞赏;在想要买皮鞋满足虚荣心的过程中,初步领略为富者的势力和贫者的无奈,对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解题分析】
(1)根据对汉字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挞伐”的“挞”和“达”的读音区别;“赊账”的“赊”和“余”的读音区别,“歧义”的“歧”和“支”的读音区别。虽然都是形声字,但注意不要念半边。(2)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细读第二段和第三段内容,从文中筛选并整合关键句或关键词即可。关键句有:“早晨坐起一直坐到晚的缘故,可以助消化,健身体的运动,自然只有身体的死劲摇摆与放大喉咙的高叫了”“大小便,是学生们监禁中暂时的解放,故而厕所就变作了乐园”“陈方每天早晨,总要大小便十二三次。后来弄得先生没法,就设下了一枝令签,凡须出塾上厕所的人,一定要持签而出”“像春香闹学似的把戏,总是由他发起,由许多虾兵蟹将来演出的,因而先生的挞伐”。据此方法和内容概括出答案。(3)“虾兵蟹将”,古代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比喻敌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娄罗。结合语境分析,这句话把“那些跟着陈方一起淘气的学生”比作“虾兵蟹将”,意思是这些学生都像小喽啰一样都听从陈方的指挥,受陈方的支配,陈方让他们怎么捣乱他们就怎样捣乱,语言非常的生动形象。据此理解答题,意对即可。(4)结合文中作者的语言、动作等分析,从把厕所当乐园的事说明我天真淘气;从“初进县立高等小学堂院那一年年底,因为我的平均成绩,超出了八十分以上,突然受了堂长和知县的提拔,令我和四位其他的同学跳过了一班,升入了高两年的级里”可以看出我聪明好学;明知家庭困难,我还硬要寡母去为我买皮鞋说明我虚荣;母亲要当衣服给我买皮鞋,我拖着不让她去的事说明我很懂事(体贴母亲);最后一段内容说明我关心国事(爱国)。(5)结合文中作者的经历分析,我硬要母亲给我买鞋,母亲没有钱,只要去赊账,但是店里的人先是很客气,听到要赊欠的时候则“白了眼”“板起了脸”“放大了喉咙”,让我和母亲心酸又难堪。这次经历,让作者深刻体会到了为富者的势力苛刻,也体会到了贫者生存的艰难无奈。因此愿与贫者相交,仇视富人。(6)结合最后一段内容分析,这一段写从教员的口里以及教员所看的报纸上了解到当时国事,教员还教育我们要为革命义士复仇,教员的教育让我懂得了种族,革命,国家等等的概念,激起我的爱国情,因此此段能够突出学堂生活给我的重要影响,突出文章的主旨,故此段并不多余。(7)结合文中所述内容分析书塾与学堂阶段的生活对“我”的人生的影响。文章第一段到第四段写我的书塾生活,它让我接受了最初的启蒙教育;而且通过摇摆身体放开喉咙诵读高叫;把厕所变成暂时解放的乐园;众人争抢上厕所的令签;上演春香闹学似的把戏等几件事让我于枯燥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了快乐。文章第五段到结尾写我的学堂生活,具体写了我买皮鞋的事件,这件事让我初步领略为富者的势力和贫者的无奈,对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最后一段写我在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题目点拨】(6)小题考查分析文章某个材料作用的能力。文章材料是为主旨服务的,某部分内容需不需要写,是详写还是略写,这些都要根据文章的写作目的来决定,分析其作用也就是分析其对表现主旨的作用,如果其能表现文章的主旨,就不多余,反之亦然。11、(1)丁(2)②①(3)答案要点:①长寿②统治长久【解题分析】
(1)此空要联系与“灯”字的谐音字,还要联系下文“所以灯笼也意味着人丁兴旺”中的“丁”字,由此可以推断出①处应填入的汉字是“丁”。(2)甲处,要结合“孩子启蒙入学时,父母会为孩子精制一盏灯笼,由启蒙者师亲手点亮”的语境,即可判断出应填“象征前途一片光明”。乙处,要联系“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一句,自然选“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3)考查万寿灯寄托的美好寓意。一定要读懂语段内容。从“万寿灯”的名字分析,自然有“长寿”的寓意。还可从“皇家也不例外,但是灯却有区别。清代宫廷沿袭明代旧制,元旦(即如今的春节)前后要在乾清宫丹陛上下各立一对天灯和万寿灯”等句分析,“万寿灯”还有“统治长久”的寓意。所以要答出万寿灯所寄托的双重美好寓意。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保尔·柯察金(保尔)朱赫来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2.钢铁般的意志(意志坚强、顽强的毅力);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崇高的理想、心系祖国和人民、为祖国和人民献身)3.(1)铁环: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2)经历:示例1:保尔在波兰的战斗中受重伤,受英雄形象牛氓的影响,坚强面对伤痛,重返战斗。示例2:筑路过程中,保尔患病濒临死亡,在烈士公墓思考生命价值,树立了革命理想信念,重返战斗行列。示例3:保尔失去工作和战斗能力想自杀,经过思想斗争,发愤读书,想通过文学重返战斗行列。示例4: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坚持学习,开始艰难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示例5:保尔的书稿丢失,在战友的鼓励和邻居的帮助下,重新开始并完成了创作。【解题分析】1.要求学生结合原著内容分析人物。结合选文中的“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冻坏的双脚”“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可以判断:“A”“B”两个人物分别是保尔和朱赫来。“沉甸甸的包裹”指的是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书稿。2.结合选段内容分析精神品质。结合“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香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得出:钢铁般的意志(意志坚强、顽强的毅力);结合“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得出: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崇高的理想、心系祖国和人民、为祖国和人民献身)。3.根据“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和原著中面对疾病的摧残折磨,保尔想到自己将要失去工作能力,无法为党和人民效力,反而成为革命队伍的累赘,因此想到自杀等情节,可知“铁环”指的是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怯懦和精神上的痛苦。然后在叙述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写出保尔与疾病、伤痛、死亡等作斗争的情节即可。13、示例:彩虹正面:因为经历了风雨,所以更加绚烂多彩反面:因为是虚幻的,所以注定不会长久存在【解题分析】
要求学生审清题意,要求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并从正反两面来立意,各写一个富有深意、精短的句子。如白雪,其正面立意,就是夸赞它美的、对人类有益的一面;反面立意,就是抓住它的缺点来表述道理。正面:你用纷繁的舞姿,点缀美丽的世界;反面:你将污秽掩盖在自己的身下,让人们错以为一切都是纯洁无暇。五、书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板车出售合同范例
- 公司注销业务合同范本
- 中医诊所招聘合同范本
- 单位出售土地合同范本
- 公司车定维修合同范本
- 共享出租场地合同范本
- 劳务联营合同范例
- 加油站出租合同范本
- 企业赋能合同范本
- 二手房房东出租合同范例
- 发票知识培训课件
- 化工开停车培训
- 货物学 课件1.1货物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 《综合办岗位职责》课件
- (2024年)中国传统文化介绍课件
- 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导课件
- 人工智能数据标注百亿产业详细介绍
- 2023年高考真题-地理(天津卷) 含答案
- 2024年10月自考02160流体力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 202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历史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