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区一等奖)_第1页
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区一等奖)_第2页
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区一等奖)_第3页
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区一等奖)_第4页
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区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一页,共三十九页。

第1课秦始皇

——千秋功过?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吴江高级中学杨春华【课程目标】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贡献和史实;探究秦始皇在不同时代的形象变迁,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第二页,共三十九页。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肖像探究1:

秦王的生平与争议第三页,共三十九页。

“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史记·秦始皇本纪》探究2:在尉缭眼里,秦王是怎样的一个人?

秦始皇肖像第四页,共三十九页。“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探究3:材料反映了秦王怎样的思想倾向?

秦始皇肖像第五页,共三十九页。“假使我们撇开嬴政的个性与作为,单说中国在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基督尚未诞生前约两百年,即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且此后以统一为常情,分裂为变态(纵使长期分裂,人心仍趋向统一,即使是流亡的朝庭,仍以统一为职志),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探究4:为什么秦统一是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观点透视第六页,共三十九页。一、统一六国:“横扫六合归一统”“秦国之能统一天下,过去学人的解释,总不外秦国政治改革成功,外交运用成功,加以地势优良,进可攻退可守。四五十年前又从时代思想方面作解,以为当时大一统观念已形成,一般人民已无宗国之见,为秦国统一排除了心理上的障碍。例如钱宾四师的《国史大纲》可为代表。”

——严耕望《治史三书》探究5:秦统一的背景和条件有哪些?

第七页,共三十九页。一、统一六国:“横扫六合归一统”“但另外还有好多原因。例如若从当时各国地方经济社会民风的角度去看,秦国民杂西戎,民风强悍,关东三晋民风较秦为弱,对于秦人极为畏惧,最东齐国民风又较三晋为怯弱。””——严耕望《治史三书》探究5:秦统一的背景和条件有哪些?

第八页,共三十九页。一、统一六国:“横扫六合归一统”

“况且秦国领有中国最佳的战马产区,所以骑兵特强。以悍卒乘壮马,如虎添翼,绝不是东方的怯弱步兵所能抵拒!只有赵国北境也产马,训练骑兵,所以战国后期能与秦国一抗的只有赵国,当秦赵长平一战,赵国失败,丧师四十多万之后,东方各国就已精神崩溃了。这也是秦国能统一天下的一个极重要的原因。

”——严耕望《治史三书》探究5:秦统一的背景和条件有哪些?

第九页,共三十九页。一、统一六国:“横扫六合归一统”“从新发现的资料来看,我们也敢确定中国初期早熟的政治统一,造成‘书同文,车同轨’的局面,是一种有历史地理性的组织和一种带群众性质的运动,……这些因素,促使中国在秦的领导之下。”——《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探究5:秦统一的背景和条件有哪些?

第十页,共三十九页。一、统一六国:“横扫六合归一统”“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探究5:秦统一的背景和条件有哪些?

防洪治水,恤邻赈灾,边防攘夷

第十一页,共三十九页。一、统一六国:“横扫六合归一统”1.条件:①政治改革成功:商鞅变法②外交策略得当:远交近攻③大一统观形成:渴望统一④地理位置优越:进攻退守⑤社会民风强悍:民杂西戎⑥最佳战马产区:骑兵特强⑦嬴政雄才大略:广任贤才⑧天候地理因素:生态驱动第十二页,共三十九页。咸阳秦2.过程韩赵魏楚燕齐第十三页,共三十九页。一、统一六国:“横扫六合归一统”3.意义:

结束诸侯割据局面,

开创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时代

“秦灭六国为吾国政治史上空前之巨变。政制则由分割之封建而归于统一之郡县,政体则由贵族之分权而改为君主之专制。”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第十四页,共三十九页。二、巩固统一:“百代多行秦政制”

“在这幅员和组织都是空前的大帝国里,怎样永久维持皇室的统治权力,这是始皇灭六国后面对着的空前大问题,且看他如何解答?”——张荫麟《中国史纲》

探究6:秦统一以后,如何巩固统一?

第十五页,共三十九页。皇帝三公九卿中央机构郡郡守、郡丞、郡尉县乡里县令、县丞、县尉“百代多行秦政制”特征: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绝对服从皇帝。1.政治:开创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十六页,共三十九页。2.军事:南征百越,北击匈奴

第十七页,共三十九页。3.文化:“书同文”,统一文字

第十八页,共三十九页。4.经济: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量:容积单位度:长度单位衡:重量单位第十九页,共三十九页。4.经济: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圆形方孔钱第二十页,共三十九页。5.交通: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

秦直道遗址秦驰道遗址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九页。二、巩固统一:“百代多行秦政制”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九页。“百代多行秦政制”三、统一之挫:“竹帛烟销帝业虚”“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贞观政要》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九页。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陈涉之王也,而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何也?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

——《史记·儒林列传》探究7:“焚书坑儒”的实质和影响是什么?三、统一之挫:“竹帛烟销帝业虚”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九页。■“焚书坑儒”:文化专制的失败

以诗证史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章碣:

《焚书坑》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九页。

1.焚书坑儒,文化专制

2.赋役沉重,大兴土木三、统一之挫:“竹帛烟销帝业虚”“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贞观政要》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九页。郦山陵墓阿房宫复原图秦兵马俑秦长城三、统一之挫:“竹帛烟销帝业虚”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九页。

“秦代政治的失败,最主要的在其役使民力之逾量。”

——钱穆《国史大纲》

探究8:钱穆认为秦代政治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三、统一之挫:“竹帛烟销帝业虚”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九页。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柳宗元《封建论》

探究9:柳宗元认为秦代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三、统一之挫:“竹帛烟销帝业虚”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九页。三、统一之挫:“竹帛烟销帝业虚”“咎在人怨,酷刑苦役”“失在于政,不在于制”探究9:柳宗元认为秦代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第三十页,共三十九页。“大体言之,秦代政治的后面,实有一个高远的理想,秦政不失为顺着时代的要求与趋势而为一种进步的政治。”——钱穆《国史大纲》

观点透视秦始皇“政治转辙的枢纽”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九页。探究10: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秦始皇?

四、千古一帝:“千秋功过后人说”1.顺应历史潮流,统一中国,开创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2.开创皇帝制度,中央集权,奠定中华民族政治制度的新格局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九页。

秦始皇石刻像

“秦始皇,姓嬴名政,生于邯郸。十三岁即位,经历种种磨炼,成为强势明君,最终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成为历史聚光灯下的千古一帝。”

——李开元

顺天逆民,事在人为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九页。

秦始皇画像

秦始皇是一代历史伟人,殆无可疑。发人省思者,何为历史人物,与时代有着怎样的离合关系?伟人不能创造时势,却是能够敏锐地看清并把握历史时势,从而顺应历史潮流而影响历史行程的人!因此,秦始皇当之而无愧!

在回眸中感受历史,我们能否在读史阅世的过程中多一点知人论世的智慧,借“历史之眼”让自己变得明智一些呢?李开元:“顺天逆民秦统一”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九页。

你心目中的“秦始皇肖像”是怎样的,你能给他画张“像”吗?

给秦始皇“画像”(要求:通过课堂学习,请同学们课后自主开展基于史料的探究性学习,拟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源清晰,叙事清楚,字数不限)

研究性学习第三十五页,共三十九页。1.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3.钱穆:《国史大纲》4.黄仁宇:《中国大历史》5.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6.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

7.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8.李开元:《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

文献参考第三十六页,共三十九页。

第1课秦始皇

——“千古一帝”?!

第一单元古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