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民事在线庭审制度发展面临的障碍5100字】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1/2B/wKhkGWXcrt2APh1eAAKbBPDeJmo191.jpg)
![【浅析我国民事在线庭审制度发展面临的障碍5100字】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1/2B/wKhkGWXcrt2APh1eAAKbBPDeJmo1912.jpg)
![【浅析我国民事在线庭审制度发展面临的障碍5100字】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1/2B/wKhkGWXcrt2APh1eAAKbBPDeJmo1913.jpg)
![【浅析我国民事在线庭审制度发展面临的障碍5100字】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1/2B/wKhkGWXcrt2APh1eAAKbBPDeJmo1914.jpg)
![【浅析我国民事在线庭审制度发展面临的障碍5100字】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1/2B/wKhkGWXcrt2APh1eAAKbBPDeJmo1915.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我国民事在线庭审制度发展面临的障碍目录TOC\o"1-2"\h\u5078浅析我国民事在线庭审制度发展面临的障碍 1110121在法理层面存在的障碍 158511.1在线庭审制度的适用规则不明确 1142371.2当事人诉讼权利减损 2325651.3直接言词原则遭到质疑 3263062实践当中存在的障碍 33312.1专业性较强,推广普及难度较大 3229272.2庭审软件设计欠妥,诉讼程序流转困难 4181322.3依赖第三方技术,审判秘密和司法中立性遭受威胁 550582.4庭审庄严性缺乏,法庭威慑力下降 6189302.5实物证据质证难度增加,证人证言易被污染 6需要看到的是,尽管在线庭审制度在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和广阔的运用前景,但是该制度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可以分为法理层面的障碍和实际中存在的阻碍两部分。1在法理层面存在的障碍1.1在线庭审制度的适用规则不明确对于在线庭审制度的适用规则,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没有进行相关的规定,《民诉法解释》第二百五十九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可以在简易程序中适用在线庭审方式审案,《实施办法》则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规定试点地区的法院可以调整适用《民诉法解释》第二百五十九条,即在普通程序中也可以适用在线庭审的方式进行案件审理,疫情期间发布的《在线诉讼工作通知》则建议全国范围内的各级法院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采用在线庭审的方式进行案件审理。除此之外,对于在线庭审的适用位阶与适用范围、适用阶段等再无规定。由此可见,我国现阶段对于在线庭审制度的适用缺乏具体且统一的规则。首先,在线庭审制度的适用位阶不明。在线庭审应当是与传统庭审并列的一种庭审模式,还是应当做为传统庭审的补充方式被适用,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在法律规定之中无据可循,学界对此也没有明确定论,实践当中对该问题更是采取回避态度。从现阶段的实践工作来看,主张信息网络技术仅具有工具性价值,在线庭审制度应当作为传统审判模式的补充方式,只能在难以进行传统模式审理时方才得以适用的观点,在学术界保有较多的支持声。王福华.电子诉讼制度构建的法律基础[J].法学研究,2016(6):88~106.其次,在线庭审制度适用范围的边界究竟在何处一直存在争论。有人主张在线庭审制度仅可以在简易程序中适用,宋朝武.电子司法的实践运用与制度碰撞[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6):62~76.有人主张在线庭审的方式也可以适用于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宋朝武.电子司法的实践运用与制度碰撞[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6):62~76.左卫民.中国在线诉讼:实证研究与发展展望.[J]比较法研究,网络首发/kcms/detail/11.3171.D.20200610.1659.012.html再次,在线庭审制度的适用阶段也缺乏法律依据。在线庭审究竟是仅适用于开庭审理这一个环节,还是可以延展至相关的庭前调解、庭前会议、证据交换等其他阶段,现有法律规定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1.2当事人诉讼权利减损在线庭审方式是应当由法院依职权适用,还是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适用,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给出明确规定,实践中亦不统一。依照《民诉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依当事人的申请,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才得以适用在线庭审方式进行案件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则明确了“以在线为原则,以线下为例外”的基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互联网法院采取在线方式审理案件,案件的受理、送达、调解、证据交换、庭前准备、庭审、宣判等诉讼环节一般应当在线上完成。根据当事人申请或者案件审理需要,互联网法院可以决定在线下完成部分诉讼环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互联网法院采取在线方式审理案件,案件的受理、送达、调解、证据交换、庭前准备、庭审、宣判等诉讼环节一般应当在线上完成。根据当事人申请或者案件审理需要,互联网法院可以决定在线下完成部分诉讼环节。”1.3直接言词原则遭到质疑在线庭审制度的推行直接影响到了传统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直接言词原则。直接言词原则又可以细分为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直接原则要求审判人员、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应当亲历一起案件的全部审理过程,当事人需要当庭进行法庭陈述、举证质证并发表辩论意见,证人、鉴定人等其他诉讼参与人也需要当庭进行证言,审判人员更是需要当庭参与审判活动;言词原则强调审判人员、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庭审中应当以言词陈述的形式进行诉讼活动,当事人通过言词向法庭主张其权利或进行辩驳,审判人员通过言辞陈述对案件的事实进行调查并做出判断。卞建林.直接言词原则与庭审方式改革[J].中国法学,1995(6):96.如果单从语义上来看,在线庭审制度对直接言词原则并没有产生任何影响,通过在线庭审方式进行审理的案件仍旧需要当事人双方“当庭陈述”。但有学者认为,直接言词原则强调的并不是简单通过言词形式表达立场,而是注重于庭审过程的剧场化感受,在传统的线下审判过程中,法官可以通过观察当事人的表情、动作、神态等细节产生心证,对其陈述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判断。熊秋红.远程庭审有哪些优势与不足[J]熊秋红.远程庭审有哪些优势与不足[J].人民论坛,2016(27):100~101.宋朝武.电子司法的实践运用与制度碰撞[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6):62~76.2实践当中存在的障碍2.1专业性较强,推广普及难度较大在线庭审制度具有较强的专业依赖性,故而其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地方法院相关专业技术的考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在线庭审制度高度依赖于硬件设备和网络通讯。要想发展在线庭审,进行相应的硬件设备搭建必不可少,这其中主要包括了高清晰度的录像设备,优质的多媒体设备、高性能的网络连接设备、大容量的电子数据存储设备等等。这些硬件设备不仅价格不菲,而且日常维护也是一笔较大的开支,这令很多经济水平不是特别发达地区的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甚至是中级和高级人民法院望而却步。以J省为例,笔者从J省高级人民法院及J省N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二十余名法官处了解到,他们更倾向于传统的线下庭审模式,主要原因之一便是他们之前通过在线庭审方式办案时,“网络卡顿”“黑屏”等客观不利因素严重影响了庭审活动的正常进行,该省高级、中级人民法院尚且无法保证硬件设备的需要,更遑论其下级人民法院了。其二,在线庭审制度也要求审判人员集审判辅助人员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基层人民法院,并没有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辅助进行在线庭审活动,此时往往需要承办法官或者书记员直接操作架设在线庭审平台,这便要求法官除了要掌握办案所需的法律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相应的信息网络技术。然而在实践之中,很多年纪较长、办案经验丰富的老法官,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其可能是一名办案能手,但却不会使用简单的智能手机,更不用提教会他们通过在线方式进行庭审活动了。其三,由于在线庭审活动的高度专业性,致使一些文化水平较低,或者经济条件较差的当事人难以参加,他们对在线庭审制度一是“不信”,二是“不会”。笔者在实习工作期间对数十名当事人进行了线下访谈,其中包括25岁至66岁各个年龄段的当事人。其中,25岁至44岁的当事人多表示愿意尝试在线庭审制度,但是主要考虑到对电信诈骗、隐私泄露和庭审效果三方面的担忧,其还是更倾向于选择适用传统的线下模式庭审;44岁至66岁年龄段的当事人则普遍表示不愿意使用在线模式进行庭审,除了不信任感,主要原因则是其不善于使用智能化设备,担心在线庭审不仅可能影响自己的程序权利,更有可能影响自己的实体权利。由上述几点可以看出,由于在线庭审制度具有高度的专业性,故而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尤其是在在线庭审制度普及之初,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心力进行建设,且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也不能松懈。2.2庭审软件设计欠妥,诉讼程序流转困难在线庭审模式下,当事人并不需要直接抵达法庭现场,只需要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接入到庭审网络即可。在实践之中,不同地区人民法院进行在线庭审时所使用的庭审软件平台并不统一,例如上海市范围内主要采用名为“12368上海法院微开庭”的微信小程序进行,北京市范围内主要采用名为“云间网上庭审系统”的电脑软件或手机端APP,江西省范围内主要使用一款名为“道律云会议”的手机端APP,其他一些法院地区还有通过腾讯会议、微信视频等方式进行的。软件平台的选择高度不统一,司法资源分散,对于一部分当事人和律师而言,手机、电脑里可能会同时下载好几个不同的软件以参与庭审活动,非常不便。其次,在国内普遍推广适用“移动微法院”小程序之后,该小程序的智能化设计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欠缺人性化。例如,该小程序在“中国移动微法院”这一从平台下分别为不同省份设置了不同的分平台,如“江西移动微法院”“河南移动微法院”等,但是各个分平台之间,分平台和总平台之间的数据并不完全互通,当事人在某省法院的案件可以在该省的分平台上查阅,却无法在“中国移动微法院”这一总平台上看见,而每次平台切换都需要切换到不同的小程序中,非常不便。再次,由于不同地区或者同地区不同层级的人民法院之间采用的在线庭审软件平台不一致,这使得不同法院之间、法院与其他单位之间在案件信息对接时更为困难。以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天平链”为例,“天平链”链接了多家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大型国有企业等作为节点,通过区块链进行电子证据的固定、保存于鉴真,这就需要将在线庭审软件平台与“天平链”对接,但是对于不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案件,则极有可能因为软件平台不一致导致无法运用“天平链”这一技术。最后,即使在同一家法院内部,不同的审判辅助软件提供者也来自于不同的第三方。以J省为例,该省法院主要使用的审判辅助软件包括“法讯通”“审判综合管理平台”“法官E助理”“收转发E中心”等等,这些审判辅助软件又来自于“华宇软件”等多家不同的第三方,不同软件之间数据并不互通,以致于进行在线模式进行庭审活动时极为不便。2.3依赖第三方技术,审判秘密和司法中立性遭受威胁在线庭审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其对信息网络技术的高度依赖性。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法官是具备专业法律知识和审判经验的审判人员,信息网络技术并非法官的强项。因此,在线庭审制度所依仗的信息网络技术就将有第三方来提供,这就给第三方提供了窃取并泄露审判秘密的可能性,而且对涉及第三方的案件,法院难以进行绝对公正的审判。以杭州互联网法院为例,杭州互联网法院建设所依赖的信息网络技术主要是由注册于杭州市本地的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在这个前提条件下,杭州互联网法院开展在线庭审工作时,或多或少会受到阿里巴巴公司的影响。主要包括两点:第一,法院的在线庭审活动是适用阿里巴巴公司提供的技术进行的,除了当事人需要向在线庭审平台提供其身份证号码等详细的个人信息外,案件审理过程本身也有可能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内容,现在这些原本应当对外保密的内容需要通过第三方进行采集与数据传输,如何确保阿里巴巴公司不恶意采集、泄露这些涉密或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是一大难题;第二,鉴于法院于阿里巴巴公司的密切合作关系,对于一些涉及阿里巴巴公司,但依法又应当由杭州互联网法院管辖的民事案件,杭州互联网法院是否应当受理,如果受理,又应当如何让阿里巴巴公司的对方当事人信任法院会作出客观公正的判决。侯猛.互联网技术对司法的影响——以杭州互联网法院为分析样本[J].法律适用,2018(1):52~57.2.4庭审庄严性缺乏,法庭威慑力下降在适用在线庭审方式审理案件时,由于当事人是在其便于参加庭审的就近地点而非法庭内,缺乏法庭环境带个人的庄严感,故而在线庭审在开庭时,时常会出现诸如当事人身穿睡衣睡袍、当事人坐姿不雅、当事人在商场等喧闹场所、当事人在庭审中途玩手机或者擅自离开摄像头前等等诸多不遵守法庭纪律、不符合法庭威严性的情形。且由于当事人不在法庭内,没有法庭环境和法警带来的压迫感,使得当事人对庭审庄严性不够重视,法官对当事人的威慑性也有所下降。根据笔者访谈发现,实践中很多法官及律师不愿意进行在线庭审的原因之一,便是在在线庭审模式下,法官发现当事人“不怕”自己了,缺乏对法律和法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研究
- 科技金融助力家庭财富增长
- 网络诈骗防范教育宣传方案
- 科技创新助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 节能与环保的生活方式转变
- 艺术教育与小学生社交技能的共同提升路径
- 2025年度解除二零二五年度房屋买卖合同及物业交割合同
- 科技助力下的儿童舞蹈教学创新
- 二零二五年度生存技能研学旅行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跨境电商股份分配与全球市场布局合同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佣金返点合同范本6篇
- 2025-2030年中国配电变压器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GB/T 45120-2024道路车辆48 V供电电压电气要求及试验
- 2025年上海市嘉定区中考英语一模试卷
- 润滑油、润滑脂培训课件
- 2025年中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健康管理-理论知识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 标准
- JGJ10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 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