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无锡市刘潭实验学校语文八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你懂得欣赏一棵树吗□苦难的人□”老者缓缓地说□“对于周遭的环境,树是全面接受的:它接纳阳光,也包容风雨□它等待白天,也守候黑夜。正是这种全面的接受,才使它更茁壮、伟岸呀!”A.?,,。B.?,:;C.,?:。D.,?,;2.(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归省(xǐng)撺掇暴风骤(zhòu)雨轻歌曼舞B.行(xíng)辈脑畔强(qǒang)词夺理挑泼离间C.家眷(juàn)亢奋安营扎(zhǎ)寨消声匿迹D.缄(jián)默羁绊纷至沓(tà)来格物至知3.(2分)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真不愧是技术能手,造模具的技术一流,一个个模具络绎不绝地从他的手中造了出来。B.这位经理明知那个法国人是有意刁难他,但他却能袖手旁观,以幽默的方法接待了这位顾客。C.十四五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雄鹰,当有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D.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4.(2分)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中国!①叱咤时代的风云②挣脱千年的羁绊③唤醒黎明的沉默④舞动大地的雄风。A.④①③②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D.①③④②5.(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缅怀不修边幅敦实穿流不息B.告诫轻歌曼舞驰骋强词多理C.演绎分崩离析绝择袖手旁观D.震撼人情世故恬静销声匿迹6.(2分)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一。这是作者的一篇“不平则鸣”之作。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诗中的茅屋即指成都近郊的草堂。C.《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是孔子及其弟子所作。D.《登勃朗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的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加横线的字良多趣味(_____)属引凄异(_____)泠泠作响(______)经纶世务者(______)2.从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听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文先写山,后写水,层次井然,写水是按________顺序写的,乙文是按______顺序写的。4.甲乙两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5.甲文总写三峡的特点是什么?乙文总写富阳到桐庐的山水特点是什么?分别用原文语句回答。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乙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3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气势?结合加点的字说一说。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9、(7分)填空。(1)白羊肚手巾红腰带,_____________。(《回延安》)(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_______,_______。(《蒹葭》)(3)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4)______________,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5)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6)知困,____________。(《虽有嘉肴》)(7)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北冥有鱼》)(8)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丽、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就有表现这种美学思想的句子,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以博大的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偷父刘心武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到卫生间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这时,忽然听见卧室床下有动静。我左手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一个瘦小的少年从床底下爬出来了,剃着光头,穿一件黑底子的T恤。我用窗帘叉指着他:“你偷了些什么?把东西掏出来!”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他那一副“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命令他跟我来到门厅里,开始询问。他今年14岁,家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生活,现在靠结伙偷窃为生。我望着这个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吧?”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我决心放他去,对他说:“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是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他点头。我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我大吃一惊:“为什么?”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天哪!原来还有个大活人在卧室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抢到手里,准备拨110。这工夫,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麻利地爬进了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爬了出来,回到了门厅。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那幅油画,是我临摹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碴的。少年告诉我,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隔着铁栅看见了这幅画,一看就觉得是他爸,总想偷走它。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我细问他:“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嫌他爸穷,跟别人跑了。他记得他爸,那扎人的胡子茬儿,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不记得是哪一天,忽然说他们那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去年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今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的画像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关上门以后,我竟自倏地若有所失。不到半分钟,我一溜烟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踏出楼门,朝前方和左右望,那少年竟已经从人间蒸发,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我让自己平静下来。当一派寂静笼罩着我时,我问自己:“你追出来,是想跟他说什么?”是的,我冲出来,是想追上他补充一句叮嘱:“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选自《文学故事报》,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前文写我发现放置钱财的地方没有受到侵犯,这在结构上为下文写少年偷父埋下了伏笔。B.少年在叙述他父母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泪光,说明他在不断的偷窃行为中心灵逐渐变得冷漠了。C.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是因为少年辍学流浪却仍深念其父,竟为此而冒险入室偷盗的行为使我深深地感动。D.文中我三次想要报警但最终都没这样做,是因为我被这个孩子的爱父之心打动,想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E.少年走后,我若有所失,不到半分钟,又冲下楼梯去寻他,表明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孩子。2.小说中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请分条概括。3.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品味语言。(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4.文章末尾,“我是想追上去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请结合全文分析,这表露出“我”的什么情感愿望?11、(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岁时的寄托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除夕、中秋、重阳……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②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令时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③春季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遂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取吉避邪。④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流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纪念屈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日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相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吃菊花糕,人们在辟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愉。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圆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清嘉录》即云:“除夕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年夜饭称为“年夜饭”“宿夜饭”“合家宴”等,佳肴美撰应有尽有;北方必吃饺子,“年年饺子年年”。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1.从上文查找相关信息将下面的文章思路梳理补充完整。2.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删掉,结合句子说说原因。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3.仿照示例,分析食物中寄托的希望(示例)年糕:“糕”谐音“高”,取年年高兴、年年高升之意。任选一个分析:腐竹、鱼、苹果我选的是________,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读下面这个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推开房门,看到阿尔焦姆的同事罗曼坐在桌子旁边,另外还有一个陌生人。“你叫我吗?”保尔问。阿尔焦姆向保尔点了点头,然后对那个陌生人说:“他就是我的弟弟。”陌生人向保尔伸出了一只粗大的手。“是这么回事,保尔。”阿尔焦姆对弟弟说,“你不是说你们发电厂的电工病了吗?明天你打听一下,他们要不要雇一个内行人替他。要的话,你回来告诉一声。”.那个人插嘴说:“不用了,我跟他一块儿去。我自己跟老板谈吧。”“当然要雇人啦。”保尔说,“因为电工斯坦科维奇生病,今天机器都停了。老板跑来两趟,要找个替工,就是没找到。单靠一个锅炉工就发电,他又不敢。我们的电工得的是伤寒病。”“这么说,事情就算妥了。”陌生人说。“明天我来找你,咱俩一块儿去。”他对保尔说。“好吧。”保尔看到他那双安详的灰眼睛正在仔细观察他。那坚定的凝视的目光使保尔有点不好意思。灰色的短上衣从上到下都扣着纽扣,紧紧箍在结实的宽肩膀上,显得太瘦了。他的脖子跟牛脖子一样粗,整个人就像一棵粗壮的老柞树,浑身充满力量。(1)片段中“那个陌生人”是谁?请选择正确的一项()A.维克托B.朱赫来C.帕托什金D.阿基姆(2)“那个陌生人”的出现,对保尔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他和保尔之间又发生怎样的事情?请概括其中一事。13、(5分)综合性学习。5月20日是第23个全国学生营养日,为了让同学们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懂得正确饮食才能健康,学校举办了题为“营养·健康·学习·快乐”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①请你结合以下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写出关注中学生饮食与健康的重要性。(3分)(材料一)调查显示,95%的学生喜欢吃膨化食品,88%的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吃“洋快餐”,43.6%的学生每月都吃“洋快餐”,73.6%的学生选择放学后在路边摊买羊肉串、麻辣烫等食品。(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影响健康的十类垃圾食品: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食品,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这些垃圾食品仅提供一些热量,而不提供丰富的营养。长期食用,影响健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引导同学们正确饮食,有同学找到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内容把标题补齐,要求与后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医学专家、营养学家长期研究发现,小米、玉米、荞麦、黑豆、红豆等杂粮比起精制的面粉和稻米,其营养价值更胜一筹。五谷中含有许多保健益寿的营养成分,具有辅助防癌的效能。另一方面,相对于鲜鱼大肉,青菜里含有更为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能提供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保证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而被民间尊为“蔬菜圣品”的萝卜,则更是人们菜篮里的一剂“良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菜萝卜保健康。③请你为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设计一段简短的开场白。(50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回味”一词作如下解释:(回味)①名食物吃过后的余味;回味无穷;②动从回忆里体会:我一直在回味他说的话。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请以“回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D【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你懂得欣赏一棵树吗□苦难的人□”是个倒装句,所以两处的标点依次是“逗号”和“问号”。可排除AB两项。“老者缓缓地说□”前后都有老者年说的话,此处标点应该为“逗号”。可排除C项。“它接纳阳光,也包容风雨”与“它等待白天,也守候黑夜”构成并列关系,应该使用“分号”。据此,答案为D。2、A【解题分析】
B.行(xíng)辈——háng,挑泼离间——挑拨离间。C.安营扎(zhǎ)寨——zhā,消声匿迹——销声匿迹。D.缄(jián)默——jiān,格物至知——格物致知。故选A。3、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运用对象错误。B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语境运用错误。C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贬义词。4、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连贯性以及考查语感水平和思维能力。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我们汉语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在解答时要抓住关键词。如“雄鸡”自然搭配“唤醒黎明”;“骏马”搭配“挣脱……羁绊”最为合理;“雄狮”搭配“雄风”、“巨龙”搭配“叱咤时代的风云”合乎习惯与事理。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5、D【解题分析】
A.穿流不息--川流不息;B.强词多理--强词夺理;C.绝择--抉择;故选D。6、C【解题分析】
C项“是孔子及其弟子所作”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的确,确实连续不断形容水声的清澈筹划,治理2.视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表达效果: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3.夏.春.冬.秋先总后分4.两文都做到了动静结合.都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去写景.使人如同身临其境5.甲: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6.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的蔑视,含蓄表达作者对自然的爱慕之情.以及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属”:连续不断。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泠泠”拟声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写景角度的分析理解。首先要读懂文言文的内容。甲文的视觉可提取“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乙文的听觉可提取“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从表达效果来看,四字短语组成了整齐的句式,这样读起来音韵和谐;在内容上属于对比立意,这样相映成趣,有助于表情达意。3.试题分析:考查两文的写作顺序。甲文2段写夏季的水,3段写春季的水,4段写冬季秋季的水。乙文,是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写山水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为总,以下具体写山水为分。4.试题分析:考查甲乙两文在写景方面的相同之处。两文都做到了动静结合,都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去写景,使人如同身临其境。如可分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等句。5.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所描绘的景物特点的把握。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甲文总写三峡的特点可提取“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一句作为答案。乙文总写富阳到桐庐的山水特点可提取“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为答案。6.试题分析:考查作者通过重要语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首先要读懂“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的意思: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其一表达的是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之情;其二表达的是自己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小题7】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个性解读的能力。要根据两文介绍的三峡特点来写,也就是抓住三峡特有的山水草木来写。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一)译文: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译文: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8、1.这两句写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蒸——蒸腾”“撼——摇动”,都是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2.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意思对即可)【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结合诗句内容揣摩加点字的意思,体会表达的情感。“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的意思:云梦泽水气蒸腾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其中,“蒸”是“蒸腾”的意思,“撼”是“撼动”的意思,这句诗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上写出了蒸腾的雾气笼罩着整个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的博大气势,雄浑壮阔,极富感染力。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①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通过诗中的典故可以看出,作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想做官而没人引荐的苦衷,表达出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的愿望。9、(1)亲人们迎过延河来。(2)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3)拣尽寒枝不肯栖(4)半匹红绡一丈绫(5)坐观垂钓者(6)然后能自强也(7)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8)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的能力。复习古诗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名篇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默写时,要注意“溯、沚、绡、抟、幽、厦、俱”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AC2.①他对父亲有着难以割舍的爱,令人感动。②他家庭贫穷,缺少温暧,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值得同情。③他混在窃贼之中,需要教育和救治。④他对社会冷漠,需要人们用人性的温暖去感染。3.①此句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描绘出少年熟练、迅速地翻掏裤兜,狡黠地表白自己没拿东西的情态,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被捉后处变不惊的小惯偷形象。②此句通过语言描写形象地描绘出少年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的情态,传神地表现出他要求主人送画又难以启齿、渴望得到画像又担心主人不肯给的矛盾心理。4.这表明了“我”被少年如此深爱父亲的行为所感动,殷切地期望他能够迷途知返,重新做人,表达了“我”愿意继续帮助他的善良愿望。【解题分析】1.B.从少年偷像父亲的画像这件事来看,少年对父亲有深厚的感情,不应该是冷漠。D.第一次想报警而没有报是因为当时还不知道事情到底有多严重。E.我若有所失,更重要的是因为我内心油然而生的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产生了愿意继续帮助他的善良愿望。故选AC。2.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文章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等描写或情节中可概括出他对父亲有着难以割舍的爱。再如从“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等情节来看,他对社会冷漠,需要人们用人性的温暖去感染。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3.品味语言。(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为动作描写,此句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描绘出少年动作的老练。“又把手摊开”为动作描写,“啥也没拿啊!”为语言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被捉后处变不惊的心态,说明其“久经沙场”。(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语言描写。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人物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的状态外,还要答出人物渴望得到画像又担心主人不肯给的复杂心理。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活动。4.考查重要语句所体现出了情感愿望。“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表明了“我”被少年如此深爱父亲的行为所感动,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说,符合“我”的性格特征。从主题上来说,这样结尾能强化主题,殷切地期望他能够金盆洗手,改过自新。同时,这句话,使小说表现出人文关怀。11、1.(1)春(2)端午节(3)冬(4)吉祥(或:祈福、辟邪、如意,吉利等)2.“多”指大多数用糯米制成,如果删掉意思就变成全部都用糯米制成了,与事实不符。3.示例一:腐竹:谐音“富足”,取生活富足之意示例二:鱼:谐音“余”,取年年有余(或:生活富足)之意。)【解题分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即可,第一空结合“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页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令时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得出:春天(春季)。第二空结合“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得出:端午节;第三空结合“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圆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得出:除夕;第四空结合“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得出:吉祥、如意等。2.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删去前和删去后的句意作对比。然后从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的角度分析。“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多”是指大部分用糯米制成,不是全部。删去后就变成“全部”了。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删去。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要求学生从谐音或象征意义分析食物中寄托的希望即可。如:苹果:“苹”谐音“平”,取平安如意之意。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B(2)朱赫来让保尔懂得了生活的真理,懂得了布尔什维克是不屈不挠地跟压迫者、富人作斗争的革命政党,他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领导人。朱赫来教保尔拳击,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一次,因为解救朱赫来,保尔自己被关进了监狱。【解题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从“那双安详的灰眼睛”“整个人就像一棵粗壮的老柞树,浑身充满力量”可知,“陌生人”指的是朱赫来。故选B。(2)名著阅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深度学习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移动式记事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B超仪行业市场运行趋势分析及投资预测研究报告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知用中学2024届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
- 2025公司项目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5A
- 2024-2025企业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
- 2024-2025项目管理人员年度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 25年公司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一套答案
- 25年公司、项目部、各个班组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培优B卷)
- 2025工厂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1套
- 农艺师常规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孕期产检流程讲解
- 【Flywheel】2024年电商消费趋势年度报告
- 第8课 良师相伴 亦师亦友(课件)-【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2025山东能源集团中级人才库选拔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国际物流中的风险管理与决策优化探讨
- 2025年中铁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旅游度假村租赁承包合同样本
- CNC技理考(含答案)
- 2024年度人工智能技术顾问服务合同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