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和发展_第1页
浅析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和发展_第2页
浅析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和发展_第3页
浅析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和发展_第4页
浅析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和发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和发展摘要:回顾了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从20世纪中期到21世纪初制造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阐述了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决策管理平台上的产品设计、产品制造和销售服务这三大功能,并将其分化为产品设计信息化、产品制造信息化、供销服务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和信息化支撑系统构建这六大模块;指出了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包括有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信息化和集成化,认为这些方向最终会相互融合,从整体上使得制造业信息化程度最优。关键词: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历程;发展趋势1引言在21世纪这个网络普及的时代,我们感受到了信息发展给制造业带来的巨大影响。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进一步缩短了地球的时空,在信息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变得十分方便,知识传播的速度达到一个高峰,距离不再是文化、科技和知识交流的障碍。同时,信息共享率的提高使得世界上少有产品的秘密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尤其是在商业领域,新产品独占市场的周期越来越短,不断创新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力量,这也直接导致信息交流和复制变得十分方便和容易,因此,如何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提取,是推进制造业领域不断提升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也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新兴技术,正向世界的各个领域渗透,也在向传统制造业领域发起冲击,随着制造业中信息技术含量的不断提升,诞生了制造业信息化这一新名词,用于将现代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的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方法等与制造技术相结合,提高企业新产品创新开发能力和快速响应市场能力,实现企业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类活动的最优运行,最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同时处在信息化时代和制造大国的当代大学生,有责任更有信心应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我国的制造业水平。2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MIT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用APT语言编程的数控铣床。APT语言系统由APT1、APT2发展到可解决三维编程的APT-Ⅲ系统后,宇航协会对APTⅢ继续改进,成立了APT长期规划组织(APTIRP),由伊利诺斯理工学院研究所负责,1970年发表了APTⅡ初步方案,80年代进一步发展为APT/SS系统,具有定义相加工复杂雕塑曲面的功能。APT语言系统是世界上发展最早的编程语言,其语言词汇丰富,定义的几何类型多,加工的功能齐全并配有l000多个后置处理程序,在各国得到广泛的应用。1964年,美国通用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机械CAD系统(DAC-1),随后,IBM和LOCKHEED公司又联合开发了著名的CAD/CAM系统——CADAM,形成了计算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雏形,为后期计算机技术和制造领域的结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是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大量专用和通用CAD系统的相继问世,不仅推动了二维绘图技术的实用和普及,也带动了三维CAD技术的发展,同时将应用范围从单一零件设计拓宽到装配、有限元分析、机构分析、工艺规划、数控编程等多个应用场合,对零件的整体性能和内部结构都有了深入的认识,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保证了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开始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跨部门的计算机应用,其范围也从产品设计部门基于网络和数据库的CAD向CAPP、CAE、CAM等领域扩展。同时,生产管理部门也开始了MRPII的应用,使生产及工艺技术水平和效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为适应生产规模从大批量到中小批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出现了柔性制造的思想,而且柔性制造系统(FMS)得到了蓬勃发展。FMS的应用推动了信息技术从点到线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协同发展,提高了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深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向21世纪的先进制造技术(AMT)受到重点研究,一些新的制造思想、哲和方法不断涌现,如敏捷制造(AM)、并行工程(CE)、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虚拟制造(VM)、电子商务(EC)、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它是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总称。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AMT是制造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并非充分条件,其优势还有赖于能充分发挥技术威力的组织管理,有赖于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的有机协调和融合先进制造技术。其中,信息技术在AMT的成功实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各项技术的综合应用中扮演着桥梁作用。3制造业信息化的内容和技术3.1制造业信息化的内容制造业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融于制造领域中的方方面面,从而实现整个制造系统的全局最优,既发挥出制造技术的整体效益,也体现出信息技术所发挥出的巨大优势。制造企业的整体运行包括三大主体功能,即产品设计、产品制造和供销服务,基于这些技术,还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来进行管理——决策管理功能,这四大功能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企业各项工作的良好持久运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基于这四个功能体系,我们可以知道企业信息化所包含的内容划分为:产品设计信息化、产品制造信息化、供销服务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和信息化支撑系统构建。5结束语在制造业全球普及的信息化时代,融合制造业和信息技术将成为21世纪制造业发展的主旋律。我们相信,在充分利用CAD、CAE、CAM一体化技术,面向资源管理中的ERP技术以及支持这些技术实现的硬件、软件平台的条件下,现代制造业朝着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信息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将会是大势所趋。参考文献:[1]杜平安,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与现状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4.[2]李伟光.李勇,黄文波,邹海明.制造信息化的分析与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5.[3]杨海成.祁国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