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_第1页
幼儿园游戏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_第2页
幼儿园游戏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_第3页
幼儿园游戏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_第4页
幼儿园游戏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幼儿游戏的内涵第二节

幼儿游戏的分类第三节

幼儿游戏的作用第四节

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幼儿游戏概述1理解幼儿游戏的内涵。理解幼儿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掌握幼儿游戏的分类。明确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学习目标2第一节幼儿游戏的内涵3游戏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说,哪里有幼儿,哪里就有游戏。那么,什么是幼儿游戏呢?幼儿游戏有哪些特征?幼儿游戏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这是

本节要重点介绍的内容。4一

、幼儿游戏的定义关于幼儿游戏,不同的教育家有着不同的认识:亚里士多德认为,幼儿游戏是劳作后的休息和消遣,是不带有任何目的性的一种活动;福禄贝尔认为,幼儿游戏是幼儿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我国教育者一般认为:幼儿游戏是发生于一定情境之中,幼儿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和心智的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行为活动。5二、幼儿游戏的特征具体来说,幼儿游戏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幼儿游戏是自发的行为,具有自主性幼儿游戏是适应幼儿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即幼儿游戏都是自愿的,是“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幼儿在兴趣的支配下,自由选择游戏场景、游戏内容、游戏材

料和游戏对象等,不受外界要求和压力的影响,具有自主性。62.幼儿游戏是快乐的活动,具有愉悦性幼儿游戏能满足幼儿的需要,能给幼儿带来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施展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释放自己的情绪,由此获得自豪感、成就感,体验愉悦的情绪。73.幼儿游戏是假装的活动,具有虚构性在游戏中,幼儿凭借自己的生活经历,通过想象,运用游戏材料和玩具,用新的动作方式,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例如,幼儿通过“小医院”“娃娃家”

“小超市”等游戏,在虚构的情境中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84.幼儿游戏是有规则的活动,具有有序性游戏离不开规则。在游戏中,幼儿与环境、材料和同伴之间会形成显性或隐性的规则,使游戏在规则的约束下变得更有趣。例如,在“餐厅”游戏中,幼儿各司其职,有的负责做饭,有的负责打扫,有的负责点菜,只有在这种井然有序的状态下,幼儿游戏才能开展。9三、幼儿游戏的基本要素幼儿游戏的基本要素包括外部行为要素和内部心理要素。通过观察这两方面要素,可以判断幼儿是否在进行游戏。1.幼儿游戏的外部行为要素幼儿游戏的外部行为要素是幼儿游戏的外在显现,主要包括表情、动作、角色、语言和材料等。10(1)表情表情是人们最常用来判断一项活动是不是游戏的外部指标。当幼儿在游戏时,往往会伴随大笑、微笑等愉悦的表情。但是幼儿在游戏时并不总是在笑,有时候他们的表情是非常专注的,这取决于游戏活动的类型(认知成分较高或嬉戏成分较高)和性质(独自游戏或同伴游戏),也取决于游戏活动的阶段(开始、进行中或结束)和材料(新奇或熟悉)等。无论是专注认真的表情还是微笑嬉闹的表情,都表明幼儿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游戏状态,而不是无所事事的消极被动状态。11(

2

)

作动作是幼儿游戏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幼儿游戏的动作一般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探索、象征、嬉戏。例如,幼儿探索积木的不同拼搭方法,这是探索动作;幼儿把一支笔放在耳朵旁边假装在打电话,这是象征动作;幼儿在玩水时故意将水洒到别人身上,这是嬉戏动作。这些动作都是幼儿游戏的外部表现。12(

3

)

色角色扮演是指幼儿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进行模仿。我们在看到幼儿模仿别人的行为、态度时,可以判断幼儿是在进行游戏。例如,

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通过模仿妈妈在家的拖地、做饭等行为,再现自己的现

实生活。13(

4

)

言幼儿的游戏往往伴随着语言。通过倾听幼儿的语言,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幼儿是否在进行游戏。例如,“我现在是妈妈了,你要听我的”“你来我们家玩吧”

“这次我们这样玩吧”等语言,都是幼儿处于游戏状态的鲜明外部特征。145)材料幼儿游戏往往依赖于具体的游戏材料或玩具来进行。幼儿年龄越小,对材料的逼真程度要求越高。因此,有无玩具材料也经常成为人们判断幼儿是否在进行游戏的

一个指标。152.幼儿游戏的内部心理要素幼儿游戏的内部心理要素是幼儿行为发生的内在依据或内部原因,主要包括动机与体验两个方面。(

1

)

机动机是驱使幼儿进行游戏的内部动力,也是解释幼儿游戏内部特征的依据。幼儿的游戏行为是在内部动机的驱使下进行的,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幼儿游戏不是无目的的活动,对幼儿来说,游戏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得到某种满足感。因此,从内部心理因素来判断幼儿是否在游戏活动中的关键,是看幼儿是否主动、自愿参与游戏。16(2)体验从内部心理因素来判断幼儿是否在游戏活动中的另一个关键,是看幼儿是否获得游戏性体验。幼儿作为游戏的主体,在游戏中总会产生对于这种活动的主观感受或内

部的心理体验,它会影响幼儿对游戏的态度和评价,这就是游戏性体验。正是因为游

戏者有了愉快、自由、自主的心理体验,他们才会乐此不疲地反复进行游戏活动。17第二节幼儿游戏的分类18通过对幼儿游戏进行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幼儿游戏的特点。研究的角度不同,所采用的分类标准不同,幼儿游戏的分类也不同。19一、根据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分类根据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可以将幼儿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四种类型。1.感觉运动游戏感觉运动游戏又称练习性游戏、机能性游戏,是幼儿最早出现的一种游戏形式,

一般发生在0~2岁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协调活动来认知环境和解决问题。他们以自己的身体作为游戏的中心,逐渐会摆弄与操作具体物体,并不断反复练习已有动作,获得愉快的体验。例如,幼儿将球扔出、捡回、再扔出、再捡回,不断地重复,乐此不疲。202.象征游戏象征游戏又称符号游戏,是2~7岁幼儿最典型的游戏形式。幼儿把一种东西当作另外一种东西来使用,即“以物代物”,把自己假装成另一个人,即“以人代人”,这就是象征的表现形式。象征游戏的主要特征是模仿和想象,是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如“娃娃家”“医院”等游戏。角色游戏是象征游戏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阶段,3岁以前幼儿的象征游戏中往往没有角色,只有动作象征。213.结构游戏结构游戏又称建构游戏,是幼儿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进行的具有一定造型或结构的活动。结构游戏是游戏活动向非游戏活动过渡的桥梁:前期带有象征性的特征,如用积木搭建城堡游戏,强调过程的体验;后期逐渐变成

一种智力活动,对过程以外的结果越来越关注,如“七巧板”游戏。224.规则游戏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的游戏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如“跳房子”“拔河”“飞行棋”等游戏。规则游戏是幼儿游戏的高级发展形式,具有代代相传的特点。23二、根据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分类美国的教育家帕登认为,幼儿之间的社会性互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他根据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将幼儿的行为分为以下六类,其中典型的游戏类型包括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241.偶然的行为或无所事事幼儿东游西逛,行为缺乏目标,注视碰巧引起兴趣的事情,或玩弄身体,或在椅子上爬上爬下,或到处乱晃,这种行为不属于游戏。252.旁观幼儿大部分时间在观看同伴游戏,偶尔同他们交谈,有时向他们提出问题,但行为上并不介入他人的游戏。旁观与无所事事的不同之处在于,旁观者针对特定群体

进行观察,而不是无目的地到处乱看,旁观可能是游戏,也可能不是游戏。263.独自游戏幼儿独自一个人玩玩具,且玩具与同伴的不同。幼儿专注地玩自己的游戏,不与同伴进行交谈,不注意同伴玩什么、做什么。274.平行游戏幼儿独自一个人玩玩具,但所使用的玩具与附近同伴的相同或相近,在同伴旁边玩,但不和同伴一起玩,也不和同伴交谈。例如,两个幼儿都在搭积木,但是各搭各的,如果一个幼儿离开,并不影响另一个幼儿的游戏。285.联合游戏幼儿和其他幼儿在一起玩,进行相似但不一定相同的游戏。他们会谈论共同的活动,但相互之间没有明确分工与合作,也没有围绕目标进行组织,每个幼儿都是根

据自己的愿望来进行游戏。例如,几个幼儿一起玩“捉妖怪”的游戏,他们只是在

一起相互追逐,但是没有明确的分工,如果一个幼儿退出游戏,其他幼儿仍可以继续。在联合游戏中,幼儿的伙伴关系维持时间较短。296.合作游戏几个幼儿在游戏中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有共同的目的,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游戏。游戏有明确的分工,角色是互补的。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有的幼儿当“爸爸”,负责打扫卫生,有的幼儿当“妈妈”,负责做饭。合作游戏中,幼儿的伙伴关系可以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30三、根据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根据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可以将幼儿游戏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创造性游戏创造性游戏较多地体现幼儿主动性、创造性的主体特征,主要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312.规则性游戏规则性游戏具有明确的规则需要幼儿去遵循,以确保游戏目的的达成,主要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等。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分类外,还有一些游戏无法严格归类,如手指游戏、传统民间游戏和亲子游戏等,本教材将这些游戏统归为其他类型游戏。32第三节幼儿游戏的作用33游戏是童年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4一

、游戏在幼儿身体发展中的作用1.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对促进幼儿身体各个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游戏活动,能够加速幼儿身体的新陈代谢,促使幼儿身体各个系统和器官得到锻炼,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352.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游戏活动可以使幼儿身体各器官得到活动和锻炼,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走、跑、跳、钻、爬、攀登等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对肌肉运动的控制和协调。例如,“贴膏药”“两人三足”“编花篮”“踩影子”“玩沙、玩水”等游戏,可以使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得到锻炼;“钓鱼”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小肌肉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老鹰捉小鸡”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363.游戏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能和环境适应能力体能是指人体在从事身体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走、跑、跳、投、钻、爬等)和身体素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平衡等)。通过游戏,幼儿的基本动作和身体素质都能得到锻炼。同时,户外游戏还可以使幼

儿直接接触到阳光和新鲜空气,有利于提高幼儿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各种

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37二、游戏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作用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等。1.游戏扩展和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幼儿的知识游戏能丰富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获取物理知识、数理逻辑知识和社会性知识,并在动手操作与思维的过程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增长知识。例如,幼儿在搭积木时,能够认识大小、多少、形状、结构,理解“拼”和“拆”的概念,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关系。同时,在摆弄积木和其他物体的过程中,幼儿还

会发现物体的运动规律,为今后的学习积累感知经验。382.游戏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的产生是幼儿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想象力是智力的重要成分,如游戏时,幼儿对游戏角色“以人代人”的想象活动和对玩具或材料“以物代物”的想象活动等。393.游戏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能力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游戏情境中发生的问题,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幼儿自发地进行探索,找出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老鹰捉小鸡”游戏中,幼儿互相商量游戏情节、角色分配,在此过程中其思维能力得到发展。404.游戏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语言是表达或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以各种方式练习说话是幼儿语言得以发展的途径,而游戏为此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幼儿通过语言设计游戏情节,设定游

戏规则,协商角色、玩具的分配,调节自己的游戏行为,如“你来扮演爸爸,我

来扮演妈妈”等。在游戏中,幼儿以语言为中介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41三、游戏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社会性发展是幼儿从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421.游戏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游戏,特别是同伴游戏,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促使幼儿掌握更多的社会交往技能。在游戏中,幼儿一方面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另一方面要理解别人的意愿,就游戏的主题、情节、规则与同伴进行协商,学会与同伴合作。另外,在游戏中,幼儿还会遇到各种人际交往问题。例如,为了成功进入他人的游戏,幼儿往往会采用提出请求、提供玩具、提出建议等策略,由此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再如,两个幼儿想玩同一个玩具,这就需要幼儿学会分享、谦让、协商等社会交往技能。432.游戏有助于幼儿去“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幼儿思维的典型特征就是“自我中心”,不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游戏是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的有效途径。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

色,掌握一些社会行为规范,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例如,在“娃娃家”

游戏中,幼儿扮演“妈妈”的角色,就必须站在妈妈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逐步实现去“自我中心化”。443.游戏有助于幼儿掌握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游戏能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行为规范,学会遵守社会所认同的行为方式、规则或准则,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牵盲人过马路”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帮助、同情、谦让他人等亲社会行为,同时帮助幼儿学会遵守交通规则等行为规范;

“乘公交车”游戏,帮助幼儿学会排队、让座等行为规范。454.游戏有助于幼儿增强自制力,锻炼意志游戏能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锻炼幼儿的意志。在游戏中,幼儿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克服一定的困难,这样就逐步培养了幼儿的自制力和勇敢的精神。例如,让幼儿站着一动不动,幼儿往往很难坚持,但是在“哨兵站岗”游戏中,幼儿则可以保持站立不动很长时间。46四

、游戏在幼儿情绪情感发展中的作用游戏活动往往伴有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这不仅给幼儿带来充满情趣的快乐,而且能够丰富、深化幼儿的情感,有助于幼儿表现积极的情绪情感,宣泄消极的情绪情感,从而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471.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情绪情感包括愉快、喜欢、满意、温和、感动、轻松等。在游戏中,没有强制的目标,减少了幼儿为达到目标、完成任务而产生的紧张感。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的需要和愿望,幼儿可以产生快乐、自信、满足等积极的情绪。482.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幼儿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消极情绪情感包括忧愁、伤心、恨、紧张、愤怒、恐惧、沮丧、懊恼、急躁等。游戏为幼儿松弛紧张情绪、宣泄消极情绪提供了有效途径。例如,看病游戏中“打针”的情节,可以再现“痛苦”的体验,通过这一情节,幼儿宣泄了对医生、护士以及打针的恐惧。同时,通过转换游戏角色,幼儿扮演成“医生”“护士”

给别人打针,获得了战胜恐惧的愉快。493.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高级社会情感高级社会情感包括美感、道德感、理智感等。例如,

“搭积木”“剪纸”等游戏体现出平衡、对称、和谐的美,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通过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发展了美感;在“护蛋”游戏中,幼儿要保护自己的“蛋”,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进而发展幼儿的道德感。50第四节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51一、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并强调“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2016年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五条明确指出,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并在第二十九条强调:“幼儿园应当将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指导游戏,鼓励和支持幼儿根据自身兴趣、需要和经验水平,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材料和伙伴,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52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最不可或缺的活动,渗透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又独立存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要确保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应

做好以下四项工作。531.保证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充足的游戏时间是开展幼儿游戏的前提。只有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幼儿才能在游戏中自由地探索,其专注力、坚持性、探索精神才能得到发展。幼儿园要保证幼儿一日活动中有充分的自主游戏时间,如每天安排2~3个时间段的自主游戏,确保每次游戏不少于30分钟,同时提供幼儿随机游戏的时间等。542.保证幼儿均等的游戏机会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均等的游戏机会,让每个幼儿都有选择游戏和体验游戏的可能。有研究证明,在学前期缺乏游戏活动机会的幼儿会产生学习困难,特别是

没有参加社会角色游戏的幼儿,这类困难更为显著。553.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游戏环境是幼儿开展游戏的基本条件,幼儿园为幼儿创设的游戏环境应使幼儿能随时随地地进行自主游戏。564.教学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要体现游戏化的精神,寓教于乐,满足幼儿的认知特点,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并体验游戏带来的轻松、刺激与创造感。57二、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灵魂游戏蕴含了丰富的幼儿园课程价值。游戏是一种适宜于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活动形式,是课程的载体。没有游戏,幼儿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也就无法实现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同时,游戏本身是幼儿所需要的,幼儿的发展、幼儿的生活不能没有游戏。缺乏游戏的幼儿园课程是不完美、不合理的。58第一节

幼儿园游戏物质环境的创设第二节

幼儿园游戏精神环境的创设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59理解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内容、原则和要点。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学习目标60幼儿园游戏物质环境的创设第一节61幼儿园游戏环境指的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依赖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可以激发和引导幼儿的游戏,同时可以促进幼儿游戏行为的发展,是幼儿进行游戏的基础和保障。62一、物质环境创设的内容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场地和材料两方面。631.游戏场地的创设(1)室内环境幼儿园的室内环境主要有寝室、楼道、走廊以及活动室等。其中,活动室是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主要场所。

一般来说,根据功能不同,活动室可以分为阅读区、建构区、表演区、益智区、美工区、自然角以及角色区等区域,这些区域的名字并不是固定的,主要以区域的功能进行命名。阅读区主要提供各类图画书,供幼儿阅读。为了方便幼儿的阅读和取放,

一般要在阅读区摆放符合幼儿身高的书架、板凳、沙发等。阅读区要设置在采光较好的位置,其相邻区域要比较安静。64建构区主要提供一定的结构性材料,如积木、积塑等,供幼儿进行建构。由于幼儿在建构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较大的空间,因此建构区要保证足够的面积,

一般要能容得下2~3组幼儿的建构作品。建构区的主题墙可贴有相关的建构主题,如粘贴幼儿较为熟悉的各种类型公园的照片,以此来启发幼儿。65建构区阅读区66表演区主要提供服装、道具,供幼儿模仿和表演。需要注意的是,表演区的主题墙需要进行一定的设置,如将墙壁装饰成类似舞台幕布的效果,为幼儿营造登台表演的氛围。益智区主要提供一些低结构、可操作、体积较小的材料,供幼儿自己动手组装、拆卸以及探索。益智区一般需要一个较为静谧的环境,以使幼儿能够专心思考。67表演区益智区68美工区主要提供美工用品,如画笔、颜料、剪刀、彩纸等,供幼儿进行绘画、手工等活动。美工区的主题墙可以粘贴幼儿的作品或具有启发性的半成品,供幼儿参考、模仿和创造。自然角供幼儿种植一些体积较小、较易成活的植物,如富贵竹、常春藤、大蒜等,让幼儿在此过程中感知播种、管理、收获的过程;也可以在此区域养殖一些小动物,

如金鱼、乌龟、小兔等。自然角宜设置在采光充足、通风的地方,以满足植物、动物的生长需要。69美工区自然角70角色区主要提供一个与幼儿生活相关的场景,供幼儿开展角色游戏。角色区空间的大小和位置应因地制宜,根据幼儿园规模和班级人数来定。角色区提供的材料要

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小班幼儿尽量提供逼真、色彩明快、品种少和数量多的成品材料;中班幼儿应提供数量多、种类丰富、适于变化的材料,如橡皮等;大班幼儿则应提供更具开放性和变化性的材料,如废旧物品或半成品材料。71角色区

72(2)室外环境室外环境是指幼儿园内为幼儿提供外出活动的室外场地、设施设备以及相关区域。《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当有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户外活动场地,配备必要的游戏和体育活动设施,创造条件开辟沙地、水池、种植园地等,并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绿化、美化园地。幼儿园室外场地的大小与其容纳的人数相关。2019版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中指出:幼儿园每班应设专用室外活动场地,人均面积不应小于2

m2,

班活动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幼儿园应设全园共用活动场地,人均面积不应小于2m2;地面应平整、防滑、无障碍、无尖锐凸出物,并宜采用软质地坪。73室外种植区室外沙地74室外场地的游戏设备要有大、中、小型不同规模的,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运动和游戏的需要。大、中型设备一般有滑梯、跷跷板、平衡木、秋千、攀爬架等。大、中型游戏设备一定要固定好,在地面铺设软质地垫,以防幼儿滑倒、摔伤,并定期由专人进行消毒、检查和维修。每个幼儿园至少应有两件大、中型游戏设备。

小型游戏设备主要根据游戏的需要配备,如教师可以用易拉罐或者木桩自制踩高跷的设备等。75室外固定游戏设备室外自制游戏设备762.游戏材料的投放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幼儿园游戏材料必须安全,符合国家卫生部门相关规定,在选材上一般以塑料和木料为主。第二,材料的提供要具有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要求。年龄越大,所需要玩具的结构性越低。第三,材料要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学龄前幼儿主要以具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获得对事物的认知。第四,材料的投放要体现参与性。这里的参与更多指向幼儿的参与,幼儿可以和教师一起,利用一些废旧材料或自然材料自己动手制作游戏材料。77废旧材料

自然材料78二、

物质环境创设的原则1.安全性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安全防范意识弱,所以安全是创设物质环境首要考虑的因素。首先要确保设备符合国家相关部门规定,无毒无害,设备的尺寸大小符合幼

儿的身体特点;其次要确保设备结构完整,设备没有凸出的、尖锐的物品;再次要

对设施设备做经常性检查;最后要在有高低落差的设施设备下面铺设软质地垫。792.发展适宜性发展适宜性是指物质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例如,小班幼儿的游戏情境更多来源于生活,可以创设更多的角色区,提供的材料更多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班幼儿的游戏情境在有一定实际生活的同时还兼具创造性,可以多创设表演区,提供的材料结构性应适当降低;大班幼儿的想象力和操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

展,可以创设更多具有探究性的区域,如建构区、美工区等,提供的材料结构性应

更高,以利于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造。另外,发展适宜性也表现在个体差

异上,如同样是小班的幼儿,有些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强,有些则弱。因此,教师

在提供材料时,还要考虑班级幼儿的个体差异。803.主体性主体性是指在物质环境创设时要考虑幼儿的兴趣、能力、发展水平等,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幼儿园在进行物质环境创设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所创

设的物质环境是幼儿喜爱的,如玩具的颜色要鲜亮,造型要可爱;二是所提供的材

料要与幼儿能力水平相符,保证幼儿可以进行操作和游戏。814.启发性启发性是指所创设的物质环境应能够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而不是仅让幼儿按照固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操作。例如,在创设主题墙时可以留白,教师先在墙面上制作“树干”

,同时准备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树叶”,启发幼儿继续创作下去。825.开放性开放性是指幼儿园物质环境不仅限于幼儿园内环境的创设,也包括幼儿园外的环境,如社区、家庭环境,创设者包括教师、幼儿、家长等。因此,幼儿园教师不仅

要能够创设适宜的幼儿园物质环境,还要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家长的支持,并充分

利用社区环境。例如,在开展“过春节”的主题活动中,可以邀请幼儿家长来园与

幼儿一起写对联、包饺子;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带领幼儿去社区的公园、附近的景点观光等。83三、

物质环境创设的要点幼儿园在进行物质环境创设时,除了遵循以上的原则外,还要注意以下要点:1.物质环境创设应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目的幼儿园在实际进行物质环境创设时,往往丢失了出发时的最初目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在进行物质的取舍时,主要考虑因素是能否提高幼儿的认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幼儿园墙顶的装饰上,有些幼儿园会挂满各种各样的灯笼以及手工制品,但这些材料一般幼儿无法触及和近距离欣赏,所以墙顶的装饰可以就简。842.物质环境应尽可能刺激幼儿的感官幼儿的思维以具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学习更多是通过自身的感知、操作、体验来获得,因此教师为幼儿创设的物质环境应能够保证幼儿身体各个部位的参与。例如,

在角色区里,可以放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盐、蔗糖、奶粉等物质,让幼儿通

过自己亲自品尝,来感受不同物质的味道。853.物质环境需要不断满足游戏发展的需要物质环境要具备一定的动态性,随着教学主题的变换、幼儿游戏的进度以及幼儿年龄的发展而不断调整。

一般情况下,幼儿园教师在每学期开学的时候,要整体上对各个区域的游戏材料进行更换;每个月月末要针对本月幼儿游戏的表现以及教学主题的变换对材料进行更新。86幼儿园游戏精神环境的创设第二节87精神环境主要是指人际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氛围。幼儿园对幼儿游戏产生影响的精神环境主要有师幼关系、师师关系以及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等。在和谐、民

主的人际关系建立之后,幼儿心理氛围会更加轻松、温暖,幼儿在游戏中会更加主动、愉快。88一、精神环境创设的内容1.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幼儿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首先,教师应该关爱幼儿,取得幼儿的信赖。其次,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教师应征求幼儿的意见。最后,教师和幼儿在游戏中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是朋友的关系,他们在人格上是

平等的个体。当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不恰当的行为或遇到困难时,教师应以提建议的方式介入,而不是以“批评者”的姿态训斥幼儿。892.互助、友爱的同伴关系在游戏中,中、大班幼儿已经处在联合游戏、合作游戏的阶段,这时同伴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幼儿在与同伴交往时,往往会因为争抢玩具、意见不同而发生争执、

打人等攻击性行为。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途径,帮助幼儿学会如何交朋友以及与同伴发生矛盾时如何解决,使幼儿形成互助、友爱的同伴关系。903.互助、和谐的师师关系在幼儿园中,教师与教师之间和谐的关系会为幼儿树立处理人际关系的表率。因此,教师与教师以及保育员之间应相互尊重,在工作上相互帮助,在班级活动中共同合作,形成一种和谐的师师关系。91二、

精神环境创设的原则1.平等性在处理幼儿园内人际关系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教师、保育员以及幼儿在班级里都享有平等的人格。在班级环境创设以及游戏中,教师和幼儿具有平等参与权。922.民主性幼儿园在进行活动决策时,不能只考虑教师的观点和爱好,应邀请幼儿一起参与。例如,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可以询问幼儿的想法,如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等。如

果是大班的幼儿,还可以和幼儿一起协商游戏的规则。933.合作性幼儿园开展的游戏往往是集体活动,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让幼儿通过与别人合作来促进社会性的发展。94第一节

幼儿游戏观察第二节

幼儿游戏指导第三节

幼儿游戏评价幼儿游戏观察、指导与评价95理解幼儿游戏观察、指导、评价的基本要求。掌握在游戏前、游戏中指导幼儿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指导幼儿游戏。掌握幼儿游戏评价的方法、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评价幼儿游戏。学习目标96第一节幼儿游戏观察97幼儿游戏是自主、自由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无所事事,任由幼儿玩耍。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随时观察和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并分析幼儿游戏行为背后的意图和蕴含的教育价值,进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98一

、幼儿游戏观察的内容与方法幼儿游戏观察是指观察者(主要是幼儿教师)运用感官对处于自然游戏情境中幼儿的游戏行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探究,从而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获取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游戏水平等方面信息,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开展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教师的职责之一是: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教师只有在观察幼儿的基础上,才能掌握幼儿发展的基本状况。991.幼儿游戏观察的内容(1)游戏的环境创设幼儿游戏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因此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时,应首先观察区域活动的主题墙设置是否恰当、材料的投放是否足够、游戏活动的空间是否合适等。100(2)幼儿的游戏行为幼儿的游戏行为包括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发展状况,如认知发展水平、情绪情感发展、社会交往技能等各方面的状况,还包括幼儿在参与游戏时的

专注程度等。101(3)幼儿的游戏水平幼儿的游戏水平体现在幼儿游戏的主题上,

一般小班幼儿喜欢玩生活化的游戏主题,中、大班幼儿的游戏主题更偏向于文学作品类。幼儿的游戏水平也体现在游戏

材料的使用类型上,小班幼儿的游戏材料往往具有高仿真性和高结构性。另外,幼

儿的游戏水平还体现在游戏常规的习得以及游戏过程中的持续性等方面。102(4)幼儿的游戏兴趣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兴趣点往往和教师预设的主题或者方向有一定偏差。因此,教师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应随时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并在游戏中加以调整。1032.幼儿游戏观察的方法教师在观察时,要依据观察目标和需重点观察的内容,采取合适的观察方法。在幼儿游戏观察中,常见的观察方法有扫描观察法、定点观察法、个案观察法和事件取样法。1041)扫描观察法扫描观察法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对全体幼儿依次轮流进行观察的方法。这种方法方便教师了解全体幼儿游戏的基本状况,便于把握全局。扫描观察法多运用在游戏开始和结束时。105中二班的两位老师带领幼儿来到户外进行区域活动,幼儿们兴奋地骑着自行车。此时,

一位老师看到一个小女孩骑着自行车拉着一个胖胖的小

男孩,看她实在骑不动了,便上前推了一把,并说道:“你们两个可以互

换一下角色哦。”此时另外一位老师看到拐角处的几位幼儿扎堆了,便说

“我的骑手们,要小心不要撞车喽!”可是幼儿们还是撞在了一起,两位老师连忙过来当“交警”

,疏通道路。教师观察心得:自行车游戏的场地略小,幼儿在骑自行车时,控制扶把的能力还需要加强。案例分享106(2)定点观察法定点观察法也叫区域取样观察法,是指事先固定好某一个区域,不定时间也不定人,观察在区域中所有幼儿的游戏行为以及相关环境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了解某区域中环境创设的适宜性、幼儿的参与性等基本情况,方便教师对该区域进行调整。107案例分享观察目的:了解角色游戏区在小班的受欢迎程度观察内容:小班幼儿自主选择角色游戏区的情况观察时间:2020年10月13日—30日108时间进区人数进区幼儿情况进区幼儿选择的角色10月13日3薇薇(女)、康康(男)、紫云(女)妈妈、爸爸、宝宝10月17日5薇薇(女)、强强(男)、诗怡(女)哲行(男)、佳佳(女)妈妈、爸爸、姐姐、弟弟、客人10月21日4薇薇(女)、阳阳(女)、佳佳(女)妈妈、客人、宝宝10月23日3薇薇(女)、乐乐(男)、紫云(女)妈妈、爸爸、宝宝10月30日3薇薇(女)、乐乐(男)、唐唐(男)妈妈、爸爸、宝宝109观察结果分析:角色游戏区更受女孩欢迎,小班幼儿承担的角色大多是家庭角色,且喜爱充当“妈妈”。案例分享110(3)个案观察法个案观察法也叫目标幼儿观察法或定人不定点法,是指观察者选择一到两名幼儿为观察对象,不定地点、不定时间,对观察对象的所有活动以及行为表现进行记录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研究特定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特别针对在幼儿园中比较“特殊”的幼儿,如果幼儿在幼儿园内一直没有好朋友,教师可以针对该幼儿进行持续性观察。111观察对象:童童观察目的:该幼儿在园基本情况表现观察方法:个案观察法观察时间:2020年9月27日案例分享112时间活动地点表现其他人物7:40晨间教室门口拉着奶奶的手不愿放开,在奶奶的提醒下向老师打招呼,并一直拉着奶奶的手说:“要来接我。”奶奶、教师17:45区域活动活动室自己呆呆地坐在活动室的桌子上不去活动并说着:“我要奶奶。”7:50区域活动活动室教师跟他说:“你可以去建构区玩呢。”童童没有说话,自己一个人慢慢地走到建构区,

脱了鞋子,坐在建构材料的旁边教师17:55区域活动活动室童童从建构区出来,自己穿上鞋子,来到了另外一位教师旁边,并主动牵着教师的手

说:“我要找奶奶。”教师28:00户外活动操场教师2说要去排队,童童没有去,跟在老师后边来到操场上,其他幼儿都开始了游戏,他还是站在老师的后面教师2……·*……

·113(4)事件取样法事件取样法是指观察者事先已有所要观察的具体行为或者事件,没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及人物,只要该行为或者事件发生,教师就对此时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这种

方法主要适合观察幼儿园中一些典型行为,如攻击行为、分享行为、合作行为等;也可以观察幼儿园新添置材料的使用情况等。114观察目的:新材料的使用情况(涤纶纸)观察方法:事件取样法案例分享115幼儿彩纸使用使用区域芊芊剪成条状戴在手上,做手链“

小舞台

”莉莉剪成条状贴在门上,做窗帘“

娃娃家

”壮壮剪成碎片,放在碗里“

娃娃家

”毛毛贴在桌子的一角,做银行的挡风玻璃“

行”琳琳剪成碎片,贴在衣服上做装饰“

小舞台

”观察实录:116二、

幼儿游戏观察的记录与分析1.幼儿游戏观察的记录每一种观察方法都需要相应的观察记录,以备观察者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在幼儿游戏观察中,常见的观察记录方法有文字描述记录法、表格记录法、图示记录法和仪器记录法。117(1)文字描述记录法文字描述记录法是指观察者以文字为载体记录观察对象所处的环境、行为等的方法。根据记录内容的不同,文字描述记录法又可以分为日记记录法和轶事记录法。1)日记记录法。日记记录法主要是以日记的方式对一个或几个幼儿的行为进行细致描述。这种记录方法比较适合进行个案追踪研究,也比较适合教师在新学期对

幼儿发展状况进行全面了解时使用。118晨间区域活动时间,吃过早饭的幼儿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玩起来。我站在建构区旁边,感觉有点无聊,因为不知道自己要观察些什么,只记

得指导老师说:“一定要注意幼儿的安全。”我看幼儿都在玩自己的游戏,

感觉也没有什么观察的。突然一个戴着粉色花环的小男孩来到了建构区旁

边说:

“老师,你看我漂亮不?”我蹲下来看着这个小男孩说:

“漂亮极了。”小男孩立即又跑到了表演区,和他的小伙伴玩起来。我远远地看着他们跳舞、唱歌,直到美工区的幼儿找我来要彩纸。———位实习教师的观察日记案例分享1192)轶事记录法。轶事记录法主要是对个别事件,特别是典型、有趣、有价值的事件进行详细的文字记录。它不像日记记录法那样需要进行连续的观察记录,往往只是根据观察者的兴趣,随时随地展开记录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幼儿园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随机展开。120案例分享齐齐对教师说:“他们不让我玩‘娃娃家’。”教师问:

“你能不能想想办法?”过了一会儿,教师看到齐齐在高兴地玩“娃娃家”。他一看到教师就得意地说:

“我送他们一个水池(纸盒做的),他们就让我玩了

。”不一会儿,齐齐和“娃娃家”的同伴吵起来了,问起原因,齐齐说:“他们说我送的水池太破,不让我来做客。”教师说:“那我们再想想办法好不好?”他说:

“不好。”然后生气地走开了。平静了一会儿,齐齐对教师说:

“我有办法了,我送他们一部电话机。”过了一会儿,教师看见齐齐在“娃娃家”高兴地玩着。——齐齐加入“娃娃家”游戏观察记录121(2)表格记录法表格记录法主要是观察者在观察的过程中,使用编制好的表格对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行为、游戏的环境等内容进行记录的方法。该方法需要在进行观察记录之前,依据观察的目标自己编制表格或者直接采用专业表格。常用到的专业表格有行为核对表和等级评定表。行为核对表是观察者依据观察目标确定要观察的要素和内容,从而制定的表格。观察者在实际观察过程中,核对这些要素是否在实际中出现,并作出标记。在制定行为核对表时,需要注意所要观察的要素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观察者也可以用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量表,如帕顿/皮亚杰量表等。122姓名:

观察者:游戏类型社会性感觉运动游戏结构游戏象征游戏规则游戏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非游戏行为活动无所事事旁观频繁换场帕顿/皮亚杰量表1231.使用该量表前,必须熟悉表内各项行为的定义。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场观察时比较准确地判断幼儿游戏行为的性质并对它们进行归类。2.坚持一个幼儿使用一张观察表,如果同时对多个幼儿进行观察,必须为每一个幼儿准备一张观察表,可以采取在小格内画“正”字的方式来记录。等级评定表是在行为核对表的基础上,针对所观察要素进行打分(如1~5分)或者等级的评定(如“非常频繁”“频繁”“一般”“不频繁”“非常不频繁”等)。

相对行为核对表,等级评定表对所观察要素的了解要更深入。124序号肯定评价5432否定评价1活动区的设置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类型与数量适宜活动区的设置类型单一、不足或过多2各活动区位置适宜位置不当,如图书角放在楼道3各活动区提供的材料、种类、数量适当材料不足或过多,未体现教育意图4活动区的设置与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相适应活动区的设置与幼儿年龄不符5能依计划投放和更换材料,变换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兴趣材料一次性投放无变换等级评定表125序号肯定评价54321否定评价6各活动区之间关系协调各活动区关系不当,甚至相互干扰7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场地场地利用率低,未依需要加以调整126(3)图示记录法图示记录法主要是观察者把所观察的环境以及幼儿的游戏行为用平面示意图或者绘画符号的形式进行记录的方法。这种记录方法比较适合观察记录幼儿园区域活动

的情况,便于教师进行扫描式的观察并快速进行记录。

一般在做图示记录时还需配有记录者的文字描述。1274)仪器记录法仪器记录法主要是观察者借助一定的电子仪器,如摄像机、录像机、手机、录音笔等对观察对象进行记录的方法。这种记录方法比较简单,适合进行非参与式的观

察,但这种记录需要观察者在后期进行必要的整理。如果记录的对象是幼儿,还需

要注意记录资料的加密和保存。幼儿园教师在进行观察时,应依据观察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记录方法。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在进行记录时要考虑观察的目标,所有记录的行为需要围绕

目标来展开;记录的文字尽可能具体、翔实、客观;记录的语言要有规范性、逻辑

性,为后期对记录进行分析打下基础。1282.幼儿游戏观察的分析幼儿园教师在进行观察记录后,得到了一些资料或者数字,但这些资料本身并不能反映出什么问题,教师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并依据一定的标准作出游戏的价值判断。教师在对资料进行分析时,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29(1)对记录资料进行分类记录的资料,特别是一些文字描述性的资料,只是一些零散的素材,教师应对这些资料依据一定的维度进行分类整理,如教师在分析对一位幼儿的一日观察记录资料时,可以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情绪情感发展、认知发展等方面进行归类。130(2)分析要依据观察目的记录资料通常会记录得比较翔实。教师在分析资料时,应注重与本次观察目的相关的一些描述。如果本次的观察目的是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水平,在进行分析

时就要省略掉关于幼儿社会性交往、思维等其他方面的表现。131(3)分析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游戏水平,教师在进行游戏的价值判断时应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例如,小班的幼儿处在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阶段,该年龄阶段的幼儿不会和他人合作,因此教师给幼儿提供高结构化的材料是比较合理的。132(4)分析要力求客观,克服偏见教师在分析记录资料时,要避免依据个人主观感受进行判断,以免使得观察失去客观意义。133女1人非游戏行为A娃娃家男2人女3人D积木区男1人走廊G恐龙馆男5人、女2人案例分享窗男2人旁观F表演区女6人表演男1人、女3人看B医院男、女各1人E图书馆女1人C菜场

无人盥洗室门134根据上面的图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场游戏加以分析:1.场地的布局从图示中的场地布局来看,共设有七个区域,六个在活动室中,

一个在走廊上。其中,

“娃娃家”“医院”“菜场”

“表演区”“恐龙馆”是属于一类的,幼儿往

往在此从事一些模仿社会生活的社会性活动;而“图书馆”“积木区”则属于相对

安静的区域,幼儿在这类区域与人交往的频率不如前面的社会性活动。因此,“图

书馆”“积木区”应放在相对封闭的地方,而不应放在门口。建议“积木区”与“恐龙馆”或“菜场”对调,

“图书馆”与“医院”或“娃娃家”对调。1352.幼儿人数的分布由图示中所标明的幼儿人数可以分析出,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点集中在“娃娃家”“表演区”“恐龙馆”,共有18人。这三个区域所提供的材料一般都是与幼儿

经验密切联系的,每个幼儿都可以以自己的经验顺利地进行这类游戏,每个人都有

事情做,自主性能够得到体现。而“医院”“菜场”等区域却是要等待别人来,自

己才能有事可做,这样的区域在幼儿自发游戏中可能不宜设置太多。136第二节幼儿游戏指导137幼儿游戏指导是指在幼儿游戏时,教师合理地对幼儿施加一定的影响或干预,以保证游戏发展价值和教育作用的切实实现。幼儿园教师有意识组织的游戏区别于幼儿的自发性游戏,需要幼儿教师前期准备游戏环境、建立游戏规则、确定游戏时间,

游戏过程中,还要采用适当的方式给予支持、引导和帮助。138一、游戏前的指导幼儿园游戏环境是教师根据游戏性质、游戏需要,结合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而精心创设的适宜幼儿活动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有效的游戏环境蕴含着教师的教育目的,能够促进幼儿的发展。游戏规则是保障幼儿游戏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良好的游戏氛围是影响幼儿游戏质量的重要因素。幼儿教师游戏前的指导主要包括良好游戏环境的准备、合理游戏规则的建立及宽松游戏氛围的营造。139二、游戏中的指导教师对幼儿游戏中的指导必须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否则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要了解、判断幼儿游戏开展的状况,以确定幼儿是否需要帮助及需要什么帮助。在介入幼儿游戏之前,最好先预计可能的后果是什么。1401.把握介入时机正确把握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关系到教师介入游戏的实际效果。介入的时机正确,可以帮助幼儿拓展游戏的内容和层次,提升游戏水平,反之可能会抑制幼儿游戏的进行。通常,教师可以在以下几种情境下介入:141(1)幼儿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可能会让幼儿对游戏感到厌烦。这时,教师应迅速决定是否应该给予幼儿帮助以及给予他们怎样的帮助。(2)幼儿游戏行为有安全隐患时。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出现分歧、遇到安全问题时,教师应该果断地介入,视具体情况给予帮助。142幼儿园益智区新投放了新型的乐高玩具。明明对乐高最感兴趣了,自由活动刚开始,他就进了益智区,迅速拿起一件乐高玩具开始操作。教师发现明明在思考时习惯性地将手中的小零件放入嘴里咬着,便赶紧过去,提醒明明不可以这样做。案例分享143(3)幼儿不断重复原有的游戏行为时。幼儿在游戏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可能会出现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他们已经很熟悉材料的玩法,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

以完成,开始进入重复游戏的状态,这个时候或许需要教师的帮助。144案例分享美工区中,点点兴奋地拿起橡皮泥开始玩,他小心翼翼地把所有橡皮泥从盒子里取出来又放进去,来回几次后最终选择了绿色橡皮泥。他把橡

皮泥放到手心搓揉,橡皮泥慢慢变得又细又长,他重新将橡皮泥揉圆,又

开始搓长,反复三次后,他渐渐失去了对橡皮泥的兴趣。这时,教师走过

来,拿起黄色橡皮泥,边搓长边说:

“我今天要做一条蛇。看,它的身体

做好了,再给它捏一个三角形的头,画上眼睛与嘴。我的蛇要变身了,变

变变,变成一个圆圈圈,再变变变,变成一个‘8’字形”。1452.把握介入方式教师对幼儿游戏的适当介入能够促进游戏功能的发挥,在把握介入时机的同时,选择适宜的介入方式也很重要。根据不同划分原则,介入方式有多种分类,具体如

下。146(1)根据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影响活动的形式划分1)平行式介入。平行式介入是教师在幼儿附近和幼儿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幼儿教师起着示范指导的作用,且这种指导是隐性的。当幼儿对教师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或者不会玩、不喜欢玩、只会一种玩法时,幼儿教师可用这种方式介入进行指导。例如,建构区的三位幼儿合作用雪花片插一棵大树,可是无论怎么插,当树枝多一些的时候,树干就会被压断,如此反复几次后,教师过去拿起雪花片,边插边说:

“我要插一把手枪,这样插可以使手枪柄牢固很多。”三位幼儿受到教师启示,很快插完了一棵大树。1472)交叉式介入。交叉式介入是当幼儿认为教师有参与的需要或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教师通过与幼儿角色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当幼儿处于

主动地位时,教师可扮演配角。例如,有一个幼儿开着用纸箱做的火车头,后面的车厢空无一人,教师就可以扮演“旅客”加入游戏,并问幼儿:

“我要去博物馆,找谁买票呀?”这时,这名幼儿会去找其他小朋友扮演售票员,开始一起游戏。当

教师发现幼儿玩得越来越开心的时候,就可以悄悄地退出游戏了。1483)垂直介入法。垂直介入法是幼儿游戏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或攻击性等行为时,教师直接介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这时幼儿教师的指导是显性的。

例如,在游戏中,幼儿因争抢玩具而发生冲突,或者是玩一些如“比力量、比武、

比倒立时间”等内容的游戏中出现暴力倾向或者安全隐患时,教师应直接干预,加以引导。但是,这种介入方式易破坏游戏气氛,甚至使游戏中止,因此,教师采用

这种介入方式要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视情况而定。149(2)根据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介入媒介的不同划分1)语言介入。教师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可以用语言介入,以便了解幼儿游戏的现状、幼儿的想法或者启发幼儿思考等。发问、提示、鼓励与赞扬等都属于语言介入的形式。例如,在幼儿对自己的作品显出不满意的神情时,教师可以亲切地询问幼儿:“你做的是什么呀?”当幼儿表达后,教师可以告诉幼儿:

“你的手真巧,做得真棒。”在幼儿遇到进行不下去的环节时,教师可以给出提示性的语言,如:“我们一起来给房子加点漂亮的装饰吧!”在幼儿遵守规则或者克服了困难后,教

师还应给予鼓励和表扬。150案例分享玩服装秀游戏时,幼儿们都争着介绍自己制作的服装:“这是我喜欢的公主裙,是用塑料袋做的,美吧?”“这是我的旗袍,是用亮光纸做的。”“这是我带来的晚礼服,是用皱纹纸做的哦。”敏敏也大声地介绍说

“哈哈,这是我的假发,很酷吧!”看到假发,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真难看!”“一点儿也不像!”

“假发不是这样的。”……敏敏的眼眶都红了。教师马上介入游戏:“谁来想个好办法,让假发看起来像真的呢?”幼儿们马上热烈地讨论起来:“将皱纹纸剪成一条一条的。”

“用塑料袋,但袋子要剪得细细长长的。”……最后,幼儿们决定由教师提供材料,大家来设计假发,再进行时装表演。新的游戏内容和情节由此诞生了。1512)非语言介入。除了语言上的介入方式以外,教师还可以采取非语言的方式介入。非语言的介入方式以行为暗示为主,教师可利用身体语言、动作示范以及通过

材料提供、场地布置等给予幼儿游戏支持。例如,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

用动作、表情、眼神等方式对幼儿游戏行为作出反馈。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光顾较少的区域适当增添游戏材料,增添新的玩法,以此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例如,在角

色区,教师可以用动作示范,将各种表演技巧展现给幼儿,供幼儿模仿,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还可以与幼儿一同表演,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事实上,在教学活动实践中,教师的介入是多种方式综合运用的。在幼儿游戏的介入过程中,关键在于巧妙的点拨。152第三节幼儿游戏评价153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客观、准确、有效的游戏评价对于更好地开展游戏,促进幼儿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154一、幼儿游戏评价的含义对游戏进行观察是进行游戏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游戏进行观察,才能了解游戏的情况,发现游戏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游戏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游戏评价从本质上讲是指在观察的基础上对游戏活动本身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价值判断,基于此,幼儿游戏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与幼儿游戏相关的物质环境、时间安排及游戏活动的过程、效果等进行客观描述并做出价值判

断的过程。155二、幼儿游戏评价的目的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帮助游戏中的幼儿,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评价中,教师与幼儿进行交流、讨论,从而将零散的经验进行梳理、提炼,将错误的做法进行修正,并相互分享成功的经验,使幼儿在游戏中所获得的经验得以系统化,从而获得更多的游戏经验。游戏中的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多地了解幼儿对游戏过程的认知,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没有关注到的问题。例如,通过评价,教师了解到游戏材料出现问题,可以对材料进行及时的改进或更新,为幼儿下一次更好地进行游戏提供支持。156三、

幼儿游戏评价的原则幼儿游戏评价的原则是整个评价思想的体现,是评价规律的集中反映。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避免评价工作的盲目性、主观随意性,在对幼儿游戏进行评价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571.目的性原则目的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幼儿游戏评价时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不能为评价而评价,幼儿游戏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三点:

一是改进教师组织指导游戏的方法,提高教师的游戏指导能力;二是加强教育管理,改进幼儿园游戏的设置;三是了解和判断幼儿的发展状况,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1582.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游戏评价时,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评价教师和幼儿,不能凭主观意愿和个人好恶随心所欲地进行评价。坚持客观性原则是保证评价结果真实、有效的前提。遵循客观性原则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要选择可靠的指标体系,

注意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和客观性,要选择实践中经反复验证并被证明有效的评

价工具;二是评价标准要具有统一性,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进行游戏评价,不因评价

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标准,或对评价标准进行改动;三是对游戏行为的评价要科

学,要根据对游戏过程的观察进行评价,避免教师凭主观意愿进行评价。1593.综合性原则影响幼儿游戏的因素很多,如环境、游戏材料、教师的游戏指导等,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对幼儿游戏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160四、幼儿游戏评价的方法幼儿游戏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在实践中往往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下面详细介绍谈话法、情境再现法和作品分析法三种方法。1611.谈话法谈话法是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直接评价游戏。这种方法比较灵活,可以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及时使用,此时主要是教师的评价;也可以在游戏后用谈话法进行评价,这样更能增加幼儿的参与度,引发幼儿间经验的分享和交流,同时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情绪的释放具有积极的作用。谈话法引发的幼儿互助是提升幼儿

游戏经验的有效途径。1622.情境再现法情境再现法是对幼儿游戏情境的再现,它既可以通过录像的方式,也可以让幼儿再次表演,重点是启发幼儿在具体形象的视觉感知中,对某些问题自主地进行分析并总结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间接锻炼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1633.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常用于幼儿艺术作品的分析中。幼儿虽然语言表达尚稚嫩,但他们的情感并不贫乏。幼儿艺术作品可以从侧面反映幼儿丰富的内心世界,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想法和需要。164五、

幼儿游戏评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发挥幼儿在评价中的作用评价不仅限于教师对幼儿游戏表现的评价,幼儿的自评和他评也是幼儿游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对自己的游戏过程有切身的感受(如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游戏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没有,是怎么解决的),同时还会对同伴的游戏过程有所观察(如同伴有没有遵守游戏规则,搭建的作品是不是结

实、漂亮等)。在评价过程中,幼儿的评价往往成为教师进行游戏指导的关键信息

来源,不可忽视。1652.评价容量适度由于受人员、时间限制,每次的评价内容不能太多,可根据需要有所侧重。

一般情况下,若面向大多数幼儿,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项或两项评价内容;若

面向特定幼儿,可选择多项评价内容。1663.抓住评价的重点教师应抓住游戏的共同价值和特殊价值来评价,在评价时,既要看到游戏的共同价值(主要表现在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社会性等方面的教育功能上),又要抓住游戏的特殊价值(主要表现在游戏的技能上)。这样在评价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1674.营造和谐的评价氛围游戏结束后,教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评价环境,以平等身份与幼儿共同讨论,评价游戏的过程与效果,共享成功的喜悦。切忌把幼儿对游戏的自由讨论变成教师对幼儿游戏与行为好坏的判断,更不能变成一种说教。168第一节

创造性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第二节

规则性游戏创造性、规则性游戏的组织与指导169能够准确说出幼儿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和规则性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的含义和特点。掌握幼儿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基本原则。能够科学、合理地组织和指导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幼儿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学习目标170创造性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第一节171创造性游戏是指以幼儿自由创造为主的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创造性游戏主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是幼儿时期的典型游戏。在幼儿园中,创造性游戏主要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三类。172一、角色游戏1.角色游戏的含义角色游戏又称象征游戏,是指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借助真实的或替代性的游戏材料,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3~6岁幼儿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它通常伴随着一定的主题进行,如在幼儿园里幼儿常玩的角色游戏有“娃娃家”“商店”“医院”“理发店”

“餐厅”

“邮局”等。173自

取“银行”游戏“医院”游戏植病表口服流墨程名174国“餐厅”游戏“外卖”游戏1752.角色游戏的特点(1)角色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创造性想象活动角色游戏的过程是幼儿创造性想象的过程。幼儿在游戏中,常常把自己想象成角色中的特定人或物,通过相应的动作、语言、表情来表现角色;在游戏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问题或突发状况,幼儿要根据游戏需要去应对,创造性地发展游戏情节。具体而言,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的创造性想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76首先是对游戏角色的想象(以人代人),即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经常扮演一些常见的、自己感兴趣的角色,如爸爸、妈妈、医生、教师、服务员等。其次是对游戏材料的想象(以物代物),即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常常以一种物品代替另一种物品,如把椅子当火车、把纸条当面条、把沙子当米饭等。此外,同一

种物品在不同的游戏中还能充当不同的材料,如空的塑料瓶在“理发店”游戏中被

幼儿当作吹风机,在“医院”游戏中被当作输液瓶,而在“娃娃家”游戏中又被当

作电话等。最后是对游戏情境的想象(情境转换),即幼儿常常把生活中常见的场景通过一个或几个动作加以想象,将游戏情境进行浓缩或转换。例如,

一张桌子、

一些碗和

筷子可以构成餐厅等。177(2)角色游戏是幼儿的一种自主社会性活动角色游戏是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应受成人干预的。角色游戏中体现的是幼儿自主的感受,在游戏过程中,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材料及规则都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相关,幼儿可以自由切换情节和发展内容,体验游戏的乐趣。通过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幼儿理解不同角色的心理体验与感受,了解和学习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同时通过对社会规则的认知,明晰每个角色需要遵守的社会规范,从而约束自我行为。例如,在“医院”游戏中,有的幼儿选择扮演“医生”,根据病人的情况自主选择是否需要打针或用哪种药物,从而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敬畏之心。178(3)幼儿的现实生活经验是角色游戏的源泉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通常是其熟悉的社会生活,情节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再现,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水平就越高。例如,在“医院”游戏中,幼儿通过模仿护士和医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他们与病人之间的照顾与被照顾关系来反映他们心目中的“医院”,之后随着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医院接触的增加,幼儿有关医院的生活经验逐渐丰富到“挂号—告知医生病情—医生初检并开单—缴费—拍片检查患处—医生确诊—确定治疗方案”等各个环节。1793.角色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基本原则幼儿是角色游戏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角色游戏指导的主体。正确处理师幼关系和角色定位,对角色游戏的开展与良好效果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教师必须以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为前提,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从而有机整合幼儿园游戏课程和教学。角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一般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80(1)以幼儿为主体原则以幼儿为主体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强加给幼儿。例如,在角色游戏环境布置或者玩具选择上,教师不要大包大揽,应当给幼儿时间去思考和探索,允许并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游戏。另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幼儿自主组织游戏的方式方法,应当为幼儿创设“可选择”的游戏材料和自由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的方式方法上有更多的创造性。另外,教师要相信幼儿的能力,为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进行问题探究创造机会,给他们提供自主探索和尝试错误的机会。181(2)坚持开放性原则在角色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幼儿会不时产生新的兴趣和需要,这种新的兴趣和需要可能不是教师预先设想的。这时,教师应当在尊重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前提下及时

调整自己的计划,帮助幼儿实现他们的想法。“开放性”并不是否定教师在设置角色游戏时的“计划性”,而是指教师指导的“计划性”必须以幼儿的兴趣和合理需求为主,在此基础上,再考虑下一步“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全方位、多角

度地观察和开展角色游戏。182(3)蕴含教育性原则幼儿角色游戏都有主题,这些主题角色游戏都会涉及生活常识、社会性规则、安全问题等,如“娃娃家””超市”“银行”“医院”“餐厅”“理发店”等。教师

可以结合这些主题角色游戏的开展,让幼儿在玩中掌握知识,发展语言、智力等。此外,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而生活中既有积极阳光的一面,也有消极阴暗的一面,由于幼儿年龄尚小、生活经验有限,有时他们会把消极的、不

科学的内容带入游戏中。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要注意遵循教育

性原则,引导幼儿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