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说明: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考场号”、“座位号”栏内填涂考场号、座位号。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世纪以来,中国新诗人自我意识越来越鲜明,新诗也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自由、有目的活动的特性。诗歌创作的主体即诗人,与一般认识的主体有共同的属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诗的创作主体不是一般人,而是具有系统的审美观点的诗人,他有着不同于科学家,不同于画家、音乐家,也不同于小说家、戏剧家的特殊的心理气质、美学理想。传统的小说、剧本侧重于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尽管它们所描写的对象也照样渗透着创作主体的美学追求与鲜明爱憎,但是主体一般总要隐藏到情节和场景的后面。诗歌则不然。诗歌,尤其是抒情诗,诗人总是以自身的生活经验、意志情感等作为表现的对象。抒情诗当然也有对客观现实的描写,但它不是一种照相式的模拟,客观现实在诗歌中不再是独立的客体,而是渗透着、浸染着诗人的个性特征,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了。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的新诗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胡适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一项极其相似之点,那便是一种对人类解放的要求。把个人从传统的旧风俗、旧思想和旧行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胡适把新诗的发生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的观念,得到了“五四”时代其他诗人的热烈回应。此后在新诗发展过程中,诗的主体性常常被强调。但是强调诗歌的主体性,以诗人的主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不意味着诗人不同层次的情感都值得入诗。抒情诗以表现诗人的情感为主,但这情感不应是褊狭、妄诞的,不应与民族精神脱离,而要经过理智的思考。诗的主体性要求诗人真诚地展示自己的内心,因而优秀的诗篇是最富于个性色彩的。然而抒情诗是否只是纯个性,纯偶然性,而毫无普遍意义呢?不是的。优秀的诗人在创作时决不是不负责任地自由倾泻,而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民族的特征以及自己的哲学与美学观点对之进行审视,进行加工。真正伟大的诗篇,既是高度个性化的,又涵括广泛的普遍性,也就是说在诗人唱出的具体的特定的歌声中,包含着超越诗人个人的,具有那一时代特色的,反映出民族性的人民的心声。为什么主体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往往会带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呢?这是由于抒情主体是一个单个的人,但同时也是处于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人类共同性中某些特征的体现者。普希金说过:“我的永远正直的声音,是俄罗斯人民的回声。”对诗人来说,自我与时代、与人民是一致的,因为诗人本身就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人民的一员。伟大的诗人往往有一种涵盖一切的气魄:我是人民!人民是我!因此要做一个真正的诗人就要自觉地把自己与人民、与时代融合在一起,让自己的胸膛中流着民族的热血,让自己的脉搏和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这样,他的诗越是个性的,就越有普遍的价值。(摘编自吴思敬《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品格》)材料二:当前,中国新诗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称为诗人的人越来越多,写诗似乎也越来越容易,越来越随意。诗坛内热热闹闹,诗坛外冷冷清清,广大读者对新诗已由不满、失望到弃之而去。从诗的内容方面来讲,当代的诗存在着反崇高、反共性、反意义等现象,而代之以虚拟、玩世、丑陋、庸俗等。境界是诗歌的灵魂,也是价值的最终所在,它并不浮出诗歌的表层,但却以它那不可触摸的光辉照亮全诗,没有境界的诗如珠玉失去光泽。现在有些诗不但缺乏境界,甚至以庸俗、低劣、丑恶入诗。伪道德、假崇高自然应该遭到批评,但若因此舍弃以“真善美”作为生命价值的导航,那实在是一种本质性的误导。在全球化的今天,即使发生在遥远的天涯海角的变故,也会对全球、全人类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信息时代人们的命运比以往任何历史时代都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因此,敏感的诗人不会像一只工蚁只忙碌着经营自己的巢穴,而不预见人类共同命运的走向。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新诗,转向以个人的日常生活和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为主题。个人感情的抒发是诗歌的本能,但关键在于不同高度的观察引出不同高度的情感,至少诗人不应该将自己紧闭在狭小的天地间。抒发强烈的个人色彩之情并非诗歌的全部,尤其当这种感情缺乏时代感时。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诗人应当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发展,多关心自己的国家和几千年的古老文化所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像古今中外的许多伟大诗人一样写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有着深远意义的诗,用自己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的责任这样重要的问题。(摘编自章燕《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及其出路——诗人郑敏访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主体性与科学家、画家、音乐家三者不一样,因为这三者没有系统的审美观点。B.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得到极大认同,以至当时的诗人写的新诗都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C.当今中国新诗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其原因之一是舍弃“真善美”的生命价值而导致了境界不高。D.全球化的今天对于诗歌创作中的时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诗人创作不能转向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中的“层林”“鹰”“鱼”等,表现诗人的意志情感,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B.如果诗人不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写出的作品就可能反映不出有时代特色的、民族性的人民心声。C.关于新诗创作中的个性色彩与时代性的关系,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又都特别强调了时代性。D.只要中国新诗人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和时代,就能改变广大读者对新诗不满、失望和弃之而去的局面。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整体观点的一项是()A.“大众化诗歌率先提供一种民主开放的想象性文化空间,网络诗歌爆发出巨大的文化能量。”(光明网)B.“我们这个时代恰恰是一个新意象新形象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时代,新的经验、新的感受与全新的视野,都和以往大不相同。”(《中国青年报》)C.“我们今天的诗人,不应以为新诗是白话体,就与古汉语无关。诗人首先要珍惜自己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赋予它当代的阐释。”(中国作家网)D.“一方面诗是心灵的产物,另一方面心灵也必然会对时代有所感应。诗人是敏感的,他们能够凭着直觉捕捉到时代的种种风云变动。”(中国诗歌网)4.请简要说明材料一行文脉络。5.闻一多的《红烛》体现了“越是个性的,就越有普遍的价值”的论断,请根据诗歌《红烛》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保京上任贾平凹抓纲治国的第二个年头,礼泉县委接到通知:王保京任县委书记。但是,已经是第五天了,县委机关里还没有见到王保京的面。这时候,正是礼泉县北部山区遭受着一场百年罕见的大旱:十七个月,五百零十几天了,没下过一场透墒雨!因为缺水,麦苗好不容易从地缝里钻出来,却发不了枝,分不了蘖;因为缺水,麦苗刚长到五寸高便要吐穗,许多穗却又吐不出来,卡死在脖子里了;①因为缺水,挣扎着出了穗的,只能顶个蝇头般大的瘪壳壳,在热风中摇晃。中午。北山的田埂上,走着一个戴草帽的人,一个地道的,泾河岸上的庄稼人:敞着怀;一个裤腿挽在膝盖上,一个裤腿吊在小腿上;反抄着手,手里捏着一块土疙瘩;土疙瘩捏碎了,细细的土面儿从指缝间流出来,一股热风,立刻就吹散了。这土,这原是长庄稼的土呀!现在,绕着北山,缠上了一条一扯百里长、十几万亩面积的旱腰带,在勒着北山,勒着全县,勒着他的心。他忽然想抽一支烟,他本来没有这种嗜好,但现在却想抽得厉害。掏出个纸片片,就近扯了一片干枯的树叶,揉碎了,卷起个喇叭头来叼在嘴角,却苦于没有火。火,他抬头看一眼那悬在空中的一盆火,火!火一样的土地上,什么东西能长绿呀?一个老汉从山包后转出来,他喊了一声,老汉没听见,又走过山包去了。他追过去,他突然忘记了要火,他看见山包那边有一片绿!火焰山上还真有绿地啊?!他扑过去,跪在地边,嘿嘿嘿地笑。这是红苕苗呀,这是旱地里的勇士呀,苗儿正绿,那薄薄的叶上,看得出叶脉,有深绿的汁水在流动。他喜欢得要去逗那叶儿,又怕撞坏了它。老汉过来说:“长得疼人不?”他给老汉甜甜地笑着,他问老汉为啥红苕长得这么好?老汉告诉他:红苕最耐旱,只要能逮住苗,就有收成。他乐了:“这是宝!这是宝!咋不大量种红苕呢?”“可惜大家都不注意这玩意,往年只种一点尝个鲜。”“要大种,不大种不行!咱们就在这红苕上打它个翻身仗!”他说得十分认真,然后就在边地转着看。老汉问他来干什么,他才记起应该向老汉讨个点烟的火。但一摸嘴,那喇叭头烟卷早不知遗到哪里去了。而且怪得很,竟连一点想抽烟的欲望也没有了。天黑的时候,戴草帽的人已经站在山下的烽火大队的村口了。烽火,这是他的所在队。在这片埋葬着他祖宗的土地上,他滚爬奋斗了几十年,领着全村的贫下中农,硬把一个穷得苍蝇不拉蛋的荒滩,变成了全省有名的农业学大寨的先进队。在棉田里参观的各社负责人,已经得知这个大队的支部书记就是新上任的县委书记了。这当儿,他们发现他了,立即跑着围上来,人们亲热地喊着他的名字:“保京!”有人提议为他鼓掌。因为他有双喜:一、今年大旱,烽火粮棉却丰收在望;二、他担任了礼泉县委书记。热烈的掌声立刻爆发出来。②王保京,在掌声中并没有眉开眼笑,他冷静地站在水渠里,看着这些战友,胸部起伏。他感激战友们的祝贺,他从他们的掌声中得到了一种鼓励;他从他们的眸子里看出了一种期望。他看着面前的麦浪在翻涌,整个平原都仿佛在颤动;但山上呢?过去,他领着一个大队,一个大队搞上去了。如今,面前摆着礼泉县这辆战车,他这个赶车的,将要使出多少劲呢?他觉得胸口有一团热乎乎的东西在翻腾,他突然说:“伙计们!党把县上担子让我挑,挑得咋样,全凭伙计们的帮劲呀!用不着客套,用不着寒暄,谁也知道谁能吃几老碗饭。咱们肩上挑的是几万人口的嘴,是社会主义的大旗啊!”“今年山下丰收在望,为啥大旱之年丰收?是前几年山上山下的贫下中农,合力修了宝鸡峡渠的结果!因为‘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山上的一个水利工程没有开工,遭了大旱。眼下只有栽红苕!栽红苕又缺苗子、人力,这是礼泉县眼前火烧房子的急事啊!”紧急大事,就要迅速动员全县人民抗旱救灾!这些各个公社的带头人,③这些降龙伏虎的“干家子”,沉默起来了,新县委书记的话砸在他们的心窝里,丁当价响!北山遭灾,他们是知道的;北山的灾情,他们也曾耳闻目睹;他们也为北山人民着急过。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北山还有长绿的希望,山下还可以支援去栽红苕?!这位身穿粗布褂子的泥腿子书记,上任的第一把火,是从这儿点起的!他们几乎没有再作什么考虑,就大喊起来:“帮!当裤子脱袄也要帮!”保京说:“帮,怎么个帮法?平原社队,一是要寸土必争,进行增种,每条田埂,每条路旁,村口,巷院,凡是能种的,都种;能种一苗的,算一苗。二是组织劳动力,带上红苕苗,带上水,带上干粮,上山!栽它四万亩红苕,收它个几千万斤,看看是什么火色?谁家没有红苕苗?”“有!”“都有!”保京笑了。“我上任的第一次公社干部会议就算结束了,都回村,我给咱搞场电影看看,吃的,住的,烽火包了!”但是,没有一个公社干部在这里过夜。他们只拿了简单的行李,都跑回去了。边远公社的一个老书记也要走,保京生气了,强命留下,因为他知道这老汉有肝炎病。但是,当晚上保京来请他去吃饭时,人不见了,桌上留个纸条:“保京,你不要怪我,这是啥时候呀,能待能住吗?我走了!”保京捏着纸条,没有再说什么。④他打开了窗户,窗外,星月当空,满地银白。顿时,他感到浑身每一块肌肉都凸鼓鼓的了,他在心里说:礼泉县,是大有希望的呀!1978(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直接点出“礼泉县委书记上任至今还未露面”与“县北部山区旱情严峻”两件事,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B.保京发现老人种的红笤时既兴奋又笃定,“要大种,不大种不行!”展现了保京敏锐的治灾头脑和果断的做事风格。C.保京在会后提议“搞场电影看看”,吃住“烽火包了”,又强留边远公社的老书记,表现他对公社干部们的关心。D.礼泉县的“大有希望”,既源于红笤为旱灾带来的转机,也源于公社干部身上展现的团结合作、一心为公的精神。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画线句①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苗因旱灾而干瘪的严峻景象,具有感染力。B.画线句②中“冷静”一词写出了保京没有自满于已有的功绩,“胸部起伏”则显示他的内心并不平静。C.画线句③中公社干部们之所以“沉默”,是因为保京一番心系灾民、掷地有声的话语让他们心生羞愧。D.画线句④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了窗外静谧明亮的景象,烘托保京此时感动愉悦、温暖敞亮的心情。8.主人公王保京登场时,小说隐去了他的姓名,称他为“戴草帽的人”,这样写有何用意?9.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火”这个意象多次出现,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子路治蒲三年。孔子过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入其邑,曰:“善哉由也!忠信而宽矣。”至庭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断矣。”子贡执辔而问曰:“夫子未见由之政,而三称其善,其善可得闻乎?”孔子曰:“吾见其政矣。入其境,田畴尽易,草莱甚辟,沟洫深治,此其恭敬以信,故其民尽力也。入其邑,墙屋完固,树木甚茂,此其忠信以宽,故其民不偷也。至其庭,庭甚清闲,诸下用命,此其言明察以断,故其政不扰也。以此观之,虽三称其善,庸尽其美矣?”(摘编自《孔子家语》)材料二:臣闻: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万国咸宁,一人有庆,必藉忠良作弼。尧、舜、文、武见称前载,咸以知人则哲,多士盈朝,元凯①翼巍巍之功,周召②光焕乎之美。然则四岳、九官、五臣、十乱③,岂惟生之于曩代,而独无于当今者哉?在乎求与不求,好与不好耳!何以言之?夫美玉明珠,孔翠犀象,大宛之马,西旅之獒,或无足也,或无情也,生于八荒之表,途遥万里之外,重译入贡,道路不绝者,何哉?盖由乎中国之所好也。况从仕者怀君之荣,食君之禄,率之以义,将何往而不至哉?臣以为与之为孝,则可使同乎曾参、子骞矣。与之为忠,则可使同乎龙逄、比干矣。与之为信,则可使同乎尾生、展禽矣。与之为廉,则可使同乎伯夷、叔齐矣。今之群臣,罕能贞白卓异者,盖求之不切,励之未精故也。若勖之以公忠期之以远大各有职分得行其道。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进之以六正,戒之以六邪,则不严而自励,不劝而自勉矣。(摘编自《贞观政要》)【注】①元凯:“八元八凯”省称,后泛指贤臣、才士。传说高辛氏(帝喾)有才子八人,称为八元。高阳氏(颛顼)有才子八人,称为八凯。他们都为舜效力。②周召:指周公和召公,两人辅佐周成王,勤勉忠诚。③四岳、九官、五臣、十乱:都是古代的贤臣。10.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若勖之A以公忠B期C之D以远大E各有职分F得G行H其道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庭,官署,与《记承天寺夜游》“相与步于中庭”中的“庭”意思不同。B.入贡,一指向朝廷进献土产方物,二指贡士入京参加会试。文中指前者。C.至,到达,与《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至”意思不同。D.因,凭借,与成语“因循利导”“因循守旧”中的“因”三者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发现蒲地百姓努力耕种,从不偷懒,子路的手下人也都听从他的命令,于是对子路赞不绝口。B.美玉明珠、孔雀翡翠等出自远离中原蛮荒之地,但仍能传到中原,是因为中原人对它们的喜好。C.魏征认为,如果用“孝”“忠”“信”“廉”来引导做官的人,那么他们也可以达到先贤的境界。D.魏征建议用“六邪”去警戒臣子,即使这些警戒措施不严厉,他们也会自己振奋,也会自己努力。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此观之,虽三称其善,庸尽其美矣?(2)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14.良臣辅佐才能使国家安定,那么如何才能成就一代良臣?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江上曲①(节选)李嘉祐江上淡淡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可怜应是阳台②女,坐对鸬鹚娇不语。掩面羞看北地人,回首忽作空山雨。苍梧秋色不堪论,千载依依帝子③魂。【注】①诗歌写于诗人被贬谪江南时期。②阳台:指富贵人家。③帝子:帝王的子女。这里指尧的女儿娥皇、女英,二人嫁给舜。舜南巡苍梧而死,二人千里奔丧,抱竹痛哭,泪尽而死。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芙蓉花”映衬浣纱女的美丽素洁,“独”写出浣纱女的孤独又引发读者联想。B.“可怜”的意思是可惜,表现出诗人对浣纱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C.尾联中用“不堪论”“苍梧秋色”来表现秋色的悲凉,用“帝子魂”表现浣纱女的高贵身份。D.与白居易借琵琶女表达自己命运悲凉一样,这首诗中的浣纱女也可看作是诗人的化身。16.“掩面羞看北地人,回首忽作空山雨”两句诗体现了浣纱女怎样复杂、矛盾的心理?是如何体现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3)《劝学》中,荀子通过乘坐车马到达千里、凭借舟船横渡江河等比喻,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借酒抒怀,寄情江月,排解心中的苦闷。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最近,一部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短剧火上热搜,该剧讲述的一盏中国玉壶化作人形逃出博物馆,意外地偶然撞上同样来自中国的记者,经过他的帮助下,返回家乡的故事。这部剧之所以能够出圈,首先仰赖自媒体平台传播之便捷。同时,(①),让玉壶开口,以一个可爱女孩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而逃出大英博物馆,又给人以无限遐想,可以说未播先热。另外,剧作极有教化意义,但并未流于苍白的说教,而是以文物之间传递家书的形式,将家国情怀渲染开来,层层递进,润物无声。如果说历史是一面镜子,那么,(②)。文物照见了古人的智慧、技艺,照见了他们往昔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文物是传递情感的纽带,时刻提醒着我们戒骄戒躁,发愤图强。因此,文物保护________。诚如大家所见,我们的专家们也一直致力于此,数十年如一日做着这份“枯燥”且“烦琐”的工作,但他们________,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文物保护的,不在少数。老师将一生所学教给徒弟,老师退休了,徒弟顶上来,就这样,前后接力,________,师徒有情,手中的文物亦有情。文物保护的前提是什么?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曾经这样说:“文物在原地保护,才最有尊严,否则像孤魂野鬼,没有家,也没有根。”也就是说,(③),才谈得上文物保护。漂流在外的文物,就像漂流在外的游子。它们渴望吹一吹故土的风,晒一晒故土的阳光,哪怕静静地等待故土的尘埃一颗一颗落下来也感到心满意足。据统计,约有2.3万件中国文物被“邀请”到大英博物馆,它们委托小玉壶带回的家书,字字句句惹人落泪:“琴师陶俑伯伯,您好,笛师陶俑阿姨让我告诉您,改日,您拨您的春风弦,她奏她的晚风笛,那首未完成的《长歌行》,大家再一起奏完吧。”“唐大马,我是唐小马,一眨眼,我们已经一百六十三年没有见面了,每天洋人走后,我就会围着这牢笼跑上几圈,跑着跑着,便会想起几百年前,我们相约一起跑遍大好江山的誓言。”“病骨支离,离家已有百年,哪怕分神断魂,也断不了这魂牵梦绕的乡愁啊。”……世上道路千万条,最幸福的一条,就是回家路。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迫不及待甘之如饴前赴后继B.迫不及待寂寂无闻薪火相传C.刻不容缓甘之如饴薪火相传D.刻不容缓寂寂无闻前赴后继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该剧讲述的一盏中国玉壶化作人形逃出博物馆,意外地偶然撞上同样来自中国的记者,经过他的帮助下,返回家乡的故事。B.该剧讲述了一盏中国玉壶化作人形逃出博物馆,偶然撞上同样来自中国的记者,经过他的帮助,返回家乡的故事。C.该剧讲述了一盏中国玉壶化作人形逃出博物馆,偶然撞上同样来自中国的记者,经过他的帮助下,返回家乡的故事。D.该剧讲述的一盏中国玉壶化作人形逃出博物馆,意外地偶然撞上同样来自中国的记者,经过他的帮助,返回家乡的故事。20.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6分)2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材料一:白嘉轩来到新买的田里察看,老远瞅见那块地里正有人吆着高骡子大马双套牲畜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科学与农业机械化考核试卷
- 建筑工地安全着装与个人防护用品考核试卷
- 家用纺织品的市场竞争情况考核试卷
- 《突破企业绩效瓶颈》课件
- 小学假期规划班会
- 人体审美心理
- 智能健康监测的解决方案
- Selenazofurin-CI-935-生命科学试剂-MCE
- 科研秘书岗位说明书模板(3篇)
- 物业管理系统购买合同(3篇)
- 古文二则菊和莲
- RB/T 126-2022养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规范
- 小班科学《肚子里面长啥样》课件
- 道路绿化施工图设计说明
- 实验 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知识点语法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家教、补习、复习用)
- 经济周期与产业周期演进的关系(成长篇)
- 中小学体育教师晋升高级职称考试题汇编(附答案)
- 腰椎穿刺及鞘内注射
-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工程伦理案例分析
- 会计学原理(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