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华医药有限公司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环评专项地下水预测评价专题报告_第1页
江西南华医药有限公司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环评专项地下水预测评价专题报告_第2页
江西南华医药有限公司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环评专项地下水预测评价专题报告_第3页
江西南华医药有限公司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环评专项地下水预测评价专题报告_第4页
江西南华医药有限公司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环评专项地下水预测评价专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1.1任务由来受江西南华医药有限公司委托,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对江西南华医药有限公司物流中心建设项目进行环评专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并提供相应的专题报告。1.2目的任务本次预测评价的目的是为建设项目工程设计、地下水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据此目的,并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要求,确定本次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任务为:预测评价建设项目在建设期、运行期及服务期满各阶段,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危害。1.3依据的技术标准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4)《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535-1988);8)《水文地质手册》(第二版)9)其它有关法规、标准。1.4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1.4.1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拟建项目属地下水环境评价III类项目。评价区范围内没有地下水集中或分散式供水水源地,不存在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6.2.2之规定,最终确定拟建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表1-1)。表1-1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环境敏感程度项目类别Ⅰ类项目Ⅱ类项目Ⅲ类项目敏感一一二较敏感一二三不敏感二三三评价等级三级评价1.4.2评价范围根据《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水文地质勘查报告》(以下简称“经开区水文地质勘查报告”),拟建项目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孔隙水,含水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望城组砂砾石层,水量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本次评价以公式计算法确定下游迁移距离。图1-1评价范围示意图计算公式:L=α×K×I×T/ne式中:L—下游迁移距离,m;α—变化系数,α≥1,一般取2;K—渗透系数,m/d,根据《经开区水文地质勘查报告》取6.29m/d;I—水力坡度,无量纲,根据《经开区水文地质勘查报告》取6‰;T—质点迁移天数,取值不小于5000d,本次取值5000d;ne—有效孔隙度,无量纲,根据地区经验含水层平均有效孔隙度取0.25。由上述公式计算得知,评价区下游迁移距离约为1510m,场地两侧距离取L/2(即755m),场地上游边界以场地所在水文地质单元次一级的分水岭控制(上游距离约400m),最终确定本次评价范围为一矩形,面积约3.8km2(详见图1-1)。1.5项目文件及地质资料1)《江西南华医药有限公司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16年7月);2)《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地下水环境影响专题报告》(北京中地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1月);3)《1/20万南昌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1980年12月);4)《1/10万南昌市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1982年9月);5)《江西省南昌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勘察报告》(江西省地质矿产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988年12月);6)《1/5万南昌市幅、新祺周幅地质图》(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1987、1999年);7)《1/5万南昌市幅综合水文地质图说明书》(江西省地质矿产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990年10月)。2建设项目工程概况与分析2.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距南昌市中心约10km,项目中心位置为东经115°47′37.3″、北纬28°43′47.7″。项目地块南接玉屏西大街,西临昌西大道,南昌绕城高速从场地西侧通过,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地理位置见图2-1。拟建项目拟建项目图2-1地理位置图2.2工程概况拟建项目总用地面积为22496.2m2(33.74亩),项目总投资13612万元人民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现代药品物流中心、冷链与中药器械物流仓储和生活辅助(门卫、宿舍楼改造)三大部分,项目总建筑面积50864.5m2。具体建设内容见表2-1。表2-1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项目组成名称建设内容主体工程现代医药物流中心(1号地块)现代物流中心,框架结构,5F,总建筑面积30500m2,单层面积6100m2,主要为入库区、整件拣货区、零货拣货区,设备设施存放区等。其中1楼有部分的楼库夹层,建筑面积2500m2,主要为办公、监控和数据处理中心等,其他为出库暂存区;2楼主要作为二、三类器械复核打包区和暂存区;3楼为医疗器械库区;4楼为整箱存储区;5楼为贵细库、上药专库、毒麻精神品应急专库,不合格库设置于1、3、5楼,每层的面积为300m2;新建。钢结构,1F,总建筑面积3000m2,主要作为雨棚等。冷链与中药器械物流中心(2号地块)楼库,5F,总建筑面积7573.5m2,单层建筑面积1514.7m2。其中1楼为冷库,冷库面积为1000m2;2、3楼为器械库;4、5楼为重要库,屋顶可作为重要晒场。新建。现代医药物流中心(配套存储)(现有已批)钢结构,1F,建筑面积5376m2,主要是密集储存区。由现有江西省医药集团公司医药物流GSP仓库项目厂房进行改造。公用工程供水市政自来水管网,年供水量为12506.2m3。供电市政供电管网,设置配电室,由市政供电引入一路10kv的电源,年耗电量为195万Kwh。电信及通讯系统依托当地通讯设施消防设置完善的消防设施通风设置建筑机械排风系统门卫框架结构,1F,建筑面积115m2,新建宿舍食堂原有框架结构2层,建筑面积1400m2,本次对原有的宿舍楼进行改造,加2层,单层面积700m2,建筑面积1400m2,改造完成后总建筑面积28002,改造后1F为食堂,2-4F为宿舍,加层改造。设备用房框架架构,1F,建筑面积400m2,新建环保工程油烟处理装置食堂油烟处理装置垃圾收集点设置垃圾收集点10m2污水处理化粪池1个,隔油池1个景观工程绿化绿化面积3554.5m2,绿化率达15.8%2.3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时段主要为施工期和运营期,现分别对施工期和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分析。2.3.1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拟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工程活动有为土建工程。土建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如果不集中收集处理而是随意排放,可能会下渗进入含水层,使地下水水质受到污染;其二是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由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两类)在雨水淋浸作用下,淋滤液下渗进入含水层后,可能会对地下水水质产生污染。2.3.2运行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1)供水方案及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不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项目供水用水不会对当地地下水水位及水资源量产生影响。2)排水方案及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企业废水主要为员工的生活污水,项目用水及排水方案如下:(1)生活用水项目共有员工150人,年工作300天。其中住宿人员100人,不住宿人员50人,按照《江西省城市生活用水定额》(DB36/T419-2011)用水定额的相关规定,住宿人员用水量按每人185L/d计,不住宿人员用水量按每人80L/d计,则生活用水(包括食堂和冲厕等其它生活污水)量为6750t/a(22.5t/d),废水排放系数取0.8,则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为5400t/a(18t/d)。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NH3-N、动植物油等。(2)车间保洁用水车间要尽量保持清洁,项目仓库面积为43688.5m2,清洗车间频率为每月一次,用水量为2L/m2·次,用水量为1048.5t/a,所产生的废水主要的污染物为SS,排水量按用水量的90%计算,所产生的废水为943.7t/a。(3)绿化用水本项目绿化面积约为3554.5m2,绿化用水量按2L/m2·d计算,则绿化需要用水量为2132.7t/a。本项目给排水情况见表2-2,水平衡图见图2-2。表2-2本项目给排水情况一览表单位t/a用水类别新鲜水量损耗水量废水排放量生活用水675013505400车间保洁用水1048.5104.8943.7绿化用水2132.72132.70合计9931.23587.56343.7图2-2项目水平衡图(单位:t/a)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食堂餐饮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冲厕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和车间保洁废水一起进入市政污水管网,经红谷滩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入瀛上河,最终经六孔闸入赣江。各污染物排水水量、水质情况见表2-3。表2-3项目废水及污染物产生情况表项目名称CODcrBOD5SSNH3-N动植物油生活污水(5400t/a)产生浓度(mg/L)2501001502525产生量(t/a)1.350.540.810.1350.135车间保洁废水(943.7t/a)产生浓度(mg/L)100/250//产生量(t/a)0.09/0.24//混合废水(6343.7t/a)产生浓度(mg/L)227.0085.12165.5221.2821.28产生量(t/a)1.440.541.050.1350.135隔油池+化粪池去除率2017502060排放浓度(mg/L)181.6070.6582.7617.028.51排放量(t/a)1.150.450.530.110.0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5003004004510(GB18918-2002)一级B标准602020153综上,本项目不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不会因项目供水用水不会对当地地下水水位及水资源量产生影响;对地下水影响主要是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可能存在的影响是非正常情况下化粪池(包括生活污水、车间保洁废水)泄漏可能会对区内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可能出现的事故是化粪池池底破裂导致废水下渗污染地下水。3)固废堆放方案及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废包装材料和过期不合格药品。职工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填埋;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包装材料由厂家回收利用,过期不合格药品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负责回收,不合格暂存库位于现代物流中心1、3、5层,每层设有300m2的位置。固废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固废淋滤液对地下水水的影响,而淋滤液的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因本项目固废均堆放于室内库房,不存在因大气降水产生的固废淋滤液,因此本项目固废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小。

3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3.1气象水文3.2.1气象评价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寒、春暖、夏热、秋凉,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7.45℃,一月为最冷月,极端最低温度为-2.3℃,七月为最热月,极端最高温度为38.0℃。降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520.9mm,最多为2356mm,最少为1046.2mm。夏季为雨季,占全年总雨量的一半,春秋次之,分别占1/3和1/7,冬季最少,仅占1/10。多处平均日照时数为1934.7小时,全处辐射量为11511.0卡/cm2。无霜期较长,平均为276天,最长为330天,最短为229天,积雪日一般为1至8天,平均为5天,最长曾达19天。冬夏季风各半年,交替明显,冬、春季多北风,夏季多西南风,秋季多东北风,四季平均风速变化不大,年平均风速为2.3m/s。3.2.2水文本项目的纳污水系为赣江(位于拟建场地南东约7.5km处)。赣江是江西省境内第一大河流,是由发源于赣闽交界的武夷山黄竹岭的贡江和发源于大余县聂都水,并由池江和上犹江汇合而成的章江在赣州市城北汇合而成。赣江由南向北纵穿全境,流经赣州、万安、泰和、吉安、峡江、新干、樟树、丰城等十个县市到达南昌市,干流全长439km。赣江在八一桥以下进入尾闾地区,它首先被裘家洲、杨子洲分成东西两河。东河在蛟溪又分成南支和中支两汊。南支绕过南昌市区向东北流经45km入鄱阳湖。中支流经30km在朱港入鄱阳湖。西河在芦洲头分为主支和北支两汊。北支经下堡闵家再分成官港河和沙叉河两汊,在朱港农场入鄱阳湖。主支流经樵舍、昌邑在吴城镇与修河汇合后出诸溪口入鄱阳湖,是通长江的主航道。赣江南昌河段,进入尾闾地区,上自丁家渡,下至赣江铁路桥,全长15km,河段外型顺直微弯,河槽宽窄相间。赣江流域面积广阔,水量丰沛。南昌市外洲站以上集水面积达80948km2,占江西全省面积48.49%,约占鄱阳湖流域面积的一半,占长江流域面积4.48%。据外洲站1950年至1989年的四十年实测水文资料分析结果,年最大径流量1109亿m3(1973年),年最小径流量236.7亿m3(1963年),多年平均径流量666亿m3,约占长江水系的6.95%,占全国的2.46%。赣江最大日均流量为20900m3/s(1962年6月20日),最小日均流量为172m3/s(1963年11月30日),四十年平均流量为2110m3/s。3.2地形地貌评价区根据其地貌成因和特征,地貌类型主要有两种:构造剥蚀岗埠地形和侵蚀堆积平原。3.2.1构造剥蚀岗埠分布于评价区北、南西、东侧,由昌北千枚岩地层组成。原始地形标高32.5-57m,相对高差一般10-20m,地形坡度8-15°。由于经开区新区建设,大部分山体已被整平或正被开挖。3.2.2侵蚀堆积平原分布于区内中部、南东侧,地面标高22~30m,地势较平坦,地形坡度3~5°,相对高差一般小于2m,最大地形高差约8m。3.3地层岩性评价区内地层出露有第四系和前震旦系(图2-1),叙述如下:3.3.1第四系(XhZ(Qh))第四系地层分布于评价区中部、南东侧,为第四系全新统象湖组积层(XhZ(Qh)),其岩性为:上部为褐灰、黄褐色亚粘土、亚砂土,局部间夹透镜状或薄层状淤泥质土;下部为灰白色、褐黄色粉细砂、中粗砂、砾砂。厚度20~25m。3.3.2前震旦系(CQ(AnZ))出露于评价区内北、南西、东侧岗埠地区,呈北东向展布,岩性由千枚岩、千枚状板岩等浅变质岩系组成,厚度大于509m。另外,评价区西北侧边界零星有喜山期辉长岩出露,呈岩基、岩墙产出。3.4地质构造评价区内地质构造条件简单,未有深、大断裂构造通过。据《1/5万南昌市幅地质图》(图3-1)反应,评价区北北侧边界处附近(拟建场地北西约400m处)有一组北东向物探推测断裂(乐化-落瓦断裂),该断裂形成于燕山早期,其北至乐化,南至落瓦,结构面不清楚,基本为第四系覆盖,但在地貌上仍是直线状冲沟,最明显的是沿该断裂(主要为北侧)断续有辉长岩、辉长辉绿岩出露。3.5水文地质条件3.5.1地下水类型及水文地质特征评价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二种类型。(一)松散岩类孔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在全新统象湖组(XhZ(Qh))冲积层中,其上部岩性为粉质粘土,厚1.35-5.00m,为相对隔水层,据《经开发区环境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粉质粘土渗透系数7.54×10-5~9.42×10-5cm/s;下部为砂砾石层,厚1.35-6.97m,地下水赋存于该层中,根据《经开发区环境水文地质勘查报告》,富水贫乏,单井涌水量10.64-55.45t/d,渗透系数6.29m/d。地下水水质为HCO3-Ca型水,矿化度0.041-0.286g/L,pH值6.1-7.3,总硬度1.064-5.50德国度。(二)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由前震旦系昌北千枚岩组成,岩石本身完整致密,透水性差,不含水,为隔水层。但由于地层形成时代早,经历了多次的构造运动,构造裂隙发育,地下水赋存于这些裂隙中,形成构造裂隙水。水量贫乏,泉流量均小于0.1L/S,平均径流模数1.424L/S·km2,钻孔涌水量12.96m3/d,渗透系数0.23m/d。地下水水质为HCO3-Ca·Na型,矿化度0.033-0.292g/L,pH值5.6~7.1,总硬度0.589~8.053德国度。3.5.2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位于堆积平原及岗间谷地,地下水除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还可接受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就近排泄于沟谷河流。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岗埠地区,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地下水流向与山体坡向大体吻合,一般是由山丘向山前渗流运移,地下水径流途径短,常以泉的形式排泄于地表。3.6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区内无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分散式居民饮用水及其他与地下水相关的特殊保护区分布,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低。

染印同禾化工4地下水环境现状染印同禾化工4.1地下水水位现状本次引用《国家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地规划整合环境影响报告书地下水环境影响专题报告》中的数据,核工业赣州工程勘察院为了解区域地下水水位,于2015年3月对区域地下水水位进行了统测,本评价引用其中的6个点的监测水位标高。其位置与水位监测结果如下(表4-1)。表4-1地下水水位监测点布设表监测点编号对应点位监测点位名称与本项目相对位置水位标高(m)SW1ND-12新屋袁家北1.2km35.6SW2NQ-19张家山北西北1.3km33.9SW3NQ-18朱桥雷家西南1.3km33.7SW4ND-09麦园村东南500m东690m22.9SW5NQ-16东风农场南450m南3.2km21.2SW6NQ-21后溪陈家南350m东南2.8km13.4根据各水位监测点的地下水的水位标高,估算地下水水力坡度约为0.5%,地下水迳流总体流向为由北西向南东。4.2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与评价4.2.1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本次评价引用《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数据,核工业赣州工程勘察院为了解区域地下水水质现状,于2015年3月21日~4月1日在区域布设了55个地下水监测点,本评价引用其中的3个点(GW1、GW2、GW3)的部分监测因子。另外本次(2016年9月18日)在场地化粪池下游新增布设了一监测井(SZ1),以了解场地内地下水水质现状,其位置与评价结果如下(表4-2、4-3):表4-2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表监测点编号对应点位监测点位名称与本项目相对位置监测因子GW1NQ-17牌头岭西400m南2.3kmK+、Na+、Ca2+、Mg2+、HCO3-、CO3-、Cl-、SO42-、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氰化物、铁、锰、铜、锌、汞、砷、镉、铬、铅、镍、总硬度GW2NQ-19张家山北西北1.3kmGW3NQ-21后溪陈家南350m东南2.8kmSZ1化粪池南4m场地内北东侧表4-3评价区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数据成果统计及评价分析表项目K+Ca2+Na+Mg2+HCO3-CO3-SO42-Cl-pHNH3-N硝酸盐亚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标准值(限值)(mg/L)≤250≤2506.5-8.5≤0.2≤20≤0.02≤1000≤3GW1监测值0.7362.470.9380.7410.942.210.3256.190.060.0930.003L100.698标准指数0.0101.620.30.005—0.010.23GW2监测值4.9418.368.122.6418.0313.078.86.470.05L8.670.0041200.698标准指数0.050.041.06—0.43GW3监测值0.46116.968.264.9981.114.390.0836.310.061.130.003L1000.5L标准指数0.020.00031.380.30.06—0.1—SZ1监测值2.9028.1512.7010.91166.070.002.006.626.720.040.220.004146.980.44标准指数0.0080.0260.560.20.05项目氟化物氰化物FeMnCuZnHgAsCdCrPb总硬度Ni标准值(限值)(mg/L)≤1≤0.05≤0.3≤0.1≤1≤1≤0.001≤0.05≤0.01≤0.05≤0.05≤450≤0.05GW1监测值0.0770.002L0.5480.0640.00160.01260.000140.004L0.0002L0.00050.00899.23标准指数0.08—1.830.640.00160.010.14——0.010.180.02GW2监测值0.0640.002L0.170.01060.00150.03030.00020.004L0.0002L0.00030.005456.72标准指数0.06—0.570.110.00150.030.2——0.010.110.13GW3监测值0.0230.002L0.3410.18260.00120.01890.000190.004L0.0002L0.00030.012462.87标准指数0.02—1.141.830.00120.020.19——0.010.250.14SZ1监测值未检出0.004未检出1.74未检出未检出0.000050.0012未检出未检出0.005115.25未检出标准指数17.40.050.0240.10.256注:标准指数大于1,表明该水质因子超标4.2.2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由表4-3可见,评价区地下水环境中,PH在GW1、GW2、GW3均出现了超标,标准指数1.06~1.38;铁在GW1和GW3中均出现了超标,标准指数分别为1.83、1.14;锰在GW3、SZ1中出现了超标,标准指数分别为1.83、17.4。根据《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PH超标主要是因为当地背景值低,最低为5.8,所以PH属正常范围;铁锰超标主要是由区域地质环境引起的,不是污染所造成。综上所述,评价区现状地下水环境中,除局部铁、锰因子超标外,其余水质因子均符合现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4.2.3地下水化学类型现状分析根据舒卡列夫分类方法对地下水中阴、阳离子分别计算毫克当量百分比,并按照地下水中阴阳离子含量>25meq%的顺序排列确定地下水化学成分类型。各监测点阴、阳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比及化学类型确定结果见下表4-4。表4-4地下水化学类型分析表离子浓度(mg/L)监测点位GW1GW2GW3SZ1阳离子K+0.7364.940.4612.9Na+0.9388.128.2612.7Ca2+2.4718.3616.9628.15Mg2+0.742.644.9910.91阴离子CO32-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HCO3-10.9418.0381.11166.07Cl-0.3258.80.0836.62SO42-2.2113.074.392离子毫克当量(meq/L)监测点位GW1GW2GW3SZ1阳离子K+0.020.130.010.07Na+0.040.350.360.55Ca2+0.120.920.851.41Mg2+0.060.220.420.91∑0.241.621.632.94阴离子CO32-0.000.000.000.00HCO3-0.180.301.332.72Cl-0.010.250.000.19SO42-0.050.270.090.04∑0.230.821.422.95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比(meq%)监测点位GW1GW2GW3SZ1阳离子K+7.717.830.722.53Na+16.6621.8221.9718.76Ca2+50.4556.7551.8747.82Mg2+25.1913.6025.4430.89阴离子CO32-0.000.000.000.00HCO3-76.4236.0893.4192.18Cl-3.9630.690.176.40SO42-19.6233.236.421.41地下水化学类型HCO3-Ca-Mg型HCO3-SO4-Cl-Ca型HCO3-Ca-Mg型HCO3-Ca-Mg型5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1建设期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施工污水,二是施工人员生活废渣及建筑垃圾。承建单位依据环保法规,积极采取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做到对生活污水、施工污水、生活废渣及建筑垃圾,及时收集处理或外运集中处理,不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5.2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2.1预测原则考虑到地下水环境污染的隐蔽性和难恢复性,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遵循环境安全性原则,为评价各方案的环境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的合理性提供依据,本次工作对建设项目可能对地下水水质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5.2.2预测范围预测范围与调查评价范围一致(面积3.8km2);预测层位为第四系松散岩孔隙水;根据区内所收集钻孔以及渗水试验资料,场地包气带岩性主要为冲积粉质粘土,渗透系数2.26×10-4cm/s,大于1×10-6cm/s,因此预测范围不包括包气带。5.2.3预测时段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段应选取可能产生地下水污染的关键时段,本次预测时段选取污染发生后的10d、100d、1年和1000d。5.2.4地下水污染预测情景设定地下水可能的污染情景为:化粪池中废、污水下渗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在正常情况下企业设计采用高标号水泥对地面及基础硬化防渗,防渗性能满足GB18588中渗透系数1×10-7cm/s和厚度1.5m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正常情况下,废、污水不会渗漏和进入地下水,对地下水不会造成污染,因此不再进行正常情况下的预测。预测主要针对持续的非正常情况下对地下水的影响进行,根据工程分析,本次评价非正常情况下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为:非正常情况下,化粪池池壁、底发生腐蚀、破裂导致污水渗入地下影响地下水水质。5.2.5预测因子根据厂区废水排放情况,项目废水主要包括保洁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因子为CODcr、BOD5、SS、NH3-N和动植物油。根据各污染因子排放初始浓度值,本次主要选择超标倍数最大的氨氮(氨氮初始排放浓度为21.28mg/l)作为预测因子。5.2.6泄漏源强的计算参照《给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N50141)中关于满水试验验收的要求,砌体结构水池满水试验验收标准为3L/m2·d,化粪池内面积约48m2(化粪池按尺寸6.1×2.3×2m计)。非正常情况下的渗漏量一般假设为砌体结构水池满水试验允许量的10倍,因此渗漏量为1440L/d。5.2.7预测模型概化及参数选取基于保守考虑,本次模拟计算忽略污染物在包气带的运移过程,建设场地地下水整体呈一维流动。评价区地下水位动态稳定,因此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迁移可概化为瞬时注入示踪剂(平面瞬时点源)的一维稳定流动二维水动力弥散问题。当取平行地下水流动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时。则污染物浓度分布模型如下:式中:x,y—计算点处的位置坐标;t—时间,d;C(x,y,t)—t时刻点x,y处的示踪剂浓度,g/L;M—含水层的厚度,m;mM—瞬时注入的示踪剂质量,kg;u—水流速度,m/d;n—有效孔隙度,无量纲;DL—纵向x方向的弥散系数,m2/d;DT—横向y方向的弥散系数,m2/d;π—圆周率。本次预测模型需要的参数有:含水层厚度M;外泄污染物质量mM;有效孔隙度n;水流速度u;污染物纵向弥散系数DL;污染物横向弥散系数DT。①含水层的厚度M预测区域地下水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由全新统象湖组冲积层组成,含水层岩性为砂砾石层,厚度1.35-6.97m,本次预测取平均厚度4.0m。②瞬时注入的示踪剂质量mM根据前述源强计算,化粪池发生破裂后最大渗漏量为1440L/d,非正常情况下化粪池出现腐蚀、破裂,假定腐蚀、破裂面积按化粪池防渗面积(内面积)的5%计,则化粪池的渗漏量为72L/d,预测化粪池废水中氨氮在浓度为21.28mg/L时持续泄漏60d(地下水跟踪监测逢单月一次)的总质量为:21.28mg/L×72L/d×60d=91929.6mg(约0.09kg)。③含水层的平均有效孔隙度n根据地区经验,含水层平均有效孔隙度取值0.25。④水流速度根据《经开区水文地质勘查报告》中有关抽水试验参数和实测地下水水位等水位线图,采用下列公式计算场地地下水水流速度。U=K×I/n式中:U—地下水水流速度(m/d);K—渗透系数(m/d),取值6.29m/d;I—水力坡度;取值0.005;n—有效孔隙度;场地地下水流速:U=6.29×0.005/0.25=0.13m/d。⑤纵向(x方向)弥散系数DL,横向(y方向)弥散系数DT参考根据Gelhar等(1992)关于纵向弥散度与观测尺度关系的理论,根据本次污染场地的研究尺度,模型计算中纵向弥散度aL选用10.0m,由此计算评价区含水层中的纵向弥散系数。纵向弥散系数(DL)等于弥散度与地下水水流速度的乘积,即DL=aL×u=10×0.13=1.3m2/d,横向弥散系数(DT)根据经验一般为纵向弥散系数的10%(即为0.13m2/d)。5.2.8预测结果将本次预测模型转换形式后可得:从上式可知,当污染物排放量一定、排放时间一定时,同一浓度等值线为一椭圆,同时仅当右式大于0时该式才有意义。将各参数代入式中,在此分别预测10d、100d、1年和1000d各个时段的特征污染因子的运移情况。预测评价结果如下:化粪池发生泄漏后,仅在10d时出现了超标,超标范围为118.82m2,超标距离为10.6m;在100d、1年、1000d时无超标;1年时影响范围最大,为1219.4m2,此时运移距离为35.0m。由此可知,预测时段内虽有一定超标,但超标范围有限且均未出拟建区边界,在发现泄漏并采取应急措施后,化粪池渗漏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仅限于化粪池附近,对下游地下水水质不会造成显著不利影响,预测建设项目运营期内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小。预测各时段污染物超标范围、影响范围、预测浓度值见表5-1、5-2及图5-1。非正常情况下化粪池氨氮污染因子运移结果表表5-1泄漏位置污染物污染因子预测时间标准限值(mg/l)检出限(mg/l)超标距离(m)超标范围(m2)运移距离(m)影响范围(m2)化粪池废水氨氮10d0.20.02510.6111.8214.9219.24100d//31.81002.941年//35.01219.401000d////注:1、将地下水中《地下水质量标准》中三类标准限值作为界定污染物超标范围的标准;2、将检出限作为界定污染物影响范围的标准。非正常情况下化粪池氨氮污染物预测结果表表5-2单位:mg/l距离(m)质量标准10d100d1年1000d贡献值预测值贡献值预测值贡献值预测值贡献值预测值1Ⅲ类1.7091.7690.1740.2340.0480.1080.0170.0773Ⅲ类1.4651.5250.1710.2310.0480.1080.0170.0775Ⅲ类1.0771.1370.1660.2260.0470.1070.0170.07715Ⅲ类0.0230.0830.1130.1730.0420.1020.0170.07730Ⅲ类00.060.0310.0910.0300.0900.0150.07550Ⅲ类00.060.0010.0610.0130.0730.0110.071100Ⅲ类00.060.060.0600.060.0030.063300Ⅲ类00.060.060.0600.0600.06500Ⅲ类00.060.060.0600.0600.06注:预测值为贡献值和背景值的叠加值,预测氨氮因子背景值取《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地下水监测点NQ17、NQ21监测最大浓度值0.06mg/l。图5-1化粪池泄漏氨氮污染超标范围图本次污染模拟计算中,未考虑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吸附、挥发、生化反应等,模型的各参数也予以保守性考虑。这样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有机污染物在地下水水中的运移非常复杂,影响因素除对流、弥散作用以外,还存在物理、化学、微生物等作用,这些作用常常会使污染浓度衰减。目前国际上对这些作用参数的准确获取还存在着困难;从保守性角度考虑,假设污染物在运移中不与含水层介质发生反应,可以被认为是保守型污染质,只按保守型污染物来计算,即只考虑运移过程中的对流、弥散作用。在国际上有很多用保守型污染物作为模拟因子的环境质量评价的成功案例;保守型考虑符合工程设计的思想。6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6.1建设期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拟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积极采取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对生活污水、施工污水、生活废渣、建筑垃圾及其它有害固体废弃物及时收集处理或外运集中处理,对生活污水、施工污水的临时储水池和固体废弃物临时堆放点要采取必要的防渗、防雨措施,以防其中污染物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6.2运行期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对地下水可能造成污染主要是在项目运行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非正常情况下化粪池生活污水进入地下水,可能会造成地下水水质的污染,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如下环境保护措施:1)不合格药品暂存库:地面进行防渗处理,采用抗酸碱、抗腐蚀性的防渗材料,渗透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