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4-02-02地球上水的化学性质目录contents水分子结构与特性自然界中水存在形态及转化地球上水资源分布与特点天然水体中化学成分及作用地球上水化学性质应用领域301水分子结构与特性
水分子组成及表示方法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化学式为H₂O。水分子呈V形结构,其中氧原子位于中心,两个氢原子分别位于两侧。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但氧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更强,使得氢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氧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水分子中的共价键为极性共价键,即电子云偏向氧原子一侧,导致水分子具有极性。极性使得水分子在电场中会发生取向,形成偶极矩。偶极矩的存在使得水分子之间可以相互吸引,进而影响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极性共价键与偶极矩氢键的存在使得水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同时也影响了水的密度和粘度等物理性质。氢键还对水的溶解性、电离平衡等化学性质产生重要影响。水分子之间可以通过氢键相互吸引,形成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作用及其影响水作为溶剂时,可以发生溶剂化作用,即溶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溶剂化物。这种作用对于理解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化学反应速率具有重要意义。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以溶解许多物质,如盐类、糖类等。水的溶解度与其极性有关,极性分子更容易溶解在水中。溶解度与溶剂性质302自然界中水存在形态及转化水蒸气,存在于大气中,是气候变化和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气态水液态水固态水主要存在于江河湖海、地下水、生物体内等,是地球上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冰、雪、霜、雹等,广泛存在于地球的两极、高山及寒冷地区。030201气态、液态和固态水存在形式03气态与固态之间的转变在特定条件下,如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遇冷时直接凝华成固态的雪或霜;雪或霜在加热时直接升华成气态的水蒸气。01液态与气态之间的转变水在加热到100℃时沸腾,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遇冷时凝结成液态水。02液态与固态之间的转变水在0℃以下时结冰,液态水变成固态冰;冰在加热到0℃以上时融化成液态水。三相转变条件与过程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在遇冷时凝结成云,云再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到地表。大气圈中的水循环地表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等作用进入大气圈,再通过降水返回地表;地下水通过渗透、流动等方式与地表水相互交换。水圈中的水循环岩石中的水分通过渗透、溶解等作用进入地下水系统,再通过泉水、河流等方式返回地表。岩石圈中的水循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水循环123通过摄取食物和饮水获得水分,同时细胞代谢也会产生水分。生物体内水分来源通过排泄系统(如肾脏、皮肤等)将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生物体水分排出生物体具有一套复杂的水分调节机制,包括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等,以应对不同环境下的水分需求。生物体水分调节机制生物体内外水分平衡303地球上水资源分布与特点地球上水资源的总量中,海水资源占据绝大部分,约占总水量的96.5%,而淡水资源仅占约2.5%。在淡水资源中,又有很大部分以冰川、永久积雪和永冻层的形式存在,难以被人类直接利用。实际上,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极小部分。淡水资源和海水资源比例各大洲及国家地区间的水资源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例如,亚洲和欧洲的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而非洲和澳大利亚的水资源则相对匮乏。在国家地区间,一些国家和地区拥有大量的水资源,如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等,而一些国家和地区则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如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各大洲及国家地区间差异比较季节性变化和长期趋势分析水资源的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一般表现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于地球的气候和气象条件所决定的。从长期趋势来看,全球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日益显著。例如,全球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进而影响到淡水资源的供应和分布。人类活动对地球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水资源的枯竭和短缺;二是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影响到水资源的质量和可利用性。为了保护地球水资源,人类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等。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水资源危机。人类活动对地球水资源影响304天然水体中化学成分及作用钙离子(Ca2+)天然水体中常见的阳离子,参与水体的硬度和碱度的形成,对水生生物骨骼和壳体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镁离子(Mg2+)同样是天然水体中的重要阳离子,影响水体的硬度和碱度,对植物生长和水生生物代谢有重要影响。碳酸氢根离子(HCO3-)天然水体中主要的阴离子之一,与钙、镁等离子形成碳酸盐,维持水体的酸碱平衡,对缓冲水体pH值变化有重要作用。主要离子成分(如Ca2+、Mg2+、HCO3-等)天然水体中包含多种微量元素,如铁、锰、铜、锌等,这些元素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有重要作用,但过量时也可能造成污染。天然水体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和水生植物的分泌物等,有机物含量过高时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等问题。微量元素和有机物含量有机物含量微量元素天然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能够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将污染物降解或转化为无害物质。自净能力天然水体的自净机制包括稀释、扩散、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微生物降解等过程,这些过程共同作用使水体保持相对清洁。自净机制天然水体自净能力及机制有毒有害物质01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等污染物质排入天然水体后,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作用,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富营养化物质02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等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排入天然水体后,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等问题。重金属离子03采矿、冶炼等工业活动产生的废水往往含有重金属离子,这些离子排入天然水体后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作用,并通过食物链累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污染物质对天然水体影响305地球上水化学性质应用领域冷却剂水因其高比热容而被广泛用作工业冷却剂,吸收并带走机械、设备等产生的热量。锅炉用水在火力发电厂等场所,水被加热成蒸汽,推动涡轮机运转发电。溶剂和反应介质水在许多化学反应中作为溶剂或反应介质,参与或促进反应的进行。工业生产中冷却和加热过程水是农业灌溉的主要来源,为作物提供必要的水分。灌溉用水通过调节土壤的水分状况,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提高土壤肥力。土壤改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进行灌溉,实现水肥一体化,提高肥料利用率。水肥一体化农业灌溉和土壤改良饮用水处理通过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工艺,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卫生。卫生标准制定根据水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和性质,制定相应的饮用水卫生标准,保障公众健康。水质监测对饮用水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确保供水安全。饮用水处理及卫生标准制定环境监测污水处理水生态修复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环境保护和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