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省杭州余杭区星桥中学语文八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寻思
恃才放旷
星宿(sù)
自怨自艾(yì)B.狗职
滔滔不绝
蛊惑(ɡǔ)
岿然不动(kuǐ)C.紧俏
稀奇古怪
狼藉(jí)
面面厮觑(qù)D.妥帖
气势磅礴
拘囿(yòu)
拈轻怕重(zhān)2.(2分)下列句子排序最正确的一项是①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②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③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④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⑤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A.④③②①⑤ B.④⑤②③① 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⑤③①3.(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宽慰(kuān)穹顶(qióng)草长莺飞(zhǎng)B.翌日(yì)敦实(dūn)戛然而止(jiá)C.硕大(shuò)霎时(shà)强词夺理(qiǎng)D.拾级(shí)虔诚(qián)海枯石烂(gū)4.(2分)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是()A.《呐喊》 B.《朝花夕拾》 C.《彷徨》 D.《故事新编》5.(2分)下列各项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旷野喧哗熏陶风云变幻 B.翡翠砚池擦拭拾阶而上C.独踞苍穷皑皑纷至沓来 D.污蔑驿道咕咚巉岩峻峭6.(2分)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迸(bèn)溅强聒(guā)不舍骈(pián)进翌(shù)日B.宽宥(yǒu)汪洋万顷(qǐng)恹恹(yān)潜(qiǎn)滋暗长C.婆娑(suō)热忱(chén)伫(chù)立虚与委(wěi)蛇D.毋(wú)宁迥(jiǒng)然不同笃(dǔ)信得逞(chěng7.(2分)加点字的音形都正确的是()A.凫水(fú)严然(yǎn)挑拨离间(jiān)B.阻碍(ài)猛马(mǎ)招摇撞骗(zhuàng)C.连翘(qiáo)器皿(mǐn)历历在目(lì)D.襁褓(qiángbǎo)寒禁(jìn)怒不可恶(è)8.(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寒暄敞篷乌拖邦金榜题名B.部署倾泻大杂烩风云变换C.枷锁狡辩金钢钻相辅相成D.劝诫脉搏大拇指格物致知9、(4分)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当下,越来越多的人读书,越来越多的人读经典,读好书。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做的国民阅读率调查表明,中国的国民阅读率不断上升。而书店的书架和出版社的数据则表明,经典好书越来越有市场,内容含量不足的七拼八凑之作,越来越受冷落。城市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为阅读带来了很大变化。读书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所A(昭示展示)的是集体阅读越来越成为时尚。阅读不只是融入群体的社交手段,还是人们个体的生存方式。互联网时代让迅速B(招揽招募)会员成为可能。科技的发展也让阅读的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这些方面说,这确实是个阅读的好时代。(1)为文中A、B两处选择恰当词语。(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10、填空。(8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_____________,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白居易)(3)梅花无意争抢春光,却惹来众多凡花俗朵的嫉妒。正如陆游在诗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陆游)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③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3.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4.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5.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12、(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旅行的意义旅行是消除无知和仇恨的最好方法。——马克·吐温(材料一)旅行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道河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旅游天地》旅行的目的不一,有的颇为严肃,是为了增长见闻,恢宏胸襟,简直是教育的延长。台湾各大学例有毕业旅行,游山玩水的意味甚于文化的巡礼,游迹也不可能太远。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司马迁二十岁“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沉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遗风……”,也是一程具有文化意义的壮游。苏辙认为司马迁文有奇气,得之于游历,所以他自己也要“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值得注意的是:苏辙自言对高山的观赏,是“恣观”。恣,正是尽情的意思。中国人面对大自然,确乎尽情尽兴,甚至在贬官远谪之际,仍能像柳宗元那样“自肆于山水间”。徐文长不得志,也“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恣也好,肆也好,都说明游览的尽情。柳宗元初登西山,流连忘返以至昏暮,“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游兴到了这个地步,也真可以忘忧了。但是许多人旅行只是为了乐趣,为了自由自在,逍遥容与。中国人说“流水不腐”,西方人说“滚石无苔”,都因为一直在动的关系。最浪漫的该是小说家斯蒂文斯了。他在《驴背行》里宣称:“至于我,旅行的目的并不是要去哪里,只是为了前进。我是为旅行而旅行。最要紧的是不要停下来。”在《浪子吟》里他说得更加洒脱:“我只要头上有天,脚下有路。”至于旅行的方式,当然不一而足。有良伴同行诚然是一大快事,不过这种人太难求了。就算能找得到,财力和体力也要相当,又要同时有暇,何况路远人疲,日子一久,就算是两个圣人恐怕也难以相忍。倒是尊卑有序的主仆或者师徒一同上路,像“吉诃德先生”或《西游记》里的关系,比较容易持久。也难怪潘耒要说“群游不久”。西方的作家也主张独游。吉普林认为独游才走得快。杰佛逊也认为:独游比较有益,因为较多思索。——(节选自余光中的《何以解忧》)(材料三)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节选自梁衡的《壶口瀑布》)(材料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期期间,某初中生随同家人开启了文化之旅。他从沈阳出发,途径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的情致;再赴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到了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崔颢在浩渺烟波中眺望故乡的身影。1.对以上几则材料的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景点的外在之美,更在于理解其文化内涵。B.作者认为,台湾各大学的毕业旅行,目的不在于游山玩水而在文化的巡礼。C.据《元和郡县图志》所载,现在壶口的位置比当年向上游推了1500米。D.游人到杭州西湖,漫步于白提柳岸,会感受到白居易勤政爱民的情怀。2.材料二中,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旅行的目的,有时是为了增长见闻,恢宏胸襟,是教育的延长。B.许多人旅行只是为了自由自在,逍遥快活,感受旅行更多的乐趣。C.旅行途中最好有旅伴同行,有许多交流思想的机会,发现世界的美好。D.古人游历名川大山,可谓是尽情尽兴,在遭贬滴之际,仍能态情山水。3.从材料三中找出作者表达感受的文字,并说说你的理解。4.请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旅行的意义的认识。13、(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错位之思(凸凹)⑴记忆里,母亲有一双美丽的手,纤长、白皙,但却不善女红。纳鞋底时,常把针尖扎到自己的手上,布面上便血迹斑斑。但她依然要勤勉地纳,因为有三个顽皮小儿等鞋穿,她要怜惜他们的脚。待手艺渐渐娴熟起来,她的手也渐渐地变了形,手指短粗、弯曲,即便是抚在平展的几案上,也放不平。⑵然而,现在的她,都到了七老八十的年纪,一双丑陋的手却异常灵巧,不仅把鞋垫纳得精美得让人不忍心穿,还能剪出线条繁复、构图精细的窗花,让人不忍心往窗上贴。⑶母亲也曾有袅娜的身姿,即便是在硬冷的石头村路上,也走得柔软温暖。但这个柔美浪漫的身姿,却要负重——上山背粪肥,下山背苞米和谷黍。渐渐地把腰背驼了,把腿背撇了,到了现在,即便是走在平阔的街道上,也蹒跚而瘸,步态老丑,令人惋惜。⑷她自己打趣道:“怜惜步子,就怜惜不了肚子,身子重了,日子才过得轻松,老天对人是公平的。”⑸她从不自哀、自怜,内心洒满阳光。⑹现在的她,虽身姿老丑,却不管不顾地在街上行走,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光。她到建筑工地捡砖头瓦块、破铜烂铁,到商店酒肆门前捡包装盒和啤酒瓶子,且常跟收破烂的小贩计较斤两,眼睛发亮,乐在其中。⑺儿女们碍于虚荣,纷纷劝阻,说,您腿脚已不灵便了,应该养在家里,却满世界捡,外人见了,会对我们产生质疑。母亲说,正因为腿脚不灵便了,才需要动,这跟年轻时不同,年轻时是为了填乎日子,不得不动,现在是为了心里盈满,乐意动。动一动就满心欢喜,觉得活出了自己。⑻从母亲身上,我想到了什么是岁月。所谓岁月,就是无论如何都要过的日子,这其中的行止,都是被迫的动作,人不能左右,只能顺应,生活的状态就常出现错位。⑼岁月不居,心灵的深处便多了生命的沧桑之感,即面对生活的种种错位,不再诧异、惊恐,更不再抱怨,而是以豁然的心境泰然处之,随遇而安,一如水里加盐会变咸,刺破了伤口会流血,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样一来,人就自在了,从被动的顺应,到主动的顺生,最后进入乐生之地,俗生活也有了佛门禅意。⑽儿时的我,即便是瘦小无力,也莫名其妙地觉得强。母亲到山顶的堰田去点种,我也执意地跟去。⑾堰田离家颇有段路,便装了干粮和水。堰田很窄,正容我与母亲并排点种。起初还与母亲保持相同的节奏,愈到后来愈跟不上母亲的步调了,便被母亲远远地甩在身后。母亲回过头来,看着她气喘吁吁的儿子,怜爱地微笑着。但在我眼里,她的笑疑似嘲弄,我便愤怒地追赶。到中午,我感到极端的疲乏,筋骨似被抽去。母亲将干粮摊在地头,我却无一点胃口。这时我总想笑,看到一只蚂蚁爬进地隙里,呵呵地笑;看到一只小虫在树梢上蠕动,也呵呵地笑。⑿“你是累脱了神经了。”她说。⒀待我把下巴笑酸了,我极想睡上一觉。⒁“你就在干草上仰一会儿吧,但千万别睡着了,四月的风还硬哩。”母亲说。⒂母亲独自点种去了,我依旧在干草上仰着。不让睡,我就仰面望天空。山顶上的天空没有山树的遮蔽,就显得特别空阔。空阔之上,也无一丝云,就蓝得无边无际。一只苍鹰在上边翱翔,虽然不断振翅,却看不出在飞,好像一直就停在那里。⒃再回看母亲——不老的山谷,一片空茫;荷镐而立的一介农妇,相映之下,渺小如蚁,几近虚无。⒄现在的我,不仅身形伟岸,气壮如牛,而且还得到了许多额外的拥有,譬如官位,譬如文名,在外人看来,是有力量、有分量的人了,足可以傲然挺立,纵横左右。但那空阔的天空、苍茫的大地上的生命暗示却从未离我远去。苍鹰之小、人力之微,是无声的天启,让人懂得敬畏,从而师从自然、内敛守成。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亲的“错位”生活状态。2.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她自己打趣道:“怜惜步子,就怜惜不了肚子,身子重了,日子才过得轻松,老天对人是公平的。”3.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4.“错位”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5.请简要分析文章以“错位之思”为标题的妙处。三、写作。(50分)14、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安塞腰鼓粗犷豪放、刚健雄浑;世外桃源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格物致和实践探索、质疑求真.……这些美丽都是永存的。请以“_______________,是不过时的美丽”为题,补足题目,扣题作文。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C【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C项正确。其他各项修改为:A.星宿(xiù);B.岿然不动(kuī);D.拘囿(yòu)拈轻怕重(niān)。2、C【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能力。解答时注意抓关键词,抓中心句,通过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仔细阅读这段话,话题是围绕王阳明的观点展开的,所以首句是④;然后中间内容是阐述原因,②句的“因为”提示了应先排②,①句的“圣人”紧承②句,第⑤句是由②①句得出的结论;第③句小结本段,表明作者的观点。故选C。【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理清思路。不同的文体,思路也有所不同:记叙文常以事情的发生发展为顺序;议论文常把观点句放前面,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说明文也往往把中心句放前面,后面是支撑句。其次,从局部看,要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的逻辑关系。最后,将初步排出的语段连起来读,看是否连贯,如果不连贯,再进行局部调整。3、D【解题分析】
“拾级”应读“shè”;“海枯石烂”应读“kū”。故选D。4、A【解题分析】
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是《呐喊》。《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故选A。5、C【解题分析】
C.苍穷——苍穹。故选C。6、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迸(bèng)溅,强聒(guō)不舍,翌(yì)日。B宽宥(yòu),潜(qián)滋暗长。C伫(zhù)立,虚与委(wēi)蛇。7、C【解题分析】
A.严然(yǎn)改为“俨然”;挑拨离间(jiān)改为“jiàn”;B.猛马(mǎ)改为“猛犸”;D.怒不可恶(è)改为“怒不可遏”,襁褓(qiángbǎo)改为“qiǎngbǎo”;故选C。8、D【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乌拖邦——乌托邦。B.风云变换——风云变幻。C.金钢钻——金刚钻。9、(1)昭示,招募。(2)阅读不只是个体的生存方式,还是人们融入群体的社交手段。【解题分析】
(1)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布。展示:摆出来让人看。“昭示”符合A的语境。招揽:收罗,召集(人才);兜揽;招惹。招募:征召募集。“招募”符合B的语境。(2)划线句子“融入群体的社交手段”与“人们个体的生存方式”前后颠倒。10、自经丧乱少睡眠心忧炭贱愿天寒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炭”、“妒”的书写。理解型默写(3)抓关键词“无意争抢春光,却惹来众多凡花俗朵的嫉妒”。二、阅读理解。(42分)11、1.①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②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2.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3.对资源过度的消耗(意思相近即可)。4.①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答出第一句即可)②a.控制人类对资源的损耗。b.控制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破坏。(答出一种即可)。5.答出文章所涉及的两点知识即可。【解题分析】(1)从段⑤中“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这句话中可总结出答案。(2)找到关键词“因为”。“因为在40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从这句话可得到答案。(3)总结段④的段意即可得出答案。(人类对资源过度的消耗)(4)“这一过程”中的“这”是近指代词,它指代的内容就是紧挨着它的前边那句话,即“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根据段④中“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可得出“控制人类对资源的损耗,对生存环境的破坏”。(5)一定要结合文本谈,如谈环保的重要性;地球上的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等。12、1.B2.C3.
参考答案:“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薯、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作者由自然联想到人本身,巧妙地把水的多样与人的多情联系起来,文章的意蕴也变得丰富起来——水的种种形态,正是人生百态的象征.4.旅行让人见多识广,心胸豁达,视野宽广(观点)。如我在暑假期间随父母到北京旅行,曾到长城游览(举例),了解到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解题分析】1.B.台湾各大学例有毕业旅行,游山玩水的意味甚于文化的巡礼。故选B。2.C.错误,与原文“有良伴同行诚然是一大快事,不过这种人太难求了。就算能找得到,财力和体力也要相当,又要同时有暇,何况路远人疲,日子一久,就算是两个圣人恐怕也难以相忍。”“西方的作家也主张独游。”不符,故选C。3.“作者表达感受的文字”一般是抒情议论的句子,仔细阅读材料三的内容,找到抒情议论的句子加以理解即可。如材料三的第二段“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黄河的个性是柔中带刚的,蕴藏着无穷的力量,所以才能穿凿巨石,改变地貌。借水喻人,赋予水以人的感情,借助黄河水,生动地写出了中华民族有耐力、有钢铁般的意志。她勇于反抗,奋力抗争,有坚忍不拔的精神。4.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如,旅行者游走在不同的景观,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总会让人的情感心灵发生碰撞,让人的心倾刻宁静、胸怀广阔、思绪明朗,增长见闻,恢宏胸襟,发现平时所发现不了的东西。旅游中得来的这些感悟是难能可贵的,它常常是我们对自己、对生命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这也正是旅游的意义所在。游览大草原,让我看到美丽的大自然和许多的动植物,感受到人要保护大自然,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13、1.⑴母亲原本美丽的手因做针线活而变得丑陋,却灵巧起来。⑵母亲年轻时身姿袅娜,却因常年负重,而变得蹒跚而瘸,步态老丑。⑶母亲年轻时迫于生计而不得不劳碌奔波,内心却洒满阳光;年老时本该颐养天年,却不安于清闲且乐此不疲。2.“打趣”的意思是开玩笑,这里暗含母亲对自己因生活负累而导致体形改变的自嘲和对生活的感悟。3.示例:母亲一生热爱劳动,顺应生活,心地宽广,乐天知命。虽然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却有哲人般的人生见解。4.⑴在错位中,人们失去的同时也在收获,其中蕴含着公平、平衡;⑵在现实中,泰然面对错位,化被动为主动,方能进入乐生佳境;⑶在自然中,可以认识天地之大、人力之微,进而懂得敬畏自然,内敛守成。5.示例:文章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中心,点明了文章的主题。“错位”是指母亲在岁月中生活状态出现的错位,“思”指作者从母亲身上得到的思索。【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记叙文综合阅读的能力。1.本题考查学生对全文情节的概括能力。本文写了母亲错位的一生:第(1)段写“母亲有一双美丽的手,纤长、白皙,但却不善女红”,第(2)段写母亲“都到了七老八十的年纪,一双丑陋的手却异常灵巧”,这是一种错位;第(3)段写母亲“也曾有袅娜的身姿”,但“这个柔美浪漫的身姿,却要负重”,因此“到了现在,即便是走在平阔的街道上,也蹒跚而瘸,步态老丑”,这是一种错位;第(6)(7)段写母亲“应该养在家里,却满世界捡”,而“年轻时是为了填乎日子,不得不动”,这是一种错位。找出主要情节以后,考生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即可。2.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赏析。理解某个加点词语,首先写出这个词的本义,然后分析这个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及表达效果。词语表达效果: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添文学色彩。本题首先解释本义:“打趣”的意思是开玩笑,然后写出这个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理解:写出了母亲对体型改变的正确认识和对人生的理解,“日子才过得轻松,老天对人是公平的”是她对生活的感悟。表现了母亲的知足常乐和吃苦耐劳的美好品质。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文中写母亲为孩子们“纳鞋底”,“山背粪肥,下山背苞米和谷黍”等,表明母亲一生热爱劳动;老年时面对“蹒跚而瘸、步态老丑”,她却“从不自哀、自怜,内心洒满阳光”,表明母亲是一个顺应生活,心地宽广,乐天知命的人;同时从她的语言“怜惜步子,就怜惜不了肚子,身子重了,日子才过得轻松,老天对人是公平的。”可以看出母亲虽然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却有哲人般的人生见解。4.本题考查学生对主旨的把握。对记叙文的主旨,可以通过文章标题、文中关键句(例如文眼句、议论抒情的语句)及剖析材料等方法去寻找。本文第(4)段富有哲理的语句及第(8)(9)(17)段的议论句都写出了作者对“错位”的思考。第(5)段:“老天对人是公平的”;第(8)(9)段:“以豁然的心境泰然处之,随遇而安”;第(17)段:“苍鹰之小、人力之微,是无声的天启,让人懂得敬畏,从而师从自然、内敛守成”。5.本题考查探究标题的作用。标题常见的作用:①交代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②概括主要内容、情节;③交代文章写作情感;④点明文章中心思想;⑤作为文章的线索;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根据文本内容可知,“错位”是指本文母亲原本美丽的手因为做针线活儿而变得丑陋,却灵巧起来;母亲年轻时候身姿袅娜,却因为常年负重而变得蹒跚,步态老丑;母亲本该颐养天年,却不安于闲。“思”是指从母亲身上,我想到了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介押金合同范本
- 2025年漳州货运准驾证模拟考试
- 医院器械采购合同范本
- 加工类协议合同范本
- 办公窗帘购销合同范本
- 村级采购合同范本
- 代销铺货合同范本
- 买卖合同和货运合同范本
- 专利转让英文合同范例
- 北京不备案施工合同范本
- 专题13《竹里馆》课件(共28张ppt)
- 团意操作流程详解课件
- SH/T 0356-1996燃料油
- GB/T 9846.4-2004胶合板第4部分:普通胶合板外观分等技术条件
- GB/T 17836-1999通用航空机场设备设施
- GB/T 13012-2008软磁材料直流磁性能的测量方法
- 2023年全国高中生物联赛竞赛试题和答案
-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共28张PPT)
- 小学语文中高学段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 《木兰诗》第二课时(公开课)课件
- 核电项目人桥吊车抗震计算书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