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南城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_第1页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_第2页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_第3页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_第4页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题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案须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不得在本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物勒工名”是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手工业管理制度,《礼记·月令》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物勒工名”不仅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传统工匠精神传承的重要保证。自古以来,我国先民就注重追求工匠精神,如《礼记》云“差若毫厘,缪以千里”,《考工记》指出,“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传统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精益求精、敬业专一、诚实守信等内容。“物勒工名”制度对传统工匠精神的形成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古代工匠极为重视生产技术上的精益求精,《诗经》中即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说法。“物勒工名”制度之下,统治者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工匠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很高,如在制作车辆时,车轮达到的技术要求明确而细致,车轮圆不圆,辐与牙相交处是不是直角,上下车辐是否成一条直线,两个轮子沉入水中的深度是否相等,都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在追求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工匠们逐渐形成了精益求精的意识。“物勒工名”作为一种制度长期约束着工匠这一群体,对其产生的精神影响是很大的,在这种要求和压力之下,工匠必须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负责,认真劳作,兢兢业业,久而久之就内化为“敬业专一”的意识和实践。《礼记·月令》有云,“物勒工名,以考其诚”,这里的“诚”就是敬业专一的体现,其要求是“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指出优质的产品应当是“精良的”,而不是“奇异的”,而精良的产品必须通过敬业专一的“功致”生产出来。诚信精神在“物勒工名”制度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物勒工名”制度下,每一件产品都有明确的责任人,政府对不合格产品的追查和处理也十分严格。《秦律·杂抄》规定:“禀卒兵,不完善(缮),丞、库啬夫、吏赀二甲,法废。”也就是说,士兵在使用武器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质量问题,武器的制造者将被罚款,甚至被追责。“物勒工名”制度让“以次充好”的行为没有生存空间,彰显了对消费者的诚信。(摘编自庄华峰《“物勒工名”与传统工匠精神传承》)材料二:2016年11月19日,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在内的测产验收专家组来到广东兴宁,对“华南双季稻年亩产1500公斤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进行测产验收:经过现场收割、称重和测算,袁隆平主持的“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晚稻实割亩产705.68公斤(干谷),加上早稻的亩产832.1公斤,最终年亩产量达到1537.78公斤(折合3075.56斤),再次刷新了水稻亩产的世界纪录。该项目华南双季稻两季产量相当于以前的三季。彼时,袁老已经86岁,业已功成名就,但他依然耕耘奋战在科研一线,在求新求变的创新路上忙碌着,创造着。有关部门通报,当时,他正探索种植“海水稻”,计划在3年时间内,实现海水稻种植亩产突破200公斤的目标。若能研制成功,全国有十几亿亩的盐碱地及几千万亩的滩涂有望成为新的“良田”。袁老还期待实现“90岁前拿下17吨(每公顷)”的目标,“到100岁还想在田里”。他的这种为了人类粮食安全甘于寂寞、敢于奉献的求索精神,不畏艰辛、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在“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网络巨变时代,对于我们所追求的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无疑是一堂生动的“励志课”。(摘编自张东阳《创新当如袁隆平》)材料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一部署凝聚了全社会崇尚劳模精神、追求工匠精神的广泛共识。工匠精神的本质特征在于对本职工作的执着、专注与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付出。弘扬工匠精神,是新时代的使命呼唤,当前我们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方式推动形成先进生产力,以“质”的提升带动“量”的提高,其中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终究是由人来完成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大国工匠,不仅是我国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石,更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培树工匠精神首先要转变社会价值观念。针对当前社会浮躁化、逐利化的思想,需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用好网络新媒体平台,树立工匠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文化,使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这也是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同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技术工人短缺是目前我国各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劳动力供给不足,工匠型人才更是缺乏。这也充分说明了我们的职业教育欠发达,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比较普遍。要加快发展与技术创新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工匠精神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鼓励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与行业企业互动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良性培养机制,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职业人才。还要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建立技能培训制度,发挥行业企业、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的作用,定期组织选派优秀骨干参加培训、对外交流,培养一大批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的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健全激励保障制度,对各行业涌现的技术创新人才加大表彰奖励力度,提高薪酬待遇,引导广大劳动者精益求精钻研技术,用勤劳和智慧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和美好人生。(摘编自杨安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建言〉》)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体现了工匠对生产技术精益求精的重视,“物勒工名”制度之下,工匠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会严格要求产品质量。B.“物勒工名”制度是中国自古至今的一种手工业管理制度,是为了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它不仅能保障产品的质量,也是传统工匠精神传承的重要保证。C.86岁的袁老,已功成名就,依然在科研一线耕耘奋战,不断求新求变、并且期望着实现更远大的目标。D.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体现了全社会崇尚劳模精神、追求工匠精神的广泛共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物勒工名”作为一种制度长期约束着工匠这一群体,在其要求和压力之下,工匠逐渐形成了传统的工匠精神。B.“物勒工名”制度下,政府对不合格产品的追查和严格处理,“以次充好”的行为没有生存空间,诚信精神得到充分体现。C.在网络巨变时代,袁隆平为了人类粮食安全甘于寂寞、敢于奉献的求索精神和坚强意志,给追求大国工匠精神的我们以启示。D.新时代呼唤弘扬工匠精神,我们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推动形成先进生产力,用“质”的提升带动“量”的提高。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唐律疏议》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物勒工名”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阶段手工业生产管理模式的具体反映。B.根据《工律》的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亦必等”,“物勒工名”无疑为器物尺寸的标准化提供了监督与问责的便利。C.春秋初,各国规定,制造产品要“不取其数”,选材、工序、加工方法等,都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定。D.在秦始皇陵兵马俑阵的每一件兵俑、马俑、将俑身上都刻有文字,这些“工名”,仿佛是大秦帝国的基因符号,标识着大秦运转的“遗传密码”。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4分)5.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传统社会所孕育的工匠精神仍有坚守的必要。请结合材料三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培树践行工匠精神。(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牡丹的拒绝张抗抗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纷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枝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像的空间。想像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像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你也许在梦中曾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须在想像中创造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白雪塔铜雀春锦帐芙蓉烟绒紫首案红火炼金丹……想像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想像微风夜露中颤动的牡丹花香;想像被花气濡染的树和房屋;想像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之盛况。想像给予你失望的纪念,给予你来年的安慰与希望。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通过引用欧阳修的诗句和武则天怒贬牡丹至洛阳的传说,给牡丹渲染了一层神秘色彩,点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洛阳看牡丹的主要原因。B.“看花人”步入牡丹园时“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表明“看花人”渴望欣赏到盛开的牡丹而又担心它因天气寒冷而不能应时绽放的复杂心情。C.在这一届花会中的人们虽然没有看到盛开的牡丹,但作者却用想象的手法描写了花开的茂盛,以及花色、花气,让读者感受到了盛开牡丹的美丽。D.全文大量采用第二人称叙述,类似对话,拉近叙述者、文本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形式新颖,便于感情交流,读来亲切、随和,令人印象深刻,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是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此文落墨牡丹的特性,属意人的品格,写眼前景物,想心中情事,收到了言有尽而意难穷的艺术效果。B.托物言志,依托的是物性与人情的相似关联。作者突破牡丹富贵相的浅俗之囿,另辟新径,用牡丹因气候不适而误了花期,来同构暗示入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探察到绚丽娇艳后面的铮铮傲骨和坚守的高贵品格。C.文中划线句运用拟人手法。通过苍白的阳光写出天气的寒冷。“木然呆立,无动于衷”透出多少冷漠和冷漠中的坚守与执着,写出牡丹的拒绝,表现其个性。D.此文的语言是诗性的,既凝练含蓄,又铿锵有力。这得之于哲思、深情、骨气,也得之于比喻、比拟和排比。8.作者认为牡丹不应作为“富贵”被膜拜,而应作为“高贵”被颂扬,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9.结合文本内容,概括盛开牡丹和未开牡丹的特点,并分析牡丹未开放的原因。(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季武子无嫡子,公弥长,而爱悼子,欲立之。访于申丰,曰:“弥与纥,吾皆爱之,欲择才焉而立之。”申丰趋退,归,尽室将行。他日,又访焉,对曰:“其然,将具敝车而行。”乃止。访于臧纥,臧纥曰:“饮我酒,吾为子立之。”季氏饮大夫酒,臧纥为客。既献,臧纥命北面重席,新尊洁之。召悼之,降逆之。大夫皆起。及旅,而召公鉏,使与之齿,季孙失色。季氏以公鉏为马正,愠而不出。闵子马见之,曰:“子无然!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敬共父命,何常之有?若能孝敬,富倍季氏可也。奸回不轨,祸倍下民可也。”公鉏然之。敬共朝夕,恪居官次。季孙喜,使饮己酒,而以具往,尽舍旃。故公鉏氏富,又出为公左宰。孟孙恶臧纥,季孙爱之。孟氏之御驺丰点好羯也,曰:“从余言,必为孟孙。”再三云,羯从之。盂庄子疾,丰点谓公鉏:“苟立羯,请仇臧氏。”公鉏谓季孙曰:“孺子秩,固其所也。若羯立,则季氏信有力于臧氏矣。”弗应。己卯,孟孙卒,公鉏奉羯立于户侧。季孙至,入,哭,而出,曰:“秩焉在?”公鉏曰:“羯在此矣!”季孙曰:“孺子秩长。”公鉏曰:“何长之有?唯其才也。且夫子之命也。”遂立羯。秩奔邾。臧纥入,哭甚哀,多涕。出,其御曰:“孟孙之恶子也,而哀如是。季孙若死,其若之何?”臧孙曰:“季孙之爱我,疾疹也。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疹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疹之美,其毒滋多。孟孙死,吾亡无日矣。”孟氏闭门,告于季孙曰:“臧氏将为乱,不使我葬。”季孙不信。臧纥闻之,戒。冬十月,孟氏将辟,藉除于臧氏。臧纥使正夫助之,除于东门,甲从己而视之。孟氏又告季孙。季孙怒,命攻臧氏。乙亥,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奔邾。——节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敬/共父命/何常之有/若能孝敬/富倍季氏/可也/奸回不轨/祸倍下民可也B.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敬/共父命/何常之有/若能孝敬/富倍季氏可也/奸回不轨/祸倍下民可也G.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敬共父命/何常之有/若能孝敬/富倍季氏/可也/奸回不轨/祸倍下民可也D.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敬共父命/何常之有/若能孝敬/富倍季氏可也/奸回不轨/祸倍下民可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召悼之,降逆之”的“逆”意为抵触、违背,与“莫逆之交”中的“逆”意思相同。B.“而召公鉏,使与之齿”的“齿”意为并列,与“何足挂齿”中的“齿”意思不同。C.“则季氏信有力于臧氏矣”的“信”意为确实,与“烟涛微茫信难求”意思相同。D.“臧纥入,哭甚哀,多涕”的“涕”指眼泪,与“凭轩涕泗流”中的“涕”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传》相传是由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所著,是中国现存第一部叙事完备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儒家经典之一。B.季武子以个人偏好选择继承人,表面上以择才为借口要立悼子,实则违背了春秋立嫡不立幼的礼义。C.臧纥帮助季武子推立悼子为继承人的做法与申丰拒绝表态完全不同,前者是投其所好,为自己埋下祸患。D.公鉏在季武子哭丧后用其择才而立悼子之言还报季武子,并假托死人之命改立羯为孟家继承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申丰趋退,归,尽室将行。他日,又访焉,对曰:“其然,将具敝车而行。”(2)季孙喜,使饮己酒,而以具往,尽舍旃。故公鉏氏富,又出为公左宰。14.臧纥为何说“孟孙死,吾亡无日矣”。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柳梢青·送卢梅坡【南宋】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是唐宋文人喜欢的笛曲。1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送别词,它描写了送别时,尤其是送别后诗人对友人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写得情真意深。B.“泛菊杯深”化用陶诗,写在重阳佳节,诗人与友人共饮菊花酒,以排遣思乡之苦。“深”字描写出他们举杯畅饮的情形。C.“聚散匆匆”是全词关键句,具有领起下文的作用。“匆匆”二字,表示他们不论是聚,还是散,都感到时间短暂,难以畅叙友情,因而非常遗憾。D.“后夜相思”三句写了诗人想像中追随友人旅程远去的情形,进一步深化了相思之情,收到情至文生、情文并茂的艺术效果。16.本词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别离之苦痛和别后之相思,试分析作者是如何渲染烘托这些情感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内容。(6分)(1)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写琵琶曲由婉转流利,变得缓慢滞涩。(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①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中,②来自西安分会场的《山河诗长安》给人眼前一亮。③这个节目增强现实(AR)技术,④让李白乘鹤而来、饮酒对诗、跨越时空、观今日西安,⑤并以此展现出中国文化极致的浪漫与温情。一直以来,春晚都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之间不断进行探索。通过AR技术,演员与虚拟场景/元素进行交互,不仅提升了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也展示了科技与传统文化之间融合的可能。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山河诗长安》在融合层面更为立体、更具故事性和感染力。借助“李白重回长安”这一线索,这部作品巧妙地借助唐诗唤起了观众内心的家国情感。对于中国人而言,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象征着古人的智慧与追求,更是现代中国人的情感经历、民族身份与文化共识。不仅如此,在国际交往中,唐诗还成为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而李白作为“诗仙”,其作品以豪放不羁、想象奔放、情感丰富和语言鲜明著称,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长安”不仅是李白生活和创作的重要舞台,___________________。18.第一段画横线句子的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