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学业诊断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上午8:00——10:00)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注: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到下面的答题栏内。一、现代文阅读(20分)(一)现代文阅读l(本题共4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优秀的史学家,是能够精确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的人;伟大的文学家,则是表达的东西远远比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多的人。比如英国的大文豪莎士比亚,知识非常贫瘠,许多见识也可说近乎庸陋,但他的戏剧,就是创造了一个能给人无穷启发的世界,这才有了所谓“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司马迁也称得上“说不尽的太史公”,有今天的信息搜集、检索手段,我们掌握的知识不难比司马迁更多;对许多社会问题的认识,两千多年来不断讨论,研究方法越来越科学,也应该说比司马迁更清晰深刻。但是《史记》的光辉,不会因此黯淡。比如《史记》中的刘邦。有人认为,司马迁遵了宫刑之后,痛恨汉武帝,连带也痛恨上了汉朝的太祖高皇帝,所以写刘邦时,在使劲泼脏水。确实,《史记》写到刘邦的种种劣迹、丑行,毫不避讳。可是,沛县起兵,没有人敢于领头的时候,提身而出的那个人,是刘邦;秦兵攻势极盛,反秦大业发发可危的时候,率领一支孤军勇猛西进的人,是刘邦;军事、后勤、权谋……所有的才能都算不得顶尖,可是却能和各个领域的顶尖人才有效沟通,并把每个人都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的人,是刘邦;经常做出愚蠢决定,可是一听到正确意见,毫不掩饰自己的错误立刻改正的人,是刘邦;曾经百战百败,可是始终不屈不挠、绝不放弃的人,是刘邦……这样一个杰出的领袖形象,也正是《史记》提供给我们的。最后,《史记》还特意补了一笔:那个唱《大风歌》,说我死之后,魂魄还会思念自己家乡的性情中人,是刘邦。后世无数史书,写到开国帝王时,极尽美化之能事,可是写出来,却像是一个个假人。要说把本朝的开国史写得如此英风锐气激情澎湃,也就是司马迁了。看见写了一些污点就以为是“黑”,这种一根筋的“饭圈”思维,不足以谈论复杂的人奥社会。所以,司马迁写下来的,远远不是几个概念所能概括的历史。他笔下的世界,英雄气洋渣又血泪悲情,豪情慷慨又众声喧哗,一个个人物缺陷成堆但仍然光芒四溢……他能够让两千年之后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仍然以自己拥有这样的历史为荣。在司马迁的时代,文学和史学本来就没有分开,甚至于在司马迁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我们今天史学的概念,也没有今天文学的概念。用今天的历史研究方法,指出他写的某件事太注重文学性而未必是事实,这是自然不过的,也是理所应当的,但对他当时这么写,也要有理解之情。而且,严密精确的考据后自然会筛落掉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换另一个角度看,也许自有价值。就像今天,只看知网上的社会学研究论文而不逛淘宝不看抖音不刷朋友图,对当代中国的了解一定大有缺陷。或者可以套用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著名评价:巴尔扎克的作品里,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所以,即使对今天的历史研究者(更不用说其他人了)而言,作为文学家的司马迁,也许比作为历史学家的司马迁,留给我们更多的遣产。(摘编自刘勃《司马迁的记忆之野》)材料二:《史记》共一百三十卷。其中心部分为十二卷“本纪”及七十卷“列传”。“本纪”为贵帝以后历代帝王传记,“列传”则是参与了历史事件的人物传记。这些传记以蒙太奇手法刻画芸芸众生,书写历史,赋予这部读物极高的文学性。此外,司马迁对广泛收集的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删除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之奥,仅记载尘世间切实发生过的客观事实。他在文中屡次强调这点。不过,因其自身的悲剧性格及所处环境,其笔触时常带有文学色彩。我们以《李斯列传》的开端为例。“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虎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苟卿学帝王之术。”文中出现了两次“乃”宇。这个字与“则”“即”的意思一样,但语感不尽相同。“乃”的语感最重,用于某事态在经过深思熟虑、或下定决心、或产生摩擦之后,历经各种抵抗,最终发生了的场合。看到老鼠的两种境遇,李斯喟然长叹,意识到做人必须得掌握权力。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下定决心,要学习能达到此目的的学问。这段文字鲜活地表现出他的心情。像这种用人物的逸事来暗示该人物的性格,或概括其生平经历的写作手法,常见于司马迁“列传”中。其后李斯身居宰相高位,随心所欲地将昔年所设想之政策付诸现实。可惜在秦始皇驾崩之后,自身也被权力所反啦,落得刑死身消的结局。(摘编自吉川幸次郎《汉文漫话》)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莎士比亚知识贫瘠,可他的戏剧作品却能表达丰富的内容,给读者带来无穷的启发。B.正是因为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精神,才塑造出《史记》中血肉丰满的形象。C.以人物逸事来暗示人物性格、概括其生平经历的写法也正是《史记》文学性的体现。D.研究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科学,但是没有司马迁,我们将难以看到真实的历史。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司马迁虽有时代局限,却能在《史记》中较精确地表达想要表达的东西,不愧为优秀的史学家。B.记述刘邦时兼顾功绩与劣迹,且不失生动的刻画,《史记》是我们了解汉高祖的宝贵资料。C.富于文学性的记录更能呈现真实的历史人物,仅仅被当作历史学家,是对司马迁的低估。D.司马迁的时代,文学和史学本没有分开,用今天的历史研究方法评价《史记》也需辩证来看。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两则材料针对《史记》的文学性均引用原文进行佐证,体现了学术文章严谨的特点。B.材料一主要谈论《史记》文学性的价值,材料二着眼于文学性在《史记》中如何体现。C.材料一最后一段引用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著名评价,意在强调《史记》的文学价值。D.材料二开篇即提出观点,然后佐以详细的例证,展现了“用事实说话”的说理方法。4.有人评价作家刘勃“拉长以现代视角趣味解读古代历史”,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理解。(4分)(二)现代文阅读l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奔向延安石钟山赵大刀和十几名青年学生一同出发了,他们的目标是革命根据地——延安。那时,从全国各地投奔到延安的进步青年不计其数,延安就像燃亮在黑暗中的一座灯塔,人们奔着那亮光,前赴后继地涌去。他们的第一站是西安,那里也有八路军的办事处,到了西安,延安也就不远了。一路上,日本人和伪军设了许多道封锁线,日本人早知晓了延安在中国的影响,他们要封锁中国的红区,不让抗日的烽火茭延。铁路两旁的交通要道,也立起了鬼子的炮楼。想通过敌人一道又一道的封锁,任务还是很艰巨的。从武汉办事处出发时,他们被编成了几个组,毕竞十几个人在一起,目标太大了。有时他们也会化整为零,分头行动。路线是办事处的人早就设定好的,每到一站都有当地的交通页接应,那些交通员就像在进行一场接力赛,一站站地把他们传递下去。赵大刀和赵果分在了一组。赵果的样子有些瘦小,穿在身上的衣服大了一号,看着像个稻草人。赵大刀一看见赵果就笑了,在赵果瘦弱的肩头上捣了一下道:你小子长成这样,还想当八路,能扛动枪吗?也就是从那时起,赵大刀发现赵果这孩子爱脸红,不管说什么话,都先红了脸,两只眼睛水汪汪地盯着人看。赵大刀就用两只大手,爱抚地摩掌着赵果的头说:你小子,不是当兵的料,我看唱个歌、跳个舞哈的还行。赵果听了,自然又红了脸道:我能行,不信咱们到了延安比比看。赵大刀就笑了,笑过了,就拍着胸脯说:兄弟,我可是老资格了,当年在苏维埃,我参加过的战斗数都数不过来。这时,他又想到湘江边无名高地的那一战,一个连的弟兄壮烈牺牲的场面,他不再说话了,眼里有晶莹的东西在涌动。战友们永远地留在了无名高地上,只剩下他一个人。他觉得他是代表着十三连的弟兄们,一起在寻找主力部队,他经常做梦,每次都会梦见阵亡的战友们,站在他面前,一声声地问他;连长,我们啥时候归队呀,我们想红军主力呢。每次做这样的梦,他都会流下热泪,从梦里哭到梦外,醒来后,他就呆呆地望着天上的星星,在心里铿饼地说;弟兄们,放心吧,我一定带着你们归队。一路上,赵大刀的心情兴奋而叉迫切,他不断地催促着身后的赵果跟上他的脚步。赵果看样子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苦,气喘吁吁,小跑地跟着这十几人的队伍。赵大刀不时地停下来等赵果。在这之前,赵大刀早就把赵果身上带的干粮和一个布包背在自己身上,就是这样,他还要不停地等赵果。赵大刀就说:兄弟,要不我背你一程吧,你的小身板,我看快不行了。赵果人小志气高,他听赵大刀这么说,小脸又涨红了,汗珠品亮地挂在额头和鼻翼上,他赌气地说:大刀哥,别小瞧人,我行。赵果自从认识了赵大刀,就一直把他喊作大刀哥。因为俩人都姓赵,彼此间就多了一份亲近。赵大刀称赵果兄弟,要么就叫他一声“一家子”,赵果贞快地答应了。几日之后,赵大刀就了解了赵果的一些情况。赵果在投奔延安前是汉口一家师范学院的学生,别看他长得小,每次的抗日游行,他都是组织者之一呢。在学校读书时,就参加了大学的进步青年诗社,油印小报宣传抗日的思想,还被警察抓去过。赵大刀听了赵果的经历,就仲出手指头在赵果的彝子上刮了一下:你个小鬼,还不简单啊。赵果也向赵大刀打听红军队伍上的事。跟着赵大刀一起出发的学生们,这时已经知道赵大刀曾经是红军的连长,对他都是一脸的敬仰。提起红军和红色根据地,赵大刀的话就收不住了。每次休息的时候,赵大刀都会声情并茂地给他们讲述红军和苏维埃。讲这些时,他似乎又看到了满眼的红旗,还有那一张张生动的笑脸。他一遍遍地描述着,似乎在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思念。他又讲到了湘江西岸无名高地上的阻击战,还有他那些牺牲的战友们。学生们倾听时都哚了声,一脸的崇敬与肃穆。赵果是个感情脆弱的孩子,赵大刀每次讲到十三连六天六夜惨烈的阻击战时,他都会流泪,眼泪顺着脸频无声地流下,然后“吧嗒吧嗒”地掉在了地上。赵大刀一见赵果的眼泪,心就软了,有一股温暖的东西在他身体里弥漫着。赵大刀无疑是这十几个人的精神领袖,他有时走在队伍的前面,有时走在最后。过敌人的封锁线时,他总是率先冲过去,把赵果带到安全地方,然后再回来接其他的人。一趟一越的,总是有惊无险。这里的交通员早就摸好了情况,有时还打通了伪军,那些伪军不过是鬼子的走狗,给当官的塞几块银元或是点鸦片,伪军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朝天上胡乱放上两枪,装模作样地从炮楼里追出来,然后骂骂咧咧地回去向日本人交差去了。即便是这样,这些学生还是受惊不小。没参加革命前,无数次地把革命的浪漫想象过了,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单调而又惊险,革命的过程是用一双脚,一步步地走过来的,这也就有了许多的艰辛和苦难,甚至是流血和牺牲。这是青年学生在参加革命前没有想过的。(摘自长篇小说《最后的军礼》,有删改)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开头将延安比作灯塔,形象生动地表明延安在当时无数进步青年心中代表着希望和光明,对他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B.赵大刀对赵果的态度前后构成鲜明对比,一开始他看不起说话爱脸红的赵果,但随着对赵果了解的加深,态度发生转变。C.赵大刀回忆湘江边无名高地战斗的场面,泪光盈盈,这些细节使得赵大刀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更加打动人心。D.本文标题中“奔向”一词凝练有力,表现出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深得人心、深受拥护,暗含对革命的讴歌和赞扬。6.赵大刀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气质,使他能够成为同行者的精神领袖?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4分)7.读书小组要为本文写一篇文学短评,经过集体讨论,提出了一个关键词:成长。假设你是该小组的一员,请围绕关键词写一则文学短评。(100字左右)(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材料一: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太子保傅,古难其选。成王幼小,以周、召为保傅,左右皆贤,足以长仁,致理太平,称为圣主。秦之胡亥,赵高作傅。及其篡也,诛功臣,杀亲戚,旋踵亦亡。以此而言,人之善恶,诚由近习。朕弱冠交游,惟柴绍、窦诞等,为人既非三益,及朕居兹宝位,经理天下,虽不及尧、舜之明,庶免乎孙皓、高纬之暴。以此而言,复不由染,何也?”魏征曰:“中人可与为善,可与为恶,然上智之人自无所染。陛下受命自天,平定寇乱,救万民之命,理致升平,岂绍、诞之徒能累圣德?但经云:‘放郑声,远佞人。’近习之间,尤宜深慎。”太宗曰:“善。”(节选自《贞观政要·论杜谗邪》)材料二:霍光,宇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入禁阈二十余年,未尝有过,甚见亲信。是时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后元二年春,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光为人沉静详审,每出入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盖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与燕王旦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出都肄羽林,道上称跸,太官先置;又引苏武前使匈奴,拘留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而大将军长史敞亡功为搜粟都尉。明旦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谢。上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光威震海内。(节选自《汉书·霍光金日碑传》)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明旦A有诏B召C大将军D光入E免冠顿首F谢9.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保傅,古代专门辅导和教谕君主以及太子的官员,这类官员被称为师傅、师保或保傅。B.奉车,皇帝出行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驾,与《苏武传》中“前长君为奉车”中的官职相同。C.见,在“甚见亲信”中表示被动,该用法与《苏武传》中“见犯乃死”中的“见”用法不同。D.属,文中指的是托付、嘱托,与《屈原列传》中“屈平属草稿未定”中的“属”意思不同。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唐太宗二十岁就开始结交柴绍等名士,但太宗认为他们还不具备孔子所说的“三益”标准。B.汉武帝将周公背着成王接见诸侯的图画赐给霍光,希望霍光能像周公一样辅佐少帝。C.霍光细致谨慎,资性端正。每次进入殿门前,都会停留在常常站立的地方,丝毫不差。D.上官桀等人多次诋毁陷害霍光,又设计暗杀他,趁机废掉昭帝,迎立燕王,但未能成功。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及其篡也,诛功臣,杀亲戚,旋踵亦亡。(4分)(2)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4分)12.材料二中,在与上官桀等人斗争的过程中,霍光表现出哪些优秀的品质?请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人日寄杜二拾遗高适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思见,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黍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人在人日这天写诗寄给远在成都草堂的友人杜甫,表达对朋友的挂念之情。B.柳叶残色毫无生机,梅花满枝却不够素雅美丽,这残春之景烘托了诗人的感伤。C.诗人本应积极参与朝政,建功立业,却远离京国,身在南蕃,空有一番文才武略。D.“愧”字内涵丰富,既有自己身居高位却无所作为的感慨,又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14.杜市读到本诗时,竞至“泪洒行间,读终篇末”。杜甫如此伤心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耍分析。(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始皇以华山作为帝都城墙,以黄河作为帝都护城河。不仅如此,还派出了可靠的将领和臣子“,”。(2)《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清脆的乐声不仅声动京城,还直上云霄,打动了天帝。(3)铁马,意为披甲的战马,常形容强悍勇猛的骑兵。在古诗词中,诗人们常常写到铁马,追忆峥嵘岁月,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宫文字运用(1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若据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①。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遮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需再到外面去找。古代诗人像陶渊明对于窗子的这种精神,颜有会心。《归去来兮辞》有两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组织行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中学2025届高考压轴卷英语试题含解析
- 周口市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古代文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慈溪市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第二次联考自选模块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2025年初三省重点高中三校联考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理工学院《英语视听说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中医药大学《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大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育才中学2025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 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心得体会
- 网络运维方案
- 江苏省常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 2025年04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31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地铁施工监测监理细则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模拟试卷(1)含答案
- 住建局安全管理汇报
- 2024年山东省国控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学校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履职承诺协议书
- 粉体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