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极限概念-如何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1页
没有极限概念-如何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2页
没有极限概念-如何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3页
没有极限概念-如何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4页
没有极限概念-如何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没有极限概念,如何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获奖科研报告论文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36006)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它是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研究函数性质的有效方法,同时它也是高等数学的内容,所以在历次教材改革中,变动既频繁又较大,既体现了编者对它割舍不下的情怀又充满了不知如何安排的迷茫.本文就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2》(以下简称“新课程教材”)中对这部分内容的安排,提出教学中的困惑,并结合实践,提出对策,供大家参考.

1.新课程教材安排ビ朐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选修Ⅱ》(以下简称“旧课程教材”)相比,新课程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上都有很大变化,其中与本文讨论有关的是导数概念的引入,不讲极限概念,而是注重通过实际背景创设丰富的情境,不惜篇幅引导学生经历由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从本质上认识和理解导数概念,在给出导数定义后,又给出了三个具体例子,加深对导数的实际意义的认识,这些都是旧课程教材所没有呈现的.

教材的具体安排是:§1《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用了两个实例分析和两个例题,帮助学生实现“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质的飞跃,为导数概念的引入做好扎实的铺垫.§2《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由于有了上一节大量生动的背景实例,至此,抽象出导数定义已是水到渠成.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在数学中,称瞬时变化率即为函数y=f(x)在x0点的导数”是欣然接受的,相对旧课程教材,导数定义的给出无疑是成功的,但我们的困惑是下列问题.

2.没有极限的概念,如何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バ驴纬探滩脑凇2中,专门安排了§2.2《导数的几何意义》,教材在描述性地给出了“曲线的切线”定义后,紧接着就是“该切线的斜率就是函数y=f(x)在x0处的导数f′(x0)”.学生的困惑是:f′(x0)不是函数y=f(x)在点x0处的瞬时变化率吗?它反映的不是割线AB在点x0处的变化快慢吗?它怎么又是y=f(x)在点x0的切线斜率了呢?教师困惑的是:(1)本想弱化形式化的定义,降低学生理解导数的难度,但教材在导数定义后,又“通常用符号ゝ′(x0)表示,记作f′(x0)=┆玪im獂→x0f(x)-f(x0)x-x0=┆玪im△x→0f(x0+△x)-f(x0)△x”,这里还是出现了形式化的定义.(2)极限定义能回避得了吗?导数定义中无法回避,这是不争的事实,新课程教材在§3《计算导数》中,不仅出现了极限的符号,而且出现了极限的运算,与其在这里让老师费尽口舌给一头雾水的学生解释半天(事实上学生仍无法理解),既偏离了主题又没有效果,不如干脆增加一节“极限的定义”.

3.我们的对策ノ沂∈2006年秋季进入新课改的,首轮教学中我们循规蹈矩地按教材进行教学,结果学生只能是生吞活剥地记下结论,由于不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只能是照搬模仿,根本谈不上灵活二字.在2007年开始的二轮教学中,我们对新课程教材作了大胆的尝试,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具体地在两处做了调整.

3.1增加一节极限的定义ピ谘⌒2-2§2《变化率与导数》的§1《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之前,增加一节,课题是《极限的定义》,课时为一节课,主要介绍极限符号的引入和使用,初步渗透极限思想,具体内容是:首先,通过列举实例,给出“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一般地,设{a璶}是一个无穷数列,如果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a璶无限地趋向于一个常数a,则称a是数列{a璶}的极限.然后给出形式化的符号表示:即“当n→∞时,a璶→a”记作“┆玪im猲→∞a璶=a”.

然后,将数列极限的初步认识正迁移到“函数极限”,仍然通过实例列举,只介绍“当x→x0时,函数f(x)的极限”,并给出形式化的符号表示“当x→x0时f(x)→a,记作┆玪im獂→x0ゝ(x)=a”,以实现数列极限的顺应和同化.这里不介绍“当x→∞时,函数f(x)的极限”,也不介绍“函数的左、右极限”,以免增加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更主要的是避免冲淡主题——我们这里只是介绍极限的形式化表示和极限思想,并不涉及极限的完整定义.事实上,在旧课程教材选修Ⅱ中,学生对“x→x0时,函数f(x)的极限”的理解要比“函数的左、右极限”容易得多.

最后,为了加深对极限符号的认识,我们设计了一组练习:

1、请用语言描述下列极限符号的含义(有的教师根据班级学生情况,要求学生探究符合要求的数列{a璶}或函数f(x)的解析式):

(1)┆玪im猲→∞a璶=1;(2)┆玪im獂→1f(x)=-2;

(3)┆玪im獂→0f(x)=13;(4)┆玪im獂→-1f(x)=4.

2、正三棱锥S-ABC相邻两个侧面所成的二面角为α,则α的取值范围是().

A.(0,π)B.(π6,π)

C.(π3,π)D.(π3,π2)

3.2调整一段叙述ビ辛思限的符号表示,在§1节例1和例2中,均可以用极限符号表示“小球在t=5s时刻的瞬时速度”和“合金棒在x=2处的线密度”了,而且将§2.2《导数的几何意义》的叙述调整为:

函数y=f(x)在区间[x0,x0+△x]的平均变化率为△y△x,如图2-3所示,它是过A(x0,f(x0))和B(x0+△x,f(x0+△x))两点的直线的斜率,直线AB称为曲线y=f(x)在A处的一条割线.

如图2-4所示,设函数y=f(x)的图像是一条光滑的曲线,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当点B(x0+△x,f(x0+△x))沿着曲线逐渐向点A(x0,f(x0))靠近时,割线AB将绕着点A逐渐移动,当点B沿着曲线无限接近点A(即△x→0)时,割线AB也无限地逼近一个极限位置——直线AC,直线AC和曲线y=f(x)在点A处给我们“相切”的感觉,称直线AC为曲线y=f(x)在点A处的切线.

由于割线AB和切线AC都过点A,所以割线AB无限地趋近切线AC也即是k〢B无限地趋近k〢C.将上述变化过程表示如下:

当△x→0时,k〢B→k〢C,由极限的定义,

即k〢C=┆玪im△x→0k〢B=┆玪im△x→0△y△x

=┆玪im△x→0f(x0+△x)-f(x0)△x=f′(x0).

所以函数y=f(x)在x0处的导数f′(x0)就是曲线在点A(x0,y0)处的切线斜率,这就是导数的几何意义.

4.几点反思(1)何谓“适度”的形式化?“数学教学不能只限于形式的表达,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想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强调本质,注重适度的形式化”(新课标十大基本理念之一)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具体地,导数定义能离开形式化的表达吗?离开形式化的表达,只能让学生死记导数的几何意义,这与新课标理念背道而弛吧.事实上,高二学生理解极限、导数的形式化表达并没有什

么障碍.

(2)增加一节极限的定义,是否增加了课时?新课标实施的阵地在课堂,增加一节极限定义,是增加了一个课时,看看以高考为目的的普通高中的课时安排吧,有几个学校的数学课时是每周四节?搞理论可以走得极端一些,但实践还是以尊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