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应急管理概述1、应急管理概念:应急管理是指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应对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带来严重财产损失,扰乱社会生活秩序的极端事件。2、突发事件概念: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平安事件。3、突发事件特点:突发性:突然发生,时间紧张威胁性:威胁生命、财产平安,扰乱社会秩序;威胁组织的根本目标和价值观扩散性:范围扩散和类型的扩散不确定性:状态、影响、反响的不确定性双重效果性:危险与机遇同在4、应急管理的原那么:预防为主,防救结合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第一时间原那么依靠科学,快速反响社会发动,全民参与应急管理现状:八多八少过多的事件,过少的思考;2、过多的慌乱,过少的理性;3、过乱的概念,过少的统一;4、过多特殊性,过少一般性;5、过多的原那么,过少的机理;6、过强的形式,过弱的操作;7、过量的实践,过少的理论;8、过多的因袭,过少的创新5、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损失6、事故灾难——技术上的欠缺、人们的过失7、公共卫生事件——自然情况+人为因素8、社会平安事件——一定的社会问题诱发的9、问题管理的概念: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挖掘问题、表达问题、归结问题、处理问题为线索和切入点的一套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10、致灾因子概念:致灾因子就是一个自然、技术或社会现象,它对人们及周围的环境构成了威胁。有人又将致灾因子称为危险源或风险源。11、危机的概念:罗森塔尔:危机对一个社会系统的根本价值和行为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性和不确定性很强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班克思:危机是对一个组织、公司及其产品或名声等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的事故。12、罗伯特·希斯模型:第一阶段:减缓第二阶段:准备第三阶段:响应第四阶段:恢复缩减力缩减力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企业素质预备力反响力恢复力危机管理团队危机预警系统危机管理方案培训和演习确认危机隔离危机处理危机消除危机危机影响分析危机恢复方案展开恢复行动化危机为机遇管理二、突发事件的减缓1、风险的概念:风险是特定后果发生的可能性,一般是不利的后果,它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发生。2、风险管理的概念:〔前瞻性——最重要的特征〕识别、评估和判断风险,采取行动减轻后果,以及监控和回忆进展的全部过程。3、风险管理的流程:风险确定:是明确有哪些风险认识风险: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构成、影响、时间、措施评估风险: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确定风险等级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进行估计和预测风险决策风险处置:目的是降低损失频率和减少损失程度,重点在于改变引起意外事故和扩大损失的各种条件。防止:设法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预防:损失发生前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可能产生的损失。分散:增加同类风险单位的数目来提高未来损失的可预测性,以到达降低风险发生率的目的。抑制:在损失发生时或损失发生后为减小损失程度而采取的各项措施自留:风险自留即由经济单位自我承当风险。风险转移:通过某种制度安排,把自己面临的风险全部或局部转移给另一方。反响与调整:对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及其收益的分析、修正。4、减缓的概念:减缓是指减少影响人类生命、财产的自然或人为风险,其目的主要是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限制突发事件的影响5、减缓的主要措施:减缓的工程与措施:列举所有的减缓工程,每个工程要有相应的措施组织制度建设措施: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就创立担负减缓的组织机构;组织者制定相应的规那么。自然规划措施:消极——回避;积极——利用环境最终降低或防止突发事件爆发的可能性设计与工程措施:改进建筑根底设施及其硬件的设计结构与质量。经济性措施:调整宏观经济结构;利用信贷、税收、补助金等措施,鼓励人们实施减缓工作;积累充足的资金以支持整个应急管理工作。社会性措施:建立以疏缓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网络;建立社区减缓机制提高公众的教育与训练的平安文化;保险三、应急管理准备1、应急管理准备的内容:规那么准备〔预案〕组织准备〔常设机构、救助机构、指挥机构〕资源准备〔实物储藏、应急物资〕知识准备行动规划:对突发事件的回应做出提前的设计与安排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是为了人们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根本2、应急规划的概念:对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比拟全面的长远的开展方案,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根本性应急管理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3、应急预案的概念:是为应对紧急状态才被激活的一种行动方案,是一个政府或组织针对紧急事态所采取的全部行动的方案。4、我国应急预案体系形成的阶段:200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那么通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它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国务院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原那么、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2007年1月,《突发事件应对法》开始正式实施。5、按预案面对对象的针对性情况划分应急预案的种类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6、预案的六要素:主题、客体、目标、情景〔条件〕、措施、方法7、应急预案的运行机制:预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应急结束恢复与重建:善后处置、调查与评估、恢复重建信息发布8、预警响应启动的条件:有关部门发布自然灾害预警报告信息出现,可能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平安、影响根本生活。需要提前采取应对措施的情况9、应急保障:人力资源、财力保障、物资保障、科技支撑10、应急预案的演习:桌面演习:是指参演人员利用地图、沙盘、流程图、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针对事先假定的演练情景,讨论和推演应急决策及现场处置的过程。功能演习: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全面演习:全面演习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局部应急响应功能开展演练。四、预警与响应1、预警检测的概念:即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对各种致灾因子进行有效的监视和测量,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并通过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估研判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预警监测的渠道:监测网络、危险源和危险区域监控、信息报告员制度、其他3、预警的概念:根据有关突发事件的预测分析结果,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开展态势,确定相应的预警级别、标示预警颜色,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的措施。4、预警的发出与解除发出:原那么上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解除:根据事态开展,按照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突发事件不可能发生或者危险已解除终止预警期。5、应急响应的概念:人们在确定突发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所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一系列活动。6、应急响应的原那么:以人为本,减轻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基层负责为主,上级负责为辅;以属地为主,行业管理为辅;社会发动,协调联动;预防为主,平战结合依靠科学,专业处置鼓励创新,迅速高效7、处置措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措施:救助性措施疏散:是将人们从威胁区域撤离出来搜救: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搜寻受害者,将其从危险中解救出来。医疗救助控制性措施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保障性措施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保护性措施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发动性措施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效劳稳定性措施依法从严惩办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依法从严惩办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社会平安事件处置的措施:强制隔离措施保护控制措施: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给进行控制封锁限制措施: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重点保护措施:加强对易受冲击的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其他合法措施8、应急处置的流程:接警与初步研判;先期处置;启动应急预案;现场指挥;抢险救援;扩大应急;临时恢复;应急救援行动结束;调查评估。9、应急决策的特点:紧急性;主观性;有限性;渐进性;时效性10、应急决策与普通决策的比拟:目标取向〔应急——保护生命,控制事态蔓延〕;时间;信息;人力;技术;决策程序;决策效果。11、信息系统的建设数据库子系统、预案库子系统、案例库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方法库子系统12、信息报送制度信息报送的主体:政府、企事业单位、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信息报送的种类:预警报送、初次报送、阶段性报送、总结性报送13行政征用的概念: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为公共利益目的,根据法律的规定,以强制的方式取得相对人财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并给予适当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14、行政征用的根本原那么我国原那么:我国的行政征用根本上也遵循了国际原那么〔事先支付补偿除外〕,但在适用上有所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征用行为的目的认定方面,中国缺乏相应的程序规定。〔2〕在征用补偿标准方面,中国适用适当补偿原那么。行政征用是一种强制性的权力,其实施无须征得被征用人的同意。15、公平补偿“公平的补偿”,由于法律观念的不同,大致存在两种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应对损害给予完全补偿,即完全补偿论;一种观点认为应按社会的一般观念,客观地予以补偿,即适当补偿论。16、应急征用补偿方式:经济补偿、精神补偿、政策补偿17、重大事故标准应急救援体系sems构成标准化应急救援体系标准化应急救援体系(4X4)法律根底组织体制运行机制保障系统紧急状态法法规规章标准管理机构功能部门指挥中心救援队伍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公众发动信息通讯物资装备人力资源财务经费18、应急响应的目标:保护公众平安、减轻财产损失五、应急管理中的恢复与重建1、恢复的概念:是指在应急响应结束后,管理主体为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和运行状态所采取的一切措施的总和2、恢复重建的主要内容:善后恢复:1.应急结束2.事后评估3.治安秩序恢复4.公共设施修复救助补偿:1.补偿赔偿2.事后安置调查评估:1.事件调查2.责任追究3.整改学习规划重建:1.成立恢复小组2.确定恢复目标3.制定恢复方案4.寻求恢复援助3、恢复的类型:物质恢复、经济恢复、心理恢复4、应急避难的特点:平安:远离危险源。方便:设施齐全,方便群众生活。就近:一般步行5~10分钟到达为适宜。5、应急社会发动的概念:是指为了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各级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统一组织的发动准备、实施和恢复活动。6、社会应急实力=发动能力指数*社会应急潜力7、当前我国志愿者参与应急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低;可持续潜力低;志愿精神有待进一步弘扬。8、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六、应急沟通管理1、事实和价值两个根本导向:事实导向、价值导向2、应急沟通的作用江苏省案例:政府应及时与群众沟通;信息监测体系的信息员及时上报信息,政府及时处理沟通:是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反响的过程。以期思想达成一致和情感交流的过程。3、应急沟通的原那么:第一时间原那么:第一时间含义:指事情发生后的最早时间。为什么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全媒时代,消息封锁绝无可能;突发事件具有较大新闻价值;人们接受信息有“先入为主”的规律公开透明原那么:公开透明的本质在于及时把握公众的信息要求,最大程度满足公众知情权,到达解疑释惑、消除误解和矛盾的效果。第三方原那么:危机发生后,争取权威的第三方出来为你说话是危机关系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坦诚原那么:坦白直率、老实而恳切;形容不虚假的话情感原那么:突发事件发生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等是媒体和公众最为关心的。此时,充分的关注与同情可以建立共鸣,并赢得各方信任口径一致原那么:一是突发事件发生后,应由新闻发言人或指定的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表态,做到“用一个声音说话”。二是表态应该事先认真准备,为力求科学、严谨,防止互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三是要拟定统一的表态口径,如主要领导需要表态,也应按口径表态。有余地原那么:说话留有余地;不要过度承诺;除非特大突发事件,尽量不要让一把手在第一时间出面充当新闻发言人。4、突发信息发布的原那么:统一性原那么:政府可以采取不同形式发布,但是内容必须具有一致性。真实性原那么:就是指信息实事求是地反映突发事件的事实真相。3T原那么:主动告知〔Tellyourowntale〕,即组织应积极、主动地发布危机事态信息,以抢占事件话语权和解释权。全部告知〔Tellitall〕,即组织应将有关危机事态的信息毫无保存地进行发布,包括危机诱因、损害和下一步的开展趋向。迅速告知〔Tellitfast〕,即组织应最大限度争取时间,以最高效率发布危机信息。连续性原那么:在信息发布的过程中要保持信息发布的连续性,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发布事件处置的最新进展情况。公众导向原那么:需求内容;理解力;形式双向性原那么:信息沟通是双向互动的,信息发布不要误读为单向传播。沟通是双向互动的,信息发布不要误读为单向的传播5、新闻发言人语言技巧——不答复假设性问题6、信息沟通的策略及适用范围:诚意致歉、改善行动、满足要求、行为正当化、辩白、攻击谣言、否认7、拒灾损害预防原那么:当风险具有灾难性最差情形时就可以采取特定的措施消除这些风险,即使现有信息缺乏以使规制者对最差情形发生可能性做出以可靠的判断8、公共灾难是怎么样引发的:回避媒体,封锁消息漠视沟通,导致谣言满天飞反响迟钝,以不变应万变硬扛到底,死不认账即使祭出“行规”也无法服众文化冲突,违反民意〔有礼有节,积极应对;巧妙接招,应付自如;借势造势,提升品牌〕意外事件,连锁效应七、突发事件与舆情管理1、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关系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互动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政府在行政活动中必须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汲取民智、表达民意,对公众诉求做出及时反映。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媒体受政府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媒体与公众的关系媒体不同于一般的商业实体,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追求社会效益;既要满足公众需求,又要承当引导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2、打好“媒体牌”正面导向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努力做好劝说工作否认责任直接否认:在没有责任的情况下,主体可以正当地直接否认责任。间接否认:主体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无法直面责任问题,或者责任问题实在纠缠不清,但是又是不希望讨论责任问题。减轻责任不可能性;偶发性;正当防卫减轻敌意援助和补偿;最小化;区分;承诺;申辩。重塑形象亡羊补牢”;自责。3、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三中全会《决定》: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健全根底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开展。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标准传播秩序。加强立法;多元参与,加强网络行政队伍建设;建设应对舆情的保障体系〔硬件〕,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4、重要概念: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是指由法定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将其行使应急管理职能过程中,所获得或使用的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主动向社会公开的一种制度。快速评估: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较短时间内迅速估计出灾区范围,再根据所掌握的灾区统计资料估计灾区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快速判断事件的损失、性质、规模及影响为采取后续措施提供依据。应急产品能力储藏:某些应急产品平时进行少量、连续不断的生产、研发,以保持“温热”,一旦需要那么马上到达所要求的质量和数量。一、决策的必要性不同重特大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其开展过程极不确定,损害后果严重且难以预料。此时,决策者所关注的核心价值和根本利益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作为公共利益代表人的政府无论如何必须做出某种决策,以决定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而在常规条件下,公共决策的做出可能并非如此迫切,政府既可以在当前做出决策,也可以等待之后某一个更加适宜的时机再做出决策,甚至可以不做出任何决策。二、决策的目标取向不同非常规条件下的应急决策,目标十分单一,就是尽快控制公共危机的蔓延,尽量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保护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平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要时政府可以舍弃公共行政中的其它目标。常规决策那么与此不同,可能需要同时平衡多种存在内在冲突的公共目标,在实现核心目标的同时还希望可以兼顾某些次要的目标,此外,如何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表达民主性,从而保证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本身也是常规公共决策的内在目标。也就是说,在常规决策中,民主本身就具有构成性的价值。而在应急决策中,这样的价值是完全可以被舍弃的。三、决策的约束条件不同任何公共决策都是在一定的时间、信息、人力和技术条件下做出的,应急决策所面临的约束条件比常规决策要严苛得多,表现在:〔1〕决策时间紧迫,决策者对于危机的处理只有极其有限的反响时间,事件的突然爆发,迫使决策者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2〕决策的信息有限,决策信息的有限性可能表现为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及时或信息不准确;〔3〕决策的人力资源紧缺,由于时间紧迫,而且有关决策问题的信息和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都极为有限,因此,决策者往往要承受巨大的决策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必须靠个人的直觉判断做出决策;〔4〕技术支撑稀缺,决策者所赖以支持的交通工具、通讯设施、计算机辅助系统等专业设备可能在危机发生后失灵,给决策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其中,有关决策信息的缺乏构成危机决策最大的制约因素。危机管理依赖于信息交换能力和危机管理者依据收集的信息制定有效行动方针的能力,因而危机管理的本质是一个信息收集、分析、传递和利用的信息管理过程,收集、分析和传递信息是危机决策者的直接任务。能否及时、全面、准确地获得信息,直接关系到危机决策者能否及时和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建立健全信息的收集、整理与传递机制对危机决策非常重要。四、决策的程序不同常规决策追求科学性与民主性,为了实现前者,决策者需要对多套决策方案进行反复研究、论证,并征求专家的意见,甚至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验;为了满足后者,又需要引入各种民主机制,如民意调查、有公众参与的听证会、投票机制等等。而在应急决策条件下,由于时间紧迫,这些机制可能会被统统抛弃,而是依赖决策者个人判断来做出决定。这种判断往往只来源于决策者的经验和直觉,而不是基于科学的论证和通过民主机制达成的共识。决策的效果不同。常规决策所处的决策环境和政策执行环境是确定的,因此,对于常规决策可能取得的效果,决策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加以预测和监控。由于某些常规决策还具有重复性,在决策做出的当时就可以凭借历史经验预见到决策效果。另一方面,常规情况下决策者可以通过完整的行政监督系统,通过各种手段来推动决策的落实,保证决策意图的实现。总之常规决策的效果是可测、可控的。而应急决策作为典型的风险性决策,是决策者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凭借有限资源做出的,甚至只是决策者个人经验、智慧、直觉的产物,它可能是一种较优的选择,但很可能不是最优的选择,因而决策实施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决策后果往往难以预先做出判断。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0题每题2分计40分)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11月1日;C.2008年1月1日;D.2007年12月31日。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那么是〔〕。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D.处置与预防并重。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以下何种颜色标示〔〕。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4.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最高级别为Ⅰ级,用〔〕表示。A.橙色;B.红色;C.黄色;D.蓝色。5.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A.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B.应急队伍的建设;C.事故损失评估;D.应急预案的演练。6.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A.信息报告;B.预测预警;C.信息发布;D.评估。7.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恢复到相对平安的根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A.发生区域;B.影响生产;C.引发地区;D.影响区域。8.〔〕是应急机制的根底,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根底。A.分级响应;B.统一指挥;C.公众发动机制;D.以人为本。9.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A.事件经过;B.救援措施;C.预警级别;D.公共信息。10.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A.绿色通道;B.快速通道;C.特殊通道;D.直线通道。11.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C.经济责任;D.刑事责任。12.〔〕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根底。A.政府;B.专业指挥机构;C.专业救援队伍;D.基层。13.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造成。A.建筑物倒塌;B.地震的余波C.地震引起的火灾;D.地震引起的传染病。14.禽流感病毒可通过〔〕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都可以被感染。A.消化道和呼吸道;B.空气;C.食用煮熟的禽肉;D.食用禽类的蛋。15.〔〕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A.健全体制,明确责任;B.居安思危,预防为主;C.强化法治,依靠科技;D.协同应对,快速反响。16.“一案三制”指的是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A.法规;B.法制;C.体系;D.法律。17.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中毒。A.过期性食物中毒;B.化学性食物中毒;C.变质性食物中毒;D.感染型食物中毒。18.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分为综合预案、〔〕、现场预案。A.单位预案;B.专项预案;C.个体预案;D.普通预案。19.本院应急管理的科室是〔〕A.医院办公室B.医教科C.控感科D.护理部20.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响应程序可分为〔〕、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应急结束。A.接警;B.处理;C.汇报;D.信息收集。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计30分)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以下选项正确的选项是〔〕。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B.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C.标准突发事件应对活动;D.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平安。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谁制定〔〕。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国务院部门。3.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县人民政府应当如何发布突发事件事态开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A.统一;B.正确;C.全面;D.及时。4.某公民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有权享有以下哪些权利〔〕。A.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不变;B.可以获得政府的表彰;C.可以获得政府的奖励;D.可以对其他公民发布命令。5.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等。A.电视直播;B.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C.组织报道;D.举行新闻发布会。6.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防范保护,维持现场秩序,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必要时,依法采取有效管制措施,〔〕。A.强制执行;B.疏导交通;C.控制事态;D.维护社会秩序。7.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做好受灾群众的根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灾区群众〔ABD〕、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A.有饭吃;B.有水喝;C.有钱花;D.有住处。8.家庭常备火灾逃生“四件宝”是指:家用灭火器、〔〕。A.应急逃生绳;B.简易防烟面具;C.望远镜;D.手电筒。9.加强应急管理,是政府履行〔〕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A.经济调节;B.市场监管;C.社会管理;D.公共效劳。10.本院传染病主管部门是〔〕A.医院办公室B.医教科C.控感科D.护理部三、判断题〔共9题每题1分计9分〕1.基层应急管理应以“五个早”的工作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装箱单在应对外贸出口贸易救济措施中的策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国际贸易特许经营合同主体欺诈风险管理与合同解除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电子显示屏广告租赁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版代办房地产前期开发手续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采棉机驾驶员职业素养提升与劳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能源行业冻库租赁合同含能源物资储备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酒店客房部服务员劳动合同书3篇
- 天津事业单位2025年度合同制聘用人员管理规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装修合同范本:环保装修保障您的生活品质6篇
- 二零二五版地产经纪居间合同纠纷处理指南3篇
- 【公开课】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高职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婴幼儿照护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公安部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健康教育工作考核记录表
- 装饰工程施工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 SJG 05-2020 基坑支护技术标准-高清现行
- 汽车维修价格表
- 司炉岗位应急处置卡(燃气)参考
- 10KV供配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终端拦截攻略
- 药物外渗处理及预防【病房护士安全警示教育培训课件】--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