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黄冈赛”一等奖_第1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黄冈赛”一等奖_第2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黄冈赛”一等奖_第3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黄冈赛”一等奖_第4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黄冈赛”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第一页,共二十八页。太原会战沦陷区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第二页,共二十八页。第三页,共二十八页。第一篇章据险伏击碎神话——平型关大捷第四页,共二十八页。1.平型关地理位置第五页,共二十八页。平型关大捷背景时间地点部队经过战果历史意义1937年9月山西东北平型关林彪率领的八路军115师全歼日军1000多人概况全民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2.平型关大捷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第六页,共二十八页。第二篇章抗日战场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第七页,共二十八页。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哪些抗日根据地?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第八页,共二十八页。巩固措施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第九页,共二十八页。麻雀战破袭战

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军事上:抗日根据地的巩固措施第十页,共二十八页。政治上:经济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抗日根据地的巩固措施第十一页,共二十八页。

……笠原幸雄中将……指出今后华北治安的致命祸患,就是共军。只有打破这个立足于党、政、军、民的有机结合的抗战组织,才是现阶段治安肃正的根本。——日本防卫厅《华北治安战》

……吉原矩大佐懊丧地回顾说:“当时并未重视共军,视其为……残兵部队或抗日杂牌军相差无几之军,确信不久将可扫荡歼灭而不重视。对共产党巧妙扩张提升其势力之实态,惜未能十分认识。”——《剑桥中华民国史》难点解析:日军侵华政策的初步转变第十二页,共二十八页。沦陷区第十三页,共二十八页。第三篇章主动出击破“囚笼”——百团大战第十四页,共二十八页。

百团大战背景时间目的地点指挥目标战果意义1940年下半年华北彭德怀日军实行囚笼政策……粉碎……振奋……破袭……摧毁日伪据点战果辉煌(相关史实)打击了、提高了、振奋了第十五页,共二十八页。

“百团大战战果是巨大的……但是,胜利之中也有比较大的欠缺和问题……使敌人集中力量来攻打我们……报复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军民伤亡巨大……同时,使得蒋介石增警惕……发动皖南事变,新四军伤亡巨大……”

——《剑桥中华民国史》

延安窑洞里的朱德、毛泽东,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依我看,百团大战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他的军事意义。

——《薛岳将军的秘书——郑兴国陈锦瑛回忆录》合作探究:你如何看待百团大战第十六页,共二十八页。第四篇章敌后正面互配合第十七页,共二十八页。淞沪、太原会战徐州、武汉会战……

全民族抗战1937年1938年1939年1940年1941年……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百团大战……坚持坚决依存配合构成整体第十八页,共二十八页。第五篇章民族精神永不灭第十九页,共二十八页。勇敢团结坚强第二十页,共二十八页。沙场点兵14235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八页。中国全民族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A学以致用、沙场点兵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八页。

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政策是()A.实行减租减息B.打土豪,分田地C.采取地雷战、地道战D.发动农民起义

A学以致用、沙场点兵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八页。

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的重要城市是()A.太原B.延安

C.长沙D.台儿庄B学以致用、沙场点兵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八页。

下列有关百团大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B.发动的时间是1940年下半年C.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利D.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的威望学以致用、沙场点兵C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八页。

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A.显示中国人民强大的武装力量B.阻止日军对正面战场的进攻C.坚定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D.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D学以致用、沙场点兵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八页。谢谢第二十七页,共二十八页。内容总结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平型关大捷。全民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只有打破这个立足于党、政、军、民的有机结合的抗战组织,才是现阶段治安肃正的根本。——日本防卫厅《华北治安战》。——《剑桥中华民国史》。——百团大战。打击了、提高了、振奋了。延安窑洞里的朱德、毛泽东,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