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及其化合物(限时精练)教师讲解版_第1页
铁及其化合物(限时精练)教师讲解版_第2页
铁及其化合物(限时精练)教师讲解版_第3页
铁及其化合物(限时精练)教师讲解版_第4页
铁及其化合物(限时精练)教师讲解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档来源网络整理侵权必删PAGE1限时精练08铁及其化合物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灌钢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钢铁冶炼技术的重大贡献,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提到“钢铁是杂炼生鍒作刀镰者”。“灌钢法”主要是将生铁和熟铁(含碳量约0.1%)混合加热,生铁熔化灌入熟铁,再锻打成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钢是以铁为主的含碳合金B.钢的含碳量越高,硬度和脆性越大C.生铁由于含碳量高,熔点比熟铁高D.冶炼铁的原料之一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答案】C【详解】A.钢是含碳量低的铁合金,故A正确;B.钢的硬度和脆性与含碳量有关,随着含碳量的增大而增大,故正确;C.由题意可知,生铁熔化灌入熟铁,再锻打成钢,说明生铁的熔点低于熟铁,故C错误;D.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可用于冶炼铁,故D正确;故选C。2.《本草图经》描述:“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下述说明中正确的是()①绿矾又称胆矾,化学式为CuSO4·5H2O②绿矾的分解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③“色赤”物质可能是铜单质④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详解】①绿矾是七水合硫酸亚铁,胆矾是五水合硫酸铜,故①错误;②绿矾分解的过程中,现象有“色赤”,说明铁被氧化为正三价,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②正确;③根据描述,该过程只涉及到了铁的化合物的变化,与铜元素无关,“色赤”可能是出现了氧化铁,③错误;④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④正确;故答案选D②④。3.下列铁及其化合物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Fe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抗氧化剂 B.Fe2O3粉末呈红棕色,可用于制取铁盐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D.FeCl3溶液呈酸性,用于蚀刻铜电路板【答案】A【详解】A.Fe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抗氧化剂,A正确;B.Fe2O3粉末呈红棕色,可用于染料,B错误;C.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可用作净水剂,C错误;D.FeCl3溶液具有氧化性,用于蚀刻铜电路板,D错误;故选A。4.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3O4、Fe2O3和FeO)得到绿矾(FeSO4·7H2O),再通过绿矾制备铁黄[FeO(OH)]的流程如下:烧渣溶液绿矾铁黄已知:FeS2和铁黄均难溶于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①,最好用硫酸来溶解烧渣B.步骤②,涉及的离子反应为FeS2+14Fe3++8H2O=15Fe2++2+16H+C.步骤③,将溶液加热到有较多固体析出,再用余热将液体蒸干,可得纯净绿矾D.步骤④,反应条件控制不当会使铁黄中混有Fe(OH)3【答案】C【详解】A.因绿矾的酸根离子为硫酸根离子,则步骤①最好用硫酸来溶解烧渣,A说法正确;B.步骤②发生的反应FeS2与溶液中的Fe2(SO4)3溶液反应生成FeSO4和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14Fe3++8H2O=15Fe2++2+16H+,B说法正确;C.步骤③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析出绿矾,若用余热将液体蒸干,绿矾受热会失去结晶水,C说法错误;D.若步骤④反应条件控制不当,绿矾会与氨水、空气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OH)3,D说法正确;答案为C。5.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者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可能大量存在:、、、B.用NaOH溶液吸收过量CO2:C.氯化亚铁溶液:Na+、、、MnOD.氢氧化铁和碘化氢溶液反应:【答案】B【详解】A.溶液中碳酸根离子与铜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C.氯化亚铁溶液中高锰酸根离子能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氢氧化铁和碘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碘化亚铁、碘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故选B。6.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是工业制取硫酸的重要原料,矿区中的黄铁矿暴露在空气中会被缓慢氧化,氧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步生成的Fe(OH)3可做净水剂、消毒剂B.a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S2+7O2+2H2O=2Fe2++4+4H+C.空气中O2约占五分之一,0.1molFeS2完全被氧化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空气的体积大约42LD.缓慢氧化过程中对矿区的生态环境没有影响【答案】B【分析】由流程可知,a步表示FeS2和O2反应生成Fe2+、、b步表示H+,Fe2+被氧化后生成Fe3+,c步表示Fe3+和FeS2反应生成Fe2+,d表示Fe3+的水解,Fe3+和水反应生成Fe(OH)3和氢离子,由此分析。【详解】A.d表示Fe3+的水解,Fe3+和水反应生成Fe(OH)3和氢离子,Fe(OH)3具有吸附性,可做净水剂,但不能作消毒剂,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a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S2+7O2+2H2O=2Fe2++4+4H+,故B符合题意;C.空气中O2约占五分之一,根据化学方程式2FeS2+7O2+2H2O=2Fe2++4+4H+可知,2FeS2~7O2,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35mol,则消耗标况下的氧气的体积V=nVm=0.35mol×22.4L/mol=7.84L,消耗标准状况下空气的体积大约=37.2L,故C不符合题意;D.由反应可知,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大量酸,会破坏矿区的生态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7.在酸性环境中,纳米复合材料去除污染水体的的反应过程(Ni不参与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表达反应过程或现象的方程式错误的是A.反应步骤ⅰ:B.反应步骤ⅱ:C.反应进行一段时间,过滤出水体中出现的白色絮状物,白色絮状物在空气中最终变成红褐色:D.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发现溶液变黄:【答案】D【分析】根据图示可知,酸性环境中,纳米Fe/Ni去除NO分两步,反应i中NO在吸附点被Fe还原为NO,离子方程式为:NO+Fe+2H+═NO+Fe2++H2O;反应ⅱ中NO在另外的吸附点被Fe还原为NH,离子方程式为:NO+3Fe+8H+=3Fe2++NH+2H2O,以此分析解答。【详解】A.反应i中NO在吸附点被Fe还原为NO,离子方程式为:NO+Fe+2H+═NO+Fe2++H2O,A正确;B.反应ⅱ中NO被Fe还原为NH,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C.随着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碱性增强,反应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絮状物Fe(OH)2,在空气中放置发生反应:4Fe(OH)2+O2+2H2O=4Fe(OH)3,变成红褐色,C正确;D.溶液变黄是因为酸性条件下NO将Fe2+氧化成Fe3+,离子方程式为3Fe2++4H++NO=3Fe3++NO↑+2H2O,D错误;故选:D。8.氯气是常用的化工原料,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实验室用MnO2和盐酸反应可制取氯气。氯气有毒,泄漏时需要妥善处理。自来水厂一种预防和处理Cl2泄漏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l2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Cl2Cl-+HClO+H+B.铁屑的作用是将FeCl3还原为FeCl2C.吸收漏氯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Cl-+2Fe3+D.铁屑耗尽时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2+、Fe3+、ClO-、Cl-【答案】D【详解】A.Cl2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氯化氢是强酸,次氯酸是弱酸,离子方程式为:H2O+Cl2Cl-+HClO+H+,故A正确;B.铁单质有还原性,铁屑的作用是将FeCl3还原为FeCl2,故B正确;C.氯气有氧化性,亚铁离子有还原性,故吸收漏氯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Cl-+2Fe3+,故C正确;D.因为亚铁离子有还原性,次氯酸根离子有氧化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者不能共存,所以铁屑耗尽时溶液中Fe2+、Fe3+、ClO-、Cl-不可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答案为:D。9.FeSO4溶液和饱和(NH4)2SO4溶液混合可制得溶解度较小的FeSO4·(NH4)2SO4·6H2O(硫酸亚铁铵)。制备硫酸亚铁铵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铁屑用热碳酸钠溶液进行预处理B.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H2S气体C.排净装置内空气时,关闭K1、打开K2、K3,用少量稀硫酸与铁屑反应D.待铁屑反应完全后,关闭K2、K3,打开K1,即制得最终产物【答案】D【分析】根据反应原理及图示分析,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K1,打开K2、K3,打开分液漏斗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稀硫酸,利用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杂质FeS与硫酸反应生成的H2S气体通过NaOH溶液时被吸收;排尽空气后,关闭K2、K3,打开K1,生成的气体将锥形瓶内硫化亚铁溶液压至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关闭K1,打开K2,剩余气体中的H2S可以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详解】A.碳酸钠溶液因为水解作用呈碱性,铁屑表面的油污在热的碳酸钠溶液浸泡下容易除去,故A正确;B.由装置特点分析,FeS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S,关闭K1,打开K2、K3时,用NaOH溶液吸收H2S气体,故B正确;C.装置中的氧气可以氧化硫化亚铁溶液,可以关闭K1、打开K2、K3,先加入少量稀硫酸与铁屑反应,利用产生的H2排尽装置内空气,故C正确;D.根据上述分析,若锥形瓶中的铁屑完全耗尽再关闭K2、K3,打开K1,无法将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转移至饱和硫酸铵溶液中,故D错误;故选D。10.某学校化学社团为探究SO2与Fe3+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加热装置均省略),已知浓硫酸的沸点为338°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中生成SO2的同时还会有硫酸酸雾产生B.试剂a为饱和NaHSO3溶液C.丙中溶液pH降低,证明Fe3+氧化了SO2D.若Fe3+氧化了SO2,则在丙中的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会出现蓝色沉淀【答案】C【详解】A.铜和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硫酸的沸点为338℃,所以甲中生成SO2的同时还会有硫酸酸雾产生,故A正确;B.为了除去SO2中的硫酸酸雾,可以选择饱和NaHSO3溶液,故B正确;C.丙中溶液pH降低,也可能是SO2溶于水生成了亚硫酸,不能证明是Fe3+氧化了SO2,故C错误;D.若Fe3+氧化了SO2,则生成了Fe2+,Fe2+和K3[Fe(CN)6]反应会出现蓝色沉淀,故D正确;故选C。二、多选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常温时,pH对一定浓度的FeSO4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pH越大,越有利于Fe2+存在于溶液中B.pH在3.0~5.5之间,pH的变化对FeSO4溶液的稳定性影响不大C.pH=6时,通入一定量的氯气,溶液酸性增强,有利于Fe2+存在于溶液中D.保持溶液的pH始终为6.5时,可能发生的反应为4Fe2++O2+10H2O⇌4Fe(OH)3+8H+【答案】AC【分析】根据二价铁具有还原性及离子反应的条件进行判断,图像中横坐标pH的大小也即是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大小,根据离子反应判断二价铁的存在。【详解】A.pH越大,碱性越强,Fe2+会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Fe(OH)2沉淀,故A不正确;B.根据图像判断pH在3.0~5.5之间,pH的变化对FeSO4溶液的稳定性影响不大,故B正确;C.通入氯气后,氯气与Fe2+发生反应:Cl2+2Fe2+=2Cl-+2Fe3+,故C不正确;D.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判断,空气中的氧气具有氧化性能与二价铁发生反应,故D正确;故选AC。【点睛】注意二价铁有较强还原性,能与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发生反应。12.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g,经如下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为2.24gB.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C.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8gD.V=896mL【答案】A【分析】因为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所以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的滤渣为Cu,滤液中不含,所以原合金中Cu元素质量为3.2g;因有Cu单质剩余,故滤液A中不含,其为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液;加入NaOH溶液后生成,充分灼烧后得到固体为,其质量为3.2g,其中含Fe元素质量为=2.24g,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详解】A.由分析可知,样品中Fe的质量为2.24g,故A正确;B.由分析可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故B错误;C.由分析可知,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为3.2g,铜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若全部为CuO,CuO的质量为0.05mol×80g/mol=4.0g,因样品中部分铜被氧化,所以样品中CuO的质量一定小于4.0g,故C错误;D.若V=896mL,则参加反应的Fe单质的质量为,因为有部分被氧化,参与反应的Fe单质应小于2.24g,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该样品混合物中Fe单质和Cu单质的量没必要准确求出。13.下列四组实验中,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BCD配制稀硫酸固体NaHCO3分解制备Fe(OH)2沉淀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氢气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不能在量筒中稀释,应在烧杯中稀释,故A错误;

B.碳酸氢钠加热分解有水生成,则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B错误;

C.不能隔绝空气,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应隔绝空气制备,故C错误;D.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肥皂泡可检验氢气,故D正确;故选:D。14.工业上用铁泥(主要成分为Fe2O3、FeO和少量Fe)制备纳米Fe3O4的流程图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提高步骤①的反应速率,所加稀盐酸的量越多越好B.步骤②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C.步骤④中,反应完成后剩余的H2O2无需除去D.步骤⑥中,“分离”包含的操作有过滤、洗涤【答案】BD【分析】铁泥(主要成分为Fe2O3、FeO和少量Fe)与稀盐酸反应得到的滤液A溶质为氯化铁、氯化亚铁、过量的稀盐酸,加入铁粉还原铁离子:2Fe3++Fe=3Fe2+,过滤过量的铁,滤液B的溶质为氯化亚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Fe(OH)2浑浊液,向浑浊液中加入双氧水,双氧水将Fe(OH)2浊液氧化成浊液D,反应完成后需再加热一段时间除去剩余H2O2,浊液D与滤液B加热搅拌发生反应制得Fe3O4,经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Fe3O4,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稀盐酸的量越多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应搅拌、适当升高温度可提高铁泥与盐酸的反应速率,A错误;B.滤液A的溶质为氯化铁、氯化亚铁、过量的稀盐酸,加入铁粉还原Fe3+,即主要的离子反应为:2Fe3++Fe=3Fe2+,B正确;C.步骤④中,浊液C中的氢氧化亚铁被过氧化氢氧化成浊液D,为了提高Fe3O4的产率需要控制浊液D与滤液B中Fe2+的比例,为防止滤液B中Fe2+在步骤⑤中被H2O2氧化,步骤④中反应完成后需再加热一段时间除去剩余H2O2,C错误;D.步骤⑤为浊液D与滤液B加热搅拌发生反应制得Fe3O4,步骤⑥中,使Fe3O4分离出来需经过过滤、洗涤、干燥,D正确;故答案选BD。15.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Fe2+和Fe3+性质时,发现:往FeCl2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红色,但当氯水过量时,红色却会褪去。为此,他们设计如图装置进一步探究。已知:①X为NaClO溶液,Y为FeCl3和KSCN的混合溶液。②持续缓慢滴入NaClO溶液至过量的过程中,圆底烧瓶中红色变浅,有大量气泡产生;Ca(OH)2溶液变浑浊。根据实验现象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烧瓶中还可能产生红褐色沉淀B.烧瓶中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SO2C.多孔陶瓷的作用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D.KSCN中硫元素、氮元素被氧化【答案】B【详解】A.烧瓶中有NaClO,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Fe3+碱性条件下会产生红褐色沉淀,故A正确;B.烧瓶中有NaClO,有强氧化性,在溶液中KSCN中的硫氰根离子会直接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故B错误;C.气体进入多孔陶瓷后再扩散到溶液中,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气体充分吸收,故C正确;D.氯水过量时,红色却会褪去,NaClO溶液至过量圆底烧瓶中红色变浅,都说明SCN-会被氧化剂氧化,SCN-中S:-2价,C:+4价,N:-3价,S被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最终收集到氮气,故S、N元素被氧化,故D正确;故选:B三、填空题16.某学生欲在实验室制备无水FeCl3并得到副产物FeCl3溶液。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如图是他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完成下列填空:(1)装置A是Cl2发生装置,其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2)B中的溶液是_____,C的作用是_____(3)D加热后,少量生成FeCl3沉积在D的右端,要使沉积的FeCl3进入E,操作是______________,E中冰水的作用为_____(4)实验员老师对上述装置提出了2点改进建议:一是装置连接部分都改成标准玻璃接口,不用橡胶连接件的原因是_____;二是这套装置还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5)证明F中FeCl2未被完全氧化的方法是_____【答案】(1)饱和食盐水干燥在沉积的固体下方加热冷凝,使沉积氯气会腐蚀橡胶连接件在最后接上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增加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的装置)取样,滴入1~2滴酸性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分析】根据实验装置分析可知,A为浓盐酸和Ca(Cl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制取Cl2的装置,B为吸收挥发的HCl气体的装置,C为干燥装置,D为Cl2和铁屑发生反应2Fe+3Cl22FeCl3制备无水FeCl3的装置,E为沉积装置,Cl2经无水CaCl2干燥后进入F装置中氧化FeCl2溶液制得FeCl3溶液,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装置中浓盐酸和Ca(Cl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制取Cl2,同时生成CaCl2和H2O,则发生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由于浓HCl易挥发,因此制得的Cl2中含有少量的HCl气体,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由题干信息可知,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因此Cl2需干燥后再进入D装置中与铁屑发生反应制得无水FeCl3,则C装置的作用为干燥Cl2,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干燥Cl2;(3)D加热后,少量生成FeCl3沉积在D的右端,由题干信息可知,无水FeCl3加热易升华,则在沉积的无水FeCl3固体下方加热,使其升华,从而进入E装置中,E装置中冰水的作用是:冷凝,使FeCl3沉积,故答案为:在沉积的FeCl3固体下方加热;冷凝,使FeCl3沉积;(4)由于Cl2会腐蚀橡胶,因此装置连接部分可都改成标准玻璃接口,不用橡胶连接件;同时,Cl2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所以该套装置应在最后接上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增加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的装置),故答案为:氯气会腐蚀橡胶连接件;在最后接上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增加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的装置);(5)FeCl2中Fe2+具有还原性,可与强氧化性物质(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则可通过向F的样液中滴入1~2滴酸性KMnO4溶液,观察溶液不显红色来判断F中FeCl2未被完全氧化,故答案为:取样,滴入1~2滴酸性KMnO4溶液,溶液不显红色。17.Ⅰ.甲学生对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向A中通入氯气至过量,观察A中,发现溶液先呈红色,然后变为黄色。(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探究A中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_____________。(3)资料显示:SCN-的电子式为。甲同学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进行了如下研究。①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此证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②甲同学通过实验证明了SCN―中氮元素转化为NO3―

,已知SCN―中碳元素没有被氧化,若SCN―与Cl2反应生成0.5mol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mol。Ⅱ.8.12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现场有700吨左右氰化钠,氰化钠剧毒。有少量因爆炸冲击发生泄漏。这些泄露的氰化钠可通过喷洒氧化剂双氧水的方式来处理,以减轻污染。(4)写出NaCN的电子式__________,偏碱性条件下,氰化钠溶液的CN―

被双氧水氧化为HCO3―,同时放出NH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