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实验中学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5/2C/wKhkGWXU2ymALQvQAALUfAB7dg0025.jpg)
![重庆市实验中学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5/2C/wKhkGWXU2ymALQvQAALUfAB7dg00252.jpg)
![重庆市实验中学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5/2C/wKhkGWXU2ymALQvQAALUfAB7dg00253.jpg)
![重庆市实验中学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5/2C/wKhkGWXU2ymALQvQAALUfAB7dg00254.jpg)
![重庆市实验中学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5/2C/wKhkGWXU2ymALQvQAALUfAB7dg002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实验中学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枷锁(suǒ)懈怠(xiè)戛然而止纷至踏来B.羁绊(pàn)萦绕(yíng)亭台楼阁穿流不息C.斡旋(wò)追溯(sù)销声匿迹不知所错D.褶皱(zhě)妩媚(wǔ)怒不可遏接踵而至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一如既往继往开来继往不咎怡然自得B.厉兵秣马厉行节约厉精图治名列前茅C.白璧微瑕名闻遐尔遐瑜互见风华正茂D.珠联璧合联袂而至浮想联翩沧海一粟3.(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人在一生中,要有用心专一的精神。一事当前,执着一点,方能水滴穿石。用心专一的人,就是在用心光阴这棵美丽的树,等待树上开花结果,自己享受不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树上的果实,总有人会享用。这就是人生境界的美好。A.目不斜视灌溉也许但B.目不斜视浇灌因为所以C.心无旁骛灌溉因为所以D.心无旁鹜浇灌也许但4.(2分)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贺敬之的《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语言,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C.《登勃朗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D.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庆时所演的戏,在江南尤为盛行。鲁迅的散文《社戏》,以自由的笔法,抒写了他少年时代关于社戏的生活记忆。5.(2分)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一个钟情于生养自己的故乡土地,一个却极力想要挣脱黄土地的束缚,在大城市中来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B.《苏菲的世界》的作者乔斯坦·贾德,能将高深的哲理以简洁、明快的笔调融入小说情境,启发读者对个人生命、对历史中的定位以及浩瀚宇宙的探讨。C.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朱光潜告诚青年“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D.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也被称为“巨人三传”,还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6.(2分)学校将举行“汉字听写大赛”活动,请代为挑选一幅最恰当的对联()A.抑扬顿挫听先贤教诲,方正平稳育民族精神。B.一字一音是汉语本色,一笔一画如多彩人生。C.承先启后传千年文化,继往开来扬时代精神。D.横平竖直是祖先脚印,轻描淡写如历史回声。7.(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你不要再故弄玄虚了,快把实情告诉我吧。B.张老师眼睛一瞪,教室里立刻万籁俱寂,谁也不说话,等着听他的批评。C.这个女生受了一点委屈就饮泣吞声,真叫人受不了。D.爸爸为了这个家,整天在外辛苦工作,花天酒地,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爸爸。8.(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骨骼撺掇凋零风雪载途B.静穆雾霭严峻草长鹰飞C.翩然蔓延萌发人情事故D.装置迁徒踪迹夜幕降临9、(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武夷岩茶大红袍是福建武夷山的一大特产,因早春茶芽萌①(A.ménɡB.míng)发时,远望通树艳红似火,仿若红袍披树,故名“大红袍”。其条形壮硕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兼有红茶的甘chún②(A.醇B.淳)、绿茶的清香。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的“岩骨花香”是由武夷山独特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甲(A.精湛B.精美)的传统制作技艺造就的。武夷岩茶大红袍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茶界泰斗陈椽老先生认为武夷岩茶乙(A.精彩绝伦B.无与伦比)的传统制作技艺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值得中国人民骄傲。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①处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__________________(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原句:武夷岩茶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填空。(8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①选贤与能,__________。(《礼记·大道之行也》)②怒而飞,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③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⑤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⑥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2)根据下面提示或语境填空。①《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②《小石潭记》中形容岸势峭拔多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材料一)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大雁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大雁队伍纪律严明,他们飞行时始终排成“人”字或“一”字形,古人称之为“雁阵”。因为它们整天飞,单靠一只雁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互相帮助,才能飞得快、飞得远。雁阵中飞在最前面的大雁,是很有力量、很有经验的,称为“头雁”。头雁飞行的过程中在其身后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紧跟其后的大雁飞行时就可以利用这个低气压区减少空气的阻力,有利于整个群体的持续飞行。相同的原理在田径场上也有,中长跑的比赛中一些有经验的运动员不会一开始就去跑在第一位,而是紧跟前几个人后面跑,因为这样空气对他的阻力会比第一位的小,跑起来也更省力。另外,大雁排成整齐的“人”字形或“一”字形,也是一种集群本能的表现。因为这样有利于防御敌害。雁群总是由有经验的老雁当“队长”,飞在队伍的前面,幼鸟和体弱的鸟,大都插在队伍的中间。雁群停歇在水边找食水草时,也总由一只有经验的老雁担任哨兵。如果有大雁掉队落单,失去团队的保护,孤雁的存活率就很低了。(摘自百度百科,有删改)(材料二)(注)漫画标题为“雁殉侣”,画中文字为:王一槐司铎铜陵时,言有民舍除夜燎烟,驱除不祥。一雄雁触烟而下。家人以为不祥也,烹之。明晨,又一雁飞鸣绕檐数日,亦堕而死。(《圣师录》)(选自《护生画集》,丰子恺画,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材料三)大雁,貌不惊人,类不珍稀,却以其独有的特质,牵动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思。(1)托雁足传书,寄相思之苦。“雁足传书”的故事,使大雁成了信使的代名词。于是诗人词家借雁寄相思之情,便一发不可收。杜甫在《天末怀李白》中写道:“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诗人急盼友人音讯,借问“鸿雁几时到”,实则表达了对友人强烈而深挚的思念之情。而“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则巧妙化用典故,抒写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婉曲而绵长。(2)借北雁南飞,写思归之情。《礼记·月会》中说:“仲秋之月,鸿雁南飞。”雁为候鸟,春来北归,秋至南翔,每年准时往返,于是,借雁南归而衬人不归的愁苦情思,便成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温庭筠《苏武庙》中写道:“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这是一幅典型的望雁思归图。又如“夜闻归雁生乡思,病人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诗人远离山乡,心情苦闷,夜不能寐,卧听归雁,勾起了无尽的思乡之情。(3)绘雁排长空,抒豪迈气概。天高云淡,雁排长空,确是一种极致的美。“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多么壮阔的境界,多么豪迈的气概。李白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受到黑暗污浊环境的压抑,时刻向往着广阔自由的空间。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一振,顿感心境契合的舒畅。当然,这种写雁阵的乐景乐情在古典诗词中并不多见。(选自《中学语文》,雷冬梅,2003年第15期,有删改)1.材料一中的画线句对说明大雁飞行的原理起什么作用?2.下列诗句借雁抒发不同的情感,请将其归入材料三对应的小标题中。(只填序号)①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闺怨》应归入小标题__。②春至衡阳雁,思归塞路长。——孟贯《归雁》应归入小标题__。3.大雁身上有哪些值得称颂的美好特质?请结合三则材料内容,写出其中的三点。4.仿照材料三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下面诗歌借孤雁抒发的感情。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12、(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枯萎的蒲公英(1)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2)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3)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4)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5)她半弓着腰,在表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6)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雾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7)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8)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9)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1.第(2)段“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为什么用“铁”来修饰“绿”?2.第(2)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3.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4.本文由蒲公英联想到母亲,他们的品质有怎样的共同点?请简要归纳。5.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试简要分析。13、(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久远的家殷桂珍①父亲喜欢种花种树,两亩大的院子,有四分之三种的是果树和花。春风一到,果树花与鲜花交相辉映,一个个粉色、白色、黄色的花骨朵竞相绽放,院里是一片花的海洋。②好像是和父亲在争夺地盘一样,母亲又会在果树与花的间隙里撒上些菜籽。一场雨后,菜苗纷纷钻出地面,夏天时黄瓜顶着黄花,豆角戴着粉色的花串盘绕在果树上,灯笼似的辣椒结了出来,香菜也变成了绿色的小扇子,红绿相间的西红柿也缀满了秧……就这样零星种出的菜一家人都吃不完,还可送些给干妈家。干妈每次来我家,除了摘很多菜带回去,还会带走母亲送的补衣服和做鞋面用的布块。③院子的东南角有棵很大很高的桑树,初夏时那些嫩绿色的桑葚由嫩绿变为鲜红,再由鲜红变为紫红,最终成为深紫色。枝头越高光照越充分,果实就越香甜。站在树下望去,那一串串黑黝黝、胖嘟嘟、沉甸甸的桑葚挂满了枝头,很是诱人。我不会爬树,只能摸索着一脚蹬着墙,一脚踩着树杈,坐到了中间的树杈间,缓了一缓,才继续攀着树枝,站到了树枝的最高处,摘到了又大又黑又紫又甜,享受光照最充分的桑葚。我欢快地边摘边吃,站得高看得远,才发现不止园内的景色,院外的风景更是一目了然。我的两只手被染成紫红色,衣服口袋更是被桑葚的果汁湿透,身上到处是紫红色。我有点得意,不由得笑出了声。一阵风吹来,树枝一晃我一脚悬空,人差一点就掉了下来。我吓得喊出了声,幸亏抓住了树枝。④遇到刮风的天气,我被父亲看护着不许出门,怕迎了风咳嗽。我百无聊赖地盖一条灯芯绒小花被坐在炕上,盼着父亲快点睡着。七月初,院子东边那棵硕大的李子树上,沉甸甸的李子挂满了枝头。满树的李子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晶莹的光泽,一个个李子上覆着薄薄的一层果霜,鲜嫩圆润,像是在召唤我一样。呼噜声一响起时,我就悄悄地溜下炕,穿上鞋起身来到院子里,踩着蜂窝去摘李子,摘满几个口袋以后便走出家门找小伙伴玩。裤腰是松紧的,我得双手紧紧提着裤子,迈着小小的步子走,就怕口袋里沉甸甸的李子把裤子拽得掉下去。⑤麦收时节,杏子熟透了,黄中带红,像少女羞红的脸。二嫂贪活又泼辣,总是在太阳快要下山了,才和二哥双双提着镰刀回家。他们一放下镰刀就走向树下,仰头找又大又红的杏子,胳膊轻轻一伸,手里就有两三个杏子。哥嫂在树底下一坐,两手一擦就将杏子送进嘴里。尽管劳累,可是吃着杏子的他们却露出惬意的笑容。⑥院子的正中间有一棵很大的葡萄树。葡萄树下打扫得光洁干净,吃饭时,母亲会在葡萄树下摆上饭桌,一家人躲在阴凉里用餐,一家人吃着饭、聊着天,一天的疲劳在笑声中消散。⑦有一年传言有地震,我和嫂子就在葡萄架下搁一张床休息。半夜时突然被一阵雷声惊醒,雨也哗啦啦地下了起来,人很快就被透过树叶的雨淋湿了。我们抱着枕头、被子又急急地往房间跑。那种感觉是既惊奇又喜悦,那雷声惊醒了梦,打破了平静,让生活并不平淡。⑧那些年少雨多旱,每逢下雨天,屋檐下摆放着盆子、罐子、坛子、缸来接水,屋檐下的滴水噼里啪啦合奏出一曲美妙的交响乐,使得下雨天比平常更热闹了。我站在屋中间伸长脖颈向外看。父亲穿着雨鞋,身上披一块塑料布,手里握着铁锨在院子里挖出小小的沟渠,将水引入果树下,引入菜地。院子是土院,虽然人的走动使场院的土质变硬,但是一遇到雨天,依然泥泞。父亲拄着铁锨有时会一个趔趄,但很快就抓住了身边的果树。果树被父亲一抓,就会轻轻地晃一下,随即有大的水珠纷纷落下,落在父亲头上肩上。⑨父母过世后,我很少回到老家了。由于路多次重修,去年我回去的时候竟然找不到路,让我不由得心生悲意。父母不在了,老家变成了空壳,我的灵魂再也回不到魂牵梦绕的家乡。1.作者回忆了老家很多的往事,请从“我”的角度,仿照示例,分别概括③④段的情节。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⑦段:睡在院子里半夜被雨淋醒,既惊奇又喜悦。第⑧段:下雨天看父亲引雨水浇灌果树。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④段画线的句子。3.作者回忆童年时,字里行间也表现出一家人的性格,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家里人的性格。4.作者说:“父母不在了,老家变成了空壳我的灵魂再也回不到魂牵梦绕的家乡”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三、写作。(50分)14、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汪国真在他的诗歌里说:“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请以“给我就够了”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补充题目,字数不少于5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班级名和姓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D【解题分析】
A项,纷至沓来。B项,羁绊(bàn),川流不息。C项,不知所措。2、D【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项“继往不咎”应为“既往不咎”;B项“厉精图治”应为“励精图治”;C项“遐瑜互见”应为“瑕瑜互见”。故选D。3、D【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目不斜视”指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显然与此处的语境不符;“心无旁骛”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用在这里比较恰当。故排除AB。“灌溉”指利用渠道或管道输水到农田,满足耕作及作物生长的需要;“浇灌”浇水灌溉。根据语境,用“浇灌”比较恰当。故选D。4、D【解题分析】
《社戏》是鲁迅的小说,不是散文。故选D。5、D【解题分析】
D.《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故选D。6、A【解题分析】
A项最恰当。“抑扬顿挫”是听到的声音;“方正平稳”是写字的特点,与“听写”意思相符,上下联写出了汉字的文化价值。与活动的主题“汉字听写大会”相吻合。故选A。7、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B项“万籁俱寂”意思是非常安静,一般形容大的环境,用法不正确;C项“饮泣吞声”形容悲哀到了极点,用法不恰当;D项“花天酒地”是贬义词,用法不正确。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8、A【解题分析】
B.草长鹰飞—草长莺飞;C.人情事故-人情世故;D.迁徒-迁徙。故选A。9、(1①A②A(2)甲A乙B(3)武夷岩茶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的美誉。【解题分析】
(1)考查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辨析与书写。“萌”不是取半边字的读音,读作“ménɡ”,“醇”酒味厚。“淳”意为质朴敦厚。应写作“甘醇”。(2)精湛:形容做工良好,极好。精美:精致而美好。“精湛”符合语境。精彩绝伦:精彩美妙到了极点。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无与伦比”符合语境。(3)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美誉”。10、(1)①讲信修睦②其翼若垂天之云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④心忧炭贱愿天寒⑤拣尽寒枝不肯栖⑥零落成泥碾作尘(2)①豁然开朗②犬牙差互【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睦、庇、俱、贱、愿、拣、栖、碾、豁然、差互”等字词容易写错。二、阅读理解。(42分)11、1.运用类比的手法,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大雁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飞行的原理,便于读者理解。(意近即可)2.(1)(2)3.①从大雁的成群列队地迁徙,可以看出它们的“纪律严明/互相帮助/团结合作”;②从大雁殉情,不独活,可以看出它们的“重情/重义”;③从大雁总是准时往返,可以看出他们的“守时/守信”。4.示例:写孤雁离群(悲鸣),叹孤独之情(前途茫茫)。【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划线句子运用的是作比较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大雁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飞行的原理,不仅具体有力,还强调突出了大雁队伍纪律严明,它们飞行时始终排成“人”字形和“一”字形的道理。2.考查对古诗词的积累和理解能力。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用雁足传书的典故来表达思妇想念征夫的心情。托雁足传书,寄相思之苦。应归入小标题(1)。春至衡阳雁,思归塞路长。在古代,衡阳被认为是很偏远的地方,古人认为连大雁都飞不过的地方。所以,衡阳雁一般是思乡、归家、悲愁等意象。借北雁南飞,写思归之情。应归入小标题(2)。3.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归纳能力。解答此题把握题目要求,分析每一则材料对这一问题的具体反映即可。如从材料一“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按时往返,守时;“大雁队伍纪律严明”——纪律严明;“单靠一只雁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互相帮助”——互相帮助;材料二的漫画,大雁殉情,看出大雁有情有义。4.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概括。阅读材料三个诗歌《孤雁》,首联“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唤出“孤雁”,“不饮啄”。写得孤雁有品骨。孤雁非常想念它的同伴。不单是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不饮啄”体现出孤雁的执着,不达目的绝不放弃的决心。通过这只不饮不啄、穿飞哀鸣、思寻伙伴的失群的孤雁间接暗示了诗人在战乱中只身颠沛流离、怀念亲朋的情怀。12、1.用“铁”来修饰“绿”,一是因为当时蒲公英的颜色既有黄、绿,也有如铁一般得黑色,二是为了突出蒲公英生命力的顽强。2.拟人通过“努力”“力量”“手脚”等人格化的词语,将蒲公英紧贴地面、努力生长的状态鲜活地表现出来。3.为母亲付出的艰辛而心疼;为蒲公英尚在、母亲已逝而心疼。4.生命力顽强;无私奉献。5.(1)由联想回到现实,在结构上与开头照应。(2)升华主旨,赞美母亲刚强坚毅、无私奉献的品质;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解题分析】1.考查词语的表现力。“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中用“铁”来修饰“绿”,要从两个角度去思考原因。一方面从颜色来看,有种蒲公英呈现为铁一样的黑色;另一方面要从“铁”的引申义的考虑,即蒲公英具有铁一般的坚强,铁一般的生命力。2.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显然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蒲公英紧贴地面、努力生长的状态。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蒲公英顽强精神的赞美。3.此题考查了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因为本文的主题是写母亲,所以,文中的情感应该与母亲有关,此外还有读懂各自的语境。第一处看到了蒲公英对子女的爱而想到为母亲付出的艰辛而心疼;第二处为蒲公英尚在、母亲已逝而心疼。4.此题考查学生的对象征意象和人物形象的赏析,分析人物形象,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如文章所描写的蒲公英具有生命力顽强的特点,而母亲也具有刚强与坚毅的性格;蒲公英有“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而母亲同样要无私奉献的精神。5.考查语段的作用。最后两段与开头“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相照应;“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赞美母亲刚强坚毅、无私奉献的品质,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深化了文章的中心。13、1.第③段:“我”上桑树摘桑葚差点摔下来。第④段:“我”趁着父亲睡着,悄悄摘下李子分给小伙伴。2.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紧紧提着”“迈着”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的可爱、淘气,以及和小伙伴之间单纯的友谊。3.①勤劳能干,热爱生活;②热情好客,大方睦邻(与左邻右舍和睦相处);③相亲相爱,和谐相处。(答出两点即可。)4.示例:有亲情的地方才是家,才会使人感到温暖。如果没有家人,那里只是空空的房子,不叫家。我的父母如果在家,放学后我总会高高兴兴赶回家,那里有欢笑,有温暖。父母出去打工了,我就不太喜欢回家,回到家里就感到寂寞,感到冷清,甚至感到伤心。(意思对即可)【解题分析】1.考查对文章的内容梳理和概括。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答题时要尽可能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作答。本题作答可依据第③段“我不会爬树,……继续攀着树枝,站到了树枝的最高处……人差一点就掉了下来”第④段“呼噜声一响起时,我就悄悄地溜下炕,穿上鞋起身来到院子里,踩着蜂窝去摘李子,摘满几个口袋以后便走出家门找小伙伴玩。”来概括填写题目中的两个空。2.考查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人物描写方法: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作用: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双手紧紧提着裤子,迈着小小的步子走”是动作描写,“就怕口袋里沉甸甸的李子把裤子拽得掉下去”是心理描写。结合文段可知,“我”趁着父亲睡着,悄悄摘下李子想分给小伙伴。多么可爱啊,写出了“我”和小伙伴之间的友谊是那么深厚,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3.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找到与人物相关的文章原句,从语言、动作及神态等描写中把握人物,分析人物形象要客观全面,并且要言之有据。如文中“好像是和父亲在争夺地盘一样,母亲又会在果树与花的间隙里撒上些菜籽”开头写父母种花种树种菜的情形,展现了家院环境,表现父母的勤劳;“二嫂贪活又泼辣,总是在太阳快要下山了,才和二哥双双提着镰刀回家”可见他们勤劳能干,热爱生活;“零星种出的菜一家人都吃不完,还可送些给干妈家”可知他们热情好客,与左邻右舍和睦相处;“遇到刮风的天气,我被父亲看护着不许出门,怕迎了风咳嗽”“吃饭时,母亲会在葡萄树下摆上饭桌,一家人躲在阴凉里用餐,一家人吃着饭、聊着天,一天的疲劳在笑声中消散。”一家人相亲相爱,温馨和谐。4.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意以及蕴含的感情。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家院中快乐幸福生活的怀恋,对父母辛劳创造的美好生活的感念,以及父母过世后对往昔生活远逝的伤感之情。“父母不在了,老家变成了空壳,我的灵魂再也回不到魂牵梦绕的家乡”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这里有温暖的亲情,相亲相爱的家人,没有了家人,“空房子”,不是“家”。可结合自己每周末回家与父母团聚的心情谈一谈。三、写作。(50分)14、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汪国真在他的诗歌里说:“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微笑,是这世间最美的表情,它像柔风,吹去朋友脸上彼此的不快,像清水,洗去恋人吵架后眼角的泪痕,像薄酒,拉近陌生人之间的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业研究报告-2025年中国绿色产业园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投资前景分析(智研咨询)
- 2025年中国肉羊养殖行业投资方向及市场空间预测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在市国动办(人防办)2025年春节节后收心会上的讲话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财产分割执行及子女抚养费支付合同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课件
-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知识精研】高二历史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 《时尚北京》杂志2024年第8期
- 第2章小专题(三)速度的计算(习题)-2020秋八年级教科版物理上册
- 税法(第5版) 课件 第13章 印花税
- 《车辆保险与理赔》课件
- 硫酸铵废水MVR蒸发结晶
- 原子物理学第五章-多电子原子:泡利原理
- 35kV输电线路工程旋挖钻孔专项施工方案
- 开学第一课(七下数学)
- 固定资产借用登记表
- 行业会计比较ppt课件(完整版)
- 外固定架--ppt课件
- 飞达及其辅助机构
- 法语工程词汇(路桥、隧道、房建)
- 深圳地铁三号线正线信号系统
- 高中化学竞赛培训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