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高一(上)语文寒假作业(一)()_第1页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高一(上)语文寒假作业(一)()_第2页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高一(上)语文寒假作业(一)()_第3页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高一(上)语文寒假作业(一)()_第4页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高一(上)语文寒假作业(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高一(上)语文寒假作业(一)()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语文寒假作业(一)

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9分,每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4)题。

光绪己亥年的秋天,一个秋月当空的晚上,在绍兴中西学堂的花厅里,嘉宾,杯盘交措,似乎《兰亭修禊》和《桃园结义》在那盛会里杂演着!忽地有一位文质彬彬、身材短小、风流、韶华三十余的才子,在席间高举了酒杯,大声道:“康有为,梁启超,变法不彻底,哼!我!……”大家一阵大笑,掌声如雨打芭蕉。

这位才子,二十岁前后中了举人,接连成了进士、翰林院编修。他酒量如海,才气磅薄。论到读书,一目十行;。一位年龄较长的同学对我们这样说:这是我们学校里的新监督,山阴才子蔡元培先生。

记得我第一次受先生的课,是反切学。帮、旁、茫,当、汤、堂、囊之类,先生反复强调说:你们读书先要识字,这是查字典应该知道的反切。二三十年后先生在北京大学校长任内,学生因为不肯交讲义费,聚了几百人,要求免费,气势汹汹。先生坚执校纪,不肯,秩序大乱。先生在红楼门口挥拳作势,怒目大声道:“我跟你们决斗。”包围先生的学生们纷纷后退。

先生日常性情温和,如冬日之可爱,无疾言利色;处事接物,恬淡从容,无论遇达官贵人或引车卖浆之流,态度如一。但一遇大事,则刚强之性立见,发言作文不肯苟同。

(1)文中划横线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杯盘交措B.文质彬彬C.才气磅薄D.疾言利色

(2)依次填入处最恰当的词语是

A.会集高雅商榷B.汇集高雅商榷

C.会集儒雅通融D.汇集儒雅通融

(3)将下列诗句填入文中横线处,与“论到读书,一目十行”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A.畅谈写作,滔滔不绝

B.讲起作文,斗酒百篇

C.说到做人,意犹未尽

D.提及教学,兴致盎然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或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光绪己亥年是年号加干支的纪年法。天干、地支可配成60组,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B.“兰亭修禊”出自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C.《桃园结义》叙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拜兄弟的故事。

D.举人,是科举测试的最高功名。明清沿袭前制,进士须经殿试取录后方可称举人。

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土地

韩少功

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瓜菜,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什么时候下的种,什么时候发的芽,什么时候开的花……往事历历在目。

虫子差点吃掉了新芽,曾让你着急。一场大雨及时解除了旱情,曾让你欣喜。转眼间,几个瓜突然膨胀了好几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绿叶深处,不知天高地厚地大乱家规,大哭大笑又大喊大叫,必定让你惊诧莫名。

有时候,瓜藤长袖飘飞,羽化登仙,一眨眼就缘着一根电线杆攀向高高蓝天,在太阳或月亮那里开花结果,让你搬来椅子再加上梯子,仍然望天兴叹。你看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线上,像电信局悬下来的一个野外的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或者说这么多电话筒从瓜藤下来,从土地里抛撒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

你想象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嗞嗞嗞地伸长,真正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你想象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你从不敢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老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总之,它们是有表情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

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干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钞票一样陌生。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学习的毕业,于是能塞饱你的肚子却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难怪都市里的不少孩子都不识瓜菜了,鸡蛋似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级市场里长出来的,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这真是让人遗憾。

什么是生命呢?什么是人呢?人不能吃钢铁和水泥,更不能吃钞票,而只能通过植物和动物构成的食品,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与养殖,与大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换。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英文中culture指文化与文明,也指种植和养殖,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

那才是人类culture又一次伟大的苏醒。

(1)根据原文,概括“土地”两层含义的要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

答:①②

(2)“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不超过40个字)

答:

(3)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

答:

②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

(4)从全文看,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品描写那弯弯的丝瓜像“电话筒”一样,“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这主要表述了对现代文明远离土地的忧虑。

B、“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这句话主要表述了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一种幸福感。

C、所谓都市里的孩子“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主要表述了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焦虑。

D、“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这主要是说古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能够使他们比我们更直接、更真切地领悟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根本意义。

E、从自己种菜的小题材入手,引申出文化思考的大主题,这充分显示了散文“以小见大”的文化特征。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23分,每小题23分)

3.(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樊哙传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黥布反时,高祖常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B.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C.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D.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屠狗为事为事:为职业

B.项伯常屏蔽之蔽:用屏风遮挡着

C.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让:责备

D.吾适丰沛适:到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课文《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本文言辞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也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表述了认为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四.诗歌阅读(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

4.(8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答: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述了什么情思?

答:。

五.默写(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5.(10分)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

①,,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④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

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六.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

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①。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

(1)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

B.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

C.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

D.“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2)下列各副对联和选文中对联所用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蚕作茧,茧抽丝,织就绫罗绸缎;兔生毫,毫作笔,写就锦绣文章。

B.好消息几时来?二月杏花八月桂;实功夫何处下?三更灯火五更鸡。

C.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厕中怪石,不中不正,又臭又硬

D.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3)在文中第一段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语意连贯。

(4)文中画波浪线句如果改写成“这种作风会害自己、害别人、害革命”,语意差不多,但表述效果不一样,请加以分析。

七.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5分)

7.(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词语。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于水生植物体内。

、、。

八.作文(共1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60分)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疫情就是战斗,通知就是号角。武汉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驰援武汉,一批批的90后白衣天使,担起了疫情的重任。有人说,所谓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以血肉之躯和死神抢人,他们勇敢奔赴前线,遏制疫情,保护亿万中国人。作为高中生的你,读了以上材料,有了怎样的触动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背景;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语文寒假作业(一)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9分,每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4)题。

光绪己亥年的秋天,一个秋月当空的晚上,在绍兴中西学堂的花厅里,嘉宾,杯盘交措,似乎《兰亭修禊》和《桃园结义》在那盛会里杂演着!忽地有一位文质彬彬、身材短小、风流、韶华三十余的才子,在席间高举了酒杯,大声道:“康有为,梁启超,变法不彻底,哼!我!……”大家一阵大笑,掌声如雨打芭蕉。

这位才子,二十岁前后中了举人,接连成了进士、翰林院编修。他酒量如海,才气磅薄。论到读书,一目十行;斗酒百篇。一位年龄较长的同学对我们这样说:这是我们学校里的新监督,山阴才子蔡元培先生。

记得我第一次受先生的课,是反切学。帮、旁、茫,当、汤、堂、囊之类,先生反复强调说:你们读书先要识字,这是查字典应该知道的反切。二三十年后先生在北京大学校长任内,学生因为不肯交讲义费,聚了几百人,要求免费,气势汹汹。先生坚执校纪,不肯,秩序大乱。先生在红楼门口挥拳作势,怒目大声道:“我跟你们决斗。”包围先生的学生们纷纷后退。

先生日常性情温和,如冬日之可爱,无疾言利色;处事接物,恬淡从容,无论遇达官贵人或引车卖浆之流,态度如一。但一遇大事,则刚强之性立见,发言作文不肯苟同。

(1)文中划横线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A.杯盘交措B.文质彬彬C.才气磅薄D.疾言利色

(2)依次填入处最恰当的词语是C

A.会集高雅商榷B.汇集高雅商榷

C.会集儒雅通融D.汇集儒雅通融

(3)将下列诗句填入文中横线处,与“论到读书,一目十行”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B

A.畅谈写作,滔滔不绝

B.讲起作文,斗酒百篇

C.说到做人,意犹未尽

D.提及教学,兴致盎然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或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D

A.光绪己亥年是年号加干支的纪年法。天干、地支可配成60组,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B.“兰亭修禊”出自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C.《桃园结义》叙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拜兄弟的故事。

D.举人,是科举测试的最高功名。明清沿袭前制,进士须经殿试取录后方可称举人。

(1)A.杯盘交措﹣杯盘交错C.才气磅薄﹣才气磅礴D.疾言利色﹣疾言厉色.故选B

(2)

①会集:聚集(多用于人);汇集:聚集.根据语境“嘉宾”,选用“会集”,排除B、D;

②高雅:高尚,不粗俗;儒雅:学问精深,气度温文尔雅.根据语“风流、韶华三十余的才子”,选用“儒雅雅”,排除A;

③商榷:商讨;通融:变通办法(如放宽条件、延长期限),给人方便.根据语境“先生坚执校纪,不肯”,选用“通融”.

故选C;

(3)“论到读书,一目十行”,根据例句中“十行”可知,只有B中“百篇”与之相对,其余选项相同位置上都不是数量短语.故选B;

(4)D项应为“进士,是科举测试的最高功名.明清沿袭前制,举人需经殿试取录后方可称进士.”故选D

参考解析

(1)B

(2)C

(3)B

(4)D

本题综合考查了字形、词语辨析、对仗、文学常识等有关归纳点.在平时的复习中应注意对这些知识的识记,这些都属于基础知识,重在积累.

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土地

韩少功

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瓜菜,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什么时候下的种,什么时候发的芽,什么时候开的花……往事历历在目。

虫子差点吃掉了新芽,曾让你着急。一场大雨及时解除了旱情,曾让你欣喜。转眼间,几个瓜突然膨胀了好几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绿叶深处,不知天高地厚地大乱家规,大哭大笑又大喊大叫,必定让你惊诧莫名。

有时候,瓜藤长袖飘飞,羽化登仙,一眨眼就缘着一根电线杆攀向高高蓝天,在太阳或月亮那里开花结果,让你搬来椅子再加上梯子,仍然望天兴叹。你看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线上,像电信局悬下来的一个野外的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或者说这么多电话筒从瓜藤下来,从土地里抛撒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

你想象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嗞嗞嗞地伸长,真正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你想象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你从不敢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老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总之,它们是有表情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

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干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钞票一样陌生。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学习的毕业,于是能塞饱你的肚子却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难怪都市里的不少孩子都不识瓜菜了,鸡蛋似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级市场里长出来的,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这真是让人遗憾。

什么是生命呢?什么是人呢?人不能吃钢铁和水泥,更不能吃钞票,而只能通过植物和动物构成的食品,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与养殖,与大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换。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英文中culture指文化与文明,也指种植和养殖,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

那才是人类culture又一次伟大的苏醒。

(1)根据原文,概括“土地”两层含义的要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

答:①生命的根基②文化的源泉(或精神的家园).

(2)“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不超过40个字)

答:①与自然的生命交流越来越少;②劳动创造的精神愉悦越来越少.

(3)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

答: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具有真切感、亲切感.

②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拟人(或比拟或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感情.

(4)从全文看,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BC

A、作品描写那弯弯的丝瓜像“电话筒”一样,“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这主要表述了对现代文明远离土地的忧虑。

B、“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这句话主要表述了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一种幸福感。

C、所谓都市里的孩子“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主要表述了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焦虑。

D、“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这主要是说古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能够使他们比我们更直接、更真切地领悟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根本意义。

E、从自己种菜的小题材入手,引申出文化思考的大主题,这充分显示了散文“以小见大”的文化特征。

试题解答:

(1)本题解析在第六段,提示性的语言是(人)“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和核心地位“及“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

(2)要解答此题必须读懂上文的相关内容,1~4段是从自己的经历,从正面来谈,人与自然生命的交流及其中的愉悦;第5段是立足现实生活特别是从孩子的角度,从反面来谈,人与土地、自然的背离的结果.

(3)本题考查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述技巧.

(4)B项中“主要表述了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一种幸福感“是不恰当的,根据文意,应为“主要表述了与土地交流的一种愉悦,一种结束“.C项中“主要表述了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焦虑“,应为“表述了对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的一种焦虑”.

解析:

(1)(4分)①生命的根基;②文化的源泉(或精神的家园).

(2)(4分)

①与自然的生命交流越来越少;②劳动创造的精神愉悦越来越少.

(3)(6分)

①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具有真切感、亲切感.(3分)

②拟人(或比拟或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感情.(3分)

(4)(4分)BC

“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解题思路:

第一步:分析句子1.看修辞手法2.找关键词语3.抓隐含意

第二步:结合语境(上下文)对应解释

第三步:组织解析,全面作答不漏点(多角度分点作答)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23分,每小题23分)

3.(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樊哙传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黥布反时,高祖常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

A.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B.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C.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D.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以屠狗为事为事:为职业

B.项伯常屏蔽之蔽:用屏风遮挡着

C.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让:责备

D.吾适丰沛适:到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课文《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本文言辞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也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表述了认为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1)解答本题应该依据所供语句在原文中的相关语境,分析比对,不难发现“绛”“灌”为两个大臣名,所以中间应该有停顿,故可排除AC;此外“群臣……等”是“莫敢入”的主语,两者构成一个完整的语句,故“等”后不应有停顿,再排除B.故选D.译文:群臣中如绛侯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敢进宫。这样过了十多天,有一次樊哙推开宫门,径直闯了进去,后面群臣紧紧跟随。看到高祖一人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

(2)B.“屏蔽”,像屏风一样遮挡着。译文:项伯却一再挡在沛公的前面。

(3)D.“表述了认为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分析有误。据原文“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可知,主要是表述了对于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无中生有。

(4)①从: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因:通过;谢:谢罪;无有:没有。句子翻译为:沛公带领一百多人马通过项伯面见项羽,为子虚乌有的闭关事谢罪。

②固:本来,当然;一,数词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齐,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彭殇:长寿和短命。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解析:

(1)D

(2)B

(3)D

(4)①沛公带领一百多人马通过项伯面见项羽,为子虚乌有的闭关事谢罪。

②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参考译文:

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以杀狗卖狗肉为生,曾经和汉高祖一起隐藏在乡间。当初跟从高祖在丰县起兵,攻取了沛县。高祖做了沛公,就以樊哙为舍人。接着,他跟随沛公攻打胡陵、方与,回过头来又镇守丰县,在丰县城下,击败了泗水郡郡监所带领的军队……项羽驻军戏下,准备进攻沛公。沛公带领一百多骑兵来到项营,通过项伯的关系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并没有封锁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入关中的事。项羽设宴犒赏军中将士,正在大家喝得似醉非醉的时候,亚父范增想谋杀沛公,命令项庄拔剑在席前起舞,想乘机击杀沛公,而项伯却一再挡在沛公的前面。这时只有沛公和张良在酒席宴中,樊哙在大营之外,听说事情紧急,就手持铁盾牌来到大营前。守营卫士阻挡樊哙,樊哙径直撞了进去,站立在帐下。项羽注视着他,问他是谁。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称赞道:“真是个壮士!”说罢,就赏给他一大碗酒和一条猪前腿。樊哙举杯一饮而尽,然后拔出宝剑切开猪腿,把它全部吃了下去。项羽问他:“还能再喝一碗吗?”樊哙说道:“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在乎这一碗酒吗!况且我们沛公首先进入并平定咸阳,露宿霸上,以此来等待您的到来。大王您今天一到这里,就听信了小人的胡言乱语,跟沛公有了隔阂,我担心天下从此又要四分五裂,百姓们都怀疑是您一手造成的啊!”项羽听罢,沉默不语。沛公借口要去上厕所,暗示樊哙一同离去。这一天若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的话,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完了。

以前在黥布反叛的时候,高祖一度病得很厉害,讨厌见人,他躺在宫禁之中,诏令守门人不得让群臣进去看他。群臣中如绛侯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敢进宫。这样过了十多天,有一次樊哙推开宫门,径直闯了进去,后面群臣紧紧跟随。看到高祖一人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樊哙等人见到皇帝之后,痛哭流涕地说:“想当初陛下和我们一道从丰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什么样的壮举啊!而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您又是何等的疲惫不堪啊!况且您病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再说您难道不知道赵高作乱的往事吗?”高祖听罢,于是笑着从床上起来……

太史公说:“我曾经到过丰沛,访问当地的遗老,观看原来萧何、曹参、樊哙、滕公居住的地方,打听他们当年的有关故事,所听到的真是令人惊异呀!当他们操刀杀狗或贩卖丝缯的时候,难道他们就能知道日后能附骥尾,垂名汉室,德惠传及子孙吗?”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测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测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四.诗歌阅读(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

4.(8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答: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述了什么情思?

答: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述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情感的把握.这里要了解词的写作背景:由于北方金朝袭扰,战乱不息,被占领地区的人民处在金人统治之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却非但不图恢复,还对主张抗金北伐的人士加以压制和迫害,就曾多次受到打击.所以词人首句便慨叹“长恨复长恨”.“听我楚狂声”用楚狂接舆的典故.接舆,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隐士.姓陆,名通,字接舆.平时“躬耕以食”,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楚狂接舆.词人用此典故,正是表述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富贵非吾事”则是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词人以陶渊明自况,认为“富贵非吾愿”,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解析:(1)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2)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述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诗歌鉴赏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首先要读懂诗歌,其次还要掌握鉴赏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要熟悉不同题材的诗歌所表述的不同情感.平时复习要多注意积累.

五.默写(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5.(10分)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

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④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前赤壁赋》)

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重点:蚩蚩)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重点:锱铢)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重点:骤)

(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题考查点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平时学习中一是要认真背诵考纲规定的篇目,二是对考纲没有涉及的名篇名句也要有所积累,三是要注重正确书写,注意一些易错的字.

六.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

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①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②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

(1)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B

A.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

B.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

C.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

D.“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2)下列各副对联和选文中对联所用手法相同的一项是C

A.蚕作茧,茧抽丝,织就绫罗绸缎;兔生毫,毫作笔,写就锦绣文章。

B.好消息几时来?二月杏花八月桂;实功夫何处下?三更灯火五更鸡。

C.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厕中怪石,不中不正,又臭又硬

D.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3)在文中第一段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语意连贯。

(4)文中画波浪线句如果改写成“这种作风会害自己、害别人、害革命”,语意差不多,但表述效果不一样,请加以分析。

(1)B.是表示特殊含义,其余三项是表示着重强调。

故选:B。

(2)文中对联用了拟人的手法。A.运用顶针手法,B.运用反问手法,C.运用了拟人的手法,D.运用对比衬托手法。

故选:C。

(3)第一空,照应前面的语句“无实事求是之意”,可填:有哗众取宠之心。第二空,照应前面的词语“主观主义”“打倒”和后面的关联词“才”,可填: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

(4)“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从内容而言,原句采用的是假设,直接表明了这种作风的危害。从句式而言,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且运用短句,语意上层进,有气势,斥责了这种作风。

解析:

(1)B

(2)C

(3)①有哗众取宠之心②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

(4)①从内容看,原句假设了三种情形,对这种作风的危害表述得更直观准确;②从句式看,原句采用短句式,且构成了排比句,语义上逐层递进,形成了语言的气势,痛斥了这种作风。

语境补写答题技巧:

1.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

2.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3.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七.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5分)

7.(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词语。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于水生植物体内。

吸碳、略施魔法、光合作用。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题目要求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词语,那么这就要求考生要认真阅读所给的文段,从文找出关于“碳链式反应”过程的语句,本文段首句提出话题“碳链式反应”,第二句话可概括为吸碳过程开始了,第三句话可概括为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第四句话可概括为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略施魔法,第五句话可概括为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于水生植物体内;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