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新疆阿勒泰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新疆阿勒泰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新疆阿勒泰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新疆阿勒泰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阿勒泰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出版)中指出:“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该主张A.推动了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 B.与凯恩斯主义理念相一致C.20世纪70年代后得到重视 D.反对极权,推崇民主政治2.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3.经过这场危机,卡斯特罗深感古巴不过是超级大国棋盘上的一枚棋子,他不仅更加不信任美国,而且对盟友苏联也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这场危机A.推动了古巴走上独立道路 B.客观上使得美苏走向缓和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 D.表明美苏冷战的中心转移4.1971年7月,毛主席就日本觊觎问题时曾指示周恩来说:“要给基辛格吹天下大乱,形势大好,不要老谈具体问题。我们准备美国、苏联、日本一起来瓜分中国。我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邀请他们来的。”该指示意在()A.强调新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 B.表明新中国始终遵循着和平外交政策C.指明基辛格秘密访华的目的 D.迫使美方承诺压制日本对的野心5.近年有报刊报道:“最近德国特利尔马克思博物馆天天爆满,德国本地游客不断增多,也有大量从世界各地的游客。……经济不景气让马克思一夜之间又变身大明星。”这段话肯定了马克思A.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精确预言B.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深刻分析C.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D.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无私奉献6.《司徒雷登回忆录》中写到:“由西方人创办和资助的许多文化事业都给取消了。燕京大学最近也给关闭了,燕大的外国教员全部被迫离开了。”这体现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A.“一边倒” B.“另起炉灶”C.“求同存异”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7.亨利四世于1604年发布敕令,规定官员只要缴纳收入的1/60作为年税,官职就可以世继承。这会A.冲击贵族政治 B.促进阶层流动 C.削弱专制王权 D.降低行政效率8.唐代宫廷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促成音乐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唐朝A.政治军事实力的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9.美国宪法某修正案规定:“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的人,均为合众国的和他们居住州的公民。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与这则修正案有直接联系的是:A.独立战争 B.南北战争 C.罗斯福新政 D.组建北约10.“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历史上满朝贵族纷纷改姓,该历史时期是A.秦朝 B.北魏 C.唐朝 D.元朝11.下表是一位中国法学专家的建言。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该专家主张1新时代社会矛盾发生变化,农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需求要求强化村庄内部管理和监督2建设法治国家要求强化法律权威和推行依法行政,以制约行政对村民治理的不当影响A.深化基层民主 B.制定村民自治法规C.提升官员素养 D.确立依法治国方略12.如表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 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13.罗马法中最为完备的是它的私法部分,其中关于妇女的立法主要集巾在监护、婚姻和财产继承上,对后世各国有关妇女地位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说明罗马法A.以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为出发点B.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性C.已经兼顾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D.对妇女法律问题做了有益探索14.“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政治家本杰明·迪斯雷利的这句话说明国际关系中A.国家利益是各国政策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B.共同利益者或成朋友,利益冲突者或为敌人C.“朋友”和“敌人”会因利益的变化而转化D.朋友的敌人是敌人,敌人的敌人是朋友15.罗斯福新政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正在为了保护没有特权的人免受剥削而寻求方法;在另一种意义上说,政府正在与私营企业进行竞争,并且逐步去代替它们,但是,并没有使公司与资本主义断绝关系。”这段话表明罗斯福()A.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B.认同社会主义思想C.仍坚持私有制与自由企业制度D.认为道义责任高于阶级利益16.《仓颉篇》是秦朝李斯编写的识字学书范本,汉代广为流传。在西汉后期,社会上出现了“《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的局面,朝廷甚至专门派人讲解传授。这是由于A.王朝更替造成文化中断B.隶书在社会上普遍使用C.文字教育普及程度有限D.书法艺术追求个性审美17.近代史专家陈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述旨在强调的是A.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B.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C.社会动荡需要强势人物 D.改良更加有利于社会稳定18.《国语·齐语》载:“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鉏(锄)夷、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春秋时期A.青铜农具使用广 B.铁器在农业中使用C.畜牧业比较发达 D.农业各项技术提高19.如图漫画发表于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星画报》1934年第三期。该漫画的寓意是A.中共开始独立领导工农武装斗争B.长征初期红军主要采取游击作战C.党中央纠正了“左”倾军事路线错误D.党支部在红军中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应成为游击队中的火车头20.以下最能体现“远东的事务是由欧洲决定的”文本是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凡尔赛合约》 D.《开罗宣言》21.马克思认为“现代英国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以他们那明白晓畅和令人感动的描写,向世界揭示了政治的和社会的真理,比起政治家、政论家和道德家合起来所做的还多;他们描写了资产阶级的各个阶层”。与材料所述相关的作品是A.《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B.《西风颂》C.《大卫·科波非尔》 D.《苹果车》22.1854年夏,到访天京的英国驻上海领事馆官员麦华陀指出:“(他们)构成了整个中国社会体系的中坚,是大众舆论的领袖……对于他们,叛军不是用心地争取其归顺,而是宣布他们的荣誉头衔无效和非法,抨击他们所珍爱的古代典籍,焚毁他们的公共藏书地,使他们变成了自己的敌人。”这里的“他们”是指A.封建官僚地主 B.工商业者阶层 C.知识分子群体 D.驻华公使领事23.据记载,中国的纺织公司从1911年的22家增长到1919年的54家,到1921年已达109家;面粉厂从1916年的67家增长到1918年的86家,这反映了当时A.一战为工业发展创造条件 B.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清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D.民族工业摆脱对外资依赖24.—战前,德国政府在处理外交问题时不敢轻易妥协,否则会被民众批评为软弱或胆怯,这使得德国政府在处理危机时总是保持强硬态度。材料表明A.激进民族主义影响外交政策 B.德国欲借战争转移国内矛盾C.德国政府的决策被民意左右 D.民众的民主诉求得到了落实25.英国的《谷物法》规定,只有在本国粮价达到或超出每夸特(重量单位)80先令时,才许可从国外输入粮食。而事实上,当时英国多年来粮价从来没有到过许可从国外输入粮食的水平。该法案1815年出台,1846年被废除。下列关于《谷物法》说法正确的是A.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B.其出台反映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C.其废除反映自由贸易的要求D.主要体现对农民阶级利益的保护26.1933年,毛泽东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讲话中指出,经济问题的核心就是“关心群众的痛痒,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该讲话意在A.强调巩固红色革命政权 B.倡导打破经济孤立局面C.重申纠正党的工作作风 D.提出推动工作重心转移27.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依据多份英文报纸,主持翻译出《澳门新闻纸》。其中绝大部分是亟需了解的夷务或军情,但也有英国女王宫中女官名单与薪水、菲律宾农业、秘鲁公司招股、彩色地图印制法、南北极探险、船只保险广告等非紧要内容。由此可知,当时A.林则徐试图更全面地了解外部世界B.国人已突破天朝上国的观念C.翻译英文报刊的工作较为主观随意D.林则徐关注到西方政治制度28.1939年底至1940年初,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毛泽东的这些著作A.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完成 B.坚定了国人抗日必胜信心C.建立在革命实践基础之上 D.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29.南朝的《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要考诗赋C.书籍匮乏 D.唐朝喜爱南朝文化30.据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海峡”驰援南海。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国民党当局()A.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C.与共产党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 D.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书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明朝人叶盛说:“今书坊(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相传射利(谋取财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农工商贩,钞写绘画,家畜(蓄)而人有之;痴騃(痴呆)女妇,尤所酷好,好事者因目为《女通鉴》……有官者不以为禁,士大夫不以为非,或者以为警世之为,而忍为推波助澜者,亦有之矣。”(1)根据材料,概括当时社会出现的文化现象,并分析其作用。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法国面世,引起了法国社会强烈的震荡。拿破仑说: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2)结合所学,为拿破仑的观点提供依据。1776年,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认为“个体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最终达到的结果并非他自己的意图。个体通过追求自身的利益来促进社会收益,往往比他真正打算促进社会收益时更有效率。”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认为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主张政府增加公共支出,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3)结合所学,指出上述两种经济主张的区别,并分别说明这两种经济主张的背景。1915~1923年1938~1945年1915年,辜鸿铭写成《中国人的精神》,其目的是“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1923年,柳诒徵完成《中国文化史》,其主旨是“让学生看到中国文化的全貌和真象,也让青年们自己理解中国文化是否真的一文不值”。一批重要的历史学术书籍在这个时期出版,如周谷城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缪凤林的《中国通史要略》,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和柳诒徵的《国史要义》。(4)结合时代背景,分别说明出现上述两种文化现象的原因。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汉代最初流传下来的《春秋》等经典文献,都是用古篆文写成的。古文经学依托先秦古文经典,强调文字训诂。为了研究与推广,一些经学家用通行的隶书来解读古文的经典,形成夸文经学。他们从现实政治出发,常常附会经义。古文经学家视孔于为一史学家,六经都是前代的史料,孔子只是前代文化的保存者,“迷而不作,信而好古”,六经的次第应当按史料产生的早晚排列。夸文学家视孔子为教育末、政治家,六经只是孔子“托古改制”的工具。孔子所着重的不在于六经的文字事实,而在于经学的微言大义。六经的次第当然要按程度的浅深而排列。今文经学在西汉受到尊崇,东汉时被古文经学超越。——摘编自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材料二成丰年间,夸文经学得以复兴再起,井成为学术的主潮。魏源指出,烦琐考据是“锢天下聪明知慧使尽出于无用之一连”,西汉今、古文本是一家,大同小异不过什一。六经皆圣人忧惠之书,治经当探求圣人的微言大谊(义),以求通经致用,以经术为治术。——李军《论清代夸文经学的创立复兴及其思想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汉朝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区别,分析西汉今文经学受到尊崇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魏源思想特点,说明其影响。33.30多年来,历届党的三中全会都承担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按照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进行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富裕。在企业内部,要实行工资奖金同经济利益挂钩,扩大工资差距,拉开档次。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经济发展,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制订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现有全国性行业总公司要逐步改组为控股公司,一般小型国有企业,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或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也可以出售给集体或个人。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差距。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中央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逐项扼要概括其重要变化,并据此指出改革的特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材料“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体现的是哈耶克反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强调放松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进入滞胀状态,为摆脱经济困境,西方国家纷纷放松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福利国家属于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A选项排除;凯恩斯主义强调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材料反对对经济的干预,B选项排除;材料反对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与政治形态无关,D选项排除。2、C【解析】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分民内部的关系,C项符合题意;A项本身表述错误,罗马法不适用于奴隶,不合题意;B、D项是罗马万民法的内容,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3、B【解析】

材料评述的是美苏对抗在古巴引发的导弹危机,由于两国认识到核战争的危险,危机过后双方都主动缓和了关系。B正确;古巴独立在1962年之前已经完成,A排除;社会主义阵营分裂不是古巴导弹危机导致的,C排除;冷战的中心始终在欧洲,D排除。故选B。4、D【解析】

由“就日本觊觎问题”“我们准备美国、苏联、日本一起来瓜分中国。我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邀请他们来的”等信息可知,毛泽东邀请基辛格来华就是对抗苏联、日本,缓解中国面临的紧张局势,即从气势上迫使美方承诺压制日本觊觎的野心,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新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故A项错误;材料虽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关,但并非毛泽东强调的主旨,故B项错误;毛泽东强调的是新中国对待美、日的态度而非强调美方的目的,故C项错误。5、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经济的不景气促使人们努力去寻找原因,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问题作了深刻的剖析,因此马克思成了“大明星”,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与“经济不景气”这一原因无直接关系,故ACD项排除。所以答案选B。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名师点睛】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历史条件:(1)经济条件:随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2)阶级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3)思想条件: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4)实践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参与并总结工人运动经验。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6、D【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取消西方列强的侵略特权,体现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故选D;“一边倒”指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另起炉灶”指不承认国民党的屈辱外交,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外交关系,AB不符合题意,排除;“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的,“同”就是共用的利益,“异”就是意识形态的差异,不符合题意,排除C。7、D【解析】

以交纳年税作为官员任职甚至是世袭的基本条件,不能保证行政效率,D项正确;官员保证缴纳年税即可职务世袭,不能冲击贵族政治,不利于阶层流动,也不能削弱专制王权,ABC三项错误。8、D【解析】

据材料“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等信息可知,统治阶级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营造了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故D选项正确;唐朝政治军事实力强大与音乐出现融合不同地域文化分格没有直接关系,故A选项错误;秦统一后,百家争鸣局面逐渐结束,故B选项错误;材料所述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而不是现实统治的需要,故C选项错误。9、B【解析】

据材料可以看出这则修正案与美国的南北战争有直接联系,内战消灭了奴隶制,从而为美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故宪法修正案规定“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的人,均为合众国的和他们居住州的公民”,故B项正确;独立战争是还没有制定宪法,给没有宪法修正案,A错误;CD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修正案的背景.南北战争摧毁了奴隶制,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但较好的解決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10、B【解析】

结合所学,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如改汉姓,故B符合题意;秦朝、唐朝和元朝属于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没有大规模要求少数民族改汉姓的措施,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A【解析】

由材料“农民……强化村庄内部管理和监督”“行依法行政,以制约行政对村民治理的不当影响”,这说明基层民主存在一些乱象,需要深化改革,故A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要探索村民自治的新思路而非制定村民自治法规,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深化基层民主改革而非官员素质,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深化基层民主改革而非依法治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C【解析】

据材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可知,在分田上太平天国主张男女平等;“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可知,可知,洪秀全对妇女观念上又深受理学影响,强调妻子要服从丈夫,强调“妻道三从”,这是其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据材料“当人们行走在街上时,……大多数人都是天足”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禁止妇女缠足;综上分析,太平天国冲击了妇女的固有角色定位,C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但是由于处在战争环境没有实现,A错误;据材料“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分析可知,没有实现男女平等,B、D错误。13、D【解析】题干说到罗马法对妇女问题的关注,这些成果对后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妇女地位立法产生了积极影响,可见其对妇女法律问题做了有益的探索,故选D;罗马法的出发点是维护罗马的奴隶制度或者说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A不符合史实;古代罗马法规定中,奴隶和公民之间是有严格界限的,没法保证奴隶的利益,故B不符合史实;题干只体现了妇女的法律地位和条文,故不能说兼顾了各个群体,故排除C。14、A【解析】

国家利益是各国政策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故A正确;共同的利益有时候也会成为敌人,排除B;材料不是说明“朋友”和“敌人”会因利益的变化而转化,排除C;D项与材料中“国家利益”的出发点不符合,排除D。故选A。15、C【解析】试题分析:罗斯福新政后,虽然国家加强了经济的干预,形成了国家资本主义的新形式。但根据材料中的“并没有使公司与资本主义断绝关系”可知,罗斯福仍旧坚持私有制与自由企业制度。所以本题选C。A、B、D表述错误。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对经济政策的调整16、B【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李斯所编的《仓颉篇》以小篆书写,汉代流行隶书,小篆已是“古字”故而民间不识,这说明隶书在社会上普遍使用,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的文化没有中断,故A项排除;材料没涉及到教育的普及,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书法艺术,故D项排除。17、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史料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由材料可以看出社会民众心理、法律两方面说明袁世凯上台的原因,表明袁世凯当时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当时形势的需要,具有必然性,因此A符合题意。而B不合题干主旨,C、D与题意无关。故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8、B【解析】

材料信息“恶金(铁)以铸鉏(锄)夷、斤,试诸壤土”说明春秋时期铁被铸成锄头等用于耕种,即铁器已经在农业中使用,故B正确;材料没有青铜农具的信息,故A错误;材料信息和畜牧业无关,故C错误;材料只涉及农业生产工具,故D说法错误。19、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红军总政治部的画报上,支部带动游击队这辆火车的漫画,其寓意在于要党支部在红军中发挥火车头的作用,带领游击队进行斗争,D选项符合题意;红军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始于1927年的南昌起义中,A选项错误;红军长征初期采取并不是游击作战,而是战略转移,B选项错误;党中央纠正“左”倾军事路线错误,是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C选项错误。20、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三者都是欧洲国家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符合“远东的事务是由欧洲决定的”这一主旨,故A项正确;B项是日本与中国签订的,与欧洲无关,排除B项;《凡尔赛合约》和《开罗宣言》分别与一战和二战有关,并不仅仅涉及远东事务,故排除CD项。21、C【解析】

材料信息“向世界揭示了政治的和社会的真理……他们描写了资产阶级的各个阶层”体现的是现实主义文学色彩。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代表作《大卫•科波非尔》符合题意,故C正确;《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作品,故AB错误;《苹果车》完成于1928年,此时马克思已经去世,故D不符合材料信息。22、C【解析】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抨击他们所珍爱的古代典籍”、“焚毁他们的公共藏书地”可知这些与知识分子有关,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对知识分子的不重视,也预示着将来必将走向失败,C正确;封建官僚地主本身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对象,A排除;工商业者阶层和驻华公使领事与材料不符合,BD排除。故选C。23、A【解析】

材料反映1912--1921年民族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故选A;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12年清朝已经被推翻,排除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16年……1918年”,联系所学我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分析解答。24、A【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一战前的德国政府由于害怕被民众批评为软弱或胆怯,所以在处理外交问题时总是保持强硬态度,反映了德国民众的这种民族的激进情绪影响了政府的外交政策,A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德国通过战争转移国内矛盾,B项错误;C项“左右”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是民众的激进民族主义情绪,不是民主诉求,D项错误。故选A。25、C【解析】

依据题干“规定在英国粮价每夸特低于80先令时,绝对禁止粮食进口.只有在达到这种价格或超出这一价格的情况下,才许可从国外自由输入粮食”可以看出《谷物法》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19世纪中期,废除这一法律,而且外国粮食可以自由进入英国。在时间和发展过程来年,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自由贸易,自由经营,自由竞争的要求,得到国家的承认,故C选项正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A选项与史实不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谷物法》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废除《谷物法》才是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农民阶级利益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26、A【解析】

根据材料中“1933年”可以判断出这一时期处于国共对峙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对人民生活的重视,有利于政权红色革命政权,A正确;打破经济孤立局面主要和大生产运动有关,B排除;材料与纠正党风无关,C排除;当时的工作重心仍然是在农村,D排除。故选A。27、A【解析】

林则徐在了解亟需的夷务或军情的同时,也了解了许多非亟需了解的内容,表明他试图从更多的维度了解西方世界,故选A;B、D选项夸大了材料的意思,C选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故选A。28、C【解析】

1939年底至1940年初,中国共产党已经经历过了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正在进行抗战,毛泽东正是对在对中国革命经验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发表了这些重要著作,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C正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阶段性的理论创新过程,不同时期的新理论都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构成部分,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以毛泽东思想为例,其最终提出是在中共七大,排除A;这些著作并非宣传抗日必胜,百团大战坚定了国人抗战必胜的信心,排除B;这一时期尚处于革命阶段,排除D。29、B【解析】

“文选烂,秀才半”反映了熟读《文选》在科举考试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故选B;唐代儒家思想仍然处于独尊地位,排除A;CD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文选烂,秀才半”,联系所学科举考试的内容分析解答。30、A【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得知当南越侵入我西山群岛时,蒋介石给我方提供了便利,由此可见,在大敌当前时,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认同一个中国,一致对外;“三通”是海峡两岸间通邮、通航、通商,直接“三通”,不需要其他手续,说明了马英九国民党当局也认同一个中国,故A项正确;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国民党和共产党代表的阶级本质不同,其利益也不会一致,排除C;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现象:小说流行,受到各阶层人们的喜欢。作用:促进了印刷业和出版业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下层群众起道德教诲的作用。(2)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认为如果统治者违背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这些理论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到来。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颁布了《人权宣言》,强调自由、民主、平等,其思想基础之一就是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3)区别:亚当·斯密主张自由放任;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第一种经济主张的背景:18世纪晚期,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解放出巨大的生产力,客观上要求摆脱经济发展的人为束缚。第二种经济思想的背景: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陷入长期萧条,自由放任政策对此束手无策。(4)1915~1923年,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号召“打倒孔家店”,引发了否定和怀疑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思潮;一些思想家对此表示不满,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1938-1945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一些史学家为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国历史中挖掘资源,弘扬民族精神,发挥历史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解析】

(1)现象:依据材料一“相传射利(谋取财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农工商贩,钞写绘画,家畜(蓄)而人有之;痴騃(痴呆)女妇,尤所酷好”可以得出小说流行,受到各阶层人们的喜欢。作用:依据材料一“今书坊(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相传射利(谋取财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可知促进了印刷业和出版业的繁荣;依据材料“尤所酷好”可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依据材料“以为警世之为”可知对下层群众起道德教诲的作用。(2)依据材料二“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的信息和所学从卢梭提出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卢梭的理论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以及法国大革命中法国制宪会议颁布的《人权宣言》体现出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等回答。(3)区别:依据材料二“个体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可知亚当·斯密主张自由放任;依据材料二“主张政府增加公共支出,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可知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第一种经济主张的背景:依据材料二和所学从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客观上要求摆脱经济发展的人为束缚回答。第二种经济思想的背景:依据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以及自由放任政策对此束手无策回答。(4)第一种文化现象,依据材料三表格中1915~1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