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大第一附属中学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大第一附属中学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大第一附属中学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大第一附属中学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郑州大第一附属中学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郑州大第一附属中学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闭塞(sāi)濠梁(háo)缄默(jiān)不修边幅(fú)B.兽脊(jǐ)过瘾(yǐn)蛮横(héng)戛然而止(jiá)C.迁徙(xí)好歹(dǎi)行辈(háng)怒不可遏(è)D.窈窕(yǎo)幽邃(suì)推搡(sǎng)强词夺理(qiǎng)2.(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歧途(qí)彷徨相辅相成(pǔ)怒不可谒B.卑鄙(bì)抉择销声匿迹(nì)不知所错C.龟裂(jūn)诬篾拾级而上(shí)目眩神迷D.虔诚(qián)喧腾戛然而止(jiá)人情世故3.(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闭塞(sè)炮制(páo)犬牙差互(chā)袖手旁观(xiù)B.污蔑(miè)劫难(jié)销声匿迹(nì)天衣无缝(fèng)C.怅惘(wǎng)枷锁(jiā)挑拨离间(bá)强词夺理(qiǎng)D.骤然(zhòu)穹顶(qióng)怒不可遏(hè)接踵而至(zhǒng)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历史深刻表明,只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勇于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牺牲,我们的国家就一定能够走向富强。B.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要善于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逃避。C.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用一封封的书信传递着自己的惦念。D.为了迎接市领导的检査,许多附近的居民都在他的带领下,清除死角垃圾,认真搞好环境卫生。5.(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震悚屏障

眼花瞭乱B.阻遏惨淡触目伤怀C.血腥纳粹大廷广众D.俘虏

绶带顾明思义6.(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缄默/蓦然枯燥/浮躁褶皱/暴风骤雨漫不经心/轻歌曼舞B.苍劲/腈纶羁绊/脑畔楫桨/销声匿迹接踵而至/招摇撞骗C.瞭望/缭绕探察/擦拭迂回/震耳欲聋瞬息万变/川流不息D.晦暗/欺侮蜿蜒/演绎萦绕/草长莺飞不修边幅/名副其实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朱文公①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灸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②,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③翁。”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选自罗大经《鹤林玉露》)(注释)①朱文公:朱熹。②筇(qióng):一种竹子,可做拐杖。③勃窣(sū):跛行。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曾有道人为施针灸之术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3.结尾“公叹息”的原因是__________。8、(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请赏析诗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2.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满面”“两鬓”“十指”的颜色突出了卖炭翁劳动的艰辛。B.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身上衣裳”和“口中食”。C.卖炭翁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D.“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是“吝惜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9、(7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①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②______________,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③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常建《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⑥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⑦选资与能,______________。(《礼记·大道之行也》)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胶囊高铁魏昕①在拉斯维加斯的北部地区,一条全长3.2公里的轨道正在建设中,整个轨道测试系统将在2016年底完工,将被用于“胶囊高铁”的测试。一旦测试成功,“胶囊高铁”将会在2021年彻底投入使用。届时,“胶囊高铁”将改写世界交通运输的格局。②“胶囊高铁”由美国工程师艾伦·马斯克研发,是一款座舱形状近似胶囊的交通工具。“胶囊高铁”重183公斤,比一辆汽车还轻,长约4.87米,能容纳4--6名乘客,或360公斤货物。“胶囊高铁”是一种以“真空管道运输”为理论核心设计的交通工具,具有超高速、低能耗、噪声小、污染小等特点。这种“胶囊”列车有可能成为继汽车、轮船、火车和飞机之后的新一代交通运输工具。因其胶囊形外表,故称为“胶囊高铁”。“胶囊”列车“漂浮”在处于真空的管道正中,由弹射装置像发射炮弹一样启动座舱,无间断地驶往目的地。③这种超声速到底有多快呢?④由于运行空间真空,没有摩擦力,“胶囊高铁”的理论时速高达6500公里。这样算下来,从美国纽约到洛杉矶只需5分钟,纽约到北京只需2小时,环球旅行只需3小时。尽管如此,6500公里也只能是理论数据,在前期的测试中,该列车的时速仅有322公里/小时。科学家表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胶囊高铁”有望突破1200公里/小时。⑤除了上述这些优点,大众更为关心“胶囊高铁”能给我们带来的实惠。首先是速度,“胶囊高铁”的速度是飞机的2倍;其次是价格,“胶囊高铁”的费用更低,因为真空管道的造价很便宜,只有高速公路的1/4、高铁的1/2.如果这一技术真正得以实现,那就真正实现人类同在一个地球村的愿望了。(选自《知识窗》)1.胶囊高铁与其他运输工具相比,它有什么特点?2.请给“胶囊高铁”下个定义。3.第②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说说你的理由。这种“胶囊”列车有可能成为继汽车、轮船、火车和飞机之后的新一代交通运输工具。11、(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让脸谱告诉你①“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曾流行一时的《说唱脸谱》将京剧脸谱唱得家喻户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而脸谱是京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极富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②京剧脸谱有三大常用色:黑、红、白,后渐衍生出绿、蓝、黄、金银等。正如歌中所唱,京剧脸谱一般以某一种颜色为“主色”,来象征人物的品格性情:黑色象征鲁莽憨直,如包公;红色象征忠烈正义,如关羽;白色象征奸诈狠毒,如曹操等。(甲)。③与脸谱颜色占据同样地位的是线条勾画。脸谱线条常以蝙蝠、燕翼、蝶翅等为图案勾眉眼面颊,结合夸张的鼻窝、嘴窝来刻画面部表情。脸谱的线条与角色的性格、心理、生理具有同形同构的特点,上扬高挑的线条模仿乐观昂扬的心态,下垂褶皱的线条模仿悲观低沉的心态,使观众能目视外表而窥其心胸。(乙)。1.京剧脸谱是怎样体现角色“心灵的画面”这一称号的?2.将下面两句话填入原文画线处,(甲)处应为____,(乙)处应为____。A.如包拯勾皱眉,眉心耸起,突出他忧国忧民、断案思索的神情;项羽是个悲壮的人物,故眼窝、鼻窝的线条整体下敛,攒作一团的寿字眉显出英雄末路的神态。B.有时也会在脸谱的局部用另一种颜色象征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格。3.本文以“让脸谱告诉你”为题有什么好处?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5分)综合性学习。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材料一:WWF(世界自然基金会)“20行动”和搜狐网科学频道、绿色频道一起,共同向热爱环境保护的网友发出倡议,从11月28日开始在一周时间里每人减少一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声援哥本哈根会议,为地球的命运投下自己实质的一票!材料二:12月24日,东营职业学院“绿色家园”志愿者社团的成员们装扮成圣诞老人走上东营街头,向市民宣传“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将环保小知识作为圣诞礼物送给行人。材料三:歌坛天后麦当娜最近“挨批”了。环保专家预计她的全球巡回演唱会将造成1635吨的废气污染。看看环保专家给她算的账:搭乘私人飞机,95吨废气;250名工作人员搭乘客机,1080吨碳污染;货运交通,碳排放达460吨。材料四: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最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低碳内涵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又是其核心内容。(1)你从前三则材料中发现了什么?(2)阅读材料四,简要概括什么是低碳生活?(3)材料一中的“20行动”还开展了“我为哥本哈根减斤碳”口号征集活动,请你积极响应,拟一则口号,要求语言生动,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方法。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作文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校服、手机、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以《__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要有合理的联想与想象,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生动、感人;(3)不得出现你自己或学校的真名。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D【解题分析】

A.闭塞(sè)。B.蛮横(hèng)。C.迁徙(xǐ)。故选D。2、D【解题分析】

A.辅pǔ-fǔ,谒—遏;B.鄙bì-bǐ,错—措。C.篾—蔑,拾shí—shè。3、B【解题分析】

A.“差”读“cī”;C.“拨”读“bō”;D.“遏”读“è”。故选B。4、A【解题分析】

A.正确。B.语序错乱。应该改为“我们都要善于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C.搭配不当。倾听的是声音,困难是被发现的,应该改成“发现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D.语序错乱。应该改为“附近的许多居民”。5、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本题A.“眼花瞭乱”应改为“眼花缭乱”;C.“大廷广众”应改为“大庭广众”;D.“顾明思义”应改为“顾名思义”。6、A【解题分析】

A.mò;zào;zhòu;màn。D.jìng/jīng;bàn/pàn;jí/jì;zhǒng/zhuàng。C.liào/liáo;chá/cā;yū/yù;xī/xī。D.huì/wǔ;yán/yǎn;yíng/yīng;fú/fù。故选A。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曾有道人/为施针灸之术2.朱熹急忙让人寻找道士,(但这时)已经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了。3.对道人拿着他的赠诗再去贻误其他病人的忧虑(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解题分析】译文:朱熹患有脚病,曾经有个道士给他用针灸热敷的方法,一会儿便觉得轻松安适。朱熹非常高兴,重重地感谢了他,并且送他一首诗说:“几年来我凭借着细竹棒扶着我行走,一针下去还觉得有奇特的功效。出门时放下拐杖笑得像个儿童,现在我已不再是以前那个蹒跚而行的老头了。”道士拿到诗后就直接离开了。没有几天,脚病发作得非常厉害,比没有针灸时更严重。朱熹急忙让人寻找道士,(但这时)已经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了。朱熹叹气说:“我不想惩处他,只想追回那首诗,担心他拿着这首诗去害其他人罢了。”)1.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可以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为:曾经有个道士给他用针灸热敷的方法。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亟:立刻,立即。莫:没有人。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题目要求,找到公叹息的句子是“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即“对道人拿着他的赠诗再去贻误其他病人的忧虑(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8、1.两句诗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2.C【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作答时,需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这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表现了诗人对卖炭翁的同情。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C.有误,“日已高”说明不是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故选C。9、①徒有羡鱼情②挥手自兹去③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④安得广厦千万间⑤心忧炭贱愿天寒⑥缥缈孤鸿影苏轼⑦讲信修睦⑧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解题分析】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羡、兹、禅、厦、愿、缥、缈、俨”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超高速、低能耗、噪声小、污染小等特点。2.“胶囊高铁”是一种具有超高速、低能耗、噪声小、污染小等特点,外表形似胶囊的,在“真空管道运输”一种交通工具。3.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胶囊高铁”质量轻、容量大的特点。4.不能删去,“有可能”表示的是一种推断,若去掉则成为事实,这与客观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了解文章说明的内容,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从文章中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词句作答。若内容过多,也可以采取对内容进行简单概括的方法作答。本题可依据文章第2段内容筛选概括作答。2.试题分析:考查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本题作答可筛选文章第2段中的“‘胶囊高铁’是一种以‘真空管道运输’”为理论核心设计的交通工具,具有超高速、低能耗、噪声小、污染小等特点。这种‘胶囊’列车有可能成为继汽车、轮船、火车和飞机之后的新一代交通运输工具。因其胶囊形外表,故称为‘胶囊高铁’”这句话中的关键信息,运用规范答题格式整合作答即可。3.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画线句子中的“183公斤”“4--6名”“360公斤”这些表明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比一辆汽车还轻”又运用了录入说明方法,具体而突出地说明了“胶囊高铁”自身质量轻而载重量大的特点。4.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答方法:①表态(一般不能删)。②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③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④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本题“有可能”一词说明只是一种推测,不是事实;若去掉,则变成了客观事实,这与客观实际不符。“有可能”一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据此作答。11、1.①脸谱颜色象征着人物的品格性情。②脸谱线条勾画彰显着人物的性格、心理和生理特征。2.BA3.①点明说明对象是脸谱,说明脸谱彰显人物性格、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揭示说明内容。②拟人手法,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吸引读者。【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根据文中“京剧脸谱一般以某一种颜色为“主色”,来象征人物的品格性情”、“脸谱的线条与角色的性格、心理、生理具有同形同构的特点”等句子进行归纳。2.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理解。文中第二段重点讲述的是脸谱颜色象征着人物的品格性情,据此【甲】处应选B;文中第三段重点讲述的是脸谱线条勾画彰显着人物的性格、心理和生理特征,据此【乙】处应选A。3.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作答。从内容上看,“让脸谱告诉你”这一题目新颖,点明了写作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会让读者思考脸谱会告诉我们什么;从结构上看,引出文章对脸谱颜色象征着人物的品格性情及脸谱线条勾画彰显着人物的性格、心理和生理特征这两点的说明。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①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②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③建立和谐融洽、没有隔膜的朋友般的关系【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本题考查的是《傅雷家书》,对其中的作者、人物、情节要有准确的把握。作品中,作者希望两代人能够建立和谐融洽、没有隔膜的朋友般的关系,所以他觉得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长辈的意见,长辈应该跟随时代步伐,有耐心,讲究说话技巧,这样两代人之间才能彼此沟通、相互理解。13、答案示例:(1)全世界都在关注碳排放;提倡低碳生活。(2)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3)①愿我们地球的“碳”越来越少!②青山绿水常驻,鸟语花香永在。③排碳低一点,未来美一点。④绿色地球,低碳城市。【解题分析】

(1)这是一道综合性试题。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人材料一“倡议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材料二“宣传低碳生活”,材料三“环保专家预计歌手麦当娜的全球巡回演唱会将造成1635吨的废气污染”。材料四“二氧化碳排放最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从四则材料的主要信息可以看出“全世界都在关注碳排放,提倡低碳生活”。(2)要求简要概括什么是低碳生活。要做到读懂材料四,答题时内容无损原意,不能丢掉语段中重要的信息;抓住关键词语;语言简洁明快;言简意赅。如可分析“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内涵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又是其核心内容”等句,即可概括出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的答案。(3)题干要求拟一则口号。感情要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是主题要鲜明,一定不能脱离“我为哥本哈根减斤碳”的主题。平时要注意观察、阅读好的宣传语、提示语、标语等,多体会其中的优点,汲人所长,为我所用。如“减碳,为地球撑起一把绿色之伞!”“从低碳做起,向绿色迈进!”等。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照片里的故事每当我翻开厚厚的相册,都会有许多美好的回忆浮现在脑海里,使我的心泛起一阵阵涟漪,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尤其是当我翻到一张发黄的照片的时候,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那是在北京的景山公园时发生的一件事。那一年署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