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文言文课外阅读资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3D/35/wKhkGWXZfj-AHh8nAAHfszjHQzE628.jpg)
![七年级文言文课外阅读资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3D/35/wKhkGWXZfj-AHh8nAAHfszjHQzE6282.jpg)
![七年级文言文课外阅读资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3D/35/wKhkGWXZfj-AHh8nAAHfszjHQzE6283.jpg)
![七年级文言文课外阅读资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3D/35/wKhkGWXZfj-AHh8nAAHfszjHQzE6284.jpg)
![七年级文言文课外阅读资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3D/35/wKhkGWXZfj-AHh8nAAHfszjHQzE6285.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文言文课外阅读资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题
(一)曾子杀彘
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妻之市之:往B.顾反,为女杀彘反:.同“返”
C.妻适市反适:往D.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
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应为“只是”之意)
2.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错译“欺”、两个“子”字每个扣0.5分;后一句的“是”字所表达的意思和判断句的特点未译出要扣1分。)
3.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只要大意对即可)
(二)《鲁人曹沫》①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②。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③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④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⑤,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释:①这里所选的是《史记》中《刺客列传》的第一部分。②好力:喜欢勇士。力,有力之士。③遂邑:今山东宁阳县。④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⑤快:快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乃献遂邑之地以和(2)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3)曹沫三战所亡地(4)欲倍其约
(5)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2、翻译句子。
(1)子将何欲?
(2)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
3、读了此文后,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有了怎样的认识?
一、《鲁人曹沫》
译文: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勇力侍奉鲁庄公。庄公喜好勇士,曹沫为鲁国将军,与齐国作战,三战三败。鲁庄公害怕了,就献上遂邑这块地方求和,但仍然用曹沫为将。齐桓公答应和鲁国在柯地会盟订约。桓公与庄公已经在坛上订了盟约,曹沫手持匕首胁迫齐桓公,桓公左右没有人敢动手,问道:“你想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鲁国弱,而贵国侵犯鲁国也太过分了。现在鲁国城墙塌坏就能压到齐国国境上,大王一定要考虑考虑这件事!”桓公于是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桓公说完话,曹沫就扔掉匕首,走下盟坛,朝北回到群臣的位置上,脸色不变,言辞从容如故。桓公大怒,要背弃自己的誓约,管仲说:“不可。贪图小利来使自己快意,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各国的帮助,不如给它。”这样,桓公就割还了侵占的鲁国领土,曹沫三次战役所失去的土地,全部都还给了鲁国。
1、(1)、来(2)、在(3)、失去(4)、通“背”,违背(5)答应2、(1)、你想干什么?
(2)、现在鲁国城墙塌坏就能压到齐国国境上,大王一定要考虑考虑这件事。
3、他们“为知己者死”的道德准则和守志不屈的人格魅力。(言之成理即可)
(三)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日:“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②故人来,方与之食()
③恐其自食其言也()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2.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吴)起不食待之。B.故人来,方与之食。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D.(吴)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4.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
1.①派,使②才③害怕,担心④讲信用,守信2D
3.老朋友到傍晚没来,吴起不吃饭等他,两句各1分,暮,傍晚,天黑;食,吃饭。
4.为人讲信用,或待人诚恳守信。只答待人诚恳,给1分。
(四)《屈而不信》①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能信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③,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④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⑤不知类⑥也。”
注释:①选自《孟子.告子上》。②信:同“伸”。③不远秦、楚之路:不以去秦国去楚国的路途为远。④恶:厌恶。⑤此之谓:这就叫做。⑥不知类:不知轻重主次。
1、下列句中,“则”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B.指不若人,则如恶之
C.心不若人,则不知恶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如有能信之者(2)则不远秦、楚之路
3、翻译句子。
(1)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
(2)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4、“此之谓不知类也”“此”指代什么?“不知类”应该怎样理解?
1、C(C项中的“则”当“竟然,却”讲;A.B.D.项中的“则”当“就”讲。)2、①“信”是使动用法,使……伸直。②“远”是意动用法,以……为远,3、(1)如果有能使它伸直的人,(这个人)就一定不以去秦楚的路为远(而去求治),这为的是一个手指头不如别人。(2)(一个)手指头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它;内心不如别人,竟不知道厌恶(它),这就叫做不知轻重主次。4、“此”指代“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不知类”的意思是“不知轻重主次”。
译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互联网电路租赁合同(三篇)
- 2025年个人租房合租合同常用版(4篇)
- 保龄球馆装修合同范本
- 主题餐厅装修免租合同
- 专卖店吊顶装修合同
- 机场建设渣土运输协议范本
- 辽宁雕花板岗亭施工方案
- 临时承接合同范本
- 伪造员工劳动合同范本案例
- 基金托管合同范例
- GB/T 308.1-2013滚动轴承球第1部分:钢球
- 中药炮制学-第五、六章
- 中国风军令状誓师大会PPT模板
- 小儿高热惊厥精品课件
- 2023机械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2年电拖实验报告伍宏淳
- 丰田汽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体系研究(2021)
- 即兴口语(姜燕)-课件-即兴口语第一章PPT-中国传媒大学
- 公共政策学(第三版)-课件
- 冷却塔是利用水和空气的接触
- 我的家乡--安徽亳州.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