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1/1C/wKhkGWXSMMKAJrbmAALT0kdeW3Y846.jpg)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1/1C/wKhkGWXSMMKAJrbmAALT0kdeW3Y8462.jpg)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1/1C/wKhkGWXSMMKAJrbmAALT0kdeW3Y8463.jpg)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1/1C/wKhkGWXSMMKAJrbmAALT0kdeW3Y8464.jpg)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1/1C/wKhkGWXSMMKAJrbmAALT0kdeW3Y84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面加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弗食,不知其旨也。(旨,味美。)(《虽有佳肴》)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同“举”,举荐,推举)(《大道之行也》)C.子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没有出路的处境)(《桃花源记》)D.以其境过滑,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居:停留)(《小石漂记》)2.(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棱角(líng)虔诚(qián)演译接踵而至(zhǒng)B.卑鄙(bì)蛮横(hèng)赋予挑拔离间(bō)C.瞭望(liào)拙劣(zhuō)决择暴风骤雨(zòu)D.驰骋(chěng)推搡(sǎng)敦实纷至沓来(tà)3.(2分)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A.首联写得洞庭湖的湖水浩荡满溢,与岸齐平,天空倒映湖面,湖上湖中浑然一体。“虚”和“太清”均指天空。B.颔联写洞庭湖的水气蒸腾迷漫了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发出震天撼地的洪响,诗人直感城墙也在撼动。C.最后四句写诗人想要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的心情,说得很直接。“端居耻圣明”表露出他的心迹。D.这首诗在内容上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盛世出仕建功立业的心志;在写景上则于大处落笔,把洞庭秋色描绘得气势磅礴,雄浑壮美。4.(2分)对下列加点字词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唱歌”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布谷鸟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其对人民生产生活的重用意义。B.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抓”“贴”动作描写十分逼真,表现作者阔别十年后重返延安时的激动心情,也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的热爱。C.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怒不可遏”在文中是指愤怒到了极点。D.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两个“最”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反对派暗杀李公朴先生暴行的无比痛恨之情。5.(2分)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回忆,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B.《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如“白肚手巾”“羊羔羔”等,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D.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选自清代涨潮编写的《虞初新志》,核舟上所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后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出自《赤壁赋》。6.(2分)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归省(xǐnɡ)幽悄(qiǎo)褶皱(zhé)销声匿迹(nì)B.黧黑(lí)连翘(qiáo)拙劣(zhuō)戛然而止(jiá)C.亢奋(kànɡ)缄默(jiān)腈纶(jīnɡ)拾级而上(shè)D.斡旋(wò)龟裂(jūn)差互(cī)怒不可遏(è)7.(2分)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蛮横(hèng)翌日(yì)刹那(chà)风雪载途(zài)B.亢奋(kàng)矗立(zhù)腈纶(qīng)戛然而止(jiá)C.拾级(shí)棱角(léng)追溯(sù)弄巧成拙(zhuó)D.舆论(yǔ)髯须(rán)挟制(xiá)义愤填膺(yīng)8.(2分)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狩猎(shǒu)欺侮(wǔ)蛮横(hèng)怒不可谒(è)B.撺掇(chuān)斡旋(wò)苍劲(jìn)亭台楼阁(tíng)C.霎时(chà)眼眶(kuàng)羁绊(jī)人情世故(shì)D.缅怀(miǎn)颠簸(bǒ)矗立(chù)强词夺理(qiǎng)9、(4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各题。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lán,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的粉红嫩绿,尤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动人。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倾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色彩斑lán()嫩()绿(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3)文中“轻歌曼舞”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填空。(8分)默写。(1)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2)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惊起却回头,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礼记》)(6)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7)白居易的《卖炭翁》中,“___,____”两句表现出老翁因天寒而受冻,却又担心炭价太低而希望天更寒冷的矛盾心理。(8)韩愈的《马说》中,“_____,____”两句以千里马的遭遇,写出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流露出作者强烈的不平和悲愤。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①去年的大年夜,我家后面老爷子家的那盏年灯,在他家封闭阳台的落地窗前,照往年一样,又亮了起来。②老爷子是位老北京,讲究老理儿。老爷子家这盏年灯,好几年过年的时候,都在点亮。从我家的后窗一眼就能望见,正对面老爷子家阳台窗前的这盏年灯,就这样一直亮到正月十五满街花灯绽放的时候。如今,满北京城,如老爷子这样坚持守候过年老理儿的人,不多见了。③每年过年期间,望着老爷子家这盏年灯,我都会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那时候母亲还在世,不管晚上我回家多晚,她老人家都会让家里的灯亮着。每次骑着自行车回家,四周房屋里的灯光都没有了,一片漆黑,老远,老远,一望见家里那盏橘黄色的灯,灯光闪亮着,跳跃着,像跳跃着一颗小小的心脏。我的心里便会充满温暖,知道母亲还没有睡,还在等着我。母亲去世之后,我晚上回家,再也看不见那盏橘黄色的灯光了,好长一段时间都不适应,心里都会有些伤感。对于我,灯,就是家;灯下,就是母亲。无论你回来有多晚,无论你离家有多远,灯只要在家里亮着,母亲就在家里等着。④因为老爷子和我的儿子都在美国,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话题。我知道,前些年,老爷子和老伴还常常去美国,看他的儿子,帮助带带孙子。如今,孙子都上中学了,老爷子真的老了。他不止一次对我说:快80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坐不了喽。便盼望儿子能够带着媳妇和孙子回来过一回春节。盼了好几年,不是儿子和儿媳妇工作忙,就是孙子春节期间正上学请不了假,都没有能够回来。每年春节,老爷子家阳台的窗前,都亮起了年灯。⑤去年老爷子家的这盏年灯,变了花样。以往,都只是一盏普通的吊灯,半圆形乳白色的灯罩,垂挂着一支暖色的节能灯。有时候,为了增添一些过年的气氛,老爷子会在灯罩上蒙上一层红纸或红纱。去年,换成了一盏长方形的八角宫灯,下面垂着金黄色的穗子,木制,纱面,上面绘着彩画,因为距离有点儿远,看不清画的是什么,但五颜六色的,显得很漂亮,过年的色彩,一下子浓了。不知道老爷子是从哪儿淘换了这么一个玩意儿。⑥老爷子家的这盏年灯,就这样又像往年一样,在大年夜里亮了一宿。烟花腾空,缤纷辉映在他家窗前的时候,暂时遮挡了年灯,但当烟花落下之后,年灯又亮了起来。让我觉得特别像是大海里的浪涛,一浪一浪翻滚过后,只有礁石立在那里不动。那岿然不动的样子,那执著旺盛的心气,颇有点儿像老爷子。⑦大年初一过去了,大年初二也过去了……老爷子的年灯,就这么一直亮着。在整个小区里,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人,会注意到有这样一盏年灯;在偌大的北京城,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人,能守着这么一份过年的老理儿,点亮这样一盏守候着亲人回家过年的年灯。⑧一天半夜里,我起夜,在厕所的后窗前瞥见那盏年灯,无月无星只有重重雾霾的夜色里,它比一颗星星还亮,亮得如同一个旷世久远的童话。心里不禁有些感慨,既为老爷子,也为老爷子的儿子,同时,也为自己。⑨大年初五的早晨,我起床后,从后窗望去,忽然发现,老爷子家阳台落地窗前的那盏年灯,没有了。这一天的天气难得格外的晴朗,太阳斜照在他家阳台的落地窗上,明晃晃地反光,直刺我眼睛。我以为眼花了,没有看清。定睛再细看,年灯真的没有了。⑩正有些奇怪,看见一个男人领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走进阳台,他们都穿着一身运动衣,两人做起了体操来。不用说,老爷子的儿子和孙子回家了。虽然没有赶上年夜饭,毕竟赶上了当天晚上破五的饺子。离正月十五还有10天,年还没有过完呢。⑪又要过年了,想起老爷子的那盏年灯。1.请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年灯”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加以分析。3.结合文意,说说下面这句话中“感慨”的具体内涵。心里不禁有些感慨,既为老爷子,也为老爷子的儿子,同时,也为自己。4.赏析第(8)段画线的句子。它比一颗星星还亮,亮得如同一个旷世久远的童话。5.作者肖复兴说年灯如同一个旷世久远的童话,点亮中国人的家国梦,请你也来分享一下你的家庭过春节时的风俗。12、(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我们为什么要阅读①我们为什么要阅读?②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迎亲的车队,一群人围在接新娘的头车前急得团团转。上前一看,一个轮胎瘪了。新娘马上就要下楼,宝马失前蹄,要误大事。正当大人无解时,这个孩子上前说:“没事,你使劲用脚踹它。”司机半信半疑,大家顾不了许多,一顿乱脚。奇迹出现,轮胎渐渐饱满。人们齐问:“这是怎么回事?”孩子慢慢道来:“这款车的车胎被扎后有自充气功能,只要用脚踹踹就行,还可延长行驶很多公里,确保你能开到维修地点。”父亲大奇,“你怎么知道?”“家里不是订有《汽车族》杂志吗?没事闲看来的。”这是阅读的作用。阅读让你长知识,让你聪明。③要问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其实不如先问一下为什么要吃饭。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不吃饭不能长身体,会肉体死亡;不阅读不会有思想,要精神死亡。正如营养不良,会造成身体发育的缺陷:面黄肌瘦、腿细脖长、鸡胸龟背等等,不读书也会造成精神方面的缺陷,如自私、狭隘、孤独、浮躁、虚荣、骄傲、多疑、胆怯等等,生活得不阳光、不自信、不幸福。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收获。它决定着人的知识、思想、意志、审美、情趣。这是从人自我丰富的一面来说。④如果你不只是为“美食”,又从阅读而进入了创造,比如写作,就更知阅读的重要。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背得美文200篇,不会作文也会“搬”。偷什么?从经典中偷来火种,点亮自己;搬什么?搬来救兵,充实自己的文章。古人有集句写诗之法,全用别人旧句。那是一种在阅读基础上的积木式训练。作文虽不能全篇集句,但借词、借句、借典、借气、借方法,还是需要的。这一切都要通过阅读来解决。当然,这只是以写作为例。三百六十行,不管干哪一行都得先从阅读入手。因为阅读是启蒙,是积累,是钥匙,是开关。那个十多岁男孩如果对汽车一直阅读研究下去,也许会成为汽车发明家、汽车大王,正如伽利略、达尔文、歌德小时就开始对物理、生物、文学的阅读。⑤忽然想到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克服军营的枯燥冷寂,提高士气,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战争打赢了,这些图书功劳不小。一个战士,配发枪支、罐头的同时还配发图书,这再次说明,不管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岁月,精神与物质同样不能少。⑥我们为什么要阅读?为了健康那一半的生命。(作者:梁衡本文有改动)1.本文开篇讲了一个生活中真实的事例,用意何在?2.第3段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试作简要分析。3.本文第4段从哪些方面论述了阅读的重要作用?4.结尾划线句中的“那一半的生命”指什么?5.本文作者认为“阅读可以丰富自我”,谈谈你读了高尔基的《童年》之后,有何收获。13、(1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A)“混账东西,不会抽,那发面里的烟末是谁撒的?都不会抽吗?好,咱们就来看看!把口袋翻过来,快点!听见了没有?快翻过来!”三个孩子开始把他们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放在桌子上。神甫仔细地检查口袋的每一条缝,看有没有烟末,但什么也没有找到,便把目光转到第四个孩子身上。这孩子长着一对黑眼睛,穿着灰衬衫和膝盖打补丁的蓝裤子。“你怎么像块木头,站着不动?”黑眼睛的孩子压住心头的仇恨,,看着神甫,闷声闷气的回答:“我没有口袋。”他用手摸了摸缝死了的袋口o“哼,没有口袋!你以为这么一来,我就不知道是谁把发面糟蹋了吗?你以为这回你还能在学校待下去吗?没那么便宜,小宝贝。上回是你妈求情,才把你留下的,这回可不行了。你给我滚出去!”神甫劲揪住男孩子的一只耳朵,把他推到走廊上,随手关上了门。遭到毒打的身体像针扎一样疼痛。那天哥萨克押送兵兽性大发,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顿……黑暗吞噬着牢房的每一个角落。令人窒息的、不安的夜降临了。思路又转到吉凶未卜的天。这只是第七夜,但是却好像已经熬过了好几个月。睡在硬邦邦的地上,全身疼痛不止。库里现在只剩下三个人了。老头躺在板床上打着呼噜,就像睡在自家的热炕上一样。这老爷对眼前的处境满不在乎,夜夜都睡得又香又甜。酿私酒的老太婆被警备司令哥萨克少尉放出弄烧酒去了。赫里斯季娜和他都躺在地上,离得很近。他昨天从窗口看见谢廖沙在街上站了久,忧郁地盯着这座房子的窗户。“看样子,他知道我关在这儿。”一连三天都有人送来发酸的黑面包。是谁送来的,没有说。这两天警备司令又连着提审他。这是怎么回事呢?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有说,一问三不知。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能不做声。他曾想做一个勇敢的人,坚强的人,像书里写的那样。可是被捕的那天夜里,他被押解着走过高大的’机器磨坊时,听见一个匪兵说:“少尉大人,干吗还把他带回去?从背后给他一枪不就完了?”当时,他却又害怕起来。是啊,十六岁就死掉,这多可怕!死了,再也活不成啦!1.(A)(B)两选文都出自名著《__________》文段中的加点“他”指的都是__________。2.(A)段中“他”为什么要把烟末撒在神父做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结合小说的其他内容,说说(B)段中“他”因为什么事被关押审问?3.结合(A)(B)选段的内容说说“_他”的性格特征。三、写作。(50分)14、题目《触动心灵的风景》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C【解题分析】
C.理解有误。“绝境”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故选C。2、D【解题分析】
A.棱角(léng),演绎。B.卑鄙(bǐ),挑拨离间。C.抉择,暴风骤雨(zhòu)。3、C【解题分析】
“说得很直接”错。最后四句写诗人想要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的心情,说得很说得很委婉。故选C。4、C【解题分析】
C.“怒不可遏”在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故选C。5、A【解题分析】
“《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错,应改为:《灯笼》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故选A。6、A【解题分析】
A.幽悄(qiāo),褶皱(zhě)。7、A【解题分析】
B.矗(zhù)-(chù)、腈(qīng)-(jīng)。C.拾(shí-(shè)、拙(zhuó)-(zhuō)。D.舆(yǔ)-(yú)、挟(xiá)-(xié)。故选A。8、D【解题分析】
A.有误,“狩猎”的“狩”应读作“shòu”,“怒不可谒”应写作“怒不可遏”;B.有误,“撺掇”的“撺”应读作“cuān”,“苍劲”的“劲”应读作“jìng”;C.有误,“霎时”的“霎”应读作“shà”;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9、(1)斓nèn(2)倾刻顷刻(3)轻松愉快的音乐,加上柔和的舞蹈。文中指白云的形态优美。【解题分析】
(1)“斑斓”意思是灿烂多彩,“斓”的偏旁不要写错。“嫩绿”指浅绿,“嫩”应该读nèn,不要误读作nèi。(2)“顷刻”指片刻,表示行动或事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正确的字形是“顷”。(3)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轻”的意思是“轻快”,“曼”的意思是“柔和”,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音乐轻快,舞姿优美”,用在这里突出了白云的美。10、(1)孤蓬万里征2)山光悦鸟性(3)有恨无人省(4)安得广厦千万间(5)讲信修睦(6)无为在歧路(7)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8)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解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蓬”“歧”“愿”“祇”等字词的书写。二、阅读理解。(42分)11、1.《年灯》(只要切合文意,符合标题特征即可)2.①结构上是本文的行文线索,贯穿全文。②内容上写出老爷子每年点年灯,期盼家人团圆,突出他的执着。3.为老爷子年年点年灯的执着行为感慨;为老爷子的儿子远在异国不能陪伴老人,体谅老人感慨;为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一直关注老爷子家的年灯而感慨,也为自己和老爷子过节时一样的期待而感慨。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明亮的年灯比喻为童话,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年灯在中国人心目中的象征意义,寄托着美好祝福,永恒期许。5.春节风俗特征应典型,最好能写写自己的感受。【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记叙文拟写题目的能力。记叙文的题目一般有以下几种特点:(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具有象征意义。文章围绕“年灯”写了三件事:年轻时,母亲为我点灯,温暖着我;老爷子从美国回来后,年年点亮年灯,但没能盼回儿孙;去年大年夜老爷子点年灯,全家团聚。可见,“年灯”是文章的线索,可以用“年灯”做题目。2.本题考查情节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仔细阅读全文,从结构上看,“年灯”反复出现,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从内容上看,“年灯”主要是“老爷子的年灯”,写老爷子每年点灯,是希望儿孙回家团聚,每年都点,体现出他的执着。据此分析作答即可。3.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赏析能力。记叙类文章常用有较强表现力的词语来表现人物性格或景物特征,赏析时应扣住词义,准确理解语言环境中词语在表现人物特点、景物特征中的具体作用,体会其用语精妙之处。仔细阅读文章,了解文章情节和作者的情感,从“为老爷子、为老爷子的儿子、为自己”三个角度分别分析作答即可。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能够掌握住。这句话把“明亮的年灯”比喻为“童话”,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年灯在中国人心中寄托着美好祝福和永恒期许。点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5.本题考查学生对节日习俗的了解。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许多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有自己不同的习俗。文章讲的是春节“点年灯”的习俗,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春节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等。作答时风俗应典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即可。12、1.用一个孩子运用阅读所获知识,解决生活中大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强调了阅读与生活的重要关系,引起读者对所论述问题的重视。2.拿吃饭和读书进行类比,人不吃饭肉体会死亡;不读书精神会死亡,从而论证读书对人而言,与吃饭同等重要。3.(1)阅读有助于提升读者的写作水平。(2)阅读是一个行业入门的必然途径。4.精神生命(或精神生活)5.示例:(1)阿廖沙童年的不幸遭遇,让我明白了我们现在辛苦读书实在算不上什么苦差事。(2)艰难困苦的生活可以磨砺人的意志,让人变得坚强。(3)在黑暗中也有光明存在,我们要学习主人公能够正视苦难,追求光明的高贵品质。【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议论文开头的作用,议论文首段一般都是起引出论点的作用,也有部分议论文是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同时,故事或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本文的开篇即是如此,作者以一个孩子运用阅读所获知识,解决生活中大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事例,即是证明阅读重要性的论据,又在开头起到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段落论证思路的梳理。解答此题,需要通读段落内容,弄清楚段落的层次结构,进而概括层意,再用标志性词语连缀解答。文章第三段,作者首先将吃饭和读书进行类比,得出人不吃饭肉体会死亡,不读书却会精神死亡,从而得出读书对人而言,与吃饭同等重要的结论。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可先读懂文段,对文段进行一个层次划分,然后归纳各层次内容,即可得出答案。本段从开头到“这一切都要通过阅读来解决”为一层,主要论证阅读有助于提升一个人的写作水平;后面的内容为一层,由写作转入其他行业,论证“三百六十行,不管干哪一行都得先从阅读入手”。4.试题分析:结合文章第三段的内容“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不吃饭不能长身体,会肉体死亡;不阅读不会有思想,要精神死亡”,可以看出,读书与人的精神密切相关,这里的“那一半生命”,很显然指的就是人的精神生活。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这是一道开放题,首先要熟悉名著内容,然后再结合具体情节来简谈自己的阅读感悟。如:阿廖沙童年的不幸遭遇,让我明白了我们现在辛苦读书实在算不上什么苦差事。言之成理即可。13、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或保尔)2.因为保尔(他)曾经对地球是由上帝创造的这一说法,向神父提出质疑而被毒打一顿,此后遭到神父事事刁难。因为他从匪兵手中救出了被抓的红军战士朱赫来。3.给神父的面团撒烟灰,看似恶作剧的行为,体现的却是他(保尔)性格中强烈的反抗精神。被监禁遭毒打但没有屈服,体现了他(保尔)有坚强的斗争意志,崇高的革命理想,忘我的献身精神。【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关的文学常识。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关的重要情节。此题的考查很深入,如果没有对名著的认真阅读与总结,就无法正确全面地作答。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给神父的面团撒烟灰等情节中概括出保尔具有强烈的反抗性格。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三、写作。(50分)14、触动心灵的风景今年的初夏似乎比以往要热一些,土地干裂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呈现方式与辅助学习材料形式对中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影响
- 祖孙情亲子绘本的装帧设计研究
- 2023-2029年中国铁路客运机车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建议报告
- Helmholtz定理在研究小系统热力学行为中的应用
- 2025年中国维生素D3行业运行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生物质碳-粉煤灰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学性能研究
- 风险评估报告审核意见
- 新型二维材料液体分离性能的分子模拟研究
- 中国方向机中间万向节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无碳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GB/T 10781.2-2006清香型白酒
- 易经中的人生智慧-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人发展课件
- ABAP开发培训经典入门课件
- 北邮工程数学作业1-4
- 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双向转诊管理中心运行指南
- PEP人教版小学英语单词卡片四年级下卡片
-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1-The-king’s-new-clothes-第1课时课件
- 江苏省邳州市2021-2022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教练技术一阶段讲义(共59页)
- 精品课程建设验收自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