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1.2安全风险管控”标准、流程、风险与合规全面图解安全管理体系之18:“8运行-8.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安全管理体系之18-2:“8.1.2安全风险管控”标准、流程、风险与合规全面图解第一部分:“8.1.2安全风险管控”标准解读过程预期结果(控制目标)增强安全、消除危险源和降低或控制安全风险,将安全风险尽可能降低至最低合理可行水平;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概率的风险,选择和实施安全风险处理方案,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或方法,使风险损失对组织、业务或风险管理范围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8.1.2安全风险管控”条文理解与实施要点有关安全风险管控术语及其理解双重预防机制为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所开展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方式。风险应对处理风险的过程。风险控制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综合分析存在问题、薄弱环节和资源能力,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提出并采取保持和(或)改变安全风险的措施的系列活动。控制包括但不限于保持和/或改变安全风险的任何流程、策略、措施、操作或其他行动。控制并非总能取得预期的改变效果。风险信息风险点名称、危险源、风险(事故)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固有风险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组织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风险清单以表格形式表达的风险基本信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识别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运用定性或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其严重程度,进而按照风险的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从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和管控责任并落实管控措施的过程。风险管控措施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相应控制方法和措施。通常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措施、教育培训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等。专项管控措施指针对某一种或几种风险因素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作业场所风险管控管理和技术人员依据风险管理清单,对设备设施(系统)和作业环境类的风险管控情况进行检查和落实的活动。作业活动风险管控现场管理人员在涉危作业前、作业过程中确认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管控剩余风险的活动。岗位风险管控岗位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岗位安全风险清单和动态风险识别开展的风险管控活动。风险预警根据安全风险管控效果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等相关信息监控安全风险的变化情况,当其超过预设条件时发出警示信息。事故预防采用技术和管理等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风险控制基本要求组织应基于对安全风险识别(见6.2.2)风险分析和评价(见6.2.3)的结果,及时确定所需应对的风险,制定和实施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必要时进行分级管控);安全风险控制是一个循环提升的过程,包括:制定和选择安全风险控制方案;计划和实施安全风险控制措施;评估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成效;确定剩余安全风险是否可接受;若不可接受,采取进一步应对措施。风险控制工作是持续性的活动,当风险控制对象的政策环境、业务目标、安全目标和特性发生变化时,需要再次进入上述步骤。安全风险控制不一定产生预期结果,甚至可能产生意外的后果。监测和评审宜作为安全风险控制实施的一部分,以确保不同形式的安全风险控制持续有效。安全风险控制还可能产生需要加以管理的新安全风险;科学确定风险控制方案,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风险控制措施要能有效弥补安全漏洞、改进不足,达成预期目的。对于可接受风险、短期无法消除或降低的风险,可通过加强监测、做好预防和应急准备等方式进行控制;风险控制措施要符合实际,在资源及条件允许范围之内,并寻求最有效的方法手段。正确处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既要考虑经济成本,还要考虑社会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等因素;风险控制要精准施策,控制措施应落实到每一个风险影响因素。要明确风险控制主体责任及协作、监督、指导等各方的责任,实施目录化、清单化管理,加强统筹协调,系统持续推进。坚持“边评估、边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充分考虑风险关联关系,不仅对本单位提出控制措施建议,还应对其他利益相关方提出工作建议,加强跨区域、跨部门、跨专业风险沟通与工作交流;跟踪风险形势及任务变化,遇有重要变更,应及时开展风险变更与评估。风险可控性分析根据风险性质和当前风险控制能力,分析判断风险的可控性。风险的可控性可分为三类:可消除(规避)的风险(A类):定义:在目标安全允许的时间内,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风险产生的原因或后果,达到可忽略程度的风险(并非真正绝对地消除);策略:对于可消除的风险,组织应优先考虑采取措施进行消除或规避,以确保生产安全。可降低的风险(B类);定义:通过采取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开展教育培训和进行有效控制,可以把等级降低到可接受程度的风险;策略:对于可降低的风险,组织应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计划(包括风险评估、监控和应对措施)以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内。不可控的风险(C类)。定义:指因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模糊性特征,而难以预见是否发生或何时何地以何种强度发生的风险,主要是发生的可能性不可预知或控制,但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后果进行控制;策略:对于不可控的风险,组织应重点关注风险后果的控制和缓解措施。通过建立灵活的应急响应机制和强大的危机管理能力,组织可以在风险发生时迅速应对,减轻其对组织的影响;与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和社区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应对可能的安全风险;组织还应保持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及时调整安全管理战略和业务运行模式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选择安全风险控制方案风险控制策略风险控制通常采用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消减和风险接受4种等四种策略,安全风险控制方案之间不一定是相互排斥的,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形。风险规避:定义:在可能的情况下决定不开始(停止)、退出会导致安全风险的活动或不使用存在风险的设备设施避免风险的发生;优点:可以完全避免特定风险;缺点:可能同时放弃了与风险相关的潜在收益;可能需要大量资源来改变现有活动;应用示例。当某项活动或决策可能带来巨大风险且这些风险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有效管理时,组织可能会选择以下策略规避这些风险:避免使用高风险工艺或材料;避免高风险作业活动;避免不安全的合作伙伴或供应商等。风险转移;定义: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分包合作、购买保险或其他方式将风险的一部分或全部转移给第三方;优点:能够减少自身承担的风险;允许单位专注于核心业务;缺点:转移成本可能较高;第三方可能无法完全承担转移的风险;应用:购买商业保险:依法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购买各类商业保险(如财产保险、公众责任保险等)并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以转移潜在的经济损失和赔偿责任;与专业机构签订服务合同:针对某些具有高风险或专业性的作业活动(高空作业、爆破作业等),可能会与专业机构签订服务合同(合同条款明确风险责任和赔偿机制),将风险转移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采用分包或合作经营方式:在大型工程项目或复杂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采用分包或合作经营的方式,与多个承包商或合作伙伴共同承担风险,将部分风险责任转移给承包商或合作伙伴,实现风险共担;利用担保和保证机制:在供应链管理中,可能会要求供应商或合作伙伴提供质量担保、安全保证等机制,以确保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符合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在某些行业或地区,可能会与政府、行业协会或其他相关方通过共同出资设立风险基金、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等方式共同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共担机制,实现风险的共同承担和分散化。风险消减;定义:指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轻其潜在影响或后果,使剩余风险再被评估时能达到可接受的级别。优点:能够直接降低风险水平;提高整体的安全性和效率;缺点:可能需要大量投资;不一定能完全消除风险;应用示例:建立健全全员安全责任制以及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实施安全培训和教育;改善工作场所工作环境和安全条件:如增加工房湿度以避免火化工物料过筛时摩擦产生静电;实施安全工程措施;引入先进的安全技术设备(如安全监控和预警系统、防火设施、紧急停车装置等);定期进行设备检查、维护和检修;采用个人防护装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实施安全监控和应急响应等。风险接受:定义:慎重考虑后决定保留安全风险,有意识地、客观地选择对风险不采取进一步的应对措施,接受风险可能带来的后果。通常是在经过充分的风险评估后,认为某些风险在可承受范围内,且采取进一步的风险控制措施(如规避、转移、消减)可能不经济或不切实际;应用示例:接受低风险且频繁的作业活动的固有风险;员工知情并接受的风险;不可避免的风险:有些风险由于其内在的性质,是无法通过技术手段或管理措施完全消除;接受无法完全消除的风险(如自然灾害风险、紧急情况下的风险以及外部相关方带来的风险);容忍某些行业标准的固有风险(符合法规标准的风险、低风险作业活动、已知并接受的风险);设置风险准备金或应急基金以应对潜在损失;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后决定接受的风险。优点:节省资源;允许快速决策;缺点:可能面临未预期的损失;可能影响员工和相关方的信心。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的原则在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消除不可接受的风险:首要目标是消除那些被评估为不可接受的风险。优先考虑使用工程技术措施,因为这些措施通常能够直接从源头上消除或大幅度降低风险。采取管理措施以降低风险:工程技术措施不能完全消除风险时,应实施管理措施来进一步降低风险;通过安全培训教育,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和现场处置能力;个体防护措施:在各种管控措施尚无法完全降低风险的情况下,应为作业人员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员工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这些装备,以减少、降低事故伤害。应急处置措施:对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或紧急事件,应事先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措施。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确保在真实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响应。风险控制措施的内容控制层级旨在提供一种系统的方法来增强安全、消除危险源和降低或控制安全风险。每个层级的控制效果低于前一个层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根据风险评价与风险分级结果,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层级方面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采取一种或多种消除或者降低风险的相应管控措施,直至风险可以接受。为了成功地将安全风险尽可能降低至最低合理可行水平,通常采用以下层级多个控制的组合:工程技术措施,包括:消除/终止/移除危险源:表1:“消除/终止/移除危险源”的风险控制措施示例控制措施类型具体情形示例代表性典型风险控制措施示例消除危险源在生产线上使用易燃易爆材料替换为不易燃、不易爆的替代材料机器设备存在设计缺陷,易引发事故重新设计设备,消除设计缺陷使用有毒化学物质作为生产原料采用无毒或低毒性的替代原料终止危险源高压电气设备在维护期间存在触电风险在维护期间切断电源,使用锁定/标识程序确保设备不会意外启动建筑施工现场夜间作业照明不足在夜间停止作业,确保充足的照明条件后再进行化工生产过程中某反应温度过高在达到安全限值前停止反应,进行冷却处理移除危险源废弃的化学品容器仍存放在生产区域将废弃化学品容器移至专门的危废存储区,并按规定进行处理建筑工地上遗留的未爆炸的爆破器材立即移除并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安全处理机械设备达到报废标准,存在安全隐患报废设备,并从生产现场彻底移除替代:表2:“替代”控制措施应用示例替代控制措施替代控制措施应用示例物质替代用低危险/危害性物质替代高危险/危害性物质,使用无毒或低毒化学品替代高毒化学品(如用水性漆代替溶剂型漆),以非易燃材料替代易燃材料,采用非腐蚀性流体替代腐蚀性流体设备替代使用自动化机械替代手动操作的高危机械;以封闭式系统替代开放式系统,减少人员接触风险;采用本质安全设计的设备替代传统设备;采用视频系统使现场巡检无人化工艺替代采用低风险工艺替代高风险工艺,使用无火或低温工艺替代高温或明火工艺,引入连续流程替代间歇式生产方式,减少操作风险能源替代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降低火灾和爆炸风险;使用低电压设备替代高电压设备,减少触电风险;采用非电离辐射源替代电离辐射源工作环境替代以室外作业替代密闭空间作业,改善通风条件;将高风险工作转移到低风险区域进行;采用远程操作或机器人技术替代高风险现场作业预防: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有害因素发生。表3:“预防”控制措施示例安全风险类别预防性技术控制措施示例机械设备风险安装机器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罩、安全门),安装事故排除装置(如急停按钮、紧急切断阀、紧急停止按钮和拉线开关),实施机械锁定和标签制度(LOTO程序),电气安全风险安装接地故障保护系统(GFCI)和剩余电流装置(RCD),使用漏电保护装置(RCD,GFCI等)、过载保护器、隔离开关、限位开关、熔断,使用绝缘材料和工具,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系统化学品风险使用化学品储存柜和二次容器,安装泄漏检测和报警系统,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化服、防毒面具)高处坠落风险安装安全网、安全栏杆和脚手架,使用防坠落系统(如安全带、锚点),实施高处作业许可制度火灾和爆炸风险安装火灾探测和报警系统,配置自动灭火系统(如喷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使用防爆设备和材料人为因素风险实施员工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计划,制定并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使用视频监控和人员行为分析技术环境因素风险安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提供适当的通风和照明,使用隔音和减振设备减弱:指采取措施来减少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概率或减轻其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从而达到降低安全风险的目的。通常涉及对现有的工艺流程、设备设施、操作方式等进行改进或调整,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表4:“减弱”控制措施示例减弱控制措施“减弱”控制措施应用示例工艺流程改进优化反应条件,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引入连续流程替代间歇式生产,减少操作风险和中间储存风险;调整生产顺序,先处理低风险物质,再处理高风险物质;实施逐步减少或逐步替换高风险原材料的策略设备设施改造安装局部通风装置,减少有害气体积聚和职业病风险;增设避雷装置,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免受雷电危害;使用消除静电装置,防止静电引发火灾或爆炸;在机械设备上安装限速器、缓冲器或减震装置,减少机械冲击和振动;增加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罩、安全门等);对电气设备进行绝缘处理,减少触电风险操作方式调整制定标准作业程序(SOP),规范员工操作,减少人为错误;实施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减少人员直接操作,降低操作风险安全防护增强在危险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隔离设施,提醒人员注意安全;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耳塞、护目镜等),增强员工个体防护能力;安装紧急洗眼器和淋浴器,以便在发生化学品溅射时及时冲洗环境监控与改善安装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实时监测有害气体浓度,及时预警;设置噪音和粉尘监测点,定期检测并采取措施降低噪音和粉尘污染;改善照明条件,确保工作区域光线充足,减少视觉疲劳和误操作风险;改善工作场所的通风、照明和温度条件,减少职业健康风险;安装噪音和振动控制措施(如隔音墙、减震地板等);对粉尘、有害气体等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和处理转移:指将危险源、危险排放口或潜在的风险点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或是改变其排放方向,将潜在的危险源或危险物质排放到安全区域以外,从而减少对人员和环境造成的危害。表5:“转移”控制措施示例转移控制措施“转移”控制措施应用示例有害气体排放转移在化工生产中,通过安装排气管道将有毒气体排放到高空或远离厂区的地方;调整反应釜或储罐的排放口位置,确保有害气体不直接排向工作区域或人员密集区;使用密封系统和负压操作,将有害气体收集并转移到处理装置中;噪音源转移在建筑施工中,使用隔音屏障或移动隔音墙将噪音源与工作区域隔离;调整施工时间和施工区域,将噪音产生较大的工作转移到非工作时间或远离居民区的地方进行;使用低噪音设备或技术,替代高噪音设备,降低噪音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影响粉尘排放转移在粉尘作业中,通过安装吸尘装置和管道系统,将产生的粉尘直接吸入收集器中,避免粉尘扩散到工作区域;将粉尘产生较大的设备或工艺环节封闭起来,通过排风系统将粉尘排放到安全区域以外;使用湿式作业或喷水降尘技术,将粉尘固定在作业区域或降低到最低限度其他危险物质转移将易燃、易爆物质储存在远离热源、火源和人员密集区的专用仓库中;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封闭式输送系统,将危险物质从一个工序转移到另一个工序,减少泄漏和接触风险;将高温设备或工艺环节放置在通风良好、无易燃物质的环境中,降低火灾和爆炸风险封闭:对可能产生危害或已经存在风险的设备、区域或场所进行物理或管理上的隔离,以限制或控制人员的进入。表6:“封闭”控制措施示例封闭控制措施“封闭”控制措施示例危险区域封闭在化工生产中,对存储有毒、易燃或易爆物质的区域设置围栏、门禁和监控,确保非授权人员不得进入;对高温、高压或高辐射区域进行封闭,设置警示标识和隔离设施,防止人员误入;在矿山、隧道等危险作业环境中,对不稳定或潜在崩塌的区域进行封闭,确保作业安全机械设备封闭对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如旋转部件、切割刃等)安装安全防护罩,防止人员接触造成伤害;对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危险区域设置光栅、安全门等装置,确保在设备运行时人员无法进入;对压力容器、锅炉等设备设置安全阀、爆破片等泄压装置,并在其周围设置隔离区,防止爆炸时碎片飞溅伤人建筑施工现场封闭对高空作业区域设置脚手架、安全网等防护措施,防止人员坠落;对基坑、深沟等开挖区域设置围挡和警示标识,防止人员误入造成坍塌事故;对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设施进行封闭管理,设置专用配电箱和漏电保护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其他封闭措施对人员通道、楼梯口等设置门禁系统,控制人员出入并记录通行情况;对危险废物存储区域进行封闭处理,设置防渗漏设施和排气装置,防止有害物质泄漏和扩散;对噪声、粉尘等污染严重的作业区域进行封闭操作,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人员的伤害物理隔离或防护:是通过物理手段将危险源、有害因素或潜在风险点与人员、设备或环境隔离开来,以减少或消除它们对人员安全和健康、设备完整性以及环境稳定性可能造成的影响。表7:“物理隔离或防护”控制措施示例物理隔离或防护措施“物理隔离或防护”控制措施示例设置物理结构在化工生产区域周围设置隔离带、栅栏或围栏,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在机械设备上安装防护罩或挡板,防止工人接触到危险的运动部件;在建筑施工现场设置安全网,防止人员、物料从高处坠落;使用警戒绳、锥形桶等标识危险区域,提醒人员注意安全使用安全设备在重要通道或危险区域安装门禁系统,控制人员出入并记录通行情况;在关键设备或存储区域设置锁具,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安装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危险区域或重要设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实施集体防护措施在工作场所设置通风系统,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改善空气质量;为工人提供集体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耳塞等,减少职业健康风险采用机械装卸使用机械化装卸设备代替人工搬运,减少人员与危险物质的直接接触;在物料搬运过程中使用传送带、叉车等设备,提高作业效率并降低事故风险降低噪音在高噪音区域设置隔声罩或声屏障,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影响;为工人提供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装备,降低噪音对听力的损害防止高空坠落在高空作业区域设置安全护栏或安全网,防止人员坠落;安装脚手架、悬挂系统等设备,为高空作业提供稳定的作业平台其他物理隔离或防护使用防爆墙、泄爆装置等结构,减少爆炸事故对周围区域的冲击和破坏;在危险废物存储区域设置防渗漏设施和排气装置,防止有害物质泄漏和扩散联锁:一种安全控制措施,通过在设备或系统中设置联锁装置,当操作者出现失误或设备运行达到危险状态时,可以自动终止危险情况的发生,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表8:“联锁”控制措施示例联锁控制措施“联锁”控制措施应用示例机械联锁在机械设备上设置联锁装置,确保安全门或防护罩在设备运行时无法打开,防止人员接触危险部件;使用联锁开关,使得只有当所有安全条件满足时(如防护装置到位、紧急停止按钮未按下等),设备才能启动。电气联锁在电气系统中设置联锁电路,当某个开关或传感器处于不安全状态时,自动切断电源,防止设备启动或继续运行;使用互锁开关,确保两个相互关联的设备不会同时运行,以避免碰撞或干扰逻辑联锁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通过编程实现逻辑联锁,当某个参数超过设定范围或某个条件不满足时,系统自动进入安全状态或执行紧急停机;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实现复杂的联锁逻辑,确保在多个输入条件同时满足时才能执行危险操作。顺序联锁在生产线或工艺流程中,设置顺序联锁,确保各道工序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防止因操作顺序错误导致的安全事故;使用顺序控制器,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并在每个步骤完成后自动解锁下一个步骤,确保整个过程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安全联锁在危险区域设置安全联锁系统,当人员进入该区域时,自动关闭危险源或停止设备运行,确保人员安全;使用安全光栅、安全地毯等传感器,实时监测危险区域内的物体或人员,并在必要时触发安全联锁动作管理措施表9:“管理措施”控制措施示例管理措施分类描述“管理措施”应用说明(a)重新组织工作或活动采用工作重组避免单独作业;控制工时和工作量;改变工作模式确保至少有两名工人在同一区域作业,避免超时和高强度工作,实施轮班或弹性工作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安全。(b)健全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职责;配足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职责,确保关键岗位有合格人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具备相应资质。(c)制定作业程序和安全规程制定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为各项工作制定明确的程序和规范,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安全要求,实施作业前的安全许可制度。(d)减少人员暴露合理规划作业方案;减少非必要作业人员通过优化作业计划和减少不必要的现场人员,降低员工面临的风险。(e)遵守标准规范遵守行业标准;注意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事项确保所有操作符合行业标准和安全规范,员工了解并遵守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要求。(f)定期开展安全性评价定期评估安全风险;制定改进措施定期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安全性评价,识别潜在风险,并制定和实施改进措施。(g)给工作人员适当指令提供明确的指令;如入口控制过程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接收到清晰、准确的指令,如进入危险区域前的控制程序。(h)加强运行监视和安全监督高危作业安全监护;运行监视对高危作业实施专人监护,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加强设备运行监视,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i)实施定期安全设备检查定期检查安全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安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j)相关方管理审核相关方安全资质;签订安全协议;明确监管责任对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进行安全资质审核,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各自责任,并进行风险告知和安全交底。(k)指导工作人员报告事件建立无报复的报告机制;培训员工如何报告建立员工报告事件的机制,确保员工能够无担忧地报告事件、不符合和受害情况。(l)监控、监测和检测实时监控系统;气体泄漏监控等;安全行为监控等;设备状态监控等;环境监测等利用各种监控、监测和检测手段,实时掌握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m)警报和警示信号火灾警报系统等;气体泄漏警报等;安全警示灯等;声音警示信号等设置各种警报和警示信号装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发出警报并提醒员工采取相应措施。(n)预测和预警基于历史数据的趋势分析;风险评估;气象预警等;设备故障预警等利用历史数据和风险评估结果进行趋势分析和预警,提前预测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o)统计分析事故(事件)统计分析等对发生的事故和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培训教育措施;表10“培训教育”控制措施示例培训教育类别“培训教育措施”应用说明主要负责人与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针对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提升其安全管理能力、风险意识和法规遵从性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单位级、部门级和岗位级的三级安全教育,确保其了解工作环境和安全要求转岗、复岗培训针对岗位变动或长时间离岗后重返岗位的员工,进行针对性地安全培训,以适应新的或已变化的工作环境和安全要求专业技能培训提供特定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确保员工具备胜任该岗位的能力特种作业人员与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培训针对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确保其安全、熟练地操作设备“四新”安全教育培训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时,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以确保其了解并掌握“四新”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相关方与外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对合作伙伴、供方、访客等外部相关方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以确保其在组织内的安全行为其他方面的安全教育培训根据组织实际情况和需要,开展其他针对性的安全培训使用适当且符合安全标准的个体防护装备以增强防护;表11:“使用个体防护装备以增强防护”控制措施示例个体防护分类描述个体防护装备使用示例(a)常规防护生产经营单位为员工提供的常规个体防护装备,用于保护员工免受工作环境中的常规风险伤害防护服:用于保护身体免受机械伤害、化学腐蚀、油污等防护手套:提供手部保护,防止割伤、刺伤、化学腐蚀等防护耳塞:降低噪音对听力的损害护目镜:保护眼睛免受飞溅物、颗粒物、有害光线伤害防尘口罩: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保护呼吸系统防毒面具:保护面部和呼吸系统免受有害气体、蒸汽、粉尘伤害防冻伤手套:在低温环境中保护手部绝缘鞋:提供脚部绝缘保护,防止电击安全帽:保护头部免受坠落物、碰撞伤害防坠落安全带:用于高处作业,防止坠落(b)工程控制措施不足时的补充防护当工程控制措施不能完全消除危险源时,提供额外个体防护装备,以增强员工的安全防护在高噪音环境中,除了工程降噪措施外,提供防护耳塞或耳罩在有毒气体环境中,除了通风措施外,提供防毒面具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c)变更时的临时防护当工作环境或任务发生变更,但风险控制措施尚未及时到位时,提供的临时个体防护装备设备维护时可能需要临时使用防护服和防护手套临时进入高噪音区域时提供防护耳塞(d)异常或紧急情况下的特殊防护在处置异常情况或紧急情况时,为员工提供特殊个体防护装备,以确保其安全紧急泄漏处理时使用防化服和防毒面罩火灾紧急情况下使用防火服和自给式呼吸器应急处置措施。表12:“应急处置”控制措施示例应急处置措施分类“应急处置措施”应用说明(a)应急预案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处置、医疗救护、安全防护等方面的措施和程序;预案应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制定,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针对性和实用性(b)应急救援人员与物资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人员,包括专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和现场急救人员;应保证应急物资的数量充足、性能可靠,包括消防器材、个人防护装备、通讯设备、急救药品等,以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c)应急救援培训与演练定期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和应急演练,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内容包括应急预案的解读、应急设备的使用、急救技能等;演练应模拟真实的事故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d)急救措施掌握事故情况下的急救措施,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基本的现场急救技能;应与附近的医疗机构建立联系,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得到专业的医疗救治。风险分类分级控制分类控制;分类标准风险类别描述安全风险类别解释说明(a)风险诱因、性质和机理自然灾害类风险由自然因素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引发的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性。事故灾难类风险由技术故障、人为失误或设备损坏等引发的事故,如火灾、爆炸、交通事故等。公共卫生事件类风险涉及公众健康的突发事件,如传染病爆发、食物中毒、生物恐怖主义等。社会安全事件类风险由社会因素引发的安全事件,如恐怖袭击、社会动荡、群体性事件等。(b)风险影响或后果人员伤害风险可能导致人员受伤、残疾或死亡的风险。健康损害风险可能导致人体健康受损的风险,如职业病、慢性中毒等。财产损失风险可能导致财产、资产遭受损失或破坏的风险。环境破坏风险可能导致自然环境或人造环境遭受长期或短期破坏的风险。(c)风险因素分类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操作失误、违反安全规程、缺乏安全意识等人为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涉及设备故障、材料缺陷、防护设施不足等物理因素。环境缺陷包括工作环境不良、气候条件恶劣、地理位置不利等环境因素。管理缺陷如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培训不足等管理因素。(d)风险管理手段固有风险在没有采取任何管理措施的情况下存在的风险,是风险管理的起点。剩余风险在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后仍然存在的风险,需要继续关注和管理。(e)影响范围点位风险特定地点或设施内存在的风险,影响范围相对局限。专项风险与特定活动、项目或工艺相关的风险,具有明确的范围和边界。区域风险在特定区域内存在的风险,可能影响多个点位或专项,具有较广泛的影响范围。(f)风险承受能力可接受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接受或容忍的风险,通常不会对组织或社会造成严重影响。不可接受风险超出承受能力或法律法规规定的风险,必须采取措施降低、消除或转移。这类风险可能对组织或社会造成严重损害。分级控制;风险实施分级管控,分级管控应遵循以下原则: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最高等级的风险应由单位最高管理层负责管控;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逐一明确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管控重点、管控责任和管控措施;对管控措施复杂、技术难度大、事故后果严重的风险,应适当提高管控级别。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风险应进行重点管控;当风险级别高、后果影响严重,控制涉及多区域、部门或专业等复杂状况时,可以提高一个层级实施管控。重大风险应由组织层面进行专项管控。安全风险管控层级确定表各级风险的控制要求: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对于评价出的不可接受风险,应制定补充建议措施并实施,直至风险可以接受;表1: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示例风险等级描述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低风险(可接受风险)风险较低,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实施班组或岗位控制管理;保持原有控制措施,并体现在相关的管理体系文件中;常规监控:定期巡检和例行检查。员工培训:基础安全培训。维护保养:按计划进行设备维护。一般风险(中风险)存在一定风险,但不会立即导致严重后果实施部门(科室)控制管理;增强监控:增加特定区域或设备的检查频率针对涉及中风险工作的岗位提供相关的针对性安全培训;常规监控(定期的安全巡检和例行检查,增加检查频次);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和保养;个人防护: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员工在需要时正确佩戴;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进行评估,检查并确认控制程序和措施已经落实。较大风险(高风险)风险较高,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以降低风险立即整改: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以降低风险水平;严格监控:高强度安全监控和实时监测;对相关员工进行高风险作业的特殊培训和考核;作业许可:对涉及中风险的作业进行更严格的审批和监控;提供专门的安全防护设备和措施;应急准备:制定应急预案和定期演练。重大风险(不可接受风险)风险极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必须立即停止相关活动立即停止:停止相关工作或活动;紧急措施:采取紧急措施隔离风险源;彻底调查:对风险进行彻底调查和根本原因分析,必要时邀请专家或第三方机构协助分析,制定并实施专项安全方案;整改与验证:制定整改措施并验证其有效性;持续改进:将此次风险控制的经验教训纳入组织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增强监控和报告机制:持续监测:在整改期间和之后,对相关工作或活动进行持续的监测;鼓励员工及时报告任何新的安全问题或风险。重新评估风险:在整改措施实施后,重新评估风险级别,确保风险已降至可接受水平;如果风险仍然不可接受,需要继续采取更严格的措施。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组织应在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后,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包括识别部位、存在风险、风险分级、事故类型、主要管控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的全部风险点和风险信息,并按规定及时更新。序号风险单元风险点事故类型风险描述危害因素风险等级主要管控措施管控单位和责任人最高管控层级和责任人安全风险告知安全风险告知要求;风险类别风险等级颜色标识告知方式具体内容与要点重大风险红色红色警示标志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和“重大风险”标示牌公示重大风险布置图员工培训与安全教育注明重大风险名称、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等信息危险源监测和预警机制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疏散路线责任人及联系方式较大风险橙色橙色警示标志设立“较大风险”标示牌或张贴风险清单上墙公示较大风险布置图员工培训与安全教育风险名称和危害因素防范措施与操作规程定期检查与维护要求异常情况下的应对措施责任人及联系方式一般风险黄色黄色警示标志车间(区域)设立风险告知牌员工培训与安全教育危害因素及可能的影响安全操作规程个人防护要求日常维护与检查事项应急处理措施颜色标识用于快速识别和区分不同等级的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告知方式应确保信息能够清晰地传达给员工,并在工作场所中易于被看到和理解具体内容与要点清单应详细列出与风险相关的关键信息,以帮助员工了解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员工培训与安全教育是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安全风险告知要求的重要环节,应定期进行并留有相应的培训记录对于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可能需要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的演练和评估,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对于较大和重大风险,公告栏和风险告知卡的制作应参照《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和《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2007)等标准执行风险等级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相应的告知要求和措施应与之匹配定期更新风险清单和告知内容,以反映工作场所和岗位安全风险的最新状况绘制风险分布图、岗位作业风险柱状图;将作业场所、设备设施等区域存在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或地理坐标图中以直观反映各级别风险点分布情况,直观展示某一区域内不同位置安全风险等级;利用风险评估方法计算作业岗位风险值,按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采用柱状图表示出来,直观展示不同岗位作业风险等级,帮助作业岗位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岗位作业风险情况。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在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作业场所和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标明风险点名称、风险等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及联系方式、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和后果、风险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应急救援电话等信息。应在有较大安全风险的作业场所、设备设施和岗位上设置明显的、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安全警示标识。安全标识及定置管理在存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较大以上风险的场所、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安全标识;持续开展作业场所整理、整顿、清扫工作,实施设备、设施和器具合理布局、分类摆放、划线定置管理,保持作业场所整洁,营造安全的作业环境。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针对存在安全风险的工作岗位制作便于随身携带的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告知从业人员本岗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事故后果、风险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应急救援电话、注意事项等信息。告知卡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风险单元(风险点);岗位名称;风险等级;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风险管控措施;安全警示标识;操作规程要点;应急处置措施;应急联系方式。告知培训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内容,开展安全风险告知培训,告知从业人员和外来人员本岗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后果、风险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应急电话等信息。重大风险更新和系统性更新时,应开展全员告知培训。告知外来人员。通过制作相应的外来人员参观卡等形式对外来人员告知本组织存在的安全风险及主要注意事项,防止外来人员在不清楚现场情况的状况下,发生不安全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安全风险控制方案选择最合适的安全风险控制方案,可在实现安全目标获得的潜在收益和付出的成本、耗费的精力或由此引发的不利后果之间进行权衡;风险控制实施前应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评审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是否能使风险降到可接受程度)、合理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是否会引发新风险等。必要时应征询相关方的意见;采取安全风险控制的理由不仅考虑经济因素,还应考虑所有的组织义务、自愿性承诺和相关方的观点以及最佳实践、可选技术方案以及财务、运行和经营等要求。可依据组织安全目标、安全风险准则和可用资源选择安全风险控制方案;选择安全风险控制方案时,组织应考虑相关方的价值观、认知和潜在参与程度以及与其沟通和协商的最佳方式。虽然效果相同,但某些安全风险控制方案相比其他方案更能被某些相关方接受;如果没有可用的应对方案或者应对方案不足以改变安全风险,组织可将这些安全风险记录下来,并持续跟踪。风险控制的角色和职责安全风险控制需要组建团队,分清角色,明确职责。风险控制团队可分为管理层和执行层。其中,管理层负责评审风险控制目标、批准风险控制方案并认可风险控制结果,执行层负责确定风险控制目标、编制风险控制方案并在风险控制方案获得批准后负责实施。必要时,可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专家小组,指导风险控制工作。编制安全风险控制计划安全风险控制计划的目的是明确如何实施所选定的应对方案,以便相关人员了解应对计划。应对计划宜明确指明实施安全风险控制的顺序。应对计划宜纳入管理计划和组织运营过程中,并征询相关方意见。应对计划中提供的信息应包括:——选择应对方案的理由,包括可获得的预期收益;——批准和实施计划的责任人;——拟采取的措施行动,包括应急预案;——所需要的资源,包括安全风险准备;——绩效考核的标准和方法;——限制因素;——必要的报告和监测;——行动预期开展和完成的时间。实施安全风险控制计划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前评审组织应在风险控制措施正式实施前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是否符合风险控制目标;措施(包括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控范围(可接受风险);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控制措施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经济性;资源保障。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按照风险控制计划实施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实施风险控制的操作人员应对具体的操作内容进行记录、验证实施效果,并签字确认,形成风险控制实施的记录,以便后期回溯和责任认定;对重大风险应采取以下管控措施:形成安全监测监控预警体系:制定专项动态监测计划,每月更新1次监测数据或状态,并单独建立档案;分管负责人及以上管理权限人员应对重大风险点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工作场所、岗位和设备设施,应当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标明重大风险危险特征、可能发生的事件后果、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将重大风险的名称、位置、危险特性、影响范围、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后果、管控措施和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告知直接影响范围内的相关人员;在重大风险所在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标明危险特性、可能发生的事件后果、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制定专项管控方案和应急措施,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对接隐患排查治理:定期对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进行排查,当管控措施有效时,则认为风险点的风险可控,当管控措施失效时,则认为风险点的风险不可控,纳入事故隐患认定和整改闭环程序。风险控制效果评价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根据风险控制结果不同可以分为剩余风险评价方法和效益评价方法,根据评价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控制措施有效性评价方法和整体风险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剩余风险评价方法:评价实施风险控制后的剩余风险;效益评价方法:通过分析安全措施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社会效益与安全投入之间的成本效益比、所实施的安全措施的成本效益比与可替代安全措施的成本效益比的比值等对所采取的安全措施的效益进行评价;控制措施有效性评价方法:针对每个所选择的控制措施采用剩余风险评价方法和效益评价方法;整体风险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基于业务的风险控制评价,结合风险评估报告中相关信息,综合评价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后,剩余安全风险可接受程度以及安全投入的合理性。实施评价评价人员组织对风险控制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并编制评价效果报告,将评价结果与相关方进行沟通;监督人员监测评价过程,确保评价过程客观公正。确定剩余风险是否可接受对于可接受的剩余风险,要形成剩余风险接受声明;对于不可接受的剩余风险,需继续进行风险控制,直至可接受。对于处置后仍不符合风险接受准则的剩余风险,组织宜根据风险控制的成本收益等因素,经风险管理决策层和管理层的认可批准后,调整风险接受准则,或给出接受该剩余风险的理由。安全风险管控记录与信息管理风险控制(分级管控)记录危险源识别清单台账;风险分析和评价记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较大以上风险公告栏;岗位风险告知卡;风险四色分布图;作业风险比较图等。风险控制(分级管控)信息管理组织应建立安全风险管控信息台账,对风险信息进行归集、处理、统计、分析。运用定量或定性的安全风险预测预警技术,实现安全生产预警预测。规模较大的组织应加强内部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构建组织安全风险数据库,开发与风险分级管控相适应的模块,实现对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的在线上报、统计、分析及指令推送、在线预测预警等功能。风险控制(分级管控)效果及其评审风险控制(分级管控)的效果通过实施风险控制(分级管)控,组织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业人员对岗位风险有更充分地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所提高;每一轮风险评估后,应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安全可靠性;风险公告警示标识得到保持和完善;涉及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建立专人监护制度;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风险管控措施和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得到完善与改进,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风险控制(分级管控)评审应记录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过程和结果,定期编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效果评估报告。针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效果评估结果,开展安全生产技术提升改造、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修订、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文化建设、应急预案修编和应急演练。第二部分:“8.1.2安全风险管控”流程分析与实施过程输入活动(工作流程图)过程输出各种内外部环境信息合规义务的要求安全目标安全风险的识别(见6.2.2)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价(见6.2.3)的结果相关方的价值观、诉求、对风险的认知与观点、风险承受度可用资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含重大风险清单、重大危险源清单、风险分级实施管控表)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安全风险图(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作业风险比较图)重大(较大)安全风险公告栏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重大安全风险应对计划或方案安全风险通告安全风险管控情况检查表风险管理小组会议记录表控制层级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控方法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安全风险沟通与参与风险通告提示有效性各级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率风险监控与预警指标(风险监控系统的运行效率、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风险事件的响应速度等)安全生产事故与未遂事故指标(事故发生率、事故损失率、未遂事故报告率)风险事件处理及时率“8.1.2安全风险管控”需保持和保留成文信息:需保持的成文信息(文件)需保留成文信息(记录或证据性材料)安全风险规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规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含重大风险清单、重大危险源清单、风险分级实施管控表)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安全风险图(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作业风险比较图)重大(较大)安全风险公告栏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重大安全风险应对计划或方案安全风险通告安全风险管控情况检查表风险管理小组会议记录表第三部分:“8.1.2安全风险管控”风险识别与描述
风险点风险描述一级流程二级流程三级流程风险源风险成因致险情景(风险表现形式)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对实现安全目标的影响)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未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缺乏对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视组织运营中无风险管控依据可能导致各类安全风险无法有效识别和控制,增加事故发生概率安全风险管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未按照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管控措施等对风险分级管控理解不足或执行不力各级风险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安全风险扩大,甚至引发重大事故未按照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管控措施对风险等级评估不准确或忽视各级风险未得到适当处理可能导致高风险事项未得到及时控制,引发事故安全风险未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层级分级不明确缺乏清晰的风险分级管控原则和机构设置,未能对安全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和分类管理各级风险未得到适当层级的管控,高等级风险未得到重点关注和控制可能导致高风险事项未得到足够关注,低风险事项过度管理,影响资源分配和管控效率,对组织安全目标造成重大影响风险点的管控责任不明确未明确各风险点的管控责任部门和人员风险点无明确责任人可能导致风险管控措施无人负责,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增加事故发生概率管控责任人不熟悉掌握风险点信息管控责任人对所管控风险点的危险有害因素和管控措施不熟悉管控责任人对风险点信息掌握不准确可能导致管控措施执行不到位,无法有效降低风险,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未进行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安全风险随时间和环境变化而未能及时调整管理策略新工艺、新设备引入后未重新评估风险可能导致新的安全风险未被及时识别和控制,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组织运营和员工安全构成威胁未消除特定危险源危险源存在且未被识别或处理危险源持续存在,未得到消除可能引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阻碍安全目标的实现工程设计缺陷、设备故障缺乏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或应用不当设备未安装安全保护装置,电气系统未接地等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操作失误,引发事故和伤害,影响生产效率和员工安全高危过程/操作/材料/设备使用过时或高风险的技术和材料高危元素未被替代,继续使用可能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对人员安全和组织运营构成威胁技术控制缺陷和重新组织不当缺乏适当的技术措施和组织安排技术控制失效,活动组织混乱可能导致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版坚定初心专题教育培训协议版B版
- 2024年环保项目质押担保及反担保合同范本解析3篇
- 2024年环保项目抵押融资担保合同示范文本3篇
- 房屋租赁合同模板锦集九篇
- 小学二年级教学工作计划
- 无人货架项目效益分析报告
- 中国移动CAD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谁的尾巴中班教案
- 石油化工非标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1年中国海南省生态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彰显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
-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和处理
- GB/T 337.1-2014工业硝酸浓硝酸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
- GB/T 13738.2-2017红茶第2部分:工夫红茶
- 涉税风险防范课件
- 《小英雄雨来》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 应用PDCA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及使用强度课件
- DB31T 1238-2020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 分包计划范文
- 个人住房质押担保借款合同书范本(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