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七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教案例文七班级数学爱好小组教案2022例文1
教学内容:
第87页例1、例2,88页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运用带来的方便。
2.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使同学体验数学和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培育同学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老师讲授、合作沟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举例说明我们学过了哪些数?
老师小结: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在数物体个数时,1、2、3……涌现了自然数,物体一个也没有时用自然数0表示,当测量或计算有时不能得出整数,我们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数中最小的数是谁?有没有比零还小的数呢?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一个场面,主持人说:“哈尔滨零下6至3摄氏度,重庆6至8摄氏度……”
同学们,你们对情境中的内容肯定相当熟识吧?你能给大家讲讲“哈尔滨零下6至3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为什么阿姨说的零下6摄氏度,屏幕上打出的字幕就变成了-6℃呢?
这里有零下6℃、零上6℃,都记作6℃行吗?
你有什么简洁的方法来表示他们的不同呢?
老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现在,国际数学界都是采纳符号来区分,我们把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用带有“-”号的数来表示,例如把零下6℃记作-6℃,读作负6摄氏度;零上6℃记作+6℃,读作正6摄氏度或6摄氏度。
(2)巩固练习。
同学们,你能用刚才我们学过的知识,用恰当的数来表示温度吗?试试看。
同学独立完成第87页下列图的练习。
老师巡察,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写得是否正确,并让同学齐读。
2.自主学习例2。(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今日,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教科书第87页的左部分,数字前没有符号)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引导同学沟通: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我们再来看*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吐鲁番盆地的海拔状况,教科书第87页的右部分,数字前没有符号)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
引导同学沟通: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老师小结: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约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同学沟通: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老师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记录的呢?
最末老师将数字改动成:海拔+8844.43米或8844.43米;海拔-155米。
老师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表示比海平面高8844.43米;-155米这样的数表示比海平低155米。
(2)巩固练习:教科书第88页试一试。
3.小组争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老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测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它们可以怎样分类呢?
提出疑问:0究竟归于哪一类?(如有同学提出更好)引导同学争辩,各自发表看法。
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测,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像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像+6、3、+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
通常正号可以省略不写。负号可以省略不写吗?为什么?
最末,让同学看书勾划,并思索两个“……”还代表那些数?(让同学对正负数的理解更全面和深刻)
三、运用新知,课堂作业
1.课堂活动第1题。让同学先自己读读,并举例说说是什么意思?全班订正后,同桌间自选5个相互说说。
2.课堂活动第2题。同桌先争论,然后反馈。
四、小结
同学们,今日我们认识了负数。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1、4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二第2、3题。
板书设计:
负数的初步认识
正数:20、22、14、+8844.4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2、-30、-10、-15、-155…
七班级数学爱好小组教案2022例文2
学习目标:
1.使同学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项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简约事项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进一步体会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许多现象都具有随机性;
3.培育简约推理的技能,加强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理解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敏捷运用可能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并设计游戏活动。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方法:
动手操作、试验法、观测思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可能性的含义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1.出示以下四个图形:(投影出示)
2.提出问题:从()号口袋中摸出的肯定是红球;从()号口袋中摸出的肯定是绿球;从()号口袋中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有可能是绿球。
追问:从上面哪两个口袋中摸球的结果是确定的,哪两个口袋中摸球的结果是不确定的?(确定不确定)
小结:是呀,生活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这些都是事项发生的可能性。
揭题:今日我们就来一起复习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3.提出问题:从上面图3或图4的口袋中摸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从③号和④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的大小吗?
从③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从③号口袋中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是(),从④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从④号口袋中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是()。
二、指导练习。
1.做第1题。(投影出示)
指出:这里有4张圆盘,任意转动指针,指针停留的区域有以下几种状况,你能将它们连起来吗?
先让同学各自连一连,再指名说说思索过程。(多媒体演示)
2.做第2题。(将分别标有数字1、2、3、4、5的5个小球放在一个盒子里。
(1)任意摸1个球,下面几种状况是“不可能发生”,还是“肯定发生”或“可能发生”?
①球上的数是奇数;②球上的数小于6;
③球上的数大于5;④球上的数不是5;
先让同学各自判断,再指名说说思索过程。
(2)任意摸1个球,球上的数是奇数的可能性大,还是偶数的可能性大?
同桌争论并说说为什么?
追问:你能用分数分别表示摸到奇数和偶数的可能性大小吗?
3.现有标上“1”“2”“3”“4”“5”“6”同样的6张牌。
(1)任意摸1张,摸出数字“1”的可能性为几分之几?
(2)任意摸1张,摸出数字为偶数的可能性为几分之几?
(3)任意摸1张,摸出数字为素数的可能性为几分之几?
(4)照这样操作下去,假如要使摸出偶数的可能性为7/10,你有方法吗?
三、材料分析。
在进行中国象棋决赛前夕,学校公布了参与决赛的两名棋手的有关资料。
李俊张宁
双方交战记录5胜6负6胜5负
在校象棋队练习成果15胜3负11胜5负
(1)你认为本次象棋决赛中,谁获胜的可能性大些?说说理由。
(2)假如学校要推举一名棋手参与区里的竞赛,你认为推举谁比较合适?简要说明理由。
四、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设计销售方案。
超市有多种口味的果冻:有草莓味、柠檬味、苹果味。销售部接到了儿童乐园的一份订单,要求是:要在包装袋中装入假设干个草莓、苹果、柠檬三种口味的果冻,要求从包装袋中摸到柠檬口味的果冻的可能性为。
你设计的方案是
家庭作业:练习册
板书设计:
可能性练习课
可能性有大有小
常常、间或、不可能
七班级数学爱好小组教案2022例文3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同学掌控了比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学习了如何求比值之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测量树、旗杆、楼房的高度。这些物体都比较高,它们的高度很难用尺子径直度量,要通过“在同一地点,同时测得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相等”的规律,间接获得。因此发觉和应用这个规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重点。
“量量比比”——发觉规律
通过在太阳光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使同学懂得什么叫影长、如何测量影长并体会和发觉在同一时间、同样长的竹竿的影长相等。在此基础上再把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根据表格的要求,分别测出每根竹竿的长度及影长,算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发觉竹竿有长、有短,影长有长、有短,但各根竹竿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议议做做”——应用规律
这一部分,教材没有把怎样应用规律测量树高、楼房高的方法径直告知同学,而是引导同学体会方法。通过沟通,整理出思路:测出1根竹竿的长度和影长,求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再测出树的影长,求它的高。并用此方法,实际测量学校里的一棵大树的高和楼房、旗杆的高。当然,假如没有同时测量竹竿的影长和大树的影长,用上面的方法计算树的高,是不会得到精确结果。因此需要突出“同一时间”测量影长。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各种目标物影子长度的实践活动,使同学主动探究掌控影子长度与目标物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2、通过分组合作,培育同学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活动,使同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并在活动中培育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起爱好
1.播放动画片《聪慧的阿凡提——卖树荫》片段
(故事简介:一个酷热的下午,长工们正和阿凡提在巴依大老爷家门外的一棵大树下歇凉。这时,巴依大老爷涌现了,特别蛮横地要大家出100个钱买下树荫。聪慧的阿凡提一下就看穿了巴依贪心的上心,决断将计就计,教训他一下。于是大伙凑够了100个钱给了巴依,巴依心满足足地走了。到了晚上,圆圆的月亮升上了天空,皎洁的月光照在大树上,大树长长的影子正好落在巴依大老爷的院子里和屋顶上。长工们在阿凡提的带领下,涌进巴依的家里,有的还爬上了房顶。巴依吓坏了,匆忙赶大伙出去。这时,阿凡提说:“树荫是我们花钱买下来的。树荫移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你要想让我们出去,就得给钱。”巴依大老爷只好认输求饶,不仅退还了100个钱,还答应再也不阻挠大伙在树荫下歇凉了。)
师:故事看完了,你们觉得阿凡提怎么样?
生:聪慧机敏,敢于同巴依大老爷作斗争,为穷人谋美满
师:可是,故事并没有结束。巴依大老爷不甘心就此认输,一贯在查找着报复的机会。过了几天,阿凡提有急事出了门,巴依便带着几个打手来到了树下,把歇凉的长工们撵到一边,然后指令打手们把大树砍倒。四周只有这么一棵大树,枝叶茂密,正是长工们避暑的去处。长工们纷纷请求巴依大老爷不要砍树,这下正中了他的阴谋。只见巴依眼珠一转,_笑了两声说:“不砍树也行。只要你们哪个人能说出这棵大树有多高,条件是不准爬上树去量。不然的话,你们还是凑足100个钱再来这儿歇凉吧!”长工们一下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很焦急,大家多么盼望此时阿凡提能涌现在这儿呀!
[评:用《聪慧的阿凡提——卖树荫》故事引出课题,大大激发了同学学习的爱好,调动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了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趣味性。笔者认为只有调动起同学的学习爱好,才能变苦学为乐学,变难学为易学,变死学为活学。]
二、找寻规律,巧解难题
师:聪慧的同学们,你们愿不情愿开动脑筋,给大伙出个点子,援助长工们粉碎巴依大老爷的阴谋呢?
1、积极思索,各抒己见。
①同学分组争论,指名发言。
生:可以趁巴依大老爷不留意时偷偷爬上树,放下一根和大树一样高的绳子,量量绳子有多长,大树就有多高;
生:可以把几根竹竿绑成一根长竹竿,竖在大树旁,假如和大树一般高,只要量一量竹竿长度就行了;
生:利用影子。在太阳照耀时,当我们的影子与我们的身高相同,说明大树的影子也与大树的高度相同,立刻测量大树的影子。
生:赶快派人去找阿凡提
生:利用媒介物。先拍一张大树和一样东西的照片,看看大树的高度相当于这样东西的几倍,然后量出这样东西的高度,大树的高度就是它的几倍。
生:在氢气球下扎一根很长的塑料绳,把氢气球放上天,当它与大树同样高度时,量出塑料绳的长度。
……
[评:这一环节中虽然有的同学出的点子并不符合巴依老爷的要求,有的点子操作起来比较麻烦,结果也不甚精确,但却进一步激发了同学积极大胆地动脑、动口、动手的欲望,不但维持了同学对这个活动的爱好,更是较好地渗透和培育了同学的创新意识。]
2、认真观测,找寻规律。
①刚才老师听到有一个同学提到了利用影子。是啊,整个事项其实就是因树荫(也就是树的影子)而起,我们看看,能不能想个方法,还从它的影子入手,算出大树的高度呢?
②(课件出示)一幅画面:父子俩迎着夕阳,走在人行道上,身后投下一长一短两条影子。
师:观测一下,你发觉什么?
生:父亲个子高,影子就长;儿子个子矮,影子就短
③课前老师也让同学们测量了长木棒、短木棒和自己身高的影子长度,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在了这张表格(P78表格)上。请你讲一下自己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测量的,测量的结果是多少。(各组汇报本组的测量数据,可能各不相同。)
师:为什么同样长的木棒大家量得的影长却不同呢?
说明:由于各组测量的时间(比如说有的同学是上午量的,有的那么是下午或中午量的)、地点可能不同,所以同样高度的直立木棒的影长也在发生改变。
④观测。请大家认真观测你测得的三组数据,哪个同学能说一说影子长度与实际高度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⑤同学分组观测,争论,得到:在同一时间,物体实际高度越高,它的影子就越长。并通过尝试计算,发觉竹竿有长、有短,影长有长、有短,但各根竹竿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评:在同学己有学习和生活阅历中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和学习数学,真正表达了现代素养教育的思想。]
3.利用规律,巧解难题。
①师:同学们已经发觉了影长与物体高度之间的关系,怎样利用这个关系援助长工们解决难题呢?
②同学争论,依据同学回答,老师逐步演示下面过程:
在大树旁垂直竖一根1米长的竹竿,同时量得竹竿的影长为0.5米,大树的影长为2.8米。依据以上数据,请同学分组算出大树的高度是多少米。看看哪组同学用的方法最多?
③各组同学汇报本组的解题方法与思路。
方法一:由于竹竿长度是其影长的2倍,所以大树高度也是其影长的2倍。
列式为:2.8×(1÷0.5)
方法二:由于竹竿影长是其高度的1/2,所以大树影长也是其高度的1/2。
列式为:2.8÷(0.5÷l)
方法三:由于大树影长是竹竿影长的5.6倍,所以大树高度也是竹竿高度的5.6倍。
列式为:1×(2.8÷0.5)
方法四:由于竹竿影长是大树影长的5/28,所以竹竿高度也是大树高度的5/28。
列式为:l÷(0.5÷2.8)
方法五:……
[评:本节课充分表达了同学为主体,老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加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给同学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同学在观测、合作、争论、沟通、归纳、分析的过程中学习。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逐步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
三、继续探究,深入实践
1.师:同学们真的动了脑筋,连阿凡提都表扬我们了,看:
(课件出示)阿凡提冲着大家一竖大拇指说:六(_)班的同学,亚克西!。
师:看到巴依拉耷着脑袋,灰溜溜地走了,同学们兴奋们?
是啊,我们用聪慧援助长工们再一次粉碎了巴依的阴谋,的确值得的兴奋。
2.下面,我们就用今日掌控的方法,到操场上任选一个目标物,如旗杆、篮球架等,测量出它的影长,算出它的实际高度来。
预备工作:
①小组为单位,开始分工
②在实际测算过程中思索:有没有更奇妙的测量方法?
3.实地测量、记录、计算
4.状况反馈活动总结
各小组汇报测量及计算结果允许有小小的误差,假设出入较大,援助查找错误缘由并现场订正。
[评:新课标指出,要结合同学的年龄特征和所学的知识,使同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同学的实践活动技能,拓展同学的知识视野。本节课在此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将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丰富同学的生活,培育同学的合作精神,提高同学的整体素养融为一体。]
四、激励评价,问题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和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知识的?你学得快乐吗?
回家后,选择你喜爱的、个头巨大的物体,测量并计算出它的高度。
[评:课堂总结不但关注了同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控,而且关注了同学的学习过程,关注了同学的情感,还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表达了生活中到处有数学的理念。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只要是同学感爱好的、对同学的一生进展有奠基意义的数学才是有价值的。]
七班级数学爱好小组教案2022例文4
教学目标:
1、让同学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究并发觉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改变规律,并让同学应用发觉的规律解决一些简约实际问题。
2、让同学应用发觉的规律解决一些简约实际问题。
3、养同学的合作技能、空间想象技能和思维技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操作,比较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到底发生了什么,发觉规律,学会分析。
教学预备:
1、课前把全班同学合理分组,并明确分工,强调合作。
2、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预备8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2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以及10盒同样的火柴盒。
教学过程:
一、拼拼算算
1、老师演示:把两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拼成一个长方体。
提问:体积有没有改变?
同学观测、沟通、争论(可以计算、可以用肉眼观测)鼓舞方法的多样性。
小结:把2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体积没有发生改变。
追问:把3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体积有没有发生改变?
再次小结: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体积不发生改变。
2、课件再次演示:把两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拼成一个长方体。
提问:表面积有没有发生?
让同学通过拼一拼,计算或观测的方法来发觉,在小组争论,再集体沟通。
组织沟通:A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表面积发生改变了吗?
B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是增加了还是减削了?
C那么详细减削的是哪几个面的面积呢?(请同学指指摸摸)明确表面积减削了原来2个正方形面的面积,即减削了2平方厘米。
3、深入探究:
课件演示操作要求:
(1)、假如用3个、4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表面积又发生了什么改变呢?(排法要求是排成一排)
(同学自己猜想、操作、探究、验证)
提示同学把相关数据实时填在表中。并沟通填写结果。
(2)、当正方体增加到5个6个时,表面积会怎么改变呢?
同学先猜想,再通过拼一拼来验证。
(3)、发觉规律:你能联系操作和填表的过程提出自己发觉的规律吗?
予以充分时间让同学争论。
沟通(可以有多种表述,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从最简约的体积变了,表面积变了,或每一种详细拼法减削了哪两个面的面积都是可以的。”
4、小组动手操作,用老师给你们预备的2个相同长方体拼成三个不同的大长方体,你有什么发觉?
(1)、同学操作探究争论。
沟通:“体积没有变,表面积变了。”“都比原来减削了2个面的面积,但不同的拼法减削的面积就不同。(沟通时课件演示三种不同的拼法)
(2)、你能看出哪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哪个最小吗?(同学沟通争论)
(3)、怎么验证你的发觉呢?(引导同学通过计算验证自己的发觉)
小结:不管怎样拼,每次都会减削两个长方形面的面积;而减削的面积越少,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就越大。
二、拼拼说说
1、课件演示:用6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不同的长方体
问:哪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大多少?
同学观测,并动手拼一拼,再体积争论沟通,沟通时请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老师应侧重引导同学应用前面发觉的规律,并通过对拼成的每个长方体的详细分析得出。)
2、拼10包火柴盒,包成一包有几种包法?怎样包装最节约包装纸。
同学分组操作争论沟通。
老师引导同学详细分析每一种包装方法,并适当说明理由。
“怎样包装最省纸”就是什么最少?(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
怎样拼最少呢?(5盒叠一起,并排两叠)
三、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实践活动课,你知道了什么?
七班级数学爱好小组教案2022例文5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让同学依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例11让同学通过计算,探究发觉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首先出示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一个棱长标注为1分米,另一个棱长标注为10厘米。先让同学依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判断它们的体积是否相等,再让同学分别算一算它们的体积。由此发觉: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教材那么放手让同学依据前面探究中得到的阅历自主进行推算。“练一练”让同学初步尝试应用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不同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经受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2.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控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会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约的实际问题.
教学预备: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以及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老师提问: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板书:米分米厘米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板书: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提问:你能猜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引出课题: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评析:从同学已有的知识阅历出进展开教学,朴实、自然,有利于同学认知结构的形成。】
二、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1、教学例11。
(1)挂图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和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
(2)提问: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否相等?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同学依据两个正方体棱长的关系作出判断,即:1分米=10厘米,两个正方体的棱长相等,体积就相等。)
(3)用图中给出的数据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
同学分别算一算,然后在班内沟通: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板书:1立方分米)
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板书:1000立方厘米)
(4)依据它们的体积相等,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板书:=)
(5)谁来说一说,为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提问: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同学在小组里争论。(板书:立方米=1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11T 1315-2015 绿色建筑工程验收规范
- 医师资格考试合格考生医师联网注册及考核管理系统数据库信息补录(修改)办理申请审核表
-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 制冰机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带升降设备的立体车库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存储卡读卡器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家具用皮缘饰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英语暑假作业(一)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暑假预习Unit 1 Section A
- 投标文件质量保证措施
- 应用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判别沉积环境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
- 培训师授课评分表
-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
- 商务英语教学课件:unit5 Travel and Visits
- 民航概论课程标准
- MACD二次绿柱缩短的选股公式.doc
- 尾矿库闭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
- 化工企业事故案例分析(中毒事故)
- 三管塔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