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3(综合篇)目录TOC\o"1-2"\h\u28242一世界前沿技术发展趋势与特点 419615(一)前沿技术创新释放聚合效应,范式转换成为科技进步加速器 45536(二)的“金钥匙” 511348(三)全球创新投入持续加大,亚洲创新势头强劲 631429(四)全球科技竞争博弈加剧,部分领域技术体系开始分化 824760(五)颠覆性技术引发新的安全挑战,全球技术治理体系亟须变革 924634二世界主要经济体科技战略与政策动态 107703(一)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强化前沿技术的战略布局,系统性培育新兴技术生态 1032259(二)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密集调整军事战略,大幅增加国防预算,将战略性技术威慑作为提升重点 1026021(三)美西方发达经济体推行科技保护主义政策,强化盟友合作,构筑排华高科技供应链 1223748(四)世界主要经济体强化战略新疆域的布局,着力提升技术应用能力 1224771三重要前沿技术领域研究进展 1432349(一)信息技术 1414267(二)生物技术 1626703(三)能源技术 1918167(四)新材料技术 221670(五)智能制造技术 2528470(六)航天技术 2720795(七)航空技术 3024672(八)海洋技术 32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综述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在大国博弈中越发成为关键变量,前沿技术领域已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战略阵地,科学技术在变局之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指引着未来。全球疫情反复延宕,未来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乌克兰危机牵动世界,外溢效应引发全球政治、经济、安全局势和粮食、能源等多重危机;全球频现极端天气,应对解决气候问题迫在眉睫;国际主要经济体通胀高企,全球经济增长停滞甚至下行的趋势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新引擎,不断加大前沿科技布局,寄希望于利用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重塑经济结构,摆脱当前的困局。全球科技创新热情持续高涨,前沿技术迭代和新科技生态构建加速。在科技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发展和安全提供战略支撑、激发经济和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的同时,大国围绕未来科技发展主导权的争夺也越发激烈。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在大国博弈中越发成为关键变量,前沿技术领域已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战略阵地,科学技术在变局之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指引着未来。全球疫情反复延宕,未来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乌克兰危机牵动世界,外溢效应引发全球政治、经济、安全局势和粮食、能源等多重危机;全球频现极端天气,应对解决气候问题迫在眉睫;国际主要经济体通胀高企,全球经济增长停滞甚至下行的趋势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新引擎,不断加大前沿科技布局,寄希望于利用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重塑经济结构,摆脱当前的困局。全球科技创新热情持续高涨,前沿技术迭代和新科技生态构建加速。在科技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发展和安全提供战略支撑、激发经济和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的同时,大国围绕未来科技发展主导权的争夺也越发激烈。一世界前沿技术发展趋势与特点(一)前沿技术创新释放聚合效应,范式转换成为科技进步加速器随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技术的交叉融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前沿技术深度交叉融合成为推动前沿科技发展的动力,正释放出更大的聚合效应。例如,人类的创造性与人工智能相互促进,正在深刻改变科技发展的进程,有望产生颠覆性技术。创新范式呈现发散式转换,科技领域出现多技术交叉融合、齐头并进的链式变革,前沿技术迭代周期明显缩短。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先进计算、先进材料等新兴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动了基础科学研究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例如,美国联合研究团队基于纳米柱镶嵌表技术与光相互作用技术发明的“光镊”,首次成功捕获单个原子,为原子级科学实验带了革命性进展;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CaliforniaInstituteofTechnology,Caltech)科学家使用谷歌量子计算机首次模拟出“全息虫洞”,或将解决现代物理学中关于量子学与广义相对论的矛盾;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 Laboratory, BNL)利用人工智能驱动技术,发现了3种新的纳米结构;日本国家天文(NationalAstronomicalObservatoryofJapan,NAOJ)计算天体物理中心使用超级计算机首次观测到中子星合并产生的稀土元素,将极大地推动关于宇宙产生大量重元素的究;ESMFold、AlphaFold等人工智能系统预测蛋白质构成的突破,大幅提高了人类分析地球生命起源与发展的进程,使人类对生物结构的理解进入全新时代,未来或可出现造生物。应用研究取得里程碑式成果。例如,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ationalIgnitionFacility,NIF)有史以来第一次成功在核聚变反应中获得“净能量增益”,在实现人类获得零碳排放新型永续能源的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ofStandardsandTechnology,NIST)研发出以RNA为核心的可长时间在细胞内存活的生物计算机,有望为人类治疗疾病带来划时代的改变;德国柏林工业大学(TechnischeUniversitätBerlin)研究团队使用多层前馈深度神经网络(DNN)完全折叠方法创建的人类作研制出新超导量子比特“独角兽”,以99.9%的置信度实现了量子逻辑门,成为对构建商用量子计算机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WeizmannInstituteofScience)使用干细胞在实验室里培育出具有大脑雏形的胚胎,在培育合成器促进可穿戴和植入式电子设备的开发和商业化应用。人工智能推动技术迭代提速。例如,美国开发的一种几何深度学习模型EquiBind,计算速度较以往方式快1200倍,极大地提升了分析发现潜在新药分子的速度;Meta公司研发的ESMFold模型能成功预测6亿多种蛋白质的结构,不仅种类远超AlphaFold2,预测速度更是其60倍;Meta公司发布多模态自监督学习框架data2vec2.0,可将传统训练效率提升16倍以上;欧洲物理学家应用人工智能成功将一个需要10万个方程的量子问题,压缩为只需4个方程的小任务。技术革新产生新的发展方向。在半导体方面,美国Zyvex Labs公司宣布研发出一种新的光刻系统,采取新的电子束光刻(E-Beam Lithography, EBL)技术,制程精度远超EUV光刻机。在硬件架构方面,美国Cerebras公司发布了Andromeda超级计算机,采用了与通用GPU集群不同的特定架构,不仅降低了能耗且算力水平是目前最强超算Frontier系统的1.6倍。在碳捕集工艺方面,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acific NationalLaboratory,PNNL)开辟了一个新的二氧化碳转化化学领域,推出迄今为止成本最低的碳捕获系统。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方面,OpenAI开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绘画工具DALL-E2可以将文本提示准确转化为逼真的可编辑图像;OpenAI开发的第四代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出现颠覆式的迭代,已具备基本的人类交流与理解能力,甚至比人类更强。在脑机接口方面,美国Precision 公司研制出半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厚度仅为发丝的五分之一,可贴合于大脑表面,成为大脑皮层“第七层”。(二)的“金钥匙”2022年全球经济持续衰退,多个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恶化,经济增长乏力;地缘政风险的“金钥匙”。流行病阴霾未散。一方面,疫情的破坏性虽然显著降低,但病毒仍在传播并不断出现新的变种,后续发展仍需持续关注;另一方面,2022年部分地区暴发霍乱、埃博拉和猴痘等疫情,其他大流行病出现的可能性增加。纵观人类发展史,战胜疾病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在结束这场疫情大流行的过程中,科学抗疫起到了关键作用。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高。2022年,温室气体浓度、海平面高度、海洋热量和海洋酸化四个关键气候变化指标均创下了新纪录,世界各地频现极端天气。夏季,多国报告了超过40摄氏度的极端高温,巴基斯坦发生毁灭性的洪水灾害;冬季,北半球多地同步爆发寒潮,甚至极寒天气。世界气象组织指出,2022年发生的极端气候和天气再次表明,人类应对气候问题的压力已经越来越大了。当前,各种颠覆性技术处于多种技术路线齐头并进的态势,未来任一领域的突破都可能推动全球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例如,2022年核聚变领域的磁约束和激光惯性约束技术路线均出现里程碑式突破,一旦上亿摄氏度点火、稳定长时间约束控制等工程技术难题被攻克,将可永久性解决人类能源危机,并极大改善气候变化指标。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可再生能源等技术的发展正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形成和持续深入发展,不仅能为人类当前危机提供解决方案,也可成为未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日本、德国等许多国家将研发重点从“以科技领域为主”转变为“以解决问动力和广阔市场空间。Web3.0技术打造出新型网络空间,催生出新的元宇宙业态。氢能关键技术的突破将推动氢能在清洁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可构建出新的氢产的三大战略投资领域之一;埃及借筹办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的契机推进其氢能战略,当年就与世界各国签约了超过500亿美元的氢项目。(三)全球创新投入持续加大,亚洲创新势头强劲全球研发投入增长。根据美国《研发世界》(R&DWORLD)期刊“2022全球研发资金展望”(2022GlobalR&DFundingForecast)公布的信息,2022年全球研发投入达到2.476万亿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同比增长5.43%。虽然受疫情反复、经济增长放缓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全球研发投入增长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但已普遍高于预期,这主要得益于政府投资力度增加和亚洲地区国家研发投入的强势增长。具体来看,2022年亚洲研发支出占全球份额的41.8%;北美地区的研发支出占全球份额的29.2%;欧洲地区的研发支出占全球份额缩减至21.6%。亚洲地区的增长主要集中于中国、日本、力量。中国虽然在研发支出规模上排名世界第二,但研发强度仅为2.55%,未达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OECD)将2023年联邦年度研发总额增至2000亿美元,相比2019年增长近33%(见表1-1)。表1-12022年研发投入排名前10国家研发投入支出及研发强度情况数据来源:R&DWORLD(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数据均为估算值)。创新产出持续增长。2021年全球创新者共提交了340万件专利申请,同比增长3.6%,其中亚洲办事处受理了全球所有申请的67.7%,占全球份额突破三分之二。从地区分布来看,中国增长5.5%,韩国增长2.5%,印度增长5.5%,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本地专利申请均有所下降。从专利申请的技术分布来看,计算机技术占所有公开申请的十分之一,其后依次是数字通信、电机、医疗技术等。值得注意的是,电机、仪器和能源领域专利申请量自2020年后重新超过医疗技术领域。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大绿色产业和数字经济投资力度,使新能源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研发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焦点(见表1-2)。表1-22019—2022年部分技术领域PCT专利公开量对比(单位:件)续表数据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库。亚洲科技创新势头发展强劲。根据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2022》(GlobalInnovationIndex2022),中国从2017年的排名第22名攀升至第11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是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除中国外,亚洲国家中,韩国、新加坡、日本分别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6名、第7名和第13名,亚洲继续缩小与北美和欧洲的创新指标差距。越南高科技进口指标排名全球第一;印度则超过越南成为中低收入经济体的第一名,并在通信技术服务出口领域领先世界;印度尼西亚在创业政策和文化方面排名全球第一,均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22年全球科技产业集群前100名中,中国拥有21个,第一次与美国拥有同样多的科技产业集群。2022年,全球创新走过了一段艰难历程,一方面,全球经济发展进入下行周期,全球科研资金增加存在难度;另一方面,在疫情反复无常、地缘政治危机持续、经济高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IMF)预测,全球2023年科研资金将下降至2.7%。各国将在未来一年面对更加艰难的抉择:在财政预算普遍吃紧的态势下,是否为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先发优势,而保证甚至加大科研投入。(四)全球科技竞争博弈加剧,部分领域技术体系开始分化加拿大、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构建关键矿产伙伴关系,将在关键矿产领域开展合作勘探、要因素。例如,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等社交媒体巨头运用平台权力,为美西方赢得认知战提供了重要支持;微软、谷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等为美西方网络战和情报站提供技术支撑;美国政府使用SpaceX等商业太空公司的天基系统向乌克兰和商业手段携手本国科技巨头为其政治利益服务,使科技巨头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抢夺人才,科技人才之争更趋激烈。美国为吸引全球人才赴美和留美,推出一系列“突破性”新政,例如,通过《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AmericaCompetesActof2022)大幅降低对理工科专业人才的引进门槛,进一步强化美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人才储备。英国政府支持“GrowthVisa”增长签证政策,以弥补英国关键领域人才短缺,增强经济科技发展后劲。比利时、芬兰、希腊、新西兰等国家也纷纷放宽持学生或其他签证入境的外国人工作权利和机会,甚至无限期延长有科技背景外国人的临时工作签证。展的态势,对相关研发、生产、应用和标准制定产生深刻影响。在5G方面,中国主要发展基于Sub-6GHz频段的5G网络,而美国则主推5G毫米波网络。在手机卫星直连方面,美国推出“苹果+Globalstar”的iOS紧急通信服务,并正在发展“高通+铱星”的安卓通信系统;中国推出“华为+北斗”的紧急通信服务,并将继续推进星地网络融合建设。在激光武器方面,中国采用相干合成路线,而美国采用非相干合束激光。在无人驾驶方保护;中国支持尊重各国在网络空间的国家主权。(五)颠覆性技术引发新的安全挑战,全球技术治理体系亟须变革2022年,更多颠覆性技术发展已从实验阶段步入应用阶段,对传统业态带来颠覆性改变。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公司发布的《2022年技术成熟度曲线》(The HypeCycle)报告指出,沉浸式体验、人工智能自动化、云数据生态系统等新兴技术给产业带来深远影响。在下一代互联网方面,元宇宙、Web3.0技术和产品将人类体验扩大到可集成数字货币的虚拟场所和生态系统。美军运用VR/AR打造军事元宇宙进行沉浸式训练;美国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Token,NFT)画作成为新时尚,甚至出现自动贩卖机;苹果也即将推出AR/VR头显。在人工智能方面,自主系统应用加速,无人驾驶、无人机、无人艇等无人系统已广泛进入实际应用和实战运用。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大规模使用了低成本无人机,传统战争形态产生颠覆性改变。美打造了由150艘各式舰艇组成的无人舰队,中国百吨级无人艇也成功实现首航。在生物技术方面,美国Synchron公司开发的脑机接口植入式设备展开早期可行性临床试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授予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PalindromicRepeats,CRISPR)基因编辑疗法exa-cel滚动审查,有望批准进入临床应用;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研究团队首次培育出完全人工合成的小鼠胚胎,并发育出跳动的心脏。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正在打破传统的社会运行模式和规则治理架构,冲击传科技生态与治理体系,产生监管与伦理困境,国家安全、社会治理的内涵和理论实践均生重大变化,治理方式亟须改革甚至重塑。例如,无人驾驶、无人机、无人艇等无人智系统进入实用,生产、生活和传统战争从指挥到实践、从法律到管理都产生了全新的变化。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LethalAutonomousWeaponSystems,LAWS)在无人类直接参与的情况下自动识别和摧毁敌方目标,大大减少己方人员伤亡,反而更易引发战争风与伦理困境。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AlfredKissinger)称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军备控制新前沿。美国国防部(DepartmentofDefense,DOD)正在更新LAWS指南,以适应人工智能的进步对军事的影响。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出“脑控”(MindManipulation)与“读心”(Mind 等新兴功能,可对人类大脑的思维、记忆、情感进行“读取和操控”,进而触动人类社会的主体性,将极大考验人类当前的伦理与法理。对于快速发展的“合成胚胎”技术,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等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和道德框架规制,监管与法律的滞后可能带来无法预见和控制的巨大风险。对前沿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诸多风险和挑战,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享好处而无视风险,而且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各国亟须加强协作,对新兴科技带来的风险与挑战达成共识,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发挥国际多边机制防范与治理危机。二世界主要经济体科技战略与政策动态(一)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强化前沿技术的战略布局,系统性培育新兴技术生态2022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将科技置于重要地位,加大战略部署,纷纷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明确前沿技术研究方向。例如,美国发布新版《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NationalStrategyforCriticalandEmergingTechnology);宣布《净零游戏规则改变者倡议》(Net-ZeroGameChangersInitiative),公布五大领域共37项核心技术研究方向。德国发布《2022年研究与创新报告》(2022 Bundesbericht Forschung Innovation,BuFI2022),宣布未来10年德国将开展科技创新转型;公布《研究与创新未来战略》(ZukunftsstrategieForschungUndInnovation)草案,确定6个关键领域。英国发布2022—2027年战略《共同改变未来》(TransformingTomorrowTogether),提出构建卓越科研体系的世界级战略目标;发布新版《英国数字战略》(UK DigitalStrategy),明确了六大支柱。俄罗斯发布《宣布俄罗斯联邦科学技术2022—2031年》(2022-2031declaredDecadeofScienceandTechnologyinRussia)总统令,确定未来十年俄罗斯科技发展的三大基本任务。日本发布《创新战略2022》(IntegratedInnovationStrategy2022)。韩国发布《国家必备战略技术选定与培育保护战略》,将半导体、显示器、二次电池等技术指定为“十二大国家战略技术”。多国提高前沿科技研发资金投入。美国颁布《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TheCHIPSandScienceActof2022),投入2800亿美元支持芯片研发和科技创新;创建卫生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ResearchProjectsAgencyforHealth),重点推动健康领域研究的前沿创新。英国政府公布有史以来最高的398亿英镑研发预算。德国拟每年投入5000万欧元资助人工智能项目,并将投资7.4亿欧元研发量子技术。韩国2022年为战略技术研发投资4.12万亿韩元,并将在2023年预算中为量子等技术研发单独拨款2651亿韩元。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强化芯片、清洁能源等关键供应链建设。美国通过《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打造国内芯片和清洁能源供应链。欧盟《欧洲芯片法案》(TheEuropeanChipsAct)计划提供超过450亿欧元公共和私有资金鼓励本土芯片产布“电子2030”计划。日本政府发布《全球变暖对策推进法》(ActonPromotionofGlobalWarmingCountermeasures)修正案,旨在实现2050年去碳化社会目标。(二)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密集调整军事战略,大幅增加国防预算,将战略性技术威慑作为提升重点随着全球地缘竞争加剧,世界主要经济体密集调整军事战略,大量前沿科技成果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例如,美国发布《国防战略》(NationalDefenseStrategy)、《核态势评估》(NuclearPostureReview)、《2022年导弹防御评估》(2022MissileDefenseReview),明确将核武器作为推进地缘政治目标的工具,提出战术性核武器的实战性运用。北约通过《北约2022战略概念》(NATOStrategicConcept2022),关注范围向亚太地区扩张。日本通过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NationalSecurityStrategy)、《国家防卫战略》(NationalDefenseStrategy)、《防卫力量整备计划》(DefenseBuildupProgram)3份安保政策文件,以发展所谓“反击能力”为名整军奋战,安保政策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重大转变。美西方各国大幅增加国防预算。美国2023财政年度国防预算达到858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1301亿美元用于研究、开发、测试和评估科技,同比增加9.5%。北约将各成员国国防支出占本国GDP2%作为目标底线。英国计划到20301000亿英镑;德国将从2024年起将每年国防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2%以上。法国将2023财年国防预算增加到439亿欧元。日本未来5年国防开支为43万亿日元,比前五年(2017—2022年)增加56%。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着力强化各自的军事能力建设,尤其重视新兴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应用。一是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美国国防部签署“人工智能战略和实施途径”(ArtificialIntelligenceStrategyandImplementationPathway)文件,明确制定智能战略》(DefenceArtificialIntelligenceStrategy),创建国防人工智能中心,支持军合完成部署的各项任务。以色列首次展示的无人机群实战能力,其“蜂群”间可相互通信、精确定位目标,甚至能够指挥实施空袭。二是快速发展跨领域集成作战能力。美国国防部持续提升“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JointAll-DomainCommandandControl,JADC2)系统的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连接各军兵种的网络和数据链的实战能力。北约提出多域作战云是未来实现多域作战的重要手段,强调军队与工业界携手加强云技术为军所用。英国《国防能力框架》(TheDefenceCapabilityFramework)将发展多领域集成能力作为提升未来国防军事能力最重要的指导原则之一。日本提出强化卫星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增强太空、网络、电磁波等新领域的“跨领域作战能力”。三是推动高超声速与激光武器实际应用。美国陆军开展“远程高超声速武器”(LongRangeHypersonicWeapon,LRHW)飞行试验;空军AGM-183A高超声速导弹在几经挫折后终于试验成功,速度达到声速的5倍;海军也正在推进通用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研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MartinSpaceSystemsCompany,LMT)向美军交付了300千瓦的高能激光器,并在以色列拉法尔公司(RafaelAdvancedDefenseSystemsLtd.)的“铁束”(IRONBEAM)100千瓦激光武器系统基础上开发新的激光武器。俄罗斯在实战中首次应用“匕首”(Kinzhal)高超声速空射型弹道导弹摧毁了乌克兰大型地下武器库。(三)美西方发达经济体推行科技保护主义政策,强化盟友合作,构筑排华高科技供应链2022年,美西方发达经济体推行科技保护政策,泛化科技安全概念,推动全球高技术产业链供应链重塑。一方面,美国将中国定位为主要竞争对手,积极推行谋求霸权的现实主义政策。拜登政府《2022年度美国情报界威胁评估报告》(2022AnnualThreatAssessmentoftheS.IntelligenceCommunity)将中国研发高精尖武器视为重要威胁,其《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科技发展视为最大挑战,称遏制中国科技发展为美国的“全球优先事权法》(ProtectingAmericanIntellectualPropertyAct),以制裁所谓“知识产权盗权,使未来前沿技术对华市场化转让受到极大影响。美国更新《出口管制条例》(ExportAdministrationRegulation,EAR),纳入多项敏感技术,限制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以遏阻中国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等高新科技的发展。议草案”,阻止中国发展直升式反卫星系统。在6G领域,2022年1月,美国和日本宣布就“6G”通信标准开始合作并共同建立国际标准,预期最快在2024年推出第一个6G标准。此外,美国通过美欧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radeandTechnologyCouncil,TTC)的协调,开展美欧新兴技术议题合作,制定全球规则,尤其强化与中国的科技竞争,构筑双领域进行专利封锁;美国拉拢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组建的“芯片四方联盟”(Chip4),后续或将扩容为“ChipX”,构建排华的芯片供应链。(四)世界主要经济体强化战略新疆域的布局,着力提升技术应用能力2022年,战略新疆域在大国博弈和地缘竞争中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俄乌冲突显示,现代战争的疆域已完全包括空天和网络空间,不居其中者则居下风。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及北约依靠强大的空基和天基能力为乌克兰提供信息支撑,使其在军事对抗中始终占据情报、监视、侦察、导航和精准打击优势。军事对抗之外,俄乌双方均不断遭受大规模的网络攻击,美国及北约网络攻防能力也为乌克兰进行网络战提供了强大助力。布新版《太空政策》(SpacePolicy)文件,将太空视为“美国国家军事力量的优先领域”;发布《太空服务、组装与制造国家战略》(In-spaceServicing,AssemblyandManufacturing,ISAM),将太空纳入“国家基础设施保护规划”。英国发布《联合条令出版物0-40——英国太空力量》(JointDoctrinePublication0-40:UKSpacePower);发布新版《国防太空战略》(DefenceSpaceStrategy)和《英国太空力量》(UKSpacePower),拟通过提升太空力量,确保太空安全。澳大利亚发布《国防太空战略》(NationalDefenseSpaceStrategy),并成立太空司令部。韩国制定了《太空经济路线图》(SpaceEconomyRoadmap),成立航天航空厅;设立军事太空分部,加强太空安全能力。二是加大对海洋资源的控制。美国发布《美国专属经济区海洋勘探和观测的战略优先事项》(StrategicPrioritiesforOceanExplor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theUnitedStatesExclusiveEconomicZone)报告,宣布海洋探索、观测的高优先级事项。英国发布《国家海上安全战略》(NewMaritimeSecurityStrategy)和《英国海洋地理空间数据的未来》(TheFutureofUKMarineGeospatialDataReport),明确英国要保持在海洋科学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法国发布《海底控制战略》(SeabedControlStrategy),旨在使法国海军获得潜入海底6000米的能力。战司令部,统一全军的网战部队;发布《网络空间优势愿景》(CyberspaceSuperiorityVision),考虑签署更新《国家安全总统备忘录》(NSPM-13),扩大国防部的网络战权力。美国国务院成立网络空间与数字政策局(BureauofCyberspaceandDigitalPolicy,CDP),强化美国在全球网络及新兴技术规范标准领域的话语权,首任巡回大使撒尼尔菲克称将把威慑扩展到网络空间。四是美西方国家在新疆域的联合趋势日益加强。太空方面,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新西兰和英国共同发布《2031联合太空作战愿景》(CombinedSpaceOperations Vision 2031, CSPO);美日签署《太空合作框架协议》(FrameworkAgreementforCooperationintheExplorationandUseofOuterSpace);北约2022新版“战略概念”强调将共同加强核、常规、太空和网络等综合力量的威慑与共同防御。海洋方面,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同意启动一项基于卫星的海上监视倡议共享成果;网络方面,美国与法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全球60个合作伙伴签署《互联网未来宣言》(DeclarationfortheFutureoftheInternet);韩国、日本则正式加入北约网络防御中心,强化与北约各国之间的合作关系;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25个国家参加美国主导的“网络旗帜23”(CyberFlag23)多国联合演习,谋求加强盟国的国防网络空间合作。新时期,网络、空天、深海等领域的技术能力已成为大国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大国博弈格局的重要因素。美西方国家积极在战略新疆域的技术力量部署及合作,将对未来的全球科技安全和国家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三重要前沿技术领域研究进展(一)信息技术2022年,以人工智能技术、半导体技术、量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前沿实用化迈入新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先进制程半导体技术应用快速落地,加速行业创力革新及生产生活方式变革。重要趋势半导体先进制程技术进一步延续“摩尔定律”。全球知名企业进军3纳米以下制程,挑战物理极限,有望拓展超级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应用。2022年5月,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nteruniversityMicroelectronicsCentre,IMEC)发布《亚1纳米工艺和晶体管路线图》(Sub-1nmSiliconandTransistorRoadmap),探讨全球半导体工艺与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路线图,并认为互补场效应晶体管(Complementary Field-EffectTransistor, CFET)和Atomic原子通道是关键技术,有助于到2036年实现0.2纳米制程工艺。2022年6月,中国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积电”)计划投资340亿美元研发2纳米制程工艺,并拟于2025年量产。2022年6月,韩国三星公司(Samsung)3纳米制程工艺正式量产,首次采用全环绕栅极晶体管(Gate-All-Around,GAA)技术,较5纳米工艺性能提高23%、功耗降低45%。2022年11月,日本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索尼(SONY)、日本电信电话公司(Nippon Telegraph andTelephoneCorporation,NTT)等公司联合成立高端芯片公司Rapidus,将与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sCorporation,IBM)合作研发2纳米芯片,计划于2025年实现试产。2022年12月,台积电在其晶圆18厂正式启动3纳米制程芯片的商业化量产。美国率先推动抗量子加密标准采用与推广。目前,美国已从联邦政府层面对抗量子加密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进行规划与部署,计划到2035年在联邦机构和关键基础设施行全威胁。2022年5月,美国英特尔公司(Intel)计划在2030年推出抗量子安全中央处理器,将采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Technology,NIST)的抗量子加密算法来实现其开发目标。2022年7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公布首批4个抗量子加密算法,分别为CRYSTALS-Kyber、CRYSTALS-Dilithium、FALCON和SPHINCS+,并邀请美国、法国、韩国的12家公司进行技术开发合作。2022年8月,美国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CybersecurityandInfrastructureSecurity Agency, CISA)发布《为抗量子密码学的关键基础设施做准备》(PreparingCriticalInfrastructureforPost-QuantumCryptography)指南文件,敦促美国的基础设施运营商尽早为抗量子密码安全做好准备。2022年8月,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Toppan)与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NationalInstituteof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NICT)联合开发使用美国抗量子加密标准的IC卡,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商业化。2022年9月,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SecurityAgency,NSA)发布《商业国家安全算法套件2.0》(TheCommercialNationalSecurityAlgorithmSuite2.0)指南文件,计划推动国家安全系统的管理者和运营商在2035年之前采用抗量子密码标准。电信强国加速布局6G技术,6G技术竞争即将拉开序幕。美国、日本、韩国等国抢跑6G技术发展,力争在6G技术上实现弯道超车,夺回全球通信领域的主导权。2022年3月,美国参议院(UnitedStatesSenate)通过《下一代电信法案》(TheNextGenerationTelecommunicationsAct),拟创建下一代通信委员会(TheNextGenerationTelecommunicationsCouncil),统筹美国联邦下一代通信技术的投资和政策。2022年3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CommunicationsCommission,FCC)向是德科技公司(KeysightTechnologies)颁发首个频谱实验许可证,用于开发亚太赫兹频段的6G技术。2022年3月,日本总务省(MinistryofInternalAffairsandCommunications)、多个学术机构和丰田汽车公司、日本电气公司(NipponElectricCompany,NEC)等企业组建了“超越5G推广联盟”(Beyond5GPromotionConsortium),制定了业内首个技术提案,以推动日本6G技术的发展。2022年4月,韩国计划在2026年推出6G通信原型机,并在2028—2030年实现商用。2022年10月,韩国三星公司表示将在三星英国研究院(SamsungElectronicsResearch&DevelopmentInstituteUK,SRUK)成立6G研究小组,以开发6G网络和终端设备技术。重大进展量子计算机理论性能大幅提升,实用化进程加速。量子计算机的量子比特数呈指数级增长,纠错能力不断提升,有助于通用量子计算机的实现。2022年8月,奥地利维也纳大学(University of Vienna, UNIVIE)和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University Duisburg-Essen, Uni DUE)的联合研究团队成功实现对真空中悬浮纳米粒子的精确操纵,使其发生相互作用。该研究结果为开发具有可调非互易相互作用的纳米粒子的完全编程多体系统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2022年11月,IBM公司发布具有433个量子位的量子计算机处理器Osprey,量子比特数是上一代的3倍,对特定任务的处理性能远超任何经典计算机。2022年11月,IBM公司在量子计算机上成功运行迄今为止最大的量子程序,个量子比特和1700多个单独量子的操作,并大幅提高了纠错能力。IBM还计划2023年发布具有1121量子位的Condor处理器,并于2025年演示可操作4000多个量子位的处理器硬件。人工智能大模型快速崛起,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爆发。2022年4月,美国谷歌公司(Google)发布大型语言模型PaLM,该模型在语言和推理类的测评中超过了人类水平。2022年9月,美国英伟达公司(NVIDIA)发布大型语言模型NVIDIANeMo,帮助开发者定制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可用于内容生成、聊天机器人、蛋白质结构和生物分子特性预测等。2022年10月,中国百度公司发布知识增强跨模态大模型ERNIE-ViLG2.0。该模型基于知识增强算法的混合降噪专家建模,是全球首个知识增强的AI模型中表现最优。2022年11月,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推出超级对话模型ChatGPT,可应用于代码开发、修改代码错误、翻译文献等一系列常见文本输出型任务。高频通信技术获得突破,促进5G落地与6G离、稳定性和信号完整性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赋能5G和6G技术发展,助推通信产品创新。2022年6月,日本东京工业大学(TokyoInstituteofTechnology)推出一款新型高频收发器,可接入现有5G网络。该收发器在测试中展现出较低的相邻信道泄露和传输误差,大大提高了5G的传输效率。2022年6月,日本大阪公立大学(OsakaMetropolitanUniversity,OMU)研究人员在一种手性自旋孤子晶格(Chiralsolitonlattice,CSL)材料的磁性上层结构中检测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频共振,这意味着CSL材料凭借其优异的结构可控性,可将谐振频率提高到亚太赫兹波段内。该研究表明承载CSL的手性螺旋磁体材料有望作为6G潜在关键技术,助推6G高频通信技术的开发。2022年9月,美国弗劳恩霍夫海因里希赫兹研究所(FraunhoferHeinrichHertzInsitute,FraunhoferHHI)和韩国LG电子(LGElectronics)研究人员成功将6G数据的传输距离提升至320米,将该团队一年前创下的纪录提升了两倍。该研究有望成为6G技术进步的重要里程碑,推进6G实用化进程。(二)生物技术2022年,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不断在全球掀起感染浪潮,促使各国加紧开发更有效的病毒检测方法和新疫苗、药物等治疗手段。mRNA疫苗作为目前抵御病毒最有效的疫苗之一,其研发和商业化成为各国疫苗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加速融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信息学等帮助扩大生物技术行业的视野,推动生物技术智能化发展。颠覆性生物技术频现重大突破,干细胞和类器官领域为疾病建模、药物测试提供强大平台,基因编辑技术更精准高效、更安全,脑科学和脑机接口、微生物组学等前沿交叉技术领域均取得新进展。此外,迫在眉睫的粮食危机和气候危机对农业生产方式提出新的挑战,气候智能型农业成为实现双赢的最佳选择。重要趋势mRNA疫苗技术成为各国技术研发的攻关重点,为传染病和癌症、艾滋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提供新的防治手段。2022年2出全球首款冻干mRNA疫苗,可在25摄氏度下长期保持稳定,有助于解决当前mRNA疫苗的储存和运输难题;2022年3月,美国制药公司莫德纳(Moderna)启动mRNAAccess计划,旨在开发针对基孔肯雅病、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登革热、埃博拉病毒病、疟疾、马尔堡病、拉沙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等15种潜在大流行病原体的mRNA疫苗。2022年10月,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oalition for EpidemicPreparednessInnovations,CEPI)与韩国创新疫苗公司SKbioscience签署价值1.4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旨在开发mRNA疫苗平台,用于快速应对传染病传播。2022年11月,德国生物技术公司计划于2023年进行疟疾、结核病等5项传染病的mRNA疫苗临床试验。2022年11月,日本政府提出将投资20亿美元开展疫苗研究,并启动生物医药先进疫苗研发战略中心,初步任务是使用mRNA、病毒载体和重组蛋白等一系列疫苗输送技术,开展针对冠状病毒、猴痘病毒、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等8种病原体的疫苗研究。2022年1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开发出针对20种流感病毒已知亚型的实验性mRNA疫苗,或成为预防未来流感大流行的普遍措施。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加速融合,人工智能(AI)驱动生物技术创新。2022年3月,中国浙江大学开发出便携式AI70.8%,敏感性高达91.7%。2022年7月,日本理化学研究所(InstituteofPhysicalandChemicalResearchRIKEN)利用AI机器人MAHORO成功培养出诱导多能干细胞,并使其高效分化为视网膜细胞,耗时仅为人工培养时间的三分之一。2022年8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University,CMU)开发出基于AI的新型动态脑成像技术,可高速、高分辨率和低成本地绘制出大脑中快速变化的电活动。2022年9月,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SwissFederalInstituteofTechnologyinZurich)研发出可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病毒变体的AI模型,有助于促进下一代抗体疗法及疫苗的研发。2022年9月,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ofCentralFlorida,UCF)创建出AI筛选模型AttentionSiteDTI,可加快药物发现进程并在识别潜在候选药物方面具有97%的准确性。2022年12月,西湖大学、厦门大学和德睿智药开发出能够预测蛋白质构象变化与药物-靶点结合亲和力的AI模型ProtMD,可精准筛选高活性小分子,加速推进临床前药物研发。粮食安全问题和气候危机日益严峻,气候智慧型农业和生物燃料将促进可持续发展。2022年5月,韩国石油公司Hyundai 计划于2023年建设一座13万吨的生物柴油厂,以推进利用植物、霉菌和细菌等可再生资源生产化学材料和能源的白色生物技业务。2022年7月,欧盟研究和创新计划“地平线欧洲”(Horizon Europe)启动为期两年的BEATLES项目,旨在向气候智能农业粮食系统过渡,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可持续性、韧性,增强对气候适应能力。2022年9月,美国农业部(UnitedStatesDepartmentofAgriculture,USDA)拨款1亿美元用于生物燃料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在2023年进一步增加对气候智能农业和粮食系统创新的投资,以应对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等危机。2022年9月,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ofEnergy,DOE)为生物能源研究项目拨款1.78亿美元,旨在推动可持续技术突破,以改善公共卫生,帮助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粮食农业生产并创更具韧性的供应链。2022年10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NSF)和美国能源部生物能源技术办公室(BioenergyTechnologiesOffice,BETO)合作资助6个研发项目,将有助于生产可再生生物化学品和生物燃料。2022年12月,美国生物燃料行业呼吁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EPA)宣布在2023年制定可再生燃料标准(RenewableFuelStandard,RFS),以推动生物燃料实现净零排放。重大进展类器官技术为疾病建模、药物测试和个性化医疗及再生疗法提供强大平台,开创疾病研究与治疗、药物发现及可移植器官培育的新纪元。2022年5月,中国上海科技大学培育出血管化类脑器官模型,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脑发育过程中神经、血管及免疫细胞之的相互作用,也为人脑发育与进化、神经系统疾病机理研究及药物筛选提供了体外模型2022年10月,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将来自人的多能干细胞经诱导分化为大脑皮质类器官后原位移植于新生无胸腺大鼠的体感皮层中,构建出人鼠混合大脑类官t-hCO,可在大鼠体内正常生长,展现正常的大脑生理结构,还能参与大脑控制行为的神经环路,为大脑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新药开发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方法。2022年10月,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使用干细胞培育的类脑组织,绘制出大脑不同区域的细胞型及调节其发育的基因。2022年12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Queensland)在培养皿中培养出一个人造的微型大脑,并用其研究寨卡病毒对大脑的影响,使科学家对病毒进入发育中大脑的过程有了全新认识,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抗病毒物。基因编辑技术更精准高效,新型基因编辑工具脱靶效应降低,安全性大幅提升。2022年1月,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PompeuFabraUniversity)开发出高效精确的可编程基因书写技术FiCAT,可将大片段的DNA精准插入基因组中,实现了5%~22%的最小脱靶插入率,有望克服目前用于基因组编辑和基因疗法技术的限制,帮助开发更安全有的遗传性疾病和肿瘤疾病疗法。2022年3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开发出能够在植物中实现高效编辑的新型引导编辑系统ePPE,编辑效率在碱基替换、小片段插入、删除及较大片段的插入和删除等多种编辑类型下平均提高5.8倍,且不会增加脱靶效应或产生副产物。2022年3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ofTexasatUT-Austin)开发出新版本的基因编辑工具SuperFi-Cas9,使靶向错误DNA片段的可能性比原始版本低4000倍,安全性大幅提升。2022年8月,上海科技大学开发出一种简单、高效的基因编辑方法Ted,实现细胞内大片段DNA的高效编辑,初步解决了传统CRISPR-Cas9介导的同源重组在大片段基因敲入效率低的问题。2022年9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发出一种基于修饰mRNA的CRIPSR-Cas9系统,将干细胞中的基因编辑效率提高了84%且减少了脱靶效应。脑机接口技术朝着更安全、佩戴更舒适的方向发展,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神经性假肢的开发提供重要帮助。2022年3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Diego)开发出升级版的脑机接口阵列,能更好地适应大脑系统,提高用户控制轮椅、假肢等外部设备的能力。2022年6月,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TheJohnsHopkinsUniversity)对一名因脊髓损伤导致上半身瘫痪的患者植入脑机接口,使其通过脑机接口操纵机械臂使用刀叉独立完成进食,整个过程耗时不到90秒,实验成功率为85%(20次实验成功了17次)。2022年7月,中国清华大学医学院和解放军总医院仅用3个颅内电极就实现了微创植入脑机接口打字,速度达每分钟12个字符,每个电极的等效信息传输率达20比特/分钟。该研究旨在探索最小化颅内脑电创伤的脑机接口方案,以最低代价帮助重度瘫痪患者恢复与外界沟通的能力。2022年7月,美国莱斯大学(RiceUniversity)、杜克大学(DukeUniversity)、布朗大学(BrownUniversity)和贝勒医学院(BaylorCollegeofMedicine)开发出可在一秒钟内远程激活果蝇特定大脑回路的无线技术,其速度比之前对基因定义的神经元进行磁刺激的最佳技术快50倍,展现出的力工具。2022年9月,南京邮电大学团队开发出可交互式人工神经元,实现了脑机接口之间模态匹配的双向交互,可解读神经递质中的化学信息。2022年10月,美国神经技术公司Axoft的脑机接口设备获得FDA授予的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有望对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癫痫和运动障碍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产生巨大影响。(三)能源技术2022年,在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俄乌冲突持续、全球极端气候频现等背景下,全相关技术取得新突破。重要趋势能源短缺使核电迎来“复苏”,多国暂停核退役或重启核电计划。美国政府根据《降低通货膨胀法案》(InflationReductionAct)向美国能源部爱达荷国家实验室(IdahoNationalLaboratory,INL)投入1.5亿美元,升级其核能基础设施,加强核能研发。美国与波兰建立核能战略伙伴关系,支持波兰建设首座核反应堆。法国总统马克龙强调核电是法国实现“能源独立”的关键,计划从2028年开始新建6个核电机组。英国在新版《英国能源安全战略》(BritishEnergySecurityStrategy)中强调核电的重要地位,将开发8个新的大型核电项目,并新建多座模块化小堆。德国延长原计划于2022年12月关闭的3座核电站运营时间。比利时政府将2025年废除核能的计划延后10年。韩国计划到2030年将核电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提高至33%,发电量达到2017亿千瓦时。同时,韩国海外核电开发项目将与汽车、半导体和电动汽车电池等重点产业挂钩,增加其核电出口。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加速推进核电重启进程,计划到2023年秋季使核电机组的重启数量从目前的10个增加到17个。主要国家清洁能源转型步伐加速。美国能源部宣布在《两党基础设施法案》(BipartisanInfrastructureLaw)框架下投入3000万美元用于发展风电技术,降低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项目成本,使美国到2030年达到30吉瓦的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美国能源部、内政部、商务部和交通部联合启动了漂浮式海上风电行动计划(Floating OffshoreWind Shot),推动美国漂浮式海上风电设计、开发和制造;美国能源部发布《推进聚光太阳能热发电定日镜技术的路线图》(RoadmaptoAdvanceHeliostatTechnologiesforConcentratingSolar-ThermalPower),对聚光太阳能的重要部件定日镜的研究和部署进行了规划,目标是降低聚光太阳能发电系统成本,到2030年使其发电成本降到每千瓦时0.05美元;美国能源部还在《能源攻关计划》(EnergyEarthshot)框架下相继部署3项领域攻关计划,加速推进增强型地热能、海上风能和工业供热领域的清洁转型,助力实现能源转型目标。欧洲国家加强能源安全合作,德国和丹麦在波罗的海投资90亿美元新建一个海上风力发电中心;德国、丹麦、瑞典、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陶宛八国签署《马林堡宣言》(MarienborgDeclarations),加强海上风电合作,计划在2030年将波罗的海地区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从目前的2.8吉瓦提高至19.6吉瓦。韩国发布首个《氢经济发展基本规划》(BasicHydrogenEconomyImplementPlan),拟到2050年在全国建立2000多处加氢站,并使氢能占最终能源消耗的33%、发电量的23.8%,成为超过石油的最大能源。澳大利亚启动建设全球首个“抽水蓄能+制氢”综合项目,其包括600兆瓦抽水蓄能、300兆瓦制氢、50兆瓦液化氢、50兆瓦氢燃料电池和1.8吉瓦风力发电设备,预计到2028年投入使用。各国加大碳减排技术研发力度。美国能源部启动多个脱碳项目,包括为碳安全(CarbonSAFE)第二阶段储存综合体可行性(StorageComplexFeasibility)资助计划提供9300万美元,为后续开发能够储存5000万吨以上二氧化碳的储存设施提供支持;为碳管理(Carbon Management)资助计划下22个项目提供3800万美元,加速实现“以低于每吨100美元的价格将碳捕获并储存”的目标;为从空气中捕集二氧化碳并进行结构储存计划(HarnessingEmissionsintoStructuresTakingInputsfromtheAtmosphere)提供3900万美元,开发利用纤维素与菌丝体制造的高性能生物基绝缘材料,开发具有钢铁强度、自我修复能力,以及结合了木材和微生物的储碳木材等。美国能源部化石能源和碳理办公室(OfficeofFossilEnergyandCarbonManagement)发布《战略愿景:化石能源和碳管理在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中的作用》(StrategicVision:TheRoleofFECMinAchievingNet-ZeroGreenhouseGasEmissions)报告,重点针对点源碳捕集、二氧化碳转化技术、二氧化碳去除技术等7项化石能源技术主题提出未来研发方向。意大利能源公司EnergyDome利用压缩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在意大利萨丁尼亚岛建造20兆瓦/200兆瓦时㊟【20兆瓦为储能功率,200兆瓦时为储能容量。】二氧化碳电池厂,建成后将是全球首个二化碳电池厂。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w Energy and TechnologyDevelopmentOrganization)多次资助开发二氧化碳循环转化利用技术,包括在碳循环利用、下一代火力发电等技术开发(Next-Generation Thermal PowerPlantsandCCUSTechnologies)项目中投入25亿日元(约1924万美元),发展利用常压等离子体开发新的二氧化碳分解/还原工艺、能够高效利用二氧化碳的藻类生物质生产和利用技术等6个项目;在绿色创新基金(GreenInnovationFundProjects)框架下投入1145亿日元(约合8.8亿美元)启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燃料制造技术开发(DevelopmentofTechnologyforProducingFuelUsingCarbonDioxide)项目,开发可持续航空燃料、不使用化石燃料的液化石油气绿色合成等技术。重大进展核聚变技术取得新突破,商业化进程加速。美国能源部宣布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LivermoreNationalLaboratory,LLNL)的国家点火装置(NIF)于2022年12月5日的惯性约束聚变实验中实现了“聚变能量增益”,实验输出能量大于激光输入能量,能量输出与能量输入之比“聚变增益系数Q值”大于1,而此前类似的实验无法产生正能量增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MIT)和联邦聚变系统公司(CommonwealthFusionSystems)的研究人员在材料、计算机建模和控制系统等领域取得了关键突破,正在通过磁约束开发聚变反应堆原型SPARC;美国ZapEnergy公司宣布其第四代Z箍缩(Z-pinch)设施FuZE-Q创造了第一个等离子体;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General Atomics)推出一种使用碳化硅基材料的新型模块化聚变包层概念GAMBL,其可以使汽轮发电机能够在超过1000摄氏度的条件下工作,同时具有更高安全性。欧洲核聚变研发创新联盟(EUROfusion)、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tomicEnergy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组织(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Reactor,ITER)宣布欧洲联合环状反应堆(JointEuropeanTorus,JET)在5秒内产生了能量输出为59兆焦耳的稳定等离子体,打破了该装置在1997年创下的22兆焦耳核聚变能量的纪录,同时刷新了世界纪录。英国First Light fusion公司利用弹丸聚变(Projectile技术首次成功实现核聚变,计划到21世纪30年代建设一座功率15万千瓦的试点聚变电厂。日本京都聚变工程公司(Kyoto 完成聚变电厂设备综合测试设施UNITY的初步设计,UNITY是全球首个将聚变反应堆技术作为一个综合性系统进行测试的设施,可在一个设施中测试聚变电厂所需的多个系统,对推进聚变技术发展具有积极义。多国推出新的氢能项目,新技术不断涌现。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ational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NREL)开发出太阳能热化学制氢(SolarThermochemical Hydrogen)技术,具备比常规电解水制氢更高的效率。英美资源公司(Anglo American)在位于南非的Mogalakwena铂金矿启用全球最大氢电混合动力矿山运输卡车,该卡车总功率为2兆瓦,可承载290吨有效载荷;英国结合氢燃料锅炉、电空气源热泵和智能控制技术,开发出全球首个智能氢混合供热系统,提供了安全、廉价的热方案。德国下萨克森州立市郊交通公司(LNVG)将阿尔斯通公司(Alstom)制造的氢动力支线列车Coradia iLint投入运营,开通全球首条纯氢动力客运铁路线路。加拿PyroGenesis公司推出通过热等离子热解从碳氢化合物中生产氢的制氢技术,理论电力成本比水电解法低1/3倍;加拿大海洋技术公司Cellula Robotics开发出由氢燃料电池驱动的自主水下航行器Solus-LR,扩展了氢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日本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KawasakiHeavyIndustries)的全球第一艘液化氢运输船SuisoFrontier将澳大利亚生产的氢气成功运抵日本,完成全球首次液氢海上运输。新材料、新工艺加速碳减排技术商业化进程。美国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开发出新的碳捕集溶剂,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每吨39美元)高效地将二氧化碳根理工大学(RoyalMelbourneInstituteofTechnology,RMIT)开发出新的碳捕集系统,通过将二氧化碳与被加热的共晶镓铟(EGaIn)合金混合,实现了快速将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固体碳片,便于对其收集或再利用。日本大阪大学(OsakaUniversity)利用资源化技术将二氧化碳高速合成了多碳有机化合物,其过程中电流密度达到每平方厘米1.8安培,实现了全球最快的合成速度。日本东京都立大学(TokyoMetropolitanUniversity)开发出一种新的直接空气碳捕获(DirectAirCaptureDAC)技术,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异氟尔酮二胺(IPDA)化合物在低浓度二氧化碳(400百万分比浓度)下将99%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固体氨基甲酸沉淀物,且每摩尔化合物每小时可去除201毫摩尔的二氧化碳,创造了全球最快的二氧化碳去除效率。此外,在溶液中的固体只需加热到60摄氏度即可将捕获的二氧化碳完全释放,溶液可以被回收再利用。(四)新材料技术2022年,世界经济从疫情中逐步恢复,各主要经济体对于材料的需求进一步释放。随着半导体、5G通信、人工智能、电动汽车、氢能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科技强国加紧布局关键矿产产业链、供应链,持续推动新材料技术与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的融合,加速前沿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主要国家在新能源材料、聚合物材料、生物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同时加紧研发关键矿产提取、加工及回收技术,布局新能源矿产供应链,以期在全球能源转型变革中获得先发优势。重要趋势发达国家为争夺关键矿产资源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规划。2022年2月,美国地质调查局(UnitedStatesGeologicalSurvey,USGS)发布更新版《2022年关键矿产清单》(2022FinalListofCriticalMinerals),将锂、稀土等关键矿产纳入其中,并提出扩大国内关键矿产生产规模,以减少对中国和俄罗斯的进口依赖。2022年3月,澳大利亚政府公布《2022年关键矿产战略》(2022CriticalMineralsStrategy),建议扩大本国矿产加工标准体系。此外,澳大利亚政府在2022—2023年预算中,拟向《关键矿产加速器倡议》(CriticalMineralsAcceleratorInitiative)投入2亿澳元(约合1.37亿美元)用于关键矿产项目,并在3年内投入5000万澳元(约合3400万美元)建立虚拟的国家关键矿产研发中心,推动矿石加工、提纯和回收技术的合作研究。2022年7月,英国政府发布首份《未来的复原力:英国关键矿产战略》(Resilience for the Future: The UK's CriticalMinerals Strategy),提出将通过提升国内生产能力、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建立更安全、更有韧性的关键矿产供应链。2022年10月,美国地质调查局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AeronauticsandSpaceAdministration,NASA)联合绘制美国西南部部分地区的关键矿产潜力地图,寻找未来具有开采潜力的地区,以增加国内关键矿产产量。2022年12月,加拿大自然资源部(Natural Resources Canada)发布新版关键矿产战《从探索到回收:为加拿大和世界的绿色和数字经济提供动力》(FromExplorationtoRecycling:PoweringtheGreenandDigitalEconomyforCanadaandtheWorld),旨在促进其国内电动汽车电池相关关键矿物的生产和加工。主要国家推动关键矿产提取、加工及回收技术的研发。2022年3月,加拿大联邦政府为建造电动汽车电池材料生产设施和超级电池工厂提供财政支持,并计划投资至少20亿加元(约合16亿美元),用于促进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所需的镍、锂、钴等关键矿产的生产和加工。2022年8月,日本海洋地球科学技术机构(JapanAgencyforMarine-EarthScienceandTechnology,JAMSTEC)在茨城县沿海成功测试海底开采技术,并计划在小笠原群岛和南鸟岛附近6000米深的海床中开采富含稀土的泥浆,以寻找稀土元素。2022年10月,美国能源部从《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InfrastructureInvestmentandJobsAct)中拨款28亿美元完善本土电池供应链,包括新建和扩建国内分离与加工锂、石墨等关键矿产的工厂,以及演示验证利用回收材料制造组件的工艺。2022年10月,美国能源部为12个州的16个项目提供39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开发可扩展的商业技术,以增加国内清洁能源转型所需的铜、镍、锂、钴、稀土等关键矿产供应2022年10月,美国白宫发起《美国电池材料倡议》(American Battery MaterialsInitiative),以确保用于电力、电气和电动汽车的关键矿产的稳定持续供应。2022年11月,美国能源部先进材料和制造技术办公室公布一项价值1200万美元的融资项目,以研究和改进从地热盐水中安全、经济、高效地提取和精炼锂的技术。2022年11月,英国计划在提兹港(Teesport)建设欧洲首个大型商业锂精炼厂,为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系统供应链提供电池级材料。跨国企业加紧布局新能源矿产和电池生产项目,对全球新能源矿产供应链带来新挑战。2022年4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与嘉能可(Glencore)签订了钴供应协议,采购镍钴矿用于制造通用的Ultium电池正极。2022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觉的选择性微电影分库周欣然
- 住院病案首页管理制度
- 伽马刀术后病人护理
- 学校教师师德培训
- 数学学案:课堂导学集合之间的关系
- 医疗图文排版
- 《高分子材料》课件
- 介绍高适课件
- 《奇特的植物》课件
- 《光敏电阻及其应用》课件
- 2023届上海杨浦区高三语文一模作文写作:经典永无可替代
- 换药,拆线课件
- 生物武器1课件
- 中药服用方法课件
- 国开电大 管理概论 形考任务一(画组织结构图)
- 七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
- 《过秦论》理解性默写练习 课件20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行政学说》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DB63-T 241-2021草地毒害草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 中国传统文化十二生肖介绍PPT课件(带内容)
- 结直肠的锯齿状病变及其肿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