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基础知识点梳理汇总_第1页
第六章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基础知识点梳理汇总_第2页
第六章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基础知识点梳理汇总_第3页
第六章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基础知识点梳理汇总_第4页
第六章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基础知识点梳理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基础经过调查统计发现,将城市道路相互连接起来构成道路交通网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造成车流中断、事故增多、延误严重的问题所在,是城市交通运输的瓶颈。一般而言,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要低于路段的通行能力,因此如何利用交通信号控制保障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和充分发挥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交通信号控制是指利用交通信号灯,对道路上运行的车辆和行人进行指挥。交通信号控制也可以描述为:以交通信号控制模型为基础,通过合理控制路口信号灯的灯色变化,以达到减少交通拥挤与堵塞、保证城市道路通畅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等目的。其中,交通信号控制模型是描述交通性能指标(延误时间、停车次数等)随交通信号控制参数(信号周期、绿信比和信号相位差),交通环境(车道饱和流量等),交通流状况(交通流量、车队离散性等)等因素变化的数学关系式,它是交通信号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也是交通工程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章主要针对建立交通信号控制模型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对交通信号控制的理论基础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阐述。6.1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概念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道路的集结点、交通流的疏散点,是实施交通信号控制的主要场所。根据交叉口的分岔数平面交叉口可以分为三岔交叉口、四岔交叉口与多岔交叉口;根据交叉口的形状平面交叉口可以分为T型交叉口、Y型交叉口、十字型交叉口、X型交叉口、错位交叉口、以及环形交叉口等。6.1.1交通信号与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是指在道路上向车辆和行人发出通行或停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灯色信息,主要分为指挥灯信号、车道灯信号和人行横道灯信号。交通信号灯则是指由红色、黄色、绿色的灯色按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显示交通信号的装置。世界各国对交通信号灯各种灯色的含义都有明确规定,其规定基本相同。我国对交通信号灯的具体规定简述如下:对于指挥灯信号: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2、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3、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4、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5、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对于车道灯信号:1、绿色箭头灯亮时,本车道准许车辆通行;2、红色叉形灯亮时,本车道不准车辆通行。对于人行横道灯信号:1、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2、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3、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6.1.2信号相位与控制步伐在空间上无法实现分离的地方(主要是在平面交叉口上),为了避免不同方向交通流之间的相互冲突,可以通过在时间上给各个方向交通流分配相应的通行权。例如,为了放行东西向的直行车流且同时避免南北向的直行、左转车流与其发生冲突,可以通过启亮东西向的绿色直行箭头灯将路口的通行权赋予东西向直行车流,启亮南北向的红灯消除南北向直行、左转车流对东西向直行车流通行的影响。对于一组互不冲突的交通流同时获得通行权所对应的信号显示状态,我们将其称之为信号相位,简称为相位。可以看出,信号相位是根据交叉口通行权在一个周期内的更迭来划分的。一个交通信号控制方案在一个周期内有几个信号相位,则称该信号控制方案为几相位的信号控制。图6-1就是一个采用四相位信号控制的控制方案。一个路口采用几相位的信号控制应由该路口的实际交通流状况决定,十字路口通常采用2~4个信号相位。如果相位数设计得太少,则不能有效地分配好路口通行权,路口容易出现交通混乱,交通安全性下降;如果相位数设计得太多,虽然路口的交通次序与安全性得到了改善,但由于相位之间进行转换时都会损失一部分通行时间,过多的相位数会导致路口的通行能力下降,延长司机在路口的等待时间。图6-1四相位信号控制方案实例为了保证能够安全地从一个信号相位切换到另一个信号相位,通常需要在两个相邻的信号相位之间设置一段过渡过程,例如对于图6-1所示的信号控制方案而言,从第一信号相位切换到第二信号相位,中间可能需要设置东西向绿色直行箭头灯闪烁、东西向黄灯亮、路口所有方向红灯亮等过渡过程。对于某一时刻,路口各个方向各交通信号灯状态所组成的一组确定的灯色状态组合,称为控制步伐,不同的灯色状态组合对应不同的控制步伐。因此一个信号相位通常包含有一个主要控制步伐和若干个过渡性控制步伐。控制步伐持续的时间称为步长,一般而言主要控制步伐的步长由放行方向的交通量决定,过渡性控制步伐的步长取值为2~3秒。6.1.3交通信号控制参数1.时间参数(1)信号周期信号周期是指信号灯色按设定的相位顺序显示一周所需的时间,即一个循环内各控制步伐的步长之和,用C表示。信号周期是决定交通信号控制效果优劣的关键控制参数。倘若信号周期取得太短,则难以保证各个方向的车辆顺利通过路口,导致车辆在路口频繁停车、路口的利用率下降;倘若信号周期取得太长,则会导致司机等待时间过长,大大增加车辆的延误时间。一般而言,对于交通量较小、相位数较少的小型路口,信号周期取值在70秒左右;对于交通量较大、相位数较多的大型路口,信号周期取值则在180秒左右。(2)绿信比绿信比是指一个信号周期内某信号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与信号周期的比值,用λ表示。(6-1)式中,tEG表示有效绿灯时间。某信号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是指将一个信号周期内该信号相位能够利用的通行时间折算为被理想利用时所对应的绿灯时长。有效绿灯时间与最大放行车流率(饱和流量)的乘积应等于通行时间内最多可以通过的车辆数。有效绿灯时间等于绿灯时间与黄灯时间之和减去部分损失时间,也等于绿灯时间与前损失时间之差再加上后补偿时间(后补偿时间等于黄灯时间减去后损失时间)。(6-2)式中,tG表示绿灯时间;tY表示黄灯时间;tL表示部分损失时间;tFL表示前损失时间;tBC表示后补偿时间;tBL表示后损失时间。部分损失时间是指由于交通安全及车流运行特性等原因,在相位可以通行的时间段内没有交通流运行或未被充分利用的时间。部分损失时间由前损失时间和后损失时间两部分组成。前损失时间是指绿灯初期,由于排队车辆需要起动加速、驶出率较低所造成的损失时间。在绿灯初期车流量由小变大,由零逐渐上升到最大放行车流率。后损失时间是指绿灯时间结束时,黄灯期间停车线后的部分车辆已不许越过停车线所造成的损失时间。后补偿时间是指绿灯时间结束时,黄灯初期已越过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所带来的补偿时间。后损失时间与后补偿时间之和等于黄灯时间,恰恰也正反映了黄灯的过渡性与“两面性”。在黄灯期间车流量由大变小,由最大放行车流率逐渐下降到零。绿信比是进行信号配时设计最关键的时间参数,它对于疏散交通流、减少车辆在交叉口的等待时间与停车次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某一信号相位的绿信比越大则越有利于该信号相位车辆的通行,但却不利于其它信号相位车辆的通行,这是因为所有信号相位的绿信比之和必须小于1。(3)最短绿灯显示时间最短绿灯显示时间是指对各信号相位规定的最低绿灯时间限值,用Gm表示。规定最短绿灯显示时间主要是为了保证车辆行车安全。如果绿灯信号持续时间过短,停车线后面已经起动并正在加速的车辆会来不及刹车或者使得驾驶员不得不在缺乏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来个急刹车,这都是相当危险的,很容易酿成交通事故。在定时信号控制交叉口,需要根据历史交通量数据确定一个周期内可能到达的排队车辆数,从而决定最短绿灯显示时间的长短;在感应式信号控制交叉口,则需要根据停车线与车辆检测器之间可以容纳的车辆数确定最短绿灯显示时间的长短。(4)绿灯间隔时间绿灯间隔时间是指一个相位绿灯结束到下一相位绿灯开始的这中间一段时间间隔,用I表示。设置绿灯间隔时间主要是为了确保已通过停车线驶入路口的车辆,均能在下一相位的首车到达冲突点之前安全通过冲突点,驶出交叉口。绿灯间隔时间,即相位过渡时间,通常表现为黄灯时间或黄灯时间加上全红时间。全红是指路口所有方向均显示红色信号灯,全红时间是为了保证相位切换时不同方向行驶车辆不发生冲突、清除交叉口内剩余车辆所用时间。为了避免前一相位最后驶入路口的车辆与后一相位最先驶入路口的车辆在路口发生冲突,要求它们驶入路口的时刻之间必须存在一个末首车辆实际时间间隔,这个时间间隔由基本间隔时间和附加路口腾空时间两部分构成。其中,基本间隔时间是由车辆的差异性和运动特性决定的时间量,其大小一般取值为2~3秒;附加路口腾空时间则是由路口特性决定的时间量,其大小大体上可以根据两股冲突车流分别从各自停车线到达同一冲突点所需行驶时间差来确定。在定时控制中,绿灯间隔时间可取为末首车辆实际时间间隔;而在感应控制中,如果在停车线前埋设了检测线圈,则该线圈可以测量到前一相位最后车辆离开停车线与前一相位绿灯结束之间的时间差,从而可以得到绿灯间隔的可压缩时间,因此此时的绿灯间隔时间可取为末首车辆实际时间间隔与绿灯间隔可压缩时间之差,从而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5)损失时间损失时间是指由于交通安全及车流运行特性等原因,在整个相位时间段内没有交通流运行或未被充分利用的时间,用l表示。损失时间等于绿灯显示时间与绿灯间隔时间之和减去有效绿灯时间,等于绿灯间隔时间与后补偿时间之差加上前损失时间,也等于部分损失时间与全红时间之和。(6-3)式中,tR表示全红时间。对于一个信号周期而言,总的损失时间是指所有关键车流在其信号相位中的损失时间之和,用L表示。而关键车流是指那些能够对整个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信号配时设计起决定作用的车流,即在一个信号相位中交通需求最大的那股车流。交叉口总的绿信比是指所有关键车流的绿信比之和,即所有关键车流的有效绿灯时间总和与信号周期之比值,可以用公式(6-4)表示:(6-4)利用图6-2可以直观地反映以上各时间参数及其相互关系。图6-2获得通行权的车流在其相位期间通过交叉口的流量图示图中,t0对应绿灯启亮时刻,t2对应放行车流率达到饱和流量的时刻,t3对应黄灯启亮时刻,t5对应红灯启亮时刻。在t0至t2时间段,即放行车流率未达到饱和流量期间,放行车流率曲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该时间段内通过交叉口的车辆数,可以等效于以饱和流量放行时在t1至t2时间段内通过交叉口的车辆数,即等于以t1至t2为底、以饱和流量为高所构成的虚线框的面积,因此图中t0至t1的线段长为前损失时间。类似可以推知t3至t4的线段长为后补偿时间,t4至t5的线段长为后损失时间。2.交通流参数(6)交通流量交通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到达道路某一截面的车辆或行人数量,用q表示。到达交叉口的交通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到达停车线的车辆数,其主要取决于交叉口上游的驶入交通流量,以及车流在路段上行驶的离散特性。交通流量通常随时间随机变化,且变化规律比较复杂,既包括规律性的变化,也包括非规律性的变化,换而言之,交通流量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将围绕某一平均值上下波动。(7)饱和流量饱和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车辆通过交叉口停车线的最大流量,即排队车辆加速到正常行驶速度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停车线的稳定车流量,用S表示。饱和流量取决于道路条件、车流状况以及配时方案,但与配时信号的长短基本无关。具体而言,影响道路饱和流量大小的道路条件主要有车道的宽度、车道的坡度,影响道路饱和流量大小的车流状况主要有大车混入率、转弯车流的比率、车道的功能,影响道路饱和流量大小的配时方案主要指信号相位的设置情况。饱和流量值应尽量通过现场实地观测求得,但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在设计一个新的交叉口时,由于无法使用实测的方法求得饱和流量值,此时可以使用一些公式或图表来近似求取道路的饱和流量值。常用的计算方法有韦伯斯特法、阿克塞立科法、折算系数法、停车线法、冲突点法等。(8)通行能力通行能力是指在现有道路条件和交通管制下,车辆以能够接受的行车速度行驶时,单位时间内一条道路或道路某一截面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用Q表示。其中,“现有道路条件”主要是指道路的饱和流量,“交通管制”主要是指交叉口的绿信比配置,而“能够接受的行车速度”对应于饱和流率。通行能力与饱和流量、绿信比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6-5)表示:(6-5)可以看出,交叉口各方向入口道的通行能力是随其绿信比的变化而变化的,是一个可以调节的参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加大交叉口某信号相位的绿信比也就是加大该信号相位所对应的放行车道的通行能力,使其在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更多数量的车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某一信号相位绿信比的增加势必造成其它信号相位绿信比的下降,从而导致其它信号相位所对应的放行车道的通行能力相应下降。(9)车道交通流量比车道交通流量比是指道路的实际流量与饱和流量之比,用y表示。(6-6)可以看出,车道交通流量比是一个几乎不随信号配时影响的交通参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道路的拥挤状况,是进行信号配时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10)临界车道组交通流量比临界车道组交通流量比又称相位交通流量比,是指某信号相位中车道交通流量比的最大值,即关键车流的交通流量比。将信号周期内所有相位所对应的关键车流的交通流量比累加,即为交叉口的总交通流量比,用Y表示。交叉口的总交通流量比与临界车道组交通流量比是影响信号配时设计的两个重要因素,前者将决定信号周期大小的选取,后者则决定各相位绿灯时间的合理分配。(11)饱和度道路的饱和度是指道路的实际流量与通行能力之比,用x表示。(6-7)从上式可以看出,①当道路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即时,其饱和度;当道路不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即时,其饱和度。兼顾到路口通行效率与绿灯时间利用率,通常在交叉口的实际设计工作中为各条道路设置相应的可以接受的最大饱和度限值,又称为饱和度实用限值,用xp表示。饱和度实用限值一般设置在0.9左右。实践表明,当饱和度保持在0.8~0.9之间时,交叉口可以获得较好的运行条件;当交叉口的饱和度接近1时,交叉口的实际通行条件将迅速恶化。②加大交叉口某信号相位的绿信比也就是降低该信号相位所对应的放行车道的饱和度。当然,某一信号相位绿信比的增加势必造成其它信号相位绿信比的下降,从而将会导致其它信号相位所对应的放行车道的饱和度相应上升。因此,研究整个交叉口的总饱和度很关键。交叉口的总饱和度是指饱和程度最高的相位所达到的饱和度值,而并非各相位饱和度之和,用X表示。对于某一确定的信号周期,当调节各个信号相位的绿信比使得各股关键车流具有相等的饱和度时,交叉口的总饱和度将达到最小值,此时公式(6-8)成立:(6-8)式中,x1、x2、…xn分别表示各关键车流的饱和度。从交叉口总饱和度的定义可以推知,如果交叉口总的绿信比小于交叉口的总交通流量比,则说明该交叉口的总饱和度必将大于1,不具备足够的通行能力。3.性能指标参数(12)延误时间车辆的延误时间是指车辆在受阻情况下通过交叉口所需时间与正常行驶同样距离所需时间之差。由于单位时间段内到达交叉口的车辆数和车辆到达交叉口的时间间隔是随机变化的,因此,在每个信号周期内总有一部分车辆在到达交叉口停车线之前将受到红灯信号的阻滞,行驶速度降低,甚至被迫停车等待,并在等候一段时间后通过起动加速,逐渐穿过交叉口。图6-3描述了车辆在到达停车线前由于受到红灯信号的影响,逐渐减速停车,并在等待一段时间后,加速起动通过交叉口的全过程。图6-3交叉口受阻滞车辆的行驶时间-距离图示图中,t1对应车辆受红灯信号影响开始减速的时刻,t2对应车辆若不受红灯信号影响正常行驶到停车位置的时刻,t3对应车辆经过减速实际行驶到停车位置的时刻,t4对应车辆起动加速的时刻,t6对应车辆加速到正常行驶速度的时刻。可以看出,在t1至t3时间段,车辆处于减速运动过程,t1至t2线段长等于车辆以正常行驶速度从开始减速的位置行驶到停车位置所需的时间,t2至t3线段长即为车辆减速延误时间;在t4至t6时间段,车辆处于加速运动过程,t5至t6线段长等于车辆以正常行驶速度从开始加速的位置行驶到车辆加速到正常行驶速度的位置所需的时间,t4至t5线段长即为车辆加速延误时间。在t3至t4时间段,车辆处于停车等待状态,t3至t4线段长即为车辆停驶延误时间。由车辆延误时间的定义可知,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延误时间将由“减速延误时间”、“停驶延误时间”与“加速延误时间”三部分构成,可以用图中t2至t5的总线段长表示。假设车辆的平均加速度为±a,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为VC,那么在交叉路口受信号控制影响而被迫停车的车辆的平均减速延误时间与平均加速延误时间之和,也称之为平均车辆一次完全停车所对应的“减速—加速延误时间”。交叉口总的延误时间是指所有通过交叉口的车辆的延误时间之和,用D表示;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时间则是指通过交叉口的车辆的延误时间平均值,用d表示。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时间是一个评价交叉口运行效果和衡量交叉口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服务水平是指司机和乘客对道路交通运行所要求达到的服务质量标准。美国将服务水平划分为A、B、C、D、E、F共6个等级。考察服务水平的因素主要有:1)表征车辆行驶受阻情况的延误时间与停车次数;2)车辆的行驶速度与行程速度;3)车辆行驶的自由度;4)行车的安全性;5)行车的舒适性与方便性;6)行车方面的经济性。其中交叉口平均延误时间的大小与交叉口服务水平的高低关系最为密切。美国给出了服务水平和平均延误时间的对照表,如表6-1所示。服务水平与平均延误时间关系对照表表6-1服务水平等级平均延误时间(秒)服务水平等级平均延误时间(秒)A<5.0D25.1~40.0B5.1~15.0E40.1~60C15.1~25.0F>60(13)停车次数车辆的停车次数(停车率)是指车辆在通过交叉路口时受信号控制影响而停车的次数,即车辆在受阻情况下的停车程度,用h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受阻车辆受到交叉路口信号阻滞时都会完全停顿下来,有部分车辆可能在车速尚未降到0之前又加速至原正常行驶车速而驶离交叉路口。因此根据车辆在受阻情况下的停车可分为完全停车与不完全停车两种。图6-4表示了三种不同的车辆受阻行驶情况。对于情况(A),车辆的行驶速度降为0后,车辆经过一段时间的停止等待,再加速通过路口;对于情况(B),车辆的行驶速度刚降为0,又立即加速通过路口;对于情况(C),车辆的行驶速度未降为0,就又加速通过路口。我们把(A)、(B)两种情况称为一次完全停车,把情况(C)称为一次不完全停车。图6-4完全停车与不完全停车从图6-4我们可以看出,判断受阻车辆是否构成一次完全停车可以通过比较车辆的延误时间与平均车辆一次完全停车所对应的“减速—加速延误时间”的大小来确定,即只要满足d≥dh,受阻车辆就构成一次完全停车。对于d<dh的情况,虽然受阻车辆可能没有完全停顿下来,但由于车辆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滞,构成了一次不完全停车,故应将其折算为“一定程度”的停车,折算系数为d/dh。因此车辆延误时间与停车次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用公式(6-9)表示:(6-9)交叉口总的停车次数是指所有通过交叉口的车辆的停车次数之和,用H表示;交叉口的平均停车次数则是指通过交叉口的车辆的停车次数平均值,用h表示。平均停车次数也是一个衡量信号控制效果好坏的重要性能指标。减少停车次数可以减少燃油消耗、减小车辆轮胎和机械磨损、减轻汽车尾气污染、降低司机和乘客的不舒适程度,同时确保交叉口的行车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辆车而言,其延误时间越小,则停车次数也越小;而对于一个交叉口而言,其总的延误时间越小,其总的停车次数未必越小。这是完全由公式(6-9)所决定的。因此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时间与交叉口的平均停车次数之间既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可以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性能指标来评价交通控制系统运行的优劣。在交通信号控制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当中,通行能力、饱和度、延误时间和停车次数是反映车辆通过交叉口时动态特性和进行交叉口信号配时设计的四个基本参数。交通信号控制的目标就是要寻求较大的通行能力、较低的饱和度,从而使得通过交叉口的全部车辆总延误时间最短或停车次数最少。6.2交通信号控制的设置依据实际上,并非所有的平面交叉路口都需要安装交通信号灯、设置交通信号控制。实践证明,在某些不宜设置交通信号控制的路口实施交通信号控制,反而会带来不良的控制效果。因此,平面交叉路口采用何种控制方式是一个有必要仔细研究的问题,需要引起设计者的足够重视。平面交叉路口采用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停车让路控制、减速让路控制、信号控制、交通警察指挥控制。停车让路控制与减速让路控制是利用特定的交通标志对通过路口的支路车辆进行通行控制;信号控制是利用交通信号灯对通过路口的各个方向的车辆和行人进行通行控制;交通警察指挥控制则是通过交通警察在路口的现场指挥对通过路口的各个方向的车辆和行人进行通行控制。停车让路控制要求支路车辆驾驶员必须在停止线以外停车观望,确认安全后,才可以通行。停车让路控制主要应用于以下一些情况:(1)支路上的交通流量大大低于干道上的交通流量;(2)从支路上的车辆来看,视距、视野不太良好;(3)干道上的交通流复杂,车道多或是转弯车辆多。在采用这种控制方式的路口处,支路进口应有明显的“停”的交通标志。减速让路控制要求支路车辆驾驶员应减速让行,观察干道行车情况,在确保干道车辆优先的前提下,认为安全时方可续行。减速让路控制主要应用在支路进口视线良好且主干道交通流量不大的交叉路口。在采用这种控制方式的路口处,支路进口应有明显的“让”的交通标志。交通警察指挥控制要求驶入交叉口的车辆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手势依次通行。与交通信号控制方式相比,交通警察指挥控制是一种较为原始的交通控制方式,但由于我国交叉口处的人车混行现象十分突出,城市居民的交通意识十分淡薄,许多驾驶员与行人在交叉口处(特别是在下述的一些特殊情况下)对信号灯和交通标志根本不予理睬,随意行驶与横穿马路,因此交通警察指挥控制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控制方式。交通警察指挥控制有利于对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对于暂时性交通流波动的出现具有很好的疏导作用,主要应用于以下一些特殊情况:(1)交通信号系统发生故障;(2)交叉口发生交通事故,出现严重交通堵塞;(3)大型活动或道路施工期间。6.2.1设置交通信号控制的利弊停车让路控制与减速让路控制是保证主要道路车辆行驶通畅的两种主路优先控制方式;交通信号控制则是保证所有道路车辆依次获得交叉口通行权的控制方式,主路车辆与次路车辆分时享有交叉口的通行权。如果次要道路上的车辆较多,此时合理地将停车/减速让路控制设置为交通信号控制,便可以使得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上的车辆连续紧凑地通过交叉口,从而增大整个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改善次要道路上的通车、减少次要道路上车辆的停车与延误。如果次要道路上的车辆很少,此时不合理地将停车/减速让路控制设置为交通信号控制,则会因少量的次要道路车辆而给主要道路车辆增加许多不必要的红灯时间,从而大大增加主要道路上车辆的停车与延误、降低路口的利用率,甚至容易在交通量较低的交叉口上(或是交通量较低的时段内)诱发交通事故,这是因为当主要道路上遇红灯而停车的驾驶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未看到次要道路上有车通行,就往往会引起故意或无意的闯红灯事件,从而诱发交通事故。值得注意的是,交通信号控制的主要功能是在道路车辆相交叉处分配车辆通行权,使不同类型、不同方向的交通流有序高效地通过交叉路口,而并非是一种交通安全措施。当然,合理设置、正确设计的交通控制信号是可以兼有改善交通安全的效果的,但这只是交通信号控制主要目标的一个副产品。6.2.2设置交通信号控制的理论依据决定是否将停车/减速让路控制方式改变为交通信号控制方式,主要应考察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与延误这两个因素:考察在停车/减速让路控制方式下交叉口次要道路的最大通行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其实际交通量通行的需要;交叉口控制方式改变前后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时间的变化。1.停车/减速让路控制交叉口的最大通行能力根据车辆在停车/减速让路控制交叉口的通行规则,主要道路上的行驶车辆几乎不受次要道路上的行驶车辆的影响,而次要道路上的行驶车辆必须等到主要道路上的行驶车辆之间出现了足够大的可穿越空档时,才能通过。因此,在停车/减速让路控制方式下,交叉口主要道路的最大通行能力近似于其饱和流量;而交叉口次要道路的最大通行能力则主要取决于其主要道路的交通量,即可以根据主要道路车流为次要道路车辆穿行提供的空档数来求出次要道路可以通行的最大车辆数。假若交叉口主要道路行驶车辆的到达率服从泊松分布,则根据上述原理,可以得到交叉口次要道路的最大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6-10)式中,为次要道路的最大通行能力,单位取辆/小时;q为主要道路交通量,单位取辆/小时;τ为次要道路可以穿过主路车流的临界空档时距,单位取秒,通常在4.5~10s之间取值;h为次要道路车辆连续通行时的车头时距,单位取秒,通常取2~3s。利用公式(6-10)可以推出,当主要道路交通量q增加时,次要道路最大通行能力减少;当次要道路可以穿过主路车流的临界空档时距τ增加时,次要道路最大通行能力减少;当次要道路车辆连续通行时的车头时距h增加时,次要道路最大通行能力亦减少。这些变化都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也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当次要道路交通量接近这个最大可通过量时,次要道路交通将严重拥挤,次要道路车辆的延误将迅速增大,此时应考虑将停车/减速让路控制交叉口改造为信号控制交叉口。2.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时间停车让路控制与减速让路控制可以大大减少主要道路车辆的延误时间,但却可能导致次要道路车辆的延误时间很大;信号控制可以有效降低次要道路的车辆延误,但却必然造成一定的主要道路车辆延误。因此需要通过对比交叉口控制方式改变前后平均延误时间的大小,来决定交叉口是否应该采用信号控制方式。目前在计算停车/减速让路控制交叉口延误时间方面的研究虽然不少,但能够真正实用还不多,加之交叉口交通状况的复杂多变性,因此停车/减速让路控制方式与信号控制方式交叉口平均延误时间的对比主要还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上。假设主、次道路交通流量之比固定为某一比值,则交叉口分别在停车/减速让路控制方式与信号控制方式下的交通流量-延误时间变化曲线可以用图6-5近似描述。图中,曲线A表示在停车/减速让路控制方式下的交通流量与延误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B表示在信号控制方式下的交通流量与延误时间的变化关系。比较曲线A、B可以看出,当进入交叉口的总交通流量较小时,采用停车/减速让路控制方式对于减小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时间较为有利;当进入交叉口的总交通流量较大时,则适宜采用信号控制方式来减小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时间。曲线A与曲线B的交织段则为控制方式的切换条件。图6-5停车/减速让路控制方式与信号控制方式下的交通流量-延误时间变化曲线注意,当采用不同类型的交通信号控制(例如定时控制、感应控制、智能控制)时,其交通流量-延误时间变化曲线将会有所变化,但它们与停车/减速让路控制方式下的交通流量-延误时间变化曲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基本保持不变。6.2.3设置交通信号控制的依据标准设置交通信号控制虽有上述理论依据,但目前尚未总结出一套公认有效的计算方法。由于世界各国的交通条件与驾驶员心理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国需要根据上述理论依据,在充分考虑各自的交通实际状况后,制定出各自的交通信号控制设置标准。我国于1994年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信号灯安装规范》对于信号灯的安装就作出了如下规定:(1)当进入同一交叉口高峰小时及12h交通流量超过表6-2所列数值及有特别要求的交叉口可设置机动车道信号灯。(2)设置机动车道信号灯的交叉口,当道路具有机动车、非机动车分道线且道路宽度大于15m时,应设置非机动车道信号灯。(3)设置机动车道信号灯的交叉口,当通过人行横道的行人高峰小时流量超过500人次时,应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4)实现分道控制的交叉口应设置车道信号灯。(5)每年发生人身伤害事故5次以上的交叉口。交叉口设置信号灯的交通流量标准表6-2主要道路宽度(米)主要道路交通流量(pcu/h) 次要道路交通流量(pcu/h) 高峰小时12h高峰小时12h小于1075080003503800800900027021001200130001902000大于10900100003904100100012000300280014001500021022001800200001501500注:①表中交通流量按小客车计算,其它类型的车辆应折算为小客车当量。②12h交通流量为7时~19时的交通流量。6.3关键车流的判定6.3.1关键车流判定的理论基础关键车流是指那些能够对整个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信号配时设计起决定作用的车流。由关键车流的定义可知,只要给予关键车流足够的绿灯通行时间,满足其在通行能力上的要求,那么其它各向车流的通行要求就都自然得以满足,因此关键车流也就是交通状况相对较差的车流。关键车流主要是根据各车流所要求的必要通行时间的对比结果来判定。关键车流的确定可以等效为寻找“信号相位与车流对应关系图”中的最长闭合路径,即所谓的关键路径。以一个T型交叉口为例,假设该交叉口共有6股不同流向的车流(分别标识为1、2、3、4、5、6)经过,每股车流都具有一条专用车道;采用三相位(分别标识为A、B、C)的信号控制方案。其平面结构与信号相位设计如图6-6所示:图6-6某一T型交叉口的平面结构与信号相位设计图示在信号相位A中,获得通行权的车流有1、2、5,在信号相位B中,获得通行权的车流有1、3、4,在信号相位C中,获得通行权的车流有5、6。车流1与车流5在一个以上的信号相位中获得通行权,又称之为搭接车流;车流2、3、4、6只在一个信号相位中获得通行权,故又称之为非搭接车流。为了便于分析,可以将信号相位与各车流的对应关系用一张“信号相位与车流对应关系图”来表示,如图6-7所示。图中的圆圈表示圆圈中的序号所对应的信号相位的起始时刻,圆圈之间的箭头连线代表获得通行权的车流。图6-7信号相位与车流对应关系图从图6-7可以看出,一个信号周期既可以表示为各信号相位时间之和,也可以表示为“信号相位与车流对应关系图”中任意一条相邻的同一名称的圆圈之间的路径。从圆圈A起始到圆圈A结束来看,共存在3条不同路径(1→6、2→3→6、2→4→6),即T型交叉口的信号周期=车流1的通行时间+车流6的通行时间=车流2的通行时间+车流3的通行时间+车流6的通行时间=车流2的通行时间+车流4的通行时间+车流6的通行时间;从圆圈B起始到圆圈B结束来看,又存在2条不同路径(3→5、4→5),即T型交叉口的信号周期=车流3的通行时间+车流5的通行时间=车流4通行时间+车流5的通行时间;从圆圈C起始到圆圈C结束来看,不再存在不同路径。因此关键车流也将在(1→6)、(2→3→6)、(2→4→6)、(3→5)、(4→5)这五组车流组合中产生。值得注意的是,各向车流的通行时间ti不单单包括其绿灯显示时间tGi,也包含绿灯间隔时间Ii;通行时间也可表示为该向车流获得的有效绿灯时间tEGi与该向车流的损失时间li之和。(6-11)为了满足各向车流通行能力的要求,各向车流的通行时间应满足以下关系式:(6-12)式中,tmini1为满足车流i通行能力要求所必要的通行时间;tEGmini为满足车流i通行能力要求所必要的最短有效绿灯时间;为满足车流i通行能力要求所必要的最小绿信比;C为信号周期。其中又取决于对该向车流饱和度的实际要求,即饱和度实用限值的大小,由下式给出:(6-13)由于各向车流的交通流量比y与损失时间l基本固定,通过公式(6-7)、(6-12)与(6-13)可以推断,当对某向车流的通行能力Q提出一定的要求时,也就是对其饱和度实用限值与最小绿信比给予了一定的限制,此时该向车流的通行时间也应大于某一数值。为了满足各向车流安全通行的要求,各向车流的通行时间还应满足以下关系式:(6-14)式中,tmini2为满足车流i安全通行要求所必要的通行时间;tGmini与Gmi为满足车流i安全通行要求所必要的最短绿灯显示时间。综合通行能力与安全通行两方面的因素考虑,各向车流的通行时间最终应满足关系式:(6-15)式中,tmini为综合考虑了通行能力与安全通行要求后车流i的必要通行时间。对于上例,通过比较tmin1+tmin6、tmin2+tmin3+tmin6、tmin2+tmin4+tmin6、tmin3+tmin5、tmin4+tmin5的大小,可以找到对于必要通行时间要求最高的一组车流,该组车流即为关键车流。此外,从公式(6-12)可以看到,为满足车流通行能力要求所必要的通行时间与信号周期的大小有关,因此对于不同的信号周期,其所对应的关键车流有可能不同。6.3.2关键车流判定的通用程序(1)进行关键车流判定必需的已知数据对于每一股车流必须给出如下的各项基本数据,以便进行关键车流的判定。①信号相位的划分以及各向车流在各个信号相位中通行权的获得情况②绿灯间隔时间I(由基本间隔时间和附加路口腾空时间构成)③最短绿灯显示时间Gm(由车流状况和行人交通状况决定)④损失时间l(通过估计或者通过实测计算)⑤交通流量q⑥饱和流量S⑦饱和度实用限值xp(根据实际要求确定)⑧信号周期C(2)关键车流判定的基本步骤第一步:编制“关键车流判定表”“关键车流判定表”是一张根据所有已知数据计算各向车流所需必要通行时间的表格。第二步:绘制“信号相位与车流对应关系图”“信号相位与车流对应关系图”(如图6-7所示)对于迅速准确地判定关键车流是很有帮助的。其绘制方法是这样的:首先,根据交叉口的信号相位划分情况,用带序号的小圆圈标识出相应的信号相位起始时刻;然后,再用箭头连线标识出各向车流的通行时间区段,例如图6-7中代表车流1的箭头连线“1”第三步:非搭接车流的处理对于每一个信号相位中所包含的非搭接车流,在求出其各自所需要的必要通行时间tmin以后,比较这些tmin值,并选择其中tmin值最大的那股车流作为该信号相位的代表性车流,同时将其余未被选中的车流淘汰。例如在图6-7中,假如tmin3>tmin4,故在判定关键车流的过程中车流4可以不再予以考虑。将所有被淘汰掉的车流从“信号相位与车流对应关系图”中勾掉,重新绘制一张简化了的“信号相位与车流对应关系图”。如果在全部信号相位中不存在搭接车流,那么经过上述淘汰过程之后留在简化图上的所有车流就是关键车流。第四步:搭接车流的处理与非搭接车流的处理方式相类似,对于具有相同通行时间区间的搭接车流,通过对其必要通行时间进行对比,找出要求必要通行时间最长的车流,舍弃其余,再重新绘制一张简化了的“信号相位与车流对应关系图”。第五步:关键车流的确定在简化后的“信号相位与车流对应关系图”上,列举所有相邻的同一名称的圆圈之间车流组合,再寻找出对于必要通行时间要求最高的一组车流,该组车流即为关键车流。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交叉口的信号配时需要事先确定好关键车流,根据关键车流的基本数据进行;而关键车流的确定又与信号周期的大小有关,因此关键车流的确定与信号配时关系密切,需要同步进行。通常采用的思路是:先假设一个初始信号周期,试探性地确定好关键车流,再按关键车流进行信号配时,并重新校核关键车流。初始信号周期的大小既可以通过经验估计,也可以通过实用信号周期公式(见第七章)估算。6.3.3关键车流判定实例我们仍以6.3.1中引用过的那个T型交叉口为例,其平面结构与信号相位设计见图6-6所示。假设各向车流的相关数据如表6-3所示:各向车流的已知交通数据表6-3车流编号绿灯间隔时间I最短绿灯显示时间Gm损失时间l到达流量q饱和流量S饱和度实用限值xp168665034800.90266524015100.92358492032600.85456531019000.87558858012400.90656317014900.92初始信号周期可以根据经验直接初选为某一数值,例如100秒,当然也可以先利用实用信号周期公式()计算出各种车流组合所要求的最短信号周期,然后选取一个略大于其最大值的数值作为初始信号周期。就本例而言,存在五组车流组合(1→6)、(2→3→6)、(2→4→6)、(3→5)、(4→5),其所对应的实用信号周期分别为,,,,,因此可以选取一个比80略大的数值作为初始信号周期。假设初始信号周期取100秒。第一步:编制“关键车流判定表”关键车流判定表表6-4车流编号(满足通行能力)(满足安全行驶)C=100s时,各车流最少所需的通行时间tmin10.190.2127142720.160.1722122230.280.3337133740.160.1924112450.470.5260136060.110.12151115第二步:绘制“信号相位与车流对应关系图”“信号相位与车流对应关系图”如图6-7所示。第三步:非搭接车流的处理从图6-7可以看到,车流3与车流4是出现在同一信号相位中的两股非搭接车流,它们各自所需的必要通行时间分别为:tmin3=37s、tmin4=24s,由于tmin3>tmin4,故可以将车流4从“信号相位与车流对应关系图”中勾掉,并重新绘制一张简化了的“信号相位与车流对应关系图”,如图6-8所示:图6-8信号相位与车流对应关系简图第四步:搭接车流的处理此例中不存在具有相同通行时间区间的搭接车流,因此无需进行搭接车流的处理。第五步:关键车流的确定在图6-8中,共存在三组车流组合(1→6)、(2→3→6)与(3→5),它们各自所需的总的最短通行时间分别为:显然为所有总通行时间中最大的一个,因此可初步判定车流3与车流5为关键车流。在确定车流3与车流5为关键车流后,应根据其基本参数(损失时间l、交通流量比y、最小绿信比)进行交叉口的信号配时设计,并在计算与选定信号周期后,检验原先确定的各关键车流(车流3与车流5)是否仍符合关键车流的条件。经校验,如果未发现关键车流有所变化,则原定车流3与车流5为关键车流的判定仍然有效;如果发现关键车流有所变化,则应利用新确定的关键车流重复运算(重新进行交叉口的信号配时设计与关键车流的检验)。例如在本例中,根据车流3与车流5的基本参数确定信号周期的适当取值为90秒以后,可以重新编制“关键车流校验表”进行关键车流的检验,如表6-5所示:关键车流校验表表6-5车流编号C=90s时,各车流最少所需的相位时间tmin125142522012203341334422112255513556141114再按照步骤二、三、四、五运算可知车流3与车流5仍为关键车流,此时关键车流的判定与信号周期的选取便可同时确定下来。6.4稳态理论-低饱和交通状态下的信号控制理论在对交叉口的信号控制进行不断探索与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当交叉口的交通流状况发生变化时,一些设计者先前制定好的信号控制策略可能将不再适合,究其原因发现,未饱和(特别是低饱和)交通与饱和(特别是过饱和)交通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例如,当道路或交叉口处于低饱和交通状态,即其交通流量明显小于其通行能力、饱和度小于1时,道路与交叉口的延误时间、停车次数表达式中将不包含时间变量;而当道路或交叉口处于过饱和交通状态,即其交通流量明显超过其通行能力、饱和度大于1时,道路与交叉口的延误时间、停车次数表达式中将包含时间变量。因此需要对道路或交叉口处于低饱和交通状态与过饱和交通状态分情况进行讨论研究。6.4.1稳态理论的前提假设车辆在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延误时间与停车次数主要是受车辆到达率(即交通流量)和交叉口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而在通常情况下,车辆到达率和交叉口车道通行能力又都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而且当车辆到达率大于车道通行能力时就会产生过剩滞留车队,过剩滞留车队将对交叉口的延误时间与停车次数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些都将给交叉口信号控制的理论研究带来一定困难。车辆到达率的变化规律比较复杂,既包括规律性的变化,也包括非规律性的变化,即表现为: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包含若干个信号周期),每一个信号周期到达停车线的车辆数将围绕某一个平均值上下随机波动。交叉口车道通行能力的变化则主要受交叉口信号配时的影响,倘若信号配时在某一确定的时间段内保持不变,则交叉口每一进口道方向的车道通行能力将可以固定为某一常数。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当交叉口处于低饱和交通状态时,即便在整个时间段内,各个信号周期的各进口道车辆到达率随机变化,在某些信号周期内可能出现车辆的到发不平衡,产生过剩滞留车队,但是经过短短的一两个信号周期后,过剩滞留车队将会消失,就整个时间段而言,车辆的到发始终保持平衡,过剩滞留车队对交叉口的延误时间与停车次数产生的影响不大,能够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予以表达。由此,便建立起了交叉口处于低饱和交通状态下的稳态理论。稳态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当交叉口进口道处于低饱和交通状态下,车道与交叉口的延误时间与停车次数的数学表达式。稳态理论的建立需要如下的一些基本假设:①各进口道的车辆平均到达率在整个时间段内稳定不变;②各进口道断面的通行能力在整个时间段内为常数;③车辆受交通信号阻滞所产生的延误时间与车辆到达率的相关关系在整个时间段内稳定不变;④在整个时间段内,不会出现长时间的车队过剩滞留现象,车辆到发始终保持平衡。根据上述基本假设,车辆平均延误时间可以简化为均衡相位平均延误时间与随机平均延误时间两部分。其中,均衡相位平均延误时间根据上述基本假设①、②、③进行推导,反映了车辆平均延误时间与到达率之间的数学关系;随机平均延误时间则根据上述基本假设④进行推导,是车辆到达率的随机波动性所产生的附加平均延误时间。同样,车辆平均停车次数可以简化为均衡相位平均停车次数与随机平均停车次数两部分,即车辆平均停车次数等于均衡相位平均停车次数与随机平均停车次数之和。6.4.2均衡相位平均延误时间当交叉口处于低饱和交通状态且进口道的车辆到达率与其通行能力均为常数时,在一个信号周期内,进口道的到达车辆数()将明显小于其最大可放行车辆数(),每次绿灯结束时进口道排队车辆都将得以清空。假设不计黄灯时间tY(后补偿时间tBC与后损失时间tBL均为0),并忽略前损失时间tFL,则,进口道的车辆到达与驶离情况可简化为如图6-9所示。图6-9均衡相位平均延误时间分析图示图中,A、G对应红灯起始时刻,B、H对应绿灯起始时刻,J对应的瞬时时刻的停车线车辆排队长度NJ等于△GHI(又称延误三角形)中从J点向下作出的垂直线段长,K对应的到达车辆的延误时间dK等于△GHI中从K点向右作出的水平线段长。斜射线AC的斜率为车辆到达率q,斜线BC的斜率为进口道饱和流量S,它们的交点C对应排队消失时刻D。F对应绿灯结束时刻,斜线BC的延长线与过F点的垂线相交于E,线段EF等于一个绿灯时间(亦即一个信号周期)车道最多能够放行的车辆数,斜线AE的斜率即为进口道的通行能力Q,图中AE的斜率大于AC的斜率也表明该进口道处于未饱和状态。此外,该进口道的车辆到达积累线为斜线A-C-G-I,车辆驶离积累线为折线A-B-C-G―H―I。从图6-9不难理解,在一个信号周期内,全部到达车辆的总延误时间D等于各车辆延误时间di的总和,等于图中延误三角形ABC的面积。而这一数值也恰好是每一单位时间(每间隔一秒)排队车辆长度的总和。即(6-16)在△ABC中,底边长AB等于红灯时间tR,高CD等于总的排队车辆数。由图6-9不难看出:(6-17)其中,BD为绿灯时间开始后排队车辆消散所需时间,等于以的净放量放完绿灯开始时红灯期间积累下来的排队车辆长度的所需时间。再由公式(6-16)与(6-17)可得:(6-18)从而可以推得进口道的均衡相位平均延误时间de等于:(6-19)将关系式,,代入(6-19)式中有(6-20)利用公式(6-20)可以推知,当进口道交通流量q增加时,均衡相位平均延误时间de增加;当进口道饱和流量S增加时,均衡相位平均延误时间de减少;当进口道方向绿信比λ增加时,均衡相位平均延误时间de减少;当信号周期C增加时(红灯时间tR也将比例增加),均衡相位平均延误时间de增加。此外,由于汽车的加速起动特性,实际均衡相位延误会略大于公式理论值。6.4.3随机平均延误时间式(6-20)是基于交通流量q为常量的基本假设推导出来的。事实上,车辆到达率在一个信号周期与另一个信号周期之间是有随机波动的。尽管在整个时间段内交通流量稳定不变,总的平均饱和度小于1,但却并不排除在个别信号周期内,车辆到达率的随机波动导致出现暂时的过饱和现象,使得停车线后的排队车辆在一次绿灯时间内都不能放空,从而大大增加了交叉口的延误。这种暂时过饱和情况所产生的延误即称之为随机延误,稳态理论对随机延误也给予了充分的估计。例如,韦伯斯特(Webster)利用排队论与数字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进口道车辆随机平均延误时间dr的计算公式:(6-21)式中,x表示进口道饱和度。从(6-21)可以看出,当进口道饱和度增加时,随机平均延误时间将显著攀升,特别是当饱和度接近1时,随机平均延误时间将趋向于无穷大;当两条进口道具有相等的饱和度时,交通流量大的进口道出现暂时过饱和情况的可能性将稍小,因此其所对应的随机平均延误时间也较小。在韦伯斯特提出韦氏随机平均延误时间计算公式之后,米勒与阿克塞立科也先后推导出类似的计算公式。其中阿克塞立科推导出的阿氏随机平均延误时间计算公式较为简洁:(6-22)式中,Ns为进口道平均过剩滞留车辆数。(6-23)(6-24)从(6-22)、(6-23)与(6-24)同样可以看出,进口道饱和度是决定随机平均延误时间大小最主要的因素。随着饱和度的增高,随机平均延误时间将迅速增大。阿克塞立科曾经将韦氏随机平均延误时间计算公式与自己的公式进行过对比分析,发现得到的结果相差甚微,相差仅在1秒左右。综合均衡相位平均延误时间de的计算公式与随机平均延误时间dr的计算公式,可得建立在稳态理论基础上的进口道车辆平均延误时间d的韦氏计算公式与阿氏计算公式分别为:(6-25)(6-26)将一个信号周期内各进口道的总延误时间相加求出交叉口的总延误时间,再除以一个信号周期内到达交叉口的车辆数即得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时间。6.4.4平均停车次数(1)均衡相位平均停车次数在忽略不完全停车的情况下,从图6-9可以看出,在一个信号周期内,有一次停车的车辆总数H等于图中延误三角形ABC的高CD:(6-27)从而可以推得进口道的均衡相位平均停车次数he等于:(6-28)利用公式(6-28)可以推知,当进口道的交通流量q减少或饱和流量S增加,即进口道交通流量比y减小时,均衡相位平均停车次数he减少;当进口道方向绿信比λ增加时,均衡相位平均停车次数he减少;信号周期C的大小与均衡相位平均停车次数he基本无关。(2)随机平均停车次数车辆到达率的随机波动所导致出现的暂时过饱和,将使得停车线后的排队车辆在一次绿灯时间内都不能放空,产生平均过剩滞留车队,出现二次停车现象。这种暂时过饱和情况所产生的停车次数即称之为随机停车次数,阿克塞立科等人通过研究分析给出了随机平均停车次数hr的近似计算公式:(6-29)(6-30)从(6-29)与(6-30)可以推知,当进口道饱和度增大时,随机平均停车次数将迅速增大,特别是当饱和度接近1时,随机平均停车次数将趋向于无穷大;当信号周期C增加时,随机平均停车次数减少。综合均衡相位平均停车次数与随机平均停车次数的计算公式,可得建立在稳态理论基础上的进口道车辆平均停车次数h的计算公式:(6-31)将一个信号周期内各进口道的总停车次数相加求出交叉口的总停车次数,再除以一个信号周期内到达交叉口的车辆数即得交叉口的平均停车次数。综上所述,当饱和度接近1时,由稳态理论所推导出来的延误时间与停车次数计算公式均不能给出正确的结果,按照计算公式得到的延误时间与停车次数都趋向于无穷大,这与实际情况相悖,此时需要寻找新的理论模型来进行研究。6.5定数理论-过饱和交通状态下的信号控制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便开始研究交叉口进口道处于过饱和状态下延误时间与停车次数的计算方法。其中代表性论述见于A•梅的《交通流理论》和他与H•凯勒合著的《定数排队模式》。此后,R•金伯等人对定数排队理论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6.5.1定数理论的前提假设在稳态理论中,虽然也考虑到由于车辆到达率的随机波动,个别信号周期绿灯结束后会出现过剩滞留车队的情况,但过剩滞留车辆数并非按照一种确定的增长率持续增长下去,而是经过一两个信号周期后又恢复到原先的无滞留车辆的平衡状态。所以稳态理论把这种个别信号周期绿灯结束后出现过剩滞留车队作为一种随机情况处理。而定数理论则恰恰与此相反,它是把过饱和阻滞作为一种确定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而不考虑车辆的随机到达情况对受阻程度的影响。定数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当交叉口进口道处于过饱和交通状态下,车道与交叉口的延误时间与停车次数的数学表达式。定数理论的建立需要如下的一些基本假设:①各进口道的车辆平均到达率在整个时间段内稳定不变;②各进口道断面的通行能力在整个时间段内为常数;③时间段起始点的初始排队长度为零;④在整个时间段内,过饱和排队车辆长度随时间的增长而直线增加。6.5.2平均延误时间当交叉口处于过饱和交通状态且进口道的车辆到达率与其通行能力均为常数时,在一个信号周期内,进口道的到达车辆数()将明显大于其最大可放行车辆数(),每次绿灯结束时进口道存在滞留排队车辆,且滞留排队车辆数成线性增长。假若不计黄灯时间与前损失时间,进口道的车辆到达与驶离情况可简化为如图6-10所示。图6-10过饱和进口道车辆延误分析图示图中,A、C、E、G对应红灯起始时刻,B、D、F对应绿灯起始时刻,斜射线AH的斜率为车辆到达率q,斜线BC、DE、FG的斜率为进口道饱和流量S,斜射线AC的斜率为进口道通行能力Q,图中AH的斜率明显大于AC的斜率也表明该进口道处于过饱和状态。此外,车辆到达积累线(斜线A-H-I-J)与车辆驶离积累线(折线A-B-C-D―E―F―G)所围成的多边形又称为延误多边形。在延误多边形中,水平线段代表相应到达车辆的延误时间,垂直线段代表对应瞬时时刻的停车线车辆排队长度,其中垂直线段HC、IE、JG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个信号周期绿灯结束时的停车线车辆排队长度,即积累下来的滞留车辆数。全部到达车辆的总延误时间等于各车辆延误时间的总和,等于延误多边形ABCDEFGJ的面积。事实上,过饱和交通状态对进口道性能指标参数的影响将一直延续到进口道滞留排队车辆消失,而并非截止于饱和度开始持续小于1的时刻。因此,在研究过饱和交通状态下延误时间与停车次数的数学模型时,整个研究时间段应从初始排队长度为零并出现过饱和状态的时刻开始,一直持续到滞留排队长度完全消失。为了公式推导方便,假设过饱和交通状态持续n1个信号周期后出现未饱和交通状态(饱和度为0),且再经过n2个信号周期后滞留排队车辆正好消失,即。第i个过饱和信号周期中车辆受阻分析如图6-11所示。图中,Ni-1表示第i-1个过饱和信号周期绿灯结束时的滞留车辆数,N0等于0。由图6-11可知,第i个过饱和信号周期绿灯结束时的滞留车辆数Ni:(6-32)图6-11在过饱和信号周期中车辆受阻分析图示第j个饱和度为零的信号周期中车辆受阻分析如图6-12所示。图中,Mj-1表示第j-1个饱和度为零的信号周期绿灯结束时的滞留车辆数,M0等于Nn1,Mn2等于0。由图6-12可知,第j个饱和度为零的信号周期绿灯结束时的滞留车辆数Mj:(6-33)图6-12在饱和度为零的信号周期中车辆受阻分析图示因此在整个时间段内,平均过饱和滞留车队长度Ld:(6-34)在第i个过饱和信号周期内,全部车辆延误时间之和Di:(6-35)在时间段内,总车辆延误时间:(6-36)在第j个饱和度为零的信号周期内,全部车辆延误时间之和Dj:(6-37)在时间段内,总车辆延误时间:(6-38)由式(6-36)与(6-38)可推得,在整个时间段内,车辆平均延误时间d:(6-39)6.5.3平均停车次数在计算停车次数的过程中,需估计到当进口道处于过饱和交通状态时,会有部分车辆经历多次停车的情况。按理论分析,即假设车辆驶近交叉口时车辆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加减速)只受前面车辆行驶状况的影响,则在第i个过饱和信号周期内,车辆总停车次数:(6-40)式中,第一项表示在本信号周期内所有到达车辆都至少经历过一次完全停车,第二项表示在本信号周期绿灯结束时滞留下来的车辆均经历过二次完全停车,第三项表示在本信号周期红灯启亮时由于上一信号周期绿灯刚刚结束,红灯期间到达的部分车辆受前面移动车队影响出现了二次完全停车。考虑到绿灯刚刚结束后,加入到排队车队尾部的这部分车辆的实际行驶状况并非如上假设所述,它们遇到红灯而前面又有正在向前移动的车队时,往往有充分的时间来调整速度,以避免一次不必要的完全停车。这时可以忽略式(6-40)中的第三项,车辆总停车次数可以表示为:(6-41)在时间段内,总车辆停车次数:(6-42)在第j个饱和度为零的信号周期内,车辆总停车次数为:(6-43)在时间段内,总车辆停车次数:(6-44)由式(6-42)与(6-44)可推得,在整个时间段内,车辆平均停车次数h:(6-45)此外,在设计信号配时方案时,绿灯启亮平均滞留车队长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6-46)由式(6-34)、(6-39)、(6-45)、(6-46)可知,当交叉口进口道处于过饱和交通状态时,进口道的平均过饱和滞留车队长度、平均延误时间、平均停车次数、以及绿灯启亮平均滞留车队长度均随过饱和交通状态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滞留车辆不断累积所造成的。相反,当交叉口进口道处于低饱和交通状态时,由于每次绿灯结束时车道的排队车辆都能得以清空,故进口道的平均延误时间、平均停车次数与绿灯启亮平均滞留车队长度均与研究时间段的长短无关。6.6过渡函数曲线-近饱和交通状态下的信号控制方法从稳态理论与定数理论的基本假设来看,各自均有其局限性。稳态理论在低饱和的情况下()是比较切合实际的,然而随着饱和度的增高,车辆随机到达情况对性能指标的影响显著增大,车辆到达和驶离的“稳态平衡”就很难维持,因而按照稳态理论计算出来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越来越大,尤其是当饱和度接近1时,稳态理论根本无法给出符合实际的计算结果。定数理论虽然对于过饱和情况下()性能指标的计算能给出比较理想的结果,但在饱和度等于或略大于1的情况下,车辆随机到达情况对性能指标的影响明显增加,此时定数理论计算方法也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当饱和度接近1、交叉口进口道处于近饱和交通状态()时,需要寻找新的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不难理解,当车辆到达率q逐渐加大时,饱和度x将随之逐渐增加,此时进口车道所对应的延误时间、停车次数、排队长度等性能指标P也将经历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所以可以通过寻找一段“中间”()过渡曲线将低饱和度段()曲线与过饱和度段()曲线有机连接起来的方法,来描述近饱和交通状态下性能指标随饱和度变化的变化趋势。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在稳态理论曲线与定数理论曲线之间寻求这种“中间”过渡函数曲线,以协调二者,保留二者适用部分,摒弃它们各自不适用的部分。最初提出这种协调方法的是P•D•怀廷,当时他为了建立TRANSYT程序中有关随机延误的数学模拟方法问题,开始研究这种协调过渡曲线。1979年R•金伯与E•霍利斯对稳态理论与定数理论的协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出了过渡函数的详细推导过程。过渡函数曲线是以定数函数曲线作为其渐近线的。过渡函数的建立不仅解决了近饱和交通状态下车辆受阻滞程度的定量分析问题,而且也弥补了过饱和交通状态下被定数理论所忽略的随机阻滞。依照过渡函数计算出的广义性能指标P(排队长度、延误时间以及停车次数)均包含以下三部分:“基准阻滞”部分、“随机阻滞”部分与“过饱和阻滞”部分。广义性能指标P可表示为:(6-47)式中,Pu为“基准阻滞”项,它表现为式(6-25)、(6-26)、(6-31)、(6-39)、(6-45)、(6-46)中的第一项,可以看出,当饱和度时,该项是关于饱和度的递增函数;当饱和度时,该项为常数,并恰好与饱和度时的数值相等。Pr为“随机阻滞”项,当饱和度时,它表现为式(6-25)、(6-26)、(6-31)中的第二项;当饱和度时,该项在式(6-39)、(6-45)、(6-46)中未能有所体现,这也是定数理论所忽略的,因此在建立过渡函数关系时应当将该项补上。Pd为“过饱和阻滞”项,它表现为式(6-39)、(6-45)、(6-46)中的第二项。对过渡函数曲线与广义性能指标的分析见图6-13所示。图6-13过渡函数曲线与广义性能指标分析图示第七章单点信号控制方式尽管从整体控制效果上来看,包含多个交叉口在内的干道协调控制与区域协调控制应比各个交叉口的单点控制更具优势,但针对影响我国城市交叉口信号控制的关键因素,结合道路交通控制理论的发展状况,点控方式还是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我国城市交叉口的情况较为复杂,混合交通流十分严重,路口之间间距较大、相互影响不甚明显,路口适宜采用点控方式;其次,点控方式是路口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控制形式,是实现线控与面控的基础;再次,点控具有设备简单、投资最省、维护方便等优点和现实意义;最后,点控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利用现代智能控制技术已取得引人关注的研究成果。本章主要对定时控制、感应控制与智能控制等控制方式分别进行深入的分析。7.1单交叉口信号控制方式单交叉口信号控制根据控制策略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定时控制方式、感应控制方式与智能控制方式。定时控制具有工作稳定可靠,便于协调相邻交叉口的交通信号,设施成本较低,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适用于车流量规律变化、车流量较大(甚至接近饱和状态)的情况,然而存在灵活性差、不适应于交通流迅速变化的缺点。感应控制是根据车辆检测器检测到的交叉口交通流状况,使交叉口各个方向的信号显示时间适应于交通需求的控制方式。感应控制对车辆随机到达的适应性较大,可使车辆在停车线前尽可能少地停车,从而达到保证交通畅通的效果。感应控制实时性较好、适应性较强,适用于车流量变化大而不规则、主次相位车流量相差较大、需要降低主干道干扰的情况,然而存在协调性差、不易实现联机控制的缺点。例如,对于检测线圈埋设在次干道的半感应控制,次干道的车辆可能会影响到主干道的绿波协调控制。智能控制是一种具有学习、抽象、推理、决策等功能,并能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恰当适应性反应的控制技术,其中基于某些控制规则的模糊控制,具有较强的实时性、鲁棒性和独立性,设计简单实用,便于结合人的思维与经验,为交通信号控制提供了另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但是,智能控制的控制策略较为复杂,需要配套相应的检测装置。7.2定时信号控制方案设计单个交叉口定时信号配时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确定多段式信号配时的时段划分、配时时段内的设计交通量、交叉口车道渠化与交通信号相位方案、信号周期时长、各相位信号绿信比,以及性能指标的计算与服务水平的评估。交通控制信号配时的最终目的是得到优化的信号配时参数:交通信号相位及相序、信号周期时长、各相位信号绿信比等。交通信号控制方案既要保证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又要必须考虑各种实际条件的约束。在对交叉口进行定时信号配时设计时,存在两种设计思路:一种思路是,先对各项参数进行优化,再根据实际约束条件与服务水平要求进行校核,如果不符合约束条件与服务水平要求,则需要对配时参数甚至是交叉口车道渠化与交通信号相位方案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另一种思路是,先列出各项实际约束条件,再结合这些约束条件进行各项参数的寻优。前一种思路得出的最终结果可能并非最优,但是计算方法简便;后一种思路得出的结果更加科学,但寻优过程较为复杂,适合于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考虑到只是对单交叉口定时信号配时设计原理进行阐述,因此下面以前一种思路为例,介绍定时信号控制方案的设计流程。7.2.1定时信号配时设计流程交叉口定时信号配时设计流程如图7-1所示。在信号配时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通过性能指标计算与实地交通调查,对信号控制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例如,当总的相位交通流量比Y较大时,说明进口道车道数目太少,通行能力无法满足实际流量的需求,此时需要考虑增加进口道车道数目,并重新划分车道功能(,Y较大说明S较小,难以满足实际流量的需求)。实际上,设计流程图7-1中对的限制等效于对各向车流提出了饱和度的要求,读者可以尝试加以证明。7.2.2多段式信号配时的时段划分经研究发现,绝大部分交叉口一天中的交通量将按时间段规律变化。因此,为使信号配时能适应各个时段的不同交通量,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各时段的信号配时方案应按所对应的设计交通量分别优化计算确定。时段划分可视实际情况分为:早高峰时段、午高峰时段、晚高峰时段、早低峰时段、午低峰时段、晚低峰时段等等。图7-1定时信号配时设计流程7.2.3设计交通量的确定各时段各进口道各流向的设计交通量需要分别计算确定,对于某一交叉口的第i时段第j进口道第k流向的车流,其设计交通量可以用qdijk表示:(7-1)式中,表示实测到的第i时段第j进口道第k流向车流的高峰小时中最高15分钟的流率。当无高峰小时中最高15分钟的流率实测数据时,可按式(7-2)进行估算:(7-2)式中,表示第i时段第j进口道第k流向车流的高峰小时交通量;为折算系数,对于主要进口道可取0.75,对于次要进口道可取0.8。7.2.4车道渠化方案与信号相位方案的设计1.车道渠化方案设计在设计交叉口进口道时,应根据进口道各向车流的设计交通量确定各流向的车道数。在进口道车道数较少的情况下,应避免为流量较小的右转(或左转)车流设置右转(或左转)专用车道,可采用直右(或直左)合用车道,以提高进口道的利用率。此外,由于车辆在交叉口行驶的速度较低,因此交叉口进口道的宽度可略小于路段上车道的宽度,一般情况下可取3.0~3.25米。在设计交叉口出口道时,应注意与信号相位设计同时考虑,最好保证在同一相位中,进口道数目与出口道数目匹配。在某一相位中,如果通行车流所对应的进口道车道数大于其出口道车道数,则可能引起交叉口内的车辆拥挤,降低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如果通行车流所对应的进口道车道数远小于其出口道车道数,则某些车道的利用率将偏低,车道功能的划分明显缺乏合理性。2.信号相位方案设计交叉口信号相位方案需要设计者以交叉口特征及其交通流运行状况为基础,在综合考虑交通流运行效率、交叉口交通安全以及交通参与者交通心理等因素后,进行精心细致地设计。信号相位方案设计虽然不拘泥于某些定式,但可以参照以下几条准则:①信号相位必须同进口道车道渠化(即车道功能划分)同时设计。例如,当进口道较宽、左转车辆较多、需设左转专用相位时,应当设置左转专用车道,当进口道较窄、无左转专用车道时,则不能设置左转专用相位;②有左转专用车道且平均每个信号周期内有3辆以上的左转车辆到达时,宜设置左转专用相位;③在同一信号相位中,各相关进口道左转车每周期平均到达量相近时,宜采用双向左转专用相位(对向左转车流一起放行),否则宜采用单向左转专用相位(对向左转车流分别放行);④当信号相位中出现不均衡车流时,可以通过合理设置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