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_第1页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_第2页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_第3页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_第4页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2

1.1社会生活与化学.......................................................2

1.2化学实验室之旅.......................................................3

1.3物质的变化...........................................................5

1.4物质性质的探究........................................................6

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7

2.1空气的成分...........................................................7

2.2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11

2.3构成物质的微粒.......................................................12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19

3.1认识氧气............................................................19

3.2制取氧气........................................................21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26

3.4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29

第四章生命之源~水......................................................33

4.1我们的水资源........................................................33

4.2饮用水...............................................................35

4.3探究水的组成........................................................36

4.4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38

4.5化学方程式..........................................................44

第五章燃料...................................................................50

5.1洁净的燃料一氢气....................................................50

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一碳...............................................52

5.3古生物的“遗产”一化石燃料..........................................58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

1.1社会生活与化学

课题:社会生活与化学主备教师:王照

使用时间: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了解化学学习的内容

元素符号的记忆

学习重点:元素符号的记忆。

【课前尝试】

1、物质的、、及其^这就是化学科学

学习的任务,也就是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2、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农业;制衣业;建筑业;现代交通工具;防治疾病;环境保护;

国防建设;生命科学;食品业等领域设计化学科学。

【课堂探究】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包括物质的.、、

以及其的科学。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

A.研发氢能源B.合成新材料C.编写电脑程序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

3、1-20号元素符号

4、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元素符号

[课后检测]

1.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

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①D.①②③④

2.下列元素符号中,书写正确的是()

A.ALB.SC.feD.cA

3.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物质的进步史。制造下列用品所需的材料不是通过化

学变化获取的是()

A.木器B.青铜器C.铁器D.塑料器具

1.2化学实验室之旅

课题:化学实验室之旅(1)主备教师:王照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认识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

学习重点: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认识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2.学会取用药品操作.

3.实验过程中要有科学、节约、环保、安全意识.

【课前尝试】

L认识下列仪器并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课堂探究】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洗涤试管应使用(填仪器名

称)。

(2)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o能直接用来加热的玻

璃仪器有O

『课后检测』

1、下列做法所选的仪器错误的是()

A.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C.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D.盛放固体药品-细□瓶

2、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A.把实验室的仪器和药品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横放在桌面上

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葡萄糖和食盐

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排列整齐,并整理好实验桌

3、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

4、不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有,需垫________。

课题:化学实验室之旅(2)基本操作主备教师:王照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学会使用酒精灯、称量固体学会给仪器洗涤

学习重点:1.完成简单的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对实验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

2.学习使用天平。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课前尝试】

L酒精灯的使用

(1)点燃:只能用禁止________________。

(2)添酒精:着时不添,用添酒精

(3)熄灭:用_______盖灭,禁止嘴吹

(4)火焰分:、、。

(5)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

不能加热的仪器有:、、、等。

【课堂探究】

1、三不:过热的容器不骤冷,不与灯芯接触,试管口不。

加热方法:用酒精灯火焰的部分,先进行,然后对准部分加热,

试管口不准对着。

加热固体:试管口应略向倾斜,预热完后,在药品部位______加热。

加热液体: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口向倾斜,应与桌面成一°角。

2.玻璃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也不流下。

3.准确称量固体药品——托盘天平

⑴构造(指针.分度盘;托盘.平衡螺母;标尺.游码)

(2)准确度g天平平衡时:m左盘=m右盘+m游码

(3)使用方法:①平放②调衡(游码归零一指针摆动一平衡螺母)。称量(左物右码)

④注意事项:①干燥粉末一②易潮解药品一

(4)不规操作

①.物码错位:m药=m—m②.指针偏左:m药m读G).指针偏右:m药3m读

『课后检测』

1.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A.把实验室的仪器和药品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横放在桌面上

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葡萄糖和食盐

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排列整齐,并整理好实验桌

2.判断玻璃仪器是否洗净的标准是()

A.器壁上出现均匀水膜B.器壁上的水可聚成水滴

C.器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D.器壁无水

3.下图中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4.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酒精灯前,先向灯里添加酒精至灯嘴处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用灯帽盖2次,熄灭酒精灯

D.试管洗涤干净后,将试管口向下放置在试管架上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倾倒液体读取体积点燃酒精灯

ABC

6.使用前,天平指针向左偏,未经调零即用天平进行称量,当天平达到平衡后,其读数与被

称量物质的真实质量比较()

A.偏小B.偏大C.相等D.无法判断

7.既可用于给液体加热,又可用于给固体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试管B.烧瓶C.烧杯D.蒸发皿

8.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误将药品和祛码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时,称得药品质量读数

为9.5g(lg以下用游码),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

A.9gB.lOgC.8.5gD.8g

9.指出右下图所示倾倒盐酸的操作中的主要错误:_

⑴------------------------------------------------;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U©

10.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试管时要使用

,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

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o

1.3物质的变化

课题:物质的变化主备教师:王照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理解物理化学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并学会应用。

2.会描述观察到的信息;提出问题。

学习重点:1.理解物理化学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并学会应用.

【课前尝试】

物质的变化可分为变化和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的变化。

【课堂探究】

(1)玻璃破碎:(有或无)新物生成,是变化。

(2)镁条燃烧:现象(有或无)新

物生成,是,变化。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判断两种变

化的依据是

「课后检测」

1.下列变化中,有•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

A.纸张燃烧B.粮食酿酒C.火药爆炸D.湿衣服晾干

2.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有颜色变化B.生成其它物质

C.有发光发热现象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棒融化B.木材燃烧C.湿衣服晾干•D.灯泡发光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汽油易燃烧B.钢铁生锈C.木材燃烧D.水结成冰

5.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磨杵成针B.死灰复燃C.木已成舟D.积土成山

6.下列括号中对II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嘴嚼米饭忖有甜味(化学变化)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

C.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物理变化)D.纯净物加热后变为混合物(物理变化)

7.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了氧化镁D.镁条逐渐变短

8.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物质的进步史。制造下列用品所需的材料不是通过化

学变化获取的是)

A.木器B.青铜器C.铁器D.塑料器具

9.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了氧化镁D.镁条逐渐变短

10.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

A.先熔化B.再发出黄光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1.4物质性质的探究

课题:物质性质的探究主备教师:王照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含义。

学习重点:1.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练习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课前尝试】

1.物质的性质可分为性质和性质。物理性质是指

的性质,如:;

化学性质是指的性质。如:。

2.科学探究的步骤:

观察与问题一与预测一与事实一解释与结论一表达与交流一拓展与迁移

3.下列各组仪器,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一组是()

A.烧杯、蒸发皿B.水槽、量筒C.蒸发皿、试管D.集气瓶、燃烧匙

【课堂探究】

1.镁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B.导热性C.可燃性D.延展性

2.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

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

A.猜想或假设B.提出问题C.制定计划D.结论

『课后检测』

1.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燃烧匙B,烧杯C.蒸发皿D.试管

2.下列用途不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把铝抽成丝做电线B.用大理石做建筑材料

C.炎热的夏天洒水降温D.火箭发动机中用液态氢作燃料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B.冰箱中放入木炭后。异味消失

C.用生铁铸成铁锅D.铜用于制造导线

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

2.1空气的成分

课题:空气的成分及测定主备教师:王照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认识空气的成分。

学习重点:1.空气的成分测定及其体积分数,

2.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和原理。

【课前尝试】

1、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空气的成分有。

【课堂探究】

1、第一个探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2、空气的组成

体积分数V比验证实验:

大78%、4钟罩实验;注射器实验都证明:&占空气总体积的.

0221%T

组<一般比较固定

co20.03%>

成稀0.94%

I其0.03F

3、空气成分的测定一钟罩实验钟罩实验改进型注射器实验

现象:©—0

0_______地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1

应「①测空气成分

用J②除最佳药品

®v0,<1/5的原因:

『课后检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定是空气

C.空气不是单•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2.以下物质可用于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是()

A.蜡烛B.硫磺C.木炭D.红磷

3.下列气体不是空气中固定成分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硫D.稀有气体

4.对于红磷的燃烧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燃烧时会发出大量的热B.产生大量的白烟

C.发出红色的火焰D.经过点燃才能燃烧

5.豆科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用的肥料较其它农作物少得多,原因是豆科植物根上具有根瘤

菌,能直接固定空气中的某种气体成为农作物的养料,这种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某品牌纯净水B.清新的空气C.24K黄金D.氢筑激光气

7.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若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以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应选

用下列物质中的()

A.木炭B.蜡烛C.红磷D.硫磺

8.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

A.二氧化碳B.氮氧化物C.硫氧化物D.可吸入颗粒物

9.法国化学家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和组成,其中

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10.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在包装食品时可以采用真空包装或充入保护气的方法。对于一

些易碎的食品,常常充入氮气防腐,原因是

11.白磷能在空气中自燃,说明空气中含有;澄清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就会变

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夏天当我们从空调房间走出来时,眼镜会变得一片模糊,

说明空气中也含有。

12.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枳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实验,在一个

耐热活塞的底部放一小块(足量)白磷,然后迅速将活塞下压,可以观

察到的现象为:冷却至原来温度

时,慢慢松开手,活塞最终将回到刻度处,试回答白磷燃烧的原

因: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课题:混合物和纯净物,空气成分的用途主备教师:王照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学习重点:1.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及其应用

2.通过《我们的呼吸作用》实验的探究,体会呼出与吸入的气体成分含量的探

究过程和方法。

【课前尝试】

1.空气成分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

气体性质用途

低常温下性质_____充氮包装.保存____充氮灯泡

氮气

高温参与反应制取—肥.合成染料.制造_____

稳定性焊接保护气

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光霓虹灯.激光技术

氨气密度___.稳定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课堂探究】

3.呼出与吸入的气体成分含量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1)准备信息

①呼吸作用要消耗

②木条燃烧要由参与>含量愈多,燃烧愈。

③二氧化碳跟澄清的石灰水作用,使石灰水变.当参与作用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多时,浑浊

现象出现得较快,且较明显。

(2)收集人呼出的气体,比较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的不同。

现象1-2:;

结论1:说明了在空气与人呼出气体中都含有二氧化碳,但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更0

现象3:.

结论2:说明了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_____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或者说空气中二

氧化碳的含量_____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现象4: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后,玻璃片上会产生极小的;

结论3: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课后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各气体的组成几乎是不变的B.高山上缺氧说明高山上氧气的量比地面低

C.取1kg空气必有210g氧气D.空气污染主要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大造成的

2.下列有关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只有一种成分即“燃素”B.空气中不含有水蒸气

C.空气的成分自古至今一直未变D.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

3.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通电时一般都能发出有色光B.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一定不能和其他物质反应D.是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

4.氮气的用途也很广泛,下列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A.合成氨制作氮肥B.充入灯泡作保护气

C.作为火箭发射的推进剂D.医疗上可作为危重病人的急救气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B.被污染了的空气会损害人体的健康

C.人们要充分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D.为了不使空气被污染,应关闭所有的工厂

6.下列用途是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的性质的是)

①切割金属②动植物呼吸③医疗④潜水⑤火力发电

A.①②③B.①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7.有六种物质:①汽车排放的尾气;②煤燃烧产生的烟尘;③化工厂排放出的废气;

④江河湖泊蒸发出的水蒸气;⑤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⑥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其中,能严重污染空气,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

2.2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

课题: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主备教师:王照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了解空气污染源及空气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学习重点:1.感受生活中空气质量的对比,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源与污染物。

2.通过感受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3.树立保护空气清新的环保观念。

【课前尝试】

空气污染伊尘(沙尘暴.可吸入颗粒)

三大化石燃料的燃烧Jr一氧化碳酸雨(PH<5.6)

屠害气体V二氧化硫引起酸雨硫酸改良酸性土壤

二氧化氮氧气冰硝酸熟石灰

【课堂探究】

空气污染物

『课后检测J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定是空气

C.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D.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2.下列气体不是空气中固定成分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硫D.稀有气体

3.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

A.二氧化碳B.氮氧化物C.硫氧化物D.可吸入颗粒物

4.有六种物质:①汽车排放的尾气;②煤燃烧产生的烟尘;③化工厂排放出的废气;

④江河湖泊蒸发出的水蒸气;⑤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⑥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其中,能严重污染空气,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

5.小芳同学探究了教科书上《空气中的成分》实验之后,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

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在空气中燃烧,待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打开C、D两处的夹子,想

一想,(1)她将看到哪些现象?

(2)试分析一下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有

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cD

(1)

(2)

(3)

2.3构成物质的微粒

课题:构成物质的微粒(1)主备教师:王照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并解释••些生活与化学现象

3.从分子观点进一步理解物质的变化.混合物和纯净物

4.通过用分子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体会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

用,进一步增强对学习化学的热情。

学习重点:1.分子基本性质的认识

2.从分子观点进一步理解物质的变化.混合物和纯净物,要有微观粒子运动的想

象力

【课前尝试】

一.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通过实验2-324.2-5.2-6,以及一些有关实事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

分子的基本性质有:分子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_____________,分子

问。

分子的运动速度与有关,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课堂探究】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有、、0

水、二氧化碳、氧气由构成;金属铁、铜以及稀有气体由构成;食盐(氯

化钠)由构成

二.从分子观点认识物质的三态

由学生完成香水分子扩散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分子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微粒。通过讲解加

强学生的认识。

结合图2-20讲解物质三态与分子间隔间的关系。

物质呈三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不同引起的,分子间的问

隔固态液态气态。

三.从分子观点认识物质的变化

指导学生填写P44的表后,引导学生对比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变化有何不同?

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仅是发生发变化。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本身,即有新生成。

四.从分子观点认识物质的分类

以一杯水和一瓶空气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从构成它们的分子种类角度找出二者的不同,

进一步从分子观点认识物质的分类。

当构成物质的分子有种时该是一种纯净物,当构成物质的分子有种时该是

一种混合物。

「课后检测」

1.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2.下列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二氧化碳分子B.碳原子C.氧原子D.氧分子

3.下图所示的事实不能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着的是()

A.炒菜时闻到香味B.压缩空气C.酚酿溶液从无色变为红色D.湿衣服晾干

4.在II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可能会使浅颜色的衣

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深色染料中的()

A.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B.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C.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5.分子总是在不断,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分子间有空隙,

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空隙随着压强的增大,分子间的空隙

6.人们在公园里通常能闻到宜人的花香,这是因为;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

把石油气加压变成液化石油气贮存在钢瓶里。这一事实说明了。将50mL

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10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其原因是o

课题:构成物质的微粒(2)主备教师:王照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L通过氧化汞分解飞微观课件让学生认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变的事实,得

出原子概念;

2.理解原子概念.理解相对原子质量

学习重点:1..原子概念

2.分子与原子的对比

3.理解相对原子质量

【课前尝试】

原子是也构成物质的•种微粒,原子是变化中最小微粒。

原子的基本性质有:原子在__________,原子的体积和质量______________,原子

间O

【课堂探究】

一.原子的概念

观看下列“氧化汞加热分解”的视频和电脑模拟氧化汞的加热分解,引入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中的微粒

二.原子的基本性质

与分子对比认识原子的性质。

原子(1):(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分子与原子的比较以氧化汞加热分解为例引导学生填表:

分子原子

总是在___________,质量和体积都非常____,彼此间有______o

相同点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_____,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________0

都是微观概念:既讲______又讲____________。均可直接构成物质。

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的一种微粒。原子是__________中的最小微粒。

不同点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__,不能

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变成其他原子。

相互关系分子是由一一构成的,分子可以分解为构成它的________。

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________,原子—________________O

四.相对原子质量

通过具体的几种原子质量让学生认识到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必要性。

几种常见原子原子质量/Kg相对原子质量

氢原子1.674X10-27

碳原子1.993X10-26

氧原子2.657X10-26

铁原子9.288X10-26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与的

比值,单位为或(有或无)单位。

引导学生推导出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数+数

I1课后检测」

1.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A.原子的质量极小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体积极小D.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的种类.数目不变

2.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得

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氧化汞受热能分解成汞和氧气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3.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原子质量数值大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

C.两种元素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通常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是以“千克”为单位

4.一种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质量为m千克,X原子的质量为n千克,则X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n/mB.12m/nC.n/12mD.nm/12

5.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氯。一种氨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36,这种氨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50B.86C.136D.222

课题:构成物质的微粒(3)主备教师:王照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认识原子结构中各部

分的的关系.

2.理解原子结构中各种微粒存在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1.原子结构发现的过程.原子结构中各部分的涵义

2.原子的构成

【课前尝试】

一.原子结构的发现

1.电子的发现和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

2.a散射实验与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二.原子的结构

1.原子的构成情况:

核外_____:一个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在核外作高速的无规则的运动)

原子Jr_____:一个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央)1_:不显电性

【课堂探究】

2.电性关系:分子、.原子、原子核、中子、电子、质子

不带电的微粒::

带负电荷的微粒:;

带正电荷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

3.电量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因是中子不带电);质子数电子数(原因是

原子不带电),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4.质量关系:

m(原子)=m(原子核)+m(电子)(原子核)[原因是一个的质量

很小,可以忽略]

相对原子质量=数+数

三.元素周期表的初步认识

结合课本附页中的元素同期表,初步了解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特别是原子序数.相对原

子质量等信息。

『课后检测J

1.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B.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D.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氯,一种氢原子的质子薮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氨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3.原子核是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4.反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他们与正粒子的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欧洲科研机构曾宣

称制造出了反氢原子。根据你的理解反氢原子的结构是

A.山1个带正电的质子与1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B.由1个带负电的质子与1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的

C.由1个带负电的质子与1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D.由1个带负电的质子与2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的

5.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锢.钺.睇.铜等几种元素的相对

原于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

的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课题:构成物质的微粒(4)主备教师:王照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理解为什么要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以及衣示的方法,清楚原子结构示

意图中各部分的意义。

2.了解离子的概念和形成;

3.知道原子和离子的异同点

学习重点:

1.离子的概念和形成;

2.原子和离子的异同点

【课前尝试】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排布特点

能量越低离核越近,能量越高离核越远,分层排布

2.排布规律

第1层最多排2个;第2层最多排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层

原子核一

/'J各层上的电子数

核电荷数

【课堂探究】

一、试着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观察得出:原子最外层电子与原子的分类及化学性质间的关系

原子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化学性质:结论

稳定性

金属原子元素的化学性质

非金属原子由____________

稀有气体原子决定O

二、离子

1.离子也是构成的一种微粒

2.离子的形成及分类

原子得到电子(电子数—质子数),带—电荷,称为阴离子;

原子失去电子(电子数—质子数),带—电荷,成为阳离子。

3.原子与离子的比较

微粒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结构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

电性不显电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