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课堂妙趣横溢_第1页
“语用”课堂妙趣横溢_第2页
“语用”课堂妙趣横溢_第3页
“语用”课堂妙趣横溢_第4页
“语用”课堂妙趣横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用”课堂妙趣横溢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百花齐发,百家争鸣,各种教学主张层出不穷,以“语文”的名义发起的研究更是不胜枚举,以“某某语文”为名的书籍更是琳琅满目。对于语文教师,想上好一节语文课真的太难了,既要关注《课标》,又要关注当前盛行的语文教学“热点”,更苦恼的是要关注听课对象的“热衷”。语文教师常常在备课时左右为难,参考阅读的资料越多反而拿不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得不偿失的事屡见不鲜。为此,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不断地呼吁,我们希望安安静静地教语文,需要清清楚楚地教语文。语文到底教什么?毫无疑问指向的是“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2022)》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指向“语用”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正道。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追求“语用”课堂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语文课堂上“学习语言文字”已经成为闪光点,乃至成为判断是否有语文味道的重要标准。可是如何把“语用”这条线索融进课堂教学,让课堂上的语用不要那么的直接,不要像分派任务一般,更不要为了“语用”而平白无故设计教学活动。我们都知道,真正的好课润物无声,真正的教育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我也是一位热衷于追求“语用”课堂的老师,我喜欢用文字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用文字的活动让课堂更语文。如果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你也希望自己课堂因“语用”而精彩纷呈,我推荐你们阅读全国十大小语名师王林波老师的《指向语用识体而教》。王林波老师这些年一直专注于研究小学语文的“语用”教学,我读过他的《上好小学语文课》和《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实践》,全部是自己用实践检验过的“语用”课堂,我经常拿来即用,效果非常显著。2020年初,由《小学语文教学》杂志社联合济南出版社,推出了一套“小学语文十大青年名师”丛书,其中就有王林波老师。我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订购了一套,首先拜读了王老师的《指向语用识体而教》。这本书凝聚了王老师研究“语用”课堂的精髓,更让我看到了他十几年如一日的专注,这本书对于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而言就像是一部“语用”教学的宝典,只要翻开这本书,任何关于“语用”的疑惑都会烟消雾散,这也是我最大的阅读感受。当然,其中的收获与感想也必将影响和改变我的语文课堂。第一,“语用”不是摆设。近些年,我们语文老师都意识到“语用”的重要性,无论什么课文都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语言运用”,但是由于缺乏深入的思考,“语用”环节几乎是“摆设”,没有真正发挥其效果。正如王老师在书中所讲,那是“表面化”和“模式化”的语用。书中列举的《普罗米修斯》片段,执教老师引导学生在体会了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忍受痛苦,不怕牺牲之后,让学生写下自己想对普罗米修说点什么?学生写出来的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没有达到训练的价值。像这样的教学我们应该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学习了《去年的树》,我们会问:“你想对小鸟说些什么?”学习了《坐井观天》,我们会问:“你想对青蛙说些什么?”就连我自己也曾这样设计教学,我记得我上《中彩那天》一文,在学习了父亲决定为了坚守诚信而归还汽车后,我让学生写:“此刻,你想对文中的父亲说些什么?”孩子们用了4分左右的时间,写出来的句子无非是父亲伟大,讲诚信之类的语言。类似这样“语用”环节,学生表面上是在进行语言实践,可并不是有效的“语用”。王老师的书中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就是“每一课都可以通用的方法极有可能不是有效的方法。”所以,我们的“语用”设计应该抓住文本特点,从发展学生语言的角度思考,避免课堂上的一些“伪语用”。第二,“语用”分体而教。“分体而教”是这本书中的核心观点,也是王老师研究“语用”课堂的最新成果。不同的文体我们选择的教法不同,语用的训练点也就不同。在这本书中呈现了古诗词、儿童诗、散文、记叙文等不同文体的教学案例,每一篇案例都有著名特级教师的点评,所以阅读时不仅让我们“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古诗词中怎么设置“语用”环节,因为这是自己的“软肋”,在古诗词教学时,除了“读”和“悟”以外,实在想不出更好的“点子”。王老师执教的《渔歌子》堪称古诗词“语用”的典范,他先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表达方式,经过一番点拨,学生便发现在《渔歌子》中作者用最典型的事物来代替人这种写作方法,让学生再看插图,除了“蓑衣”和“箬笠”以外,还能看到这个人的什么特点?学生便交流了“白头发”“白胡须”“钓鱼竿”等等。这时,王老师让学生把“青箬笠,绿蓑衣”用自己观察到的特征来改写。于是就有“一钓竿,一小舟,斜风细雨不须归。”“白头发,银胡须,斜风细雨不须归”等,一时间学生学习兴致高涨,感觉自己成小诗人一样自豪。在课堂即将结束时,王老师又推荐了张志和的哥哥给他写的一首词,王老师的方法特别高超,不是像大多数老师那样直接出示让学生读,而是以“留白”的方式出现。他只是介绍了这首词是张志和的哥哥希望张志和能回去。随即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唐

张松龄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______,_______,________且须还。王老师出示了这首不完整的词,让学生对照张志和的《渔歌子》,他哥哥可能会怎么写?一石再激千层浪,学生争相猜测:狂风起,大浪来,江上危险且须还。乌云黑,细雨密,狂风大浪且须还。等到学生充分猜测表达后,他再出示原文: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这样的设计,真是达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一是训练了学生是否掌握了填词的表达的方法,二是这样先猜再出原文的方式进行拓展阅读,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达到了积累的目的;三是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言文字的乐趣,这应该是最高的语文学习境界。第三,“语用”紧倚文本。能入选教材中的选文都是经过数百计的特级教师和专家反复审读,多数出自知名作家笔下,还有很多我们小时候都在学的经典篇目。一篇文质兼美的文字,作者必然在遣词造句、表达手法、情感流露等方面独具匠心。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就不能是了解内容、体会情感那么简单,应该让学生在文本里“多走几个来回”,不仅要关注课文写了什么,更要关注课文为什么这样写,这样才能发现文章的表达特点,从而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然而,现在诸多老师也是这么操作,但是往往脱离了文本,使语言训练与文本理解背道而驰。有位老师上《翠鸟》一课,在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描写方法是“抓特点、有顺序”后,立刻大屏幕给出了一只猫和一只小兔,让同学们用作者的描写方法人选一个小动物进行描写。这样的课堂应该很常见,学生是进行动笔写作了,也学以致用了,但是总有一种“脱节”的感觉,更有一种正当你看到电影高潮部分时,突然插播了一段广告的难受。我们的“语用”能否紧密的倚靠文本进行呢?王老师书中个个案例和实录都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都教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如何设置“语用”点呢?王老师通过不断追问,力求凸显课文的特点,真正让这一课成为这一课。他在课堂上设置6处语言实践活动,全部与文本紧密联系。最具特色的是他引导学生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尝试表达。小女孩很冷,于是作者写到了火炉;她很饿,于是作者写到了烤鸭,她的家是这样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如果让你来写,你会让小女孩的眼前出现什么?试着写一写,注意一定要让美好的想象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充满童趣,那就更好了。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与表达,又紧密贴近文本,利于学生掌握童话的写作密码,还在语言训练中无痕的进行了情感熏陶。王老师的实践告诉我们,语言运用必须与课文内容融合,这样才能保持语文课堂的完整。第四,“语用”乐趣无穷;无论现场听王老师上课,还是阅读书中的课例,我都有一种相同的感觉,就是深深地被“语言文字”的独有魅力所吸引。我喜欢的语文课堂轻松、快乐,充满趣味,我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找到了这种感觉,并不是拿学生调侃而逗得其乐,而是让语言绽放,散发了迷人的芳香,学生不得不沉迷之中。他的经典课例《丑石》,我多次观看录像,现在又阅读课堂实录,总有一股回味无穷的感觉。这节课,按常理说对于城里的孩子学习有点困难,毕竟写的是乡下的事,离学生生活实际有点距离。然而王老师大胆地引入方言进行教学,点燃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特别是引导学生关注每一个字,找到了一个老人专属词“哟”,联系自己家里老人说话的语气,运用方言表达,学生们个个乐开了花儿,一下子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让语文课堂不仅充满了语言味,还有生活味,更有孩子们最喜欢的趣味。在《学写儿童诗》一课中,王老师又提出了鲜明的主题“让表达充满童趣”。他结合儿童的实际,给出了儿童熟悉的场景“爸爸的鼾声”“妈妈的快递”“妈妈的化妆品”等,因为这些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