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背诵专用知识点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0/13/wKhkGWXVx1iAba_2AAEndwN57W4849.jpg)
![2024年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背诵专用知识点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0/13/wKhkGWXVx1iAba_2AAEndwN57W48492.jpg)
![2024年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背诵专用知识点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0/13/wKhkGWXVx1iAba_2AAEndwN57W48493.jpg)
![2024年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背诵专用知识点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0/13/wKhkGWXVx1iAba_2AAEndwN57W48494.jpg)
![2024年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背诵专用知识点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0/13/wKhkGWXVx1iAba_2AAEndwN57W484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第1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2第2课微小的生命体3第3课发霉与防霉4第4课微生物的“功”与“过”5第二单元仿生第5课生物的启示6第6课蛋壳与薄壳结构7第7课海豚与声呐8第8课我们来仿生9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第9课昼夜交替11第10课昼夜对植物的影响12第11课昼夜对动物的影响13第12课四季循环14第四单元简单机械第13课撬重物的窍门15第14课拧螺丝的学问17第15课升旗的方法18第16课斜坡的启示19STEM学习立体小菜园20专项学习向科学家那样23科学阅读科技发展历程523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第1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显微镜下看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相比较。观察对象相同点不同点都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呈不规则的多边形,细胞界限不明显呈近似长方形,细胞之间界限明显2.这些在显微镜下像积木一样的小格子,就是组成生命体的细胞。动物、植物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3.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上面有许多小孔,看上去像一个个规则的小室。他把这些小孔画下来,并把它们称为细胞。4.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5.人体细胞。6.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有些细胞却很大,如动物的卵黄。7.不同部位的植物细胞,形状和大小一般不相同。叶表皮细胞茎细胞根尖细胞第2课微小的生命体1.水中常见的微生物。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足、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3.1675年,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岩石里。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5.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7.有些微生物并不微小,如蘑菇、木耳,把它们归为微生物,是因为它们的生存方式与某些微生物相似。6.不同微生物的形状。第3课发霉与防霉1.发霉是一种因霉菌生长而使食品、衣物等变质、变色的现象。2.霉菌是一种微生物,它非常小,用肉眼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3.霉的种类有很多,颜色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棉絮状等。4.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即霉菌在温度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会迅速生长、繁殖。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5.防霉的基本方法是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隔绝空气。6.一些防霉方法及其依据。防霉方法依据真空包装隔绝空气,防止食物被污染烈日暴晒、放干燥剂、空调除湿保持干燥,抑制霉菌生长、繁殖消毒柜杀菌可以灭杀部分霉菌,并抑制霉菌生长、繁殖低温保存温度低,抑制霉菌生长、繁殖7.防霉新技术的应用。(1)光触媒技术应用于粮食防虫防霉。(2)中药材可采用微波烘烤、远红外加热、辐射灭菌、气调养护及超高压处理等技术防霉。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第4课微生物的“功”与“过”1.微生物的“过”:导致食物变质,导致感冒等。2.微生物的“功”:制作馒头、面包,生产调味品,生物制药,生产沼气,增加土壤肥力等。3.微生物可以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形成腐殖质。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将变成一个垃圾堆,所以说微生物是“大自然的清洁工”。4.细菌的克星——抗生素。不可滥用抗生素,要谨遵医嘱使用。5.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素能杀灭一些细菌。6.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免疫力,是预防病毒性疾病强有力的科技手段。水痘、流感、麻疹等传染病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7.许多传染病由细菌或病毒引起,通常以飞沫、灰尘、接触等方式传播。8.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做好防护措施: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接种疫苗等。9.消灭细菌或病毒的方法:高温煮沸、紫外线照射、喷洒消毒液、涂碘酒等。10.做酸奶。(1)酸奶是由牛奶经乳酸菌发酵做成的。加酸奶是为了注入菌种,保温是为了给乳酸菌的存活和繁殖提供适宜的温度。(2)给容器消毒可防止其他微生物滋生。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3)要把自制的酸奶放入冰箱冷藏。不可吃变质的酸奶等食物,否则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易患肠道疾病。第二单元仿生第5课生物的启示1.生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有利于生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人们从中获得很多启示。2.一些物品的设计与动植物形态结构的相似之处。(1)铁丝网上的尖刺是模仿植物枝条上的尖刺制作的。(2)塑料吸盘是根据章鱼触手发明的。(3)尼龙搭扣是根据苍耳果实发明的。(4)降落伞是根据蒲公英的种子发明的。3.“蜂窝猜想”是由古希腊数学家佩波斯提出的。4.截面呈正六边形的密铺的蜂窝巢房,是蜜蜂采用最少量的蜂蜡建成的。5.蜂巢结构的应用:足球网、蜂窝板材、蜂窝底的锅等。6.将A4纸折成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六棱柱,其中正六棱柱的抗压能力最强。7.人们在造船时,从鱼身上得到的启示。(1)根据鱼鳍的作用,人们发明了船桨。(2)根据鱼骨的结构,人们发明了船的龙骨结构,大大提高了船的稳定性。(3)根据鱼身体的形状,人们发明了流线型的潜艇,大大减小了潜艇在水中行驶时受到的阻力。(4)潜艇的蓄水舱对应鱼鳔,通过充气和注水,调节潜艇的上浮和下沉。(5)根据鱼尾的功能,人们发明了船槽,用来控制船的行驶方向。8.人类观察到鸟的翅膀可以使它飞起来,从而发明了飞机、航天器等。9.人类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创造出各种人造物。这些做法逐渐发展为一门从自然中学习,进而应用到工程技术中的学科——仿生学。第6课蛋壳与薄壳结构1.鸡蛋壳的特点:很薄、很轻,表面呈椭球形,外表光滑,表面有细微的气孔,内部有一层薄膜。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2.用手不能把1枚鸡蛋握碎。凸形的蛋壳不容易被戳破,凹形的蛋壳很容易被戳破。3.在蛋壳上画一条线,这条线像拱桥。4.外形为弧形的建筑结构被称为拱。人们在一些桥梁和建筑上都使用了拱结构,如赵州桥、无梁殿等。5.无梁殿没有木梁、木柱,全殿用砖石砌成大大小小的拱券结构。6.薄薄的鸡蛋之所以能承受很大的压力,是因为蛋壳曲面可以看成是由无数的拱拼接而成的,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7.人们从蛋壳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薄壳结构。薄壳结构具有优越的受力性能,且轻便省料,因此在建筑中被广泛使用。8.一些薄壳结构的物品。第7课海豚与声呐1.人们在水池里插上金属棒,海豚游动时绝不会碰到;即使被蒙上眼睛,照样畅游无阻,还能准确捕捉猎物。这说明海豚探路不是依靠视觉。2.回声定位:海豚在水里能够发出一种人耳听不见的声波,声波遇到物体后会反射回来,被海豚的耳朵接收,海豚就能确定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回声定位声呐3.根据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现在,声呐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舰艇、水下作业及渔业勘测等。4.潜艇的声呐系统利用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识别等。5.B超诊断仪同样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将超声波射入人体,通过分析体内组织产生的回声,探测人体内部是否健康。B超诊断6.雷达则利用类似的原理进行工作。雷达发出的电磁波遇到目标时会返回,从而测定目标位置、速度等,为飞机导航。7.海豚、声呐、B超、蝙蝠都属于回声定位的工作原理。雷达与它们的原理相似,只不过用电磁波代替了声波。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第8课我们来仿生1.手臂的工作原理。2.做一只手臂模型,研究手臂是怎样工作的。(1)剪两块硬纸板,其中一块是另一块的两倍宽。将宽纸板沿长边对折,将窄纸板的一端剪圆。(2)把剪圆的纸板夹在对折纸板的一侧,用铆钉连接,再把“手”固定在对折纸板的另一侧。(3)用胶带将两根等长的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硬纸板上。(4)拉动绳子,带动整个“手臂”运动。3.对折的纸板代表前臂的桡骨和尺骨;剪圆的纸板代表上臂的长骨;铆钉代表关节;绳子代表连接上臂与前臂的骨骼肌肉。4.许多动物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并方便捕食.形成了与周围环境十分相似的体色,这种体色就叫保护色。5.人们利用动物的保护色发明了迷彩服。6.下面三种迷彩服分别适用的环境是丛林、荒漠和海域。7.工程师借鉴昆虫的三角步态在稳定性、机动性等方面的优势,设计并制造了六足仿生机器人。8.六足仿生机器人可以轻松跨越森林、沙地、沼泽等特殊路面,能够从事工程勘测、反恐防暴、军事侦察等难度较大或具有危险性的工作。9.河鲀又叫气鼓鱼,它有个本领:一遇到惊吓,身体就会迅速胀大好几倍,以吓退天敌。技术人员从中受到启示,发明了一种像河純那样形状可变的试管刷子,可用来清理锥形瓶和烧瓶。10.仿生的基本思路。(1)明确需要:在生产或生活中,为了完成某种工作,需要具有相应功能的工具或设备。(2)寻求启示:通过观察或在无意中发现,某种生物的构造或功能与我们所需要的工具或设备很相似,在这种生物的启示下提出设想。(3)设计制作:根据设想试制出样品。(4)实验定型:经过反复实验、修改,完成设计。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第9课昼夜交替1.清晨,太阳缓缓升起;傍晚,太阳慢慢落下。昼夜交替,周而复始。2.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1)古代中国人认为,太阳是住在东海上的一只三足金乌,于是就把金乌出来时看作白天,把金乌休息时看作夜晚。(2)一些古希腊学者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动,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夜晚。(3)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绕地球转,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3.当中国处于白天时,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和中国一样处于白天,美国、加拿大等处于夜晚。4.当中国北京处于清晨时,美国纽约处于傍晚。模拟昼夜现象5.在地球上,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白天,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夜晚;由夜晚逐渐过渡到白天的那段时间是清晨,由白天逐渐过渡到夜晚的那段时间是傍晚。6.坐在转椅上,限制左右侧视野,逆时针旋转椅子,会发现周围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是顺时针。7.穿过地球南北极的轴叫作地轴。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一端指向北极星附近。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逆时针自转,约24小时转一圈。8.摄影爱好者拍到的北极星及周围星星的运动轨迹,证明了地球在慢慢自转。9.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做的傅科摆实验,说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10.由于我们随地球一起运动,所以在地球上的人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我们感觉太阳、月亮和星星在移动是地球与它们相对运动的结果。第10课昼夜对植物的影响1.在自然界中,有些花和叶子白天张开,夜晚收拢;有些花和叶子夜晚张开,白天收拢。植物名称植物随昼夜交替而变化合欢树郁金香牵牛花2.开花植物不仅有一定的花期,有的花还会在一天中的固定时间开放或闭合。200多年前,瑞典博物学家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花钟”:他把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顺次排列在钟面形的花坛上,什么花刚开放,就大致为几点钟。3.一些植物的开花时间。4.昙花在夜晚开放,开花时间只有几个小时。第11课昼夜对动物的影响1.有些动物白天活动,夜晚休息,如狗、公鸡、蝴蝶、蜜蜂等;有些动物白天休息,夜晚活动,如猫头鹰、蛾子、刺猬、蝙蝠、蜗牛等。2.摄像机可以捕捉到动物的活动影像,用红外摄像机,或者打开摄像机的红外摄像功能较好。3.撒点石灰(或者粉笔灰、过期的爽身粉),观察留下了哪些小动物的脚印。4.不要伤害或惊动小动物。5.猫头鹰的特殊本领:它的视觉敏锐,能够察觉极微弱的光亮;它的听觉灵敏,能够准确分辨声源的方位;它飞行时几乎没有声音,不容易被发觉。6.蝙蝠的特殊本领:善于在夜间飞行,能够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来判断目标的方位。7.蚊子的特殊本领:蚊子的眼睛有“执感应”能力;大多数蚊子身体呈黑色,在黑夜有利于藏躲逃生。8.黄鼠狼的特殊本领:善干奔走:嗅觉十分灵敏,但视觉较差;能放出臭气御敌。9.萤火虫的特殊本领:雌、雄萤火虫腹端均有发光器,靠发光器发光互相联系,找到对方,然后进行交配、繁殖。10.人的生物钟。11.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母鸡的产蛋量;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第12课四季循环1.每个地方,一年四季中的气温、降水、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2.由于地轴倾斜,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各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各不相同。太阳高度角大时,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就少,因而形成了四季。3.地球绕着太阳逆时针转动,就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4.速滑运动员绕着溜冰场中心转圈,类似地球公转。5.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绕着地轴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6.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旋转动作类似地球自转。7.极昼和极夜是地球两极地区奇特的自然现象。在一年中的某段时间,白天越来越长,直至太阳全天不落下,即全天24小时都是白天,这种现象叫作极昼;而在一年中的另一段时间,夜晚变得越来越长,直至太阳不再升起,即全天24小时都是夜晚、这种现象叫作极夜。8.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极昼和极夜情况是相反的:当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时.南极地区就出现极夜;反之也一样。第四单元简单机械第13课撬重物的窍门1.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叫作杠杆,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2.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3.使平衡尺保持平衡:距离支点越远,保持平衡需要的钩码越少,即越省力。钩码支点左侧支点右侧位置/厘米1051020数量/个24214.省力杠杆: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如开瓶器、修剪花枝的剪刀等。5.费力杠杆: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如镊子、筷子、食品夹子等。6.使用费力杠杆可以省距离。7.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支点到用力点和阻力点的距离相等,如天平等。跷跷板的用力点和阻力点都是可以移动的,是一种灵活的杠杆。8.小杆秤称重物利用了杠杆的原理,提纽的位置是杠杆的支点,秤盘的悬挂位置是杠杆的阻力点,秤碗的位置是杠杆的用力点。根据被称物体的轻重,使秤砍在秤杆上移动以保持平衡,根据平衡时秤碗所对应的秤星读出重物的质量。9.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前人使用吊杆和撬棍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杠杆原理。第14课拧螺丝的学问1.像螺丝刀、汽车方向盘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轮转动时轴也跟着转动的装置叫作轮轴。一般情况下,轮大轴小。2.螺丝刀的刀柄越粗越省力。3.生活中的轮轴。4.使用轮轴装置时,在轮上用力省力,且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5.轮轴是一种变形的杠杆。6.在拧内六角螺丝时,把内六角扳手的长柄作为轮,把短柄作为轴,转动长柄拧螺丝更省力。7.在轮上用力的轮轴用具,轮带动轴一起转动,可以省力,如水龙头、削笔器、石磨、套筒扳手等。8.在轴上用力的轮轴用具,轴带动轮一起转动,可以省距离,如竹蜻蜓、擀面杖、圆规等。9.在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使用轮轴的许多发明创造,如筒车、辘转、扇、翻车等工具,这些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劳动的效率。直到现在,有些工具仍然在使用。第15课升旗的方法1.滑轮是一种可绕绳子、带凹槽的轮,它可以绕着中心的轴转动。2.如果滑轮工作时只是转动,位置固定不变,这样的滑轮叫作定滑轮。如果滑轮随着被拉的物体一起移动位置,这样的滑轮叫作动滑轮。3.旗杆顶端使用的是定滑轮,向下拉绳子就能轻松地把国旗升上去。4.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改变用力的大小。用定滑轮提升物体时,拉力等于重力。5.动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用力的大小,但不改变用力的方向。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拉力等于物体和滑轮总重力的一半。6.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既可以改变用力的大小,又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第16课斜坡的启示1.搬自行车上台阶时比较费力。我们可以沿台阶的坡面放置一块木板形成一个斜坡,利用斜坡完成搬运比较省力。2.古人利用斜坡将巨石从低处运送到高处,这样可以省力。3.像搭在车厢与地面之间的长硬板这样,与地面有一定的夹角(坡度)的面,叫作斜面。它能帮助人们抬升重物,减轻劳动强度。4.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的坡度越小,所需的力越小,反之越大。5.将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沿直角边绕在一支铅笔上,可以看到三角形纸的斜边在铅笔上形成了螺纹,这类似于螺丝的螺旋。螺丝上的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6.将两张锐角(斜面坡度)不同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沿直角边绕在粗细相同的铅笔上,可以发现坡度小的螺纹密,坡度大的螺纹疏,因此螺纹越密越省力。7.将盘山公路修成“S”形,虽然距离变远,但是坡度变小,能省力,盘山公路是变形的斜面。8.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装置构造简单,既能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被称为简单机械。9.自行车上用到的简单机械。自行车部件简单机械作用车把轮轴省力车闸杠杆省力车铃轮轴省力脚踏板轮轴省力变速器轮轴省力或省距离大车轮和小车轴轮轴省距离(加速)STEM学习立体小菜园1.STEM学习的一般过程:了解需求→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改进→评价反思。2.立体农场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就是将农作物种植在多层或高层建筑中,以实现少用地、多生产的目的。3.立体农场具有占地面积小、种植密度大、物流损耗小等优势,但前期投入较高,对光照、温度、水源的控制有一定要求。4.阳台阳光充足,是家庭种菜的好地方。立体种植可以充分地利用种植空间,解决阳台空间狭小的问题。5.建造立体小菜园。(1)种植要求:适合做汤菜,种植难度低,生长周期短,对温度、光照、水分、土壤要求不高,同时不易患病。尽量选择能同时满足多个要求的蔬菜来种植。(2)适合在阳台种植的蔬菜。①小叶茴蒿:营养价值高,生长速度快,从播种到收获仅需约30天,非常适合密植。②樱桃萝卜:口感脆爽,生长速度快,从播种到收获只需要30天左右,种植方便。③鸡毛菜:生长周期短,从播种到收获仅需25天左右,适合密植,单位面积产量高。(3)选择适合阳台种植的土壤。①直接购买培养土:可以去市场上购买配置好的培养土。这种土的保水性、透水性和通气性都比较好,而且酸碱度适中。②自己配制培养土:可以先在家附近的花园挖一些土,再到市场上买一些腐殖土,将两种土按2:1的比例混合配制。腐殖土具有丰富的营养,一般不含病菌和虫卵,肥力较好,与普通土壤混合配制后的培养土适合大多数蔬菜的种植。③好土壤的标准:疏松;透气及排水性良好;没有病菌和虫卵;没有草根等杂物;经过日光暴晒或蒸汽消毒。(4)可以考虑采用水培技术种植:水培技术是一种无土栽培技术,用营养液代替土壤进行植物培植。营养液是经过专业的技术调配而成的。(5)设计支架:设计图中要标注清楚立体支架占地的长和宽,以及总高度。每层层板如何放置以及层板间的高度都要做好合理规划,以确保植物有充足的生长空间。(6)按照设计方案,建造立体小菜园。在制作过程中要做好小组分工合作,按照搭支架、配置土壤、播种、浇水、摆放花盆的步骤完成制作。(7)立体小菜园的日常管理:种植的蔬菜要经常观察、定期管理。水、阳光、空气、温度等条件的变化都会影响蔬菜的生长,要根据蔬菜的生长情况改善种植蔬菜的条件。(8)交流成果、经验,互相评价并进行自我反思。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1.科学家要把自己研究的过程、结果以及取得的证据,通过报告、论文、著作等形式发表出来,与他人分享成果或让他人做重复性实验进行验证。当科学家的研究被认可之后,他的研究成果就会成为被人们接受的公共知识。2.科学家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查阅文献→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3.查阅文献时,来自专业杂志或专业机构的网站、学术期刊网等处的文献更为可信。4.搜集证据时,要区分观点和证据的不同。当一些文献资料相互间的观点或证据不一致时,要会运用交叉考证的方法进行辨别,有助于提高证据的可信度。5.处理信息时,要对文献资料中获取的文字、图片、数据等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用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信息。6.要结合证据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归纳、概括、推理等方法得出研究的结论。7.七月底或八月初,是观赏萤火虫的最佳季节。如果萤火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就会影响它们的生存。科学阅读科技发展历程51.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第一架双翼飞机飞行者1号试飞成功,飞机留空时间12秒,飞行距离36米。这是世界上第一架有动力的飞机。2.1907年7月,美国化学家贝克兰注册了塑料的发明专利,标志着人类所制造的第一种全合成材料正式诞生。它的发明被认为是20世纪的“炼金术”。3.1925年,英国工程师贝尔德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扫描电视,两年后又完成了第一次跨越太平洋的电视转播。看电视能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全世界发生的事情,成为最受欢迎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4.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葡萄球菌。青霉素作为第一种抗生素在临床上使用,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同时开启了多种抗生素的研究之旅。5.20世纪上半叶,一些科学家发现原子核在裂变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对于核裂变的利用,最有名的就是原子弹的发明。1942年,第一个核反应堆建成;1954年,人类开始用核反应堆来发电。和平利用原子能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二、探索(一)阅读或观看港珠澳大桥的相关资料,试着整理和归纳下面的问题1.利用教科书图片引入。谈话:我们一起通过教科书第5页的图片来感受港珠澳大桥的宏伟。2.学生阅读资料。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页的文字资料,思考以下四个问题。(1)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2)大桥的建造面临了哪些限制和挑战?(3)这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4)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3.教师指导学生逐一研究,解释每个问题的指向。问题一: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谈话:第一个问题指向建造港珠澳大桥的目的和意义,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现状等资料中筛选。问题二:大桥的建造面临了哪些限制和挑战?谈话:第二个问题指向大桥的建造面临的限制和挑战,可以从周边地理环境特点、建设施工标准等方面进行总结;也可以根据文中提供的线索,寻找建设桥、岛、隧一体大桥的原因。问题三:这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谈话:第三个问题指向解决办法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大桥的建造需要巧妙的设计规划和先进的技术做支持。问题四: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谈话:第四个问题指向建造大桥的主要过程,需要从不同的资料中提炼,包括规划准备阶段和建设阶段的重要时间节点。4.小组进行资料整理、分析。学生按照上一环节获得的提示,处理文献资料。小组内学生补充各自课前搜集到的各种信息。组内交流分享,共同完善本组答案。5.全班共同研讨交流。问题一: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教师引导:大家通过观看珠三角两岸城市群地图、土地面积占比与GDP占比、大湾区经济圈概念等资料文献,能说说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吗?预设学生回答: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有不同意义。问题二、三:大桥的建造曾面临哪些限制和挑战?这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生活动:搜集信息,以“限制和挑战”“解决办法”两项内容对应排列。限制和挑战解决办法大桥要经过通向香港的唯一航道,桥面高度必须要超过80米,桥塔高度超过200米,而香港机场不允许有超过88米的建筑物出现在这片水域上修建六七千米长的海底隧道和22.9千米长的跨海大桥桥梁和隧道需要用岛屿连接,但这片海域上没有任何可用的岛屿修建人工岛建岛的海床上有15到20米深的淤泥,机械会滑出,移走淤泥又会对海洋造成毁灭性污染用圆钢筒围岛问题四: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提问:我这有新闻报道,大家能从中筛选出建设施工中的重要节点吗?学生交流汇总: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2月23日,青州航道桥56号墩索塔“中国结”结形撑首个节段(J3节段)吊装成功。2015年8月23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首个“海豚”塔成功吊装。2015年9月6日,主体工程220座墩台全线完工。2016年6月29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合龙。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全线贯通。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正式贯通。2018年2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具备通车试运营条件。6.教师总结。谈话:大家回顾整理出的资料,再次感受大桥建造过程的困难与复杂。小结:从前期准备到建设完成的十余年间,港珠澳大桥在建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还有很多。工程团队不断突破技术难关,才解决了这些难题。完成这类宏大的工程,依赖的核心是技术。设计意图:本环节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从搜集的资料中整理、分析出四个问题的答案。通过学生明确信息寻找方向、拓展多种资料、整理处理信息、分析得出结论这一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分析文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的科学探究能力,加强对工程复杂性、科学性、系统性的理解。(二)梳理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1.教师引导:通过上一环节中的时间线,我们梳理了港珠澳大桥建造的主要过程。对比上节课房屋建造的过程,我们来归纳一下工程建设过程要经历的步骤。2.小组讨论交流:通过建造房屋工程与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对比,总结出两个工程的相同点,即都需要规划设计和施工建造两大过程。3.教师点拨:通过港珠澳大桥工程案例中的时间点,计算整个工程所用的时间和从开工到竣工所用的时间,然后对所用的时间进行比较分析。预设学生发现:施工阶段在整个工程中所占时间并不是最多的,占用时间最多的是前期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如分析工程中的限制和挑战以及研究相应的解决办法。4.归纳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1)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房屋:解决住房问题,保证住宅安全、适用、卫生、经济。港珠澳大桥:建造一座跨海大桥,连通珠三角地区东西部,缩短行程,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传递提供一个纽带。(2)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3)制作一个模型,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制作房屋模型,对楼体高度、结构形式进行测试,确保建筑物的坚固性和安全性,从各个方面验证建筑物的应力。谈话:以评估港珠澳大桥的四个可选方案为例,取舍原因如下。斜线方案会导致大桥阻水率过高,造成大桥周围沉积沙土,伶仃洋可能变为伶仃河;西侧垂直线方案会割裂珠海市空间或破坏珠海沿海景观;东侧垂直线方案在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的基础上,修一条垂直连接线通往深圳蛇口,将挡住航道。因此舍弃了三种双Y模式设计,最终确定采用Y型线路,分别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设计意图:通过房屋与港珠澳大桥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完成后并不能直接施工,而是要按照设计制作模型,再对模型进行测试、评估和改进,循环往复,直到设计达到各种限制条件的要求,趋于完美,万无一失。(4)实施建设。在实施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来施工,不可随意更改。如果遇到设计中未出现的情况,要重新进行规划设计,确定可行性后再进行施工。5.学生完成活动手册记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活动手册记录。教师重点提示:要加强对设计在工程环节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设计意图:教科书呈现了一个工程建设过程的简要步骤示意图,意图有两点:一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归纳总结的参考;二是重点强化设计的往复过程,通过大桥的多个设计方案的取舍和改进实例,引起学生对设计在工程环节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指向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这一核心概念。(三)了解这些宏大工程与科技进步的关系1.提问:回顾房屋和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过程,你知道工程中可能用到哪些技术吗?预设学生回答:运输、制造、冶炼、力学、建筑、电子、燃料、机械、通信等技术。2.观察教科书中“天眼”、高铁、“鸟巢”体育场和“天宫”空间站四大工程的图片,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分析这些工程分别采用了哪些技术。3.小组研讨。师生共同总结:每一项宏大的工程都采用了大量上述技术,证明了工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4.教师进一步举例,列举工程推动技术发展的例子。例如,建造鸟巢所需钢材要求轻便且荷载能力大,国内钢铁厂便专门研制了Q460E-Z35钢材。又如,港珠澳大桥桥梁焊接的技术标准高,中铁山桥集团便研发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精度最高的机器人焊接系统。5.提问:工程与技术有什么关系?学生开展自由讨论。小结:工程利用了大量技术成果,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6.总结:通过分析每一项工程的建设过程,我们都可以感受到科学技术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每一项工程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学原理,应用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就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与此同时,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各项困难和技术难关也是对科学技术提出的更高要求,推动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可以说,科学技术进步支持工程的实施,工程也推动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设计意图:小组分析讨论的结果并不需要真正选择出所有需要的技术,而是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主动感受到工程采用了大量技术,深化学生对工程与技术关系的认知。三、研讨(一)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工程有了哪些认识?这些认识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开展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工程是一项复杂、整体、协调的工作。2.设计与施工同等重要,甚至设计更为重要。(二)完成一项工程要经历哪些重要的工作阶段?1.学生开展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活动手册梳理工程步骤并进行总结。2.师生交流总结:完成一项工程要经历重要的工作阶段,包括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再重新设计建立模型,再测试,再改进完善。循环往复,直到设计达到各种限制条件的要求,才开始实施建设。(三)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怎样的?1.学生交流讨论。2.小结:工程项目包含大量的科学原理,利用大量的科学发现,不断推动技术的发展。技术与工程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四)假如让我们做一名小小的工程师,我们都要完成哪些工作呢?1.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自由交流。2.学生汇报:发现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都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程师去做。最重要的是设计。设计意图:通过研讨板块梳理两节课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分享对工程的新认识,认识到设计与施工同样重要,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工程与技术关系的认知。四、拓展收集铁塔的图片,观察铁塔的结构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铁塔为什么如此牢固、稳定,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为后面两课设计塔台的形状及内部结构做准备。1.3《建造塔台》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建造塔台》是六年级下册《小小工程师》单元的第3课。学生从本课开始体验工程设计过程。本课为学生创设工程招投标活动,通过模拟工程招投标开展设计活动,从而感受并体会设计的重要作用,体会工程设计的系统性与复杂性,加深对工程的理解。本课学生要模拟前两课学习的工程建造基本过程进行自主设计。从选址、材料选择、塔的设计、成本核算、人员分工、时间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工程整体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考虑因素之间相互牵制、难以取舍的关系,也要明确各项因素权衡的侧重。例如:塔高、承重、安全是工程项目的核心与重点,美观、成本等属于在重点基础上的综合点。工程项目的设计决定项目是否达标、是否安全、是否廉价。本课通过设计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工程项目的关键是设计。【学生分析】本课学生承担起工程师的角色,激发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生曾经制作过一些作品,也进行过简单的思考与设计。但是全面权衡各项要求进行整体设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有目的、有要求、有限制的工程项目设计需要相应科学知识技术为支撑,也需要团队成员相互补充配合,更需要团队成员开动脑筋充分思考共同完成项目设计。学生虽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但对本课学习内容还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颇为高涨,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对一项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联。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考虑到建造塔台所涉及的各个因素。2.能够根据教科书中的“标书”样本制订出建造塔台标书。3.能够利用文字、绘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科学态度目标1.积极参加设计活动,对工程学习充满兴趣。2.乐于表达与交流,并能够综合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综合能力对工程设计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工程设计需要考虑项目要求、安全、成本等多种因素。难点:考虑建造塔台所涉及的各个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整合小组意见设计标书。【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操场照片、塔台标书、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一)回顾工程师工作步骤1.谈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保洁服务合同范本
- 房屋租借定金收条的范本
- 运输公司产权转让合同范本
- 贸易公司合作协议书范本
- 项目策划服务协议书范本
- 电商直播模式下的仓储配送研究与实践
- 南京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生物试卷
- 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 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 吉林省普通高中G6教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 《燕歌行(并序)》课件37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 JJG 4-2015钢卷尺行业标准
-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笔试试题2023
- (2024年)供应链安全培训教材
-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感悟
- 低压电工证1500题模拟考试练习题
- 建筑工程经济(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护理
- 个人投资收款收据
- 建材行业较大风险识别与防范手册
- 2024年01月202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社会招考聘用笔试历年高频难、易错考点带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