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解析)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积累(共10分)

1.(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契约(qì)迸溅(bèng)俯瞰(kān)诲人不倦(huì)

B.矜持(jīng)忏悔(chàn)贮藏(chǔ)盘虬卧龙(qiú)

C.模拟(nǐ)遨游(áo)执着(zhuó)悲天悯人(mǐn)

D.钦佩(qīn)颤抖(chàn)吞噬(shì)怏怏不乐(yāng)

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修葺拖踏竹篾以身作责

B.闲遐蔚蓝轮廓五脏六腑

C.凛冽繁密羸弱耐人寻味

D.遗憾伶仃点缀鲜露琼浆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面对大家的误解,他语无伦次,不知道怎样解释才能说清楚。

B.张大爷八十多岁了,仍然血气方刚,在社区遇到不合理的事情,他总要管一管。

C.过去十年里,鲨鱼数量急剧下降,众多科学家为生物多样性及海洋生态健康而忧心忡忡。

D.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风雪结束了牧民们短暂的夏季,亲密无间的小姐妹俩必须道别了。

4.(2分)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B.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C.“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D.“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5.(2分)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托物言志的铭文。“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B.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如“阴阳割昏晓”的“阴”指泰山的北面。

C.《梦溪笔谈》是一部传记作品,其中记载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

D.普希金,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6.(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②;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③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④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⑤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之。

——白居易《养竹记》(节选)

①本:根。②固以树德:凭着牢固的根可以树立品德。③善建不拔:善于建树的人不会动摇。④中立不倚:不偏不倚。⑤虚受:虚心接受。

(1)(2分)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蕃:多

B.不蔓不枝枝:枝节

C.陶后鲜有闻鲜:少

D.故君子多树之树:栽种

(2)(2分)下列句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无丝竹之乱耳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莲,花之君子者也。

D.君子多树之

(3)(2分)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的感想。

B.两文所赞美的“莲”“竹”有相同的美好品质:它们都志向坚贞、高洁,本性正直,品德端正。

C.两文都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文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表现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文从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四个方面写竹子的美好形象,并将这种自然之性与道德品质做了内在的融通。

D.“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之分,文中以“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属于正衬。

(4)(2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2分)用“/”给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7.(5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3分)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诗中的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

(2)(2分)第一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妙?找出来并简析。

8.(每空1分共5分)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2),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4)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写景中寓含哲理,表述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会出现豁然开朗境界的人生思考。

三、综合性学习(共5分)

9.(5分)为了倡导同学们弘扬传统美德,知礼孝亲,学校拟开展“孝亲敬老,请你参与。

(1)(1分)补写下列宣传标语的下句。(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

对老人尽一份孝心,。

(2)(2分)为制作活动海报,大家搜集了很多有关“孝”的诗文名句,其中不符合主题的一项是

A.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B.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C.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2分)请仿照示例,围绕主题再设计一项活动。

示例:开展“孝亲敬老”手抄报比赛

活动: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10.(每题2分共6分)请根据《海底两万里》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读书方法精彩语段阅读任务

快速阅读要善于抓住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凶猛的鲨鱼晃动一下有力的尾鳍,径直向那印度人扑过去;那印度人往旁边一闪,但没能躲过鲨鱼尾巴;他被鲨鱼尾巴当胸扫个正着这个场面也就持续了几秒钟。鲨鱼游回来,翻了个身,准备把那印度人咬成两段。说时迟那时快,拿着匕首径直朝大鲨鱼冲去,和鲨鱼进行肉搏。被刺伤的鲨鱼疯狂地咬向船长,B冲向鲨鱼,用捕鲸叉刺杀了它,又送给他一袋珍珠。①显然A是全书的核心人物,也是故事发生、发展的关键。他就是(人名),而选文中B则是(人名)。②请你结合语段,分析A的性格特征。③书中还叙述了核心人物A的许多事情,请你再概括其中两件。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①有人说:“世上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如同生命终将逝去,青春也终将褪色。”然而我却认为,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

②我之所以说青春不褪色,是因为我所说的青春不是指青春期,而是指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却仍能跟孩子们天真的打成一片,仍能做出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奇怪表情。这样的他有谁会说是一位暮气沉沉的老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这样的他又有谁能说他的青春已经褪色?

③如何让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呢?

④让青春永不褪色,我们需要有乐观开朗的心。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苦难常会在不经意间来临,而一颗乐观开朗的心,是最完美的使命,保护着你的青春。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但乐观豁达的他一首美诗、一首诗书,高唱大江东去,唯有保持乐观的心态,我们的青春才不会受生活中艰难困苦的影响,意气风发。

⑤让青春永不褪色,我们需要学会忘记和铭记。生活中的挫折、他人的是非之余,都会在你的青春上留下一道道伤痕,你的青春也会伤痕累累,你最终只能无奈地倒下。席慕容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既然我们拥有选择的权利

⑥让青春永不褪色,我们更需要一份难得的沉稳。要保持青春的状态,我们不能只靠热血和激情,如同流星,虽然美丽却无法保持持久,我们的精神才能犹如太阳一般,耀眼而永恒。

⑦现在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全体国人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始终保持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⑧只有这样,我们每个人的青春才能永不褪色,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风华正茂。

(选文有改动)

(1)(2分)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2分)怎样才能让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

(3)(3分)第④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12.(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红朵百合

罗瑞花

①当泡桐街的泡桐树下摆满了菜蔬苗和花木苗时,我心里就会激动起来,上班下班,问问它们的名字、性情。

②在一片嫩绿里,竟然摆着几盆花:粉红的绣球、紫色的鸢尾,还有一盆红朵百合。这盆百合像芹菜一样高瘦,七片长长的绿叶,围着赏看的几个人都嫌它太高,走了。

③但我还是被它绿色长叶中的四个红色花苞吸引了。这四个花苞两大两小,长在一根长长的圆茎上,十字形相对,显出即将开放的架势,另两个相对短小,仿佛一支向上直立的毛笔,笔头长长的,我感觉这也将开出一茎美丽的百合。

④戴着斗笠的老妇人走过来,笑着对我说:“我只是种菜苗卖,没想到菜园边野生了这几棵花,抢了菜的肥料,我要把它们卖了。”我被老人逗乐了,淋着雨把它抱回了家。

⑤这个暗红色的塑料盆实在太不配我的红朵百合了。我在阳台上找来一个黑底描金的陶盆换上,捧着它摆到阳台的花架上,摆到窗口的桌子上,又挪到玻璃茶几上与小金鱼缸排在一起,终于觉得妥帖。于是,捧着茶杯看它,甚至握着阅卷笔看它,可以不必弯腰,彼此平视。

⑥改完学生考卷已是晚上零点,家人都睡了。我开了客厅的灯去倒茶,发现茶几上的百合竟然也没睡,爱人说他关灯的时候还没见它开啊。噢,我的百合,睡意全无,坐在百合身边看它。它开得那样热烈,完全绽放成了一个巨大的喇叭,花中的七根花蕊也舒展开来,越来越大,仿佛一个正在被吹进气的气球。是谁在吹呢?应该是百合自身的生命力吧。即使今天被老妇人卖了,被我移栽了,也阻挡不了它的蓬勃,它只为开放。

⑦我想起“夜惜衰红把火看”的白居易,想起“故烧高烛照红妆”的苏轼,还有那个“凌晨四点醒来,不禁笑了,只要花开就没有寂寞。在这静谧的夜里,每个花蕊都带上了黄粉,那朵将开未开的花又吹大了点,有一处已松开,看来,它是一定要开的了。另外的两个花苞也像两根小蜡烛一样向上挺起,焕发着生命力。

⑧早晨醒来,我直奔百合。呀,第二个红朵真的开了,开在花托的两边。我兴奋地回到卧房找来手机,先给整株百合拍照,我担心我的文字保留不了它的鲜美。

⑨太阳从窗格射进来,我忙把百合搬到窗前的桌子上,我已经明确地感觉到它在积蓄力量准备开第三朵了。它是多么知道安排自己呀,不急不躁,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生命的春天。

⑩在百合的身旁,我也安静下来。现在,我只等第三朵,你睡你的吧;至于另一枝,春天才刚刚开始呢。

(选文有删改)

(1)(每空2分共4分)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梳理围绕“红朵百合”“我”的情感变化。

①“我”在菜摊处发现红色花苞,感到A,并憧憬开出美丽的百合;

②晚上,红朵百合优雅绽放,“我”十分兴奋、欣喜不已;

③次日,“我”由百合花的次第开放有所感悟,内心B。

(2)(4分)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①(2分)结合语境,赏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

在一片嫩绿里,竟然摆着几盆花:粉红的绣球、紫色的鸢尾,还有一盆红朵百合。

②(2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

它开得那样热烈,完全绽放成了一个巨大的喇叭,花中的七根花蕊也舒展开来,越来越大,仿佛一个正在被吹进气的气球

(3)(4分)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五、写作(共40分)

请以《因为有你在》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卷面整洁;④不少于500字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一、基础积累(共10分)

1.(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契约(qì)迸溅(bèng)俯瞰(kān)诲人不倦(huì)

B.矜持(jīng)忏悔(chàn)贮藏(chǔ)盘虬卧龙(qiú)

C.模拟(nǐ)遨游(áo)执着(zhuó)悲天悯人(mǐn)

D.钦佩(qīn)颤抖(chàn)吞噬(shì)怏怏不乐(yāng)

C

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解析。

A.有误,“俯瞰”的“瞰”应读作“kàn”;

B.有误,“矜持”的“矜”应读作“jīn”;

C.正确;

D.有误,“怏怏不乐”的“怏”应读作“yàng”。

故选:C。

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修葺拖踏竹篾以身作责

B.闲遐蔚蓝轮廓五脏六腑

C.凛冽繁密羸弱耐人寻味

D.遗憾伶仃点缀鲜露琼浆

C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仔细辨析。

A.有误,“拖踏”的“踏”应为“沓”。

B.有误,“闲遐”的“遐”应为“暇”。

C.正确。

D.有误,“鲜露琼浆”的“鲜”应为“仙”。

故选:C。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面对大家的误解,他语无伦次,不知道怎样解释才能说清楚。

B.张大爷八十多岁了,仍然血气方刚,在社区遇到不合理的事情,他总要管一管。

C.过去十年里,鲨鱼数量急剧下降,众多科学家为生物多样性及海洋生态健康而忧心忡忡。

D.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风雪结束了牧民们短暂的夏季,亲密无间的小姐妹俩必须道别了。

B

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ACD.使用正确;

B.使用有误,血气方刚:指年轻人精力正旺盛。

故选:B。

4.(2分)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B.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C.“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D.“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A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A.正确。

B.有误,省略号不能和“等”连用。

C.有误,引语在“说”两侧。

D.有误,“清明”后面的顿号应该删去。

故选:A。

5.(2分)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托物言志的铭文。“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B.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如“阴阳割昏晓”的“阴”指泰山的北面。

C.《梦溪笔谈》是一部传记作品,其中记载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

D.普希金,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C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归纳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ABD.正确。

C.有误,《梦溪笔谈》是一部笔记体著作。

故选:C。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6.(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②;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③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④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⑤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之。

——白居易《养竹记》(节选)

①本:根。②固以树德:凭着牢固的根可以树立品德。③善建不拔:善于建树的人不会动摇。④中立不倚:不偏不倚。⑤虚受:虚心接受。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B

A.可爱者甚蕃蕃:多

B.不蔓不枝枝:枝节

C.陶后鲜有闻鲜:少

D.故君子多树之树:栽种

(2)下列句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A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无丝竹之乱耳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莲,花之君子者也。

D.君子多树之

(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的感想。

B.两文所赞美的“莲”“竹”有相同的美好品质:它们都志向坚贞、高洁,本性正直,品德端正。

C.两文都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文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表现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文从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四个方面写竹子的美好形象,并将这种自然之性与道德品质做了内在的融通。

D.“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之分,文中以“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属于正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用“/”给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1)B

(2)A

(3)D

(4)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5)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甲)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潘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乙)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1)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枝:长枝节。

故选:B。

(2)本题考查“之”字的用法。题干的“之”是“用于主谓之间。

A.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宾语前置的标志。

C.的。

D.代词,它。

故选:A。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ABC.正确。

D.有误,文中以“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

故选:D。

(4)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

句中重点词语有:之,的;爱,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5)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都始终如一。

解析:

(1)B

(2)A

(3)D

(4)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5)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7.(5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诗中的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

(2)第一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妙?找出来并简析。

见试题解答内容

这是一首春游西湖的诗,诗人用音响和色彩绘出了一幅欢乐的湖上春游图。

(1)本题考查理解诗人的心情。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全诗内容,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诗人的心情即可。

(2)本题考查炼字。先找出运用巧妙的字,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和语言表述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述的情感(作品中的人物或)几个方面来分析。

(1)阅读全诗,了解内容;注意要抓住“愉快的心情”来理解。

(2)结合诗句“花开红树乱莺啼”的内容,找出“乱”字用的好;要抓住“鸟鸣声”和“黄莺的动感”理解。

解析:(1)示例:愉快(高兴、愉悦等)。

(2)示例:“乱”。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繁花密林中传出的鸟鸣声、穿梭林间枝头的动感。

译文: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欢跃的群莺在不停的鸣叫,成群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翻飞,人的心情也很好,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

8.(5分)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中寓含哲理,表述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会出现豁然开朗境界的人生思考。

见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析:

(1)苔痕上阶绿(重点字:痕)

(2)烟笼寒水月笼沙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重点字:疑)

三、综合性学习(共5分)

9.(5分)为了倡导同学们弘扬传统美德,知礼孝亲,学校拟开展“孝亲敬老,请你参与。

(1)补写下列宣传标语的下句。(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

对老人尽一份孝心,给社会添一份和谐。

(2)为制作活动海报,大家搜集了很多有关“孝”的诗文名句,其中不符合主题的一项是D

A.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B.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C.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请仿照示例,围绕主题再设计一项活动。

示例:开展“孝亲敬老”手抄报比赛

活动:举办“孝亲敬老”征文活动

见解答

(1)本题考查补充宣传标语。解题时,注意题目要求,字数相等,结构大致相同。同时注意前后句应形成平等或延伸的关系,前三个字是一类人或一种群体,后面为动宾结构的搭配。示例:为社会献一份力量。

(2)本题考查诗词的理解分析。

ABC.符合。

D.不符合,这两句,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述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包含一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无畏精神。与“孝”的主题没有关系。

故选:D。

(3)本题考查活动设计。围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主题,仿照示例来设计,言简意赅,表述清晰,符合中学生特点。

解析:

(1)示例:给社会添一份和谐

(2)D

(3)示例:举办“孝亲敬老”征文活动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10.(6分)请根据《海底两万里》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读书方法精彩语段阅读任务

快速阅读要善于抓住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凶猛的鲨鱼晃动一下有力的尾鳍,径直向那印度人扑过去;那印度人往旁边一闪,但没能躲过鲨鱼尾巴;他被鲨鱼尾巴当胸扫个正着这个场面也就持续了几秒钟。鲨鱼游回来,翻了个身,准备把那印度人咬成两段。说时迟那时快,拿着匕首径直朝大鲨鱼冲去,和鲨鱼进行肉搏。被刺伤的鲨鱼疯狂地咬向船长,B冲向鲨鱼,用捕鲸叉刺杀了它,又送给他一袋珍珠。①显然A是全书的核心人物,也是故事发生、发展的关键。他就是尼摩船长(人名),而选文中B则是尼德兰(人名)。②请你结合语段,分析A的性格特征。③书中还叙述了核心人物A的许多事情,请你再概括其中两件。

①尼摩船长尼德兰

②贫苦的印度采珠人受到鲨鱼攻击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冲上前和鲨鱼搏斗。救活采珠人后,又送给他一袋珍珠,可见尼摩船长善良勇敢、同情弱者。

③示例:艇上的海员因伤死去,他伤心流泪,还把这位海员葬在珊瑚公墓,不让鲨鱼侵扰;带领人们与困住潜艇的章鱼做殊死搏斗,当尼德兰被章鱼触角掀翻时,他用斧子击中章鱼,救下了他;“鹦鹉螺”号搁浅,在南极撞上冰山,他镇静自若,沉着应对;建造“鹦鹉螺”号潜艇,所需能源和用品都从海洋里提取;根据鱼的种类,推测出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有海底通道;测量大洋深度等科学活动。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①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的识记能力。尼摩船长是《海底两万里》中的核心人物。印度人在采珠时遭到了鲨鱼的袭击,结果被鲨鱼压倒,救了两人,选文中B则是尼德兰。

②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从“说时迟那时快,拿着匕首径直朝大鲨鱼冲去,贫苦的印度采珠人受到鲨鱼攻击时,勇敢冲上前和鲨鱼搏斗。从“船长把采珠人救起,他救活采珠人后,可见尼摩船长善良。

③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名著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内容、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

解析:

①尼摩船长尼德兰

②贫苦的印度采珠人受到鲨鱼攻击时,他不顾个人安危。救活采珠人后,可见尼摩船长善良勇敢。

③示例:艇上的海员因伤死去,他伤心流泪,不让鲨鱼侵扰,当尼德兰被章鱼触角掀翻时,救下了他,在南极撞上冰山,沉着应对,所需能源和用品都从海洋里提取,推测出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有海底通道。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①有人说:“世上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如同生命终将逝去,青春也终将褪色。”然而我却认为,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

②我之所以说青春不褪色,是因为我所说的青春不是指青春期,而是指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却仍能跟孩子们天真的打成一片,仍能做出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奇怪表情。这样的他有谁会说是一位暮气沉沉的老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这样的他又有谁能说他的青春已经褪色?

③如何让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呢?

④让青春永不褪色,我们需要有乐观开朗的心。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苦难常会在不经意间来临,而一颗乐观开朗的心,是最完美的使命,保护着你的青春。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但乐观豁达的他一首美诗、一首诗书,高唱大江东去,唯有保持乐观的心态,我们的青春才不会受生活中艰难困苦的影响,意气风发。

⑤让青春永不褪色,我们需要学会忘记和铭记。生活中的挫折、他人的是非之余,都会在你的青春上留下一道道伤痕,你的青春也会伤痕累累,你最终只能无奈地倒下。席慕容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既然我们拥有选择的权利

⑥让青春永不褪色,我们更需要一份难得的沉稳。要保持青春的状态,我们不能只靠热血和激情,如同流星,虽然美丽却无法保持持久,我们的精神才能犹如太阳一般,耀眼而永恒。

⑦现在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全体国人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始终保持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⑧只有这样,我们每个人的青春才能永不褪色,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风华正茂。

(选文有改动)

(1)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怎样才能让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

(3)第④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1)示例:青春永不褪色

(2)我们需要有乐观开朗的心,我们需要学会忘记和铭记,我们更需要一份难得的沉稳。

(3)乐观开朗的心态能阻挡(抵御)苦难(挫折、是非)等对人的伤害,让我们永远保持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

本文记叙了我们需要有乐观开朗的心,我们需要学会忘记和铭记,我们更需要一份难得的沉稳,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

(1)本题考查标题拟定。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由“如何让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呢”可拟题为:青春永不褪色。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效信息的筛选。由文中第③“如何让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呢”可知。第④段首可知:我们需要乐观开朗的心;第⑤段首句可知:我们需要学会忘记和铭记;第⑥段首句可知:我们更需要一份难得的沉稳,让青春永不褪色。

(3)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题时。第④段“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就如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风雨,是最完美的使命、挫折,勇敢面对、挫折,永远斗志昂扬。

解析:

(1)示例:青春永不褪色

(2)我们需要有乐观开朗的心,我们需要学会忘记和铭记。

(3)乐观开朗的心态能阻挡(抵御)苦难(挫折、是非)等对人的伤害。

12.(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红朵百合

罗瑞花

①当泡桐街的泡桐树下摆满了菜蔬苗和花木苗时,我心里就会激动起来,上班下班,问问它们的名字、性情。

②在一片嫩绿里,竟然摆着几盆花:粉红的绣球、紫色的鸢尾,还有一盆红朵百合。这盆百合像芹菜一样高瘦,七片长长的绿叶,围着赏看的几个人都嫌它太高,走了。

③但我还是被它绿色长叶中的四个红色花苞吸引了。这四个花苞两大两小,长在一根长长的圆茎上,十字形相对,显出即将开放的架势,另两个相对短小,仿佛一支向上直立的毛笔,笔头长长的,我感觉这也将开出一茎美丽的百合。

④戴着斗笠的老妇人走过来,笑着对我说:“我只是种菜苗卖,没想到菜园边野生了这几棵花,抢了菜的肥料,我要把它们卖了。”我被老人逗乐了,淋着雨把它抱回了家。

⑤这个暗红色的塑料盆实在太不配我的红朵百合了。我在阳台上找来一个黑底描金的陶盆换上,捧着它摆到阳台的花架上,摆到窗口的桌子上,又挪到玻璃茶几上与小金鱼缸排在一起,终于觉得妥帖。于是,捧着茶杯看它,甚至握着阅卷笔看它,可以不必弯腰,彼此平视。

⑥改完学生考卷已是晚上零点,家人都睡了。我开了客厅的灯去倒茶,发现茶几上的百合竟然也没睡,爱人说他关灯的时候还没见它开啊。噢,我的百合,睡意全无,坐在百合身边看它。它开得那样热烈,完全绽放成了一个巨大的喇叭,花中的七根花蕊也舒展开来,越来越大,仿佛一个正在被吹进气的气球。是谁在吹呢?应该是百合自身的生命力吧。即使今天被老妇人卖了,被我移栽了,也阻挡不了它的蓬勃,它只为开放。

⑦我想起“夜惜衰红把火看”的白居易,想起“故烧高烛照红妆”的苏轼,还有那个“凌晨四点醒来,不禁笑了,只要花开就没有寂寞。在这静谧的夜里,每个花蕊都带上了黄粉,那朵将开未开的花又吹大了点,有一处已松开,看来,它是一定要开的了。另外的两个花苞也像两根小蜡烛一样向上挺起,焕发着生命力。

⑧早晨醒来,我直奔百合。呀,第二个红朵真的开了,开在花托的两边。我兴奋地回到卧房找来手机,先给整株百合拍照,我担心我的文字保留不了它的鲜美。

⑨太阳从窗格射进来,我忙把百合搬到窗前的桌子上,我已经明确地感觉到它在积蓄力量准备开第三朵了。它是多么知道安排自己呀,不急不躁,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生命的春天。

⑩在百合的身旁,我也安静下来。现在,我只等第三朵,你睡你的吧;至于另一枝,春天才刚刚开始呢。

(选文有删改)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梳理围绕“红朵百合”“我”的情感变化。

①“我”在菜摊处发现红色花苞,感到A惊喜,并憧憬开出美丽的百合;

②晚上,红朵百合优雅绽放,“我”十分兴奋、欣喜不已;

③次日,“我”由百合花的次第开放有所感悟,内心B安静(平静)。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

在一片嫩绿里,竟然摆着几盆花:粉红的绣球、紫色的鸢尾,还有一盆红朵百合。

②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

它开得那样热烈,完全绽放成了一个巨大的喇叭,花中的七根花蕊也舒展开来,越来越大,仿佛一个正在被吹进气的气球

(3)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1)A惊喜;B安静(平静)

(2)①“竟然”表示出乎意料,表明红朵百合的获得具有偶然性,表现出“我”发现红朵百合时的惊喜之情。

②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朵百合花朵的形状和开放时蓬勃的生命力,表述了“我”对红朵百合的喜爱与赞美。

(3)示例一:托物言志。借红朵百合的蓬勃绽放,表述了对红朵百合最大限度展现自己生命美好的喜爱、赞美,也表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一一人也要像花一样,合理安排人生,美丽一生。含蓄形象,深化主旨。

示例二:对比。文章将别人嫌红朵百合太高与“我”被红朵百合吸引进行对比,突出了红朵百合旺盛的生命力与“我”发现红朵百合时的惊喜。

示例三:线索。文章以红朵百合为线索,写了“我”买回红朵百合和它的绽放。表述了“我”对红朵百合最大限度展现自己生命美好的喜爱、赞美,也表述了“我”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人也要像花一样,合理安排人生,美丽一生。运用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

文章以红朵百合为线索,写了“我”买回红朵百合和它的绽放。表述了“我”对红朵百合最大限度展现自己生命美好的喜爱、赞美,也表述了“我”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人也要像花一样,合理安排人生,美丽一生。

(1)本题考查对人物情感经历变化的梳理。第②自然段,竟然摆着几盆花、紫色的鸢尾,写出偶遇百合的惊喜,“但我还是被它绿色长叶中的四个红色花苞吸引了”“更令人憧憬的是在绿叶中还长出了一根矮的圆茎”“我感觉这也将开出一茎美丽的百合”,由此概括开始时的对百合的情感,“那个大的花苞优雅地绽放了,睡意全无,第⑨自然段,先给整株百合拍照,我担心我的文字保留不了它的鲜美”,由此概括百合在夜间绽放时的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