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4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监测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1.他们群居在大约距今70万年前,能够直立行走,共同劳动,共同获取食物,会使用火烧烤食物、防潮、照明、驱兽,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这里的“他们”最有可能是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2.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培育成功的“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追根溯源,在下列远古人类中,曾种植水稻的是A.河姆渡原始居民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D.元谋人3.《礼记·礼运》中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反映的制度是什么A.禅让制B.世袭制C.行省制D.郡县制4.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历史事件应该是A.夏朝建立B.商汤灭夏C.武王伐纣D.国人暴动5.我国古代有“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的说法,这体现了A.青铜器适用范围广泛B.青铜器主要用作食器C.青铜器成为权力的象征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6.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的重大成果。我国早在商朝时期便有了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商朝“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指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草书7.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南北朝时期8.《商君书》记载,能得(敌军)甲首(甲士之首级)一者,赏爵一级,益(增加)田一顷,益宅九亩。该措施对秦国的影响是A.提高生产的积极性B.提高军队的战斗力C.加强对人民的管理D.强化对地方的控制9.“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材料中“天府”(成都平原)这一美誉得益于A.大禹治理水患B.铁犁牛耕广泛使用C.李冰建都江堰D.秦国逐步统一天下10.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频繁的争霸战争B.学术繁荣和思想活跃C.生产力发展,社会大变革D.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11.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2.汉武帝采用主父偃“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施。汉武帝的目的是A.巩固大一统B.繁荣思想文化C.扩大地方权力D.发展小农经济13.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西方的动植物品种,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而中国的桃、大黄、茶树、桑蚕、方竹等也随之传向西方。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A.促进了物种交流B.实现了贸易互惠C.加速了民族交融D.改变了经济结构14.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给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造纸术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A.秦朝B.西汉时期C.东汉时期.D.魏晋时期15.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长平之战D.淝水之战16.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某学生绘制了如图政权更迭图,图中“?”处的朝代是A.秦朝B.西晋C.隋朝D.元朝17.《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家实现统一B.南方条件优越C.对外交往发达D.北方人民南迁18.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这些典故相关的战役是A.淝水之战B.赤壁之战C.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19.“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考其渐积之基,其道德虽不及于三代,而其为功,何异王者之兴!”这段文字评述的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晋武帝D.北魏孝文帝20.北魏贾思勰总结了北方农业生产的经验,强调要掌握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依据天时地利的具体特点,合理使用人力,谋求事半功倍。下列能反映这一思想的作品是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二、非选择题:共4题,第21题8分,第22题8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共3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21.(本题8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不断演变,不断创新,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礼记·礼运》材料二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材料三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中国文明史十五讲》材料四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经济上,秦汉统治者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摘自《“大一统”之梦》(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我国史前时期的哪一种民主制度?(1分)该制度选拔部落首领的标准是什么?(1分)(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1分)该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1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秦始皇首创的“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的制度是什么?(1)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朝在全国推行了什么制度?(1分)(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为巩固统治,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1分)在经济方面,“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汉武帝在经营权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22.(本题共8分)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期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牛耕渐趋普遍起来,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材料二材料三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提高。北方农民不断渡江南来,补充了南方不足的劳动力,也带来了比较进步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河渠交错,水利灌溉自然比较方便。—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1)根据材料一,请指出春秋后期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2)材料二图中是西汉中央统一铸造的货币,指出其名称。(1分)根据材料二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央收回铸币权”的历史意义。(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历史条件。(2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谈谈你的认识。(1分)23.(本题共7分)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就保持着密切联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张骞拜别汉武帝出塞图材料二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中促进民族交融,将推动各民族在各个方面融会贯通,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复兴》(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该历史事件在推动民族关系的发展上起到了什么作用?(1分)此后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官职管理西域各族?(1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该事件有什么重要历史作用?(1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民族交往交流对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作用。(1分)你认为当今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民族关系。(1分)24.(本题共7分)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材料二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治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材料三材料四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