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
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
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
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员
选
拔
与
管
理
古
代
的课
,5
中官国第材料1文王子孙,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诗·大雅·文王》1.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途径
标准意义局限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
——《战国策·燕策二》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史记·赵世家》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史记·商君列传》材料3
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度能之官。
《韩非子
·
定法》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2.春秋战国:
荐举功劳制gutenrununyhnn
Unuuu途径标准意义局
限◎战国形势图请侯国国都nurunn.长城途径标准意义局限3.秦朝: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制度材料4始皇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中的举孝
廉图(局部)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4.汉朝:察举制途径标准课
民
所
山
体止工以
T任人唯亲;后来选官权被世家大族操纵,难以选拔到真正的
人才;汉末大乱,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的选官方式常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
如孝廉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是没有固定时间,如贤良
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意义
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贝
7口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4.汉朝:察举制局限科目:补充材料7(魏文帝)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
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杜佑《通典·选举二》5.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途径标准意义局限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一
品二
品三
品四
品五
品六
品七
品八品九
品官品九品中正九品一品二品三品四
品五
品六品七
品八
品九品上上
上中
上下
中上
中中
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中正制上品
無
寒
鬥
下
品
無
势
族公
門
有
公
卿
鬥
有
卿四明在早音程话单电。◎誉录制度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始建进士科,
科举制度正式
形成增加考试科目,
以进士和明经两
科最为主要。扩大了科举取士的
人数,首创了武举
和殿试。任用高官主持考
试,提高了科举
考试的地位。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
科举制的发展历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取士不问家世)宋朝隋唐(取士不问家世)七例不高。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
释
为主。要上》P67试三级)授以官职朝考在保和殿进士殿试在保和殿由皇帝主考贡士会试在京城由礼部主持举
人乡试在省城由朝廷派官员主持中国古隋文开始采用分
的方式选拔]科举制进-部分保留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
试,提高了科举
考试的地位。途径:学形式:八月政策:实童生图
2
-
1
3
清代科举选官流程简图天取士的
了武举二甲若于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院试(由学政主持)府试(由知府主持)
县试(由知县主持)宋朝元朝发展历程岁恩拔优副例
贡责货责责责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童试(地方考试)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盥监
监荫
优隋唐明清状元
榜眼
探花恩
监演变趋势①选拔方式
由世袭、荐举到考试,日益公开②选拔标准
由重血缘、家世到重才学,日益公平、公正③选官范围
不断扩大,推动阶层流动④选官权
从地方收归中央,反映了中央集权加强(实质)V0EmnuTa(曹丕开始推行)几
品
中
正
制只看家世后期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隋唐—明清科举制才学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
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推动教育的发展时期制度标准影响西周至春秋世官制血缘贵族世代垄断高官(贵族政治形成)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
小结细读表格,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二
中国古代的官员管理材料9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亦恐难以底绩而有成也。——〔明〕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考核:指上级主管部门对所属官吏在一定任期内施政的效果的进行考察。监察:指封建国家对政府官员的监督、考察及检举。如何理解张居正的主张?◆有道之主,
听言督其用,课其功,功课而赏罚生焉。
——《韩非子》彰善痒恶,激浊扬清,御史之职也。政之理乱,实由此焉。——《唐大诏令集》考核方式
地方官汇总上报中央。御中参与宙核计篷魏晋南北朝:虽制定了考核法规,但流于形式总体上而,
内容涵盖了
东海郡的行政
构、官史纪霉味兼虫央加、地市题尊携二
中国古代的官员管理郡国汇总,制成计簿,
上报中央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木牍《集簿》考核结果
是官员赏罚的依据御史
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谷入出、盗贼多少等状况,的3提封、侯国邑属国、室麦田及桑田面(1)考核:上计制积的增减变化;
君践谷出入。县或侯国将户口垦田、钱员的配备;流民安置;1
.
秦
汉上报郡国中央2.汉武帝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
秩六百石。职责是定期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监察地
方郡守、尉、诸侯相等二千石官和强宗豪右,六条以外不问。六条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越制度,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不奉诏书,不遵守典制,以权
谋私,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二千石不恤疑案,教唆
杀人……二千石包庇罪犯,勾结豪强,收受贿赂,损
害国家法令。——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刺史制度有何特点?刺史位卑权重;分区巡视;强化中
央对地方的管理;有限权力(中央: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地方:汉武帝设13州部刺史二
中国古代的官员管理
1
.秦汉治采内史皇帝态霜
奉郎卫太死典宗常岑时仆母究正(2)监察秦朝政府的组织郡县
乡隙游史烟监郡
丽有
秩蒜
守兼
天县今县附县渊中央天夫三
花(
1
)
考
核
:尚书省吏部负
责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考核标准
品德和才能(唐朝)考核结果
确定官员升降中央:
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2)监察
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划分十道
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旧唐书
·韦思谦传》考核方式
地方官向中央报告;二
中国古代的官员管理2.隋唐清慎
明著公平
可称恪勤
匪懈值守
二十七最唐代考核制度德义有闻品德二
中国古代的官员管理
3
.
宋朝(1)考核: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历史小知识】(2)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并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
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三二司
为“辱台钱”。
(仓司)——《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府等)三司食思考:与前代相比,宋朝监察制度有何发展?财
政县令)漕司)帅司)(宪司)
中国古代的官员管理
4.元朝监察机构严密:肃政廉访司行御史台御
史
台中央
地方
中国古代的官员管理
5.明朝称职平常不称职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朝觐考察京察初考再考通考(根据工作年数和单位)(根据现任职期)升迁降调(1)考核考察考满结果内容依据中国明代各种直属皇帝的侦讯机构的总称(
三
司
)图
2
-
1
1
明代监察御史
王师的象牙腰牌王师为明代监察御史,
属都察院职官。监察御史纠察内外百官;代皇帝巡按各省皇帝制敕;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都指挥使司军
政提刑按察使司刑狱承宣布政使司都察院六科厂卫巡抚、
巡按二
中国古代的官员管理职责职责5
.
明
朝(2)监察民政地方中央(2)监察:
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贪、酷者削职为民,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办
罢软、不谨者免职浮躁、才力不及者降职使用。二
中国古代的官员管理制度,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考察京官考察外省文官京察大计6
.
清朝(1)考核清朝实行奏
折1.
中国古代官员考核的特点(思考角度:方法、标准、结果等)①考核方法与考核法规完善严密。②考核重德尚能。③根据考核结果奖励惩戒。④监察人员介入考核过程。中国古代的官员管理
认识宋
元明
清西周春秋战国
秦汉魏晋隋唐上计制考核大
多流于
形式考满
考察京察
大计吏部
考课标准
严格2.中国古代官员监察的特点(思考角度:机构权力、方法等)①垂直管理,机构独立,以轻制重。②监察机构设置传承有序。③监察法规系统完善。认识隋唐
宋
元
明
清御史台御史台
院、道监察
路监
行御史
巡按、
总督、
区
(
唐)|察区、台、
巡抚、
巡抚、
通判
肃政廉
按察使
按察访司
司
使司合科六科都察合台春秋战国
秦汉
魏晋中央御史大夫地方
御
刺史州十三史监西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068-2-83:2025 RLV EN Environmental testing - Part 2-83: Tests - Test Tf: Solderability test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for surface mounting devices (SMD) by the wetti
- 【正版授权】 ISO/IEC 27017:2015 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ecurity techniques - Code of practic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controls based on ISO/IEC 27002 for cloud services
- 2025至2030中国电池包装制品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2025至2030中国特威兹勒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企业消防安全专题培训大纲
- 餐饮服务店长培训
- 企业数字化办公解决方案的实践与思考
- 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中的公共安全体系构建研究
- 商业策略与教育品牌危机的预防措施
- 智慧城市大数据驱动的商业决策分析
-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112
- 2024初中数学竞赛七年级竞赛辅导讲义七年级专题01 质数那些事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缅籍“三非”人员管理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 手绘pop海报制作
- 干湿交替环境下混凝土受硫酸盐侵蚀劣化机理
- 统计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和要求
- GB/T 16886.12-202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材料
- 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建设方案
- 智慧的光芒普照每位学生 论文
- 销售行业跑业务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