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巴彦淖尔五原县联考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雾霭驰骋自圆其说嘎然而止B.腐蚀潮汐世外桃园分崩离析C.喧腾浮燥轻歌曼舞瞬息万变D.漩涡羁绊震耳欲聋川流不息2.(2分)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界读书日”这天,市图书馆门前人声鼎沸,挤满了许多前来参加签售会的读者。B.叶子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D.长期以来,“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脑海中已经深入人心了。3.(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嘱咐
诬篾
大彻大悟
销声匿迹B.劫难
帷幕
目空一切
自圆其说C.瞭望
脑畔
不修边幅
人情事故D.浮躁
喧哗
穿流不息
震耳欲聋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B.近日,贵州一女导游嫌游客购物少,与游客起冲突后将游客赶下车的恶劣行径在网络上热传,很多人看后都不敢再到贵州去旅游了。C.昆明南二环高架改造工程将于2018年5月30日前完成施工相关准备工作,确保在2019年春节前完工实现通车,施工时间大约为8个月左右。D.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宏观调控、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的根本要求。5.(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抓住了主要矛盾,就牢牢把握了事物发展方向。②认准的、看好的事情,毫不犹豫、毫不放松地去抓去干。③否则,迟缓犹豫、畏手畏脚,走一步退三步,就会错失战机,贻误大事,让“有所为”变为“无所作为”。④所以,该“有所为”时,就要“敢为”“快为”。A.②③①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①②③④6.(2分)结合语境选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改革开放以来,岳阳的发展________。根据“国发2号”文件的精神,我市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________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上要解决以下问题:首先,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其次,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________需继续办好村教学点,________要鼓励偏远少数民族村寨小学开展“双语”教育等等。A.动人心弦
加强
既
也 B.出人意料
增强
一方面
另一方面C.令人神往
提高
虽然
但是 D.令人瞩目
提高
不仅
而且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课外文言文阅读徐有功廷争徐大理有功①,每见武后将杀人,必据法廷争。尝与后反复,辞色愈厉,后大怒,令拽出斩之,犹回顾曰:“臣身虽死,法终不可改。”至市临刑得免,除名为庶人。如是再三终不挫折朝廷依赖至今犹怀之。(选自唐·刘餗《隋唐嘉话》)(注)①徐大理有功:徐有功,唐初人,武则天执政时任大理寺卿(最高法官)。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辞色愈厉/征于色,发于声B.臣身虽死/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尝与后反复/窥谷忘反D.犹回顾曰/顾野有麦场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如是再三终不挫折朝廷依赖至今犹怀之3.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徐有功竭力维护“法终不可改”的具体表现。8、(3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苏轼缺月挂疏桐,漏②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③冷。(注)①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②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③沙洲: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1.词的上阕通过描绘缺月、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凄清孤寂的氛围。2.苏轼以“孤鸿”自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9、(7分)古诗文默写题(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2)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____,___。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感知母爱①我对于她的第一感知就是那双手。我不记得那时我几岁,但我知道我的身体和灵魂与她的双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那双手是我母亲的,她是一个盲人。②我记得有一回,我在餐桌上画一幅画。“妈妈,看,我的画。”我画完后欢叫道。“喔,太好了!”妈妈答道,继续忙她手上的活儿.。“不,我要你用手‘看’我的画嘛。”我固执地说。她走到我身边,我拉着她的手触摸画的每一部分。她赞美画时发出的惊呼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③她不是用眼晴看,而是用手摸我的脸,摸我想让她看的东西。我从来没有觉得这有什么奇怪的,虽然我知道没有人用手“看”东西。④我记得她给我梳头的方式。她先用左手的拇指按在我的眉心上,用食指搭住我的头顶,然后用右手握住梳子梳我的头发。她总是把我的头发梳得很整齐。我嬉戏时,跌了跟头,弄破了膝盖,哭着跑回家。她用双手轻柔地洗净我的伤口,然后灵巧地进行包扎。⑤我曾经低估计过她的能力。一天,我看到餐桌上有一盘刚出护的甜饼,我偷偷地拿起一个。我想只要不用手摸,她是不会知道我在赶什么的。可是,我没有意识到,她可以听到我嚼甜饼的声音。当我从她身边走过时,她拽住了我的胳膊。“下次,想吃就跟我说,”她说,“你可以吃掉所有的甜饼,但要跟我说一声。”⑥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但是,我们都不知道母亲是如何掌握我们的一举一动的。一天,哥哥带回一条流浪狗,悄悄地把它弄到了楼上的卧室里。不一会儿,母亲就上了楼,走进卧室说,狗窝可以安在院子里,但绝不能安在卧室里。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她是怎么发觉的。⑦还有一回,我一个人在起居室一面做作业一面看电视,她走进来说:“凯丽,不要边看电视边做作业!”我赶紧关掉电视,继续做作业。我始终搞不明白,她怎么知道看电视的是我,而不是我的哥哥、姐姐或弟弟。后来,我问她这个问题,“孩子,”她抚摸着我的头说,“即使你不说话,你还要呼吸呀,我听出来的。”⑧那年,我17岁了。我站在镜子前一面打扮,一面问母亲:“妈妈,你知道我是什么样子吗?”母亲答道:“我当然知道,从你出生后护士将你放在我怀里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了你的模样。我抚摸了你细柔的头发,抚摸了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我知道你很善良,因为你爱你的父母;我知道你很有爱心,因为你从来没有为有我这样一个盲人母亲而流露出自卑。所以,孩子,我知道你是什么样子的人,在我看来,你非常漂亮。”⑨十年过去了,我也成了一个母亲。当护士将我的儿子放在我怀里时,我和我的母亲当年一样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同的是,我用我的眼睛。我急切地要求关掉所有的灯,用我的手触摸孩子,用我的嗅觉和听觉来感知他,或者说——感知母爱。(选自《环球时报》第1648期,文章有改动)1.“我”对于母亲的第一感知就是那双手,为什么?2.文中的母亲总是能掌握“我们”的一举一动,主要体现在哪三件事上?3.文中②段划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明了什么?请结合语境回答。
她赞美画时发出的惊呼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4.文章结尾写道:“我急切地要求关掉所有的灯,用我的手触摸孩子,用我的嗅觉和听觉来感知他,或者说——感知母爱。”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1、(15分)桃花源在哪里?梁衡(1)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的游记名篇,也造就了许多的山水品牌,成了今天旅游的新卖点。但让人吃惊的是,一个虚构的桃花源却盖过了所有的真山水,弄得国内只要稍微有一点姿色的风景,就去打桃花源的牌子,硬贴软靠,甚至争风吃醋,莫辩真伪。北至山西、河北,南到广西、台湾,处处自诩桃花源,人人争当武陵。只我亲身游历过的“桃花源”就不下几十处,遍布大半个中国。陶渊明用什么魔法将这桃花源的基因遍洒中华大地,遗传千年,繁衍不息?(2)我见到的第一个桃花源是在福建武夷山区。从福州出发北上,过永安县,车停在路边,有指挥牌:桃花源。我说着柏油马路一条,石山一座,怎么是桃花源?主人说不急,先请下车。行几百米,果见一河,溯流而上,渐行渐深,林木葱茏,繁花似锦,两山夹岸,绿峰荡漾,胸爽如洗。而半山腰庙宇民房,红墙绿瓦,飘于树梢之上,疑是仙境。折而右行,半壁之上突现一岩缝,竟容一人,曰“一线天”。我从缝中望去,山那边蓝天白云,往来如鹤。因为要赶路,我们不能如武陵人“舍船,从口入”了,但我相信穿过一线天,那边定有一个桃花源。(3)再沿路北上就是著名的武夷山。山之有名,因二:一是通体暗红,山崖如血,属典型的丹霞地貌;二是环山有溪水绕过,作九折之状,即著名的“武夷九曲”。想不到在这景区深处却还另藏着一个小“桃花源”。当游人气喘吁吁地翻过名为“天游”的石山顶,自天而降,或溯流而上,游完九曲,弃筏登岸时,身已累极,心乏神疲,忽眼前一亮,见一竹篱小墙。穿过篱笆小门,地敞为坪,青草如茵,草坪尽处一泓碧水如镜,整座红色的山崖倒映其中,绿树四合,凉风拂衣,汗热顿消。正是陶诗“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的意境。这时席地而坐,仰望“天游”之顶,见人小如蚁,缘壁而行;俯视池水之中,蓝天白云,悠然自得。草坪上散摆着些茶桌,武夷山的“大红袍”茶海内知名。你在这里尽可细品杯中乾坤,把玩手中岁月。那天我正低头品茗,忽听有人呼唤,隔数桌之外走过一人,原来是十多年未见的一位南海边的朋友,不期在此相遇。我们相抱而呼,以茶代酒,痛饮一番。我一面感叹世界之小,又更觉着桃花源之妙,它真是一个可暗通今昔的时光隧道。(4)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武夷山里不知过往了多少名人。朱熹就是从这里走出去开创了他的哲学流派,我怀疑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名句,就是取自这个意境。明代大将军戚继光在南方抗倭之后又被调到北方修长城,曾路过此地,在这里照影洗尘,竟激动得不想离去。他赋诗道:“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虏复征蛮。他年觅得封侯印,愿与君王换此山。”而陆游、辛弃疾在不得志之时,甚至还在这里任过守山的官职。朱、戚、陆、辛都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人物。他们在绚烂过后更想要一个平淡,要做陶渊明,做一个桃花源中人。辛词写道:“今宵依旧醉中行。试寻残菊处,中路候渊明。”(5)如果你抚摸陶渊明之后的历史画卷,就会听到无数伟人、名人、与他的共鸣,而这些人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群山高峰啊。于是我们就会发现一股从遥远的桃花源深处发出的雷鸣,在历史的大峡谷中,滚滚回响,隐隐不绝。(节选自梁衡《心中的桃花源》,有删改)1.请仔细分析文章第②③自然段的游踪,结合下图,判断作者先后游览了哪些区域。(请填大写字母)_________区→_________区→_________区2.结合文中划线句,完成两个随文批注任务。3.读游记要关注景,也要关注人。文章第③自然段写我与老友重逢的场景,有何作用?4.本文“引用辛弃疾的词是否恰当”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请阅读这首《临江仙》全词,完成下列对话。5.请结合文章和阅读积累,谈一谈你对“桃花源”内涵的理解。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保尔不知不觉走到松林跟前,在岔路口停住了。右边是阴森森的老监狱,有一道高高的尖头木栅栏,把它和松林隔开。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楼房。就是在这里,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被绞死了。保尔在原来设置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向陡坡,顺坡下去,到了埋葬烈士的墓地。……保尔慢慢地摘下了帽子。悲痛,巨大的悲痛,充满了他的心。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墓。(1)选文开头就写道:“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请用扼要的语言概括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2)选文的最后三段,保尔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3、(5分)综合性学习。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材料—: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相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截至目前,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中,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客,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被世人学习并传承。(1)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2)根据“材料3”补写两个句子,使之与“书信里灌注着作者的真情”构成一组排比句。(3)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根据要求作文。小石潭,竹树游鱼,是柳宗元遇见了“美”;壶口,飞瀑龙槽,是梁衡遇见了“美”……只要静下心,打开纯净的眼帘,我们和“美”永远不会擦肩而过。请以“我,遇见了美”为题,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D【解题分析】
A.“嘎”应为“戛”;B.“园”应为“源”;C.“燥”应为“躁”;故选D。2、D【解题分析】
D.“深入人心”指理论、学说、政策等为人们深切了解和信服。用在此处不合适。故选D。3、B【解题分析】
A.污蔑。C.人情世故。D.川流不息。故选B。4、B【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病的辨析能力。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通过”。选项错误。B.语句正确。C.“大约”和“左右”重复啰嗦,删去其中任意一个即可。选项错误。D.词序不当,“实施宏观调控、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词序不当,正确的应该是“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选项错误。故选B.5、C【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仔细阅读这段话,句①是“因”,句④是“果”,然后句②从正面具体论述怎样“敢为”“快为”,句③从反面进行论述。据此分析排序为①④②③,选C。6、D【解题分析】
(1)动人心弦:形容事物或语言激动人心,也说动人心魄。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也说出人意表。令人神往:使人非常向往。令人瞩目:使人注视。“岳阳的发展”是使人注视的,故选令人瞩目。(2)“水平”和“提高”搭配。(3)“需继续办好村教学点”和“要鼓励偏远少数民族村寨小学开展‘双语’教育等等”是递进关系,因此选用“不仅…而且”。故选D。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C2.如是再三/终不挫折/朝廷依赖/至今犹怀之3.执法如山,每次见到武则天将要杀人,必然依据法律在朝廷上当面向她谏诤;刚正不阿,曾经在朝廷上与武后反反复复地争辩,言辞越来越激烈,闹得面红耳赤;不畏生死,被杀之前还回头直言,竭力维护法律的尊严。【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C项:“反”分别解释为:反复/通“返”,返回。A项:色:脸色。B项:虽:即使。D项:顾:回头看。故选C。2.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如是再三/终不挫折/朝廷依赖/至今犹怀之。此题要注意把连续的几件事之间划开。译为:这样几起几落,徐有功始终是那样刚正不屈。他正是朝廷可以依赖的人,至今人们还怀念他。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对人物性格品质的把握。把握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每见武后将杀人,必据法廷争”的情节表明他是一个执法如山的人。“臣身虽死,法终不可改”的情节表明他是一个不畏生死的人。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参考译文】大理寺卿徐有功,每次遇到武则天将要杀人时,必定依据法律,在朝廷上当面向她谏诤。徐有功曾经在朝廷上与武后反反复复地争辩,言辞越来越激烈,闹得面红耳赤;武后大为恼怒,下令把他拖出去杀了。即便到了这个时候,徐有功还回头对武后说:“即使我死了,法律也不能更改。”到了行刑的闹市,他又被免掉死罪。后来武后将他从仕籍中除名,降为平民。这样几起几落,徐有功始终是那样刚正不屈。他正是朝廷可以依赖的人,至今人们还怀念他。8、1.疏桐孤鸿2.既惊恐孤独,又不愿随波逐流的感情。【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根据“缺月挂疏桐”、“缥缈孤鸿影”等句子可知,上阙描写了缺月、疏桐、孤鸿等景物。2.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上阙中的“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又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呢?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呢?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根据以上内容作答。9、)君子好逑海内存知己落日故人情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解题分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逑、庇、俱、撼、垂钓、羡”等字词容易写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我知道我的身体和灵魂与她的双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是通过母亲的手感知到了母爱,所以“我”对母亲的“第一感知就是那双手”。(意思对即可)2.①发现”我”偷吃甜饼;②发现哥哥把流浪狗带进卧室;③发现“我”边看电视边做作业.3.通过母亲略带夸张的表扬,说明了母亲善于鼓励孩子。4.“我”通过触觉、嗅觉、听觉来感知孩子,传递了‘我”对孩子”的爱,也更深刻地感知了母亲对“我”的爱。【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通读全文,根据题目要求,可以从文章开头段和结尾段找到相关内容,稍加整理即可作为答案。“我知道我的身体和灵魂与她的双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是通过母亲的手感知到了母爱,所以“我”对母亲的“第一感知就是那双手”。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文中的母亲总是能掌握‘我们’的一举一动,主要体现在哪三件事上”,通过题干看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注意从发现“我”偷吃甜饼(第⑤段);现哥哥把流浪狗带进卧室(第⑥段);发现“我”边看电视边做作业(第⑦段)三个角度进行概括。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常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来回答。“惊呼”一词的意思是吃惊地叫喊。“她赞美画时发出的惊呼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这句话里“惊呼”一词写出了母亲赞美“我”的画时略带夸张的表扬,表明母亲是一个善于鼓励孩子的人。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结尾句的理解。理解句子要遵循“句不离篇”的原则,所以本题要联系上文内容来分析。结尾句往往有深化主题、升华人物情感的作用。回答此题还要联系文章的主旨和人物的情感,“我”通过触觉、嗅觉、听觉来感知孩子,传递了“我”对孩子的爱,也更深刻地感知了母亲对“我”的爱。11、1.CAB2.批注一:本文大量使用了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更好地切合了桃花源这一富有文化内涵的主题。批注二:“把玩手中岁月”中“把玩”一词,化抽象的岁月为具象,表现了岁月的耐人寻味以及武夷山这里拥有着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3.作者在探寻游玩桃花源时偶遇故友,更能表现出桃花源之妙,能够暗通今昔,也更能表现出许多与作者一样的人对于桃花源的向往。4.(1)空山(2)霜月(残菊)(3)退隐山林5.“桃花源”源自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意为没有战乱,景色优美,人人安居乐业,与世隔绝的地方。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得知风景独特优美的地方都冠上了“桃花源”这一称号,作者对于各种各样的“桃花源”也是一直探寻着的。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真实性无从考据,但作者真正追求的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真正存在的“桃花源”,更是一个寄托心灵的港湾,一个存放心灵的隐秘世界。【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游记散文中移步换景的理解。此题作品中并没有直接给出地点方位名,需要考生结合地图,对所给段落进行分析。结合“而半山腰庙宇民房,红墙绿瓦,飘于树梢之上,疑是仙境。折而右行,半壁之上突现一岩缝,竟容一人,曰‘一线天’”先是C区,结合“环山有溪水绕过,作九折之状,即著名的‘武夷九曲’”,到了A区。结合“游完九曲,弃筏登岸时,身已累极,心乏神疲,忽眼前一亮,见一竹篱小墙。”到达B区。2.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含义理解题和重点句子的赏析题。首先,学生需要联系上下文内容,多角度地全面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可以从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出发。其次,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本题是自选角度,赏析范围比较广,可以从修辞、句式、关键词等多方面赏析,并联系语境内容,做出合理赏析即可。第一句可以从句式的角度赏析.如:四字短语,语言有节奏感,富有韵味等。第二句可以从词语的角度赏析,首先指出加点词“把玩”的含义。然后结合整句话分析其作用。“把玩”:意思是握在或置在手中赏玩。把冲向的岁月转化为形象有质的东西。3.本题考查的是文章中情节设置的作用。首先,考生要仔细读题,结合文章内容,正确理解并把握整篇文章的主旨。其次,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入手,但是本题侧重内容方面的理解,学生在解题时一定结合“我一面感叹世界之小,又更觉着桃花源之妙,它真是一个可暗通今昔的时光隧道”分析。写出世人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意,写出了桃花源之妙,是一个可暗通今昔的时光隧道。4.(1)(2)两空考查古诗意象。需要明确一点的是:古诗中的意象一般以名词出现,知道这一点,做题就会事半功倍。结合感情基调“沉郁悲壮”分析,本词中的名词意象。故应该是“空山”和“残菊”与辛弃疾的豪放不符合。(3)空考查对诗歌蕴含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将诗歌语句表现得画面还原,同时进行整体感知,关注标题和注释等辅助信息,“莫向空山吹玉笛,壮怀酒醒心惊。”一种萧杀的意境,让人油然而生。纵有万种风情,也不要寄意于空山凉笛,因为,壮怀酒醒,心中为世事,几许惊悸,使劲浑身解数,可力挽狂澜之心,终是成云成烟。这份内心深处的豪情,苦英雄无用武之地。“四更霜月太寒生。”交待了时间和心情。“太寒生”,其意何以深邃?一个太字把诸多无奈,用这阕简短的词,有意无意抛掷出来。谁争词人一片爱国之心?谁解词人胜意拳拳为国请命爱国之志?“被翻红锦浪,酒满玉壶冰,小陆未须临水笑,水林我辈钟情。”被翻红锦浪,是对当时皇帝和统治者迷恋于歌舞升平环境的一种讽刺和揭露,又饮酒又美人,江山还坐得稳吗?古之皇帝本性,或再大些范围来说,男人本性,都是爱英雄更爱美人。商纣王因此亡国,现在呢?大宋江山还能坐镇多久?分明摇摇欲坠了!“今宵依旧醉中行。试寻残菊处,中路侯渊明。”最后的收笔,则在抑郁不得志中,有了隐隐的希望。算是于茫茫人海徐行中的独特动力吧。不然,活着一点未来都没有的人,还有什么意思呢。来深入感受诗人的情感。结合“试寻残菊处,中路候渊明”分析,他想学习陶渊明,归隐山林,不再出仕。5.需要考生结合文章和阅读积累全面,有深度;思考要有延伸和拓展、能认识此文所揭示的社会意义。在做此类题目时,思考层次需要上生到社会的层面,而不是仅仅围绕一点进行阐述。首先写出“桃花源”的出处,写出“桃花源”的社会特点。现在的“桃花源”有什么特点。结合“无数伟人、名人、与他的共鸣,而这些人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群山高峰啊”,分析,这些名人追求的是“桃花源”的什么精神,写出即可。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第一次,与波兰人交战中腿部受伤,得了伤寒感染:第二次,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爆炸,头部受伤:第三次,紧张的肃返工作击倒了他,回家养病:第四次,在修路时得了伤寒病和肺炎差点要的他的命。(2)由对战友牺牲的悲痛到对革命信仰的坚定。(意思对即可)【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概述,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四次逃生经历。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2)此题考查对人物情感变化的理解。结合文章中表现人物思想变化的语句来分析。由“悲痛,巨大的悲痛,充满了他的心”“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可知保尔的情感由对战友牺牲的悲痛转变为对革命信仰的坚定。13、(1)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大多数(2)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封存着时代的场景,传承着遥远的文化。(3)(有理有据,语句通顺即可)【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作答。观察图中各组数字,结合题目具体要求,可知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大多数。(2)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作答补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所补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本题注意补写既要照顾具体语境,如:历史节点,鲜活场景,同时还要注意句式上,动词﹢定语+中心语的形式。如可补写为:封存着时代的场景,传承这遥远的文化。(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可结合自己熟悉的一个名著来解答,注意体现出自己的收获,以体现“力量”。如:读书给我成长的力量。《童年》中外祖母讲给阿廖沙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故事。让我同阿廖沙一样,获得了以宽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延吉银行面试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基础知识分面复习策略及试题和答案
- 2024年二手车高价值车评估试题及答案
- 宠物营养师考试常识与复习资源的获取与试题及答案
- 公共事业管理小自考题目特点及试题
- 熟悉2024年计算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市场营销考试全面分析
-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 药理学关联学科试题及答案
-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英语期中试卷(含答案)
- 2024年H13-531云计算HCIE认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路灯安全培训
- DLDS-1214F电气装置技术方案(世赛KNX版)
- 电力行业电气工程师求职简历
- 2024年贵阳丘成桐少年班选拔试题
- 2025年江苏省运河宿迁港产业园招聘20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中智集团总部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水泥厂电工培训课件
- 电力系统中电磁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 《以哪吒精神照亮成长之路》开学家长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