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13地市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8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0/04/wKhkGWXWoKeAQA3vAAGu5FJBE_0121.jpg)
![江苏省13地市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8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0/04/wKhkGWXWoKeAQA3vAAGu5FJBE_01212.jpg)
![江苏省13地市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8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0/04/wKhkGWXWoKeAQA3vAAGu5FJBE_01213.jpg)
![江苏省13地市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8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0/04/wKhkGWXWoKeAQA3vAAGu5FJBE_01214.jpg)
![江苏省13地市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8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0/04/wKhkGWXWoKeAQA3vAAGu5FJBE_012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8质量守恒定律15.(2019·无锡)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两、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302015反应后质量/g0xy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4:1B.x+y=75C.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x的取值范围:0≤x≤30【答案】D【解析】反应前后,甲、丁分别减少了20、5,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4:1,二者都为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不管乙、丙是否参加反应,x+y=30+20+20=75;如果y=20,说明丙没有参加反应,x一定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如果y<20,说明丙是反应物,该反应仍然是化合反应;x可能是反应物,可能是生成物,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当丙没有参加反应,而乙是生成物时,x=55。6.(2019·宿迁)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B.化学反应前后,氢原子数目减少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15:14D.一个Y分子和一个W分子中均含有10个电子【答案】D15.(2019·盐城)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以制取生石灰(CaCO3eq\o(=,\s\up7(高温))CaO+CO2↑)现有100克碳酸钙样品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物体的质量为67克,下列推断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生成CO2的质量是33gB.生成物中CaO的质量是42克C.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40%D.剩余固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大于1:4【答案】D11.(2019·扬州)2KI+H2SO4+O3═O2+M+K2SO4+H2O中M的化学式是()A.
H2B
KOHC.
HID.I2【答案】D14.(2019·徐州)硅(Si)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工业制硅的反应之一是SiCl4+2H2高温Si+4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X的化学式为H4Cl4C.SiCl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4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答案】D15.(2019·徐州)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丙两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与丁元素种类不同B.乙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一定是7:1D.甲、丁一定都是单质【答案】C4.(2018·淮安)氢氟酸(HF)可用于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iO2+4HF=X↑+2H2O,则物质X为()A.SiOB.O2C.SiF4D.SiF【答案】C(2018•南京)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a=56% B.b=6% C.c=17% D.d=8%【解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乙的质量分数为14%,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6%,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8%: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甲的质量分数应减少14%,则a=70%﹣14%=56%;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b=8%;生成的丙和参加反应乙质量比为34%: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丙的质量分数应增加17%,则c=6%+17%=23%;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d=10%。【答案】A12.(2018·扬州)3Cl2+6NaOH5NaCl+X+3H2O的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A.O2B.NaClOC.HClD.NaClO3【答案】D8.(2018•无锡)二氧化氮气体通入水中发生如下反应:3NO2+H2O=2HNO3+X,X的化学式为()A.N2O B.NO C.N2O3 D.N2O5【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得,反应前有3个N原子、7个O原子、2个H原子,反应后有2个N原子、6个O原子、2个H原子,故X中含有1个N原子、1个O原子,化学式为NO。【答案】B4.(2018•徐州)硅晶体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的各个领域,工业上常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固体初步制得,主要反应为SiO2+2C高温Si+2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C.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D.地壳中硅元素含量小于铁元素【解析】地壳中硅元素含量大于铁元素;【答案】D10.(2018•徐州)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其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01600反应中质量(g)m21.6反应后质量(g)m1015.26.4A.m1的值是4.4 B.m2的值是4C.甲和乙是反应物 D.甲、丁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8【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减少了16g﹣0g=16g,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15.2g﹣0g=15.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6.4g﹣0g=6.4g。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16g:6.4g,当生成1.6g丁时,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应为4g,m2的值是16g﹣4g=12g。【答案】B21、(2018·苏州)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发生如下应:
2KMnO4+16HCl=2KCl=2MnCl2+
5X↑+8H2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应是A.HClOB.ClO2C.O2
D.Cl2
【答案】D25、(2018·苏州)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C2H4B.CH4OC.CH4D.C2H4O【答案】B15.(2018•常州)在不同温度下,Hg与HgO可以相互转化。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生成的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常温下,Hg很难与O2反应B.汞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C.汞能将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D.HgO受热分解时,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少【解析】HgO受热分解时,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D选项说法错误。【答案】D20.(2018•常州)可燃物R是C、H2、CH4、CO或CH4O中的一种。将一定量的R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R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质量/gm1m2000反应后质量/g00m3m4m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m1=1/9m4时,R是H2②m1+m2=m3时,R是C或CO③m3:m4=11:9时,R是CH4或CH4O④8m3/11+8m4/9+4m5/7≥m2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R、氧气反应后质量变为0,是反应物;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的质量是0,是生成物,要确定R是哪种物质,生成物是什么,就要通过反应前后质量的关系来进行确定。①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燃2H2O,其中氢气与水的质量比为1:9,正确;②碳或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此时m1+m2=m3,正确;③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其中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为11:9;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化学方程式为2CH4O+3O2点燃2CO2+4H2O,其中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为11:9;通过分析可知,当m3:m4=11:9时,R是CH4或CH4O,正确;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如果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这三种物质,则R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生成物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大于或等于氧气的质量。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3××100%=8m3/11,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4××100%=8m4/9,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5××100%=4m5/7,通过分析可知,8m3/11+8m4/9+4m5/7≥m2,正确。【答案】D(2018·南通)在光照条件下,AgNO3可分解为Ag、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X。取一定质量的AgNO3固体充分光照,测得反应后生成Ag,O2、X的质量分别为21.6g、g、9.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gNO3固体应密封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
B.
C.X的化学式为NO
D.该反应方程式中Ag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答案】B15.(2018·镇江)有Cu2(OH)2CO3[Mr=222]与Cu的混合物25.4g,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得剩余固体23.1g,向该固体中加入300.0g9.8%的稀硫酸,固体完全溶解,测得反应过程中实际消耗9.8%的稀硫酸250.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剩余固体为纯净物B.上述加热过程中共生成H2O和CO2的质量为2.3gC.原混合物中Cu2(OH)2CO3与Cu的质量比为111:16D.最终所得溶液质量为318.7g【答案】C24.(2018•常州)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粒白磷,塞好瓶塞后玻璃管下端刚好能与白磷接触,将整套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调节至平衡,取下橡皮塞,将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塞紧瓶塞,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观察天平是否平衡。(1)实验时,气球的变化是。(2)根据白磷引燃前后的变化,可知燃烧的条件是;玻璃管受热不燃烧,白磷受热能燃烧,可知燃烧的条件是。(3)实验前后天平保持平衡,实验后,松开橡皮塞,则天平指针(填“向左偏”“向右偏”或“指向中间”)(4)白磷(P4)燃烧生成P2O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析】(1)实验时,白磷燃烧放热,导致瓶内气压增大,气球膨胀,冷却至室温后,瓶内氧气消耗,气压减小,气球收缩,因此气球的变化是先膨胀后缩小。(2)根据白磷引燃前后的变化,可知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玻璃管受热不燃烧,白磷受热能燃烧,可知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3)实验前后天平保持平衡,实验后,松开橡皮塞,空气进入瓶中,则天平指针向左偏。(4)白磷燃烧生成P2O5,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4+5O2点燃2P2O5。【答案】(1)变小(2)达到着火点;物质是可燃物(3)向左偏(4)P4+5O2点燃2P2O59.(2017·连云港)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X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答案】D【解析】该反应前后Ag、S、O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但H元素的化合价未改变。19.(2017·扬州)某实验过程如下:取ag锡粉置于密闭容器中,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bg,煅烧使锡粉与氧气充分反应;冷却后打开容器时发现有空气冲入,待容器内气体组成恢复到反应前,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cg;取出所有固体,称得固体为dg。则c等于A.d+b+aB.d-b-aC.d-b+aD.d+b-a【答案】D【解析】设容器质量为m,根据题意可得如下算式:①ag+m=bg;②dg+m=cg。②-①可得,c=d+b-a。8.(2017·常州)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X一定条件CO(NH2)2+H2O,X的化学式为()A.NH3 B.N2H4 C.HNO3 D.NH3•H2O【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X一定条件CO(NH2)2+H2O,反应前碳、氢、氧、氮原子个数分别为1、0、2、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分别为1、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6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H3。【答案】A20.(2017·常州)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其中未知数据正确的是()阶段/物质甲的质量/g乙的质量/g丙的质量/g丁的质量/g反应前404000反应中M1M2M310.8反应后23M43027A.m1=30.8 B.m2=24 C.m3=13.6 D.m4=34【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m4=40+40﹣23﹣30﹣27=0,由反应前与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关系,则(40﹣23)g:27g=(40﹣m1)g:10.8g,解得m1=33.2.由反应前与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关系,则40g:27g=(40﹣m2)g:10.8g,解得m2=24.由反应前与反应中丙丁的质量关系,则30g:27g=m3:10.8g,解得m3=12.由质量守恒定律,m4=40+40﹣23﹣30﹣27=0.【答案】B18.(2017·徐州)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4312110反应后的质量/gm40616A.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并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D.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5:2【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31+21+10=m+40+6+16,m=4,丙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乙、丁质量增加,为生成物,甲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甲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由以上知,丙→乙+丁,为分解反应;由以上知,丙→乙+丁,丙一定是化合物;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40-31):(16-10)=3:2;【答案】C15.(2017·镇江)已知:Cu2O+H2SO4═Cu+CuSO4+H2O。16.0gCuO与CO反应得到Cu、Cu2O混合物13.6g,将此混合物溶于足量的100.0g稀H2SO4得9.6g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2.4gCO2B.混合物中含9.6g铜元素C.混合物中Cu与Cu2O的质量之比为8:9D.反应后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约为7.0%【解析】设13.6g的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铜的质量为yCu2O+H2SO4═Cu+CuSO4+H2O固体质量差64=80xy13.6g﹣9.6g=4g==x=7.2gy=8g反应后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为×100%≈7.7%;混合物中Cu与Cu2O的质量之比为(13.6g﹣7.2g):7.2g=8:9;根据铜元素过程中质量不变,所以铜元素的质量为9.6g+8g××100%=12.8g;16.0gCuO与CO反应得到Cu、Cu2O混合物13.6g,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固体质量减少量为失去的氧元素的质量,故失去的氧元素的质量为16.0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后勤服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职场孕妈晋升误区及职业规划建议
- 科技馆展览的互动性对科学教育的影响研究
- 营养与科技结合智能营养补充系统
- 寒地商业区的活力重塑与可持续发展
-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培训模式变革与探索
- 科技类课外读物的选择与推广
- 2025年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科技教育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 艺术启蒙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简便计算》练习题(310题-附答案)
- 地理标志培训课件
- 培训如何上好一堂课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全册
- 2024医疗销售年度计划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6篇(含答案)
- 面向机器人柔顺操作的力位精准控制方法
- 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默写表直接打印
- 瓦斯防治八招培训课件
- 《他汀长期治疗》课件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汇报演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