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与理赔 课件 第6章汽车保险事故鉴定与查勘_第1页
汽车保险与理赔 课件 第6章汽车保险事故鉴定与查勘_第2页
汽车保险与理赔 课件 第6章汽车保险事故鉴定与查勘_第3页
汽车保险与理赔 课件 第6章汽车保险事故鉴定与查勘_第4页
汽车保险与理赔 课件 第6章汽车保险事故鉴定与查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汽车保险事故鉴定与查勘第6章汽车保险事故鉴定与查勘第一节汽车保险事故鉴定第二节汽车保险事故现场查勘一、汽车保险事故鉴定概述二、汽车保险事故鉴定的基本知识三、保险事故处理程序与鉴定第一节汽车保险事故鉴定

(一)汽车保险事故鉴定概述的含义

汽车保险事故鉴定,就是根据该事故的“结果”——车辆的损坏及乘员的受伤状态、路面痕迹等(同时参考目击者的证言),对照自然规律、汽车运动特性、结构特点、人体工程学等准确地再现碰撞现象,然后追溯、推定构成事故“原因”的事故发生前的车辆运动状态与乘员的动作。一、汽车保险事故鉴定概述第一个阶段是碰撞发生前事故车辆的运动状态与操纵车辆的驾驶员的动作。在这一阶段,往往由于驾驶员的错觉、判断错误、反应迟钝或者车辆以及道路环境的异常等原因而引起碰撞事故。从科学鉴定理论的观点来说,汽车碰撞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是车辆之间相互交换运动能量的现象。②是相互挤压,通过车身的损坏(塑性变形)来消耗一部分运动能量的现象。③是部分相互损坏(塑性变形),而另一部分相互排斥(反弹、弹性变形)的现象。④在进行运动能量交换的同时,有时还会将一部分运动能量转换为角速度运动的现象。即发生碰撞事故的车辆不单单存在平移运动,有时还伴随有旋转运动。⑤由于惯性作用,乘员与车辆之间会产生相对运动。这就是所谓的二次碰撞,也就是乘员受伤的原因。⑥碰撞现象一般发生在0.1~0.2s极端的瞬间。

一般的犯罪事件几乎都由人的行为构成,而保险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则与此有较本质的区别,是一种同时发生物件碰撞的事件。这些碰撞一定会遵循以牛顿的三大定律为首的物理定律而产生。因此,只要正确地记录碰撞结果——车辆的损坏状况及路面痕迹等,以解释产生碰撞的方式,就能够完全正确地反推出事故发生的过程和原因。这说明,汽车交通事故鉴定具有较高的实证性。

(二)汽车保险事故鉴定的内容

汽车保险事故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碰撞事故的发生形态、单车事故的发生形态;

碰撞车速、制动前的车速;

碰撞地点是否有违章情况;

碰撞姿态、碰撞角度等;

碰撞发生前事故车的运动状况与驾驶员的动作;……二、汽车保险事故鉴定的基本知识(一)汽车事故碰撞力学知识1.冲突事故由三个过程构成

冲突事故是三个过程的连续:冲突前,驾驶员未采取措施或措施无效,导致汽车与冲突物接触;冲突瞬间,汽车与冲突物之间在接触面进行能量交换;冲突后,汽车与被冲突物分别以不同的轨迹运动直到最终停止。2.汽车冲突为塑性冲突

皮球碰到墙壁而被弹回的是弹性冲突,黏土球碰撞墙壁后完全不被弹回的情况为塑性冲突。完全弹性冲突由于冲突后无能量损失,所以弹回速度与冲突前速度相同。而完全塑性冲突由于冲突前的动能完全损失,所以回弹速度为零。那么汽车冲突是哪一种呢?

由于我们讨论的重点是伴随人身伤亡和车的损失的汽车事故,所以都应视为塑性冲突。(二)汽车保险事故鉴定必要的人体工程学知识1.视觉

(1)可视距离。对于驾驶人来说,“能看多远”对行车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识别所看到的对象物。“能看多远”具体来说可分为可视距离和视野。可视距离基本上受亮度制约。夜间行车,前照灯的亮度直接决定着可视距离。车速也会间接影响可视距离。

(2)视野。视野即生理性视觉的极限角度,左右两眼分别为160°。中间重叠的视野为左右各60°,确认色彩的视野为正前方左右35°。

(3)颜色、形状与识别。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要有短暂的时间中断注视前方,用眼的余光去识别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仪表、警报器等。

(4)光照适应与眩目。人眼对光的适应有两种情况,即“暗适应”与“亮适应”。行驶在明亮处的车辆,一旦进入较暗的隧道,驾驶人视力会暂时性急剧下降。相反,当从黑暗的隧道行驶到较明亮的外部时,也会因外部太明亮,眼睛不适应而看不见东西。这就是光适应问题。2.知觉反应时间

在行车的过程中,从特殊景象进入驾驶员视野到采取相应行动的时间,即知觉反应时间。知觉反应时间包括以下四个过程:

(1)发现,就是将外部信息情报摄入大脑的时间。一般是通过视觉发现。

(2)识别,是对发现的情形作出判断。

(3)决定行动,识别后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也即产生行动命令的信号。

(4)反应,行动命令信号传递给手脚的肌肉组织,到开始操作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3.驾驶状态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生理现象,这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正常驾驶状态有如下几种:疲劳型打瞌睡、单调型打瞌睡、酒后驾车、注意力分散。4.人体抵抗冲击的能力

在交通事故鉴定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证明碰撞冲击与身体伤害的因果关系。这就要了解人体的抗冲击特性。(1)驾驶员行为与制动过程汽车制动全过程是从驾驶员发现险情,意识到需要立即制动至车辆完全停住的整个过程(图6-2),它包括驾驶员反应时间t1,制动系迟滞时间t2,制动力从零增加到最大值的时间t3,以最大制动力进行制动时间t4。

图6-2制动过程驾驶员反应时间t1。图中零点表示制动时间的起点,比如,驾驶员发现前方有横穿道路的行人,从视觉感受反映到脚接触制动踏板这段时间,t1为驾驶员反应时间。制动迟滞时间t2。t2是驾驶员从踩下制动踏板到制动器开始作用的时间,这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驾驶员踩踏板的速度及制动装置的形式和制动器的结构。3.开始作用的时间,这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驾驶员踩踏板的速度及制动装置的形式和制动器的结构。4.持续制动时间t4和制动解除时间t5。紧急制动时产生最大制动力,车轮在地面上向前拖滑留下明显的制动拖印,这个过程对应持续制动时间t4。制动完全释放时间t5为驾驶员放开制动踏板到制动完全消除所需的时间。三、保险事故处理程序与鉴定

保险事故的处理程序,是指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协同保险人完成保险事故的核定、赔付全过程的一般步骤。(一)保险事故处理程序对保险人而言,要经过立案、查勘案情、审定责任、赔款计算和赔付结案等;对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而言,通常情况下要经过报案、申请给付、接受给付等。若是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与保险人在赔付问题上有很大的分歧,协商不能达成一致,则还有可能启动仲裁或者诉讼程序。1.报案与立案

《保险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

(1)保险事故通知的内容,主要是通知义务人保险事故发生与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情况。

(2)保险事故通知的时间,车险条款通常规定在出险后48小时内报保险公司,否则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赔偿。一般在具体的保险合同中约定有“保险事故通知条款”。1.报案与立案

(3)保险事故通知的方式,常见的通知方式有:电话、传真、书信或到保险单载明的保险人办事机构报案、业务员转达等。但合同中约定须以书面方式进行的,则应该以书面方式通知保险人或代理人。报案时要填妥报案通知书,作为索赔的依据。

(4)对于存在不正常原因导致保险事故发生的案件,如车祸、不明原因死亡等,以及保险事故造成对第三者的损害,可能会引发诉讼案件,除了向保险公司报案外,还要及时向公安、交警等政府执法部门报案,以便尽快侦破案件,获得理赔。2.施救与查勘

当保险标的遭遇危险时,为防止损失扩大而采取某种控制危险的措施,即为施救。目的是控制危险状态的进一步发生,将损失降到最低。

(1)施救

①施救的主体。

②施救的费用。

(2)查勘:包括出险后保险人对各种保险单证的核查以及对出险现场的查勘。对出险现场进行查勘是很重要的一环,保险人只有进行实地查勘,掌握第一手证据,才能正确判断,为以后确定责任及赔偿范围奠定基础。3.申请赔付与赔款审核(1)申请赔付: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向保险人明确提出请求给付保险金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通过填写《保险给付申请书》来申请赔付,并同时向保险人提供有关单证。(2)赔款审核:交警部门对事故作出裁决后,被保险人应将事故责任判定书、损失赔偿裁决书、医院诊断证明或法医鉴定书、医药费发票、损失清单、修理费发票等送交承保公司。(二)保险事故责任鉴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作了以下规定: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应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其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的,应当负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没有违章行为或者虽有违章行为,但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的,不负交通事故责任。第二节汽车保险事故现场查勘一、现场查勘目的

二、事故现场分类三、现场查勘的准备四、现场查勘的主要内容五、现场查勘的方法六、现场查勘工作七、交通事故痕迹物证鉴定技术一、现场查勘目的

现场查勘是证据收集的重要手段,是准确立案、查明原因、认定责任的依据,也是保险赔付、案件诉讼的重要依据。因此,现场查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具有如下重要的意义。(一)查明事故的真实性

通过客观、细致的现场查勘,可以证明案件是否为普通单纯的交通事故,是否为骗保而伪造事故,即确定事故的真实性。(二)确定标的车在事故中的责任

通过对现场周围环境、道路条件的查勘,可以了解道路、视距、视野、地形、地物对事故发生的客观影响;对事故经过进行分析调查,查明事故的主要情节和交通违法因素,可以分清标的车在事故中所负的责任。(三)确定事故的保险责任

通过现场的各种痕迹物证,对当事人和证明人的询问和调查,对事故经过进行分析调查,查明事故发生的主要情节,结合保险条款和相关法规,可以确定事故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畴。(四)确认事故的损失

通过对受损车辆的现场查勘,分析损失形成的原因,可以确定该起事故中造成的标的车及第三者的损失范围。通过对第三者受损财物的清点统计,确定受损财物的型号、规格、数量以及受损的程度,为核定损失提供基础资料,损失较小者可以现场确定事故损失。二、事故现场分类

按照实际情况,事故现场一般分为原始现场、变动现场和恢复现场三类。(一)原始现场

原始现场常被称为第一现场,是指发生事故后至现场查勘前,没有发生人为或自然破坏,仍然保持着发生事故后的原始状态的现场。它的现场取证价值最大,能较真实地反映出事故发生的全过程。(二)变动现场

变动现场又称移动现场,是指事故发生后,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原因,改变了现场原始状态的一部分、大部分或者全部面貌的现场。包括正常变动现场、伪造现场、逃逸现场。1.正常变动现场下述原因导致的出险现场变动均属于正常变动现场:(1)抢救伤者:为将伤者送医院抢救而移动车辆,致使伤者倒卧的位置发生了变化。(2)保护不善:事故现场的痕迹因保护不善,导致被过往的车辆、行人碾踏、触动而变得模糊或消失。(3)自然影响:由于风吹、雨淋、日晒、下雪等自然因素,导致出险现场的痕迹消失或被破坏。(4)其他的正常原因:执行任务的消防、救护、警备、工程救险车,以及首长、外宾、使节等乘坐的汽车,在发生事故后因任务的需要而驶离现场等特殊情况,致使现场变化等。2.伪造现场

伪造现场是指当事人为逃避责任、毁灭证据或达到嫁祸于人的目的,有意或唆使他人改变现场车辆、物体、痕迹或其他物品的原始状态,或故意布置的现场。

3.逃逸现场

逃逸现场是指事故当事人为逃避责任而驾车逃逸,导致事故现场原貌改变的现场。(三)恢复现场

在保险查勘中,经常遇到被保险人或保险事故当事人对保险人现场查勘要求不清楚,导致一些单方的车损事故没有保存原始现场。而保险人为规避道德风险,通常情况下,要求被保险人或当事人提供原始现场,这就出现了恢复原始现场。

恢复现场有两种情况。

一是对上述变动现场,根据现场分析、证人指认,将变动现场恢复到原始现场状态。

二是原始现场撤除后,因案情需要,根据原现场记录图、照片和查勘记录等材料重新布置恢复现场。三、现场查勘的准备

接到报案后,查勘人员要及时到达现场,出发前需适当做一些准备。(一)查阅抄单

查阅抄单的具体内容如下:

(1)保险期限。

(2)承保的险种。

(3)新车购置价、保险金额与责任限额。

(4)交费情况。(二)查阅报案记录

查阅报案记录的主要内容有:(1)被保险人名称,保险车辆车牌号。(2)出险时间、地点、原因、处理机关、损失概要。(3)被保险人联系电话。(4)查勘报案时间与地点。(三)准备查勘资料与工具(1)所需资料主要包括:出险报案表、保单抄件、索赔申请表、报案记录、现场查勘记录表、索赔须知、询问笔录表、事故车辆损失确认书。(2)所需设备主要包括:查勘车辆、定损笔记本电脑、照相机、卷尺、手电筒、砂纸、笔、记录本等。四、现场查勘的主要内容

现场查勘的主要内容有很多,包括收集材料、摄影、丈量、绘制草图、车辆检查、道路鉴定等,具有较强的时间性和技术性。(一)出险时间

查明出险时间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出险时间是否在保险有效期内;对接近保险起讫日期出险的案件,应特别慎重查实。要详细了解车辆起程和返回的时间,行驶路线,委托运输单位的装卸货物时间,伤者住院治疗时间。对出险时间和报案时间进行比对,看其是否超过48小时。(二)出险地点

必须要有确切的地理位置,如京藏高速某处。不但要请肇事驾驶员指证地点,更需到肇事地进行实地调查、拍照,如果发现肇事地点有前后报案不一致或谎报地点的情况,更要仔细查明。(三)出险车辆

查明出险车辆情况,首先要查实保险标的及第三者的车辆型号、车牌号、发动机号、车架号、安全装置、防盗装置、车龄、车况、最近几次的修理情况及是否在车辆维修期间等情况。(四)驾驶员情况

查清驾驶员姓名、驾驶证号码、准驾车型、初次领证日期等。注意检查驾驶证是否有效,驾驶员是否为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员或保险合同中约定的驾驶员;对特种车辆的驾驶员要检查是否具备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有效操作证;对驾驶营业性车辆的驾驶员要查验是否具有国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资格证书。核验完相关证件后,拍摄证件照片。(五)事故原因

查明事故原因是现场查勘的重点,要深入调查,根据现场查勘技术进行现场查勘,索取证明,收集证据,全面分析。凡是与事故有关的重要情节,都要尽量收集以反映事故全貌。(六)施救事故现场受损财产

采取保护施救措施应严格遵守“必要”和“合理”的原则。了解施救的工具,如拖车的吨位、吊车的吨位大小、施救是否恰当,都有哪些车、物被施救,施救是有偿还是无偿,施救过程有无扩大损失等。(七)事故损失情况

查清受损车辆、承运货物和其他财产的损失程度,对于无法进行施救的货物及其他财产,必要时应在现场进行定损。注意查清在投保车辆的标准配置以外是否还有新增设备;注意查明各方人员伤亡情况,并估计损失金额。五、现场查勘的方法

保险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为了查明事故原因,认定责任,评估事故损失程度。现场查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沿车辆行驶路线查勘法。

(2)由中心向外查勘法。

(3)由外向中心查勘法。(一)收取物证

物证是证明交通事故发生过程和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与责任的最重要的客观依据。收取物证是现场查勘的核心工作,各种查勘的方法、手段均为收取物证服务。(二)现场摄影现场摄影是指对事故发生地点及有关事物,用照相的纪实方法,并按照现场查勘的要求,将现场的状况、痕迹、物证、物与物之间的位置和相互关系,迅速、准确、真实、无误地拍摄下来的过程。1.现场摄影的原则先拍原始现场,后拍变动现场;先拍重点,后拍一般;先从地面拍,后从高处拍;先拍易破坏、易消失的,后拍不易破坏、不易消失的。2.现场摄影的要求(1)要有反映事故现场全貌的全景照片。(2)要有反映受损车辆号牌及受损财产部位和程度的近景照片。(3)要有事故车辆某些重要局部(如车牌号、发动机号码、VIN码等)的特写照片。(4)要有拍摄保险车辆的行驶证(客运车辆准运证)、驾驶员驾驶证(驾驶客运车辆驾驶员准驾证、特种车辆驾驶员操作资格证)的特写照片。(5)双方或多方事故,应拍摄第三者车的“交强险标志”(正面及背面)或交强险保单。(6)必要时可要求相关证人与受损车辆拍摄合影照片。(7)现场摄影要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按照法律程序办事,保证拍摄出来的照片与现场实际相互印证。3.现场摄影的方式(1)方位摄影,是指根据现场和周围环境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位拍摄现场的位置、轮廓,以反映事故现场全貌的摄影方式。(2)中心摄影,是指以事故接触点为中心,拍摄事故接触的各部位及其相关部位,以反映与事故相关的重要物体的特点、状态和痕迹的摄影方式。(3)细目摄影,是指拍摄事故现场的各种痕迹、物证,以反映其大小、形状、特征的摄影方式。(4)宣传摄影,是指为了宣传和收集资料的需要,运用各种技巧突出反映某一侧面(车辆损伤、伤亡者以及事故责任者等)的摄影方式。4.现场摄影的方法一般现场摄影包括相向拍摄、十字交叉拍摄、连续拍摄和比例拍摄四种摄影方法。(1)相向拍摄法是从两个相对的方向对现场中心部分进行拍摄,以较为清楚地反映现场中心情况。(2)十字交叉拍摄法是从四个不同的地点对现场中心部分进行交叉拍摄,以准确反映现场中心情况。(3)连续拍摄法是将现场分段进行拍摄,然后将分段照片拼接为完整的照片的方法,此种拍摄方法适合于事故现场面积较大、一张照片难以包括全部情况。(4)比例拍摄法是将尺子或其他参照物放在被损物体旁边进行摄影的方法。常常在痕迹、物证以及碎片、微小物摄影的情况下采用此法,以便根据照片确定被摄物体的实际大小和尺寸。5.现场摄影的要点(1)现场概览摄影:①现场位置。②现场概貌。(2)车辆损失摄影:是指根据保险理赔后续工作的需要,运用中心摄影和细目摄影方式,拍摄事故车辆的牌号、车型以及损失情况。(3)痕迹拍摄:①痕迹勘验拍摄。②碰撞痕迹拍摄。③剐擦痕迹的拍摄。④路面痕迹拍摄。(三)现场丈量1.确定方位、选定坐标与现场定位确定方位就是确定公路的走向,通常用道路中心线与指北方向的夹角来表示,可以用袖珍经纬仪测得。如果事故路段为弯道,可以用进入弯道的直线与指北方向的夹角和转弯半径表示。选定坐标就是在事故现场附近选择一个永久性的固定点,作为固定现场的基准点。这个坐标可以用里程碑、电线杆等表示,但必须注明相应的里程或号码,这是恢复现场所必需的。

图6-3现场定位法现场定位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现场固定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其主要方法包括:(1)三点定位法(2)垂直定位法(3)极坐标定位法2.丈量道路丈量道路包括查勘道路的走向、附近的交通标志、安全设施、行车视距以及丈量路面、路肩及边沟的宽度和深度。3.丈量主要物体及痕迹位置(1)车辆位置及行驶方向。(2)制动印痕。(3)测量车辆与车辆、人畜或与其他物体接触后双方留下的痕迹、位置。(4)测量事故现场的微小痕迹,如指纹、毛发、血皮、纤维,或其他不易发现的微小印痕。(5)对现场的其他遗留物,如轮胎花纹、车身漆皮、玻璃碎片、脱落的车辆零部件、泥土、物资等进行测量。4.丈量事故接触部位事故的接触部位是形成事故的焦点,也是判定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交通事故的接触部位具有多样性,但都有其特定的空间位置和平面位置,对事故的接触部位首先应进行科学分析,认真判断。(四)绘制现场草图

现场草图是指查勘事故现场时,按一定的图形符号手工绘制的,对现场环境、事故形态、有关车辆、人员、物体、痕迹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所做的图形记录。事故现场草图是现场查勘的主要记录资料,也是正式的现场查勘图绘制的依据。1.现场图的内容(1)能够表明事故现场的地点和方位,现场的地物、地貌和交通条件;(2)表明各种交通元素以及事故有关的遗留痕迹和散落物的位置;(3)表明各种事物的状态;(4)根据痕迹表明事故过程、车辆及人体和牲畜的动态。2.现场图的分类现场图根据制作过程分为现场记录图和现场比例图。(1)现场记录图。现场记录图是根据现场查勘程序,在出险现场绘制、标注当场完成的事故现场示意图。(2)现场比例图。现场比例图是根据现场记录图所标明的尺寸、位置,选用一定比例,按照绘图要求,工整准确地绘制而成的正式现场比例图。3.现场图的图形符号事故现场图采用的图形符号是根据我国制定的《交通事故现场图形符号》国家标准。这类图形符号归纳起来可分为交通元素图形符号,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图形符号,土地利用、植被和地物符号,动态痕迹、及其他等图形符号共五类,供给绘制交通事故现场图使用,部分图形符号如表所示。5.现场查勘草图的绘制过程(1)根据事故情况,选用适当比例,进行草图图面的总体构思。根据图纸大小和对现场的感性认识,选用合适比例,进行图面构思。(2)按照近似比例画出道路边缘线和中心线。确定道路走向,在图的右上方绘制指北标志,并标注路中心线与指北线的夹角。(3)根据图面绘制的道路,用同一近似比例绘制出事故车图例,再以事故车为中心向外绘制各有关图例,如图6-4所示。

图6-4某事故现场查勘草图(4)根据现场具体条件,绘制基准点,利用定位法为事故车辆及主要物品、痕迹定位。(5)根据需要绘制立体图、剖面图和局部放大图。(6)对所完成的现场查勘草图进行核对,以确保无误。(7)核对无误后,由现场查勘人员、见证人、绘图人、校核人等签名。(五)车辆检查车辆的技术状况及乘员载重状况,与交通事故有直接关系,必须认真地进行检查和鉴定。检查的内容包括转向、制动、挡位、轮胎、喇叭、灯光、后视镜、刮水器以及车辆的乘员和载重情况等。(六)询问人证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取得证人的文字证明材料,将证人目击时的位置和事故发生的经过绘制成草图,草图中应标明各方的位置、行驶方向和估计速度,以此作为确定事故责任人的参考。(七)询问人证目前,保险公司使用的现场查勘记录及具体内容,如表6-9所示。(八)典型交通事故的现场查勘要点现场查勘的要点简述如下:(1)及时。(2)认真。①两车及两车以上机动车辆碰撞事故且损失重大的,应坚持到第一现场寻访目击证人,搜索碰撞地点车辆、财物的遗留物、擦痕、人员伤亡的血迹等,并拍照存档。②单方事故,凡是涉及车辆碰撞固体静止物,如公路护栏、公路中间隔离带、树木、农田、山坡、建筑物等,无论公安交警部门是否受理,今后是否出具证明,都必须到第一现场查勘、拍照,掌握第一手资料。(3)全面、完备。七、交通事故痕迹物证鉴定技术(一)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概念1.痕迹物证概念

物证是指能够据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痕迹是物证的一种形式。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是指在交通事故现场或从交通事故现场带走能证明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物品、物质和痕迹。在交通事故发生过程中,车辆与其他车辆、人体、物体相接触,就形成了各种痕迹。根据这些痕迹,可以确定肇事者的违法行为,分析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痕迹是事故处理中应用最多的一种物证。因此事故痕迹勘验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验的重要内容。2.痕迹物证分类

交通事故痕迹物证主要包括附着物、散落物和各种痕迹。

附着物是指在交通事故中形成,沾附在事故车辆、人体、路面及其他物体表面能证明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物质。

散落物是指遗留在交通事故现场,能够证明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物品或物质。如损坏脱离的车辆零部件、玻璃碎片、油漆碎片、橡胶碎片等。

交通事故痕迹是指与交通事故有关的,在客体上形成的据其形态学特征、能供同一认定的物质变化形态。(二)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鉴定目的及意义

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鉴定的目的是通过技术手段收集、检验、鉴定存在于发生事故物体间的碰撞、刮擦、碾轧等痕迹物证,用分别检验、综合比对等方法,研究确定交通要素在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用以揭示交通事故的真相,再现交通事故案件事实及因果关系。

其意义和作用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反映事故车辆在发生事故过程中的行驶状态2.印证接触点3.为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认定提供依据4.为法庭提供诉讼证据(三)地面痕迹物证勘验地面痕迹分为地面轮胎痕迹、地面挫划痕迹、地面物证等,其中主要是地面轮胎痕迹。地面轮胎痕迹是指车辆轮胎相对于地面作滚动、滑移等运动时,留在地面上的印迹。轮胎痕迹的形状取决于轮胎相对于地面的运动状态,受轮胎的负荷、气压、规格的影响。1.不同运动状态下轮胎痕迹的区别轮胎在地面上的基本运动状态是滚动和滑移,滑移又分为横向滑移、侧向滑移和斜向滑移。运动状态不同,产生的痕迹就不同。常见的运动状态有:(1)滚动滚印是指车辆轮胎相对于地面作纯滚动运动时,留在地面上的印迹。

(2)滑移

车辆轮胎受制动力作用,沿行进方向相对于地面作滑移运动时,留在地面上的印迹称为拖印。

图6-6拖印(3)滚动和滑移的复合运动车辆轮胎受制动力作用,沿行进方向相对于地面作滚动、滑移复合运动时,留在地面上的印迹称为压印。制动过程中,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和制动迟滞时间内,车轮纯滚动,形成滚印。在制动力增长这段时间内,制动力由零增长到最大,车轮边滚边滑,形成压印。在持续制动阶段,轮抱死拖滑,形成拖印。(4)侧滑汽车行驶时,当侧向作用力大于轮胎与路面间的横向附着力时,将产生侧滑现象,这时的轮胎痕迹叫做侧滑痕迹,如图6-7所示。图6-7侧滑印2.不同气压和负载下轮胎痕迹的区别轮胎在不同气压和负载时,其胎面与路面的接触情况不同,轮胎和路面相对滑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形状也不相同。按照汽车使用说明书对轮胎正确地充气,车辆又不超载,这时胎侧变形正常,胎面与路面接触力分布均匀,轮胎痕迹的宽度与胎面同宽,并且均匀。当气压很高或者轮胎轻负载,其胎面由于充气压力的作用向外弯曲,如图6-8所示,这时胎面和路面的接触较少,痕迹的宽度变窄。图6-8轮胎和路面相对滑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形状3.不同制动状态痕迹的区别在交通事故现场,车辆作紧急制动时,不一定郁有制动拖印出现,这与车辆的制动性能和驾驶员的操作技能有关。(1)正常制动拖印,是两条与制动轮轮距相同的平等直线。当前后轴轮距相同的情况下,前后轮拖印局部区段产生重叠,重叠处拖印加深。在紧急制动时,制动印不一定都是连续的,有时会出现断续现象。图6-9正常情况下的制动拖印图6-10紧急制动时的制动痕迹(2)制动跑偏痕迹。制动跑偏是指汽车直线运动制动时,自动地向左或向右偏驶的现象。制动跑偏产生的原因多数是左右制动力不相等,特别是前轮制动力左右不相等时,容易引起制动跑偏。汽车由于某种原因出现制动跑偏时,反映在路面上的是:前后轮制动印记不重合,后轮制动印记偏离直线行驶方向,且四轮制动印记不等长。图6-11制动跑偏轮胎痕迹(3)制动侧滑痕迹。制动侧滑是指汽车制动时,一轴车轮或两轴车轮抱死,产生横向滑移的现象。侧滑痕迹如图所示,其最大的特征是左右两轮的痕迹曲率发生突变。突变点就是侧滑的开始,且痕迹变宽。发生严重侧滑时,车辆将会绕其垂直轴心作大幅度回转,重心保持着向前移动,其回转的轮胎痕迹如同摆线。图6-12制动侧滑痕迹4.轮胎痕迹的分析和应用事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地面轮胎痕迹是事故发生过程中,车辆运行状态的客观反映。因此有效地利用地面轮胎痕迹,对于判断事故发生过程、分析事故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场勘查中,利用地面轮胎痕迹可以判断车辆类型、接触点、肇事车车速和车辆运行轨迹。(一)判断车辆类型(二)判断接触点(三)判断肇事车车速(四)判断车辆的行驶轨迹(四)车体痕迹勘验1.车体痕迹的形态特征在交通事故中,车与车或车与其他物体接触时,在车辆表面所形成的撞击或刮擦痕迹,称之为车体痕迹。常见的车体痕迹一般可形成以下几种形态痕迹:(1)凹陷状立体痕迹。(2)塌陷与孔洞状立体痕迹。(3)粉碎性痕迹。(4)线条状、带状和片状的刮擦痕迹。(5)整体分离痕迹。2.车体痕迹的查勘方法肇事车辆在交通事故中,都会形成一定形式的车体痕迹来反映事故过程。在进行车辆痕迹查勘时,查勘人员应遵循以下顺序:由前到后,从上到下,从有关一侧到无关一侧。(1)车前部痕迹(2)车辆侧面痕迹(3)机动车底盘上的痕迹3.车体痕迹的分析与运用在车体痕迹进行测量记录后,要对记录的痕迹进行初步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从痕迹的新鲜程度进行分析。(2)从痕迹高度进行分析。(3)从痕迹的形态和大小进行分析。(4)从痕迹的着力点、方向和角度进行分析。(5)从痕迹周围的附着物进行分析。(五)车辆状态分析计算

速度是形成各种交通现象的必要条件,分析交通事故发生原因过程中,速度则是关健性的因素,因为汽车超速行驶常造成交通事故。由于交通事故发生过程十分短暂,且变化又十分复杂,因而根据现场遗留的车轮痕迹、人体被撞击的距离等现场资料来推断肇事车碰撞前的瞬时速度是可行的,但要计算准确的速度值却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应用汽车动力学理论,用分析和试验的方法推算出近似的速度,一般可满足事故分析再现的需要。

汽车驾驶员在驾驶汽车过程中突然遇到潜在危险时,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在事故现场遗留下轮胎制动印迹。拖印距离是车辆制动过程中的持续制动时间内车轮所驶过的距离,所以拖印距离又常称为持续制动距离。持续制动距离与车辆行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车速为原来的2倍时,持续制动距离变为原来的4倍。汽车制动时,轮胎在地面上要遗留下印迹。汽车制动开始前的绝大部分动能将消耗在轮胎对地面所做的摩擦功(包括车轮制动器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功)。1.通过制动拖印长度推算速度根据功能守恒定律,汽车制动时摩擦阻力所做的功(FS)恒等于汽车制动减速过程中所消耗的动能,即(6-1)1.通过制动拖印长度推算速度式中:m——汽车质量,kg;

——汽车出现拖印时的初速度,m/s; F——汽车制动时的地面制动力,F=(

i)mg;

——道路附着系数; i——坡度(%),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g——重力加速度,9.8m/s2; S——汽车制动时拖印距离(即持续制动距离)

,m。将F=(j±i)mg代入式(6-1),得(6-2)由此,通过现场勘测制动拖印,如果制动所做的功是作用在全部车轮上(所有车轮制动都有效),附着质量被充分利用时,就可测算出事故车辆出现拖印时的初速度,即

(6-3)(m/s)

或者(6-4)(km/h)《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速度鉴定》国家标准中给出了路面附着系数参考值,实际计算中可采用下表6-10中的数值进行计算:例1:在一起事故调查中发现现场水平沥青路面上留有制动印迹34.21m长,请计算汽车在发生事故瞬间的行驶速度。(km/h)例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