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八下语文提优辅导02(教师+学生)_第1页
20222023八下语文提优辅导02(教师+学生)_第2页
20222023八下语文提优辅导02(教师+学生)_第3页
20222023八下语文提优辅导02(教师+学生)_第4页
20222023八下语文提优辅导02(教师+学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22023八下语文提优辅导02(教师+学生)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八下语文提优辅导02(教师版)

1写桃花林绝美景色的句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桃花源淳朴自然的乡村美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写桃花源中其他人热情款待渔人的句子: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桃花源人表明自己来桃花源居住原因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描述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下面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李萌说:“我一定要把它拍摄下来!”

B.他最喜欢的一门学科就是——数学。他最喜欢的一门学科是数学。

C.“你这是怎么啦?小雯。”妈妈关切地问道。C.“你这是怎么啦,小雯?”妈妈关切地问道。

D.今年“春晚”推出的歌曲《好久没回家》旋律优美,温馨感人。

9.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A“五、六年”间顿号删去;B最后句号在引号内;C最后句号删去)

A.据悉,南京西站将保留站台和部分铁轨,有望在未来五、六年内建设成为南京第一座铁路博物馆。

B.湖北高三学生张文驰毅然决定高考前进京捐献骨髓,挽救福建4岁小男孩生命。他说:“功课落下可以补,但是生命只有一次”。

C.为节能减排,北京部委大楼顶上将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这些部委包括国资委、财政部、工信部、教育部、人保部……。

D.本届人大会上,浙江团72件议案被采纳,仅企业家周晓光就贡献了33件;湖北团14件议案被采纳,8件来自周洪宇教授。

10.①面对失败,你是就此放弃呢?还是重整旗鼓呢?②人生如牌局,只要我们能从输牌中找教训,找技巧,找突破口,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进而战胜对手。③勾践兵败被俘,忍辱负重三年,最终灭吴;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成为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居里夫人总共用了三年又九个月的反复实验,最终成功提炼出镭。④他们的失败,反而成了他们最大的财富。⑤他们对待失败的态度,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1)第①句中标点使用有误,修改后的句子应为:面对失败,你是就此放弃,还是重整旗鼓呢?。(1分)

(2)第②句中关联词使用有误,应将“”改成“”。“只要”改成“只有”,或是“才能”改成“就能”(1分)

(3)第③句中海伦(填人名)的事例选用不当,应删去。(1分)

(4)第⑤句是个病句,应改为:他们对待失败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意对即可)。(1分)

小桠在微信中发现了小程序“见大臣”。

4.小桠试着与里面的“大臣”互动了一下(见下左图)。请你分析一下“大臣”的应对技巧。(3分)

11.“大臣”的应对技巧是巧换概念,小桠的问的是体重,而“君子不重则不威”的“重”指的是言行举止庄重。两个“重”不是同一概念。

小淳关注了微信公众号。

12.小淳在其中推送的文章里看到一个表情包(见上右图),在下面情景中使用了。请你根据提示,用生动的描写补全这个情景。(4分)

双休日,小淳独自在家做了很多事,中午,妈妈打电话来。他说:“。”然后,他发了这个表情包给妈妈,把妈妈逗乐了。妈妈表扬了他,回来时,还给他买了最喜欢吃的水果。

(4分)示例1:一上午,我认真细致地写完了家庭作业,凝神静气地练了半小时书法,全神贯注地读了两小时书,还愉快地整理了自己的房间,从早上到现在忙得不亦乐乎,一刻都没停呢!(交代出忙碌的情景,2分,斜体字部分这样的生动描写再加2分。)

示例2:一上午,我写作业、练书法、读名著,还整理房间(2分),分分钟都用上了,弄的我满头大汗,可忙得不也乐乎呢!(2分)(交代出忙碌的情景,2分,斜体字部分这样的生动描写再加2分。)

13.按要求修改《蛙声》习作片段。(4分)

①我喜欢在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坐在老家的天井边,耳朵紧贴着久经岁月雕琢的青石板,静静地仰望自然的呓语。

②。这些绿色的精灵,在水草与睡莲的掩映下,在碧波与沙石的遮蔽中,浅斟低唱,合奏着田园的交响乐。听见脚步的声响,便矫健地一跃,隐没在一片绿意中。嘹亮的歌声还悠然在耳畔,乐手却已是与四野融为一体了。

③蛙声是诗意的生活梦。记忆里,只有古时的隐者才配得上清新如蛙声的生活。“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朴素雅致的茅庐,与大片大片的草木融为一体。碧绿的苔痕爬满了石阶,满屋都映照着门帘外葱茏的绿意,斑驳的墙壁上,依稀留有贾浪仙苦吟过的诗句。

(1)第①段划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1分)把“仰望”改成“聆听”

(2)为第②段添加一句总领句。(1分)蛙声是自然的交响乐。

(3)请在①②两段之间添加过渡句,使全文行文自然。(2分)

而在一切自然之语中,我只醉心于那氤氲在淡淡稻香中的蛙声。

品古诗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钟山即事(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知背景唐大历十二年(777年),诗人因贤淑勤勉的妻子去世而写19首组诗吊之。时隔六年后,诗人作此诗。宋熙宁二年(1069年),主持变法。后变法失利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某日游钟山时有感而作。

(1)古诗写“静”,或“以静写静”,或“以动衬静”。中“夜半鸟惊栖(或“风霜时动竹”)”一句属于中“以动衬静”;中“一鸟不鸣山更幽”一句属于“以静写静”。(2分)

(2)两诗都以“鸟”“竹”为意象,请结合诗中的内容赏析两首诗不同的情感。(3分)

(2)甲诗借“竹”“鸟”等意象,独自栖居山中的诗人,只能听屋外秋风动竹、山鸟惊栖之声,凸显秋夜的寂静,表述了对妻子的思念。乙诗借无声的“竹”“鸟”等意象,表述诗人享受春天,远离政事的超脱。(3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湖之鱼(9分)

(清)林纾

林子①啜茗于湖滨之肆②,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其下。

戏嚼豆脯fǔ唾之,群鱼争喋dié。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再唾之,坠缀葑fēng草之上,不食矣。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寻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钓者之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sǒu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选自小刻本《畏庐文集》

解释:①林子:林纾自称,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②肆:指茶馆

林生坐在西湖边上的茶馆里喝茶,四垂的柳条遮蔽着窗口,一汪湖水,深苍碧绿,犹如染过一般,百余条小鱼正汇聚在丛柳下的水面.

他就试着将豆干嚼碎朝水面唾去,借以取乐.鱼儿纷纷争着抢食.然而一边争食一边又游开了,一直觅食而不走的,只不过三四条而已.林生便再嚼食唾下,碎豆干沉入水底,粘结在茭白根上,鱼也不再去食它了.林生起先以为鱼的离去是因为都吃饱了的缘故,可离窗口一丈左右的地方,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不住地晃动着,那些小鱼如先前一样,又在争食其它东西.

林生顿时想到:钓鱼的人在垂下鱼钩之际,必定先以鱼饵为引诱,鱼儿要想吃食,便同时吞下钓钩.时间久了,鱼儿便知道,凡是有饵食的地方多半有钓钩.然而,那名利汇聚之所,难道没有别一种“钓钩”么?如果不趁着他人频频下食的时机而及时离开,能够脱钩而远逸他方的又能有几个人呢?!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D(离开)(A.游走/流逝;B.第二次/二次;C.寻,长度单位/不久)

A.然随喋随逝/逝者如斯夫

B.再唾之/主人日再食

C.寻丈之外/寻病终

D.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去国怀乡

2.用三条“/”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

3.文章由观鱼喋食而引发人生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蕴含的深刻哲理。(3分)

告诫世人,莫为名利所诱惑而吞下钓钩,而成为他人盘中之物。

要拒绝诱惑,淡泊名利,才有真正的美好自由。

雷震〔宋〕沈括

内侍①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②然,墙壁窗纸皆黔③。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扣者,银悉熔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中熔为汁,而室亦俨然。人必谓火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铄④,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也!佛书言“龙火得水而炽⑤,人火得水而灭”,此理信然。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欲以区区世智情识,穷测至理,不其难哉!

参考译文:

内侍李舜举家曾被暴雷所震。他家堂屋的西头房间,有雷火从窗户冒出,赫然蹿出于房檐之上,家里人以为堂屋已被烧了,都跑出去躲避。及暴雷停止,那间房子却宛然如故,只是墙壁和窗纸都变黑了。屋内有一个木架,其中杂七杂八地存放着各种器物,那些有银饰的漆器,银饰全都熔化流到了地上,漆器却不见被烤焦。有一口宝刀,极为刚硬,就在刀鞘里被熔化为铁汁,而刀鞘也俨然完好无损。人们通常必定会认为,雷火为害当先焚草木,然后才熔化金石;而现在却是金石都被熔化,草木反而无一被毁,这不是人之常情所能推测的。佛书上说“龙火得水会更炽烈,人火得水则会熄灭”,这话确有道理。人只不过了解人世间的事情罢了,人世间之外,无穷无尽的事理又有何极限?欲以区区人世间的知识和情理,去追根究底地测量终极的道理,真是太难了!

[解释]①内侍:官名。②宛:真切。③黔:黑色。④铄:熔化。⑤炽:火旺,引申为旺盛、强盛。

1.用斜线(/)为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被(2)及雷止等到

(3)银悉熔流在地都(4)此理信然确实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

人只不过了解人世间的事情罢了,人世间之外,无穷无尽的事理又有何极限?(每句1分)

4.“非人情所测也”中“人情”指雷火为害当先焚草木,然后才熔化金石;,“不其难哉”,“难”在人世间的知识和情理非常有限,无法去追根究底地测量终极道理。。(结合文章内容,分别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吴伯箫

也许是缘分,从孩提时候我就喜欢了马。三四岁,话怕才咿呀会说,亦复刚刚记事,朦胧想着,仿佛家门前,老槐树荫下,站满了大圈人,说不定是送四姑走呢。老长工张五,从东院牵出马来,鞍鞯都已齐备,右手是长鞭,先就笑着嚷:跟姑姑去吧说着.手揽上了鞍去,我就高兴着忸怩学唱:骑白马,吭铃吭铃到娘……

人,说着就会慢慢儿长大的。坡里移来的小桃树,在菜园里都长满了-握。姐姐出阁了呢。那远远的山庄里,土财主。每次搬回来住娘家,母亲和我们弟弟,总是于夕阳的辉照中,在庄头眺望的。远远听见了銮铃声响,隔着疏疏的杨柳,隐约望见了在马上招手的客人,母亲总禁不住先喜欢得落泪,我们也快活得像几只鸟,叫着跑着迎上去。问着好,从伙计的手中接过马辔来,姐姐总说:“又长高了。”车门口,也是彼此问着好:客人尽管是一-边笑着,偷回首却是满手帕的泪。

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大年初三四,人正闲,衣裳正新,春联的颜色与小孩的兴致正浓。村里有马的人家,都相将牵出了马来。雪掩春田,正好驰骤竞赛呢。崭新的年衣,咳笑的乱语,是同了那头上亮着的一碧晴空比着光彩的。骑马的人自然更是鼓舞有加喽。-.鞭扬起,真像霹雳弦惊,飕飕的那耳边风丝,恰应着一个满心的矜持与欢快。驰骋往返,非到了马放大汗不歇。毕剥的鞭炮声中,马打着响鼻,像是凯旋,人散了。那是一幅春郊试马图。

那样直到上元,总是有骑马的亲戚家人来人往,驴骡而外,代步的就是马。那些日子,家里最热闹,年轻人也正蓬勃有生气。姑娘堆里,不是常常少不了戏请么春酒筵后,不下象棋的,就出门遛几趟马。

孟春雨霁,滑達的道上,骑了马看卷去的凉云,麦苗承着残滴,草木吐着新翠,那一脉清鲜的泥上气息,直会沁人心脾。残虹拂马鞍,景致也是宜人的。

端阳,正是初夏,天气多少热了起来。穿了单衣,戴着箬笠,骑马去看戚友,在途中,偶尔河边停步,攀着柳条,乘乘凉,顺便也数数清流的游鱼,听三两渔父,应着活浪活浪的水声,哼着小调儿,这境界一品尚书是不换的,不然,远道归来,恰当日衔半山,残照红于榴花,驱马过三家村边,酒旗飘处,斜睨着“闻香下马”那么几个斗方大字,你不馋得口流涎么才怪!鞭子垂在身边,摇摆着,狗咬也不怕。“小妞!吃饭啦,还不给我回家!"”你瞧,已是吃大家饭的黄昏时分了呢。把缰绳一提,我也赶我的路,到家掌灯了,最喜那满天星斗。

真是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

当学生了,去家五里遥的城里。七天一回家,每次总要过过马瘾的。东岭,西洼,河埃,丛林,踪迹殆遍。不是午饭都忘了吃么直到父亲呵叱了,才想起肚子饿起来。反正父亲也喜欢骑马的,呵叱只是一种担心。啊,生着气的那慈爱喜悦的心啊!

祖父也爱马。除了像三国志那样几部老书。春天是好骑了马到十里外的龙潭看梨花的。秋来也喜去看矿山的枫叶。马夫,别人争也无益,我是抓定了的官差。本来么,祖孙两人,缓辔蹒跚于¥肠小道,或浴着朝歌,或披着晚霞,阅读着,同乡里交换问寒问暖的亲热的说话:右边一只鸟飞了,左边一只公鸡喔喔在叫,在纯朴自然的田野中,我们是陶醉着的。

最记得一个冬天,满坡白雪,没有风,老人家忽而要骑马出去了,他就穿了一袭皮袍,暖暖的,系一条深紫的腰带,同银白的胡须对比的也戴了-顶绛紫色的风帽,宽大几乎当得斗篷,马是棕色的那-匹吧,跟班仍旧是我。出发了呢那情景永远忘不了。虽没去做韵事,寻梅花,当我们到岭巅头,系马长松,去俯瞰村舍里的缕缕炊烟,领略那直到天边的皓洁与荒旷的时候,却是一个奇迹。

说呢,孩子时候的梦比就风雨里的花朵,是一一招就落的,转眼,没想竟是大人了,家乡既变得那样苍老,人事又总坎坷纷乱,闲暇少,时地复多乖离,跃马长堤的事就稀疏寥落了。可是我还是喜欢马呢:不管它是银鬃,不管它是赤兔,也不管它是泥肥骏瘦,蹄轻鬣长,我都喜欢。我喜欢刘玄德跃马过檀溪的故事,我也喜欢“泥马渡康王”的传说,即使荒诞不经吧,却都是那样神秘超逸,令人深深向往。

徐庶走马荐诸葛,在这句话里,我看见了大野中那位热肠的而又洒脱风雅的名士。骑马倚长桥,满楼红袖招,你看那于绿草垂杨临风伫立的金陵年少,丰采又够多么英俊翩翩呢。固然敝车赢马,颠顿于古道西风中,也会带给人一种寂寞怅惘之感的,但是,这种寂寞长悯,不是也正可于或种情景下令人留恋的么--前路茫茫,往哪里去当你徘徊踟蹰时就姑且信托一匹龙钟的老马,跟了它-东二冬的走吧。听说它是认识路的。醬如那回忆中幸福的路。

十万火急的羽文,古时候有驿马飞递:探马报道,寥寥四个字里,活活绘出了一片马蹄声中那营帐里的忙乱与紧急,百万军中,出生入死,不也是凭了征马战马才能斩将搴①旗的么飞将在时,阴山以里就没有胡儿了。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哙,怎么这样壮呢!胆小的人不要哆嗦啊,你看,那风驰电掣的闪了过去又风驰电掣的闪了过来的,就是马。那就是我所喜欢的马。一弟弟来信说,”家里才买了一-匹年轻的马,挺快的。……“真是,说句儿:女情长的话,我有点儿想家。

一九三四年三月,青岛(选自《现代文鉴赏辞典》)

斩将搴(qiān):杀死敌方将领,夺取敌方的旗帜。

5.围绕“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写了哪些事情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图表。(5分)

5.①姐姐回家,快活迎接来②年初三四,雪野赛马(春郊试马)③春节期间(直到上元),骑马访亲④孟春时节,骑马踏青⑤放假回家,骑马过瘾(每空1分)

6.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述方式。以文中“端阳访友,骑马赏景”这件事为例,简要分析其中两种表述方式的作用。(4分)

6.通过叙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经过;通过人物衣着、途中景物与人物活动,营造了美好的氛围,表现了“我”愉悦的心情;通过议论,表述对美好境界和美景的赞美;用“最喜那满天星斗”抒发对家乡夜景的喜爱之情。(一点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7.文章的语言给人以节奏明快与典雅之感,你认为文章是如何达到这两种效果的(4分)

7.文章大量使用短句使语言节奏明快;(2分)文章运用许多典雅的词句,引用大量典故,化用古诗词,使语言典雅。(2分)

8.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文章表述的主旨与《灯笼》有什么相似之处(4分)

8.感情基调:愉快、温馨,热烈、豪迈。(2分)主旨:表述了对往事的怀念,对家乡的热爱;表述了一定的家国情怀。(2分)

看戏(叶君健)

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里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9.你边阅读边对全文进行了梳理,并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4分)

看戏过程大海的比喻

剧场里挤满了人,但是十分安静(1)海在屏住呼吸

演员们开始登台表演(2)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

(3)女主角亮相、开腔,观众鼓掌(4)海面陡然膨胀起来,卷起暴风雨

女主角的歌舞进入高潮潮在涨

10.小琪觉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很精彩。你结合四个加点字的使用对句子作了赏析。(4分)

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10.(4分)解析示例:这四个动词化无形为有形/化听觉为视觉/运用通感(1分),形象地表现了梅兰芳唱腔的字正腔圆、柔和铿锵的特点(歌喉美妙动听)(1分),入耳入心,令观众回味无穷(1分),也写出了梅兰芳的身段舞姿的优美(1分)。

11.小夏不能理解文末画波浪线句子的因果关系,你结合原文和两则资料链接,帮他答疑解惑。(4分)

梅兰芳(1894年~1961年),名澜,字畹华,艺名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10岁登台。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梅兰芳享誉世界,但在抗战期间,他蓄须明志,拒绝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1959年,梅兰芳先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65岁高龄,排演了生命中最后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

京剧《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等艺术家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于1959年根据同名豫剧移植而来。该剧主要讲述了北宋时期西夏进犯中原,穆桂英年过半百,念及国家危亡,重着铠甲,再点众将,率领杨家将出征抗敌的故事。

11.(4分)梅兰芳先生自小刻苦学戏,对京剧艺术抱有极大的热情,不仅艺术造诣高,而且品德高尚(2分);《穆桂英挂帅》是一出歌颂爱国精神的戏剧,中国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爱国情怀一直在民众中传承,观众在听戏时,与舞台上的人物感情交融(2分);这些都是我国厚重的历史文化奠基而成的。

(三)阅读下面一组关于“沉浸式戏剧”的材料,完成12~14题。(11分)

材料一什么是沉浸式戏剧?

沉浸式戏剧的概念最早源自于英国,近年来在国际上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热点。它彻底打破了传统戏剧中演员在台上、观众坐在台下的观演模式,从物理空间上打破了“第四面墙”,让观众也成为了舞台及表演的一部分;采取了互动式的观剧体验方式;并采用多线同时进行的叙事手法,观众可自主选择想要了解的角色和情节,跟随角色在表演空间中随意移动。这种特制的剧场环境和多线叙事的形式让观众有了不同以往的观看体验。

小贴士“第四面墙”是什么?

第四面墙属于戏剧术语,是指一面在传统三壁镜框式舞台中虚构“墙”,一般舞台的室内景只有三面墙,舞台和观众席之间那堵不存在的墙,被视为“第四堵墙”。它的作用是将演员与观众隔开,使演员在表演时忘记观众的存在。

沉浸式戏剧把通常戏剧中的“第四面墙”重塑成了蜿蜒的走廊或热闹的舞池,目的不仅是给观众带来一场演出,更是为了创造一种特别的有参与感的体验。

材料二中国首部实景360°全沉浸式演出《南京喜事》八月开演

备受瞩目的文化旅游演艺项目《南京喜事》终于上线啦!

与以往演出不同,《南京喜事》将观众当成“最重要的角色”,每位观众在进入剧场前,都会拿到一套专属自己角色的精美古代服饰,在换装区换好服装后,会有专业演员饰演的“管家”,带你穿越熙南里街区,再步入剧场,这也成为南京熙南里街区内一道独有的风景线。

《南京喜事》为观众提供了8条完全不同的故事线,90分钟高密度剧情,以及21位专业演员组成的团队。当观众身着古装,进入某一条故事线后,就会“浸入”截然不同的视角里与演员交互,参与甚至决定剧情,让每一位观众都有参演“大片”的感觉。

在视觉效果方面,《南京喜事》的舞美置景不仅采用世界级、最新的多媒体技术,打造出五面屏360°的全沉浸感官体验,还高度地复原了数百年前南京大家族的宅院。观众穿上清末南京人的服装,欣赏云锦、梅花篆字、剪纸、空竹等难得一见的“南京特色”;听金陵方言,品南京味道,从“视、听、嗅、味、触”全感官来感受这场南京的文化,感受南京喜事,当一回“正儿八经”的南京人。

12.《南京喜事》在哪些方面符合沉浸式戏剧的特点?请结合材料具体内容分点说明。(6分)

12.解析示例:①沉浸式戏剧打破传统戏剧中演员在台上、观众坐在台下的观演模式/沉浸式戏剧打破舞台的“第四面墙”,《南京喜剧》没有观众席,演员和观众零距离接触;②沉浸式戏剧采取互动式的观剧体验方式,《南京喜剧》的观众进入某一条故事线后,就会跟演员互动,参与甚至决定剧情;③沉浸式戏剧采用多线同时进行的叙事手法,《南京喜剧》有8条故事线,观众可自主选择任意一条故事线参与。(一点2分,特点1分,《南京喜剧》相关材料1分,意近即可)

13.小琪在微信公众号下面看到了网友对《南京喜剧》的各种评论。你根据这些评论,在官方微博下给主办方提了几条改进建议。(3分)

网友1:整体体验下来有哭有笑,每一房都有自己的坚守和追求。立意很温馨,八房人从最开始的各为一方,到最后合力努力给宁老爷贺寿,让人感动。

网友2:南京本地户口有居民特惠票150元,外地户口没有……

网友3:演员特别敬业,演技和情绪绝对无可挑剔。就可惜这个策划和故事线实在太过无聊。所谓沉浸式,也不过是偶尔演员会和你对对话,没什么意思……

网友4:一场演出参与人数太多了,每个人分到的互动机会太少。和同类型沉浸式戏剧武汉《知音号》、上海《不联之夜》比起来的话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网友5:演员的麦克风效果不好,大部分房间有背景音乐,演员说台词就听不太清。而且各房在自己房间活动时,室内场景没什么布置。不过演员的表演真的很到位,代入感强。

13.(3分)解析示例:①优化剧本情节和人物设定;②适当减少每个场次的观众数量/适当增加多形式互动环节;③制定更合理的价格策略;④对服装、道具、场景等进行升级改造……(有针对性,建议合理,答出一点得1分;不分点作答扣1分)

14.看了上面的材料,小夏对沉浸式戏剧很感兴趣,他提出了几种节目创意。他的几个设计中,属于沉浸式戏剧表演的一项是(C)(3分)

A.在学校报告厅舞台上搭建咸亨酒店的曲尺型柜台,同学们表演课本剧《孔乙己》。

B.同学们从报告厅舞台走到观众席走道上,表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的游行片段。

C.在清凉山公园,同学们邀请游客一起参与表演《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携妻游园。

D.在大行宫的江宁织造博物馆,同学们表演《红楼梦》的《刘姥姥进大观园》片段。

臣数日来末曾仰见,今得觐见深为欢悦

你看我胖不胖

君子不重则不威。

.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八下语文提优辅导02(学生版)

1写桃花林绝美景色的句子:,。

2写桃花源淳朴自然的乡村美景:,,。

3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句子:,。

4写桃花源中其他人热情款待渔人的句子:,。

5桃花源人表明自己来桃花源居住原因的句子:,。

6描述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

7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

8、下面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李萌说:“我一定要把它拍摄下来!”

B.他最喜欢的一门学科就是——数学。

C.“你这是怎么啦?小雯。”妈妈关切地问道。

D.今年“春晚”推出的歌曲《好久没回家》旋律优美,温馨感人。

9.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据悉,南京西站将保留站台和部分铁轨,有望在未来五、六年内建设成为南京第一座铁路博物馆。

B.湖北高三学生张文驰毅然决定高考前进京捐献骨髓,挽救福建4岁小男孩生命。他说:“功课落下可以补,但是生命只有一次”。

C.为节能减排,北京部委大楼顶上将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这些部委包括国资委、财政部、工信部、教育部、人保部……。

D.本届人大会上,浙江团72件议案被采纳,仅企业家周晓光就贡献了33件;湖北团14件议案被采纳,8件来自周洪宇教授。

10.①面对失败,你是就此放弃呢?还是重整旗鼓呢?②人生如牌局,只要我们能从输牌中找教训,找技巧,找突破口,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进而战胜对手。③勾践兵败被俘,忍辱负重三年,最终灭吴;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成为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居里夫人总共用了三年又九个月的反复实验,最终成功提炼出镭。④他们的失败,反而成了他们最大的财富。⑤他们对待失败的态度,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1)第①句中标点使用有误,修改后的句子应为:。(1分)

(2)第②句中关联词使用有误,应将“”改成“”。(1分)

(3)第③句中(填人名)的事例选用不当,应删去。(1分)

(4)第⑤句是个病句,应改为:。(1分)

小桠在微信中发现了小程序“见大臣”。

11.小桠试着与里面的“大臣”互动了一下(见下左图)。请你分析一下“大臣”的应对技巧。(3分)

小淳关注了微信公众号。

12.小淳在其中推送的文章里看到一个表情包(见上右图),在下面情景中使用了。请你根据提示,用生动的描写补全这个情景。(4分)

双休日,小淳独自在家做了很多事,中午,妈妈打电话来。他说:“。”然后,他发了这个表情包给妈妈,把妈妈逗乐了。妈妈表扬了他,回来时,还给他买了最喜欢吃的水果。

13.按要求修改《蛙声》习作片段。(4分)

①我喜欢在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坐在老家的天井边,耳朵紧贴着久经岁月雕琢的青石板,静静地仰望自然的呓语。

②。这些绿色的精灵,在水草与睡莲的掩映下,在碧波与沙石的遮蔽中,浅斟低唱,合奏着田园的交响乐。听见脚步的声响,便矫健地一跃,隐没在一片绿意中。嘹亮的歌声还悠然在耳畔,乐手却已是与四野融为一体了。

③蛙声是诗意的生活梦。记忆里,只有古时的隐者才配得上清新如蛙声的生活。“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朴素雅致的茅庐,与大片大片的草木融为一体。碧绿的苔痕爬满了石阶,满屋都映照着门帘外葱茏的绿意,斑驳的墙壁上,依稀留有贾浪仙苦吟过的诗句。

(1)第①段划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1分)

(2)为第②段添加一句总领句。(1分)

(3)请在①②两段之间添加过渡句,使全文行文自然。(2分)

品读以下两首诗及写作背景,完成(1)(2)小题。(5分)

品古诗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钟山即事(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知背景唐大历十二年(777年),诗人因贤淑勤勉的妻子去世而写19首组诗吊之。时隔六年后,诗人作此诗。宋熙宁二年(1069年),主持变法。后变法失利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某日游钟山时有感而作。

(1)古诗写“静”,或“以静写静”,或“以动衬静”。中“”一句属于中“以动衬静”;中“一鸟不鸣山更幽”一句属于“”。(2分)

(2)两诗都以“鸟”“竹”为意象,请结合诗中的内容赏析两首诗不同的情感。(3分)

湖之鱼(9分)

(清)林纾

林子①啜茗于湖滨之肆②,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其下。

戏嚼豆脯唾之,群鱼争喋。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再唾之,坠缀葑草之上,不食矣。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寻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钓者之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选自小刻本《畏庐文集》

解释:①林子:林纾自称,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②肆:指茶馆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然随喋随逝/逝者如斯夫

B.再唾之/主人日再食

C.寻丈之外/寻病终

D.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去国怀乡

2.用三条“/”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

3.文章由观鱼喋食而引发人生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蕴含的深刻哲理。(3分)

答:

雷震〔宋〕沈括

内侍①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②然,墙壁窗纸皆黔③。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扣者,银悉熔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中熔为汁,而室亦俨然。人必谓火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铄④,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也!佛书言“龙火得水而炽⑤,人火得水而灭”,此理信然。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欲以区区世智情识,穷测至理,不其难哉!

[解释]①内侍:官名。②宛:真切。③黔:黑色。④铄:熔化。⑤炽:火旺,引申为旺盛、强盛。

1.用斜线(/)为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2)及雷止

(3)银悉熔流在地(4)此理信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

4.“非人情所测也”中“人情”指,“不其难哉”,“难”在。(结合文章内容,分别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吴伯箫

也许是缘分,从孩提时候我就喜欢了马。三四岁,话怕才咿呀会说,亦复刚刚记事,朦胧想着,仿佛家门前,老槐树荫下,站满了大圈人,说不定是送四姑走呢。老长工张五,从东院牵出马来,鞍鞯都已齐备,右手是长鞭,先就笑着嚷:跟姑姑去吧说着.手揽上了鞍去,我就高兴着忸怩学唱:骑白马,吭铃吭铃到娘……

人,说着就会慢慢儿长大的。坡里移来的小桃树,在菜园里都长满了-握。姐姐出阁了呢。那远远的山庄里,土财主。每次搬回来住娘家,母亲和我们弟弟,总是于夕阳的辉照中,在庄头眺望的。远远听见了銮铃声响,隔着疏疏的杨柳,隐约望见了在马上招手的客人,母亲总禁不住先喜欢得落泪,我们也快活得像几只鸟,叫着跑着迎上去。问着好,从伙计的手中接过马辔来,姐姐总说:“又长高了。”车门口,也是彼此问着好:客人尽管是一-边笑着,偷回首却是满手帕的泪。

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大年初三四,人正闲,衣裳正新,春联的颜色与小孩的兴致正浓。村里有马的人家,都相将牵出了马来。雪掩春田,正好驰骤竞赛呢。崭新的年衣,咳笑的乱语,是同了那头上亮着的一碧晴空比着光彩的。骑马的人自然更是鼓舞有加喽。-.鞭扬起,真像霹雳弦惊,飕飕的那耳边风丝,恰应着一个满心的矜持与欢快。驰骋往返,非到了马放大汗不歇。毕剥的鞭炮声中,马打着响鼻,像是凯旋,人散了。那是一幅春郊试马图。

那样直到上元,总是有骑马的亲戚家人来人往,驴骡而外,代步的就是马。那些日子,家里最热闹,年轻人也正蓬勃有生气。姑娘堆里,不是常常少不了戏请么春酒筵后,不下象棋的,就出门遛几趟马。

孟春雨霁,滑達的道上,骑了马看卷去的凉云,麦苗承着残滴,草木吐着新翠,那一脉清鲜的泥上气息,直会沁人心脾。残虹拂马鞍,景致也是宜人的。

端阳,正是初夏,天气多少热了起来。穿了单衣,戴着箬笠,骑马去看戚友,在途中,偶尔河边停步,攀着柳条,乘乘凉,顺便也数数清流的游鱼,听三两渔父,应着活浪活浪的水声,哼着小调儿,这境界一品尚书是不换的,不然,远道归来,恰当日衔半山,残照红于榴花,驱马过三家村边,酒旗飘处,斜睨着“闻香下马”那么几个斗方大字,你不馋得口流涎么才怪!鞭子垂在身边,摇摆着,狗咬也不怕。“小妞!吃饭啦,还不给我回家!"”你瞧,已是吃大家饭的黄昏时分了呢。把缰绳一提,我也赶我的路,到家掌灯了,最喜那满天星斗。

真是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

当学生了,去家五里遥的城里。七天一回家,每次总要过过马瘾的。东岭,西洼,河埃,丛林,踪迹殆遍。不是午饭都忘了吃么直到父亲呵叱了,才想起肚子饿起来。反正父亲也喜欢骑马的,呵叱只是一种担心。啊,生着气的那慈爱喜悦的心啊!

祖父也爱马。除了像三国志那样几部老书。春天是好骑了马到十里外的龙潭看梨花的。秋来也喜去看矿山的枫叶。马夫,别人争也无益,我是抓定了的官差。本来么,祖孙两人,缓辔蹒跚于¥肠小道,或浴着朝歌,或披着晚霞,阅读着,同乡里交换问寒问暖的亲热的说话:右边一只鸟飞了,左边一只公鸡喔喔在叫,在纯朴自然的田野中,我们是陶醉着的。

最记得一个冬天,满坡白雪,没有风,老人家忽而要骑马出去了,他就穿了一袭皮袍,暖暖的,系一条深紫的腰带,同银白的胡须对比的也戴了-顶绛紫色的风帽,宽大几乎当得斗篷,马是棕色的那-匹吧,跟班仍旧是我。出发了呢那情景永远忘不了。虽没去做韵事,寻梅花,当我们到岭巅头,系马长松,去俯瞰村舍里的缕缕炊烟,领略那直到天边的皓洁与荒旷的时候,却是一个奇迹。

说呢,孩子时候的梦比就风雨里的花朵,是一一招就落的,转眼,没想竟是大人了,家乡既变得那样苍老,人事又总坎坷纷乱,闲暇少,时地复多乖离,跃马长堤的事就稀疏寥落了。可是我还是喜欢马呢:不管它是银鬃,不管它是赤兔,也不管它是泥肥骏瘦,蹄轻鬣长,我都喜欢。我喜欢刘玄德跃马过檀溪的故事,我也喜欢“泥马渡康王”的传说,即使荒诞不经吧,却都是那样神秘超逸,令人深深向往。

徐庶走马荐诸葛,在这句话里,我看见了大野中那位热肠的而又洒脱风雅的名士。骑马倚长桥,满楼红袖招,你看那于绿草垂杨临风伫立的金陵年少,丰采又够多么英俊翩翩呢。固然敝车赢马,颠顿于古道西风中,也会带给人一种寂寞怅惘之感的,但是,这种寂寞长悯,不是也正可于或种情景下令人留恋的么--前路茫茫,往哪里去当你徘徊踟蹰时就姑且信托一匹龙钟的老马,跟了它-东二冬的走吧。听说它是认识路的。醬如那回忆中幸福的路。

十万火急的羽文,古时候有驿马飞递:探马报道,寥寥四个字里,活活绘出了一片马蹄声中那营帐里的忙乱与紧急,百万军中,出生入死,不也是凭了征马战马才能斩将搴①旗的么飞将在时,阴山以里就没有胡儿了。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哙,怎么这样壮呢!胆小的人不要哆嗦啊,你看,那风驰电掣的闪了过去又风驰电掣的闪了过来的,就是马。那就是我所喜欢的马。一弟弟来信说,”家里才买了一-匹年轻的马,挺快的。……“真是,说句儿:女情长的话,我有点儿想家。一九三四年三月,青岛(选自《现代文鉴赏辞典》)

斩将搴(qiān):杀死敌方将领,夺取敌方的旗帜。

5.围绕“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写了哪些事情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图表。(5分)

6.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述方式。以文中“端阳访友,骑马赏景”这件事为例,简要分析其中两种表述方式的作用。(4分)

7.文章的语言给人以节奏明快与典雅之感,你认为文章是如何达到这两种效果的(4分)

8.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文章表述的主旨与《灯笼》有什么相似之处(4分)

看戏

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里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选自叶君健散文集《天安门之夜》)

9.你边阅读边对全文进行了梳理,并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4分)

看戏过程大海的比喻

剧场里挤满了人,但是十分安静(1)

演员们开始登台表演(2)

(3)(4)

女主角的歌舞进入高潮潮在涨

10.小琪觉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很精彩。你结合四个加点字的使用对句子作了赏析。(4分)

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11.小夏不能理解文末画波浪线句子的因果关系,你结合原文和两则资料链接,帮他答疑解惑。(4分)

梅兰芳(1894年~1961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