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科书分析本课与第14课在内容上有联系和发展,前一课介绍了人类传承文化的各种载体和各种途径,本课则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对于本课的学习,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本课教科书分为三个子目,大体按照时间线索,介绍世界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上采取的举措。通过对“学习聚焦”栏目内容的梳理可以看出,本课内容的核心认识为:文物古迹的保护原则和方法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明所留下的辉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本课第一个子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主要从三个方面揭示主题:其一,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但受到严重威胁。其二,历史上各国保护文物和古迹的措施和经验。这个部分又分为古代和近现代两个时期:古代世界各国的一些人对文物的收集和保存,无论其动机是对物质财富的占有,还是对精神财富的享受,在客观上都使一些文物保存了下来。近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进步,推动各国通过立法的形式,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其三,近现代中国政府保护文物古迹的举措与成就。正如《世界遗产公约》指出的那样:“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而“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坏变或丢失都有使全世界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单霁翔在其《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一书中指出,欧洲对文物建筑和历史纪念物的保护,就其广泛的意义而言,至少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到中世纪,皇室、贵族和教会收藏各种古代珍品和宗教遗物之风甚盛,一些学者和教会也曾经尝试比较系统地对收集到的古代文物进行带有研究和教育性质的展示,中世纪许多国家的大教堂都设有收藏和陈列各种珍品的专室。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对早期文化艺术研究的兴趣,开始注意收集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雕刻和美术作品。之后扩大到埃及、两河流域等地的古迹、古物。姚安在《博物馆12讲》一书中指出,中国远在商周时代就有了收藏珍品的场所,尽管最初的目的只是祭祀,显示财富和装饰,但此后,收藏之风历代不衰。两宋以来对藏品研究有很大发展,目录学、金石学有重大成就。近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进步,推动各国以立法的形式,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尤其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近代中国政府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颁布的《保存古物推广办法》。教科书第84页“史料阅读”栏目中的资料,出自1909年拟定的《保存古迹推广方法章程》。该章程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从调查与保存两个方面,对中国境内文物古迹的保护进行了规范。其中特别提及要重点调查和保护“周秦以来碑碣、石幢、石磐、造像及石刻、古画、摩崖字迹之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建立了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1961年3月,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共180处。1982年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通过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利用,以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继承。到2013年,国务院已公布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为4296处。本课的第二个子目聚焦《世界遗产公约》。这一子目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世界遗产公约》:第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通过《世界遗产公约》。第二,《世界遗产公约》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随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进一步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第三,1985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2004年又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20世纪上半叶,战争频仍,无数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文物遭到毁灭和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的成立为战后世界的和平、安全与发展提供了结构框架和制度基础。联合国下属的专门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推动各国在教育、科学和文化方面的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54年在海牙通过了《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以减少战争对文物的毁灭威胁。由于认识到对地下埋藏的文物进行非科学发掘的破坏性和危害性,195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马德里通过了《关于适用于考古发掘的国际原则的建议》。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其参与的一系列文物保护事件,特别是从“努比亚行动”中认识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挽回。同时,许多国家的保护工作很不完善,经济、科学和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这些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对人类来说,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应该作为“人类共同遗产”加以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的第17届会议通过了《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对文化和自然遗产作出了定义。其中,II“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第4条指出:“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主要是有关国家的责任。该国将为此目的竭尽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国资源,必要时利用所能获得的国际援助和合作,特别是财政、艺术、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援助和合作。”第7条指出:“在本公约中,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际保护,应被理解为建立一个旨在支持本公约缔约国保存和确定这类遗产的努力的国际合作和援助系统。”第8条解释了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原因,以及该委员会如何运作。第10条对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议事规则作出了规定。此外,《公约》还对申请《世界遗产目录》的规则与流程等作出了规定。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文物和古迹的保护进入新的阶段:第一,明确提出了“文化遗产”的概念;第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国际组织的领导,有制度体系的保障。中国于1985年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的缔约国,2004年又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本课的第三个子目,主要从两个方面揭示主题:其一,古代文明的遗迹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往往代表该文明留下的辉煌,其价值也得到世界的肯定。不仅是古代,近代同样留下很多著名的文化遗产。其二,截至2021年7月,中国有56项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2022年8月,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多达42个,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些表明中国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可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运用中掌握“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概念;可组织学生展开探究,以主人翁的姿态思考用哪些方式来保护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遗产。此外,本课涉及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各个环节,很难做到基本史实的一一讲述,故而需要对内容进行取舍和整合。教学目标知道历史上世界各国保护文物古迹的举措、《世界遗产公约》关于“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通过史料研习、合作探究等,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原则和方法以及《世界遗产公约》颁布的重大意义,明白保护文化遗产与促进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了解文化遗产的“突出的普遍价值”;认识到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镌刻着民族的历史足迹和文化传统,而且书写着世界的多样色彩和丰富内涵,培养传承民族文化、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意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电影《博物馆奇妙夜3》的视频剪辑,或出示相关图片。教师讲述:在《博物馆奇妙夜3》里,赖瑞带着他在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朋友们,踏上了前往伦敦大英博物馆的探险旅程,在旅程中又唤醒了更多的古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像电影里那样穿越时光隧道唤醒过去吗?现实生活中,如果真有这样的时光隧道,那恐怕就是博物馆了:我们可以在自然科学博物馆里通过化石、标本,了解地球和各种生物的演化历程;在历史博物馆通过精美、朴拙或精巧的文物,观览人类进步的万古千年;在艺术博物馆里,知晓各个时代的审美情趣······过渡:上节课我们曾关注保存、展示文物的博物馆,这节课我们则要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二、新课教学环节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教师提问:什么是“文化遗产”呢?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第85页“历史纵横”栏目,了解《世界遗产公约》所定义的“文化遗产”。教师出示精心挑选的长城、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布达拉宫、苏州古典园林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精美图片,请学生谈观感。如:长城,绵延万里,壮阔雄伟;故宫,庄严绚丽,金碧辉煌;莫高窟,东方瑰宝,人间佛国;秦始皇陵,地下兵团,千人千面······教师讲述:尽管这些文化遗产各有各的美,但看到它们,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把它们与“中国”相连,与浩博悠远、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相连。这就是“文化遗产”。凭借它们,我们得以与祖先进行跨越古今的对话,实现穿越时空的相见。今天,这些让我们与祖先相连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来保护。1.保护原因教师出示材料:材料一保护就是和时间赛跑。莫高窟地处戈壁沙漠边缘,千百年来长期受到风沙的威胁。风沙流会吹蚀洞窟围岩,磨蚀露天壁画,甚至造成岩体坍塌。20世纪80年代以前,工作人员每年要从窟区清除积沙约3000立方米4000立方米。其次是水的渗入和可溶盐的危害。最可怕的是地质灾害。····一千多年时间,一些洞窟的甬道和前室部分已不存在。还有一种灾难就是人为导致的破坏,最典型的就是臭名昭著的华尔纳之流剥离、盗窃敦煌壁画的行径。此外,如果管理不善,旅游对莫高窟也势必会产生负面影响。摘编自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译林出版社2019年版材料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坏变或丢失都有使全世界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教师讲述:被称为“敦煌的女儿”的樊锦诗先生曾经说过,对莫高窟的保护就是和时间赛跑。请同学们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教科书第76页单元引言、第85页第一自然段,以敦煌莫高窟为例,说说今天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过渡:“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各国在国际组织带领下对文化遗产展开保护,都是20世纪后半期才有的现象,但是世界各地的人们对古物和古迹的收藏与保护却有长久的历史。2.历史上各国保护文物古迹的举措(1)古代世界。教师指导学生概括教科书第83页第二段内容:①在古代,世界各国均有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人和行为。②中世纪欧洲各国的皇室、贵族和教会成员热衷于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③古代中国,帝王、达官贵人、一些学者等重视收藏各种古代器物,金石学还发展成为专门之学。教师提问:同学们能分析一下古代的人们收集、保存文物的目的和效果吗?(2)近代欧洲。教师出示材料:材料三直到19世纪中叶,进化论逐步成为欧洲思想领域的主流。科学、技术和文化的进步,把人们的思想从上帝造人的神话桎梏中解放出来,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宇宙,认识自然,也重新认识人类自身发生发展的历史。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教师提问: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为什么19世纪以后会出现各国用立法的方式保护文物古迹的现象。指导学生结合在《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过的知识,将一些国家通过立法来保护文物的举措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思考,认识到启蒙运动、近代科学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等推动了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3)近现代中国。近现代以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政府也采取不同措施来保护文物古迹,取得了一些成就。请同学们根据教科书第8385页内容填写下表(只给出时期,“措施与成就”由学生填写):时期措施与成就晚清时期1906年清政府颁布《保存古物推广办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①建立起专业化文物保护体系,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②1961年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到2013年已公布7批,总数为4296处③1982年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3.文物古迹的重要保护原则和方法“真实性”教师讲述: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在这一背景下,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出台。这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它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有着深远的意义。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3页“学习聚焦”栏目的内容:“文物古迹的保护原则和方法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然后出示材料:材料四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类各种价值的统一性,把古代遗迹看作共同的遗产,为后代妥善保护这些古迹,并将它们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即《威尼斯宪章》,1964年)材料五真实性包括,遗产的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质,利用与作用,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等。有关“真实性”翔实信息的获得和利用,需要充分地了解某项具体文化遗产独特的艺术、历史、社会和科学层面的价值。只有依据完整且翔实的记载,不存在任何想象而进行的重建,才可能被许可。摘编自《奈良文件》第13款材料六2002年初,我国世界遗产武陵源因城市化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而遭到联合国“限期整治”的警告。为了拯救风景区,保住其在《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地位,恢复世界遗产的原貌,当地政府决定将景区内近34万平方米的建筑物全部拆除。有关方面预计,为此需花费至少十亿元,比由这些建筑获得的经济收益高出数倍。张成渝、谢凝高《“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与世界遗产保护》,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教师提问:当地政府为什么于2002年拆除了武陵源景区内的建筑?请学生们由此案例来体会“真实性”原则。再出示材料:材料七在重修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建筑中,一般“整旧如旧”为我们的原则。梁思成《闲话文物建筑的重修与维护》,载《文物》1963年第7期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教科书第86页“学思之窗”栏目的问题:“故宫博物院为什么把养心殿的修复定位为“研究性保护项目'?”引导学生从“学思之窗”栏目所给的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如“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不改变古建筑的文物原状”等,再结合前面所学文化遗址保护的“真实性”原则,及梁思诚先生提出的“整旧如旧”来分析这一问题。教师讲述:《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即《威尼斯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过渡:刚才我们以纵览的方式大致了解了历史上世界各国保护文化古迹的一些举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保护文化古迹的举措有了重大进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领导下,展开了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国际联合保护。下面我们就来聚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环节二:《世界遗产公约》1.出台和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的原因教师讲述并提问:所谓世界遗产,主要是指全球范围内那些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制定的《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教师可简要介绍《世界遗产公约》颁布的时间、颁布的主体并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公约的出台呢?教师简介“努比亚行动”。1959年埃及政府宣布,他们将在阿斯旺省的尼罗河河段上修建一座大型水电站,也就是后来的阿斯旺大坝。按照埃及政府的计划,大坝建成之后的蓄水库将会淹没河谷中的珍稀古迹拥有拉美西斯二世神像的阿布辛贝勒神庙和供奉古埃及神灵伊西斯的菲莱神庙。为了挽救这两座神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努比亚行动”。在其协调下,全球50多个国家共同参与,耗费8000万美元将这些遗迹完美地移址重建,成为全球共同行动、挽救珍稀古迹的典型案例。再请学生看教科书第85页图片“2001年毁于战火的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引导学生认识到:“努比亚行动”以及巴米扬山谷文化景观的被毁告诉人们,我们曾经以为会天长地久的珍贵古迹,完全可能因各种原因消失。人类需要团结起来,共同保护具有重大意义的珍稀自然和文化遗产。教师指出:截至2017年1月,共有193个国家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教师提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国家在《世界遗产公约》上签字?教师出示材料:材料八遗产的列入对各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遗产地还有助于当地居民脱贫和促进地方财政收入。许庆、熊康宁、杜芳娟《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第七条评价标准的演绎解读》,载《中国园林》2018年第6期学生分享他们对各国积极申请世界遗产原因的思考。2.《世界遗产公约》的内容教师出示《世界遗产公约》和《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的部分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5页第一自然段及“历史纵横”栏目,弄清三种遗产类型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出示材料:材料九2003年9月,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会议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古迹、文物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都印证了我们东方古老的农耕文明。摘编自《国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编写组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材料十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请学生根据材料回答教科书第85页“思考点”的问题: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一项中国“非遗”项目,与大家分享自己喜欢它的原因;并以之为例,说说自己对于“非遗”“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的理解。3.签订《世界遗产公约》的意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4页最后两段,注意“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等信息。教师出示申报世界遗产的程序,引导学生认识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入新的阶段:第一,明确提出了“文化遗产”的概念;第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国际组织的领导,有制度体系的保障。就这样,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步开启了从各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到各遗产地和普通民众广泛参与、影响深远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教师讲述:以《世界遗产公约》为核心形成的世界遗产保护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成果,体现了当今人类在文明上的自觉。它向人类社会提出了关于遗产的简洁而永恒的理念,即文化遗产不仅是当地人的,也是全民族乃至全人类的;不仅是当代人的,也是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遗产是历史和祖先留下的,未来的人同样有权利面对这些遗产。教师出示材料:材料十一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是一个国家灿烂文化的智慧结晶。它既浓缩着过去又影响着未来,对于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教师提问:材料中说,文化遗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既浓缩过去又影响着未来。你同意这个说法吗?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学生回答示例:同意,如敦煌莫高窟让我看到信仰和守护的力量,无论是公元4世纪的乐傅和尚,还是今天的樊锦诗女士,正是他们的坚定与守护,让我在21世纪还能被这沙漠中辉煌的佛国所感动所震撼。我想我的人生中如果也有这样的坚韧与为理想长久的付出,我的人生也必将辉煌。又如在敦煌看到很多搞美术创作、服装设计的人在揣摩、临摹壁画、造像。从中汲取营养,获得启发。学生就此问题分享结束后,教师出示材料:材料十二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演讲师生共同总结:文化遗产不仅能为个人提供发展的养料,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过渡:正因为文化遗产浓缩过去,影响未来,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也积极加入《世界遗产公约》。4.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5页,掌握相关史实。过渡:刚才我们认识到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各国,尤其是我们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突出的普遍价值”。环节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1.国外的文化遗产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6页最后一段和第87页第一段并进行填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明遗迹主要包括、古罗马城、等。近代也留下很多著名的文化遗产,成为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这里有众多的和藏品极为丰富的_,堪称包罗万象的艺术之城。2.中国的文化遗产教师讲述:下面让我们来响应总书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号召,进行“让遗产活起来”环节的活动。请同学们注意,这里的“遗产”包括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