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心理学》课程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心理学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课程代码17JS1001课程类别教师教育必修学分学时3学分/48学时开设学期第2学期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教育学二、课程简介《心理学》课程是数学与应用专业的教师教育必修课程,是学习《教育学》《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班级管理》等教师教育课程的基础。本课程通过心理学与教育、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学习心理、教师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等内容的教与学,学生能比较系统地识记和分析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并学会指导中学生安全度过青春期;理解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方式,学会创建学习环境,鼓励独立思考,指导中学生用多种方式探究学科知识;理解中学生的人格特点,学会尊重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指导中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发展社会实践能力。三、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设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目标1:识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感知、记忆、思维、注意、情绪、人格等基本概念及其规律,陈述心理学产生的历史,阐述心理学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目标2:阐述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识别中学生认知、智力、情绪、人格、品德等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创建学习环境,指导中学生用多种方式探究学科知识,指导中学生规划自己人生,在多样化活动中发展社会实践能力。目标3:诠释学习、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学习策略的概念和相关理论,说明中学生建构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目标4:识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处理中学生特别是青春期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识别教师心理角色和教师职业心理特征,厘清教师成长心理阶段,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的支撑关系毕业要求分解指标课程目标2.教育情怀2-3【职业情怀】具有以生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对学生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目标1(M)4.教学能力4-1【教学认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中学数学教学论等基本理论与方法,把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和数学学习规律,理解教材的编写逻辑和体系结构,准确阐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的内涵及要点,初步构建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目标2(H)目标3(H)5.班级指导5-1【管理技能】树立德育为先理念,能阐述中学德育教育的原理与方法,能在教育实践中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初步形成班级建设与管理的策略,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差异化发展,初步形成学生心理辅导、发展指导和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目标4(M)5-2【管理实践】在教育见习和实习中,参与班级管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家校合作等教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获得班主任的实践体验。6.综合育人6-1【德育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特点,探究中学生思想品德培育、人格塑造、行为习惯等养成教育的路径与方法。目标2(M)(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图课程目标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学会反思沟通合作1-11-21-32-12-22-33-13-23-34-14-24-35-15-26-16-26-37-17-28-18-2目标1M目标2HM目标3H目标4MM四、教学要求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思政结合点目标11.心理学、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智力、想象、情绪、品德、人格等概念。3各心理现象的定义及其分类。讲授为主听课学习利用辩证唯物主义思考人的心理的实质。2.注意、感觉、知觉、记忆的规律;问题解决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情绪理论、智力结构理论、人格理论。6知觉特性、注意规律、记忆阶段、问题解决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情绪理论、人格理论。注意规律、遗忘规律、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讲授为主听课学习3.心理学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心理学与教育教学的关系。3心理学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心理学与教育教学的关系。讲授为主听课学习目标21.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学不同流派关于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4心理发展的概念、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讲授为主听课学习利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性。2.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8中学生注意、感知、记忆、思维、情绪、智力、品德、人格发展的特点。中学生思维、情绪、品德发展的特点。讲授为主案例教学听课学习案例讨论3.根据中学生认知特点和智力发展特点,指导学生探究学科知识;根据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识别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指导中学生做好情绪调节;根据中学生人格、品德发展特点,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健全人格。6中学生认知特点与教学,中学生良好情绪培养与有效指导,促进中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方法。中学生认知特点与教学,促进中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方法。讲授案例教学听课学习案例分析目标31.学习、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其分类。2学习的概念、学习策略的种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元认知策略。讲授为主听课学习2.各心理学学派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的理论、学习迁移的理论。4认知取向、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的归因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学习迁移的认知理论。认知取向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的归因理论。讲授听课学习3.根据中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促进中学生学习迁移的有效方法,以及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合理运用学习策略。4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促进中学生学习迁移的有效方法,指导中学生科学合理运用学习策略的方法。学习迁移的促进讲授案例教学听课学习案例分析目标41.教师职业心理和角色心理特征;教师成长心理、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4中学教师职业心理特点、中学教师角色品质、中学教师职业成长中学教师职业成长讲授为主听课学习2.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心理辅导的内涵、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技能。4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与技能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与技能讲授案例教学听课学习案例分析五、考核与评价(一)课程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对应情况考核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情况课程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目标1能识记心理学,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智力、品德、人格等基本概念;理解注意、感觉、知觉、记忆的规律、问题解决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情绪理论、智力结构理论、人格理论等基本理论;能陈述心理学发展史上各学派的名称、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能阐释心理学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单元测验1期末闭卷笔试目标2能识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理解皮亚杰、维果茨基、埃里克森等不同学派心理学家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能根据中学生认知特点和智力发展特点,指导学生探究学科知识;能根据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识别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指导中学生做好情绪调节;能根据中学生人格、品德发展特点,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健全人格。单元测验2期末闭卷笔试目标3能识记学习、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其分类;理解各心理学学派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的理论、学习迁移的理论;能根据中学生学习的特点,运用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促进中学生学习迁移的方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能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特点科学合理运用学习策略。单元测验3期末闭卷笔试目标4能识记教师职业心理、角色心理的特点,能根据教师职业成长的心理历程,预防职业倦怠;能根据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识别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能运用中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和技能初步处理中学生在学习、情绪、人际交往、青春期性心理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小组案例讨论期末闭卷笔试(二)考核评价方案评价类别考核内容考核评价方式考核评价标准分值课程目标形成性评价(50%)能识记心理学、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智力、品德、人格等基本概念;理解注意、感觉、知觉、记忆的规律、问题解决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情绪理论、智力结构理论、人格理论等基本理论;能陈述心理学发展史上各学派的名称、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能阐释心理学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单元测验1按单元测验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进行阅卷评分(占形成性评价的20%)100目标1能识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理解皮亚杰、维果茨基、埃里克森等不同学派心理学家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能根据中学生认知特点和智力发展特点,指导学生探究学科知识;能根据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识别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指导中学生做好情绪调节;能根据中学生人格、品德发展特点,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健全人格。单元测验2按单元测验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进行阅卷评分((占形成性评价的30%)100目标2能识记学习、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其分类;理解各心理学学派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的理论、学习迁移的理论;能根据中学生学习的特点,运用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促进中学生学习迁移的方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能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特点科学合理运用学习策略。单元测验3按单元测验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进行阅卷评分(占形成性评价的30%)100目标3能识记教师职业心理、角色心理的特点,能根据教师职业成长的心理历程,预防职业倦怠;能根据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识别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能运用中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和技能初步处理中学生在学习、情绪、人际交往、青春期性心理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小组案例讨论总结或报告(占形成性评价的20%)。根据小组案例讨论依据参与度、小组案例讨论的书面材料、课堂报告质量,设置四个评价阶梯:优良(86-100):积极参与,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中主动思考、观点有创新,书面材料表述规范,课堂发言表述准确、完整;中等(71-85):参与活动,能思考,书面表达通畅,课堂无发言;及格(60-70):参与活动,给出书面材料,无发言;不及格(0-59):不参加活动,或无书面材料,无发言;三者皆无为0分。100目标1,目标4(2:8)期末终结性评价(50%)单项选择题闭卷笔试严格按照期末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进行阅卷评分。40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辨析题18目标2、目标3简答题24目标2、目标3、目标4材料分析题18目标2或目标3六、其他(一)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需要进行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至少阅读一本所列参考书和课外阅读书目,并在线学习所列网络资源。(二)课程资源1.建议教材《中学生发展与学习》,王立新杨扉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2月第1次版。2.主要参考书(1)《心理学基础》,白学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第1版。(2)《学与教的心理学》(第六版),吴红耘,皮连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3)《儿童发展心理学》(第13版),(美)DeniseBoyd(丹尼斯·博伊德),(美)HelenBee(海伦·比),夏卫萍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03月。(4)《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夏凤琴、姜淑梅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5)《青少年心理学》,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6)《心理学》(第3版),姚本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8月。3.课外阅读书目(1)《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美】理查德·格里格(RichardJ.Gerrig),菲利普·津巴多(PhilipG.Zimbardo),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11月。(2)《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美】罗杰·R·霍克(RogerR.Hock),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9月。(3)《心理学的故事:缘起与演变》,【美】莫顿·亨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01月
。4.网络资源(1)国家精品课程《心理学》:/sCourse/course_4019.html(2)学习心理学_西南大学_中国大学MOOC(慕课):/course/SWU-1450185252(3)儿童发展心理学_北京联合大学_中国大学MOOC(慕课):/course/BUU-1461514169(4)心理学_华南师范大学_中国大学MOOC(慕课):/course/scnu-1207039821附件1.课程大纲审核评价表附件2.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办法
《心理学》课程大纲审核评价表审核评价内容执笔教师自查教研室审核专业负责人评价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按照知识、能力、情感或价值观等多维度确定;2.课程目标能体现“产出导向”和“学生中心”,体现学生学习成效;3.课程目标明确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4.课程目标能引导课程的教学与考核,具有可学可教可测性。课程目标符合要求课程目标符合要求课程目标符合要求教学要求1.教学内容能够支撑课程目标的实现;2.学时分配合理、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突出;3.教学方式适切课程目标的达成,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学习;4.课程思政结合点准确、合理。.教学要求符合要求教学要求符合要求教学要求符合要求课程考核1.考核内容全覆盖且完全支撑课程目标;2.形成性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评分)标准恰当、具体、细致,体现能力培养;3.终结性评价题型多样,覆盖课程目标落实且分值分配合理,参考答案(技能要点)及评分细则详细。课程考核符合要求课程考核符合要求课程考核符合要求附件及格式要求1.格式完整,要素齐备;2.《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办法》科学合理,操作性强,有助于课程教学持续改进。附件及格式要求符合要求附件及格式要求符合要求附件及格式要求符合要求审核评价小组意见:同意实施。组长签名:2021年12月25日整改结果反馈:已根据教研室和专业负责人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执笔人签名:2021年12月28日教学院审核意见:同意实施。签名:2021年5月25日《心理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办法一、评价依据《心理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依据《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实施细则》进行评价。二、评价方法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分为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直接评价采用考核数据定量评价。间接评价采用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根据课程考试方案进行设计。(一)直接评价1.课程目标权重依据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支撑力度的情况确定课程目标权重。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图课程目标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学会反思沟通合作1-11-21-32-12-22-33-13-23-34-14-24-35-15-26-16-26-37-17-28-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车盲区安全课件
- 文化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旅游企业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技术应用研究
- 推行biqs管理办法
- 提案办理闭环管理办法
- 援藏柔性人才管理办法
- 收支管理资产管理办法
- 改变规划许可管理办法
- 政务大厅接待管理办法
- 新房维修基金管理办法
- 教育培训宣传课件
- 大学招生宣传工作规范制度
- 舆情监控处置管理制度
- 低空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与战略路径
- 药品生产偏差管理制度
- 贵州省2025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水厂易制毒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国西餐厅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预测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年《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课程标准
- 2025-2030飞机零部件产业规划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