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贵州省黔南州名校语文八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贵州省黔南州名校语文八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贵州省黔南州名校语文八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贵州省黔南州名校语文八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贵州省黔南州名校语文八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贵州省黔南州名校语文八下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作者是丁肇中,江苏无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被誉为“当代毕异”。B.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C.“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这句话中“卖弄”是贬词褒用,实际上是表达作者对大自然无穷的创造力的赞美,D.《平凡的世界》作者是路遥,小说的主人公孙少平不安于现状,立志改变农村贫困的面貌。他自强不息,坚忍不拔,虽经历重重困难却不改初衷,最终成为了村里的“冒尖户”。2.(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B.《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C.信天游本是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性质,流行于陕北一带。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道出真意,下句比兴。D.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是他写给当时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3.(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寒噤(jìn)怒不可遏(è)出轧(zhá)迂回(yú)B.骤然(zhòu)接踵而至(zhǒng)蠕动(rǔ)演绎(yì)C.翌日(yì)纷至沓来(tà)穹顶(qióng)缭绕(liáo)D.矗立(chù)目眩神迷(xuàn)苍劲(jìn)擦拭(shì)4.(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归省(xǐng)晦暗(huì)黧黑(lí)阳奉阴违(wéi)B.幽悄(qiǎo)骨骼(gé)漂移(piāo)应急措施(yìng)C.悬殊(xián)推搡(sāng)蠕动(rú)接踵而至(zhǒng)D.致密(zhì)驰骋(chěng)演绎(yì)目空一切(kōng)5.(2分)下列各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瀑布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加点词语的词性分别是“代词”“助词”“动词”)B.观看激动人心的襄阳马拉松,使我感受很深。(这个句子的结构是完整的)C.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舞姿是变幻”)D.《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个句子的说法是正确的)6.(2分)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革,在天津实验区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后果。(将“后果”改成“成果”)B.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将“充分”调到“发挥”的前面)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在句末加上“的服务”)D.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删去“为的是”)7.(2分)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未果,寻病终。寻:不久,随即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C.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马鞭D.秋天漠漠向昏黑向:接近8.(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A.絮叨矗立销声匿迹B.懈息神龛振耳欲聋C.欺侮携带一代一路D.浮躁追朔漫不经心9、(4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夕阳的余晖洒落在远处的湖面上,水波羞怯地泛起了红晕()。湖边依依垂柳轻扬眉梢,将纤秀的手臂晾过水面,似乎要撷()取粼粼波光中最灿烂的一片。我仔细端xiáng()着眼前之绚丽,默默将它juān()刻在心里。(1)给加点字注音。红晕____撷____取(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端xiáng____juān____刻(3)画线句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____改为____10、填空。(8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①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②___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③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庄子二则《北冥有鱼》)④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⑤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⑥_________________,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①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视觉听觉,描写了桃花源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②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诗人舍己为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①古往今来,月亮——曾经唤起多少科学家们的执着探索?②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至今不明,但是太空悬案的侦察员——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察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③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千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40亿年前,月球和地球所处的位置相去甚远,各由不同的物质形成。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甲)”。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④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这种学说称为“(乙)”。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姐妹?⑤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你看,月亮岂不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赞成这种“(丙)”的人已经比较少了。⑥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但科学家们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选文有删改)1.说说文章第一小节的作用。2.文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应填入的内容是________。A.俘获说同源说分裂说B.俘获说分裂说同源说C.同源说俘获说分裂说D.分裂说同源说俘获说3.(1)第②段加点字“太空悬案”具体指的是。(不超过8个字)(2)联系全文,第③段加点字“很可能”不能删去的理由是什么。12、(16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各题。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入们推测的那样可能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致死,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④极轻的体重让蚊子在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势落下,从而避免受伤致死。例如,当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时,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蚁子能够承受的。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能够始终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大多数动物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路,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第⑧段加点词语“大多数”能否删掉?为什么?4.根据文章内容,下面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B.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C.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D.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5.在雨中飞行的蚊子没有被雨滴砸死的原因是什么?13、(12分)又见“点葫芦”何申⑴初春那日去吃农家饭,时间稍早,便往村后沟里随意走走。山杏乍开,溪水淙淙,小路弯弯,好不惬意。忽听不远处有咚咚咚的敲打声,声音不大,节奏均匀,只是有点偏快。我有些诧异,难道是点葫芦的声音?转过山弯,果然见一行人正在种地,那声响正发自播种者用小棍敲击点葫芦。点葫芦,久违了,没想到又见到你!⑵记得插队第一年春耕时,去生产队库房领农具,见角落里有几个类似葫芦丝但个头儿要大许多的物件,我傻傻地问这是什么乐器,吹呀还是弹?社员乐了,说那是点葫芦,是敲的。怎么敲,一会儿你就明白了。那天种谷子,到了地里,社员往点葫芦里装满谷种,站在垄沟里一敲,我顿时不仅明白了,还佩服得不得了——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发明!⑶“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粟即谷子,去皮称小米。点葫芦,就是专门用来播撒体积较小如谷子、芝麻、烟籽儿等种子的器具。别看那东西不起眼,像出土文物,却是农耕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⑷点葫芦,顾名思义,葫芦是主体。待葫芦长成后,取个头稍大的,把内中掏空。掏空是个技术活,不能一破两半,那就成瓢了。只能在葫芦顶底两端各破鸡蛋大小的孔,掏空晾干。然后在葫芦底部安一个木把,要牢,便于手拿。前端则装个尺把长亦掏空心儿的向日葵秆,封住断头,再在上部开一小孔儿,孔儿下绑几缕干高粱穗。同时,在葫芦大肚上开个往里装谷种的洞洞,这样,一个点葫芦就做成了。操作时,葫芦里装种子,手持者行走在豁开的垄沟间,用小棍有节奏地敲打葫芦头,顿时,谷种就从向日葵秆上的小孔中蹦出,顺着高粱穗均匀地散落到田垄里。⑸塞北山地缺水,谷子耐旱,早年种得多。在春耕时节,不论深山沟壑多么曲折,多么寂寥,只要听到敲击点葫芦的声,追声寻去,就会看到播种的人马,顺序是:拉牲口的、牲畜、扶犁杖的、点种的、撒粪的、培垄的、踩垄或压垄的。我拉过牲口,撒过粪,也压过垄,但没有敲过点葫芦,使用点葫芦的都是年纪大的人。⑹点葫芦的声响,是一种劳作号令,更是社员一年的希望。点葫芦咚咚,我们各自低头如在流水线上干各自的活。点葫芦咚咚咚,将近晌午的阳光照着干燥贫瘠的山地,缕缕热气时隐时梦幻般升腾。点葫芦咚咚咚咚,口干,流汗,肚子咕咕叫,但只要点葫芦声音在响,就要脚步不停地往前奔。那天我望着渐渐远去的人马,再看留在地里的一行行脚印,那一刻,我忽然有些开窍:千百年来农民的生活,好像就如在这漫长的山地里走呀走的……⑺自离开乡下,就再未见过点葫芦。而且现在种地也不比先前。先前传统,现在简单,有除草剂和化肥,就不用耪地施农家肥。雇个机器一播一埋,就等着秋收了。于是那日我便奇怪——那村子有生态园区,建了许多大棚,种着草莓和果瓜,山上又有栗子树,村容整洁漂亮,已进入“美丽乡村”行列,为何又用老法子种谷子呢?⑻不由得上前看个究竟,近了看清,那一小队人马竟都是些年轻人,穿着同样的上衣,显然是公司的员工。问了得知,来生态园游览就餐的人,都希望吃到更原生态的食品。为此,这里的员工费了很大劲,才找来几件早年用过的农具,特别是这点种的东西,还不大会使,正犯愁。我说不用犯愁,这个东西叫点葫芦,是种谷子的专用工具。听你们敲的频率,有点快了,这样将来苗出得太密。⑼他们很高兴,请我给示范一下。虽然我先前没敲过,但插队五年,年年春种,没少见了,便一口答应。调整妥当,轻敲一下,几粒谷子跳出来,大声喊:“好了,走起!”几个年轻人便跟着我干起来。咚咚,敲击的力度要合适。咚咚咚,敲击的节奏要和行进的速度相适应。咚咚咚咚,光滑的谷种如金粒子投身到养育它的大地里……⑽那日蓝天白云,我在山坡上敲击着点葫芦,好像将种子播到了云间。低头望见层层田地与排排新式大棚相伴,便有些明白什么是传统与现代的联接和传承。⑾又见点葫芦,不虚此行。(选自2017年5月13日《人民日报》副刊)1.请根据第⑴段内容,用几个词语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欣赏初春山景时的(_______)——听到山中传来点葫芦声音时的(______)——看见一行人种地时用小棍敲击点葫芦时的(_______)2.联系⑶⑷⑹段,说说点葫芦“真是一个神奇的发明”的原因。3.第⑷段作者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描绘了点葫芦的制作和使用过程,有何用意?4.联系上下文,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第⑻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5.读完文章后试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哪些?三、写作。(50分)14、按要求作文远方是航海家遥望的彼岸,是科学家探索的奥秘,是运动员渴望的金牌……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远方”。人生,只要有执着的追求,就会到达你的远方。请以“远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C【解题分析】

A.错误,《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作者是是王选。B.搭配不当,改为: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个人。D.“小说的主人公孙少平不安于现状”错误,哥哥孙少安不安于现状,立志改变乡村贫困面貌。故选C。2、C【解题分析】

C.有误。信天游本是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性质,流行于陕北一带。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比兴,下句道出真意。故选C。3、C【解题分析】

A.轧(yà),迂(yū);B.蠕(rú);D.劲(jìng)。4、C【解题分析】

“悬”应读“xuán”;“搡”应读“sǎng”。故选C。5、B【解题分析】

B.缺主语,去掉“使”。故选B。6、D【解题分析】

D.“避免”和“不再”表意不明,应该把“不再”改为“再次”,变为“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再次发生。”故选D。7、C【解题分析】

C.“策之不以其道”翻译为“用鞭子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策”意思是“用鞭子打马”。故选C。8、A【解题分析】

B项,振一震。C项,代一带。D项,朔一溯。故选A。9、(1)yùnxié(2)详镌(3)晾掠【解题分析】

(1)此题是对字音的考查。注意易错字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书写拼音,不要把拼音写成英语字母。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这些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等,在学习和识记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分类整理。注意多音字“晕”的读音。(2)解答这道题,要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注意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外,还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本题注意“镌”的写法。(3)错别字的产生原因主要是音同或形似,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句意和词义辨析判断。晾-掠。10、(1)①君子好逑②坐观垂钓者③其翼若垂天之云④山光悦鸟性⑤心忧炭贱愿天寒⑥无意苦争春(2)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②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解题分析】

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主要有两种:直接默写和理解性默写,第(1)小题属于前者,第(2)题属于后者。直接默写类题目要求学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背诵全文(诗),而且要理解诗文内容,根据试题语境,选取符合要求的句子答题。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逑、垂、炭、阡陌、兀、庐”等字词容易写错。二、阅读理解。(42分)11、1.(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运用问句,引发读者的思考,(3)引出了下文科学家们的三种推测,(4)与文章结尾“科学家们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面纱”相呼应。2.A3.(1)月亮(或月球)的起源(2)“很可能”表示猜测,说明后面所写的“情况”只是有很大可能性,但不绝对,与第②段中所说的“三个可能”相呼应。【解题分析】1.说明文开头的作用一般有:①内容上概括本段内容,引出说明对象,说明这个对象的特征;②形式上主要从说明方法的作用回答;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④引出下文的说明。本文开头“古往今来,月亮——曾经唤起多少科学家们的执着探索?”引出了下文科学家们的三种推测,与文章结尾“科学家们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面纱”相呼应。这是个问句,这样就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结合第③段文字“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甲】。”可知这里应是“俘获说”;结合第④段文字“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理解,这里应是“同源说”;结合“在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分析,这里是“分裂说”。故选A。3.(1)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分析全文,对照内容,同时尽量联系全文,找出答案。可根据前文中“‘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回答此题。(2)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把握能力。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其特点,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解答此题的步骤:①(定性)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②解释句意的变化。(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结合具体内容理解分析,不能删除。“很可能”表示猜测,说明后面所写的“情况”只是有很大可能性,但不绝对,与第②段中所说的“三个可能”相呼应。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2、1.蚊子没有被雨滴砸死的原因。2.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蚊子被雨滴击中翅膀、腿部或身体时,顺势倾斜或下落的事例,具体、准确、充分地说明了蚊子体里极轻,能够避免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致死,有很强的说明力度。3.不能,“大多数”是大部分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突出强调了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大多数动物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但不是所有动物,如果删掉,就变成所有动物了,与原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诺言的准确、严密。4.B5.①蚊子体重极轻。②覆盖蚊子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解题分析】1.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如从标题“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分析,再结合对正文部分说明内容的理解,即可归纳出说明对象是“蚊子没有被雨滴砸死的原因”。2.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例如,当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时,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明显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例如”即举例子说明方法标志性的语言。准确地说明了本段的观点句,即首句“极轻的体重让蚊子在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势落下,从而避免受伤致死”。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观点和说明对象服务的。3.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大多数”从范围上对对象加以限定。“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的动物为“大多数”。如果去掉,就变成了全部动物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显然与实际不符。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解题时,从使用的恰当以及删除后的不准确,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词语的重要性。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文章内容对选项内容理解进行比对分析作答。依据文章第7段中的“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可知,B项中的“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说法是错误。如在地面上,蚊子就会被雨滴砸死。5.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了解文章说明的内容,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从文章中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词句作答。若内容过多,也可以采取对内容进行简单概括的方法作答。本题可依据文章第6、7段中的“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和“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来概括作答。13、1.惬意诧异惊喜2.(1)点葫芦能够均匀播撒细小的种子。(2)制作复杂而精巧。(3)点葫芦的声响是一种劳动号令。(4)点葫芦的声响给农民带来生活希望。3.(1)让读者更清楚了解点葫芦的形态和作用(2)赞美劳动者的心灵手巧。(3)表明了点葫芦的“神奇”。4.内容上:写了生态园的员工为了种出更原生态的食品,找来了点葫芦却不会使用。结构上:与上文农民能熟练地使用点葫芦形成对比;引出下文我再次使用点葫芦的情节以及“我”对现代和传承的思考。5.表达了对过去农村生活的怀念;表达了对艰苦岁月中农民能干、勤劳、坚韧的美好品质的赞美;引发读者对传统与现代的联接和传承的思考。【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分析的能力。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对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物的言行是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所以解答此类试题,要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行动等进行分析,把人物的心理揭示出来。可概括为:惬意——诧异——惊喜。2.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点葫芦“真是一个神奇的发明”的原因有:(1)点葫芦能够均匀播撒细小的种子。(2)制作复杂而精巧。(3)点葫芦的声响是一种劳动号令。(4)点葫芦的声响给农民带来生活希望。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即可。第(4)段作者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描绘了点葫芦的制作和使用过程,让读者更清楚了解点葫芦的形态和作用,赞美劳动者的心灵手巧,表明了点葫芦的“神奇”。4.本题是对段落作用的考查,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是一般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或补充,或者引起下文。思路:这一段写出了……,突出了……,(这是内容)为下文……作铺垫。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第(8)段内容上:写了生态园的员工为了种出更原生态的食品,找来了点葫芦却不会使用。结构上:与上文农民能熟练地使用点葫芦形成对比;引出“我”对现代和传承的思考。5.本题考查对选文主旨的把握。回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全文的意思,其次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展开。题目、文章结尾、文中关键词语及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与中心有密切的关系,可根据这些词句来领会和概括文章主旨。本文表达了对过去农村生活的怀念,对艰苦岁月中农民能干、勤劳、坚韧的美好品质的赞美。三、写作。(50分)14、远方我行走在一条时而平坦时而坎坷的路上,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有一天我无意识地回过头,才发现一切都已在远方夕阳的柔光里。“现在的我和6岁时的我之间的距离就像我和夕阳的距离一样远。”我看着夕阳对小狗说。小狗歪着头,摇了摇尾巴,显出很好奇的样子。接下来,我对它讲了6岁时的我和那时的夕阳:“那时,我家住在一条小河边,我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那时,我最喜爱傍晚,特别是太阳变成一个大大的红苹果的时候。因为,夕阳会把波光粼粼的河水染成红色,把我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