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知识资料突破
一、语文常考字音、字形分类训练合集
一、常考多音字训练()差别、差异、差错
B()差劲、差点
1.薄()差使、差旅、差遣、差役
()薄烟、薄脆、薄饼()犬牙差互、参差
()妄自菲薄、鄙薄、薄暮冥冥6.刹
()薄荷()刹那、古刹
2.别()刹车
()辨别、别墅、别具匠心注:作“极短的时间;佛教的寺庙”
意时,读chd;其余时候都读shd。
()别扭
7.单
3.背
()单于
()背包、背带
()单调、单车
()背影、背井离乡、背水一战
8.长
C
()长吟、长度、长物
4.参
()长辈、潜滋暗长、教学相长
()参天、参拜、参观
注:作“生;生长,成长;增进,增
()人参力口;年纪较大;排行最大;辈分高;
年龄大或辈分高的人;领导人”意时,
()参差读zhdng;其余时候都读chdng。
注:人参(sh@n)苗长得参(c@n)差不9.朝
齐,但是不影响人们去参(cdn)观。
()朝廷、朝拜、上朝
5.差
()今朝、朝阳、朝不保夕
()倒垂、回清倒影
10.称
17.提
()称职、称心
()提防、提溜
()称赞、称呼、称号、称道
(H区偻提携、提拔、提高
11.臭
18.调
()臭味相投
()单调、调查、调研
()容臭、乳臭未干
()调和、调皮
12.重
E
()重复、重新
()沉重、郑重、拈轻怕重19.恶
13.处()恶毒、作恶、罪大恶极
()处罚、处理、处置、处境()恶心
()略无阙处、住处、处所()好恶、厌恶、深恶痛绝
14.传F
()传奇、流传、空谷传响图片
()传记、列传20.分
15.攒()分贝、分别
()攒动、攒集、攒聚()分外、养分、水分
()积攒G
D21.给
()赐给
16.倒
()给予、给养、给水
()倒闭、倒腾、倒嚼
22.勾
()勾留、勾连、勾选28.奇
()勾当()奇数
23.观()奇怪、奇迹、惊奇
()大观、观看、观察29.稽
()道观()滑稽、稽查、稽留
24.冠()稽首
()皇冠、桂冠30.藉
()夺冠、冠军()狼藉
H()慰藉
25.号31.济
()号哭、号叫、阴风怒号()济南
()号角、分号、号召()济贫、接济、同舟共济
26.行32.系
()改行、同行()系绳、系着
()道行()系列、关系、系统
()步行、斗折蛇行、祸不单行33.假
27.和()假借、假扮、假仁假义
()和蔼、和风、温和、行阵和睦、()暑假、请假、假期
政通人和、春和景明
34.见
()应和、曲高和寡、随声附和
()看见、喜闻乐见、见异思迁
()和面、和泥
()明灭可见、图穷匕见
注:只在作“出现,显现”意时,读
xion;其余时候都读jidn。40.乐
35.教()伯乐、不亦乐乎、乐不可支
()教书、教课()乐府、音乐、乐队
()见教、教案41.量
36.圈()量杯、量规
()圈养、猪圈()气量、胆量、力量
()圈定、圆圈、圈套注:“用尺、容器或其他作为标准的
东西来确定事物的长短、大小、多少
K或其他性质;估量”意时,读lidng;
其余时候都读liGng。
37.壳
()外壳、蛋壳、贝壳42.蔓
()甲壳、地壳、金蝉脱壳()蔓菁
38.空()蔓延、不蔓不枝
()镂空、晴空、空中楼阁()瓜蔓、藤蔓
()空白、填空、空地
43.宁
L()宁静
()宁可、宁愿、宁死不屈
39.落
44.弄
()丢三落四
()卖弄、弄假成真、弄巧成拙
()落色、落枕、落汗
()弄堂、里弄
()大大落落
P
()落地、着落、水落石出
45.迫
()急迫、压迫、迫不及待()宿儒、宿舍、宿敌
()迫击炮()整宿、三天两宿
46.朴()星宿
()质朴、朴素、俭朴注:作“用于计算夜”意时,读xi€i;
与“天上的星星”相关时,读xi(i;其
()朴刀余时候都读SUo
Q52.属
47.强()属于、属相、属国
()强盗、强调、强制()属意、属引凄异
()勉强、强迫、强词夺理T
()倔强53.帖
S()妥帖
48.丧()报帖、请帖、帖子
()奔丧、丧乱、丧事()字帖、碑帖、临帖
()丧身、丧权辱国注:作“服从,顺从;妥当,稳当”
意时,读tie;作“帖子”或量词意时,
49.折读ti3;作“学习写字或绘画时临摹用
的样本"意时,读ti©。
()折本、折耗
X
()折腾、折梦
54.鲜
()不折不挠、磨折、折扣
()鲜艳、鲜活、芳草鲜美
50.舍
()鲜为人知、鲜有
()舍生取义、不舍昼夜、舍本逐末
注:只在作“少”意时,读xiOn,其
()寒舍、宿舍、房舍余时候都读xian0
51.宿55.相
()相信、相当、相得益彰二、难读、易读错字题组读音训练
()相公、相册、长相第1组
注:作“互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贮蓄()恣睢()忧
动作;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意谗畏讥()
时,读xidng,其余时候都读xiing。
潺潺()苛税()辙
Y乱旗靡()
56.要惘然()头衔()坦
荡如砥()
()要求、要挟、要约
喧闹()爵士()潜
()纲要、摘要、无关紧要滋暗长()
57.应第2组
()应该、应有尽有、应当、倦怠()狡猾()
恢恢欲睡()
()答应、呼应、应酬
鄙视()鉴赏()
注:作“回答;满足要求,允许,接自出心裁()
受;顺应,适应;应付”意时,读yi
ng,其余时候都读ying。嶙峋()镂空()
重峦叠嶂()
58.晕
阴晦()斟酌()
()晕厥、晕倒、晕头转向原驰蜡象()
()晕圈、黄晕、晕车第3组
Z御聘()蜡烛()狼
狈不堪()
59.着
挟着()作揖()蒙
()着数、高着络摇缀()
()着火、着慌、摸门不着、着调诧异()主宰()不
舍昼夜()
()放着、听着
踌躇()叱咄()万
()着落、着想贯家私()
第4组狭隘()纯粹()
人迹罕至(:)
心绪()谋食()沿溯
阻绝()斟酌()御聘()
骇人听闻(:)
耸立()气氛()忧谗
畏讥()虬枝()嘱咐()
踱来踱去(:)
恣睢()狭窄()苟且
偷生()拭干()挺拔()
红装素裹(:)
宽敞()琐屑()不屑
一顾()第8组
第5组蹒跚()晶莹()隐
天蔽日()
鄙夷()嗤笑()豁
然开朗()开垦()轩敞()晓
雾将歇()
寒噤()蔚然()劳
其筋骨()丘壑()迂腐()亲
贤远佞()
抚摸()缥缈()浊
浪排空()轩榭()池沼()素
湍绿潭()
镶嵌()淤泥()木啬
倾楫摧()第9组
第6组确凿()脊梁()举箸提
笔()
稍逊()叱咄()
任劳任怨()攒动()琐屑()旁逸斜
出()
懊悔()颓唐()
一碧万顷()蜡烛()狡猾()不折不
挠()
应酬()窜逃()
岸芷汀兰()搀扶()哽咽()不蔓不
枝()
隔膜()和蔼()
人声鼎沸()第10组
第7组祈祷()赋闲()略无
阙处()天()日
倘若()倜傥()情郁7.璧壁
于中()
石()()玉静
婆娑()盘旋()优劣影沉()
得所()
峭()戈()中
清涟()煞白()怡然西合()
不动()
8.辩辨
三、同音形近字训练
()论()别
1.黯暗()驳
柳()花明()然失色分()明()是非
潜滋()长争()
2.奥懊()解不屑置()
()悔()秘9.采彩
()恼
文()精()兴
3.拔跋高()烈
挺()简()喝()神()奕奕
长途()涉多姿多()
4.班斑10.禅婵蝉
()驳()斓鸣()()娟()
按部就()联
()螯()门弄斧()师()蜕
5.搏博11.筹踌
脉()()学()划()备
()古通今觥()交错
渊()旁征()引()躇更胜一()
6.蔽弊一()莫展
作()()端隐12.底砥
19.骄娇
()砺追根究()
坦荡如()()傲()弱
一代天()
13.峰峰锋
20.诫戒
蜜()()利
()回路转()尺()勉
惩()
()峦()芒毕露
登()造极()骄()躁
14.菲诽匪21.竞竟
()谤妄自()薄毕()物()天择
获益()浅沉鳞()跃
15.烘哄22.据踞
()托()堂大笑拮()引经()典
龙盘虎()
16.晦诲
23.决诀
()明隐()
阴()()别()窍纵
横()荡
()涩()人不倦
秘()犹豫不()
17.煌惶皇
24.竣峻俊
()恐秦()汉武
金碧辉()()工险()清
荣()茂
神色张()诚()诚恐
富丽堂()忍()不禁
18.籍藉25.恳垦
()贯国()()求开()
典()()切
书()狼()遍26.蓝篮
稽群()
蔚()摇()
()球33.磨摩
27.练炼()损()擦
()折
锤()操()人
情()达琢()()挚不
可()灭
28.梁粱
34.慕幕暮
脊()高()悬
()刺股羡()()色渴
()
29.嶙鳞粼
帷()()艳仰
()峋锦()()()
次栉比
35.凄萋
水波()()
()怆()楚属
30.缭噫僚潦引()异
()草()亮眼芳草()()()凉
花()乱
36.如茹
官()穷困()倒
()许了()指掌
31.笼垄茏含辛()苦
()络灯一()诸()此类坦荡()砥
()断()法炮制
()罩田()37.儒孺
葱()
鸿()宿()()
32.漫慢曼蔓子可教
()生怠()不38.绅伸呻
()不枝
()±屈()无病
烂()()妙青()吟
树翠()
39.帖贴
()步()不经心
字()补()报
()
46.霄宵
粘()妥()
云()元()
40.挺铤通()达旦
()拔()而走险47.喧暄宣
昂首()立
寒()()闹
41.婉惋()泄
()惜叹()48.崖涯
()谢
生()悬()绝壁
42.惟唯维帷横无际()
()余()愿49.阴荫
进退()谷
(:)晦()蔽
思()()美朝晖夕()
恭()
()影()霾
()幄()妙()肖(:)风怒号
()()连声
50.莹萤荧
43.蔚慰
晶()()屏
欣()安()囊()映雪
()然成风
51.燥噪躁
44.详祥
烦()枯()
()和安()()动
慈()
焦()()音
端()耳熟能()()执
45.销消干()急()
聒()
()释()蚀
()遣52.章彰
()磨促()勋()寻()摘句
()声匿迹杂乱无()
欲盖弥()断()取义相得益()
四、同音异形字训练
1.报抱
()帖()酬()歉
呈()()道
2.辈背倍
()增()影人才()出
3.部步布
()署()局按()就班
()告()置()()为营
4.筹愁
乡()觥()交错()肠满腹
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中考二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认真评估"现代文阅读"、"写作"四个板块分块进行分层复习,
在这里谨对基础知识之语言积累和运用进行一些复习分析,一起来学习吧!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基础知识正
是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必要条件。学习语文应该重
视语言的积累。中考题对考生语言积累的考查越来越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
可以分成下面七个部分,给学生作一个系统的梳理,以其对他们的中考有所帮助。
一、语音•汉字•书写
【考点分析】:近年来,各地中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革,但语音、汉字的考察仍
稳定保持着。因为读准每个字,写好每个字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基石。
1、语音:重点为3500个常用字的多音字及部分形近字、形声字的读音,所选字
大多出所学课文,所考题型绝大多数是选择题。
2、汉字:主要是对形近字及词语、句子或语段中经常出现的错别字的考查。字
形的主要考查形式或是成语错别字的修改,或是语段错别字的修改,或是采用选
择题的形式。
3、书写:近年来,中考越来越重视对考生汉字书写基本功的考查。
【学生注意】:解答这部分试题,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熟悉汉语拼音,能读
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的拼读、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
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二是要熟记字形、了解字义,尤其是同音字和形近字;
三是要按照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复习思路】:
1、整理“课下注释”“课后词语”按难易归类列表。
2、集中识记没有完全熟悉的字而复习。
3、重点识记没有熟悉且易混淆的多音多义字而重点复习。
二、词语一成语
【考点分析】:中考对考生词语、成语的考查重在理解和运用。题型上主要以选
择题为主,考查的方式主要是要求考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在阅
读和表达的实践中考查考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考查内容为一般的常用词语、成
语、关联词以及课文中出现的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几乎没有生僻词,总体难度
不大。
【学生注意】:解答这部分试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词语、
成语并对其含义有所了解;而是要注意词语、成语所在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并了解
其用法。要防止的误区是:考生不注意词语、成语所在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不注
意对词语、成语及其义项的了解。这两个问题都是值得注意的。
【复习思路】:
1、要善于整理、归纳、积累所学词汇,词语的理解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
结合一定语境来理解,要重视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2、成语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所以中考常常以各种形式对其进行
考查。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其意思。
三、标点•句子•修辞
【考点分析】:
1、中考对考生标点符号的考查重在应用。考察内容涉及句号、问好、叹号、逗
号、分号、顿号、冒号等点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括号等标号。
2、中考对句子的考查比较灵活、考查的内容以病句的辨识、修改为主,也单独
考查句子的选用,句子的排序、句子的仿写等。
3、修辞需要考生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常用修辞手法。重在实践中运
用,在阅读理解中考查对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的理解或赏析等。
【学生注意】:
1、解答这部分试题,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并理解其用
法;二是要注意常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三是要了解修改病句的一些基本方法。
2、解答这部分试题常犯的错误突出表现在修改病句的问题上。考生在答题时,
往往找不准病句,因此有时就胡乱猜测。
【复习思路】:
1、标点分类归纳,比较使用。
2、病句的常见错误有1.句子成分残缺;2.词语搭配不当;3.句子前后不一致;
4语序错误;还有误用词语、词语赘余、否定不当、指代不明、语意矛盾、分类
不当、词有歧义等,通过习题训练复习3、对于修辞的复习主要使学生学会区分
各种修辞方法。
四、诗文默写
【考点分析】:诗文默写是中考语文的重点,分值在10分左右。这是加强人文
修养的必然要求。诗文默写的范围主要有:一、记忆型默写。即给出语言环境上
下句直接填写。二、理解型默写。即根据提供的语句含义默写。三、运用型默写。
即根据生活实际的运用进行默写。四、开放型默写。这种题型开放灵活,答案多
样。
【学生注意】:
1、解答这部分试题,
一要背会:熟记课本基本篇目要求背诵的内容;
二要写对:答题时书写要正确,不能写错别字;
三要理解:背诵过程中不要死记硬背,要注意理解,特别对文中的主旨句、中心
句、绝妙的比喻句、
经典的对偶句、流传千古的名句,要进行归纳;
四要联系:平时尽可能多读书,背诵一些名家名作,注意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2、常见的失误是:考生在考场上往往不易把要求、提示与诗文名句的具体内容
联系起来,还有就是写字不够规范。
【复习思路】:
1.命题者出题一般都会选择那些较为工整的名句,因此我们要在这些句子上多下
些工夫
2.准备名句积累本,背诵要分类进行。如分成写春、夏、秋、冬的名句;写风、
花、雪、月的名句;写惜时、爱国、友谊、团结的名句,等等。每天可以只背一
句,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则积少成多。
五、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
【考点分析】:重视对考生文学素养的考查已成为各地命题者的共识。考察内容
主要有作家、作品、国别、时代题材以及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手
法等方面。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居多。
【学生注意】:解答这类试题,一要准确记住重要的作家作品;二要掌握有关的
文体知识和文化常识;三要熟悉课文中涉及的有关古代官职、乐器、地名等;四
要抓住文学典型形象的主要特点。
【复习思路】:首先要认真梳理课内所学的文学常识,不烦以时间为序,整理出
一颗“知识树”。要将精力花在那些相似接近、容易混淆的考点上。其次名著阅
读要能对故事情节有个整体了解,要注意理解主要人物形象和抓住家喻户晓的故
事情节,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等。在
阅读名著中应做一些笔记,如抄一些名言警句、精彩片段,写一些摘要记录,做
一些批注等。
六、诗词欣赏
【考点分析】:中考对诗词欣赏题越来越重视,而且正逐步有客观性的选择题向
主观性的问题过渡。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引导考生感悟汉语魅力的要求,更加
注重了考生的自悟。这一类型的考题总的来说有以下特点;1.整体难度不是很高,
所选诗词绝大多数是课内篇目,考生比较熟悉的诗词;2.题型主要有选择题、简
答题开放探究题等。
【学生注意】:
1、解答诗词欣赏题,首先是要略知诗词的基本内容;其次是要把握诗词的具体
形象;第三是要品味诗词的美言美语;第四是要了解诗词的表达技巧;第五是要
揣摩作者的情感倾向。这五点没有先后之分,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
选取其中任意一点先行突破。抓住一点再及其余。
2、考生往往在这几个方面出现失误:一是难以把握诗词的具体形象所要暗示或
启迪读者的东西;二是难以领悟诗词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三是难以通过诗词
具体的形象表面呈现,发掘其深层意蕴。
【复习思路】:
1、将学习过的古今诗词回顾并按照“朝代”“作者”“风格”内容归类。
2、阅读相应的理论指导文章,有意识的看一些专门讲解“诗词鉴赏”的文章,
做几次练习;
3、阅读古今诗词时,从“意象”“意境”“手法”三个角度多多思考。
七、口语交际
【考点分析】:听说朗诵题是近年来中考兴起的热点。他体现了“全面提高语文
素养”的基本理念。
【学生注意】:简答这类试题,一是按照意思对朗读节奏进行划分,原则是“不
读破”二是朗读时要结合课文和具体的句意来把握语气和重音;三是说话时要注
意语意的褒贬色彩、文体色彩、语体色彩等;四是说话时要考虑到特定的对象和
特定的场合;五是说话时要合理使用敬辞和谦辞。
【复习思路】:首先“生活就是学语文的大课堂。”平时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化
峪,要能抓住说话的主要内容,快速领悟说话人的意图,并学会转述等。其次要
掌握解题技巧,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要能边听边适当记录所听内容。朗诵方面
要能结合对文章的理解,确定重音、句读等。
近年来,中考也涉及一点儿“综合实践”的考题,有活动设计,读书学习,社会
热点,地域风情等,也要复习复习。
八、综合实践
【考点分析】:考试命题上的特点是:
1、在内容上注重对能反映考生生活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机地扩展考生
自我表达的答题空间;
2、在试题的呈现方式上以独立的综合性学习考试板块出现,题内所需的学科间
知识的综合交叉比较充分;
3、题干的设置文字量较大,富含信息,表述比较亲切,注意拉近与考生的距离,
具有一定的审题难度;
4、在评价上关注考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考生的语言表述、对跨学科知识的
整合以及各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都是重要的采分点。
标准考点有:
1、考查主题分项式综合性学习的解读能力。主题分项式活动:即虚拟一个情境,
假设一个主题,然后无围绕主题,分设3〜5个项目开展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这些
分列的项目都是具有生活意义的任务。在完成这些任务中,实际上运用了许多语
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2、考查编写广告警语的能力。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编写广告词、口号、警语之类
的话语
3、考查赏图读表的能力。赏图题就是给学生呈现一幅图画,如漫画、人物画、
山水画、招贴画等,要求考生或放飞想象补充画面,或调动情感欣赏画面。读表
题就是给学生呈现一个统计图表,要求读懂图表,陈述图表,对图表的数据或信
息进行分析、探究、处理,形成自己的假说或观点。
【学生注意】:
1、主题分项式活动的试题,其实就是一个主题分成若干小项,如“从成语学语
文”一题下要求考生加拼音、改别字、用成语等。因此去掉报装,就用原来的每
一项基础知识解读分项每一题。
2、编写广告警语的试题,要充分理解题意,抓住对象特点,运用修辞,语言简
明,使之成为警句,使之有感染力、冲击力、震撼力。
3、解答赏图读表题,一是要细心,仔细观测图画或图表,既要整体感受又要细
节揣摩。二要敢于放开,或展开想象,或调动情感,或得出假说和结论。
【复习思路】:
1、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
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2、它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具有开放性、语文性、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
3、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要求:能自主地设计、组织活动。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
感兴趣的问题。能搜集有关资料,调查访问等。能写出简单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报
告。根据语境准确、贴切地表达有关内容。
三、修改病句和判断病句的15个实用方法
一、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谓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教导”和谓语中心语“出
现”不搭配。将“循循善诱的教导”删去即可。
2.动宾搭配不当
例: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英雄活动的经验。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动宾搭配不当,谓语中心语“参观”和宾语中心语”经
验”不搭配。将“参观”改为“学习”即可。
3.主宾搭配不当
例:冬天的济南是晴朗无云的季节。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宾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济南"和宾语中心语•“季
节”不搭配。将“冬天的济南”改为“济南的冬天”即可。
4.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他在培育杂交水稻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心血。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很大”和中心词
“心血”不搭配。将“很大”改为“很多”即可。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哥哥不但瘦,而且精神饱满。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将“不但……而且……”改为"虽
然……但是……”即可。
6.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
例: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能否”包含了两方面内容,
“成功”只包含了一方面内容。在“成功”前加上“是否”即可。
二、成分残缺
1.缺少主语
例:通过讨论,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主语。将“使"删去即可。
2.缺少谓语
例:春天来了,校园中的花草树木。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谓语。在句末加上“生机勃勃”即可。
3.缺少宾语
例: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美德”即可。
三、成分冗余
1.重复多余
例1: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于抵制
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重复多余。“否则”和“拿不出新软件”二者重复,
应取其一。
例2: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
灼见的意见。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重复多余。“真知灼见”和“意见”重复。
2.否定多余
例1: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不出现事故。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否定多余。有些词语,如“禁止”“防止”“忌”“避
免”“以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其后不能再用否定词,否则,
将改变句子本来的意思。修改时,将“不”删去即可。
例2: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否定多余。“不能不承认”这一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
意思,后边再加上“不是”这一否定词,整个句意最终就变成否定了。修改时,
将“不”删去即可。
3.约数多余
例: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四千万元
以上。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约数多余。概数词的前后不能加上“至少”“最多”
“最高”“超过”“最低”一类的词语。修改时,“至少”和“以上”只可取其
四、其他常见类型
1.语序不当
例:这个问题对我印象很深刻。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语序不当。应改为“我对这个问题印象很深刻”。
2.结构混乱
例:牧童牵着牛在山坡上吃草。
【解析】“牵”和“吃”不是同一个主语发出的,不应该写成一个单句。
3.理解歧义
例:桌子上放着许多朋友送来的生日礼物。
【解析】可以改成这两种:
(1)桌子上放着许多礼物,是朋友们送来的。
(2)桌子上放着的礼物,是许多朋友送来的。
1
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完整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不是构成它的
单个语素意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础上,在丰富的人
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
因此,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
同时必须准确理解成语中一些含有生僻义的关键语素,切忌粗枝大叶,一瞥而过,
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实例展示:
例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例2.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例3.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用法解析:
例1中“文不加点”中的“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J改”之意。如
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而实际是指“写文章很快,
不用涂改就写成”。
例2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冲”是“要冲,交通要道”的意思,
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
例3中的“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谣传一再反复就会
使人信以为真,多误作团结力量大。
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于古代寓言,或出于历史故事,或出于古代
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不
能随意解释,更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
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故当成
语运用回到其本意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
实例展示:
例4.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例5.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例6.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
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
例7.节日的秦淮河畔充满了喜庆气氛,灯红酒绿,十分热闹。
用法解析:
例4中的“秦晋之好”是指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世代联姻,后专指两姓联姻,不能
泛指友好关系。此处用来说两国关系友好,故错。
例5中“明日黄花”出自古诗歌,“明日”当“第二天”讲,在诗中指重阳节。
原意是说,重阳节一过,菊花就枯萎了。后比喻过了时的无应时作用的东西,或
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此处“平均主义”本就无价值,更不是外物或报道,故用
错。另外,这个词常误作“昨日黄花”。
例6中“让梨推枣”用于兄弟关系友好,不用于谦虚。
例7中“灯红酒绿”兼有两种词义,既指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也比喻统治者骄
奢淫逸的腐朽生活。此处用了本义,故对。像这类两用成语在汉语里很多,辨析
时要多加留心。
2
色彩不分,褒贬失当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不同的成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我们在使用时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
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失误。
实例展示:
例8.在澳门回归的日子里,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出动,参加清洁马路的活动。
例9.《火烧赤壁》中,活化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形象。
例10.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
害。
用法解析:
例8中“倾巢而出”原意是“整窝的鸟儿都出来”,比喻敌人出动全部的兵力进
行侵扰,只用于贬义;此处用在“单位干部”身上,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例9的“胸无城府”比喻为人坦率,不用心计,是褒义词。把这个词用在无能的
腐儒蒋干身上,明显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例10“集腋成裘”比喻好东西积少成多,是褒义词;此处用于指“小错误”积
少成多,是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另外,有时为了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有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这不应视为错
误。比如“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所以他们便谈得投机,立刻成了情投意
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艾奇逊是不拿薪水的教员,他是如此诲人不倦地毫
无隐晦地说出了全篇真理”,这两句中的“情投意合”“诲人不倦”都是修辞上
的褒词贬用,起到了很好的讽刺作用。
3
对象不当,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词义有所侧重,使用的对象也就不同,有的指个体,
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
文章或文学艺术等等。如果对这些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
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比如“炙手可热”只用于指“气焰很盛,
权势很大”,而时下多误指题材之类。
实例展不:
例11.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例12.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到了汗
牛充栋的地步。
例13.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用法解析:
例11中“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用于“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金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考古学观察
- 课题申报参考: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和策略优化研究
- 二零二五版环保项目临时工劳动合同4篇
- 基于2025年度计划的环保项目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智能水电表更换与数据采集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退房协议书范本(适用于商业地产)4篇
- 二零二五版建筑工程公司资质借用与施工监督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综合体场地租赁合同范本6篇
- 专利授权事务全权委托合同书版B版
- 2025年度排水沟施工安全协议书范本
- GB/T 45107-2024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商场电气设备维护劳务合同
- 202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行政执法)及答案解析
- 全国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英语七年级上册(人教2024年新编)《Unit 2 Were Family!》单元教学设计
- 2024智慧医疗数据字典标准值域代码
- 年产12万吨装配式智能钢结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独家揭秘】2024年企业微信年费全解析:9大行业收费标准一览
- 医疗器械经销商会议
- 《±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
- 1-1 拥抱梦想: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2022中考作文最热8主题押题24道 构思点拨+范文点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