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0-2021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0-2021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0-2021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0-2021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

1.音乐课上,当教师发音太高时,多数同学到了高音区都唱不上去,这主要是因为()

A.音量不够足B.频率不够高C.响度不够大D.音色不够好

2.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描述的运动物体和后一句的参照物分别

是()

A.青山青山B.竹排青山C.竹排竹排D.青山竹排

3.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如图所示的警示性标志牌:“禁打手机”“熄火加油”,这样要求

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固

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

A.海上出现海市蜃楼B.日食、月食的形成C.影子的形成D.

小孔成像

5.甲车行驶的路程是乙车行驶路程的|,甲车和乙车的速度之比是5:6,则甲乙两车所用的

时间之比是()

A.5:9B.5:4C.4:5D,9:5

6.一只刻度均匀但刻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0。(:;放在

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6。&那么,将它放在真实温度为25笃的温水中,它的示数为()

A.22.5℃B.28.5℃C.27℃D.21℃

7.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①②③④

A.①B.②C.③D.④

8.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用8超给病人检查身体B.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D.用超声波美白牙齿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0.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有()

A.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B.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

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

11.如图所示,图中木块的长度为cm.

23

12.图中停表的示数是:

13.如图,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并靠在这把刻度尺上,计算得铜丝的直径是毫米。

IL11

14.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冰的

熔点是℃,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熔化过程用了分钟。

6

4

2

0

2

468101214t/min

6

15.在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时,我们选择将一把钢尺紧按

在桌面上,改变伸出桌边部分长度,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

的快慢,同时听振动发出的声音,思考:

(1)是实验中的发声体。

(2)实验中采用了什么物理方法?

(3)实验结论:。

16.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纸板A纸板B

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能绕ON轴翻转,上面安

装一支激光笔。

(1)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研究,采取的操作是

人向纸板喷烟

8.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点

C.使光束紧贴纸板射到。点

(2)图中反射角是度。

(3)以ON为轴旋转纸板B,观察纸板B上能否出现反射光,操作的意图是

17.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请

问:

(1)标志牌表示什么意思?

(2)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

时间才能到达机场?

18.一列长为600nl的火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驶过一长直隧道,小雨坐在车内座位上测得自

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60s,求:

(1)隧道的长度;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需要的时间。

19.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个记时员,分别从看到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运动

员的成绩,则记录的成绩较准确;若甲记录的成绩为11.3s,则乙记录的成绩约为

20.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高铁时代已经来临。如表为G1204次高铁列车从南京到北京的运行

时刻表(部分)。

站名南京徐州泰安济南北京

到站时间11:2311:4213:15

发车时间9:1511:2511:45

路程3305586171024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徐州和济南的距离为多少?

(2)列车由南京到北京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列车从南京到徐州的平均速度为264km/h,则本次列车到达徐州站的时间是多少?

21.如图分别是音叉、钢琴和长笛发出的C调l(d。)的波形图。

(1)由图可知,在声音的三个特性中,相同的特性有,不同的特性有•

(2)你是通过观察波形的程度来知道声音的音调特性,音色是由波的不同反映出

来的。

22.“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在---------

图中画图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假设青蛙在井底正

_A

中央4处)’

23.图中,(a)、(b)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图(a)表明:

图(b)表明:。

24.如图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像,

50

由图像可知()40

30

A.0-5s,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20

B.0-15s,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10

C.15-20s,乙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0

D.0-25s,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25.如果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三盏灯的亮与灭,则这三盏灯()

A.一定串联B.一定并联C.并联或串联都可能D.无法判断

26.火车在两节车厢之间有两间厕所,只有当两间厕所的门Si、S2都关上

时(相当于闭合开关),车厢中指示牌内的指示灯才会发红光,显示“有人”

字样,如图所示,提醒旅客两间厕所内都有人。在下列所示四个电路图中

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是()

27.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中,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阻变大的是()

2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A.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B.醉酒驾驶员使驾驶室充满酒精味

C.汽车在泥路上驶过,尘土飞扬D.把白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

29.0。(:的冰全部熔化成(TC的水体积将减小,比较这块(TC的冰和熔化成的(TC的水所具有的内

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具有相等的内能B.(TC的水具有的内能大

C.0久的冰具有的内能大D.无法确定

30.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阳光晒热石头B.锯木头时锯条变热

C.用热水袋取暖D.暖气使房间温度升高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C.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原子

33.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B.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C.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D.在太空中,扩散现象将消失

34.为了节能,许多奥运场馆采用LED发光二极管照明。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

A.纳米材料B.超导体C.导体D.半导体

35.南方人们在培育秧苗时,为了保护秩苗在夜间不被冷空气冻坏,常常在傍晚往农田中多灌

些水,白天再将水放出,这样有利于秧苗的生长,这是利用水的大的特性。

36.家庭电路中电灯、电视机、电冰箱等用电器之间是联的,这些用电器一起工作的越

多,干路的总电流(选填“越大”或“越小”)。

37.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在吸气冲程吸入,该柴油机的飞轮转速为3600r/min,则

该柴油机每1s完成个冲程,对外做功次。

38.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口对口连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将

两个瓶采用3种放置法(如图所示),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这

一实验可作为的实验证据。

¥/8^)3

(甲)(乙)(丙)

39.我们做实验用的小灯泡,不发光时的电阻要比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选填“大”或

“小”),这是因为灯丝电阻的大小与有关。

40.扩散现象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___:钢棒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

41.如图所示,要使灯泡L和G串联,应闭合开关;要使灯

泡人和人并联,应闭合开关;绝不允许同时闭合开关

42.我国北方供热的“暖气”用水作介质,这主要是因为水的大;用棉球在小孩的额头

上擦些酒精退烧,主要是因为酒精时要吸收热量.

43.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由于得到电子而带电,如图所示,用这个橡胶棒靠近

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电。

44.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银铭合金丝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则

R长_____R短;若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则U长______U短.(以上均选填“>"、或

“<”)

45.如图所示电路的。内,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电键S闭合时电路正常工作。

2z

-o

46.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各元件连接起来。

S2

甲乙

47.如图是小军做“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所采用的电路,是四根合金丝,用一

个电压表分别测出它们两端的电压,得到一次实验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HSHF-CH5io

0\v3

s1一官一

M---------/----------->===>p%0

图甲图乙

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压表示数/V

a银铭LS1.0

b银铭2LS

c锲铭L2s0.5

d银铭LS

(1)四根金属丝串联在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它们的之比;为探究电阻大

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比较合金丝a和两端的电压:合金丝d两端的电压如图乙所示,

示数为V.

(2)在得到上表数据的过程中,(选填“能”或“不能”)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

为得到更可靠的实验结论,应多次实验,每次测量合金丝两端电压之前,需进行一项实验操

作是.

(3)关于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小军还进行了理论探究:某金属丝电阻为R,长度为3若把

n根这样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则总长度为TIL,总电阻为,从而得到导体电阻与长

度的关系;依此关系,上表中b合金丝两端的电压应该为V.

48.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

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3A

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加热时间最后温度

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

/min/℃

水6020645

食用油6020668

(1)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比较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量的多少。

(2)根据实验数据记录可知,给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时间,水温升高的慢一些;由此说明水的

吸热能力(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的吸热能力。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49.在做“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每次挑选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通过

它们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导线代号ABCDEFG

长度/zn1.01.01.51.51.00.51.5

横截面积/小加23.00.81.20.83.01.21.2

材料铁鸨锲辂丝铁鸨镇格丝铝

(1)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选用两根导线进行比较。

(2)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用两根导线进行比较。

(3)如选用了B和E两根导线进行测试,则是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关系。

(4)下列实验中也用到上述研究方法的是。

A.根据物质在常温下的形状和体积是否固定,可将物质分为三种状态

B.通过观察木块被运动物体碰撞后移动距离的大小,可比较运动物体动能的大小

C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50.“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

(1)图甲是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物图,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处的

电流(选填“4”或“C”)。

(2)更换不同的灯泡进行三组实验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只写出表达式)。

(3)为了得到普遍规律,本实验除了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还可采用的方法获得多组

数据。

51.质量为0.2kg的热水,温度从90式降低到4(TC,放出的热量是多少?[水的比热容为4.2x

103J/(kg-℃)]»

5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示数为8V;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

为3.8V,则此时灯人和G两端的电压分别为多少?

_(Y)—■

53.用煤气灶把1kg、初温为20久的水烧到70汽,消耗了10g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x

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x1。7〃句,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发声时高音区是指声带振动较快时发出的声音,多数同学唱不上去,这主要是因为

声带振动的频率不够高。

故选:B。

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分析解答。

2.【答案】C

【解析】

【分析】

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时,必须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再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改变

则是运动的,不变则是静止的。

本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与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

发生改变。

【解答】

“小小竹排江中游”,被研究的物体是竹排,竹排和青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青山为参照

物,竹排是运动的;

“巍巍青山两岸走”,被研究的物体是青山,青山是运动的,青山和竹排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所以选择竹排为参照物;

由此可知,前句描述的运动物体是竹排,后一句的参照物是竹排,故C符合题意。

故选Co

3.【答案】A

【解析】解:常温下汽油容易由液态汽化(蒸发)为气态,弥漫在空气中,汽油的着火点很低,使

用手机和汽车工作状态下产生的火花很可能引燃空气中的汽油蒸汽,引起火灾。

故选:4。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

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4.【答案】A

【解析】解:4海上出现海市蜃楼,是利用光的折射的原理,故A符合题意;

A日食、月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

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正确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

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

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

5.【答案】C

【解析】解:根据题意,可设甲乙两车行驶路程分别为2s、3s;甲乙两车行驶速度分别为5。、6vo

因为t=§

所以甲乙两车行驶的时间分别为管盖

5v6v2v

所以甲乙两车所用的时间之比2=拿=t

t乙石5

故选:Co

已知路程之比和速度之比,根据公式可求时间之比。

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和速度公式的应用。

6.【答案】C

【解析】解:100℃占用温度计90-6=84个刻度,

则每刻度代表的实际温度为:100℃4-84=1.19℃,

25。(:所占用的刻度为25汽+1,19℃=21

示数为6+21=27刻度,即27。配

故选:Co

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实际温度为100℃,示数是90冤;在冰水混合物中实际温度是(TC,示数

为6%所以100。(:只占用了该温度计90-6=84个刻度,则可求出每个刻度代表的温度,可求真

实的25笃所占用它的刻度,综合可求示数。

本题考查温度计的刻度标示,注意实际温度和温度计刻度的区别和联系。

7.【答案】AC

【解析】解:4、图像①表示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图像②表示路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静止状态,故3错误;

C、图像③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图像④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错误。

故选:AC.

匀速直线运动是沿着直线,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其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据此分析。

运动类图像问题的解答需先明确图像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进一步根据图像的形

状观察随横坐标轴变化,纵坐标轴如何变化,找到判断物理量间的关系或变化规律。

8.【答案】BCD

【解析】解:人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不合题意;

8、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符合题意;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符合题意;

。、用超声波美白牙齿,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符合题意。

故选:BCD.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此题考查的是声的利用,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声波传递信息和能量的性质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

9.【答案】BC

【解析】解:4、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不是指音调,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8、“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强度的大小,不能从声源上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C.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2)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3)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眼镜;

(4)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音调、传播、声与能量,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0.【答案】ABD

【解析】解:A,春天早晨常见的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的液化现象,故A正确;

从秋天,早晨草木上的露珠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的液化现象,故3正确;

C、深秋早晨的雾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液化现象,是液态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因为吸热又

蒸发了,属于汽化现象,故C错误;

D,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

属于液化现象,故。正确。

故选:ABD.

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叫液化。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11.【答案】1.95

【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O.lczn=Inrni,即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Inun;

木块左侧与1.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95c?n刻度线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2.95cm-

1.00cm=1.95cm。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

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

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要注意分度值,刻度尺是II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测量工具,需要我们

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2.【答案】397.5

【解析】解:图中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加讥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讥,指针

在“6”和“7”之间,偏向“7”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6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

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

读数为:t=6m讥37.5s=397.5s。

故答案为:397.5o

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本题详细考查了秒表的读数方法,能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知道大盘和小盘表示的数值是解题的关

键。

13.【答案】1.6

【解析】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5个小格,则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2cm=2mm,即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2rmn;

线圈左侧与9.00CM对齐,右侧与10.80cm对齐,所以该线圈的长度为L=10.80cm-9.00czn=

1.80cm«

②线圈的圈数为11圈,则铜丝的直径为d=笞辔x0.16cm=1.6mm»

故答案为:1.6。

①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

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

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②已知线圈宽度和圈数,两者之比就是金属丝的直径。

此题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及累积法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此方法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线圈

缠绕既不能有缝隙,也不能相互重叠。

14.【答案】0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6

【解析】解:根据图甲,冰在0久时开始熔化,熔化过程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冰是晶体,有

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从第4min开始熔化,第lOmin熔化完毕,历时67n讥,

熔化完毕后温度继续上升。

故答案为:0;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6。

根据图甲,冰在0℃时开始熔化,熔化过程持续吸热,温度不变,熔化完毕后温度继续上升。

本题考查了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难度较低,应熟练掌握。

15.【答案】伸出桌边的钢尺控制变量法发声体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解析】解:(1)伸出桌边的钢尺是实验中的发声体。

(2)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音调,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

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几次实验中,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这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钢尺振动越慢,音调低;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

钢尺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由此可得出结论: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且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故答案为:(1)伸出桌边的钢尺;(2)控制变量法;(3)发声体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

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

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本题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分析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

同时注意不同实验应用的探究方法。

16.【答案】C40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解:(1)此实验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应该采取的操作是使激光紧贴纸板面入

射,故选:C;

(2)由图知,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为40。,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40。;

(3)以ON为轴旋转纸板B,观察纸板B上能否出现反射光,这样做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1)C;(2)40:(3)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1)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要使激光紧贴纸板面入射;

(2)根据入射角的定义、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的关系判断反射角的大小;

(3)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以。N为轴旋转纸板B,观察纸板B

上能否出现反射光线。

实验题是中考中必不可少的题目,要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17.【答案】解:(1)由图示交通标志牌可知,

此处到机场的距离:s=30km,此路段限速:v=100/cm/h;

(2)根据9=:可得,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到达达机场至少行驶的时

间:

2=30•人

CvWOkm/hU"3n"

答:(1)标志牌的含义是:此处到机场的距离:s=30km,此路段限速:v=100km/h;

(2)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0.3/1才能到达机场。

【解析】(1)根据交通标志牌的含义分析答题。

(2)求出车的速度,然后判断是否违反交通规则。

本题考查了交通标志牌的含义、判断司机是否违章,知道交通标志牌的含义、应用速度公式即可

正确解题。

18.【答案】解:

(1)火车的速度"=30m/s,

由可得隧道的长度:

L隧道=s=vt=30m/sx60s=1800m;.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经过的路程

sr=L隧道+L车=1800m+600m=2400m,

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需要的时间:

s'2400m门八

答:(1)隧道的长度是1800m;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需要的时间是80s。

【解析】(1)知道火车行驶的速度、小雨通过隧道的时间,利用s=忧求自己通过隧道经过的路程,

即隧道的长度;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等于车长加隧道长,根据公式1=;求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需要的

时间。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计算时注意:人通过隧道经过的路程等于隧道长、火车完全通过隧

道所行驶的路程是隧道长与车身长之和。

19.【答案】甲;11

【解析】解:因为光速比声速快,当发令枪冒烟和发声时,光到达甲计时员的时间和运动员听到

枪声的时间基本上是同步的,所以甲计时员记录的成绩较准确,而乙听到枪声的时间要比运动员

听到枪声的时间晚;

声音从起点传到终点的时间:t=7=^%~O.3s,

因为乙计时员听到的声音时间比运动员晚了0.3s,所以乙计时员其实是提高了运动员的成绩(少计

时0.3s),

则乙记录的成绩为:11.3s-0.3s=11s.

故答案为甲,11.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烟属于光信号,光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xl08m/s,声

音的传播速度是340rn/s,运动员和发令枪在起点,计时员在终点;

当发令枪冒烟和发声时,甲计时员看到烟信号(光传播100巾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和运动员听到声

音信号(运动员离发令枪距离很近,时间也非常短暂)几乎是同步的,而乙计时员要比运动员晚听

到枪声,晚听到的时间等于100m除以声速.

理解光速比声速快,运动员、发令枪、计时员的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通过解答本题要明白:

甲计时员看到冒烟的时间和运动员听到枪声的时间基本上是一样的,乙计时员听到枪声的时间要

比运动员晚,晚的时间其实就是声音从起点传到终点的时间.

20.【答案】解: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徐州和济南的距离为617/cni-330km=287/cm:

(2)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南京到北京的路程为s=1024km,时间为:t=13:15-9:15=4/i;

南京到北京的速度为:〃=;=当辔=256k7n";

(3)南京到徐州的路程为:s'=330km;

根据u=3可知,南京到徐州的时间为:t'=$=川八=L25/I=lhl5min;

CVZO4-Kt7l/n

故时间为:9:15+IhlSmin=10:30.

答:(1)徐州和济南的距离为287/on;

(2)列车由南京到北京的平均速度是256km";

(3)若列车从南京到徐州的平均速度为264km",则本次列车到达徐州站的时间是10:30.

【解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距离的大小;

(2)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南京到北京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速度的大小;

(3)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南京到徐州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时间。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从列车时刻表得出列车的始发时间、到站时间和路程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音调、响度音色疏密形

【解析】解:

(1)由图可知,三个声音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在相同的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频率相同,音

调相同;但波形是不同的,即音色是不同的;

(2)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波形越密,则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可以通过观察波形的疏密

程度来知道声音的音调特性;波的形状不同,音色不同,所以音色是由波形的不同反映出来的。

故答案为:(1)音调、响度;音色;(2)疏密;形。

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三个特征的区分,难度不大,要掌握。

22.【答案】解:过井沿的边缘和青蛙的眼球画出进入青蛙眼睛最边缘的两条光线,如图所示,可

见“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解析】根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画出边缘的两条光线,即青蛙看到的范围。

本题考查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比较简单,是一道基础题。

23.【答案】在相同的时间内,摩托车比自行车通过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的快些通过相同

的路程,摩托车比自行车所用的时间短,所以摩托车运动的快些

【解析】解:

(a)图中:自行车与摩托车的行驶时间相同,在相同的时间内,摩托车比自行车通过的路程长,所

以摩托车运动的快些;

(b)图中:自行车与摩托车行驶的路程相同,通过相同的路程,摩托车比自行车所用的时间短,所

以摩托车运动的快些。

故答案为:在相同的时间内,摩托车比自行车通过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的快些;

通过相同的路程,摩托车比自行车所用的时间短,所以摩托车运动的快些。

在没有学习速度之前,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一种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路程长,运动快;另一种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少,运动快。

本题考查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探究运用了比较思想和控制变量法。

24.【答案】AD

【解析】解:

A、由图像可知,0-5s,甲车的路程小于乙车的路程,根据〃=;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

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

B、0-15s,两车的路程相同,根据〃=: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8错误;

C、在15-20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0,因此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C错误;

D、0-25S,甲车的路程大于乙车的路程,根据。=;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故。正确。

故选:AD»

A、由图像可知,0-5s,甲车的路程小于乙车的路程,根据可知两车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关

系;

B、0-15s,两车的路程相同,根据"=;可知两车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

C、在15-20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0,因此乙车处于静止状态;

D、0-25s,甲车的路程大于乙车的路程,根据。=;可知两车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从图中得出有用信息。

25.【答案】C

【解析】解:因为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

路,因此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三盏灯的亮与灭,三盏灯的连接方式可能是并联,也可能是串联。

故选:Co

在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上的

开关只控制支路。

本题考查串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注意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并联电路中,干路上

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上的开关只控制支路。

26.【答案】A

【解析】解:A、根据题意,Si、52都关上时(相当于闭合开关),电路连通,车厢中指示牌内的指

示灯才会发红光,4符合题意;

8、两开关并联,任意闭合其中一个开关,灯发光,B不符合题意;

a当Si、52都关上时,电源短路,是错误的,c不符合题意;

D、只闭合工时、电源短路,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4。

只有当两间厕所的门都关上时,车厢中的指示牌内的指示灯才会发光,故两个开关应当串联后,

再与电灯串联。

本题考查根据要求设计电路,注意电源不能短路。

27.【答案】D

【解析】解:

4、滑动变阻器的4、B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则接入电路的电阻是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移动滑

片时,电阻不变,故A错误。

8、滑动变阻器的C、D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则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移动滑片时,接入的电阻始

终为0,故8错误。

C、滑动变阻器的4、C接线柱接入电路,当滑片向左滑动时,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长度变短,所以

电阻减小,故C错误。

。、滑动变阻器的B、。接线柱接入电路,当滑片向左滑动时,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长度变长,所以

电阻增大,故。正确。

故选:D。

滑动变阻器使用时,接线柱的选取要一上一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取决于电阻丝

接入电路的长度,要使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就要使电阻丝接入电路

的长度变长,由此入手分析。

能够了解滑动变阻器不同接线方式所产生的对应现象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28.【答案】C

【解析】解:4、樟脑球由于分子的运动,外层分子慢慢扩散到空中(升华)则使体积减小,所以力能

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解释;

8、醉酒驾驶员使驾驶室充满酒精味,因为酒分子的运动,故8可以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解释:

C、尘土虽小,但仍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固体小颗粒,故C无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

。、白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说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可以解释;

故选:CO

分子动理论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内容的理解情况,需要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后进行解答。

29.【答案】B

【解析】解:

A、(TC的水和(TC的冰,温度相同,说明分子动能相同,而体积不同,说明分子势能不相等。所以,

内能不相等。故A错误。

BCD、冰熔化成水时要吸热,0汽的水具有较多的内能。故C、。错误,8正确。

故选:B。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具有的能,它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分子动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温度,分子势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体积。

30.【答案】B

【解析】解:

A、阳光晒石头,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3、锯木头时锯条变热,是因摩擦(克服摩擦力做功)而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C、用热水袋取暖,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暖气使房间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

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

低温部分。

此题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识记能力,做对题的前提是熟记这些知识点,并灵活进行运

用。

31.【答案】。

【解析】解:

A、吸盘能吸在玻璃上,是因为吸盘内是真空,外部由于受大气压强而吸附在玻璃上,故A错误;

以尘土飞扬,是悬浮在空气中的较小固态颗粒,不是分子在运动,故B错误;

C、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故C错误;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所以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故。

正确。

故选:D。

(1)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且分子之间有间隙;

(3)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掌握情况,需要加强记忆内容的训练。

32.【答案】B

【解析】

【分析】

(1)太阳只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恒星;

(2)分子间是有间隙的,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难被压缩;

(3)宏观物体的间隙不是分子间的间隙;

(4)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本题考查关于宏观宇宙和微观粒子的有关知识,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解答】

解:4、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

8、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液体难以被压缩,故B正确;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

。、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大的是原子,最小的是电子,故力错误。

故选瓦

33.【答案】D

【解析】解:4、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扩散越快,故A叙述正确;

反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故8叙述正确;

C、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扩散运动,

故C叙述正确;

。、在太空中,物质的分子仍然会运动,所以扩散现象不会消失,故。叙述错误。

故选:D。

扩散是指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一切物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本题考查扩散现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扩散现象的本质。

34.【答案】D

【解析】解:二极管是由硅和错等材料制作成,而硅和错是半导体材料。

故选:Do

新型材料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占据着主要地位,现代社会正在距离构建节约型社会。新型材料能够

为人类节约很多能源。

本题考查的是半导体的特点,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半导体具有单向导电性。

35.【答案】比热容

【解析】解:夜间空气的温度较低,向秧田中多灌些水,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可以在夜间

释放热量时,尽量使秧苗的温度不至于过低,防止冻坏,起到保护秧苗的作用。

故答案为:比热容。

根据题目要求,要保护秧苗夜间不被冻坏,就必须让秧苗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程度,不至于太低。

这就需要利用水对其放热。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水的比热容较大。与其他物质相比,水吸收或释放相同热量后,温度

变化比较小,对保护秧苗有重要作用。

本题考查学生对比热容定义的理解能力,属于基础知识。

36.【答案】并越大

【解析】解:家庭电路中电灯、电视机、电冰箱等用电器之间是互不影响的,根据并联电路的特

点可知,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同时使用的用电器越多,即并联的电阻越多,则总电阻越小,根据尸=丫可知,总功率变大。

R

故答案为:并;越大。

知道家庭电路各用电器因工作时不能相互影响,因而用电器之间是采取并联连接的。

同时要掌握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电阻之间的关系,知道并联的支路越多,总电阻越小,根据p=

人可知总功率变大。

R

本题考查家庭电路的电压值。家中用电器为了相互不影响而采用了并联的连接方式。

37.【答案】空气12030

【解析】解:(1)四冲程柴油机的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气体是空气;

(2)飞轮转速是3600r/m讥=60r/s,表示每秒飞轮转动60圈,要经过120个冲程,对外做功30次;

故答案为:空气;120;30o

(1)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气缸的气体是空气:

(2)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在一个工

作循环中曲轴转2圈,飞轮转2周,做功一次;

掌握热机的四个冲程的工作特点以及内燃机四个冲程的工作过程,理解并用好:内燃机一个工作

循环,4个冲程,燃气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返2次,飞轮转动2周。

38.【答案】两个玻璃瓶变成红棕色;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解:

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观察到上下两个玻璃瓶变成红棕色,说明分子在不同的做无规则运动;

由题意可知,图甲中,虽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是它也会运动到上面的瓶子内,这

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两个玻璃瓶变成红棕色;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

运动。

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运动特点和其相关因素的掌握情况,需要对分子动理论加强记忆方面的训练

39.【答案】小温度

【解析】解:因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灯泡发光时,温度高,电阻大;不发光

时,温度低,电阻小。

故答案为:小;温度。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本题考查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属于基础题。

40.【答案】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力

【解析】解: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钢棒很难被拉伸,

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故答案为: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力。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的作用力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41.【答案】52;S,、S3;S2>S3

【解析】解:(1)当闭合开关$2,断开开关S1、S3时,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后依次经过两盏灯泡,

则它们是串联在一起的;

(2)当闭合开关Si、S3,断开S2时,电流分别经过两灯泡,则它们是并联在一起的;

(3)当S2、S3同时闭合时,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电源正极流入电源负极,形成电源短路,这种

电路是绝对不允许的.

:

故答案为:52;Si、S352、S3.

(1)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流通路径;而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从正极出发,有多条流通路径,

最后都汇合到电源的负极.

(2)电源短路是指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在一起,电源短路是绝对不允许的.

解决此类电路问题的关键是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结合题意选择合适的开关组成符合题意的

电路图;注意电源短路是绝对不允许的.

42.【答案】比热容蒸发(汽化)

【解析】解:(1)因为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就是说一定的水降低一定的温度放热最多,其他物质

都没有它多.

(2)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汽化吸热的原因.

故答案为:比热容;汽化.

(1)根据水的比热容进行判断.

(2)根据汽化吸热的特点进行分析.

考查了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和汽化吸热的特点.

43.【答案】负;负。

【解析】

【分析】

(1)正负电荷的规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

电荷是负电荷;

(2)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少了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

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

用毛皮摩擦硬橡胶棒后,硬橡胶棒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