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练习题精选汇编1
【黑龙江龙东】
一、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
明月出天山
①月亮给人的一般印象是温柔、朦胧、美丽的,但它也有雄浑、苍凉、悲
壮的一面。记得小时候读的第一首写月亮的诗是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
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眼中的月亮是苍茫、雄浑、伤感的。
②原来月亮之美也是有婉约和豪放之分的。有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有
人望月问天,拍遍栏杆。李白不愧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第一个将雄伟壮阔
的天山和光明浩荡的月亮连接起来,展开了一个宏大的场景,从而也打开了
我们心境的另一扇窗户。我喜欢这个意境,这和我的阅历有关。大学一毕业
我就被发配到西北,那时,工作不定,常一个人在黄河边,看月涌大河流,
不知人往何处去。
③我曾在一首诗里说道“从来豪气看西北,涛声依旧五千年”。虽然同是
一个月亮,但我总觉得西北的月亮比江南的圆,圆得结实、明朗、直爽,不
朦胧、不矫情。古来西北多为征战、流放之地,又加上自然条件的辽阔苍茫,
人生存之艰难,所以在西北看月与在江南不一样,豪放多于婉约,家国情怀
多于儿女情长,自有几分悲壮与苍凉。名句如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
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如白居易的“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
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④西北我去过多次,西北月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20世纪80年代初,
石河子是一片刚开发的绿洲,全市人口平均年龄才20多岁,充满朝气。我在
那里采访并过中秋,月光中的农垦新城像一位熟睡的少女。20世纪90年代
访伊犁,夜色中庄严的林则徐纪念馆就是一座沐浴着月光的历史丰碑。前几
年还去过一次帕米尔高原,群山起伏,明月朗照,我已分不清这是地上的山
还是月亮中的山。
⑤其实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就是因为它照到了西北,照进了我的心房。不
管走到哪里,当我抬头望月时,总会想起西北那雄浑的大漠,那连绵的天山,
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还有那里的葡萄、歌舞和馍。
第1页共48页
⑥明月出天山,天山的月亮最圆、最纯、最明亮。
(选自梁衡作品,有删改)
1.(3分)结合文章,分别概括李白和“我”对月亮的印象。
2.(2分)写出第②段中“心境的另一扇窗户”的含义。
3.(4分)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的语句。
不管走到哪里,当我抬头望月时,总会想起西北那雄浑的大漠,那连绵的天
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还有那里的葡萄、歌舞和馍。
4.(5分)结合全文写一段话,描写出你心中的月亮,并借月抒情。(不少
于30字)
参考答案
1.李白:苍茫、雄浑、伤感的;“我”:圆得结实、明朗、直爽,不朦胧、
不矫情。
2.李白诗歌的雄浑与苍茫,让我们明白了如何去面对坎坷,面对生
活。
3.这个句子运用象征的写法,借月写人,表达了作者对西北拓荒者的无私
奉献、西北人所特有的坚强精神的赞美。
4.自古以来那些征战、流放西北的人们,那些开发大西北的拓荒者们,面
对恶劣的自然与生活条件,他们都表现出一种坚强与豪迈,他们守卫并开拓
疆土,他们像天空的月亮一样辽远、孤寂,但毫不吝惜地为后人播撒光明和
希望。
【湖北武汉】
第2页共48页
二、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
光荣的父辈
①近来屡被问及,儿子出生,你有何变化?
②我想了想,说,儿子到来,我的忧愁成倍增加。这不完美的生活环境,这
不及格的现实世界,这群不称职的父辈,为新生命埋伏了太多的敌人。而婴儿却
被蒙在鼓里,他们从完美的大自然母腹中,从最柔软的乌托邦里,满心欢喜地跑
来,嘴角挂着幸福的微笑。
③婴儿,那么“小”又那么“新”,这让他们有了一抹无辜和神圣,足以让
天下人心生爱怜并自惭形秽。在赤裸的婴儿身上,你看不到年份、时代和社会的
蛛丝马迹,今天“哇哇”大哭的这个婴儿,和一千年前的那个婴儿是同一个,并
无二致,博客上,有网友留言,说:“你头像的娃娃照片和我家娃姓特像!"我
激动她回复:“婴儿都非常像,我觉得,婴儿是天下人共同的孩子……”生命在
很小很小的时候,都非常像,他故意让你分不清谁是谁家的,这很好,这样,孩
子就能轻易缴获天下人的爱怜。是的,自从儿子降生,我看每个婴儿的目光都是
一样的,心里的柔软都是一样的。那微小的体重,会激起你心里巨大的水花,你
会有一种甜蜜的沉重和责任感;那汪从未滑过阴影的眸子,会增添你奋斗的冲动
和正义感,你会陡然觉得,作为“父辈”,自己就像一棵树,高大而正直,身披
霞光
④儿童节前,一家报纸约我写点话,给初来乍到的小人儿,其实,我对孩子
没啥可说的,我想的是自己的同类——为人父母者。
⑤在家庭单元内,在一对成人和亲子之间,爱,显得崇高而结实,每个人都
爱怀里的孩子,孜孜以求
他的前途和未来,皆甘愿含己哺子,以自己的亏损来滋补孩子。但若换个角
度,跳出血缘和家族,论及所有父母和所有孩子,一代人和下代人之间的全盘关
系时,荒谬来了,这群父辈竟是最自私,冷漠,贪婪和不可理喻的。睁眼看看吧,
他们决心把一个怎样的世界交付给后代呢?疯狂地采掘、吞噬、排泄、挥霍,毁
坏、透支,江河、土壤、森林、矿产、能源,海洋乃至大气……除了亿万吨垃圾,
他们可曾想给后代留下什么?可居住土地锐减,大量淡水被污染,也许将来,连
新鲜空气都要像牛奶一样装进袋子里了,谁有钱谁就多吸几口。难道我们今天对
第3页共48页
孩子的期许,对其学业和智力的督促,就是指望在未来的生存大战中,自家孩子
能优先享受那袋空气吗?
⑥是时候了,我们该超越血缘和家族对“爱”的观念的限制,换一种大视野
和大逻辑,用“家园”替代“家庭”,用“家国”替代“家族”,让“爱”在天
下父母和天下孩子之间重新铺开,这才是父母能给孩子的大爱。
⑦我们能给孩子的最贵重的礼物是什么?不是存折、股权、房产、门第,是
尚能提取的蓝天。净水、森林、祖宗家底!是一个被健康的制度、法律、契约、
美德所扶正的杜会!你以为他躲得过贫国即能躲过毒大米,毒豆芽、毒牛奶、毒
空气吗?后人可重复我们的爱,但不应重复我们的恨,不应重复我们的愤怒和冒
烟的心情。
⑧当现在的生活在很多方面不及格时,我想,我们必须奋斗,必须投身于改
变,有些任务应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完成,否则在未来人的眼里,我们将不是让人
尊敬的老人,我们将配不上岁月的爱戴。怀抱决心、共识和紧迫感行动起来,为
天下孩子尽一项集体义务。这样的一代父辈,才能分娩出下一梯队的美好人生,
我们对子孙的祝福才诚实有效,我们才是怀揣真爱的父辈,才是光荣的一代父辈。
(原文/王开岭,基于命题需要改写)
1.第②段中,作者面对新生命的降临却说“我的优愁成倍增加”,请简要
概括其原因。(4分)
2.第③段中,作者强调婴儿的相同相似,其意图是什么?(6分)
3.第⑤段中,作者说“荒谬来了”,这里的“荒谬”指的是“父辈”什么
样的行为?请简要概括。(4分)
4.作者认为,“父辈”该怎么做才算是“光荣的父辈”?请结合⑥〜⑧段内
容分条概括。(6分)
第4页共48页
参考答案
1.新生命将面临很多危险却浑然不知。
2.(1)点明“婴儿是天下人共同的孩子"。(2)唤醒“父辈”对天下孩子的责
任。
3.一方面谋划孩子的前途和未来,另一方面却破坏天下孩子的前途和未来。
4.(1)超越血缘和家族去爱天下孩子(改变观念)。(2)给天下孩子一个
良好的生存空间(奉献礼物)。(3)赶快行动起来去改变现状(做出行动)。
【江苏连云港】
三、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
拣麦穗
张洁
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身
后拣麦穗了。那篮子显得太大,总是磕碰着我的腿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交。
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
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重新掉回地里去。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
大雁也会拣麦穗了。”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
穗做哈?"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
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
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说:“我要嫁那
个卖灶糖的老汉!”
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笑啥嘛!我生气了。
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
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
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
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剃得像半个葫芦样的
后脑勺上的长长的白发,便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第5页共48页
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说:“娃呀,你要给我
做媳妇吗?”“对呀!”
他张着大嘴笑了,露出了一嘴的黄牙。他那长在半个葫芦样的头上的白
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着。“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他把旱烟锅子朝鞋底上磕着:“娃呀,你太小哩。”
“你等我长大嘛!”
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士啦。”
听了他的话,我着急了。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我那淡淡的眉毛,
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了我的手里。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咧着嘴笑了:“你
别死啊,等着我长大。”他又乐了。答应着我:“我等你长大。”
这以后,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一块灶糖,
一个甜瓜,一把红枣还乐呵呵地对我说:"看看我的小媳妇来呀!”
我渐渐地长大了。到了知道认真地拣麦穗的年龄了。懂得了我说过的那
些个话,都是让人害臊的话。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
小媳妇了。不过他还是常带些小礼物给我。我知道,他真疼我呢。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
会送他好远。我站在土坎坎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
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这时,我
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
有一年,过腊八的前一天,我约摸着卖灶糖的老汉,那一天该会经过我
们村。我站在村口上一棵已经落尽叶子的柿子树下,朝沟底下的那条大路上
望着,等着。那棵柿子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
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树梢上,才
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雨打下来,雪压下。
路上来了一个挑担子的人。走近一看,担子上挑的也是灶糖,人可不是
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
去了。
第6页共48页
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
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可是我却哭了,哭得很伤心。
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
后来,我常想,他为什么疼爱我呢?无非我是一个贪吃的,因为生得极
其丑陋而又没人疼爱的小女孩吧?
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除了母亲以外,再也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
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
(选自《张洁文集》,有删改)
1.从文章第一段,你读出一个怎样的“我”?(3分)
2.依据文章内容填写,在“我知道,他真疼我呢”之后,“我”对卖灶
糖老汉的情感变化。(2分)
依恋----()----期盼----()----怀念
3.简要概括卖灶糖老汉这个人物形象。(3分)
4.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4分)
(1)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
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从描写角度)
(2)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
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从修辞角度)
5.文中两处提到一个小火柿子,试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3分)
6.请探究本文作者表现出的情感意蕴。(4分)
第7页共48页
参考答案:
1.①穷困。生活贫穷,小小年纪就要跟着姐姐捡麦穗。(1分)
②幼小。人小篮子大,总是跌跤,拣不了多少。(1分)
③天真可爱贪玩。看不到麦穗,总是被蚂蚱蝴蝶吸引。(1分)
2.(2分)担心伤心
3.(3分)①年老丑陋②慈祥乐观③生活艰辛,饱经风霜④内
心纯朴善良⑤无私关爱他人(答出三点即可)
4.(4分)
(1)(2分)运用肖像与神态描写,刻画出了人物的苍老与内心的慈祥。
(2)(2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眉毛拧成疙瘩的皱巴的脸比成核
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着急担心的情态。
5.(3分)
①第一次出现,“红得透亮”的小火柿子暗示“我”对老汉到来的期待。
②第二次出现,得知老汉去世,以乐景写哀情,“喜盈盈”的小火柿子
反衬“我”的悲伤。
③“红得透亮”的、经风霜不落的小火柿子代表“我”和老汉之间纯净
美好的感情。
④小火柿子象征老汉饱经风霜、孤独寂寞的人生际遇。
⑤“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喻示“我”和老汉共有的孤独感。(答出三点
即可)
6.(4分)
①对人与人之间朴素而美好的感情的珍视
②对给了“我”温情与关爱的卖灶糖老汉的怀念
③对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的怀念
④对在贫穷和寂寞中形成的友情的珍视
⑤对不带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无私之爱的歌颂
⑥对人世间温情的渴望(答出四点即可)
【辽宁营口】
四、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
第8页共48页
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
潘玉毅
“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清明到,风一起,梨花便纷纷从枝头落
下,簌簌有声。顷刻间就白了地面,白了人间。
②外公过世已经十余年了,至今我仍会经常想起他。
③小时候,我是一个十足的“跟屁虫”,成天不是粘着外婆,就是跟着
外公。偶尔我也会随着他们一起插秧,但总是插得横七竖八,能不能成活都
充满了悬念。但外公从来不说什么,任由我随意发挥。即使有路过的乡亲提
醒说:“这样插秧怎么可以,影响收成啊!”外公也权当没听见。
④外公是个退伍军人,平日里话很少,有时他一天下来所说的话,扳扳
手指都能数得过来。他就像一头老黄牛,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整天在地里
忙活。那时我们吃的花生、毛豆、蚕豆、范菜……但凡餐桌上能见到的蔬菜,
基本都是外公自家种的。小时候,我最爱跟着外公去田间地头。在那里,我
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
一颗花生……在那片天然的乐园里,连泥土的气息都是那么清新芬芳。
⑤除了种地,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戏。只要不是农忙时节,但凡本村或邻
村来了戏班子唱戏,他都会欣然前去,一次不落。外公看戏,有时也会带上
我。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戏台上“咿咿呀呀”唱的都是些什么,并不了解其中
的趣味所在。而外公每次都津津有味地看到散场才离开,当我问他戏曲的内
容时,他才会简单地解释两句。那时一台戏结束时,很多观众都会往台边预
置的篮子里投钱。我问外公,为什么散戏时,大家要往台上撒钱呢?外公说,
那些演员出来讨生活不容易,挣些钱全凭乡亲们捧场。与很多观众不同,外
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
⑥后来,彩色电视在乡村普及起来,戏班进村的次数就少了。外公感慨
地说:“电视的画面精致是精致,可是没有现场看戏的气氛和感觉。”每当
这时,他便会讲传统戏文给我听,像锡剧《珍珠塔》“方卿见姑娘”选段便
是我从外公那里听来的。很多年以后,当我跟外婆说起这些往事时,她都不
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外公从不曾同她分享过,她自然也想象不到一个不苟言
笑、沉默寡语的老头子是如何酣畅快意地对孙辈讲戏。其实,我们生活中并
第9页共48页
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
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她开出园外。
⑦在漫长的一生里,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无数条路,但总有一条路是我
们记忆和情感的归宿。从外婆家去公交车站的那条路,我已记不清走过多少
次了。每次我离开外婆家时,外公都坚持要送我。短短的一段路,外公静静
地推着自行车,与我同行。一路无言,但我的心里却是温暖且湿润的。后来,
外公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仍执意送我。明明推车的动作越来越迟钝,他却
还是慢慢地随我走完去往车站的那条路。
⑧外公过世时,我尚在外地读大学。外婆怕影响我学习,便叮嘱家里人
说:“阿毅离得那么远,就不要告诉他了。”所以我连外公的最后一面都没
有见上,当我放假回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眼前像20年积攒的梨花同时飘落般,
一片雪白。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时光可以倒流,让我再看外公最后一眼。可
是人生的路,并没有返程票。
⑨窗外,繁茂雪白的梨花不断地撕扯着我的记忆。我发现自己还有好多
话想要说,却不知该如何继续。这一刻,我已被回忆吞没。
⑩外公,您看那人间四月正梨花似雪……
1.选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外公对我的爱?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
2.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列词句(4分)
(1)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抑。
(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2)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
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2分)
3.分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
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
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第10页共48页
4.选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3分)
5.选文中的外公是个怎样的人?(3分)
参考答案:
1.(3分)任由“我”将秧苗插乱,从不说“我”(1分):带“我”看戏,
给“我”讲戏(1分):每次离开他家,都坚持送“我”到车站(1分)。
2.(4分)(1)“轻轻地”修饰“放”,写出外公放钱时动作之轻,表
现了外公态度的庄重(1分),突出了他对演员的理解和尊重(1分)。
(2)运用排比修辞(1分),描绘了“我”跟随外公在田间地头玩耍时,
欣赏到了大自然的有趣、美好,突出了“我”童年的快乐。(1分)。
3.(3分)生活中,一类人不善言辞,却不乏对亲人的爱,也有自己的爱
好专长(1分),这使得他们的内心丰盈美好(1分),而且在恰当的时机,
这种丰盈美好就会显现出来(1分)。
4.(3分)照应文题和开头,结构严谨(1分):用第二人称直抒胸腿,
表达了对外公的深切思念(1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1分)。
5.(3分))沉默寡言,吃苦耐劳,尊重他人,疼爱晚辈,有自己的爱和
喜好。(答出3点即可)
【山东潍坊】
五、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
第11页共48页
春夜奇遇
汤素兰
为给父亲扫墓,小林医生在清明节前一天回到了大山里的老家。父亲老
林生前是乡村医生。在家里开了一家小小的“林氏诊所”。现在父亲过世七
八年了,“林氏诊所”的铜牌还挂在院门外的墙上。七八年的风吹雨淋,钢
牌上有的地方生了铜锈,有点暗淡了。
小林每打开一道门、推开一扇窗,就好像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小时候,
父亲总是忙,白天给人看病,晚上也常常要接诊或者出诊。他记得。西厢的
房子,外间是药房,里间的门大多数时候还挂着锁,父亲叮嘱他不要随便进
去。有一天下午天快黑的时候,小林等父亲走远使偷偷地取出钥匙打开了里
间的门。在昏暗中,小林看见一只长得像小鹿一样的动物,脑袋和一只眼睛
包着棉纱,扎着绷带。小林打开门的时候,那个动物显然受了惊吓,发出一
声响亮的叫声,一头撞翻小林,逃走了。父亲去世几天后。小林终于再次将
这间神秘的房子打开,发现父亲竟然在这间昏暗的房子里装了无影灯,还有
一张手术台,这让小林大吃了一惊。
小林家的房子在村子西头最靠近大山的坡地上。西边靠山,只有上山的
小路,并没有人来往。除了朝南的院门,父亲还在后院的西边院墙上开了一
道小门,小门装了铜铃,铜铃上系着一根棕绳,棕绳一直拖到地上。小林不
明白原因,他曾问过父亲,父亲说:“万一有从后院来找我看病的呢?他一
拉铃,我就能听到。“拉铃不是得伸出手来吗?谁的个子会这么矮,矮到地
上呢?”“以防万一吧。万一来的是个矮个子呢?”
小林沿着山坡上的小路朝父亲的墓地走去。一边走一边想:今年父亲的
坟上,是不是又会有花环?来到父亲的墓地,小林果然又看见——不知道是
谁,已经将一个用白桔木花和杨柳枝扎成的花环放在父亲墓碑前。父亲去世
后,每一年清明节,小林都发现,总是有谁比他更早来给父亲扫墓。他一直
不知道这个神秘的人是谁,但他很高兴看到父亲被人纪念。
这一天,一场雨阻断了回城的路,小林只好在家里住一晚上。半夜里、
小林好像听到丁零零的门铃声一直响个不停,小林迷迷糊糊地跋着拖鞋来到
后院,打开小门。在朦胧的月光下面,他看见一只大穿山甲背着一只小穿山
第12页共48页
甲站在门口。大穿山甲看到小林、立即把两只前爪放在胸前,长长的嘴翕动
着,急急忙忙地说话。小林竟然听懂了它的话。“啊,我家蜜宝有救了……”
小林抬头看向屋后的大山,他分明感到在静寂的山岭间有无数双眼睛正在充
满期待地注视着他,让他对自己能听懂穿山甲说话一点儿也不震惊。小林立
即从车子后备厢里拿出急救箱,把穿山甲带到西厢里间,打开无影灯,给小
穿山甲清理伤口、消毒,缝合。那只大穿山甲在手术台边上一边流泪,一边
唠叨:“老雅爷爷还说,要是老林医生还在,这孩子或许还有救。当年黄鹿
的脑袋被猎枪打开花,老林医生都将它救活了……”小林猛地一惊:“小时
候看到的原来是黄鹿呀!”穿山甲妈妈继续说:“每年清明节,它都代表我
们大家去给老林医生上坟。”小林医生恍然大悟。手术结束后,他吩咐穿山
甲妈妈:“回家以后要防止伤口感染,一周以后就可以拆线了。”“我到时
再来找您,行吗?"穿山甲妈妈问。小林医生本能地点了点头。
吃完早餐,小林便收拾好东西,发动了汽车。表婶问:“你怕是要过年
才回来了吧?”小林便说:“我下周末会回来呢。以后,我说不定每周末都
回来。毕竟,开车也就两小时……”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大睛天,山下的溪
洞里,茂密的春草染绿了溪水;山脚的水田里,成群的鸭鹅在尽情地嬉戏:
山坡的松林中,无数的小鸟用宛转的歌声赞关着融融的春光。当汽车快要驶
出屋前的坡道、转入山坡下的村道时,从汽车后视镜里,小林看到一只小松
鼠跳到院墙上,用尾巴擦着“林氏诊所”的铜牌,擦得铜牌在太阳下闪着铮
亮的光。
(选自《人民文学》2020年第6期,有删改)
1.穿山甲深夜来到“林氏诊所”求救并得到教治,虽出乎意料之外,却
在于情理之中,因为作者在前面做了铺势,埋了伏笔。请根据小说,填写下
面去格中空缺的内容。(2分)
铺垫或伏笔作用
(逃走的黄鹿包着棉纱,扎着暗示老林救治动
绷带。物。
(家在村头,最靠近大山,西方便动物来去。
门无人来往。
第13页共48页
(为动物求助创造
了条件。
(西厢里间有手术设备,小林
是医生。
2.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林氏诊所”的铜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3分)
3.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
山下的溪洞里,茂密的春草染绿了溪水;山脚的水田里,成群的鸭鹅在
尽情地嬉戏:山坡的松林中,无数的小鸟用宛转的歌声赞关着融融的春光。
4.《春夜奇遇》运用了童话中将动物拟人化的叙事手法,让动物与人沟
通交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2分)③后院西墙开小门,装门铃,系拖到地上的绳子。④为穿山甲
得到救治提供了医疗保障。(每点1分)
2.(3分)①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完整。②开头写“‘林氏诊所’的铜
牌”,引出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也暗示着诊所传统的中断。③结尾写“‘林
氏诊所'的铜牌”,凸显了小说主题,也预示着小林将继承诊所传统。(每
点1分。从“首尾对比”的角度将②③条综合作答亦可)
3.(4分)①用排比句式,充分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表达的气势和
节奏感。②用拟人手法,赋予了动物以人的特性,生动形象。(每点2分,
手法和分析各1分)
第14页共48页
4.(3分)①亦真亦幻,增加了阅读趣味,使读者深人了解动物。②可以
拉近主人公与动物的关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创造人与动物同为地球主
人的境界,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每点1分)
【上海市】
六、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①无边丝雨,飘飘洒洒,连绵山脉笼罩在雨雾中,那天,是我来这所偏远山
区小学支教的第一天。
②来之前我曾想,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我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或许能激
发出孩子们探索外界的信心,甚至改变孩子们的命运。
③不过在一展抱负之前,我得先面对自己的生活问题。下雨导致了停电,小
学里没有现成的床,幸亏我准备了睡袋。厨房里生锈的地锅满是污垢,第二天光
刷锅我仿佛就刷了一个世纪。更令人头疼的是没有自来水,只有一个盛水的桶,
桶里的水仅够洗漱、要是想做饭、洗澡,就得去校外打井水。
④每天放学后,送孩子们回家的时候,我会顺便家访。没想到,孩子们的上
学之路道阻且艰,尽管政府已经把山路修得很平整,但很多孩子更愿意走林间小
路,因为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穿行在树丛中的羊肠小路上,我明显
跟不上他们的步伐。
⑤孩子们会时不时给我讲一些奇特的事情,比如山林的深处有野鹿、银狐,
比如曾经有孩子上学途中从高高的山坡上滚下去,居然没有受伤……那些离奇的
传说赋予了这片天地中的人们充满灵性和浪漫的生命元素。
⑥这种浪漫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只是昙花一现。当我亲眼看孩子们闷着头大口
吃着缺油少荤的单调午餐时,我意识到这里的孩子们过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与无
奈,也明白了为什么一开始孩子们对我播放的有些纪录片提不起兴致。的确,面
对这些小小年纪就艰辛生活着的孩子,我没有资格要求他们去关心遥不可及的远
方和素不相识的人们。但我能做些什么?
第15页共48页
⑦支教的最后一天,为了给我送行,孩子们早早来到学校画黑板画、贴气球、
布置教室。他们的欢笑声像高原洁净的空气一般清新怡人,节目是孩子们提前好
几天排练的,每表演完一个,我都拼命鼓掌。
⑧欢送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孩子们悄悄出去了。起初我没有在意,后来发
现教室里人越来越少,门外响起呜呜哭声——整个走廊里都是蹲在地上哭的孩
子。我手足无措,不知道先去安慰哪一个。我不忍心面对他们,转身回到教室,
然而黑板上的字又一次刺痛了我,我疯狂地擦着满满一黑板孩子们写给我的话一
一“别走!留下来!”“留下来!别走!”任凭泪水恣意流淌。我真的太为难了!
⑨傍晚,坐在回程的高铁上,一位妈妈在给孩子指着远处美丽的红霞,孩子
笑着;旁边坐着的是被山区孩子触动了的我,远方生活着的是通过我看到了大千
世界的山区的孩子们。
⑩流年笑掷,未来可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1.下面对第①段环境描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点明“我”前去支教的时节是春季。B.交代“我”去支教的地点是偏远山
区。
C.为文章第③段停电情况的出现做了铺垫。D.烘托了“我”对支教工作的恐
惧心理。
2.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
是:o(2分)
3.阅读第④一⑥,完成下面的填空。(6分)
说说孩子们的生活(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生活状态造就了孩子们⑶,(4)的性
格。
4.第⑧段中说“我真的太为难了”,是因
为,(4分)
5.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含义。(5分)
参考答案:
第16页共48页
1.(3分)D
2.(2分)突出刷锅时间长,体现支教生活的艰难
3.(6分)
⑴孩子们上学之路道阻且艰(2分)
⑵孩子们的午餐缺油少荤,十分单调(2分)
⑶⑷坚忍、纯朴、乐观(写出任意两点,2分)
4.(4分)“我”看到孩子们伤心,不知如何安慰“我”舍不得孩子们,
但不得不离开
5.(5分)
评分说明:点明“念念不忘”的对象;揭示“必有回响”的两层含义。
【答案示例】“我”对孩子们念念不忘(孩子们对“我”念念不忘)。支教会
激发孩子们探索外界的兴趣,这是孩子们对“我”的回响。支教也促使“我”持
续地关注孩子们,这是“我”对他们的回响。
【四川达州】
七、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
海上的父亲
虞燕
父亲每每回家,都携一身淡淡的海腥味。他从来不会在家逗留很久,船
才是他漂浮的陆地。父亲眼前,大海浩瀚无边,深广动荡。
那艘木帆船,是父亲海员生涯的起始站。木帆船凭风行驶,靠岸时间难
以估算。比起身体遭受的痛苦,精神上的绝望更易令人崩溃——四顾之下,
大海茫茫,帆船在浪里翻腾,食物在胃里翻腾,跪在甲板上连黄色的胆汁都
吐尽了,停泊却遥遥无期。吐到几乎瘫软也得顾及船员们的一日三餐。木帆
船的厨房设在船舱底部,父亲一点一点地挪过去,船颠簸,脚无力,手颤抖,
他强忍身体的极度不适,淘米、洗菜、生火,实在受不住就蹲下来,靠在灶
旁缓一缓,或喝下一碗凉水等待新一轮的呕吐。吐完再喝,喝了又吐,如此
循环。
父亲跟我聊起这些时,一脸的云淡风轻,他说这是每个海员的必经之路,
晕着晕着就晕出头了,一般熬过一年就不晕了。
第17页共48页
也因为有这样一位海上的父亲,我跟弟弟从小的物质条件算是相对优越
的。小岛闭塞,交通不便,父亲带回来的东西,都是那么稀奇。
荔枝最不易保存,却是我的最爱。父亲每次去海南就会多买一些,装进
篮子,挂在通风的地方。到家需驶行一周甚至更长时间。他每天仔细地查看、
翻动荔枝,捡“流泪”了的吃掉,将还新鲜的留着,几斤荔枝到家后往往只
剩十来颗。看一双儿女吃得咂嘴弄唇,父亲不住叹气:要是多一些就好了。
父亲走出木帆船的厨房,是3年之后了。其时,木帆船已老旧,父亲被
调到了机帆船,锚泊系岸、海面瞭望、开舱关舱、手动掌舵、柴油机维护等
等,他早做得得心应手。船上经常会为争取时间连夜装货卸货,寒冷的冬夜,
父亲和其他船员奋战在摇摆不定的甲板上,一夜下来,他们原本古铜色的脸
被海水、雨水泡白了,皱皱的,像糊上去一层纸。脱掉雨衣后,一拳头打在
身上时,衣服上就会滴下水。
那是父亲海员生涯里的第一次生死历险。夜里11点多,父亲刚要起来换
班,突然听到一声天震她骇的“砰”,同时,整只船像被点着的鞭炮似的蹦
了起来。父亲的脑袋嗡嗡作响,五脏六腑都像是要跳脱他的躯体。触礁了!
他在第一时间冲了出去。船体破裂,过不了多久,海水将汹涌而入,将他们
卷入巨腹。
船长紧急下令,把船上能漂浮的东西全部绑在一起制成了临时“竹筏”,
大家伙紧张忙乱到来不及恐惧。
待安全转移到“竹筏”上,等待救援的父亲才感到后怕。环顾四周,大
海浩渺,黑得像涂了重墨,望不到一星半点的灯火。彼时正值正月,带着腥
咸味的海风凌厉地抽打着他们的躯体,父亲的额头却不停地冒汗。时间一点
点过去,他的绝望越来越深。老船员们不断地给他打气:一定要牢牢抓住“竹
筏”,只要有一丝生的希望就绝不放弃。幸运的是,天亮时,有一支捕捞队
刚好经过这片海域,救起了他们。
多年后,父亲早已被各种大大小小的惊险事故磨炼得处变不惊,而对于
留守岛上的人,担惊受怕却从未停止。每到台风天,母亲都会面色凝重她坐
在收音机前听天气预报。我跟弟弟敛声屏气,每一个字都似渔网上的铁坠子,
第18页共48页
拖着我们的心往下沉。直等到那来自茫茫大海的信息反馈,我们才在一次次
的确认中获得慰藉和力量。
我见过父亲在陆上生活的百无聊赖和郁郁寡欢。父亲所在的那艘2600吨
的大货船,货舱高达四五米,进出都必须爬梯子。几次爬进爬出后,不知道
是不是体力不支,父亲竟一个越起滑倒于货舱底部,导致手臂骨折,被送上
岸休养。待在家的父亲看起来羸弱而颓废,埋头从房间走到院子,又从院子
回到房间,一天无数次。他三番五次打电话给同事问船到哪了,卸货是否顺
利,什么时候返航。他像条不小心被冲上岸的鱼,局促、焦躁、魂不守舍,
等待再次回到海里的过程是那么煎熬。
就休息了一个航次,还未痊愈的父亲便急吼吼地赶回船上。母亲望着他
的背影咬牙道:“这下做人踏实了。”
我时常想起那个画面:水手长父亲右手提起撇缆头来回摆动,顺势带动
缆头做45度旋转,旋转2到3圈后,利用转腰、挺胸、抡臂等连贯动作,将
撇缆头瞬时撇出,不偏不倚正中岸上的桩墩。船平稳靠岸。父亲身后,大海
浩瀚无际,寂然无声。
(选自《读者》)2020年第11期,有删改)
1.海上生活磨炼了父亲,成就了父亲。请结合全文概括父亲的海上生活
经历。(3分)
2.按要求赏析下面的语句。(4分)
(1)每到台风天,母亲都会面色凝重地坐在收音机前听天气预报。我跟
弟弟敛声屏气,每一个字都似渔网上的铁坠子,拖着我们的心往下沉。(从
修辞角度赏析)(2分)
(2)水手长父亲右手提起撇缆头来回摆动,顺势带动缆头做45度旋转,
旋转2到3圈后,利用转腰、捉胸、抡臂等连贯动作,将嫩缆头瞬时摊出,
不偏不倚正中岸上的桩墩。(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第19页共48页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开头和结尾两处写景句有什么作用?(3分)
4.阅读全文,请围绕“船”一词,参照示例,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父亲这
一人物形象,(2分)
示例:荔枝-----颗颗荔枝,一路上的小心翻捡,看儿女食吃时的不住
叹气,都承我着父亲对子女细致深切的爱。
参考答案:
1.示例:父亲海员生涯的起点是做木帆船上的厨师,为着家人有较好的
生活条件辛苦工作;(1分)3年后,父亲成为机帆船的水手在风雨中历练;
(1分)多年后,被各种大大小小惊险事故磨炼得处变不惊的父亲已与海上
生活不能分离,成为了千吨货轮的水手长。(1分)(共3分)
2.示例:(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听到的坏消息比作渔网
上的铁坠子,形象地写出了我们当时心情的沉重和对父亲安危的担忧。(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库作业隐患排查与整改计划
- 2024年度铝合金船舶制造材料采购协议3篇
- 2025年BIM工程师之BIM工程师考试题库带答案(能力提升)
- 2024年度消防电源设备供应安装合同2篇
- 2025版新教材高考物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分层作业30机械振动
- 4 认识空气 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下册冀人版
- 2024年乳胶漆环保认证采购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桶装水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合同
- 2024版城市供水项目特许经营权合同3篇
- 2024版反担保合同:适用于跨境电商物流企业信用风险共担协议6篇
- 气相色谱检测器FID-培训讲解课件
-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教学课件
- 《HSK标准教程1》-HSK1-L8课件
- 幼儿园小班绘本:《藏在哪里了》 课件
- 上册外研社六年级英语复习教案
- 替班换班登记表
- 社会保险法 课件
- 阿利的红斗篷 完整版课件PPT
- 桥梁工程挡土墙施工
- 供应商质量问题处理流程范文
-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完整版)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