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教程(第三版) 课件 徐彬 1-4 导论、国与国之间为什么要进行贸易以及如何分工与贸易: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解释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_第1页
国际经济学教程(第三版) 课件 徐彬 1-4 导论、国与国之间为什么要进行贸易以及如何分工与贸易: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解释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_第2页
国际经济学教程(第三版) 课件 徐彬 1-4 导论、国与国之间为什么要进行贸易以及如何分工与贸易: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解释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_第3页
国际经济学教程(第三版) 课件 徐彬 1-4 导论、国与国之间为什么要进行贸易以及如何分工与贸易: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解释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_第4页
国际经济学教程(第三版) 课件 徐彬 1-4 导论、国与国之间为什么要进行贸易以及如何分工与贸易: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解释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导论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经济学的涵义第尔伯特·斯奈德认为,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国际经济关系,其中主要包括国际分工、国际商品交换、国际间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的原因、过程与趋势,以及不同经济制度、不同发展程度的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认为,作为经济学科的分支,国际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保罗·克鲁格曼认为,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主权国家之间经济交往所引发的种种问题。

一般认为,国际经济学是以西方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西方经济学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国际经济学理论渊源久远,对国际经济活动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说中的国际贸易理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系统的、独立的理论,它的形成大约在20世纪五十年代,“凯恩斯革命”不久,国际经济学便应运而生。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学的发展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的产生与发展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国际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经济全球化为国际经济学研究提供了舞台,战后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研究创新层出不穷,众多的经济学家如丁伯根、萨缪尔森、蒙代尔、克鲁格曼等因国际经济学方面突出的研究成果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二节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宏观的角度看,国际经济学研究资源在国际间的配置以及随资源配置变化而产生的社会福利的变化。从中观的角度看,国际经济学研究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分析一国与他国之间商品、劳务和资金流向的格局,分析约束这些流向的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国家福利产生的影响。从微观的角度看,国际经济学也分析诸如贸易价格的确定、最优以及次优状态的获得等。二、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纯理论、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国际货币体系等。概括地讲,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1、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旨在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贸易利益、贸易格局以及贸易政策的影响及依据,它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以及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等。2、国际金融理论国际金融理论涉及的领域和问题宽广,流派众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金融理论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理论研究也是国际经济学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一直是围绕“外部平衡”这一重要问题展开的。国际经济学中国际金融理论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等。第三节国际经济学的特点与研究方法一、国际经济学的特点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又相对独立的学科,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和世界经济学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显著的区别。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四)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相结合(五)理论分析与政策应用相结合第二章国与国之间为什么要进行贸易以及如何分工与贸易——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解释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二战之前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二战后兴起的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又可分为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其理论起点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其发展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他们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

古典贸易理论是全部贸易理论的基础,特别是比较优势理论,时至今日,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依然是围绕比较优势论展开的。古典贸易理论是通过对重商主义的批判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在学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之前有必要对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作一介评。第一节重商主义一、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它产生于15世纪的欧洲,16—17世纪臻于鼎盛,18世纪走向衰落。重商主义最初出现在意大利,后来流行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国。重商主义首次从国家财富增长的角度讨论了国际贸易的作用和国家应当采取的政策,是最早的国际贸易学说。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以重商主义的财富观为理论基础,重商主义把货币(金银)和财富混为一谈,认为货币(金银)是一国财富唯一的形式,一国拥有的金银越多,则这个国家的财富就越多。重商主义理论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的重商主义又称为重金主义,其理论基础是“货币差额论”,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海尔斯(JohnHales)和威廉·斯塔福(WilliamStafford)等。晚期重商主义理论称为“贸易差额论”,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Mun)。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重商主义的财富观:重商主义把货币(金银)和财富混为一谈,认为货币(金银)是一国财富唯一的形式,一国拥有的金银越多,则这个国家的财富就越多。重商主义的贸易观:认为贸易是零和游戏,一方获利,另一方损失,贸易并不会使得总财富增加。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主张:对外贸易顺差国家金银流入,财富增加。所以在对外贸易中主张实行“奖出现入”的保护贸易政策。二、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货币政策奖出限入政策保护关税政策发展本国工业政策三、对重商主义的评价重商主义贸易学说代表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处于上升阶段的商业资本的利益,开始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初考察,指出了对外贸易能使国家富足。它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大大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的成长和确立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因而具有历史进步意义。重商主义贸易学说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第二节绝对优势理论一、斯密的国际分工学说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是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运用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地域分工的原理,奠定了古典国际分工学说的基础。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简称《国富论》)是其代表作,在《国富论》一书中斯密系统地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观点,创立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同时提出了他的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theoryofabsoluteadvantage)。背景知识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称《国富论》),书中对重商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刻地批判,他指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不是其所拥有的货币(金银)的多少,而是这些货币(金银)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AdamSmith(1723-1790)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斯密认为重商主义财富观是错误的。斯密认为货币仅仅是财富的符号,一国生产的所有劳动产品都是财富,财富来源于生产领域。斯密认为重商主义奖出限入政策(国家干预)是错误的,主张自由贸易。斯密认为重商主义贸易观是错误的。认为贸易是双赢,而不是重商主义所认为的零和游戏。如何增加一国财富,斯密认为扩大生产才能增加一国财富,而生产的扩大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以劳动分工为前提的。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每个人专门从事其具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分工与交换是斯密理论的逻辑起点,斯密认为交换出于人类的天性,这种交换的倾向形成了分工,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先天禀赋和后天技术的共同影响下,各国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会有绝对的差异,这种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导致了各国生产成本的差异,进而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二、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亚当·斯密用“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原理说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所谓绝对优势,是指在某一商品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在生产效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斯密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比较优势理论下国际贸易的产生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各国生产成本的差异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国际贸易的产生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条件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每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即使用2-2-1模型的分析方法。2、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3、生产要素在国内不同部门完全自由流动,但不能在国际间流动。4、规模收益不变。5、成本以真实劳动成本即劳动时间计量,一国内部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6、不考虑运输成本。如果运输成本高于两国之间的价格差,尽管两国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国际贸易也不会发生。7、两国均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没有贸易限制。8、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绝对优势理论图示分工前分工后每单位小麦每单位布小麦酒布法国的劳动投入100100100+100=200英国的劳动投入1505050+150=200总产量2单位2单位2单位4单位三、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亚当·斯密用绝对优势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也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可以从国际分工和交换中获得利益并且是一种正和博弈(双赢),批判了重商主义认为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的观点。可以说,绝对优势理论第一次从经济学原理的角度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以及贸易模式,为以后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绝对优势理论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第三节比较优势理论如果一个国家的所有产品与另一国相比都不具有成本优势(成本都高于另一国)时,国际贸易还会发生吗?如果发生,贸易是否对双方均有利?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回答了这个问题。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andTaxation)一书中,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theoryofcomparativeadvantage)背景知识大卫·李嘉图(1772-1823)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在英国产业革命迅速发展而引起的资产阶级和地主贵族阶级的矛盾斗争中,李嘉图站在当时新兴产业资产阶级的一边,提倡自由贸易,反对《谷物法》。1871年,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其中他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即便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异,从而使两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互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比较优势理论下国际贸易的产生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各国生产成本的差异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国际贸易的产生比较优势理论图示分工前分工后每单位毛呢每单位酒毛呢酒英国的劳动投入100120100+120=220葡萄牙的劳动投入809080+90=170总产量2单位2单位2.2单位2.125单位二、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比较优势理论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说明国际贸易的产生不仅在于绝对成本的差异,而且在于比较成本的差异,从而阐明了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都可以从参与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大基石。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分析的基本框架,后来出现的各种国际贸易理论大都是围绕比较优势这一基本原则和核心展开的,可视为比较优势的继承与发展。当然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着局限性与不足:该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前提基础上,把多变的经济世界抽象成静止的均衡的世界,因而所揭示的各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是静态的短期利益,这种利益是否符合一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则不得而知。比较优势理论只是假定比较优势的存在,没有说明比较优势的根源是什么,或者说,没有指出一国为何具有比较优势。另外比较优势理论虽然证明了国际分工和贸易能够带来利益,但没有说明利益是多少、利得如何在贸易双方分配的。三、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概念是19世纪奥地利学派提出的,1936年由美国经济学家哈伯勒(Haberler)引入国际贸易理论,用机会成本解释了比较优势。用机会成本解释的比较优势,有时也被称作比较成本原理。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增加生产一单位此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数量。哈伯勒认为,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过于简单,生产中投入的要素不是只有劳动一种,另外把其他生产要素换算成劳动,因计量标准不同,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困难。因此他用机会成本理论(opportunitycosttheory)代替劳动价值论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第四节国际均衡价格一、相互需求原理相互需求论(reciprocaldemandtheory)实质上是指由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值的理论,是比较优势论的补充。约翰·穆勒和阿弗里德·马歇尔是相互需求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穆勒首先提出了相互需求论,马歇尔以几何方法对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作了进一步分析和阐述。穆勒认为交易双方在各自国内市场有各自的交换比例,在世界市场上,两国商品的交换形成一个国际交换比例(即贸易条件),这一比例只有介于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例之间,才对贸易双方均有利。贸易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之间范围(即互惠贸易范围)的大小。而贸易利益的分配中孰多孰少,则决定于具体的国际交换比例。国际间商品交换比例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对本国越不利,本国分得的贸易利益越少,因为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说明本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越接近于分工和交换前自己单独生产时的产品量。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互惠贸易的范围YOXPGPUK德国不参加贸易区域10:20(下限)10:17英国不参加贸易区域互利贸易区10:15(上限)10:1610二、国际均衡相对价格的局部均衡分析考察一种商品或一个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的确定,称之为局部均衡分析,下图中纵轴为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横轴为商品的数量贸易均衡相对商品价格的均衡分析Px/PyPwP0PAC1AQ1DxESxQS进口出口QSQSA2A1C2E2E1DDySPx/PyPx/PyPC’A’SxE’CQ3000(a)(b)(c)三、国际均衡相对价格的一般均衡分析提供曲线

提供曲线(offercurve)也称相互需求曲线(reciprocaldemandcurve),它表示一国想交换的进口商品数量与所愿意出口的本国商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它表明一国的进出口意向随着商品相对价格(交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提供曲线是由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簇以及可发生贸易的各种不同相对价格推导出来的。

YCBOGXAEPA国Ⅰ

CIC3CIC2CIC1YHFXO国Ⅰ的提供曲线

PBPFG

CEPAHPBPF国I提供曲线的导出

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

国际均衡相对价格的一般均衡分析贸易均衡相对商品价格

XOYPAPA′EYE国Ⅰ

PEH′M国Ⅱ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termsoftrade),是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商品的交换比率。贸易条件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贸易利益变化的方向。一国贸易条件的上升意味着,为了换取同等数量的进口商品,该国只需出口比原来更少的商品,或者出口同等数量的商品,该国能换回比原来更多的进口商品。商品贸易条件或净贸易条件商品贸易条件(N)指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X)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PY)之比,为以百分比反映,通常乘以100。它表示出口一个单位商品能够获得多少单位进口商品。

PMN=PX100.贸易条件

以贸易量指数(QX)与商品贸易条件相乘来表示总贸易量变化的指数称为收入贸易条件(I)。它衡量基于出口的进口能力,即根据PX·QX这一出口收入能够获得多少进口商品。在商品贸易条件基础上,考虑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ZX)的作用所得到的贸易条件称单因素贸易条件(S)。它表示包含在出口商品中的每单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进口商品数量。通过一国不同时期的单因素贸易条件的比较,可反映该国每单位生产要素的贸易利益的变化。

双因素贸易条件(D)是在商品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出口商品劳动变化和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ZM)变化后贸易条件的变化。它衡量需用包含在出口商品中的多少单位本国生产要素来换取包含在进口商品中的一单位外国生产要素。

I=PXPMQX.S=PXPMZX.D=PXPM.ZXZM100.收入贸易条件单因素贸易条件双因素贸易条件第五节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一、基本分析工具1、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也称生产可能性边界或转换曲线,表示一国所有生产要素都被充分有效利用情况下所能生产的两种可供选择的产品的不同产量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主要有两种形态:机会成本不变与机会成本递增。古典模型假设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每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是不变的。因此,每单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固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直线。

机会成本不变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X产品,所必须放弃的Y产品的数量保持不变,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不变,此时生产可能性曲线(

PPC)为一条直线;YX每增加一单位的X,所必须放弃的是相等的。机会成本不变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X产品,所必须放弃的Y产品的数量逐渐增加,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递增,此时生产可能性曲线(PPC)为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XY随着每增加一单位的X,所必须放弃Y的数量逐渐递增。机会成本递增分析工具

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为凸向原点的曲线。这是因为人们对物品的消费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即随着消费物品数量的增加,物品对人的效用逐渐减少。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总效用越大,代表的满足水平越高,对于一个国家或社会,无差异曲线是不相交的。2、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给予整个社会相同满足水平的两种商品消费的不同组合。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等于两种商品边际效用之比率,称为消费中的边际替代率。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

YXOCIC4CIC3CIC2CIC1二、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1、生产均衡点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但究竟在哪一点生产,还要看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2、消费均衡点消费均衡点的几何意义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或称消费可能线)的切点,在这一点上,预算线的斜率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即边际替代率,MRS)相等。

3、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在封闭条件下,当一国达到其生产可能性边界所允许的最高的无差异曲线时,该国就达到了均衡状态。其几何意义是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切点,在这一点上,两条曲线的公切线的斜率等于X、Y两种商品均衡的相对价格,即MRS=MRT=PX/PY。固定机会成本下的贸易利益

三、开放条件下的均衡分析

如果不同国家均把生产要素从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生产中转移出来,增加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生产,即按比较优势原则开展专业化生产。如果贸易双方面临的是边际机会成本不变,双方开展的是完全专业化生产,除非有一方为贸易小国,所能提供的贸易量不能满足另一方(大国)的全部需求,才不得不开展不完全的专业化生产。如果两国面临的是边际机会成本递增,则两国开展的是不完全的专业化生产,即便有一方为贸易小国,两国的生产专业化也只持续到两国的商品相对价格相等,两国贸易达到均衡。使两国贸易处于均衡状态的这一共同的商品相对价格称为贸易均衡商品相对价格。

YY2Y1BX1XAEX2YY2

′Y1

′X1′A

′E′X2′B′X国Ⅰ

国Ⅱ

贸易均衡(机会成本不变)

CIC3CIC2CIC1CIC3

′CIC2

′CIC1

′OO机会成本递增下的贸易利益机会成本递增下的贸易利益

国Ⅰ

CIC2CIC1YOXACEPBB国Ⅱ

YOXA′C′E′PA′PB′B′CIC2′CIC1′贸易利益的分解

国Ⅰ

YOXCIC2CIC1AEPWBCIC3TPB=PWPA第三章国与国之间为什么要进行贸易以及如何分工与贸易——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解释第一节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一、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1919年赫克歇尔首次用要素密集来分析解释国际贸易。随后其学生俄林全面阐述并发展成完整的要素禀赋理论,所以该学说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为H-O模型。该理论模型对于古典贸易模型,尤其是李嘉图单一要素模型作出了修正和完善,从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解释国际贸易的成因。该理论后经萨缪尔森等人加以完善,使要素禀赋理论成为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赫克歇尔和俄林所运用的分析工具是新古典经济学所建立起来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无差异曲线、等产量线等,该理论也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俄林简介贝蒂·俄林从师于赫克歇尔(EliFHeckscher,1879-1952),与赫克歇尔一起最早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他们的理论被命名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定理)。俄林的理论受他的老师赫克歇尔关于生产要素比例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并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T.H.Williams)的指导下,结合瓦尔拉斯和卡塞尔的一般均衡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论》中最终形成。因此,俄林的国际贸易理论又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戈特哈德·贝蒂·俄林(BertilGotthardOhlin,1899--1979)瑞典著名经济学家二、要素禀赋理论的相关概念与分析工具1、要素禀赋(FactorEndowment)与要素丰裕度(Factorabundance)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2、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y)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的比例。要素密集度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3、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X产品,所必须放弃的Y产品的数量逐渐增加,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递增,此时生产可能性曲线(PPC)为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XY随着每增加一单位的X,所必须放弃Y的数量逐渐递增。机会成本递增三、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设1、贸易中存在两个国家(A国与B国),两种商品(X与Y),两种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2、两国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技术是相同的。3、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商品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因为两国生产技术相同,生产函数相同,所以同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要素密集度就应该是相同的。4、劳动和资本生产要素可以在国内各部门自由流动,但不在国际间流动。5、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6、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即两国的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位置是完全相同的。7、在两个国家中,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8、没有运输成本,没有关税或其他阻碍国际贸易自由的障碍。9、两国资源均得到了充分利用。10、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第二节H-O理论一、赫—俄理论的一般均衡框架赫-俄定理认为相对要素丰裕度和相对要素价格之间的差异是导致两国贸易前相对商品价格不同的原因。赫-俄理论假设技术水平、需求偏好和收入分配是相同的,那么主要由要素供给来决定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引起贸易。推理过程: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差生产产品的成本差别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不同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假定中国和美国生产同种产品的技术相同,生产布需要2单位资本和5单位劳动。中国每单位资本和劳动的价格分别为6美元和1美元,而美国则分别为3美元和4美元,结果中国每单位布的成本为2x6+5x1=17美元,而美国为2x3+5x4=26美元。二、赫—俄理论(H-O理论)的主要结论1、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或国家间商品价格的不同。2、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应该生产并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3、商品贸易趋向于(即使是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三、赫—俄理论的分析假设X产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A国是劳动要素丰裕的国家,因此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X轴;Y产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B国是资本要素丰裕的国家,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Y轴。由于要素禀赋理论假设A、B两国需求条件完全相同,因此,在封闭条件下,两国供给方面的差异将造成两国相对价格的差异,而两国相对价格差异则完全是要素禀赋差异引起的。三、赫—俄理论的分析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可以表述为:假定各国在需求条件和投入要素的生产率方面不存在差异,要素相对丰裕程度的差异决定了商品相对价格水平和进出口商品结构,即劳动要素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资本要素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劳动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简单地说,H-O定理的核心思想就是我们常说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即每个国家都应该发挥自己所具有的要素禀赋方面的优势。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均衡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均衡四、对H-O理论的简评赫-俄理论(H-O模型)主要从两个方面发展了比较利益理论。1、赫-俄定理是以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为分析前提。这一点与现实更加接近,因为在现实中,一般的商品生产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结合的产物。2、赫-俄定理拓展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H-O模型是以两国具有相同的技术水平为基础,它不同于建立在劳动生产率差异基础上的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它从各国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解释国家贸易发生的原因,进而从实际出发决定一国的贸易模式。当然赫-俄理论(H-O模型)也存在着不足。第三节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拓展一、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产品价格的变化对要素价格的变化有重要影响。国际贸易可能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论点首先由赫克歇尔首先提出。俄林则认为,虽然各国要素缺乏流动性使世界范围内要素价格相等的状态不能实现,但是商品贸易可以部分代替要素流动,弥补缺乏流动性的不足,因此,国际贸易使要素价格存在均等化的趋势。萨缪尔森于1948年发表《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一文,在赫——俄定理的基础上,考察了国家贸易对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论证了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该理论被称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TheFactor-PriceEqualizationTheorem)又称之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H-O-S定理)赫克歇尔-俄林-萨谬尔森定理(Heckscher-Ohlin-SamuelsonTheorem,H-O-STheorem):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国际贸易不仅使得两国商品价格均等,同时使得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妨碍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因素各国生产技术并不相同;生产要素并非同质;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的存在。PaulA.Samuelson,1915-2009二、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H-O-S定理)说明了自由贸易对生产要素的价格有影响,从而对收入分配带来影响。然而,斯托尔珀和萨缪尔森却发现,在某种条件下,一国采取保护贸易的措施也能使实际收入趋于增加。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认为,在一国不存在完全专业化和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影响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如果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由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可以引伸出另一项重要结果: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三、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H-O定理是建立在假定一国的要素总量是固定不变的基础上。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比如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的开发等,会使一国的生产要素数量发生变化。生产要素总量变化确实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一般来说,要素禀赋的变化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从而可能影响其贸易条件,甚至比较优势型态。英籍波兰经济学家罗伯津斯基在H-O定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Theorem),阐述了一国要素禀赋的变化对该国产出及国际贸易的影响。(一)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Theorem)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一种生产要素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产出增加,而密集使用其它要素的产品产出减少。罗伯津斯基定理的原因在于,当某种生产要素增加时,要将其投入生产,必须与另外一种生产要素相结合。在生产要素被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就要求另外一个部门释放出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结果使得释放生产要素的部门的产品产量减少。(二)悲惨的增长(ImmiserizingGrowth)悲惨的增长是指当一国生产要素增加从而使产品出口增加时,该国的出口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国际比价或贸易条件的恶化。当一国某种产品的出口量在世界市场上已占有一定的比重或市场份额时,再增加供应并为市场所吸收,它必定降低出口品的价格。如果商品价格下降,就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由商品价格下降所带来的出口量的增加,从而带来的收入增加,可能被单纯的价格下降所抵消,甚至是收入水平的绝对下降。XY悲惨增长发生的条件:(1)增长国国民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出口,属于很强的出口导向型经济;(2)增长国在世界市场是一个大国,即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3)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小。(三)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如果从长期来看,要素增长和积累可能会改变一国比较优势的形态,即以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现在由于要素增长可能变成比较劣势;反之,以前处于比较劣势的产品,现在也可能变为具有比较优势。XYO如图,A国在要素增长之前,在Y商品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在开始阶段出口Y,进口X。但由于要素增长偏向X部门,最终比较优势由Y商品转移到X商品,A国也变为出口X,进口Y。历史上,美国经济的发展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在1920年以前,美国在土地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之后,随着要素积累,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变得具有比较优势。第四节里昂惕夫之谜一、里昂惕夫之谜自从二十世纪初要素禀赋理论被提出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H-O模型成为解释产业革命后贸易产生原因的主要理论。人们普遍认为,各国要素禀赋和生产中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但是,但自五十年代初起,随着经济学家对这一理论所作的实证检验的开展,要素禀赋理论的一些不足也逐渐开始暴露出来了。根据H-O理论,一国应该生产并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这一理论与许多国家的贸易模式相吻合。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的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数据进行检验。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例为13,991美元/人,而进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例为18,184美元/人。故进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约为出口商品的1.3倍,即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恰恰相反,故称之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反论。美国国内生产1百万美元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所需的资本与劳动出口商品进口商品资本(1947年美元价格)劳动(人年)资本-劳动比例(美元/人)255078018213991309133917018184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对于这种矛盾现象的出现,里昂惕夫从有效劳动(effectivelabor)角度进行了解释。其他有代表性的解释有:人力资本说 自然资源说贸易保护说要素密集度的逆转(颠倒)说需求逆转(DemandReversal)说第四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传统贸易理论认为产品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而相对价格差异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古典贸易理论)或要素禀赋的差异(新古典贸易理论)。因此两个国家技术水平和要素禀赋的差异越大,其相对价格差异就越大,两国之间发生贸易的基础就越雄厚。同时,贸易形态应为产业间贸易,如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一个国家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相反。所以,贸易应当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且为产业间贸易。战后国际贸易的新特点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六十年代后,国际贸易出现了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越来越多,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构成部分,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比重在下降。二是产业内贸易越来越多,出现了许多同一行业既出口又进口的行业内国际分工模式。三是从贸易的市场结构来看,随着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兴起,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垄断了全球某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使得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的假设与现实相去甚远。

对于这些新的情况,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已难以作出有力的解释,这从现实层面上对传统贸易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在要素禀赋理论仍是一枝独秀时,一些经济学家从另外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林德提出的需求偏好相似论。20世纪70年代末,以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假定,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引入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贸易理论”。第二节技术差距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技术差距理论(TechnologicalGapTheory)技术差距理论,又称技术差距模型(TechnologicalGapModel),这一理论以不同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存在,作为对贸易发生原因的解释。1961年,美国学者M.V.波斯纳(MichaelV.Posner)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了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模型。该理论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要素,并且实际的科技水准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准不一样,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随着技术被进口国的模仿,这种比较优势消失,由此引起的贸易也就结束了。该理论通过引入模仿时滞(ImitationLag)的概念来解释国家之间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在创新国(InnovationCountry)和模仿国(ImitationCountry)的两国模型中,创新国一种新产品成功后,在模仿国掌握这种技术之前,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可以向模仿国出口这种技术领先的产品。随着专利权的转让、技术合作、对外投资或国际贸易的发展,创新国的领先技术流传到国外,模仿国开始利用自己的低劳动成本优势,自行生产这种商品并减少进口。创新国逐渐失去该产品的出口市场,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量逐渐缩小,最终被模仿国掌握,技术差距消失,以技术差距为基础的贸易也随之消失。A国(创新国)出口B国(模仿国)进口A国生产A国出口,B国进口A国进口,B国出口B国生产需求时滞反应时滞掌握时滞模仿时滞tt1t2t3从创新国创新成功并开始生产一种新产品到模仿国完全掌握这种新产品的生产技术,生产达到一定规模,能满足国内需要,不需再进口这种产品时为止的时间间隔称为模仿时滞(ImitationLag)。模仿时滞进一步又可分为反应时滞(ReactionLag)和掌握时滞(MasteryLag)两个阶段,其中反应时滞的初期称为需求时滞(DemandLag)。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LifeCycleTheory)产品生命周期原是一个销售学的概念,指工业产品从试制、投放到市场开始,直到最后被淘汰出市场的全部过程。商品与生物一样存在一个出生、成长和衰老的过程。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aymondVernon)在其发表的《国际投资和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一文,对技术差距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扩展,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将市场学的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Cycle)与国际贸易理论结合起来,使比较利益学说从静态发展为动态,从而解释了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动和在一些产品中领先地位的变化。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一种产品从创新、成长再到成熟的过程中,需要多种不同的投入要素。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产品投入要素的比例会发生变化。由于各国在投入要素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这种变化就使得生产由最初集中于技术和资本丰裕的创新国,逐步向劳动力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新技术、新产品的转移和扩散就像波浪一样向前传递和推进,产品完成一次循环需经历以下三个不同阶段:产品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产品生命周期模型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比较优势的变化净出口O发展中模仿国(如中国)贸易发达模仿国(如日本、欧洲国家)贸易创新国(如美国)贸易t第三节产业内贸易一、产业内贸易的含义古典与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即国际贸易的根源在于各国不同产品生产方面的差异,包括技术的差异(李嘉图模型)或固有的资源禀赋的差异(H-O模型)。按照这些理论,国家之间技术和资源禀赋的差异越大,它们之间的贸易量也应该越大,如果两个国家的差异很小,它们之间的贸易量就会比较小。也就是说,各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trade)。二战后以来,许多国家不仅出口工业产品,也大量进口相似的工业产品,工业国传统的“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产品”的模式逐渐改变,出现了许多同一行业既出口又进口的现象。例如,美国每年要出口大量的汽车,但同时又从日本、德国、韩国等地大量进口汽车。这种既进口又出口同一类产品的贸易模式被称之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

二、产业内贸易的分类(一)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1、大宗原材料的国际贸易2、季节性产品贸易3、转口贸易活动4、经济合作和经济技术因素产生的产业内贸易此外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政府干预造成的价格扭曲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二)差异化产品产业内贸易在国际经济学中,产品的异质性被认为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基础,这种差异在产品中体现为:水平差异和垂直差异。水平差异是指具有同样质量,但其特色和特质不同的商品。垂直差异是指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三、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1同类产品的异质性。2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3需求偏好相似与经济发展水平。第四节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二次大战后,面对要素禀赋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StaffanB.Linder)于1961年在其论文《论贸易和转变》提出提出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TheoryofPreferenceSimilarity),从需求的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又称重叠需求理论(overlappingdemand),其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即两国之间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就越相似,则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就越雄厚。一、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基本命题需求偏好相似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命题的基础上的:1.国内市场的需求决定企业潜在的出口产品;

2.一国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其需求结构;

3.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的国家贸易基础越雄厚。二、需求相似与国际贸易yyAyBOPCDEFGHq如图,横轴表示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y),纵轴表示消费者所需的各种商品的品质等级(q)。所需的商品越高档,则其品质等级就越高。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则消费者所需商品的品质等级也就越高,二者的关系由图中的OP线表示。现在,假设A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yA,则A国所需商品的品质等级处于以D为基点,上限点为F,下限点为C的范围内。假设B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yB

,则其所需商品的品质等级处于以G为基点,上限点为H,下限点为E的范围内。对于两国来说,落在各自范围之外的商品不是太高档就是太过低劣,是其不能或不愿购买的。二、需求相似与国际贸易图中A国的品质等级处于C和E之间的商品、B国的品质等级在F和H之间的商品,均只有国内需求,没有来自国外的需求,所以不可能成为贸易品。但在E和F之间的商品,在两国都有需求,即存在所谓的重叠需求。这种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品质处于这一范围内的商品,A、B两国均可出口或进口。

三、对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评价以往的国际贸易理论都是从生产或供给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基础。林德将需求引入国际贸易理论,分析需求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可谓独树一帜。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其开展贸易的可能性越小。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则相反,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越有扩大相互贸易的可能性。随着各国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重叠需求的商品会不断涌现,根据重叠需求理论,国际贸易的规模也会相应地不断扩大,不断会有新的贸易商品出现。这对于解释二战以来迅速发展的、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具有特别的意义。第五节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一、规模经济的基本原理

古典、新古典的传统贸易理论都假设产品的规模报酬不变,即假设产出的增长与下降与要素投入的增长或下降的幅度是一样的,所有的投入增加一倍,产出也增加一倍。在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的前工业化时代,这个假设基本是接近现实的。但是,在现代社会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即扩大生产规模,每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会有更多的产出,即存在着“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产出水平增加的比例高于生产要素投入增长比例的生产状况。

二、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EconomiesofScale)与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EconomiesofScale)两种。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的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会越来越少,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外部规模经济是一种经济外部性的表现,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扩大。由于同行业内企业的增加和产业积聚即出现扎堆现象,这样在信息收集、产品销售、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成本会降低。。(一)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我们假设,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两国的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要素禀赋、消费者偏好及市场规模均相同。所以在封闭条件下,当达到均衡时,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一致,即不存在比较优势。那么问题是,在没有比较优势的情况下,两国之间还会有贸易吗?当存在外部规模经济且其他条件相同时,大规模从事某一产品生产的国家往往有较低的生产成本,这一情况有助于形成“先发优势”(Firstmoveradvantage)即某一国家率先进入某一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后,强烈的外部规模经济会巩固其作为大生产者的地位,尽管其他国家存在更廉价生产这种产品的可能性。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二)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为了用内部规模经济来解释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