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的基本原理一.消化内镜的发展历史(一)硬式内镜(1805~1932年)1、1805年德国首先提出内镜的设想,利用烛光做光源,通过内镜看到直肠和子宫的内腔。2、1868年德国的一位医学家在观看吞剑表演的启发下,制成第一台胃镜,粗1.3cm、长47cm的金属管制成,由于硬部太长,家加上照明不足,无法看到胃腔。3、半可曲式胃镜1932年近端硬性部和远端软管组成。在胃镜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为可以观察到胃的大部分。以后许多学者又对半可曲式胃镜作了不少的改进。1950年日本制作了第一代胃内照相机,从而代替了半可曲式胃镜。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二)纤维内镜(1957~)光纤的不断发展,为纤维胃镜奠定了基础。1957年美国制成了第一台纤维内镜,从而开始了纤维光学内镜阶段。80年代日本把目镜图象传输到屏幕上观看,类似“电子内镜”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三)电子内镜(1983年~)983年美国首先开发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胃镜,将光能转变成电能,经视频处理器处理后直接在监视器上成像,图象非常逼真,记录与储存图象与纤维内镜完全不同。(四)胶囊胃镜、超声内镜(超声探头、三维探头)(2000年~)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二.内镜的结构和原理(一)纤维内窥镜基本结构:以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光学纤维胃镜为例,它由①内镜先端部、②弯曲部、③导像管、④操作部、⑤导光管和⑥导光管接头组成。成像原理:纤维内镜成像原理是将冷光源的光,传入导光束,在导光束的头端(内镜的先端部)装有凹透镜,导光束传入的光通过凹透镜,照射于脏器内腔的粘膜面上,这些照射到脏器内腔粘膜面上的光即被反射,这些反射光即成像光线。这些反射光再反射至观察系统,按照先后顺序经过直角屋脊棱镜、成像物镜、玻璃纤维导像束、目镜等一系列的光学反应,便能在目镜上观察到被检查脏器内腔粘膜的图像。纤维内镜具有许多附件和某些必需的机械装置,以提高其性能。如目镜可以进行屈光调节,使视野清晰;镜头的方向可以向上、下、左、右地随意调节,以扩大视野范围,基本上消除了盲区:有送气送水孔,可以给气给水;通过吸引孔可以吸取腔内液体或气体,使视野更清晰;还可以进行活检及照像。采用冷光源照明,对粘膜不致引起烧伤。纤维内镜是目前诊断胃肠等疾患的重要器械之一。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二)、电子内窥镜基本结构:主要由内镜(endoscopy)、电视信息系统中心(videoinformationsvstemcenter)和电视监视器(televisiomonitor)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它的成像主要依赖于镜身前端装备的微型图像传感器(chargecoupleddevice,CCD),CCD就象一台微型摄侮机将图像经过图像处理器处理后,显示在电视监视器的屏幕上。比普通光导纤维内镜的图像清晰,色泽逼真,分辨率更高,而且可供多人同时观看。电子内镜的基本结构:电子内镜的构成除了内镜、电视信息系统中心和电视监视器三个主要部分外,还配备一些辅助装置,如录像机、照相机、吸引器以及用来输入各种信息的键盘和诊断治疗所用的各种处置器具等。电子内窥镜的成像原理:电子内窥镜的成像原理是利用电视信息中心装备的光源所发出的光,经内镜内的导光纤维将光导入受检体腔内,CCD图像传感器接受到体腔内粘膜面射来的光,将此光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导线将信号输送到电视信息中心,再经过电视信息中心将这些电信号经过贮存和处理,最后传输到电视监视器中在屏幕上显示出受检脏器的彩色粘膜图像。目前世界上使用的CCD图像传感器有两种,其具体的形成彩色图像的方式略有不同。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做胃肠镜检查安全吗?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检查属于有创检查,所以存在一定的风险,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什么样的患者需要做胃肠镜检查?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一、电子胃镜适应症:1.咽下困难,胸骨后疼痛、烧灼,长期反复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反酸、嗳气、食欲下降等上消化道症状,原因不明者。2.上消化道出血需查明原因,急性、慢性上消化道出血,早期检查不仅可获病因诊断,尚可同时进行治疗。3.药物治疗前后对比、观察、随访。4.食管、胃、十二指肠疑有恶变可能,X线钡餐检查发现病变而不能确诊;5.不明原因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或贫血;6.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及食管、胃手术后需随访复查者,如溃疡、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术后胃等;7.上消化道异物取出及需电子胃镜进行治疗者(如狭窄扩张、食道支架置入等)。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二、电子结肠镜适应症:1、有腹泻、下腹痛、贫血、腹部包块等症状、体征,原因不明者。2、钡盐灌肠或乙状结肠镜检查有异常者,如狭窄、溃疡、息肉、癌肿、结核、憩室等;或钡盐灌肠不能解释的病变。3、肠道炎性疾病的诊断与随访观察。4、结肠癌中的术前诊断、术后随访;癌前病变的监视,息肉切除术后随访观察。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什么样的患者禁止做胃肠镜?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三、电子胃镜及电子结肠镜检查的禁忌症1.生命处于休克等危重状态者;2.咳嗽、咳痰、大量呕血、胃潴留(因容易引起窒息);3.腐蚀性食管炎、胃炎4.鼻腔阻塞的患者(如:严重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5.病情危重的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6.支气管哮喘病情未缓解者7.有中度以上的心肺功能障碍患者,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脑梗塞、脑出血患者;8.急剧恶化的结肠炎症(肠道及肛门急性炎症,缺血性肠炎等)、急性腹膜炎等;9.怀疑有胃肠穿孔者,肠瘘、或有广泛严重的肠粘连者;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10.怀疑为手术后腹膜炎或胃肠道肿瘤有广泛肠粘连的患者;11.极度衰弱,不能耐受术前肠道准备及检查者;12.大量腹水患者;13.严重的高血压患者;14.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者;15.妊娠妇女和哺乳期妇女;16.青光眼、前列腺增生症有尿潴留史患者;17.严重鼻鼾症及过度肥胖者宜慎重;18.严重心动过缓患者。
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电子内窥镜在临床应用上的优点:1)操作简单、灵活、方便由于电子技术的应用,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操作者和助手以及其他工作人员,都能在监视器的直视下进行各种操作,使各方面的操作者都能配合默契且安全。冈此操作起来灵活、方便,易于掌握。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2)病人不适感降到了最低程度由于内镜镜身的细径化,在镜身插入体腔时,3)大大提高了诊断能力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二.消化内镜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一)消化道常规诊断1.胃镜下正常图片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2.常见疾病的胃镜诊断: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反流性食道炎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食管静脉瘤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食管静脉曲张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食管静脉曲张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食管息肉山田分型I型:隆起性病变的基底部平滑,与周围黏膜无明确分界,即广基而无蒂。II型:隆起与基底部呈直角,分界明显。III型:隆起性病变的基底部较顶部略小,与周围黏膜分界明显,形成亚蒂。IV型:隆起的基底部明显小于顶部,形成明显的蒂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食管息肉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早期食管癌凡局限于食管黏膜内及黏膜下层的食管癌,称为早期食管癌。主要特征为局限性充血、浅表糜烂、粗糙不平等黏膜浅表病变。共分4型。充血型:病变区黏膜平坦,表现为小片状不规则充血,色泽潮红,与正常黏膜界限不清,质脆,触之易出血,管腔壁蠕动正常。糜烂型:病变黏膜在充血基础上出现中央轻度凹陷,呈大小不一,边界不规则的点、片状糜烂或浅溃疡。表面覆白色或灰白色苔,质脆,触之易出血,管腔尚柔软,舒张度正常。最常见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早期食管癌斑块型:病变黏膜变白,表面轻度隆起,粗糙不平,呈橘皮样、颗粒样改变,质脆,触之易出血,较大病灶可伴有浅表糜烂。浸润深度较充血型、糜烂型深,但管壁扩张度正常。乳头型:病变黏膜不规则增厚,呈乳头样,小结节息肉样隆起,直径小于1cm,基底宽,表面充血,浅表糜烂,偶有出血。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早期食管癌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进展期食管癌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浅表性胃炎*红白相间,以红为主*粘膜充血、斑片状发红*粘膜水肿、反光增强*表面可有针尖状,片状糜烂,可平坦或隆起*表面有白色薄苔,周围有红晕*粘膜皱襞增粗,粘膜呈细颗粒状*粘膜表面有较多透明或黄白色分泌物附着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浅表性胃炎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浅表性胃炎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萎缩性胃炎*粘膜苍白或花斑状(以白为主)*粘膜萎缩变薄,皱襞变浅甚至消失*
粘膜下血管透见*因伴局灶增生和肠腺化生而表现为小结节状或粗糙颗粒状*表面缺少光泽,分泌物减少*粘膜活检腺体萎缩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萎缩性胃炎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萎缩性胃炎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急性糜烂性胃炎*无数针头大小的出血或胃黏膜渗血*病变呈弥漫性或局限于胃窦部或胃底部,为单个或多个平坦的糜烂面,呈圆形、不规则形、点状或线形*上覆血凝块或白色渗出物*周围有红晕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门脉高压性胃炎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胃溃疡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溃疡愈合期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溃疡瘢痕期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胃癌BorrmannI型:又称息肉样癌。多见于胃的远侧1/2,多为单个,偶尔亦可多个(多中心性)。癌肿呈息肉样明显突出黏膜表面,表面可有糜烂或溃疡,组织较脆,触之易出血,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清楚。BorrmannII型:又称溃疡型癌。癌肿呈溃疡型,溃疡较大,直径多大于2cm,基底污秽、出血,溃疡边缘不整,溃疡周围有明显高起的周堤,与四周正常黏膜分界清楚,周围黏膜无肉眼可见的癌浸润表现。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胃癌BorrmannIII型:又称溃疡浸润型癌。癌肿呈溃疡型,在癌性溃疡的四周或某一处有肉眼可见的癌浸润,有结节、出血和颜色改变,黏膜皱襞突然中断或突然变细或呈杵状或相互融合,向外延伸,并与正常黏膜分界不清。BorrmannIV型:又称弥漫浸润型癌。癌肿在胃壁内广泛浸润,黏膜表面高低不平或大小不等的结节,可有浅溃疡,浸润区与正常黏膜间界限不清。病变处胃壁增厚、僵硬,局部蠕动消失,充气不张,以致胃腔狭小。
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十二指肠溃疡A1期:溃疡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底部中心覆盖厚苔,呈白色、灰黄色或灰白色。有时中心可见裸露的血管、新鲜血凝块或暗红色出血点,可伴有渗血、血痂或血管喷血,溃疡周围粘膜充血、水肿、糜烂。A2期:溃疡底部仍覆盖厚苔,呈黄色苔或白色苔,但厚苔较为清洁、边缘较为清楚。周围充血水肿减轻,无出血征象,可见轻度的粘膜皱襞集中现象。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十二指肠溃疡H1期:溃疡处于愈合中,溃疡缩小,苔变薄、消退,其周围充血、水肿消失,皱襞集中可达溃疡边缘。H2期:溃疡逐渐变小、变浅,已经近愈合,但未完全消失,苔微薄或消失,周围粘膜皱襞向溃疡集中。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十二指肠溃疡S1期:溃疡愈合,白苔完全消失,缺损粘膜为修复的再生上皮覆盖呈现红色新生瘢痕样粘膜。称为红色瘢痕期。S2期:溃疡修复的再生上皮进一步增加、增厚,愈合溃疡的新生粘膜从红色转为白色,有时不易与周围粘膜区别,称为白色瘢痕期。
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二).消化内镜临床应用: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内镜技术最初只用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春激荡社团助力活力溢计划
- 2025经营许可证转让合同范本
- 冥婚协议合同样本
- 京东物资采购合同样本
- 优化流程的工作计划设计
- app运营合作合同样本
- 不过户 购房 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合作伙伴代理合同示范文本
- 云南买房代购合同样本
- 农村房契转让合同样本
- 高中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填空
- 入团申请书纸
- 2025年广东广州市高三高考地理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收费站防雷电安全知识
- 西辽河流域考古学文化的英语译介和传播
- 2006年上海市中考满分作文《我们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 2024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
- 专题07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解析版)
- 2025年中国药学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脚手架拆除施工专项方案(最终)
- 机器学习(完整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