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钢筋新疆规范_第1页
高强钢筋新疆规范_第2页
高强钢筋新疆规范_第3页
高强钢筋新疆规范_第4页
高强钢筋新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J00000—2013XJJ000—2013建筑工程高强钢筋应用技术规程Strippingribrollingthreadreinforcingsteelbarconnectiontechnologystandard(征求意见稿)2013-00-00发布2013-00-00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1总则1.0.1为贯彻执行国家节能环保技术经济政策,做好高强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推广应用,合理选用和使用高强钢筋,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导则。1.0.2本导则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房屋和一般构筑物中配置300MPa、400MPa、500MPa级普通钢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本导则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特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1.0.3本导则根据自治区推广应用高强钢筋实施方案的原则,依据现行国家及行业工程建设标准制定。1.0.4在建筑工程中宜优先选用400MPa、500MPa级热轧带肋钢筋作为纵向受力的主导钢筋,用HPB300级光圆钢筋取代HPB235级光圆钢筋;淘汰335MPa级带肋钢筋;逐步淘汰抗震性能指标差的冷轧带肋钢筋。1.0.5设计单位要按照高强钢筋推广应用的目标和进程,加强工程设计管理。到2013年,淘汰235MPa级光圆钢筋和335MPa级带肋钢筋,将光圆钢筋的强度等级从235MPa提高到300MPa,优先使用400MPa级高强度带肋钢筋,积极推广500MPa级高强度带肋钢筋。同时配套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充分发挥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受力的作用机理。1.0.6普通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2.1.1钢筋混凝土结构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

配置受力普通钢筋的混凝土结构。2.1.2普通钢筋steelbar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各种非预应力钢筋的总称。2.1.3高强钢筋highstrengthsteelbar屈服强度达到400MPa级及以上的带肋钢筋。2.1.4热轧光圆钢筋hotrolledplainbars经热轧成型并自然冷却,横截面通常为圆形,表面光滑的成品光圆钢筋。2.1.5热轧带肋钢筋hotrolledribbedbars按热轧状态交货的带肋钢筋。其金相组织主要是铁素体加珠光体,不得有影响使用性能的其他组织存在。2.1.6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hotrolledribbedbarsoffinegrains在热轧过程中,通过控轧和控冷工艺形成的带肋钢筋。其金相组织主要是铁素体加珠光体,不得有影响使用性能的其他组织存在,晶粒度不粗于9级。2.1.7余热处理带肋钢筋remainedheattreatmentribbedsteelbars热轧后立即穿水,进行表面控制冷却,然后利用芯部余热自身完成回火处理所得的成品钢筋。2.1.8钢筋连接spliceofreinforcement通过绑扎搭接、机械连接、焊接等方法实现钢筋之间内力传递的构造形式。2.2符号2.2.1材料性能Ec—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s—钢筋的弹性模量;C30—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0N/mm2的混凝土强度等级;HRB400、HRB500—强度级别分别为400MPa、500MPa的普通热轧带肋钢筋;HRBF400、HRBF500—强度级别分别为400MPa、500MPa的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HRB400E、HRB500E—强度级别分别为400MPa、500MPa且有较高抗震性能的普通热轧带肋钢筋;HRBF400E、HRBF500E—强度级别分别为400MPa、500MPa且有较高抗震性能的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RRB400—强度级别为400MPa的余热处理带肋钢筋;HPB300—强度级别为300MPa的热轧光圆钢筋;fy、fy′—普通钢筋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δgt—普通钢筋在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2.2.2几何参数b—矩形截面宽度,T形、I形截面的腹板宽度;h—截面高度;h0—截面有效高度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d—钢筋的公称直径(简称直径)或圆形截面的直径;—非抗震设计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

—抗震设计时纵向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抗震设计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3基本设计规定3.0.1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各种受力钢筋,均可采用400MPa、500MPa热轧带肋高强钢筋。对于由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控制配筋的抗爆设计人防结构和抗倒塌设计结构,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非预应力受力钢筋,宜优先采用500MPa级热轧带肋钢筋。3.0.2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作用效应分析;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3构件的构造、连接措施;4耐久性及施工的要求;5满足特殊要求结构的专门性能设计。3.0.3高强钢筋除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承载力、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裂缝宽度验算以及抗震规定以外,尚应满足最小配筋率、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及搭接长度等构造要求。3.0.4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1结构构件应进行承载力(包括失稳)计算;2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应进行疲劳验算;3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应进行抗震承载力计算;4必要时尚应进行结构的倾覆、滑移、漂浮验算;5对于可能遭受偶然作用,且倒塌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重要结构,宜进行防连续倒塌设计。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第3.3节及第6章的有关规定。3.0.5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其使用功能及外观要求,按下列规定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1对需要控制变形的构件,应进行变形验算;2对不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应进行混凝土拉应力验算;3对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应进行受力裂缝宽度验算;4对舒适度有要求的楼盖结构,应进行竖向自振频率验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第3.4节的有关规定。3.0.6结构上的直接作用(荷载)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及相关标准确定;地震作用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确定。间接作用和偶然作用应根据有关的标准或具体情况确定。直接承受吊车荷载的结构构件应考虑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及安装时应考虑相应的动力系数。对现浇结构,必要时应考虑施工阶段的荷载。3.0.7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的规定。混凝土结构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对其中部分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可根据其重要程度适当调整。对于结构中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宜适当提高其安全等级。3.0.8设计应明确结构的用途,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3.0.9结构构件正截面的受力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其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

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标准值。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本导则表3.0.9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结构构件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环境类别和重要程度,选用适宜的裂缝控制等级。结构构件裂缝宽度计算时,对于超静定结构构件的内力不应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表3.0.9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的限值(mm)环境类别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等级ωlim裂缝控制等级ωlim一三级0.30(0.40)三级0.20二a0.200.10二b二级—三a、三b一级—五强腐蚀0.15一级—中腐蚀0.20一级—弱腐蚀二级—注:1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地区一类环境下的受弯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可采用括号内的数值;2在一类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20mm;对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30mm;3在一类和二a类环境下需作疲劳验算的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应按裂缝控制等级不低于二级的构件进行验算;4对于烟囱、筒仓和处于液体压力下的结构,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5对于处于四类环境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6地下工程防水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要求应根据结构的耐久性和工程环境选用,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7表中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为用于验算荷载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缝宽度。3.0.10在矩形、T形、倒T形和I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受拉、受弯和偏心受压构件裂缝宽度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第7.1节的有关规定。3.0.1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构件的挠度不应严重影响其使用功能和外观,也不应超过与非结构构件相接处可调节的尺寸;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的准永久组合,并应考虑荷载长期作用的影响进行计算,其计算值不应超过本导则表3.0.11规定的挠度限值,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许,计算值可以减去预起拱值;3当使用上允许构件预起拱时,其预起拱值不得超过本导则表3.0.11规定的挠度限值,也不宜超过构件在相应荷载组合作用下的计算挠度值。表3.0.11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构件类型挠度限值吊车梁手动吊车l0/500电动吊车l0/600屋盖、楼盖及楼梯构件当l0<7m时l0/200(l0/250)当7m≤l0≤9m时l0/250(l0/300)当l0>9m时l0/300(l0/400)注:1表中l0为构件的计算跨度;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0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2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3.0.1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第7.2节的有关规定。4材料4.1混凝土4.1.1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或设计规定龄期以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4.1.2各类结构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C20,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强度等级400MPa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采用强度等级500MPa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2框支梁、框支柱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不应低于C30;3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4现浇混凝土楼盖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C40;5抗震墙不宜超过C60,其他构件,9度时不宜超过C60,8度时不宜超过C70。4.1.3高层结构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除应符合本导则第4.1.2条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筒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2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3转换层楼板、转换梁、转换柱、箱形转换结构以及转换厚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C30;4型钢混凝土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4.1.4超长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及处于多种劣化因素综合作用下的混凝土结构宜采用高性能混凝土。4.1.5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c应按表4.1.5-1采用;轴心抗拉强度的设计值ft应按表4.1.5-2采用。表4.1.5-1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fc9.611.914.316.719.121.123.125.327.529.731.833.835.9表4.1.5-2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ft1.101.271.431.571.711.801.891.962.042.092.142.182.224.1.6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同时满足耐久性和承载能力的要求。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材料宜符合本导则表4.1.6的规定。表4.1.6结构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基本要求环境类别最大水灰比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kg/m3)一0.60C200.30不限制二a0.55C250.203.0二b0.50(0.55)C30(C25)0.15三a0.45(0.50)C35(C30)0.15三b0.40C400.10五强腐蚀0.40C400.08中腐蚀0.45C350.10弱腐蚀0.50C300.10注:1氯离子含量系指其占胶凝材料总量的百分比;2有可靠工程经验时,二类环境中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降低一个等级;3处于严寒和寒冷地区二b、三a类环境中的混凝土应使用引气剂,并可采用括号中的有关参数;4当使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对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可不作限制。4.2钢筋4.2.1本导则的热轧光圆钢筋应为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中规定的强度级别为300MPa级的热轧光圆钢筋(HPB);热轧带肋高强钢筋应为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中规定的强度级别为400MPa级、500MPa级的普通热轧带肋钢筋(HRB)和400MPa级、500MPa级的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HRBF);余热处理带肋钢筋应为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中规定的强度级别为400MPa级的余热处理带肋钢筋(RRB)。4.2.2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普通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fyk、极限强度标准值fstk应按表4.2.2采用。表4.2.2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N/mm2)牌号符号公称直径d(mm)屈服强度标准值fyk极限强度标准值fstkHPB3006~22300420HRB400、HRB400E6~50400540HRBF400、HRBF400ERRB400HRB500、HRB500E6~50500630HRBF500、HRBF500E4.2.3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抗压强度设计值fy′应按表4.2.3采用。当构件中配有不同种类的钢筋时,每种钢筋应采用各自的强度设计值。横向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v应按表中fy的数值采用;当用作受剪、受扭、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时,其数值大于360N/mm2时应取360N/mm2。表4.2.3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牌号fyfy′fyvHPB300270270270HRB400、HRBF400、RRB400HRB400E、HRBF400E360360360HRB500、HRBF500HRB500E、HRBF500E435410360在结构设计中,普通钢筋的强度设计值的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受拉钢筋、横向受拉钢筋和约束混凝土用间接钢筋、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按fy取用;2纵向受压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按fy′取用;3用于抗剪、抗扭、抗冲切的箍筋,其抗拉强度设计值按fyv取用;4当构件中配有不同种类的钢筋时,每种钢筋应采用各自的强度设计值;5用于疲劳验算的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的疲劳应力幅限值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取用;HRB500级带肋钢筋尚未进行充分的疲劳试验研究,因此承受疲劳作用的钢筋宜选用HRB400热轧带肋钢筋。RRB400级钢筋不宜用于直接承受疲劳荷载的构件;6按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设计的人防地下室结构,动力强度设计值可按条1、2、3款规定的强度设计值乘以钢筋强度综合调整系数后取用,300MPa级的普通热轧光圆钢筋综合调整系数取1.4,400MPa级的普通热轧带肋钢筋综合调整系数取1.2;7结构抗倒塌设计中的受拉钢筋强度设计值可按本导则表4.2.2中的极限强度标准值fstk取用。4.2.4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梁、框架柱和斜撑构件(含梯段)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抗震钢筋,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依据国家产品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规定凡钢筋产品标准中带“E”编号的热轧带肋钢筋,属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抗震钢筋。4.2.5普通钢筋在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δgt不应小于表4.2.5规定的数字。表4.2.5普通钢筋在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限值钢筋种类HPB300HRB400、HRBF400、HRB500、HRBF500RRB400HRB400E、HRBF400E、HRB500E、HRBF500Eδgt(%)107.55.09.04.2.6普通钢筋的弹性模量Es应按表4.2.6采用。表4.2.6钢筋的弹性模量(×105N/mm2)牌号或种类弹性模量EsHPB3002.10HRB400、HRB400E、HRBF400、HRBF400E、RRB400HRB500、HRB500E、HRBF500、HRBF500E2.004.2.7为解决粗钢筋及配筋密集引起设计、施工的困难,构件中的钢筋可采用并筋的配置形式。直径28mm及以下的钢筋并筋数量不应超过3根;直径32mm的钢筋并筋数量宜为2根;直径36mm及以上的钢筋不应采用并筋。并筋应按单根等效钢筋进行计算,等效钢筋的等效直径应按截面面积相等的原则换算确定。注:相同直径的二并筋等效直径可取为1.41倍单根钢筋直径;三并筋等效直径可取为1.73倍单根钢筋直径。二并筋可按纵向或横向的方式布置;三并筋宜按品字形布置,并均按并筋的重心作为等效钢筋的重心。4.2.8当进行钢筋代换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承载力、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裂缝宽度验算以及抗震规定以外,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尚应满足最小配筋率、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及搭接长度等构造要求。4.2.9当构件中采用预制的钢筋焊接网片或钢筋骨架配筋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钢筋的专业化加工配送有利于节省材料、方便施工、提高工程质量,设计、施工宜积极推广钢筋专业加工配送生产预制钢筋骨架的方式。4.2.10各种公称直径的普通钢筋的公称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应按附录D采用。在混凝土结构中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带肋钢筋时,实配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结果,考虑基圆面积率的影响,必要时可按计算结果乘1.05后实配钢筋。5钢筋选用5.0.1在混凝土结构中宜优先选用具有较好的延性、可焊性、机械连接性能及施工适应性的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作为纵向受力的主导钢筋,积极推广HRB500级热轧带肋钢筋的应用;用HPB300级光圆钢筋取代HPB235级光圆钢筋。5.0.2纵向受力钢筋可采用HRBF细晶粒热轧钢筋,采用HRBF细晶粒热轧钢筋时不宜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需要焊接连接时,其焊接工艺应经试验确定。RRB余热处理带肋钢筋,其延性、可焊性、机械连接性能及施工适应性偏低,一般仅可用于对变形性能及加工性能要求不高的构件中,如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楼板、墙体以及次要的中小结构构件等。5.0.3采用500MPa钢筋时,宜应用于受力大的构件、高层建筑柱、大跨度与重荷载的梁、由承载力控制截面配筋的纵向受力钢筋,可用于大开间楼板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应用于普通跨度框架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普通楼板、住宅中的剪力墙及按构造要求的配筋。5.0.4箍筋用于抗剪、抗扭及抗冲切设计时,其抗拉强度设计值受到限制,不宜采用强度高于400MPa级的钢筋,当用于约束混凝土的间接配筋(如连续螺旋配箍或封闭焊接箍)时可采用500MPa级钢筋。5.0.5抗震结构构件、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顶板、竖向体型突变部位及竖向刚度突变部位的楼板、开大洞楼板、悬挑构件及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不得采用冷轧带肋钢筋、冷拉钢筋等经冷加工处理的钢筋。5.0.6热轧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为:6、8、10、12、14、16、18、20、22、25、28、32、36、40、50mm;设计中宜尽量减少钢筋的公称直径规格,常用的公称直径为:6、8、10、12、16、20、25、32mm。对直径50mm的热轧带肋钢筋的使用,应经专门的检验或依据可靠的工程经验。5.0.7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按下列规定选用:1基础底板、楼(屋面)板、剪力墙、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也可采用HPB300、RRB400、RRB500钢筋;2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不得采用RRB400钢筋;支撑、以及剪力墙边缘构件中受力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抗震设计时,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梁、框架柱和斜撑构件(含梯段)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热轧带肋抗震钢筋HRB400E、HRB500E、HRBF400E、HRBF500E钢筋(梯段允许采用HPB300钢筋),除此之外建筑结构设计要注重抗震概念设计,对其它抗震构件,尤其是结构的关键部件、重要构件纵向受力钢筋要有抗震延性设计要求,有抗震延性要求的也宜选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抗震钢筋;3箍筋应采用HRB400、HRBF400、HPB300钢筋;4构造钢筋不宜采用HRB500、HRBF500钢筋。6构造规定6.1混凝土保护层6.1.1构件中普通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1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

2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6.1.1的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6.1.1中数值的1.4倍。表6.1.1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c(mm)环境类别板、墙梁、柱、杆有垫层基础地下室外墙及底板一152040二a20254025二b25354025三a30404030三b40504040五强腐蚀35405050中腐蚀30355050弱腐蚀30355050注: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mm;2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3地下工程防水钢筋混凝土构件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4本条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是针对所有钢筋,即纵筋、钢箍、分布筋均要满足该表的要求。6.1.2当有充分依据并采取下列措施时,可适当减小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1构件表面有可靠的防护层;2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构件;3在混凝土中掺加阻锈剂或采用阴极保护处理等防锈措施;4当对地下室墙体采取可靠的建筑防水做法或防护措施时,与土层接触一侧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25mm。6.1.3当梁、柱、墙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宜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当在保护层内配置防裂、防剥落的钢筋网片时,网片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6.2钢筋的锚固6.2.1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本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热轧光圆钢筋(式6.2.1-1)注:热轧光圆钢筋末端应做1800弯钩,弯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3d,但作受压钢筋时可不做弯钩。热轧带肋钢筋(式6.2.1-2)式中:—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fy—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按C60取值;—锚固钢筋的直径;2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应根据锚固条件按下列公式计算,且不应小于200mm:(式6.2.1-3)式中:—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普通钢筋按本导则第6.2.2条的规定取用,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梁柱节点中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第9.3节(Ⅱ)中的规定执行。3当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横向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d/4;对梁、柱、斜撑等构件间距不应大于5d,对板、墙等平面构件间距不应大于10d,且均不应大于100mm,此处d为锚固钢筋的直径。5.2.2纵向受拉普通钢筋的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应按下列规定取用:

1当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大于25mm时取1.10;

2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取1.25;

3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的钢筋取1.10;

4当纵向受力钢筋的实际配筋面积大于其设计计算面积时,修正系数取设计计算面积与实际配筋面积的比值,但对有抗震设防要求及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不应考虑此项修正;

5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3d时修正系数可取0.80,保护层厚度为5d时修正系数可取0.70,中间按内插取值,此处d为锚固钢筋的直径。6.2.3抗震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应符合下式要求:(式6.2.3)式中:—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取1.1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1.05,对四级抗震等级取1.00。la—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按本导则第6.2.1条确定。6.2.4当纵向受拉普通钢筋末端采用弯钩或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弯钩或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投影长度)可取为基本锚固长度lab的60%。弯钩和机械锚固的形式(图6.2.4)和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2.4的规定。表6.2.4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c(mm)锚固形式技术要求900弯钩末端900弯钩,弯钩内径4d,弯后直段长度12d1350弯钩末端1350弯钩,弯钩内径4d,弯后直段长度5d一侧贴焊锚筋末端一侧贴焊长5d同直径钢筋两侧贴焊锚筋末端两侧贴焊长3d同直径钢筋焊端锚板末端与厚度d的锚板穿孔塞焊螺栓锚头末端旋入螺栓锚头注:1焊缝和螺纹长度应满足承载力要求;2螺栓锚头和焊接锚板的承压净面积不应小于锚固钢筋截面面积的4倍;3螺栓锚头和焊接锚板的钢筋净间距不宜小于4d,否则应考虑群锚效应的不利影响;4截面角部的弯钩和一侧贴焊锚筋的布筋方向宜向截面内侧偏置。(a)900弯钩(b)1350弯钩(c)一侧贴焊锚筋(d)两侧贴焊锚筋(e)穿孔塞焊锚板(f)螺栓锚头图6.2.4弯钩和机械锚固的形式和技术要求6.2.5混凝土结构中的纵向受压钢筋,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压强度时,纵向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本导则第6.2.1条规定的计算锚固长度的0.7倍。

受压钢筋不应采用末端弯钩和一侧贴焊锚筋的锚固措施。受压钢筋锚固长度范围内的横向构造钢筋应符合本导则第6.2.1条的有关规定。6.2.6承受动力荷载的预制构件,应将纵向受力普通钢筋末端焊接在钢板或角钢上,钢板或角钢应可靠地锚固在混凝土中。钢板或角钢的尺寸应按计算确定,其厚度不宜小于10mm。其他构件中受力普通钢筋的末端也可通过焊接钢板或型钢实现锚固。6.2.7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简支端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从支座边缘算起伸入支座内的锚固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V不大于0.7ftbh0时,不小于5d;当V大于0.7ftbh0时,对带肋钢筋不小于12d,对光圆钢筋不小于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2如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不符合本条第1款要求时,可采取弯钩或机械锚固措施,并应满足本导则第6.2.4条的规定采取有效的锚固措施;6.2.8梁箍筋末端应做成1350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当梁受扭时及抗震等级为一、二、三、四级框架梁,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6.2.9柱(包括框架柱)箍筋末端应做成1350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6.2.10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本导则6.2.1条规定,且最小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00mm,当采用HRB400钢筋且直径大于25mm时锚固长度应乘1.10。6.2.11简支板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长度宜适当增加。6.2.12采用分离式配筋的多跨板,板底钢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负弯矩钢筋向跨内延伸的长度应根据负弯矩图确定,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6.3钢筋连接6.3.1钢筋连接可采用机械连接、绑扎搭接或焊接。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的类型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中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抗震设计时,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在同一根受力钢筋上宜少设接头。在结构的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连接接头。6.3.2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互相错开。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图6.3.2)。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当直径不同的钢筋搭接时,按直径较小的钢筋计算。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宜大于50%;对板、墙、柱及预制构件的拼接处,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并筋采用绑扎搭接连接时,应按每根单筋错开搭接的方式连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同一连接区段内所有的单根钢筋计算。

并筋中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单筋分别计算。图6.3.2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注:图中所示同一连接区段内搭接接头钢筋为两根,当钢筋直径相同时,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6.3.3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应根据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计算,且不应小于300mm。(式6.3.3)式中:—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按表6.3.3取用。当纵向搭接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表的中间值时,修正系数可按内插取值。表6.3.3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纵向搭接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2550100ζl1.21.41.66.3.4抗震构件普通钢筋当采用搭接连接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式要求:(式6.3.4)式中:—纵向受拉钢筋抗震搭接长度;—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按本导则第6.2.3条确定;—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按本导则第6.3.3条取用。6.3.5构件中的纵向受压钢筋当采用搭接连接时,其受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本导则第6.3.3条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70%,且不应小于200mm。6.3.6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横向构造钢筋应符合本导则第6.2.1条的要求;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的范围内各设置两道箍筋。6.3.7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1直径大于等于16mm的带肋钢筋宜优先采用机械连接,直径小于16mm的带肋钢筋宜优先采用绑扎搭接,工地宜少采用焊接接头,工厂焊接要有可靠的工艺保证;2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端柱及约束边缘构件、框架梁、柱直径大于等于16mm的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1)剪力墙的端柱及约束边缘构件应优先采用机械连接;2)一、二级抗震等级及三级抗震等级的底层框架柱宜优先采用机械连接接头;3)框支梁、框支柱宜优先采用机械连接接头;

4)一级框架梁宜优先采用机械连接接头;5)纵向受力钢筋连接的位置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如必须在此连接时,应采用Ⅰ级机械连接接头;6)框架梁底部钢筋不宜在梁跨中部连接,框架梁上部钢筋不宜在支座处连接。框架梁底部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应位于距支座边不小于1.5倍梁高处。3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其他构件中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受拉钢筋直径不宜大于25mm,受压钢筋直径不宜大于28mm。4HRBF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以及直径大于28mm的HRB普通热轧带肋钢筋不宜焊接,如必须焊接其焊接应经试验确定;RRB余热处理钢筋不得焊接,不得采用螺纹机械连接。5需进行疲劳验算的构件,其纵向受拉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也不宜采用焊接接头,除端部锚固外不得在钢筋上焊有附件。当直接承受吊车荷载的钢筋混凝土吊车梁、屋面梁及屋架下弦的纵向受拉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应采用工艺有可靠保证的闪光接触对焊,并去掉接头的毛刺及卷边。6.3.8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相互错开。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以下规定:1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宜大于50%,在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及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构件中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连接钢筋的较小直径,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2采用搭接接头时: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3采用焊接接头时不宜大于50%。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且不小于500mm,d为连接钢筋的较小直径,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焊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直接承受吊车荷载的钢筋混凝土吊车梁、屋面梁及屋架下弦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25%,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取为4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4对板、墙、柱及预制构件的拼接处,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纵向受压钢筋的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6.4配筋构造规定6.4.1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6.4.1规定的数值。表6.4.1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受力类型最小配筋百分率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强度等级500MPa0.50强度等级400MPa0.55一侧纵向钢筋0.20受弯构件、偏小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0.20和45ft/fy的较大值注: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C6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加0.10;2板类受弯构件(不包括悬臂板)的受拉钢筋,当采用强度等级400MPa、500MPa的钢筋时,其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允许采用0.15和45ft/fy中的较大值;3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拉钢筋,应按受拉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4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5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后的截面面积计算。6.4.2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6.4.3对结构中次要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当构造所需截面高度远大于承载的需求时,其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6.4.3-1)(式6.4.3-2)式中:—构件按全截面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按本导则6.4.1条取用;—构件截面的临界高度,当小于h/2时取h/2;h—构件截面的高度;b—构件截面的宽度;M—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6.4.4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纵向钢筋和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计入受压钢筋作用的梁端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与有效高度之比值,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2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表6.4.4-1规定的数值。表6.4.4-1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抗震等级梁中位置支座跨中一级0.40和80ft/fy中的较大值0.30和65ft/fy中的较大值二级0.30和65ft/fy中的较大值0.25和55ft/fy中的较大值三、四级0.25和55ft/fy中的较大值0.20和45ft/fy中的较大值3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4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表6.4.4-2的要求;当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表6.4.4-2梁端箍筋加密区的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抗震等级箍筋最大间距(mm)(取较大值)箍筋最大间距(mm)(取较小值)箍筋最小直径(mm)一级2.0hb和500hb/46d和10010二级1.5hb和500hb/48d和1008三级1.5hb和500hb/48d和1508四级1.5hb和500hb/48d和1506注:1d为梁纵向钢筋直径(mm);2一、二级抗震等级框架梁,当箍筋直径对于12mm、肢数不少于4肢且肢距不大于150mm时,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允许适当放松,但不应大于150mm。5梁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不应大于2.75%;当梁端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大于2.5%时,受压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一半。

2)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应至少各配置两根纵向配筋,一、二级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小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6.4.5抗震设计时,柱纵向钢筋和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柱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表6.4.5-1的规定值,且柱截面每一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数值应增加0.1。表6.4.5-1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柱类别抗震等级特一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中柱、边柱500MPa级钢筋1.40.9(1.0)0.7(0.8)0.6(0.7)0.5(0.6)400MPa级钢筋1.450.95(1.05)0.75(0.85)0.65(0.75)0.55(0.65)角柱500MPa级钢筋1.61.10.90.80.7400MPa级钢筋1.651.150.950.850.75框支柱500MPa级钢筋1.61.10.9——400MPa级钢筋1.651.150.95——注:1表中括号内数值适用于纯框架结构;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增加0.1采用。2柱箍筋在规定的范围内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间距和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1)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4.5-2采用;表6.4.5-2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抗震等级箍筋最大间距(mm)箍筋最小直径(mm)特一级一级6d和100的较小值10二级8d和100的较小值8三级8d和150(柱根100)的较小值8四级8d和150(柱根100)的较小值6(柱根8)注:1d为柱纵向钢筋直径(mm);2柱根指框架柱底部嵌固部位。2)一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大于12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150mm及二级框架柱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或柱中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3)框支柱、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3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满足下列规定:1)柱纵向钢筋净距均不应小于50mm。2)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5%。3)一级且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其单侧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4)边柱;角柱及剪力墙端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产生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4柱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因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全高范围加密;

2)框支柱、一、二级框架角柱的全高范围加密;3)需要提高变形能力的柱的全高范围加密。5柱箍筋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一、二级框架柱不应大于10倍纵向钢筋直径,三、四级框架柱不应大于15倍纵向钢筋直径。6.4.6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墙的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注:对高度小于24m且剪压比很小的四级抗震等级剪力墙,其竖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应允许按0.15%采用。2)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3%。3)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4)抗震墙厚度大于140mm时,其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宜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5)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抗震墙单排配筋时竖向钢筋直径及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竖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2框架-抗震墙结构中及板柱-抗震墙结构,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间距不宜大于300mm,并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钢筋间应设置拉筋,拉筋的间距不宜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板柱-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竖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6.4.7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剪力墙的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除应符合本导则第6.4.6条的抗震墙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短肢剪力墙的全部竖向钢筋的配筋率,底部加强部位一、二级不宜小于1.2%,三、四级不宜小于1.0%;其他部位一、二级不宜小于1.0%,三、四级不宜小于0.8%;2剪力墙结构中,房屋顶层剪力墙、长矩形平面房屋的楼梯间和电梯间剪力墙、端开间纵向剪力墙以及端山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间距均不应大于200mm;3框架-核心筒结构中底部加强部位主要墙体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30%;4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体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3%;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5特一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35%,底部加强部位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取为0.40%。6采用筏形基础时,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外墙厚度不应小于250mm,内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墙体内应设置双面钢筋,竖向和水平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间距不应大于300mm。6.4.8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大底盘多塔楼结构的底盘顶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大的楼层、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1普通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60mm,宜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2结构转换层楼板及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的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3刚性连接的连接体结构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50mm,宜采用双层双向钢筋网,每层每方向钢筋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当连接体结构包含多个楼层时,应特别加强其最下面一个楼层及顶层的构造设计。4多塔楼结构以及体型收进、悬挑结构,竖向体型突变部位的楼板宜加强,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50mm,宜双层双向配筋,每层每方向钢筋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体型突变部位上、下层结构的楼板也应加强构造措施。7施工及质量验收7.1一般规定7.1.1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按设计文件的规定采用。当需要热轧带肋高强钢筋代换其它强度等级的钢筋时,应经设计单位同意,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钢筋代换除应遵守构件承载力相等的代换原则以外,尚应进行下列复核:最小配筋率、保护层厚度、裂缝宽度、刚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焊接接头及机械连接接头的型式检验、抗震钢筋的延性要求等。7.1.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梁、柱和斜撑(梯段)中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符合抗震钢筋性能要求,应采用牌号带“E”的高强带肋钢筋。施工中不允许用普通钢筋按常规方法检验后当作牌号带“E”的抗震钢筋使用,但允许带“E”的抗震钢筋用于其它构件。7.1.3钢筋不得采用冷拉方法提高强度。7.1.4在运输、存放及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避免钢筋混淆的措施。并应按品种、级别和规格牌号、规格、炉批分别堆放。室外堆放时,应采用避免钢筋锈蚀的措施。7.2进场检验7.2.1钢筋进场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检查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证书及钢筋的质量证明书;2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抽样检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及重量偏差;3钢筋的表面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当无法准确判断钢筋品种、牌号时,应增加化学成分、晶粒度等检验项目。7.2.2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检查成型钢筋的质量证明文件及成型钢筋所用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检验报告,并应抽样检验成型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检验批量可由合同约定,且同一工程、同一原材料来源、同一组生产设备生产的成型钢筋,检验批量不应大于30t。7.2.3钢筋进场验收批的组成应符合以下规定(建议按进场批次进行抽检):1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2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铸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的混合批,但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混合批的重量不大于60t。3经产品认证符合要求的钢筋,其检验批量可扩大一倍。在同一工程项目中,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时,其后的检验批量可扩大一倍。4对不同时间进场的同批钢筋,当确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7.2.4每批钢筋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和取样方法应符合表7.2.4的规定。表7.2.4钢筋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和取样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备注1拉伸2任选两根钢筋切取钢筋总取样数5根,长度不小于50cm,按检验重量偏差取样方法取样,先检验重量偏差,在做拉伸、弯曲检验。2弯曲2任选两根钢筋切取3反向弯曲14尺寸逐支5表面逐支6重量偏差5不同钢筋上切取7.2.5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2.5的规定:表7.2.5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公称直径/mm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6~12±714~20±522~50±47.3钢筋加工7.3.1钢筋的表面应清洁、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应在加工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7.3.2钢筋加工宜在常温状态下进行,加工过程中不应加热钢筋。钢筋弯折应一次完成,严禁反复弯折。7.3.3钢筋宜采用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方法调直。当采用机械设备调直时,调直设备不应具有延伸功能。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HRB400、HRB5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钢筋调直过程中不应损伤带肋钢筋的横肋。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不应有局部弯折。7.3.4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400MPa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2500MPa级带肋钢筋,当直径为28mm以下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3当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倍;4框架结构的顶层端节点,对梁上部纵向钢筋、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弯折处,当钢筋直径为28mm以下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钢筋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6倍;箍筋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7.3.5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其强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盘条钢筋和直条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应符合表7.3.5的规定。表7.3.5盘条钢筋和直条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钢筋牌号断后伸长率A(%)重量负偏差直径6~12mm直径14~20mm直径22~50mmHRB400、HRBF400≥15≤8≤6≤5HRB500、HRBF500≥14注:1断后伸长率A的量测标距为5倍钢筋公称直径;2重量负偏差(%)按公式(W0-Wd)/W0×100计算,其中W0为钢筋理论重量(kg/m),Wd为调直后钢筋的实际重量(kg/m);3对直径为28mm~40mm的带肋钢筋,表中断后伸长率可降低1%;对直径大于40mm的带肋钢筋,表中断后伸长率可降低2%。4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验。7.3.6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7.3.6的要求。表7.3.6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c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箍筋内净尺寸±57.3.7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不正常等现象时,应暂停使用该批钢筋,并应对该批钢筋按本导则附录A进行牌号鉴别检验。如仍不能确定,则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7.3.8钢筋工程宜采用专业化生产的成型钢筋,推行集中加工、配送,提高钢筋的利用率。7.3.9钢筋的弯钩或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钩时,弯弧内径D不宜小于4d,d为钢筋直径。弯后平直段长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图7.3.9-a、b);2弯起钢筋不大于90°弯折处的弯弧内径D不应小于5d(图7.3.9-c)3当设计施工图存专门规定时,应按设计规定制作。(c)(b)(a)图7.3.9钢筋牌号的判断(c)(b)(a)(a)钢筋末端900弯钩;(b)钢筋末端1230弯钩;(c)钢筋小于900的弯折7.3.10当箍筋采用在拐角处搭接的方式时,其未端应作弯钩。对有抗震和受扭承载力要求构件中的箍筋,应作135°弯钩,弯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7.4钢筋连接7.4.1钢筋连接方式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选用。钢筋的连接可采用绑扎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1绑扎搭接连接宜用于直径不大于25mm的纵向受拉钢筋以及直径不大于28mm的纵向受压钢筋的连接;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应采用绑扎搭接连接。2机械连接宜用于直径不小于14mm的受力钢筋的连接。3闪光对焊焊接宜用于直径不大于25mm的受力钢筋的连接。7.4.2钢筋焊接施工前应按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要求进行工艺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对于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的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和直径大于25mm的500MPa级热轧带肋钢筋应进行专门检验。7.4.3钢筋机械连接施工前,应按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及《剥肋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工艺标准》XJJ054的要求进行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7.4.4混凝土结构中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不宜设置钢筋接头,且不应进行钢筋搭接。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在结构的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连接接头。7.4.5纵向受力钢筋的焊接连接应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进行钢筋焊接施工。1500MPa级热轧带肋钢筋不宜采用电渣压力焊的焊接连接形式;2对细晶粒热轧钢筋和直径大于25mm的普通热轧带肋钢筋的焊接工艺,应经试验确定。7.4.6钢筋机械连接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工钢筋接头的操作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合格后上岗,钢筋接头的加工应经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2机械连接接头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受力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且不得小于15mm;接头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3螺纹接头安装后应使用专业扭力扳手拧紧扭力矩。7.4.7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接头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2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小直径)且不应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应属于同一连接区段。3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受压接头可不受限制;2)板、墙、柱中受拉机械连接接头,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超过50%。7.4.8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接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GB50666】1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各接头的横向净距s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2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为1.3倍搭接长度,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搭接长度可取相互连接两根钢筋中直径小的计算。3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纵向受压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受限制。7.4.9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2受拉搭接区段,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3受压搭接区段,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二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7.4.10钢筋绑扎的细部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在接头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2墙、柱、梁钢筋骨架中各垂直面钢筋网交叉点应全部扎牢;板上部钢筋网的交叉点应全部扎牢,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分外可间隔交错扎牢;3梁、柱的箍筋弯钩及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点应沿纵向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4构造柱纵向钢筋宜与承重结构同步绑扎;5梁及柱中箍筋、墙中水平分布钢筋、板中钢筋距构件边缘的起始距离宜为50mm。7.4.1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的公称直径)。同一跨度或同一节间内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柱、梁,不宜在端部的箍筋加密区内设置纵向钢筋接头。7.4.12受力钢筋的机械连接按应按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进行钢筋连接施工。1受力钢筋的机械连接部位、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接头百分率应满足设计要求。钢筋机械连接的连接区段长度应按35d计算。接头等级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百分率不大于50%时接头等级应优先选用Ⅱ级接头或Ⅰ级接头。当在同一连接区段内必须实施100%钢筋接头的连接时,应采用Ⅰ级接头。2)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应力较高但对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且接头百分率不大于25%的接头可选用Ⅲ级接头。2当受力钢筋的机械连接部位、接头百分率设计无具体要求时,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宜相互错开,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优先选用Ⅱ级接头。2)Ⅲ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25%,Ⅱ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Ⅰ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除本条第3)款所列情况外可不受限制。3)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Ⅱ级接头或Ⅰ级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4)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7.4.13纵向受力钢筋的焊接连接应按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进行钢筋焊接施工。500MPa级热轧带助钢筋不宜采用电渣压力焊的焊接连接形式;对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和直径大于25mm普通热轧带肋钢筋的焊接工艺,应经试验确定,并应有可靠的工程经验。7.4.14对焊焊接封闭箍筋的焊接应符合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7.5质量验收7.5.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并应确认符合钢筋订货的牌号。7.5.2钢筋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进场,并应按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规定的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指标进行进场检验。7.5.3对带后缀“E”的抗震钢筋,除应按本导则第7.6.2的要求分批进场检验外,尚应满足表7.6.3规定的要求。表7.5.3抗震钢筋的力学性能的检验要求钢筋牌号HRB500E、HRB400E、HRBF500、HRB400E≥1.25≤1.30≥9%注:1表中带上标“0”的符号表示为检验实测值;2在最大力下总伸长率实测值可按本导则附录C规定的方法测定。7.5.4钢筋调直后,应检查力学性能和单位长度重量偏差。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检查。7.5.5钢筋加工后,应检查加工尺寸偏差。专业化加工的成型钢筋应检查下列内容:1钢筋加工成型合格证;2钢筋形式表及数量、尺寸;3钢筋直径检验数据。7.5.6钢筋连接施工的质量验收应检查下列内容:1钢筋焊接和机械连接前应进行工艺检验,机械连接还应检查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2钢筋焊接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应全数检查外观质量,搭接接头应抽检搭接长度;3钢筋丝头加工质量和螺纹接头的外观质量、拧紧扭矩值的抽查记录;4检查钢筋接头百分率;5应按《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剥肋滚轧直螺纹钢筋机械连接工艺标准XJJ054的有关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对于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的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和直径大于25mm的500MPa级热轧带肋钢筋应进行专门检验。7.5.7钢筋安装后,应检查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及位置符合设计要求。附录A钢筋牌号的鉴别方法A.1带肋钢筋的标志A.1.1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有光圆及带肋(月牙肋)两种外形。在钢筋表面用下列刻字标志表示:1带肋钢筋表面上轧制的第一个字母表示钢种;无字母表示普通热轧钢筋;“C”表示细晶粒热轧钢筋;“K”表示余热处理钢筋;数字后字母“E”表示抗震钢筋;2带肋钢筋表面上轧制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强度级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4、5分别表示强度等级为400MPa、500MPa钢筋;3带肋钢筋表面上轧制的最后一组数字为公称直径,以毫米(mm)为单位的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16、25表示钢筋的公称直径为16mm、25mm;直径12mm以下的钢筋不标志直径;4光圆钢筋表面无标志,强度只有一种,直径可直接量测;5在字母与数字之间的符号为生产企业的专用标志。带肋钢筋表面的典型标志如图A.1.1所示。产品规格φ10生产厂厂标“E产品规格φ10生产厂厂标“E”表示抗震钢筋“5”表示HRB500钢筋图A.1.1带肋钢筋表面的标志A.1.2普通热轧钢筋(HRB)在其表面刻有4、5分别表示牌号为HRB00、HRB500的普通热轧钢筋;刻有4E、5E分别表示牌号为HRB400E、HRB500E的抗震钢筋。A.1.3细晶粒热轧钢筋(HRBF)在其表面用C4、C5分别表示牌号为HRBF400、HRBF500的细晶粒热轧钢筋;用C4E,C5E分别表示牌号为HRBF400E、HRBF500E的抗震钢筋;A.1.4余热处理钢筋(RRB)在其表面用K4表示品牌为RRB400的余热处理钢筋。A.2钢筋的金相检验A.2.1应用锯切机将钢筋裁切成圆柱形试样,试样不得受高温影响。A.2.2对试样的截面应进行研磨、抛光加工。A.2.3用2%~5%硝酸—酒精溶液或其他适当的溶液对试样进行浸蚀,侵蚀时间宜为5s~10s。A.2.4钢筋牌号可通过金相组织和观感判别,判别方法如下:1式样截面没有回火马氏体组织,应判定为HRB普通热轧钢筋(图A.2.4-a);2试样基圆外围出现不连续、局部回火马氏体组织,应判定为HRBF细晶粒热轧钢筋(图A.2.4-b);3试样基圆外围出现整圈连续回火马氏体组织,应判定为RRB余热处理钢筋(图A.2.4-c)。(a)(b)(c)图A.2.4钢筋牌号的判断(a)HRB普通热轧钢筋;(b)HRBF细晶粒热轧钢筋;(c)RRB余热处理钢筋A.3钢筋的维氏硬度检验A.3.1应用锯切机将钢筋裁切成圆柱形试样,试样不得受高温影响。A.3.2对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